浙江富豪毛伟国投资房产失败卷款亿元外逃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090402/04226055676.shtml
都市快报4月2日报道 昨天,浙江国泰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解散工人。 这个公司位于舟山普陀区浦西工业区,此前因法人代表毛伟国负债已被江苏法院查封。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毛伟国投资的江苏宿迁国泰商业广场,从3月25日起就聚集了大批要债和要求退货、退房的人。 而事发前毛伟国父女已带着上亿资金逃到国外。他们欠银行贷款和民间集资至少2个多亿。 排队登记退货 3月26日,《宿迁日报》发布公告:由浙江投资商毛某投资的宿迁骏泰置业项目及宿迁国泰百货因投资者出走,应职工及供货商要求,市政府相关部门同意其进行清理,暂停营业。 当天,宿迁市经贸委连同公安局进驻国泰,进行债务债权登记,接受国泰百货供货商们撤柜。现场拉起了警戒线,许多供货商在排队,一批只进入5个,队伍排到了晚上。 相比之下,这只是毛伟国负债的一部分。 宿迁广告界一个大佬不得不接受的残酷现实是,在毛伟国跑路的前一晚,他还借给他300万元,此前有800万元未还。 毛伟国在宿迁民间集资,开出的利息少的3分,多则1毛多,被骗的大多是宿迁老板,还有部分舟山老板。 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毛伟国父女共负债2个多亿,其中银行贷款1.1亿元。 做人高调红极一时 毛伟国的国泰水产在当地属中等规模,由于他个人的影响力比较大,所以当选了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的副会长。 “他为人高调,喜欢接受媒体采访,能说会道。”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的有关负责人说,毛伟国的个人影响力,远比他的水产企业要大。 舟山的记者说毛伟国曾红极一时,“许多人都知道他”。 舟山海产品占中国出口产品7成以上的份额,2004年遭遇“氯霉素事件”(国际上指责中国出口的虾里含有氯霉素),面对贸易壁垒,毛伟国站出来,起诉国外的企业,为整个行业讨个说法。 “如果只是做水产生意,他不可能亏两个多亿。”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水产加工是传统行业,相对稳定,不会暴涨暴跌。但在“氯霉素事件”后,毛伟国开始思考如何转型,实现多元化经营。 “刚开始做生意是为了钱,做大了,是一种责任感,停不下来了,只能往前冲。停下来了,跟着的那么多人怎么办?”毛伟国曾这样在当地媒体上说。 刚出师就演砸了 宿迁自称是“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地处苏北,为经济欠发达地区。2005年6月,宿迁市政府来舟山招商,毛伟国开始进军宿迁市,投资开发房地产。 毛伟国在宿迁的一个大项目是,在当地标志性建筑“霸王举鼎”广场西北角,投资五六亿建设国泰广场,占地70亩,内有五星级酒店一个,大型商场一个,高层、小高层高档住宅5幢,商业街3条。 这一项目被当地媒体比喻为“商业巨舰”,弥补了宿迁零售业市场高端消费空白。 “那个位置离市中心比较远,他想学万达那样,做城市综合体的缔造者,但它没有学到人家的精髓,刚出师就演砸了!”当地有关人士分析,由于人气聚集不起来,购买力不足,国泰广场的生意并不好。 熟悉毛伟国的舟山企业家说,他自己并没有多少钱,是借别人的钱在操盘,抗风险能力差,这样的转型是有风险的。 “他去了经济落后的地区发展,被捧为明星企业家,自我意识膨胀了,弄出的都是大手笔,结局是大败退。”舟山一知名企业家如此评价。 开红色跑车的美女跑了 在国泰广场倒闭前,让宿迁人记住的,不只是毛伟国,还有他的女儿毛丹艳。 “我经常在市区看到一辆红色的奔驰跑车,车主是一个很年轻很漂亮很气派的女士。”宿迁网友在论坛上发布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人人肉搜索出,这个跑车美女是国泰百货的总经理、江苏骏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丹艳。 二十六七岁的毛丹艳,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国际商贸公司,从实习生逐步走上了负责出口贸易的岗位。在宿迁,她还是宿迁商会的副会长。 毛丹艳的活动能力很强,结交了许多企业家,许多钱都是通过她借来的。 去年11月,毛伟国曾向一个浙商借款3000万,利息比银行要高,但这个浙商看到对方的财务报表,最终没借。“当时开车接送我的就是毛丹艳。”这个浙商笑说着毛丹艳的能力不一般。 但在国泰百货里经营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父女俩跑路前,不光卷走了营业款,还把一家钟表店价值几十万的名贵钟表也拿走了。人家一辈子的积蓄啊,太过分了。”当地浙商协会的负责人说。 父女俩跑路是有预谋的 毛伟国父女是3月22日晚上以商务考察的名义,顺利从上海出境的,到了美国后又去了加拿大。 现在看来,毛伟国父女俩跑路前,是有预谋的。 离开前,他们变卖了车辆,抵押了资产,许多房子被一房两卖。毛伟国还和妻子办理了协议离婚。 他们做得很隐蔽,外人很难看出,即便是毛丹艳的男朋友,在宿迁帮忙管理,也没有发现,现在已黯然回到舟山。 3月13日,毛丹艳还高调接受《宿迁晚报》专访,大秀时尚,大谈为何选择宿迁在发展。 目前,宿迁市公安局正在侦查此案,已到过舟山普陀区警方调查取证。宿迁市政府成立了善后小组,专门负责处理这起危机,目前还没有对外发布更多消息。 江苏西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刘录说,加拿大跟中国目前还没有签订引渡条例,毛家父女俩被引渡回来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引渡回来了,损失的钱也很难全部追回。 江苏浙江商会发声明挽救信任 毛伟国是宿迁市政府招商引资进入江苏的,如今留给宿迁市政府的则是个烂摊子。毛伟国的外逃,让在江苏经商的55万浙商信用度大受影响。 3月25日,江苏省浙江商会秘书长楼国海等人前往宿迁,协助当地政府处理毛伟国父女跑路事件。宿迁市委副秘书长申斯春接待时,肯定了浙商对苏北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江苏浙江商会秘书长楼国海说:来江苏投资的浙江人很多,每个人的诚信度是不同的,希望宿迁总商会配合政府工作,面对现实,着力解决好此次事件。 人物资料 毛伟国,舟山人,1960年出生,个头不高,瘦小,戴副眼镜,显得文弱。 任浙江国泰水产集团公司董事长、江苏骏泰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水产加工出口和房地产开发。 1979年,毛伟国高中毕业后,进入浙江佛顶山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电风扇)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后被任命为公司销售部经理。 1990年,毛伟国辞职创办了浙江舟山新时代玩具有限公司,当时玩具出口生意红火,掘到了第一桶金。 1994年,毛伟国转行做水产生意,开始高速发展。 他在舟山市浦西开发区买了35亩地建起国泰水产的厂房,出口水产年产值上亿,是舟山老牌的水产品牌,高峰时期员工有300多个。 2004年前后,毛伟国进入江苏宿迁发展房地产。投资五六亿建设国泰广场。 (记者孙自鸣)
