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中環在線:馬雲拉攏富豪再創業 李華華
內地富豪繼成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後,更大玩「關係」,將自己喺政經界嘅「關係」,變成一棵金光耀眼嘅搖錢樹──「雲鋒基金」。 據內地《中國企業家》雜誌報道,包括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圖)、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新奧集團董事長王玉鎖、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五星電器創始人汪建國、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等一班內地富豪,一齊再「創業」。 「雲鋒基金」規模有幾大?虞鋒賣個關子唔肯講,只透露基金將投資互聯網、消費品同新能源三個領域。不過,呢個基金最重要係整合各人資金、經驗同埋人脈關係,呢啲至係無價寶。 事實上,呢個超級組合甚有玩味,馬雲係互聯網業界一哥;史玉柱喺零售業曾失敗後又捲土重來,令佢充滿傳奇色彩;王玉鎖由清潔能源分銷起家;汪建國係家電行業資深老將。
内地富豪20亿入主亚视 王征:不会变央视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3/320893.html 国政协委员、荣丰控股(000668.SZ)董事长王征入股亚洲电视一事虽然还未最终落定,内地五家实力不凡的企业中国人寿、招商银行、中国海外集 团、北京银行和粤海控股集团11日却集体对此表示了支持行动——他们分别与亚洲电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业务合作、广告投放、技术支持及资本运 作。王征说,此次合作没有涉及股权方面。 20亿 20年 誓做传媒大亨 王征在签约仪式上自曝,他在2004年投资北京银行,用4.5亿元买下2.36亿股,2007年北京银行上市后,他成功套现60亿元。与王征为“忘年之交”的中建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国海外集团董事长孙文杰透露,王征将用20亿元入股亚视。 实际上,王征在入股亚视前,对无线电视TVB也颇有兴趣。孙文杰透露,王征原打算用40亿收购TVB,但最后还是入股亚视,成为亚视大股东。孙文杰寄语王征向香港成功传媒大亨邵逸夫学习,并表示,如果王征资金上有需求,“将照单全收王征内地、香港房地产”。 已是香港永久居民的王征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我的职业生涯还有二十年,我向诸位保证,不再从事其他职业,老老实实在大埔工业区(亚视地址)把亚视搞起来!”早前他表示,要将亚视做成亚洲的CNN,并指会进行中长期改革,但不会裁员。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获得众多知名企业家到场支持,其中包括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招行行长马蔚华、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粤海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岳、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中金董事长李剑阁、星空传媒 CEO兼新闻集团副总裁高群耀等。亚视大股东查懋声及亚视行政总裁胡兢英也参加了签约仪式。 兄弟齐心 其利断金? 虽然邀得群雄声援,但王征多次表示,入股亚视的交易还没有最后落实。事实上,王征作为香港永久居民,符合香港广电局对公共电视控股人的要求,交易落实只是时间和程序问题。 而在过去几天,入股亚视一年的旺旺集团(00151.HK)主席蔡衍明与亚视大股东、名力集团董事长查懋声之间的股权争议达到白热化。蔡衍明入禀香 港高等法院,要求法院下令亚视的董事局,撤回去年发行可换股票据的决议,并且日后也不可用低价发行可换股票据。蔡衍明还在3月4日发表的声明中暗指查懋声 利用股权架构,多次违背董事诚信及义务。 随后,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查懋声与蔡衍明隔岸“开战”、不乏恶语相向。 “我不是‘第三者’,我是他们有了矛盾后才介入的。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王征这样解释自己如今的介入。孙文杰更在签约仪式上欲作“和事佬”。“亚视是 个很好的组合,王征是内地商界后起之秀,查懋声是香港名流,蔡衍明是台湾土生土长的成功商人。兄弟团结,其利断金啊!” 亚视股东若能以和为贵,亚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即如何扭转30年来的劣势。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主任黄煜教授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需要革命性的变化和专注投入,才能扭转收视率每况愈下,可能只占市场一成的劣势。 查懋声在战略协议签订仪式上再次向王征投下信任票。“王征是干实事的人,我认同他的路线。希望他能把亚视从艰苦的困境中带出来,把亚视国际化。” 王征:亚视不会变成央视 独立媒体地位最宝贵 王征称香港亚洲电视的独立媒体地位是最宝贵的,其入股后不会把亚视变成中央电视台。 谈到是否担心合拍剧集不符合香港人的口味,王征认为观众的口味不是固定的,会按不同受众细分市场。 他暗指亚视主要竞争对手无线最强势的自拍剧集其实市场很狭窄,“那些电视剧老是一个客厅,男女一碰到就在那里吵架,过去可能很多人喜欢看,以后不一定。”他更指出,“香港媒体面临一些创新思维不足的问题,惯性收视不可怕,从业者的惯性思维更可怕,我们要突破。” 王征说,亚视在打造“新媒体”方面,会朝“三网合一”方向去做。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亚视办事处将搬往荣丰物业”,王征对此予以否认。但他透露,北京市正在朝阳公园规划新的国际传媒中心,亚视可能会成为首个入驻的境外电视台。 谈及亚视现时存在的弱点,王征直指“市场局限”。 他说,“目前亚视的市场太局限于香港本土,比如亚视对澳门的关注不够;在珠三角‘深耕’的不够,每个香港电视公司都有自己的普通话频道,但亚视还没 有,这些都是我要做的。”此外,还将考虑引进台湾一些受欢迎的节目。两岸三地,然后亚洲,王征说这是他计划中的亚视“两部曲”。 在拍摄电视剧集方面,王征称也在酝酿,可能会更多采取与内地、台湾合拍剧集的方式,“亚视有传统优势,但正在丧失,所以必须用合作走出一条新路,不 能闭着眼睛干自己的。我们已取得港澳版权,要做开放的亚视,而不是封闭的。” 中国人寿:不排除通过香港子公司投资亚视 据香港媒体引述中国人寿海外副董事长兼总裁刘廷安昨日透露,中国人寿不排除会投资亚视,他表示“如果(亚视)有投资价值的话,投资也不妨”。 亚视昨日与中国人寿集团、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中国海外集团及粤海控股,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代表中国人寿与亚视签约的是中国人寿海外副董事长兼总裁刘廷安。而中寿海外是中国人寿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 刘廷安并指出,此次“合作并非普通的商业合作,而是有关两家公司发展战略上的合作”。他又透露,此事由中寿集团同意与亚视合成,但具体操作上,则是由以香港为基地的中国人寿海外执行,因为中国人寿海外一向负责母公司于境外的业务操作。 刘廷安并表示,亚视与中国人寿已经沟通了一段时间。但目前战略性合作的细节仍在推敲中。 报道也引述中国人寿 (02628.HK)董事长杨超指,目前双方未谈到股权合作这一步。而同样出席签约仪式的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内地企业不能直接投资亚视,故会从其它方面与亚视合作。