REIT研究-富豪產託(1881)
http://amalyst.blogspot.com/2009/04/2778.html
愈多報紙報的,就愈沒投資價值。
記得這一句,加上有心機研究,實賺大錢。
另外冠君的負債率是眾多ReIT之冠,如果物業價值再跌,可能未收到股息就要科水啦。
領匯和雪明兄見解一樣,都是息太低啦。
我 現時留意緊1881或是808,但是808負債太高,更較2778高我應該不會理會它。
1881和2778是同一家人出的,是酒店REIT,有部分酒店更是在1980年代屬於2778的母公司的,它保證了2009和2010的收入,今年的保證收入是7.5億,加上其他收入應超過8億,扣 除其他支出之後可分派收入是5.6億,今年新政策是最低派9成,即5.04億,以31億股計,應該都有16仙多,以1.05元計都有15厘,加上負債比率 不高,有可博之道。加上現時買的連權的,即有8仙幾收,實際成本0.96,即息率超16厘。下年保證收入是7.8億,故分派支出應更高。加上負債比率只31%,看來較健康。
不好的是,以發行基金單位支付管理支出,導致攤薄效應約每年2%,即每年逐漸減少約0.32%的息率,另外2011年後會有重訂基本收入的機會,或會導致 可分派收入下降。我或會試試購入1881,以賺取這兩年的15-16厘息率。估計質數較405差,但較808、2778等好,估計息率應可到12厘,這就已經是3成的升幅了。
中環在線:耀萊主席話富豪錢易搵 李華華
|
|
前 身係玉皇朝嘅耀萊(970),家陣一邊賣賓利、勞斯萊斯、蘭博基尼(即係林寶堅尼)同名錶,一邊就賣漫畫同做動漫,都幾奇怪。上個禮拜,華華見到耀萊主席 唐啟立,佢話做動漫主要靠衍生產品賺錢,但內地搞版權需時,要等3年先回本,唔及奢侈品即時現金交易。耀萊上年攞咗Richard Mille手錶中國獨家代理權,唐啟文話目標係收購名車、名錶、貴價珠寶各3個品牌。至於呢個算盤打唔打得響?佢話收購汽車品牌後兩個幾月,已經賣出 161部,每部300至800萬銀人仔,仲話內地富豪多,佢哋手上有張1.6萬個富豪嘅名單,可以直接打電話推銷。 貴嘢好賣過動漫 既然對奢侈品業務咁有把握,點解仲分心做動漫先?唐啟立話,08至09年度嘅動漫生意見紅,雖然黃玉郎對動漫有情意結,但將來會唔會淡化呢方面業務,都要睇吓市場需求。可惜當日華華見唔到黃玉郎,唔可以親自問佢。 |
中環在線:內地富豪黃世再唔怕污糟救寶福 李華華
|
|
寶福集團(021)自從喺千禧年由九龍倉(004)易手畀和成國際(651)之後,經歷幾次易主,業績同資產衰上加衰,停牌超過3年後,家吓終於露出一線曙光,兩年幾前入主嘅白武士黃世再話,已經執靚隻殼,希望今年第4季或之前復牌成功。 盼年底可復牌 黃 世再嘅名,香江股民應該比較陌生,但呢位仁兄家底厚,喺2008年胡潤中國富豪榜,同體操王子李寧,以及忠旺(1333)嘅劉忠田家族等人一樣排名76 位,佢揸弗嘅大中華國際集團,業務遍及金融、房地產、酒店、電視傳媒、能源、港口……資產值超過700億港銀,之前打算遠赴花旗國上市,點知撞啱金融海 嘯,搞到無疾而終。 寶福呢隻殼,之前麻煩多多,黃世再決定向難度挑戰,兩年幾前透過囡囡黃文稀入股沾手,佢解釋話,自己鍾情寶福有幾十年歷史,冇理由以前外資辦得好,落到華人手上會搞成咁,佢仲狂抦有啲人辦企業係諗住掏空公司資產,完全冇負起社會責任o忝﹗ 若 果寶福長情小股東聽到呢句話,真係眼淚在心裏流,皆因佢哋多年來既要面對公司內部資金被掏空,又買埋啲垃圾資產返嚟,仲要惹上官非兼被罰停賽,頭頭碰着 黑。黃世再唔怕隻殼污糟,佢話,寶福未來會發展旅遊地產項目,但佢點都唔肯講會唔會將個人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之但係,佢正考慮將公司名稱改變,事關有朋友 同佢講,話個名會令人聯想起「寶福山」喎﹗ 李華華 |
胡润富豪张瑜平两地腾挪大法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24/HTML_4J9I7NPQR9CU.html
经历一番股权恶斗后,仅次于黄光裕、张近东,在胡润富豪榜排名第三的富豪张瑜平终于如愿。8月20日,商业城(600306.SH)宣布,其新任大股东深圳琪创能已经完成受让商业城集团整体产权。新宇亨得利在联交所公告称,该公司法定股本由2000万港元增至5000万港元,公司更名为亨得利控股有限公司,新宇亨得利将逐步解除纷繁复杂的持股关系直接控制商业城。由此,一直隐居幕后的香港钟表大鳄新宇亨得利(3389.HK)顺利借壳登陆A股。新宇亨得利是张瑜平控制下的企业。虽然张瑜平承诺掌控商业城后暂时不会改变该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但香港凯基证券分析师梁健昌认为,张瑜平以昂贵的代价获得商业城控制权,以此平台实现其主营业务到A股再融资是终极目的,“新宇亨得利需要大量资本支撑其在内地的迅速扩张。”梁健昌说。张瑜平的算盘张瑜平今年3月开始着手重组商业城。据一业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3月2日,张瑜平公开视察沈阳商业城,是隐居深圳琪创能幕后两年的新宇亨得利第一次走上台前。据商业城之前综合信息显示,深圳琪创能在进入商业城的过程中先后共耗资高达5.54亿元之巨。根据当初商业城集团资产挂牌交易规定,受让企业需要负责筹措3亿元资金支持商业城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加上该笔费用,新宇亨得利在商业城的平均持股成本达到了18.34元每股。而商业城今年第一季度扭亏后每股收益不到一毛钱,目前股价每股10元。“从基本面来说,商业城仅仅依靠自身资源是无法支撑股价的,张瑜平对其进行业务重组是迟早的事。”梁健昌认为。新宇亨得利系国内最大的奢侈品钟表经销商,目前,新宇亨得利已经拥有斯沃琪(SWATCH)集团、路威酩轩(LVMH)集团、历峰(RICHEMONT)集团、劳力士(ROLEX)集团等国际奢侈企业的合作权,分销及独家分销19个国际知名品牌手表。去年,新宇亨得利收购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意大利著名书写品牌OMAS 90%的股份,并正式宣布OMAS打入中国市场。此外,该公司还拥有NIVADA(尼维达),OLMA(奥尔玛),NUMAJEANNIN(龙马针)等著名瑞士手表品牌。梁健昌认为,商业城总股本只有1.78亿股,盘子很小,非常适合大股东增发注入资产。张瑜平要扩张新市场,同时又要培育旗下品牌在中国的业务,未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新宇亨得利不能持续依靠香港融来的资金投资内地,因此,张瑜平希望利用内地融资平台商业城融资。资金紧张?目前新宇亨得利的零售店面共216家,其中内地204家,上半年实现零售业务19.5亿元,占总收入的72.4%。据记者了解,通常情况下,中国内地一家手表零售店的成熟期在3年以上,而新宇亨得利在内地的200多家零售店中,有70%是近3年新开的,只有30%是3年以上的成熟店,因此,张瑜平认为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零售业务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是新增店面大部分都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远不如一线城市,市场培育时间也更长,这也加大了新开店的风险,尤其对新宇亨得利资金的持续流动性有较大考验。”梁健昌分析说。事实上,新宇亨得利上半年通过与品牌商交换库存及减少新订单,才实现存货水平在去年底的24.5亿元的基础上减少10%。目前,该公司仍然承受较大的库存压力。而此前,张瑜平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大量攒集资金。今年6月底,新宇亨得利在香港通过新股配售筹集6.02亿港元。该部分资金将用来在中国中部和西南部 地区收购现有的手表零售商网络,从而使其内地零售门店总数增加10%-15%;其次将在战略性区域继续完成10至20家自主新店的开设和扩张;此外新宇亨 得利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发展自主品牌OLMA(奥尔玛)。期间,张瑜平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新宇钟表有限公司已获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两年期3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该项贷款也将用于新宇亨得利拓展零售网路。此外,该公司还获得中国银行深圳分行4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及招商银行深圳分行2.5亿元的新增贷款。仅两个月时间,新宇亨得利筹资约15亿资金。张瑜平此前计划,将在2010年底增设零售店至300家,同时达到70亿元的销售额。但今年年初,张瑜平在接受传媒采访时表示,因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公司该计划可能要延迟最少半年才能完成,即最快也要到2011年才能达到开设300家零售店的目标。在上半年投资者见面会上,张瑜平又表示,上半年内地一线城市及香港区,与去年同期比较,同店销售持平,但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则有双位数字的增长。这 也成为张瑜平坚定加快在二、三及市场扩张的信心支撑。今年上半年,新宇亨得利新增门店6家,近一年来,共新开了近30家店面,除了巩固北京、上海、东北、 华东和华北一线城市意外,正在极力扩充内地二、三线城市的零售网络。但是,8月4日,张瑜平又表示,暂时不会加快开分店速度。同时,新宇亨得利还终止了收 购俊文宝石的计划。这个胡润富豪布下的资本迷局,有待市场揭开盖子。
独访20亿低调富豪袁德宗,“最坏时买入预期资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24/HTML_X76D6K9VJW29.html
如果没有光大证券(601788.SH)的上市,50岁的广东东莞人袁德宗或许没有今天这般“被知晓”。光大证券挂牌8月18日挂牌上市当日上午,理财周报记者打通袁德宗的手机。其时,袁表示自己正在香港,“第二天一早8点要去内蒙古,实在没时间接受面访。”对于记者的相关提问,袁德宗不愿多说,但很礼貌地对记者的关注表示感谢。8月18日,光大证券成为近7年以来继中信证券之后第一家以IPO方式上市的券商。袁德宗凭借旗下的东莞市联景实业投资公司对光大证券8000万 股发起人投资,单日财富增长数倍,账面财富20亿。《东 莞时报》记者李前刚,是为数不多面见袁德宗的记者。“袁德宗个头不高,前额微秃,待人礼貌热情。”据李前刚介绍,袁德宗8月初的时候用难懂的广东普通话告 诉他说,“20多年来,我都没有太大的过失投资”。对于投资光大证券一事,袁当时也没多说,而李前刚也没能听清 袁的话。袁德宗投资光大证券的商业思维,一时间被历史沉淀。袁德宗何许人也?他的成功仅仅是碰运气吗?光大证券上市后的翌日,理财周报赶赴东莞调查。莞版“广汇系”光大证券公开资料显示:袁德宗,大专学历,历任东莞附城中学教师、东莞市附城区党政办干部、东莞市广汇实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光大证券监事、东莞联景董事长,广汇科技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君德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记者拿到的一份广汇科技担保外宣材料显示,“袁德宗先生生于1959年6月,现正攻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信用担保行业硕士研究生。多年从事金融投资工作,具有丰富的项目投资决策经验,是光大证券五大股东之一,并担任其监事”。媒 体早已高度聚焦袁德宗投资光大证券而获得的巨大资产溢价:2004年6月,光大证券改制,东莞联景以1000万现金出资认购1000万股;2007年光大 证券增资扩股,东莞联景又以2.75元/股、总计1.925亿元的代价,认购7000万股。光大证券IPO后,东莞联景持有其80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 的2.34%),排名第五大股东。东莞本地某上市公司高层对记者说,“袁德宗是东莞本地东城区人,他买光大证券股权时,光大证券都快要破产了。今天回头 看,他还是很有投资眼光的。”