富豪榜不盡不實 左丁山
2010-03-19 AD 福布斯發表二○ 一○年度世界富豪榜,墨西哥電訊大亨Carlos Slim Helu & Family以五百三十億美元身家,排列第一,第二是蓋茨,第三是巴菲特,第四是印度Ambani,第五是印度Mittal,香港上榜富豪有李嘉誠(第十 四,二百一十億美元),李兆基(第二十二,一百八十五億美元)、新地郭家(第二十八,一百七十億美元),鄭裕彤(第一百○六,六十八億美元)等等。 墨 西哥呢位富豪斯利姆,早有美國報章詳細介紹,此君是黎巴嫩移民後裔,在墨西哥幾乎獨霸電訊行業,為人節儉,只戴膠手錶,唔買私人飛機,唔要遊艇,坐一架平 治房車坐咗好多年都唔捨得換,亦唔住豪宅,只係喜歡雪茄(用得幾多錢吖)與收藏藝術品(另類投資啫,不算消費),成世人唔用電腦,正是發達有個相,最識賺 錢,唔鍾意使錢,反而身家幾億美元嗰啲,又話買私人飛機,又話買一隻百呎遊艇。 香港人排第十四嘅李嘉誠,當然係香港首富,亞洲首富啦:台灣 首富郭台銘有身家55億美元,內地首富宗慶後有身家70億美元,與李嘉誠相差甚遠。究竟福布斯點樣排名嘅呢?一個最簡單方法係從上市公司公開年報中搵到大 股東持股量,乘以股價。但福布斯同時亦向一眾富豪發信,請收信人自願性申報私人財產資料,例如名畫、古董、珠寶、遊艇、私人飛機等等,福布斯會同佢計埋身 家。據講有人自願申報,但亦有人不願提供(聽講李嘉誠便屬此類),故此福布斯之補充辦法,限於手頭資料唔齊全,好難講話準繩嘅。 富豪排名榜 係遊戲啫,真正富豪好少會自動現身,數晒家底畀外人知道嘅,因是之故,福布斯之一年一度富豪排行榜可以講係有參考作用,但難以完全服眾,銀行家可能知得更 清楚。好多年前,賓架H借錢畀南洋富豪T,攞足磚頭及資產抵押品,但後來睇富豪榜,富豪T竟係某國首富,亞洲十大富豪之一,不禁大吃一驚。富豪T嘅財務狀 況賓架H完全知道晒,所以先至要攞咁多抵押品,佢明知富豪T嘅資產減負債之後,隨時會係資不抵債,但啲富豪榜編輯邊知咁多嘢吖,計死數就將富豪T列入為某 地上榜富豪,笑死啲賓架。
再次體悟「富豪之魂」。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045 再次體悟「富豪之魂」。 話說玖龍紙業(2689)公 佈業績,同事出席分析員會議,飛鴿傳書回報:張茵打算一擲九十億,再次擴充產能,生產更高毛利的紙品。貫徹其惜貨如金的習慣,表明一年內不發新股,以銀團 貸款及內部資源支付。可惜當時身處海外放草,如能親睹此番豪氣 萬丈 的宣言,實是一大快事。 要知道上回由牛轉熊,玖紙 因債重如山,股價由高峰廿多元,海嘯時跌至幾毫子。若非信貸市場及時融雪,或已沒頂。張茵親歷絕世天劫,身家縮水九成八。刧後餘生,就算以後不再借貸,保 守經營,相信無人異議。宏利(945)就是一例,逃出生天後,發新股、減派息、緩併購,最高目標to increase capital to fortress levels(增資建築資本長城),但求下一波海 嘯出現時(如有),不致沒頂。反觀張茵,見過鬼後,非但不怕黑,還在夜色掩護下,全速前進。 豪氣背後,並非盲賭。內銷 持續,出口回升,而小型行家,受累資金不足、環保政策,產能難以快增。舉債擴產能、提毛利、增份額,看似激進,但並非無因。況且預期負債比率最多升至七成 五,與昔日的過百巴仙,已有所克制。 張氏此舉,所冒風險,遠比 小股東高:家族持股量達72%,現值近五百億,一旦驚濤再裂岸,勢必硬食。相反小股東一見轉勢,沽貨三分鐘有找。就像亡命表 演,張茵是將自己縛在路軌上,要在下班金融風暴列車殺到前,及時做大做強,減債鬆縛。一眾投資者,則只是圍在旁邊做「慢打鑼」,表演成功,齊分賞錢;失手 就一哄而散,快速逃跑。剛脫虎口,又再緊縛一遍,就是以行動說明,她認為下次危機,不會如大家想像中快來。 或問:身家夠食百世,為何 仍要大注搏大贏?想通這個問題,會了解貧富間的終極差異。除富人所謀者大外,對何謂正確、何謂錯誤,理解大有不同。在巨變轉折點,貧者怕做錯決定,按兵不 動,不敗便為正確;富者剛好相反,不做決定,白白流失機會,能贏而不贏,視為最大失誤。身負富豪之魂,現今最不能承受的風險,是原來好景不是匯豐(5)那 種貨色,只得幾個月貨仔,而是三五年,甚至更長。築牆積糧,只守不攻,數載之後,公司龍頭變龍尾,眼白白看着別人超越自己,萬萬不能接受! 體悟富豪之魂,不一定要買 入玖紙,但務請改變想法。冒險犯錯,求富,敗亦可敬;不做不錯,仍貧,全何足喜?錯咪錯,只要本錢仍在,自有下鋪搏過;凡事皆對,無錯無恨,但身家無寸 進,又如何?就算海嘯重臨,恒指也不會一夜之間,由兩萬二,直插一萬,與其日思夜想何時受災,不如精選數股,限注出擊,樂做「慢打鑼」,到聽見火車隆隆駛 至,再逃未晚。
富豪產業信託(1881)無聊解讀
這隻股票又是在星期五賣出,但是又在星期六寄來 年報 ,其 它沒甚麼好談,只談兩點: 1. 董事 其它羅先生及其好員工我就不談了,只談其中幾位董事的履歷。 (1) 高先生 67歲,退休後,彼繼續以私人身份從事諮詢/顧問工作,並熱心從事教育事務及擔任Inter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Limited之主席。彼亦繼續積極參與各類公益服務,例如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及香港董事學會之創會會員。於一九九七年,彼獲委任為香港太平紳 士。彼目前為兩間香港上市公司e-Kong Group Limited及泰山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彼亦為泰山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之審核委員會主席。 彼亦為美國證券交易所上 市之公司Elixir Gaming Technologies Inc.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2)林先生 65歲,獨立非執行董事。林先生於二零零六年獲委任為產業信託管理人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為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金源米業國 際有限公司之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彼持有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彼於財務管理及投資計劃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3)石先生, 64歲,獨立非執行董事,石先生於二零零六年獲委任為產業信託管理人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彼持 有悉尼大學文學士學位。