关于袁德宗的“神奇”财技,也被媒体“人肉搜索”出来:袁德宗和姚爱棠多次成为若干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介入时机都较精准。此外,袁德宗在2007年还试图参股安信证券1.4亿股,但未获成功。8月19日上午10时,理财周报记者来到位于东莞南城区中盛大厦的广汇科技担保公司。这里是东莞的商业中心地带,中盛大厦面对一片绿茵。宽阔的柏油大道,刺眼的夏日阳光,飘着白云的蓝天如洗。东莞会展中心傍依斜对面,稍远处可见貌似乌纱帽的市政府办公楼。中 盛大厦大堂的楼层牌记录,11楼有6家公司办公,其中包括上文所述的广汇科技担保、君德富创投,以及科汇投顾、科润创投、广润实业、广汇科技小额贷款等其 他4家公司。但11楼电梯右手直走为广汇科技担保,左手为广汇小额贷款公司,并未悬挂其他公司的招牌。电梯口摆放的“易拉宝”宣传牌显示,广汇科技担保是 “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示范单位”。“广汇科技担保,科技企业一揽子系统化融资产品的供应商”四行鲜红大字,在蓝色的背景牌上异常显眼。上述科润创投、广润实业等都不在中盛大厦办公。“科汇投顾、广汇融资顾问都是开展后续业务的,(没有挂牌)有其他原因吧。”一名广汇科技担保的员工透露,科汇投顾就在小额贷款公司里面,划出单独的一块地方办公。”“担保-贷款-投资”链不妨称袁德宗目前治下的产业为“广汇系”(与叱诧资本市场的新疆广汇同名)。其商业运作逻辑在于:以广汇科技担保为龙头,衍生出广汇科技小额贷款、科汇投资顾问、广汇融资顾问等下游关联金融服务公司,最终通过君德富创投,对优质客户开展直投业务,从而打通“担保-贷款-投资”产业链条。担保公司的客户资源因而得以深度开发,成本收益最大化。记者特意查询了“广汇系”部分工商资料:广汇科技担保成立于2004年2月,法定代表人袁德宗,实收资本3亿元;科汇投顾成立于2008年8月,法定代表人也是袁德宗,实收资本1000万元;广汇融资顾问成立于2008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袁志刚,实收资本100万元。广汇科技担保的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为企业、个人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为各类经济合同提供担保,经济信息咨询,代客理财,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等。而广汇融资及科汇投顾均属咨询业,业务涉及有关经济信息咨询、信用担保信息咨询、市场营销及投资项目策划等。目 前,“广汇系”旗舰公司——广汇科技担保共有7个股东,由袁德宗的“私人公司”东莞联景相对控股——认缴出资1.11亿元、占比37%。东莞联景系袁德宗 和姚爱棠分别出资6800万元、3200万元,于2001年设立,法定代表人仍是袁德宗。据称,袁、姚二人为夫妻(记者未就此向袁求证)。”据介绍,一般 类型的担保公司利润率并不高,“只有1-2个点,而且风险很高”,因此投资股权成为更好的商业选择。记者查询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发现,约30家的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出现有各式担保公司身影。袁德宗为广汇科技担保请来“四大将”,其中两位有东莞本地金融机构管理经验,一位来自券商投行部门。记者与另外一位任职为董事会首席研究员的刘晓秋先生通了几次电话,后者当日正忙于陪同一家中央级投资公司的来莞人士。刘 晓秋很真诚。“最终是什么样的战略,我们内部的想法还不成熟。我们企业毕竟还不大。外界只看到袁总投资光大证券这一件事,没有什么意义。这只是偶然的成 功,是虚拟的资产,而你要知道(直投)80%会投资失败。东莞90%是小企业,我们每年的担保余额也就五六个亿,按保费2.5%算,能有多少利润?中科智 事件你知道吧,有些(投资)单靠担保一项是覆盖不了成本的。我们始终处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希望得到政府力度大的政策支持。”今年8月初,袁德宗对李前刚表示,“老的担保公司面临着不少发展障碍,花了很长时间培养起来的优质客户被银行、新晋担保公司挖走。我们目前有200个左右的稳定客户,将来要在它们中间优中选优,找投资对象。为此我们计划另组新的引渡基金作投资主体。”实业+投资广汇科技担保的LOGO,是被串起来的两枚红、蓝色的铜钱。广汇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广汇与袁德宗私人控制的东莞联景又有何关系?广汇科技担保官网说,为实践“担保与投资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东莞市科技投资担保公司于2004年2月在市科技局牵头组织下成立,当时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2008年7月改制,为承载无形资产增加“广汇”商号,广汇科技担保因此得以成立。至于东莞联景,系广汇实业集团演变而来。2002年5月,东莞市广汇实业集团公司(原东莞市东城区区属集体企业,成立于1986年7月,袁德宗一直 为该公司总经理)完成改制,全部资产交由政府收回,东莞联景应政府要求承继了广汇实业集团公司的所有业务和人员。“历经艰苦创业和资本运营的联景,在董事 长袁德宗的带领下,逐步成为一家集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施工、钟表生产及贸易、工业园区开发及管理、企业融资担保、金融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的、资产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联景旗下目前有7家控股公司和2家参股公司,经评估实际拥有资产净值已达30亿元。” “ 联景旗下控股公司有:东莞市君德富创业投资、东莞市广汇建筑工程、东莞市盈峰精密电子元件、东莞市景天实业投资、东莞市景天物业管理、东莞市广润实业投 资、东莞市汇盈实业投资等公司。参股公司有:光大证券、东莞市科技投资担保公司,联景是东科投的第一大股东,也是光大证券的第五大股东。”至此,袁德宗的资产和组织架构基本成型。资产方面,发展“担保-贷款-投资”及实体业务;组织架构上,袁德宗相对控股的“广汇系”与私人控制的东莞联景,并行运作。这 正如记者和广汇有关人士所聊,该模式即是目前流行的“实业+投资”,一如雅戈尔的李如成所为。只不过,两者目前的投资体量相差较大: 56岁的宁波人李如成,单凭雅戈尔一只股票的投资市值财富就接近60亿;而50岁的东莞人袁德宗,目前对光大证券的账面财富仅20亿元(以8月20日收市 价计算)。知天命的袁德宗,是在复制李如成吗?
香港富豪全购英超伯明翰 恐陷资金无底洞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09/2009100901220431.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发自香港
杨家诚并不算香港最有钱的富豪,媒体报道其身家不会超过1.5亿英镑(约18.64亿港元),这与李嘉诚等香港一流富豪的身家相比只是个零头,但“首个华人英超班主”的头衔令他成为眼下在香港乃至全球最出风头的华商。
杨家诚任主席的泓锋国际(02309,HK)近日宣布,截至10月6日13时,该公司已收购伯明翰7662.0136万股,占现有股份的94%,正式进入完全收购进程。由于持股比例已超过90%,泓峰国际随时都可能将伯明翰私有化。
该公司首席运营官、香港前足球运动员余怀英此前透露,本轮收购加上两年前为收购伯明翰29.99%股份而支出的1500万英镑,共花去9.6亿港元。可以推算,若要实现100%持股伯明翰,代价将在10亿港元以上。
“发烧友”钱恐不够“烧”
杨家诚在香港足球界是个名人,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十几岁到英国留学时就常流连英超赛场。曾任香港流浪队主席并与前国足范志毅等人结下深 交,后者目前亦为泓锋国际董事会成员。如无意外,伯明翰管理团队中将会出现范志毅与余怀英的身影,此二人也是促成收购该球队的功臣。
早在泓峰国际完成收购伯明翰29.99%股权之前,杨家诚曾对媒体表示,其最终目标是要将伯明翰打造成一支欧冠联赛队伍。该球队去年遭遇 降级,今季才重上英超赛场,当前排名第14位,可以说身处保级圈。要进入欧冠赛,至少要在英超排名前4位,这也就意味着,除了每年正常的4000 万~5000万英镑的球队开销,伯明翰还必须要砸重金购买优秀球员,这些钱无疑又是数以亿计的天文数字。
单靠杨家诚现有的财力,绝不足以达成欧冠梦想,甚至连收购伯明翰都困难。公开资料表明,泓锋国际已连续四年亏损,最近两年主要由于所持伯 明翰股权减值,分别取得1.52亿港元和9200万港元赤字。截至今年3月底,泓锋国际的现金仅为300万港元,流动负债净值高达2700多万港元。该集 团在去年引入金利丰证券成为控股股东,上个月又增发新股集资8亿港元,这才勉强凑够了买伯明翰的本钱。
杨家诚表示,愿私人出资2350万英镑用于在明年1月引入2名前锋、1名中场以及1名中卫。然而这样的手笔,在以“烧钱”著称的英超赛场,至多只能维持伯明翰现有的保级水平。
可以参照的是,曼城老板、阿联酋酋长法西姆花1亿多英镑买球员,再加上去年收购球队的各项支出,法西姆总共“烧”掉了4.8亿英镑,而换 来的只是上赛季第十名的成绩。法西姆总结“烧钱”不理想的原因是没有买到足够多的优秀球员,于是又在今年6月决定花更大代价购买更优秀的球员。
相比之下,财力并不雄厚的杨家诚,购买的又是英超中的三流球队,要铺成通往欧冠的道路,没有强大的后续资金投入谈何容易?显然,伯明翰要 想从保级圈走向英超豪门,今后还将面临一个巨大的财务支出规模,这或许会是若干个1.5亿英镑真金白银的投入。英超球队的首个中国老板杨家诚恐怕会陷入一 个资金无底洞。
“中国元素”或辟生财新路
目前,英超球队的主要盈利模式不外乎与协会共享的电视转播费、广告赞助、门票及产品开发收入等,此外就是转卖球员。伯明翰的优秀球员屈指可数,此前赛事转播与广告分成也少得可怜,就算再怎么热爱足球运动,身为商人的杨家诚不会像法西姆一样只烧钱不图利。
不过作为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具有华资血统的英超球队,杨家诚已经决定利用“中国元素”开辟伯明翰的生财新路。
杨家诚多次表示,伯明翰是中国人看顶级足球联赛的一个窗口,“我们的目标是正确管理一家俱乐部,强调团队精神。在伯明翰附近住着20多万 华人,1/8都是伯明翰球迷,我们的市场很广阔。”他所指的广阔市场还不包括中国数以千万计的英超球迷。如果伯明翰能把中国球员送上英超赛场,吸引到的眼 球效应无疑是巨大的。
杨家诚还一度表示,要把伯明翰和皇马都请到中国来踢几场比赛。皇马2003年来中国“走秀”曾掀起“抢钱”风暴,足见中国市场巨大的商业价值。
泓锋国际表示,未来伯明翰的业务将拓展至足球学校、商品、旅游、媒体等生意,预计2~3年后可带来可观收入。
從一包泡麵到入主101大樓的台灣新富豪
|
|
康師傅傳奇 魏應州 30年前,魏應州只是彰化小鎮騎著摩托車趕3點半的工廠小老闆,在台灣靠椰子油翻身後,帶著借來的1億元赴中國投資。 歷經3次瀕臨倒閉危機,17年內,他成為年產100億包泡麵的食品大王,靠著大膽的冒險、軍事化的極權領導,終於在55歲登上人生巔峰。 入主101大樓、買下9戶帝寶,經歷多次失敗關頭,他的一生宛如走鋼索般,翻開來就是一部令人驚異的傳奇故事! 撰文·周啟東、黃玉禎 ﹁ 十一月十七日,東北季風籠罩全台灣,台北的街道陰鬱而寒冷,但是在台北市遠東飯店的會議廳中卻氣氛熱絡,上百位台灣知名券商、外資基金經理人,擠滿了偌大 的會議廳,只為等待一位從中國北方冰天雪地回來的五十五歲企業家。下午兩點半,這位身高約一六○公分、身材粗壯的中年男子站上講台,﹁大家好,我是康師傅 控股CEO魏應州!﹂他以濃濃的台灣國語自我介紹,引起台下一陣騷動。 這位堆滿笑容、態度親切的老闆看起來像隔壁鄰居叔叔,讓人毫無戒心, 但在競爭對手、員工眼中,他卻有截然不同的面貌。他手下的敗將躺滿中國大陸,競爭對手聽到他的名字無不心驚膽戰,他是戰無不勝的新霸王;對內,他以極權軍 事風格領導五萬大軍衝殺中國市場,手下大將陣亡的比生存的多,他的狠勁讓員工二十四小時處在戰鬥狀態,他就是稱霸中國食品界的康師傅大帝|| 魏應州! 