彼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以及投訴警方獨立監察委員會副主席。彼亦為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校董會成員,以及香港按揭證券 有限公司之董事。 彼為莊士機構國際有限公 司、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德祥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勤達集團國際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百利保(而富豪為 其上市聯營公司)、泰山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及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兼審核委員會成員,及為莊士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之主席兼獨立非執行董事,上 述公司全部為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彼現時亦擔任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及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為鷹君資產管理(冠 君)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兼審核委員會成員,該公司為冠君產業信託之管理人,而冠君產業信託之基金單位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從上述幾位董事履歷可見: (1) 高先生和石先生是好朋友(同一家泰山石化(1192,前金犀寶)的董事),石先生和這家人都是好朋友(鷹君和富豪在約30年前是同系,後來鷹君創辦人之子 羅旭瑞買回富豪,然後慢慢逐步演變成這架構。 (2) 石先生和澳門人和香港資本界得熟,和林先生認識的人應該都是有關聯的,也懂得很多缺水公司的財技。(利福是劉氏昆仲和同叔、新創建也是同叔,莊士中國及勤 達印刷早期玩很多財技,較獨善其身,勤達印刷購入的墓園和另一隻較澳門資本有關的中民安園(8085,前新醫藥)有關,澳博是賭王,其股東之一信德 (242)有墓園業務,德祥是殼王系和同叔相熟。 林 先生前私人或透過金源米業持有的嘉進投資國際(310,新鴻基中國投資 、金源創展、金源投資),股東之一包括羅旭瑞先生控制的 四海國際(120),後售予劉高演先生,劉高原先生屬於殼王旗下的公司保華集團(498,前稱保華德祥)及保華建業(577,前稱友暉雲石、 聯暉動力、天網)主席,詳細可看 此文 。 林 先生旗下的金源米業(677(曾入股華匯系旗下民豐控股(279,前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屬下持有中南證券及另一家證券公司的 Hennabun,其剛剛售出的越南控股(139,前預發國際、139控股)主席黃先生曾合作購入中策的可換股債券,可參看 此文 。 2. 派息 其2008年至2010年的租金收入是穩定上升,分別是7億、7.5億和7.8億,此前稍經 調整 ,但金額不變。 但實際上租金收入僅 約7億,去年更因景氣較差只有5億,造成承 租酒店的富豪(78) 虧損2-4億不等,另外由於管理費是以基金單位支付,故每年維持約2%的攤薄,且因基金單位價格折 讓,其實每股基金單位價值攤薄問題仍會繼續下法。 如 未來回復沒有保證的情況,以假設4年穩定7億、1年不穩5億來說,每年約6.6億,扣除使費約2億,估計分派約4億多,預計平均派約13仙,約有 7.38%,其實頗為不錯,但因為其派息極受週期影響,導致可能有價值投機的情況出現。 總的來說,這基金攤薄大,但其行業具週期性,沒有保障後,派息較為不穩,故波動會較其他REIT大, 其發行基金單位支付管理費的及基金單位有折讓的情況,導致有攤薄效應,更會影響其價值。
坐擁百億地產 台北市鑽石地主人辭世 低調富豪杜萬全傳奇
四月下旬,台北市仁愛路二段邊、「仁愛鴻禧」大樓隔壁的630坪日式建築主人杜萬全辭世,這位擁地百億元的神祕富豪走了,他留下的是人們對第一代企業家的 敬重,但同一時間,也掀起全台北市一線建商的搶地大戰。 撰文‧劉俞青 如今在台北,多少總價才算豪宅?二億?三億?還是五億元?就在距離帝寶不到五百公尺的地方,多年來,有人不靠炒作、不見奢華營造,靜靜地擁有一棟市價至少 五十億元的豪宅,這個價位,足以買下二十戶的帝寶,恐怕也是全台最貴的豪宅。 精準地說,這不僅是﹁豪宅﹂,而且是台北市少見的﹁大宅﹂。這棟市價令人咋舌的大宅,就位在寸土寸金的仁愛路二段的馬路邊,占地六百三十坪。從外觀看,只 是一棟雅致樸實的日式平房,透過矮矮的圍牆往裡頭看去,有著疏落有致的庭園,打理得十分整潔,以及如今台北街頭已經不易見到的木造房子,一棵茂密的槐樹探 出了圍牆外。 與它一牆之隔的鄰居,是台北市著名豪宅之一的﹁仁愛鴻禧﹂大樓,不過比起來,仁愛鴻禧的基地面積還要略小一點,足以想見主人的豪氣。 坐擁豪宅 住家市價保守估計上看五十億很多人經過這裡,常以為這是哪位高官的官舍,事實上,這座大宅的主人,正是低調至極的台灣第一代企業家杜萬全。四月下旬,他以 九十五歲的高齡辭世,消息傳出,這幾天,杜家大宅前的仁愛路上,黑頭車經常一輛輛排開,許多政商聞人紛紛前往弔唁。 但同一時間,消息也在地產界迅速傳開,台北市許多一線建商、仲介,第一時間紛紛動員起來,因為這塊﹁台北市中心僅存﹂的六百三十坪鑽石級土地,早就被許多 建商鎖定,幾乎所有建商都曾經來按過杜家的門鈴,看上的無非是這塊土地的開發價值,但過去幾十年來杜萬全在這裡住得很習慣,因此登門的建商都是鎩羽而歸, 但如今杜老走了,宅子即將空出來,看在建商眼裡,機會來了! 事實上,這座大宅坐落於此,已經半個世紀之久,從資料顯示,杜萬全是在民國四十九年就買進這塊土地,五十年來,台北市的風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田不見 了,一棟棟豪宅蓋了起來,近五年來,房地產更是一路飆漲,豪宅風席捲全台,只有這座大宅,無論市況更迭,始終安安靜靜地在這裡。 今年一月底,國產局標售仁愛路、臨沂街口的一塊角地,這塊角地只和杜家大宅相隔一個門牌號碼,結果以每坪六七九萬元的史上最高價售出,市場譁然之餘,也讓 緊鄰的杜家土地價值,更加誘人。 德高望重 與新光吳火獅、台泥辜振甫齊名據了解,根據建商估計,杜家這塊土地基地面積比起這次標售的角地更大、土地也更為方正,如果杜家真有意願出售,行情站上每坪 八百萬元不是問題,甚至已經有人私下喊出更驚人的價格,但即使僅以每坪八百萬元計算,市價就要五十億元,而杜萬全就在這個價值五十億元的宅子裡生活了大半 輩子,堪稱最低調的富豪。 這位低調到近乎神祕的富豪,在外的知名度遠遠不及他所擁有的財富。事實上,人稱﹁杜伯﹂的杜萬全出身基隆八斗子,早期在台灣企業界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他 的個性就像這聲﹁杜伯﹂的稱呼一樣,除了是他的姓氏之外,也取其﹁度量大﹂的意思,在市場上說話行事頗受人敬重。 民國四十年代,台泥、台紙、工礦、農林等四大國營公司轉民營化,杜萬全的名字就出現在首批民營股東名單上,他和許多台灣第一代企業家包括新光吳火獅、台泥 辜振甫、板橋林家林本源、香蕉大王陳查某齊名,然而,這些人多半已經歸西,他的好友如今﹁碩果僅存﹂的大概只有中和紡織葉山母,與台玻的林玉嘉。 杜萬全主要的事業有二,一是在民國四十九年成立的謙順行,在基隆港邊經營船務代理業務起家,賺進不少財富,因此後來杜萬全的財富日益累積,他對家鄉基隆的 回饋沒有減少過;根據基隆市政府估計,多年下來,杜萬全透過名下的杜萬全基金會捐給基隆市的錢,至少超過一億元。 另一則是在民國五十四年成立萬源紡織,早期生產利基型產品,業績不錯,但後來萬源沒有隨紡織業大量西進,業務才逐漸下滑。但即使如此,至今只要在五股一帶 提起﹁萬源紡織﹂,當地人都會指出﹁工業區一帶土地都是萬源的﹂。據了解,萬源紡織在五股成泰路一帶擁地超過一萬兩千坪,如果以當地土地行情每坪約六十萬 元估計,市值超過七十億元,若再加上仁愛路這塊鑽石級土地,這位低調的富豪,名下光是土地資產,就超過一百億元。 財力雄厚 每年光是配股配息就可領上億有趣的是,儘管擁地一百億元,如此驚人,但這位老人家卻不相信﹁有土斯有財﹂這番道理,他的土地都是民國四、五十年代因緣際會 買進,此後只有緊抱不放,沒有太多作為,也沒再買進其他土地,對其他所有的投資事業,也一概秉持嚴謹保守的態度。 因此,比起其他財團家族陸續在台灣市場上大鳴大放,杜家後來的發展則顯得低調而沉潛,杜萬全獨子杜恆誼曾經跟友人說,﹁爸爸就是不要(投資)﹂,這位老一 代的企業家始終覺得,凡事不須強求,只要行得正做得直,賺錢的機會自會上門。 但即使如此,直到辭世之前,杜萬全仍是國賓飯店的常務董事,而杜恆誼目前則是味王的常駐監察人、中興保全的董事、東華合纖董事,以及華南金控子公司華南產 險的董事,而這些持股,杜家幾乎全數都是原始股東,根據杜恆誼友人表示,﹁多年來,杜家持股只進不出﹂,而每年光領到的配股配息,﹁絕對上億元﹂,足夠過 很好的日子。 杜萬全育有一女一子,女兒杜恆芬負責船務代理業務,而杜恆誼目前負責紡織和創投,他就住在與杜家大宅一牆之隔的﹁仁愛鴻禧﹂大樓裡,方便就近照顧老父。 杜恆誼傳承爸爸的好性格,父子倆待人處世都是謙沖有禮的好脾氣,即使居喪期間,杜恆誼接到記者來電,仍然好言表示:﹁讓我調整一下好嗎?目前仍有很多事在 忙,等我調整好了再跟大家談。﹂ 後繼有人 兒子杜恆誼在創投業表現活躍儘管主要事業沒有太多發展,但杜恆誼近年來在企業界其實還算活躍,尤其在創投上,由於過去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錯過不少上門 的投資佳機,因此後來杜恆誼試圖從創投中尋找新的機會。民國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國矽谷的創投華人圈裡,常可見到杜恆誼高壯的身影,他曾和幾位同是紡織業第 二代共同成立﹁啟峰創投﹂,以及後來的﹁連勝創投﹂,在創投業表現積極。 熟識杜恆誼的友人表示,杜家當然最深刻了解仁愛路二段這塊寶地蘊含的開發價值,因此這幾年來,杜恆誼其實也試圖結合周邊土地,希望整合出更大的土地價值。 三年前,他出手買下隔壁臨沂街四十九號大約四十來坪的土地,面積雖不大,但顯示了整合的決心,而今年一月底國產局標售仁愛路、臨沂街口這塊角地時,杜恆誼 所屬的﹁謙順行﹂也參與投標,結果以第三高標落榜,不過,得標的﹁賴雪﹂也住在仁愛鴻禧內,和杜恆誼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未來雙方如果能夠研擬出合作機會, 恐怕又將是台北豪宅界的一大盛事。 杜老走了,至此台灣第一代的企業家幾乎凋零殆盡,但這座看盡市場起落的大宅子依然矗立在仁愛路邊,不會改變,甚至可能風雲再起,這段土地與人之間的故事, 還將繼續吟唱下去。 杜家事業版圖 公司 資本額(億元) 代表人 設立日期中台通運 0.2 杜萬全 39年3月27日 林記理貨 郭廷碧 萬源紡織 1.98 杜萬全 54年4月1日謙順行 1.9824 杜恆誼 49年3月1日廷芳投資事業 0.98 杜恆誼 77年4月1日廷謙投資 3 杜萬全 85年6月4日廷信投資 1.95 杜恆誼 86年6月25日衍源實業 1.31 杜恆誼 81年11月17日英屬維京群島商Karbo Holding Ltd. 英屬維京群島商Cheerway Holding Ltd. 註:林記理貨為日商,杜家為大股東杜家台面上持有上市櫃公司股票股票 持有張數 市值(萬元)1418東華合纖 918 1248 1902台紙 3174 4031 2704國賓 10 35 9917中興保全 8,441 43049 1203味王 8154 20548 註:市值以4/30收盤價計算!
福布斯富豪发财秘诀 福布斯富豪发财秘诀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80046.html 如果说《福布斯》400富豪们有什么核心规律的话,那就是——如果你没有继承财富,发财致富可能性最大的途径就是大量冒险。 《福布斯》400富豪榜中充满了纸牌高手不是没有道理的。对冲基金巨头史蒂文·科恩在上高中时就喜欢通宵打牌。收购大师亨利·克拉维斯1986年曾 发起兼并毕垂斯公司的行动,在收购案尘埃落定之前也是靠打牌来消磨时间。而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两个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也喜欢一起玩扑克牌和桥牌。 杰出的企业家不仅吸引人们的眼球,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美国梦的代表。现在事后观察,我们似乎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富豪的成功秘诀,但当时他们却是押上了全部身家,冒着孤注一掷的巨大风险。 风险理解 许多事例表明,《福布斯》400富豪对于风险似乎有着与普通人不同的理解。 勇于冒险的人必须深谋远虑,能够用手头所有的资源——房屋、地产、全部身家去实现远大的理想。要想成功,他们还必须将百分之百的精力放在如何获胜 上,有和大多数人的意见唱反调的信心。此外,他们还必须了解如何避免事业上的灾难,恰当而充分地评估风险,确保即使失败他们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些或 许是《福布斯》400富豪们登上财富顶峰的关键。 乔恩·亨茨曼就是深谙险中求富之道的冒险大师,拉里·金主持的一档脱口秀曾将亨茨曼形容为“大多数美国人闻所未闻的最锋芒毕露的亿万富豪”。20世 纪70年代初,亨茨曼和他的兄弟将自己的房子和资产抵押出去,用30万美元的贷款孤注一掷,创建了亨茨曼集装箱公司。到30多岁时,亨茨曼已经成为百万富 豪。后来的几年里,亨茨曼两兄弟又转战化工行业,并将自己的企业卖给了别人,最后净赚了800万美元。 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一名虔诚的摩门教徒,已是9个孩子父亲的亨茨曼前往华盛顿特区传教。1982年回到盐湖城后,45岁的亨茨曼开始了他最冒 险的投资事业——他花4200万美元从壳牌石油公司手中买下了一家聚苯乙烯工厂,而他的收购手段展示了他令人难以置信的“空手套白狼”技巧。 