魏 應州今年不只花大錢買下台北一○一大樓、九戶帝寶豪宅、一架私人飛機,成為台商返鄉浪潮中最大的一尾鯨魚。他賺錢的速度更是無人能及,今年康師傅預計賣出 一百億包泡麵,排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十七圈。投資人更看好康師傅在中國市場的爆發力,香港股價漲到十八港元的歷史高價,市值達到新台幣四二九九億元(以十一 月二十四日收盤價計算),可以擠上台灣上市企業市值排名八名,超越中鋼及台塑四寶中的台塑及台化,領先競爭對手統一企業的一五四七億元有二.八倍之多。 時 光倒轉三十年,當時二十五歲的魏應州,每天騎著一輛破機車在彰化永靖街頭來回奔波,他的王國只有一家父親留下的舊製油工廠。四處借錢周轉,最慘的時候甚至 連貨款都還不出來,工廠慘遭法院查封,他幾乎連最後的領土都保不住!沒有人想到,有一天魏應州能夠稱霸中國市場,甚至風光班師回朝。 魏應州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可以把一個沒落的傳產工廠放大數萬倍,以十七年時間建造一個資產四千億元的帝國?甚至可以克服無數凶險的難關,將康師傅打造成中國第一的食品王國? ﹁他像中國古代的開國君主、西方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他心中只有不斷的征戰,為了贏得勝利,即使花再多的錢、犧牲再多的人命,他也在所不惜!﹂數位曾經與他共事的戰將不約而同如此評價魏應州。不論從膽識、帶兵打仗的霸氣、緊握權力的執著,他都有著帝王般的氣勢! 狠! 衝 事業,休假不准員工放鬆在中國天津臨海不遠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魏應州一九九二年揮軍中國的第一座軍營,也是魏應州至今每天指揮康師傅王國運作的大本 營。稱康師傅總部為軍營並不為過,在總部有數百位台籍及陸籍幹部,他們都圍繞著魏應州為核心運作,﹁大董(指魏應州)每天早上七點就上班,晚上有時到十二 點還沒離開辦公室,台幹如果時常比大董早下班,他就危險了!﹂一位曾經在天津總部工作的經理人,至今仍難忘裡面緊張、嚴肅的工作氣氛。 康師 傅總部有台幹宿舍、辦公室及供員工休閒的籃球場,生活設施齊全,台幹一律要求集體住宿,魏應州的意志貫徹到每一個角落,有一個故事最為經典。一九九七年 時,有一天下班後,魏應州走過籃球場,看到一位台幹正在打球,這位台幹馬上被魏應州叫去罵了一頓,﹁你在幹什麼?我是請你來打球的嗎?我再看到你打球,馬 上給我回台灣去!﹂從此以後,在康師傅的總部籃球場上只看到台幹子女的身影,沒有任何台幹敢下場打球,這就是魏應州的管理風格! 而魏應州會 採取如此鐵血風格的管理,是因為這座天津廠當初是四處籌錢才能夠設立,﹁到中國的前三年做清香油、蛋捲已虧了一億多元,一九九二年回台灣借錢、員工認股投 資,才勉強開了第一條泡麵生產線。﹂一位當初參與建廠的員工回憶指出。九二年魏應州為家族最後一搏而御駕親征,失敗就負債累累、無臉見家鄉的投資人,他必 須對自己、對員工殘忍,也造就他嚴厲的管理風格。 其實魏應州要做泡麵時,統一的泡麵已經打進北京市場,全中國已有四、五十家泡麵工廠。九二 年八月二十一日,是康師傅值得紀念的大日子,這一天魏應州在天津惟一的一家高檔酒店召開經銷商訂貨大會,試吃時經銷商都讚不絕口,但是經銷商回去了,卻沒 有任何訂單回來。當時魏應州慌了,家族最後的籌碼都壓在泡麵工廠,如果失敗,後果實在不敢想像,所幸兩個月後,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魏應州才鬆了一口氣。 康 師傅的泡麵受歡迎的程度可用瘋狂形容,前康師傅副總裁黃士坤回憶,當時天津第一條生產線一個月只能生產十萬包泡麵,供應天津及附近市場都不夠了,但是有一 位廈門的經銷商專程飛到天津住了一個月,每天跑到總部要訂泡麵,﹁當時只要拿到提貨單,走出大門就有人搶著用現金高價收購!﹂談到當時的瘋狂場景,黃士坤 至今仍感到不可思議。 拚! 不理股東,冒險擴張事業版圖才度過難關,好不容易穩住腳步,一般人都會想先占住北方市場,等資金及 產能足夠了再搶攻全國市場,畢竟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但是魏應州卻等不及,他要以急行軍的速度搶占市場。康師傅創始股東、味全董事張伯光就指出,當時的產 能光供應天津地區的需求都不夠,但魏應州堅持只能留二○%的產品在天津地區販售,其餘八○%一定要運送到全國鋪貨,以便打開全國的知名度。 要 增加產能就要蓋工廠,蓋工廠就需要龐大資金,康師傅成立的前三年,魏應州幾乎每天都在為錢煩惱。由於都是預收現金,他缺的不是營運資金的小錢,而是擴張需 要的大錢。當時只要開股東會就是要增資, 股東們吵得不可開交,就連大董的三兄弟:老二魏應交、老三魏應充、老四魏應行都反對,認為魏應州實在是太冒險了。 但是魏應州認為統一與本地 競爭者強敵環伺,只守住北方並非長久之計,反而應該大舉進攻全中國市場,﹁康師傅絕對要在統一壯大之前站起來,否則要追上的機會就很渺茫。﹂他不斷說服股 東及弟弟們,但由於實在無法說服,魏應州最後決定不理會眾人的意見,開始在各地蓋工廠,許多創始股東因此退出,但他不為所動,他只對弟弟們說:「你們負責 去籌錢就對了!」在這過程中,留下的股東終於退讓,後來在三年內陸續增資至少新台幣十億元,成為康師傅擴張時期最重要的一筆資金,如果沒有魏應州不顧一切 的冒險擴張,康師傅如今可能還只是一家地區型的小公司,甚至可能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悍! 疾言厲色,更勝郭台銘為了快速搶占 市場,魏應州越來越獨裁,他決定將康師傅變成一個戰鬥型組織,所有人都必須處於戰鬥狀態。為了掌握進度,魏應州從早到晚不停的開會,﹁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 二點,他有時可以坐著開一整天的會,實在令人佩服!﹂一位退休經理人指出,魏應州開會與郭台銘相比,其動員之人數、時間之久,毫不遜色。 有 時會議延遲,康師傅總部還要特別準備好幾間辦公室,讓一大批各地高階幹部等待,這群人戰戰兢兢的等開會,因為與大董開會可不是輕鬆的事,﹁魏董講話是不留 情面的,時常開口就罵,用的詞句有時令人很難接受!﹂一位不具名的經理人指出,曾經有一位被挖角的外商女性經理人在會議中講英語,立即被斥責:﹁你講英文 就很高級嗎?﹂這時的魏應州已是康師傅的皇帝,沒有人敢違抗他的意志。 到了一九九六年準備上市時,他開始每月從天津巡迴武漢、廣州、杭州、瀋陽分公司視察,幾乎是繞中國一大圈,只要當地的成長速度不符合預期,他馬上就開罵,﹁他的成長目標不是一○%、二○%,只有一倍或是至少五○%的成長他才會滿意!﹂一位曾經陪著他巡視的台幹指出。 不 只管成長速度,魏應州最後連所有的台幹都要管,康師傅全國約有台幹超過三百人,為了掌握台幹行蹤,所有的台幹不論階級高低,大到副總裁、小到地方分公司課 長,只要離開中國國境,都要魏應州親筆批示,﹁就連四川的台幹要回台休假,也要將假單傳真到魏應州桌上,批了才可以離開中國。﹂一位台籍幹部指出。 從 九二年開始向全國擴張,康師傅員工從數百人成長到如今的五萬多人,人才不足一直是魏應州最大的問題。從最早的南僑班底,到挖角統一及台灣同業幹部,甚至還 挖到外商公司的行銷幹部,但是在魏應州的強悍領導風格下,能夠在魏應州身邊存活的並不多,﹁在康師傅能夠存活五年以上,就算資深員工,而在天津總部,高階 幹部每年至少換掉一半以上!﹂一位曾經在天津任職的協理級幹部指出。 魏應州學習能力很強,除了生產是他的強項外,行銷、廣告、通路及財會都 是他陌生的領域,但是為了學習這些知識,魏應州可以想盡方法挖到最好的人才,但是等到他學會了,這些人才就被冷落到一旁,﹁有人說他很會把各路精英的才能 搾乾,但對他而言,這是企業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就看你站在哪一個角度看事情。﹂一位魏應州的好友指出。 衝! 舉債兩百億元, 精耕全中國九六年上市後,康師傅一舉募到一億五千多萬美元的資金,終於解決資金不足的難題,這時候康師傅泡麵雖然已在全中國占有兩成以上的市占率,但是仍 未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為了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魏應州有如凱撒大帝一般,將所有的資源全部投入建廠及建立通路上。 不僅如此,從九六至九 八年,他陸續以發行債券、銀行借款等方式,籌措至少八億美元資金,這些資金用於建立康師傅在全中國各地的城堡,形成目前康師傅帝國的版圖,﹁當時新台幣一 百億元就可以在台灣開一家民營銀行了,魏應州三年就在中國投下三百億元以上資金,真的需要有過人的氣魄與膽識。﹂一位離職的康師傅財務主管分析。 當 時康師傅可說是舉債擴張,再加上九四年開始投入的飲料事業一直賠錢,更讓投資人有疑慮的是魏應州為了擴大市占率,開始另創品牌進入低毛利的低價泡麵市場。 ﹁當時的康師傅可說是財務最脆弱的時刻,財會人員面對投資人、銀行的壓力,晚上幾乎都睡不好覺。﹂離職財務主管現在想來還是不禁捏把冷汗。 但是過度自信,讓魏應州失去判斷力。九八年他決定返台購併味全,將康師傅推向懸崖邊緣,老四魏應行以每股七十元高價收購味全股權,康師傅入主後,味全股價一路大跌,讓康師傅損失慘重。再加上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消費緊縮,九八年康師傅遭逢創立以來第一次的虧損。 九九年中國市場開始出現康師傅即將倒閉的傳聞,當年光是飲料事業就虧掉人民幣兩億五千萬元,康師傅確實已到了快周轉不靈的地步。為了解救危機,魏應州四處求人,甚至求助死對頭統一企業,最後才奇蹟式的找到日本三洋食品注資,把康師傅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 這 場危機是魏應州一生最痛苦的戰役,生死關頭的搏鬥讓他心力交瘁,也幾乎失去了信心。﹁二○○○年魏應州八度要我接總裁職位,他想從第一線退下來!﹂當時為 魏應州左右手的黃士坤一再拒絕,最後魏仍擔任總裁,但由黃士坤任副總裁,主管泡麵、糕餅事業群,魏只管賠錢的飲料群,這是霸氣的魏應州第一次承認失敗,把 帝國領導權力交到專業經理人手中。﹁我從來沒有看過他如此缺乏信心,什麼決策都要問幹部的意見,完全失去霸氣!﹂黃士坤說。 二○○○年開 始,魏應州大帝形同退位,由專業經理人團隊扛起帝國的災後重建工作,對於投資人,康師傅的信用已形同破產,根本沒有人要出康師傅的報告,股價也跌到○.五 港元的歷史低點,財務部門必須想辦法重建投資人的信心;對內經營團隊必須重整帝國軍隊,提振士氣,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再加上經濟景氣好轉,康師傅總算逐 漸恢復元氣。 戰! 五年內成為中國飲料新霸主但這畢竟是他一手創立的帝國,從○一年起,他又重新接手泡麵事業,而被視為賠錢貨的飲料群也開始起死回生,到了○二年,一度失去光芒的康師傅大帝重新掌權,完全掌握帝國的控制權,當然,天津的皇城內又經歷一場人事大換血,新的擴張時代又開始了。 隨 著中國人民收入增加,消費時代的來臨,康師傅過去的巨額投資開始開花結果。泡麵在中國的市占率今年達到五四%,大幅領先第二名的華龍有五倍之多,更把統一 遠遠拋在背後;其他即飲茶、瓶裝水分別以四七.五%、二二.