壳牌石油公司的管理人员也对亨茨曼的冒险能力叹为观止,于是他们在交易完成后买了一座铜像送给他,上面刻着“河船赌徒——壳牌公司友人敬赠”。“我 把这个雕像视为对我的极大褒扬,”亨茨曼说,“河船赌徒是19世纪险境求生的高手,他们以此形容我,我感到很荣幸。12年来,我一直是壳牌石油公司最大的 个人客户,我认为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信念坚持 那么,是什么促使这些爱好冒险的富豪不断追逐一个又一个高风险交易,却又能食甘寝安呢?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人如果准备承担极大的风险,他就不能像大多数人那样,将巨额个人债务看成是灾难。实际上,对成功坚定不移的信念恰恰是冒险的明显特征,这种信念超过了患得患失的想法。 亨茨曼就是自信赌徒中的一个典型,因为他总是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并作好事前准备工作。他在启动高杠杆收购行动前,必定要对市场的产能是过剩还是不 足进行充分的调研。“我觉得大多数时候只需要单纯的勤奋和调查市场而已,”亨茨曼说,“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点石成金的能力,关键还是要努力工作和理解市 场。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家和官僚机构的区别。” 这种自信和对市场的细致分析在阿尔·勒纳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90年代初,阿尔·勒纳曾冒着极大的风险投入数百万美元拯救陷入困境的巴尔 的摩MNC金融银行。当时,由于勒纳之前入股并持有大量股份的另一家银行被MNC收购,他成了MNC银行最大的股东。短短9个月后,他发现MNC的股价已 暴跌至原价的不到1/3。MNC的资产价值为270亿美元,但不良贷款率却高达20%——贷款者不仅不支付贷款利息,甚至开始拒还本金。联邦监管机构这时 也盯上了MNC,威胁要没收MNC银行最大的资产——信用卡子公司MBNA公司。 MNC公司管理层一时间笼罩着悲观的情绪,但勒纳却力挽狂澜,他甚至草拟好了一份宣布MNC破产的媒体声明,以显示自己并非装腔作势。迫使监管层让 步后,勒纳将MBNA挂牌出售。为了说服著名投资银行高盛承销MBNA的资产,勒纳还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1亿美元的MBNA股份。 险情防控 由于冒险的基因在成功企业家身上如此普遍地存在着,以至于有人说许多成功人士都曾破产过。有一个说法是,每个百万富豪在成为百万富豪之前至少破产过一次。 商业冒险大师乔恩·亨茨曼无法同意这一论点。他认为,只有在企业身处困境的情况下,杰出的企业家才能找到百分之百地偿还债务让企业继续前进的办法。 “2001~2002年,我们的企业受到了最大的冲击,”亨茨曼说,“当时能出岔子的地方都出了岔子:经济衰退、产能过剩、美元疲软等,更不用说极 高的天然气和原油价格也给我们带来了影响。但这些只是一个企业家和白手起家的奋斗者必须经历的坎坷,你必须战胜艰难险阻,向借钱给你的银行证明你有能力偿 还债务。”亨茨曼的公司当年曾一度负债20亿美元。 然而,即便像亨茨曼一样碰到了祸不单行的惨剧,破产也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不可避免。许多《福布斯》400富豪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就越难破产,因为债 权方往往会竭尽全力避免债务方破产。亨茨曼的前银行顾问马克·布克曼坦言,在他44年的银行从业历史中,还从来没有一个银行家让其客户破产。 虽然冒险和争取他人财政支持的能力对于成功极为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就算不去祈求别人,也可能取得成功。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在 《福布斯》400富豪榜的前几名位置,他曾说过,大多数人之所以创业失败就是因为“酒精和借贷”。1991年他在巴黎圣母院演讲时对台下听众说:“我这一 生从未向别人借过多少钱,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根本不必借很多钱。如果你足够聪明,就完全能够不借贷而挣很多钱。” 由于只有极少的《福布斯》400富豪曾申请破产保护,我们完全有理由推论,那些借贷的富豪很少承受超过其承受能力的风险。 看看《福布斯》400富豪热衷的游戏——扑克和桥牌,都是技巧和运气对于输赢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游戏。“输的是赌徒,胜出的是风险防控者,”怀特说,“成功企业家天生就了解这些道理。” (摘选自《滚钱记》第二章,有删减,标题及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张越、艾经纬整理。)插图/刘飞
富豪億萬頭馬
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剛被財經 雜誌《福布斯》,封為全球(美國以外)最高人工的行政總裁,這位香港首富李嘉誠身邊頭馬,去年年薪高達一億元,是香港打工皇帝的表表者。要有霍建寧今天的 成就,當然絕非易事。美國著名人事顧問公司DBM的研究發現,大企業的行政總裁,一般在三至五年便被踢走,但霍建寧卻做了差不多十年和黃大班。另外,恒基 主席李兆基頭馬林高演,以及賭王何鴻燊秘書蘇樹輝,統統在富豪身邊紅了十年八載,而且個個至今仍相當風光。這些香港超級富豪的億萬頭馬,不單要做老細的擋 箭牌,專執爛攤,還要保持低調,懂得讓老細攞威。他們的上位歷程,正是我們打工仔必讀秘笈。李嘉誠頭馬霍建寧數富豪頭馬,和黃大班霍建寧可謂典範。上週 四,長和系公布業績,當記者問霍建寧當選全球(美國以外)最高薪行政總裁感受時,坐在老闆身旁的他顯然有點不好意思,只懂擠出招牌笑容,反而老闆李嘉誠卻 開腔:「Canning(霍氏)是好得力的助手,好幫得手!」年薪過億的霍建寧,生活相當富貴,家住南區舂磡角道六千呎大宅,氣派十足。他愛喝紅酒,家中 自設酒窖,藏酒量甚豐。代步的是寶馬七系,女兒霍尚欣,在香港國際學校唸書時,有兩名保鑣接送。霍大班平日的娛樂,除了打golf外,還喜愛聽音樂會。霍 建寧自九三年坐上和黃大班位後,歷年酬金累積逾六億零四百萬元,而收租物業及和黃股票,至少值一億六千萬元。 替李嘉誠擋箭成為香港首富頭 馬,霍建寧有他過人之處。每當老闆及集團遭外界批評,他必會出來擋箭。例如數月前百佳率先調低豬肉售價,遭肉商炮轟壟斷,他便趁着和記電訊舉行記者會時 說:「照我所知,壟斷是應該加價,現在我們減價了,我不明白什麼叫做壟斷。」最近百佳被消委會指「食水過深」,霍大班更咬牙切齒地說:「百佳邊際利潤只得 1.5%,是食之無肉的雞肋。然而鋪頭卻愈來愈靚,又有冷氣兼地方乾淨,經營下去其實猶如做善事。」現年五十一歲的霍建寧,對李嘉誠永遠恭恭敬敬,言聽計 從。據認識霍的朋友說:「即使遞電話給老闆,霍建寧必會雙手奉上。」七九年加入長實集團任會計主任的霍建寧,不斷被李嘉誠多次「考牌」,才能攀上頭馬之 位。加入長實初期,他與老掌櫃周千和各有分工,周千和負責地產,而霍建寧則主理財務投資。除精於理財外,霍建寧很懂得周旋於大小公子之間。九十年代初,當 李澤鉅在加拿大溫哥華搞「萬博豪園」,而李澤楷仍在美加時,霍已知趣的飛去加拿大,分別陪兩位太子滑雪。 讓李嘉誠攞彩九三年,霍建寧接替馬 世民,出任和黃董事總經理大班寶座,那時和黃正大肆在海外擴張,但投資的英國二哥大電訊網絡Rabbit,及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均連年虧蝕。剛上任的霍建 寧,立即將Rabbit出售,轉移投資個人通訊網絡Orange。然後將赫斯基石油撇賬,並減債重組,還積極開墾油井、氣井,令業務於九三年逐步轉虧為 盈。九九年底,霍建寧飛往歐洲,將Orange賣給德國Mannesmann,其後把收回的Mannessmann股票,高價出售予英國 Vodafone。憑一個「橙」,和黃勁賺二千億,這宗交易,令李嘉誠十分驕傲,而霍建寧亦收花紅一億六千萬元。別以為經此一役,霍建寧可以長歎,事關做 得頭馬,就要為老闆解決最棘手的問題。他目前面對最大的考驗,是第三代流動電話(3G)。和黃最近公布中期業績時,已就Vodafone及德國電訊投資, 減值撥備一百一十多億。而和黃今年第四季在英國推出3G業務,規模已由原本萬二個發射站,縮減到六千個,希望減低虧損。不過,和黃投資3G服務,被外界一 致看淡,就連業務夥伴KPN都臨陣退縮,有意出售所持一成半3G股權之外,還將其資產大幅減值六百八十六億元。和黃至今已花逾六百億元投資海外3G牌照, 騎虎難下,霍建寧早前無意中向記者披露:「3G已來到最緊張時期,我差不多每一日也有心臟病。」不過霍大班日後縱然引退,亦已衣食無憂了。 李兆基頭馬林高演坐擁逾三百億元身家的恒基主席李兆基,身邊頭馬是為他睇實整個上市 王 國的副主席林高演。五十一歲的林高演,加入恒基二十年,在恒基地位舉足輕重。在中環環球大廈恒基集團的總部,李兆基的辦公室設在六樓,而林高演的就在他旁 邊,較兩位太子,李家傑和李家誠的辦公室,更接近李兆基。恒基上下都知道,能左右李兆基決定的,只有林高演一人。本月中,別號四叔的李兆基,出席君悅酒店 舉行的李兆基牛津獎學金晚宴,林高演與他同坐一部平治蒞臨,四叔先行,林高演亦步亦趨,當一眾記者包圍着李兆基時,他只伴在旁邊,絕不搶老闆鋒頭。李兆基 待這頭馬不薄,除了年薪千二萬外,還把恒基位於半山寶雲道,即將入伙的富滙豪庭頂樓複式單位,留給林高演住。這超豪頂樓單位,不單飽覽維港海景,還在天台 設有私家泳池。李兆基本來留為自住,最近才改變主意,李兆基說;「富滙頂樓留給公司高層住,我就唔搬去啦,我住緊麥當奴道的(蕙苑)有四千幾呎,那兒只有 二千多呎。」記者向林高演求證時,林高演微微笑說:「係呀,依家諗緊搬去住。」 相識近四十載對於林高演,四叔笑着評價:「我唔能夠讚某一個 同事,公司咁多人……不過我跟林高演兩家人都識咗好耐。」原來早於六十年代末,林、李兩家已相識。林高演少年時代在英皇中學唸書,全家租住灣仔軒尼詩道昌 業大廈唐樓。七三年,林家突然富貴起來,由灣仔唐樓搬到半山麥當奴道六十四號碧雲樓,物業由林高演和母親楊玉玲,於七三年初以四十五萬買入,再轉名予林高 演的家姐林小芬名下。據悉林小芬那時是李兆基要好朋友,一家環境得以改善。林小芬現仍居於碧雲樓,而獨身的林高演,一直報住該單位,至於弟弟林高禹,亦於 九一年購入樓上單位。記者登門造訪,大廈看更知道林家殊不簡單,不隨便讓訪客內進,大廈大堂,則掛有一幅由林高演簽名的油畫。在香港大學讀物理的林高演, 與講股專家陳永陸是同系同學,陸叔表示:「七三年我哋畢業一齊入滙豐做見習生,佢啲數學好叻,後來升到做分行經理。」八○年林高演離開滙豐,兩年後加入恒 基,當時恒基已上市 十年,在地產界已有一定規模。李兆基大仔家傑,當時只有二十歲,幼子家誠只有十一歲,尚在求學階段;而前妻劉惠娟,雖然在建築部出任經理,卻與他不咬弦,並於八五年正式離婚。李兆基欠親信協助,因而造就林高演上位。 財 技了得四叔刮目林高演在滙豐銀行浸淫了九年,曾被派到英國深造,並考取英國銀行公會會員資格,熟悉財務管理,故加入恒基,亦主責睇數。他加入恒基不久,碰 上中英前途談判,地產狂瀉,銀行收縮貸款,恒基亦不能倖免,八三年時負債額急升至五億元,這個危急關頭,成為林高演表演的機會。憑着財技,他替四叔度橋減 債,八三年恒基減持中華煤氣,由三成二減至百分之六,套現一億元。八四年林又與稅局周旋,成功減免恒基億元稅項,同時為恒基安排首次商業票據集資兩億,令 恒基債務在八四年減至一億元左右,帶領恒基安然渡過難關。恒基減持煤氣後,煤氣在八六年被華置主席劉鑾雄狙擊,李兆基動用了十億元,重新吸納煤氣股份,劉 氏無功而回。李兆基得以保住煤氣,亦對林高演刮目相看。及至九三年,李兆基部署收購由老友楊志雲持有的美麗華酒店,中途殺出長實李嘉誠與中信泰富榮智健攜 手,上演爭奪戰。李兆基派出林高演與楊家周旋,提出條件就是不會把美麗華拆骨,並讓楊志雲長子楊秉正,留任董事總經理一職。最後恒基打動了楊家,擊敗長實 及中信,成功購入美麗華三成四股份。經此一役,林高演升為恒基副主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富豪頭馬通勝【宜】1肯孭飛:老細愈大鑊之事,愈肯孭起去砌。2專擋箭:外界插老細,要飛身護主,赴湯蹈火。3口夠密:除非老細指示,無論公司或老細私事,皆守口如瓶。 【忌】1功高蓋主:搶老細風頭,是打工仔大忌,犯不得;應永遠當自己是小角色。2要求老細:主動要老細加薪或攞着數,令老細覺得你自視過高,遲早起錨。3曝光過度:過分招搖令公司中人眼紅,背後中傷。 御 用打手‧蕭承忠在恒基系統以外,李兆基有一名御用經紀蕭承忠,專門替恒基收購乙種換地權益書、參與收地收樓等棘手問題。常把四叔李兆基掛在嘴邊的蕭承忠, 說老闆是他「恩人」,皆因改寫了他的一生。六十年代在深水埗永康街擺生果檔的蕭承忠,未搭上李兆基前,家住大窩口徙置區。今時今日,他已風光到住上半山寶 珊道豪宅,與包玉剛大女婿蘇海文為鄰。蕭承忠的大伯蕭良德,六十年代在金山地產當會計。「是胡炳帶挈我,佢當我係親姪咁,當時佢手頭上有好多Letter B(乙種換地權益者),金山唔想發展,於是找買家出售,是胡炳帶我見李兆基嘅,我記得是在永隆銀行大廈見面。」蕭承忠回憶說。七十年代,蕭承忠離開深水 埗,在大窩口新區開設「承記士多」賣洋酒生果,同時兼做地產經紀。當時他每天都走到汀九游早水,目的是認識多些新界地主,以收集Letter B再轉售予恒基,賺取百分之一的佣金。他又協助四叔併舊樓,如宏安道和電器道AIA大廈、荷李活道九十六號,都有份參與。收舊樓需要耐力與業主周旋,蕭承 忠為了完成任務,不惜用上「陰濕」手段。 為老細度屎橋「記得有一幢尖沙咀六層高舊樓,收剩頂樓天台十幾人,他們是回教徒,俾多多錢都唔肯 搬,成日怕人呃佢。我同班兄弟度咗條橋,喺條樓梯掛滿豬頭(回教徒視豬為不潔,避之則吉),咁佢哋由地下跪到上天台,腳仔都軟埋,最後都賣俾我哋。」蕭承 忠說。此外,每當恒基推出樓盤作內部認購,都交由蕭承忠一手包辦。而蕭承忠說:「做經紀一定要識得人多,以往恒基一有樓賣,我就打電話俾律師朋友,就算我 去揼骨啲朋友都call來買樓。」他的弟弟蕭承財,是元朗博愛醫院總理,專門介紹酒樓客戶租恒基位於新界的商場;另一弟弟蕭承隆,專門介紹地產經紀行予恒 基,實行全家出動。他雖不是恒基中人,但當紅時期,可直接接觸李兆基,連外邊地產經紀也說:「想見四叔,最有效方法,就是通過蕭承忠。」以往蕭承忠十分低 調,外間只知道有個喜歡穿白鞋的人,是四叔御用經紀,他說:「做老細身邊的人,切忌功高蓋主,有威就老細攞,返公司著白鞋牛仔褲就得。老細戴金勞你就千祈 唔好戴,即使戴,返到公司都換隻星辰錶,以免其他人睇你唔順,喺老闆面前打你毒針。」隨着地產市道走下坡,蕭承忠甚少出現在恒基總部。