三%的絕對領先優勢,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三冠王。惟獨在稀釋果汁市場落後於可口可樂及統一,敬 陪末座,對於這項成績,霸氣的魏應州當然不滿意,才會在法說會上公開放話,要在五年內超越可口可樂,成為中國飲料的新霸主。但是對了解康師傅帝國的人而 言,魏應州最大的敵人不是可口可樂、統一、華龍等競爭對手,而是他自己。 康師傅的成功都歸功於魏應州,他的決策又造就康師傅更上層樓,如此 循環之下,造成如此龐大企業只有魏應州一人決策的奇特現象,﹁在康師傅總部工作,是我人生最挫折的經驗,身為事業群總經理,我每天就又是與大董開會,連做 個行銷專案都要他同意,外人實在無法想像!﹂一位具有外商經歷、曾經在康師傅任職的高階經理人搖著頭說。 魏應州曾經感嘆,﹁在中國一路走來,如同走鋼索,隨時有掉下來的危險!﹂一九九九年,他就從鋼索上跌了下來,所幸最後安然度過。現在的他,站在成功的峰頂,睥睨群雄,他所建立的康師傅帝國,已無人能及! 靠膽識、霸氣 造就中國第一食品帝國 頂新集團版圖 台灣事業 味全食品工業 董事長:魏應充 松青超市 台灣康師傅 食品事業部 麵包事業部 北京味全食品 杭州味全生技 中國事業 頂新控股 董事長:魏應交 康師傅控股 董事長:魏應州 康師傅方便食品 康師傅飲品 康師傅糕餅 配套事業群 頂全控股 董事長:魏應行 上海全家便利商店 廣州全家便利商店 頂巧控股 董事長:魏應行 德克士 炸雞 康師傅 私房牛肉麵 製表:陶曉嫚 從小油廠蛻變食品帝國 —— 頂新集團大事紀 年分 事件 1958 頂新製油廠創立於台灣彰化。 1989 魏應行以新台幣1.5億元進軍中國,先後生產清香油、蛋捲,但市場反映不佳,虧損嚴重。 1992 魏家傾其所有在天津投資800萬美元,老大魏應州親赴天津坐鎮,創立康師傅品牌,8月正式生產第一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麵」。 1996 頂益控股在香港上市(後改名為康師傅控股)。 1998 頂新集團入主味全,四董魏應行接任味全董事長,味全股價大跌,頂新損失慘重。 1999 頂新集團背負近新台幣45億元債務,魏應州將康師傅控股33%股權低價賣給日本三洋食品,取得上億美元資金度過難關。 2002 康師傅泡麵在台生產上市,採取低價策略,市占率一度達20%。 2009 9月,頂新集團出資80億元拿下101大樓37%股權,成為最大民股。 10月4日,魏應州三子魏宏丞在101大樓風光完婚。 11月2日,康師傅控股正式遞出申請,將在台灣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預計金額高達新台幣140億元。 製表:陶曉嫚 7.7包泡麵 今年康師傅在中國賣出100億包泡麵,平均每人每年吃下7.7包,未來成長空間還很大。 魏家兄弟的財力,還可以買下更多的台北101! |
天匯買家開音響店氹富豪
|
|
豪擲12億,以天價買入豪宅「天匯」的新城DJ秦善文,早前因不滿發展商公開其買家身份而大鬧四叔李兆基,成為一時話題。 近日秦善文又以千萬投資,在中環開鋪賣音響,他更唔怕蝕底,送一班富豪好友價值數十萬喇叭線,實行拋磚引玉。率先幫襯的是富豪第二代曾智雄,到場試音半個鐘,即落單千萬買喇叭,秦善文正牌係錢搵錢。富豪幫襯 新城DJ秦善文是「天匯買家」的身份被踢爆後,即成為新城電台節目《雄才俊語》的生招牌。 買完天價樓,本身做資訊科技出身的他最近又有新動作,在中環干諾道投資千萬開鋪賣貴價音響。 上週一(十月十一日),記者在其店內見到金利來的太子爺曾智雄,兩人不時密密斟,其間,曾智雄對店內的隔音設備十分有興趣,不時指手畫腳查問,著住西裝的他更不理旁人目光,踎低研究一組音響組合;即使發現記者,亦無影響兩人試音響的興致,還大方叫埋記者一齊欣賞。 交學費 玩了十多年音響,加上取得荷蘭出品的KHARMA音響大中華區代理權,秦善文於是開鋪賣音響,做埋門市,「我初初學玩音響嗰陣,成日俾人搵笨,交過了唔少學費,搵笨搵得多都學精,發覺買賣音響有價有市。」他說。 現任香港青年聯會副主席的秦善文,與一班富豪第二代相當稔熟,跟該會的前主席曾智雄更是砂煲兄弟,試聽半個鐘,曾智雄已睇中一對全球限量二十五對、價值四十萬歐羅(約四百五十萬港元)、有兩米高的喇叭,加埋其他音響配套,花費千萬港元。「十幾年前都有玩過吓,依家有時間就有興趣。」曾智雄說。 貴價音響,一對喇叭閒閒地要三、四百萬港元,秦善文說唔擔心客源,「我身邊好多朋友玩音響,之前我送過啲幾十萬嘅喇叭線俾佢哋,跟住就有六、七個都叫我幫手,搵啲高質素嘅喇叭,就係咁,我先發覺係一門生意。」 白手興家 現年四十二歲的秦善文(Samuel),雖是木屋長大的窮小子,但自小已立志創一番事業。畢業後,他投身地產界,適逢九十年代香港樓價起飛,他曾以小博大買賣物業,高峰期持有逾百個新界物業。 98年投身資訊界,任金谷科技集團CEO,業務包括電腦軟硬體、防盜及保護工具軟體設計等,他表示全球四成警報器、八成家庭無線電話均使用他們公司的電子零件,十年間已變身全球蜂鳴器的主要生產商之一。 對 傳媒工作甚感興趣的他,02年加入新城電台,任新香蕉俱樂部主持,月薪只有四千,純粹打風流工。其後新城改革,他離開並創辦網上電台UonLIVE,兼任 多個節目主持,直至近年再返新城主持節目《雄才俊語》。早年亦曾出過唱片,翻唱《老鼠愛大米》外,更與少女組合Cream合唱一曲《不可沒友》。 秦善文與一班富豪第二代甚老友,當中跟前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的次子曾智雄特別投緣,他是婚宴司儀。近年秦善文加入香港青聯會,並任今屆副主席。 |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