唯其如此,這位過氣 御用打手,今日生活優游,在恒基旗下荃灣城市廣場的千色店樓上,開設中藥港,大搞中醫和中藥生意。今年初慶祝成立四周年時,李兆基亦有親臨到賀,賓主之情 仍在。 何鴻燊頭馬蘇樹輝賭王何鴻燊身邊大紅人,是信德董事蘇樹輝,加入公司已廿七年。今年初他更傍住何鴻燊,出席澳門新賭權面試。八月中, 何鴻燊與他一起由澳門返港,記者一提起蘇樹輝,賭王便大讚,「大學生,中英文良好,夠勤力又忠誠,去邊度搵呀!」燊哥為打賞這位頭馬,將持有澳門賭牌的澳 門博彩公司百分之四股份送給他,市值六億元。蘇樹輝七三年在香港大學畢業後,曾到3M公司做市場推廣,七五年入信德做助理公司秘書,公司內外都稱他為「蘇 秘書」。他身邊朋友透露:「他以勤力出名,一星期工作做足八天!」七、八十年代,蘇樹輝主力打理船務生意,一手編排航班、訂票價,甚至連船長、船員制服都 由他一手安排。及至九五年,何鴻燊女兒何超瓊加入信德,擔正大旗搞船隊改革,蘇樹輝相當識做,從旁協助太子女表演。其後他兼顧何鴻燊在澳門賭場的事務,如 賭場員工有紀律處分,要稟告何鴻燊,都先要接觸蘇樹輝,由他先處理。去年何鴻燊與十姑娘就賭場利益反目,便由蘇樹輝代表老闆發炮,向傳媒透露十姑娘預支了 八千萬元股息,力證她欠澳娛公司錢。上月份,十姑娘在澳門狀告何鴻燊及四奶誹謗等八宗罪,亦由蘇樹輝代表出庭聽審。公司業務外,蘇樹輝更是何家的總管。何 鴻燊四奶梁安琪在香港狂掃物業時,蘇樹輝會派人幫手,「四奶有什麼大手買賣,一定係信德啲人去睇,如收樓、驗樓。」一地產經紀說。蘇樹輝愛好書法,是甲子 書學會的會長,每年在大會堂舉行的書法展,何鴻燊都會出席支持下屬。 武將‧吳志誠今年澳娛公司,在澳門賭牌新舊交接上,進行得頗為順利,有 賴何鴻燊得力助手吳志誠。曾跟十姑娘管理賭場達廿五年的他,能挨近賭王,除了熟悉賭場運作,還因他轉膊夠快。自去年中,十姑娘與何鴻燊關係惡化,今年初被 撤去澳娛董事一職後,他馬上「轉軚」,投向賭王馬房。「去年底十姑娘問吳志誠,攞回那份轉讓澳娛股份給兒子麥舜銘的備忘錄時,他竟然說不見了。」接近十姑 娘的人稱。轉軚後的吳志誠,今年澳博成立時,獲分澳博百分之三股份,市值四億五,同時升為營運總監,成為燊哥之下的賭場最高話事人。何鴻燊說:「(係十姑 娘嘅人都)無緊要嘅,有才幹就得啦!佢依家叫營運總裁,賭場所有嘅嘢由佢睇晒。」畢業於香港大學的吳志誠,於一九七六年加入澳娛,擔任十姑娘何婉琪的私人 秘書,一直協助管理賭場。吳志誠「瞓身」替賭王辦事,當新賭牌還未揭盅前,澳娛職工不滿薪金偏低,兼要向賭客索茶錢,不時與賭王對峙,吳志誠代表澳娛跟職 工談判,用軟功來「冧」他們。職工會理事長鄭康樂說:「吳志誠同我哋傾時都幾客氣,又有禮貌,唔會話硬碰,什麼要求都話有商量,傾起來都舒服啲。」最後澳 娛職工全部順利過渡到新公司澳博。上場後數月,吳志誠已有新動作。為了增加賭廳數目,他把葡京三樓潮州酒樓關閉改為賭廳,據知裝修工程,已判予賭王四奶大 哥禤偉旗的公司做。吳志誠碰見四奶梁安琪必稱呼她為「何太」,深懂逗老闆娘開心。 CEO三年執包袱美國著名人力資源顧問公司Drake Beam Morin(DBM),剛發表調查報告,指大財團的行政總裁(CEO)平均三年便被炒魷。這次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兩成半的CEO在位超過五年。據了解,是 由於近年經濟不景,加上董事局對公司業績有過高的期望所導致。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公司收購合併活動頻密。正所謂「一山不能藏二虎」,一間公司怎能有兩個 CEO呢!調查更發現,亞洲及澳洲區的CEO,比起美洲及歐洲的更快要執包袱。以日本為例,超過八成半的CEO不能捱到五年。其原因是日本的CEO多數在 上位前,已服務公司二、三十年,故距離退休之日亦不遠矣。
从“西汉富豪榜”里可读出什么? 吴晓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kwkv.html 【】发在第一财经周刊的专栏。喜欢司马迁的这句--“此皆诚壹之所致。”专心,成人成事的不朽之理。 从“西汉富豪榜”里可读出什么? 间地带,四通八达,商风盛行,师史积累的财富达七千万之多。 第三大致富产业是种殖业,司马迁例举了两个商人,分别是任氏和桥姚。 任氏的祖先曾做过看管粮仓的小官,秦朝败亡时,各路豪杰争着抢夺府库里的金玉,而任氏则独独挖窖储藏粮食。后来,楚汉两军对峙,老百姓无法耕种田地,米价 涨到每石一万钱,于是,豪杰们抢去的金玉都归到任氏手上,他因此暴富。任氏致富后,并没有奢侈享受,他仍然从事于农业和畜养业,他还立下家规,“不是自家 种的养的东西,不穿不吃;公事没有做完,不得饮酒吃肉。”因此,任氏富足了几代,被邻里视为表率,连皇帝也对他颇为器重。桥姚则是在边陲地区致富的商人, 他养马千匹,牛两千头,羊上万只,家中粮食以万钟计算。 第四大致富产业是铸钱业,也就是金融业。 汉初允许民间铸钱,不过铸钱需有铜矿资源,所以,非王侯官家背景不得可。当时最大的两个铸钱商,一是吴王刘濞,他是刘邦的侄子,被封于现今的江苏、浙江一 带,此地有丰富的铜山,可以开采铸钱。另外一个是叫邓通的“黄头郎”。 邓通出身平民家庭,少年时被征召入宫,在未央宫里当一个划游船的“黄头郎”。据传,有一次汉文帝做梦,梦见自己怎么努力也登不上天,正着急之际,来了一个 貌若美玉的黄发少年,助他一臂之力,顺利地登上了天。第二日,文帝游船,陡见头缠黄巾的邓通,便认定他是自己的“登天贵人”,从此百般宠幸,官至上大夫。 汉初诸帝都有同性恋的癖好,所以又有记载邓通与文帝有“断袖之交”。某次,一位善于看相的术士说邓通“当贫饿死”,文帝不以为然,说 “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于是,把蜀郡的严道铜山(今四川省荥经县宝子山)赐给他,准许其自行铸钱。邓通铸钱很注重质量,其钱币光泽亮,分量足,厚薄 匀,质地纯,深得民众喜爱,当时,吴王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通钱则以质地优良取胜,两币流通全国,有“吴币、邓钱布天下”之谓,邓通因此成为当时最著名 的官商巨富,日后,“邓通钱”甚至成了货币的代名词。文帝崩逝后,景帝即位,邓通随即被免官抄产,最后真的饿死家中,应了术士的那个黑色预言。 除了上述四大产业中的超级富商之外,司马迁还十分简略地――仅以数数十来个字――例举了当时另外一些有名的商人,从记录中可以看到他们所从事的产业。比 如,秦杨以从事粮食生产而成为一州首富;田叔,靠掘墓的勾当也成了富豪,在今天大抵算是文物贩卖业;桓发,从事的是“博戏”,就是今天的博彩业;雍乐,靠 的是走街串巷的零售成了富足之家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有一章叫《货殖列传》,专门记载了西汉初期的富豪――他称之为“贤人所以富者”。前日,闲来无事,算了一下,有二十一个名字,把这些人所从事的产业一一排列出来,突然发现,两千多年前的财富积累好象与当今并无太大区别。 在司马迁的这张“西汉富豪榜”上,排在前四个竟都是冶铁业者。 第一位是四川地区的卓氏。他原本是赵国人,世代靠冶铁致富,秦灭赵国后,卓氏一族被洗劫一空,只剩下夫妻两人,推着一辆小板车流放他乡。同行的流放俘虏 中,稍微有点积蓄的都争着贿赂押解的官兵,希望能安排到距离赵国稍近的葭萌关一带(今四川广元县),只有卓氏说,“此地狭小贫瘠,我听说汶山(即岷山)之 下,土地肥沃,地里长满芋类,一辈子不至于挨饿。那里的人们喜欢到集市上做事,喜欢做买卖。”于是要求迁得远一些。押解的官兵就把他安排到了临邛(今四川 邛崃),卓氏到了那里后,就着当地的铁矿资源大搞冶炼铸造,运筹经营,把产品销往滇、蜀各地。不久就富甲天下,家里的奴仆就多达千人。他们大起田池,射猎 为乐,享乐可比王君。 排在第二位的富豪叫程郑,竟也是在临邛致富的。他是从山东流迁过去的俘虏,与卓氏一样从事冶铸,销售到西南的夷族地区,富裕程度可与卓氏有得一拼。第三个 钢铁富豪是孔氏。他是魏国大梁人,秦灭魏后,把孔氏流迁到南阳,他就在这里冶铁铸造,修建池塘堤堰。第四个富豪是鲁国的曹邴氏,他以炼铁起家,“富至巨 万”。跟出手阔绰的孔氏不同,鲁国人生来就节俭吝啬,曹邴氏定有家规,“俯要有所拾,仰要有所取”,他还从事高利贷业,足迹行遍各地。 除了上述四位钢铁富豪之外,排在第五位的就是齐国的大盐商刁闲。齐国是东方的商业大国,以沸煮海盐而闻名天下,刁闲的致富策略是敢于雇佣最多的劳力。一向 富足的齐人对奴隶非常轻贱,认为这些人凶悍狡猾,而刁闲则大量地收留他们,让他们去打渔晒盐,然后带着这些人四处贩卖,结交各地的官吏,终于累积起数千万 的财富。 盐铁之外,第二大致富产业是流通业。 ;雍伯,贩卖的是女人用的胭脂水粉,在今天就是化妆品业;张氏靠卖“水浆”成了千万级的 富豪,在今天就是饮料业;郅氏生产和贩卖的是“洒削”,镪剪子和磨刀,类似今天的小五金;浊式买卖的是猪羊杂碎制品,因此致富,这是今天的肉类食品业;张 里从事的是医治马匹的生意,类似今天的兽医业。 这些人致富的秘诀是什么呢?司马迁一言以蔽之曰,“此皆诚壹之所致。”就是专心一事,专业经营所带来的。这是商业成功的不朽之理。 细想司马迁的这段记录,是很可以再三玩味的。《货殖列传》中所记录的当代富豪不过区区二十一个,以当时信息传播的落后,能够进入到宫廷史家耳中的名字,必 已是天下闻名之人。而这二十多位富豪之中,有不少人从事的都是薄利多销的产业,譬如贩卖胭脂水粉、贩售“水浆”以及镪剪子和磨刀等等,如果没有相当的规模 化生产以及广泛的销售能力,是不可能积累出巨额财富的。然而,雍伯、郅氏等人竟能够因此成为一代富豪,并被写进《货殖列传》,这自然是十分让人好奇的。由 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已经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些人的产业究竟做到了多大,以及如何做到了那么大的,这些都已经成了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所以你看到了,两千年以来,最容易发财的产业是能源业、流通业和金融业,其余者,只要你能专心于一个小的产业,做到第一,也可进富豪榜。读到这里,你做何 感想?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特产繁多,流通之利不可小视。司马迁记载,当时的大运输商拥有上百乘马车,上千辆牛车,有的还有大型船舶(“船长千丈,车百乘,牛车千 辆”)。其中最出名的是洛阳的师史。他家共计有上百辆运输车辆,在各郡国周游经商,足迹无所不至。洛阳地处、齐、楚、秦、赵几个国家的中间地带,四通八 达,商风盛行,师史积累的财富达七千万之多。 第三大致富产业是种殖业,司马迁例举了两个商人,分别是任氏和桥姚。 任氏的祖先曾做过看管粮仓的小官,秦朝败亡时,各路豪杰争着抢夺府库里的金玉,而任氏则独独挖窖储藏粮食。后来,楚汉两军对峙,老百姓无法耕种田地,米价 涨到每石一万钱,于是,豪杰们抢去的金玉都归到任氏手上,他因此暴富。任氏致富后,并没有奢侈享受,他仍然从事于农业和畜养业,他还立下家规,“不是自家 种的养的东西,不穿不吃;公事没有做完,不得饮酒吃肉。”因此,任氏富足了几代,被邻里视为表率,连皇帝也对他颇为器重。桥姚则是在边陲地区致富的商人, 他养马千匹,牛两千头,羊上万只,家中粮食以万钟计算。 第四大致富产业是铸钱业,也就是金融业。 汉初允许民间铸钱,不过铸钱需有铜矿资源,所以,非王侯官家背景不得可。当时最大的两个铸钱商,一是吴王刘濞,他是刘邦的侄子,被封于现今的江苏、浙江一带,此地有丰富的铜山,可以开采铸钱。另外一个是叫邓通的“黄头郎”。 邓通出身平民家庭,少年时被征召入宫,在未央宫里当一个划游船的“黄头郎”。据传,有一次汉文帝做梦,梦见自己怎么努力也登不上天,正着急之际,来了一个 貌若美玉的黄发少年,助他一臂之力,顺利地登上了天。第二日,文帝游船,陡见头缠黄巾的邓通,便认定他是自己的“登天贵人”,从此百般宠幸,官至上大夫。 汉初诸帝都有同性恋的癖好,所以又有记载邓通与文帝有“断袖之交”。某次,一位善于看相的术士说邓通“当贫饿死”,文帝不以为然,说 “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于是,把蜀郡的严道铜山(今四川省荥经县宝子山)赐给他,准许其自行铸钱。邓通铸钱很注重质量,其钱币光泽亮,分量足,厚薄 匀,质地纯,深得民众喜爱,当时,吴王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通钱则以质地优良取胜,两币流通全国,有“吴币、邓钱布天下”之谓,邓通因此成为当时最著名 的官商巨富,日后,“邓通钱”甚至成了货币的代名词。文帝崩逝后,景帝即位,邓通随即被免官抄产,最后真的饿死家中,应了术士的那个黑色预言。 ;雍伯,贩卖的是女人用的胭脂水粉,在今天就是化妆品业;张氏靠卖“水浆”成了千万级的 富豪,在今天就是饮料业;郅氏生产和贩卖的是“洒削”,镪剪子和磨刀,类似今天的小五金;浊式买卖的是猪羊杂碎制品,因此致富,这是今天的肉类食品业;张 里从事的是医治马匹的生意,类似今天的兽医业。 这些人致富的秘诀是什么呢?司马迁一言以蔽之曰,“此皆诚壹之所致。”就是专心一事,专业经营所带来的。这是商业成功的不朽之理。 细想司马迁的这段记录,是很可以再三玩味的。《货殖列传》中所记录的当代富豪不过区区二十一个,以当时信息传播的落后,能够进入到宫廷史家耳中的名字,必 已是天下闻名之人。而这二十多位富豪之中,有不少人从事的都是薄利多销的产业,譬如贩卖胭脂水粉、贩售“水浆”以及镪剪子和磨刀等等,如果没有相当的规模 化生产以及广泛的销售能力,是不可能积累出巨额财富的。然而,雍伯、郅氏等人竟能够因此成为一代富豪,并被写进《货殖列传》,这自然是十分让人好奇的。由 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已经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些人的产业究竟做到了多大,以及如何做到了那么大的,这些都已经成了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所以你看到了,两千年以来,最容易发财的产业是能源业、流通业和金融业,其余者,只要你能专心于一个小的产业,做到第一,也可进富豪榜。读到这里,你做何 感想? 除了上述四大产业中的超级富商之外,司马迁还十分简略地――仅以数数十来个字――例举了当时另外一些有名的商人,从记录中可以看到他们所从事的产业。比 如,秦杨以从事粮食生产而成为一州首富;田叔,靠掘墓的勾当也成了富豪,在今天大抵算是文物贩卖业;桓发,从事的是“博戏”,就是今天的博彩业;雍乐,靠 的是走街串巷的零售成了富足之家;雍伯,贩卖的是女人用的胭脂水粉,在今天就是化妆品业;张氏靠卖“水浆”成了千万级的富豪,在今天就是饮料业;郅氏生产 和贩卖的是“洒削”,镪剪子和磨刀,类似今天的小五金;浊式买卖的是猪羊杂碎制品,因此致富,这是今天的肉类食品业;张里从事的是医治马匹的生意,类似今 天的兽医业。 这些人致富的秘诀是什么呢?司马迁一言以蔽之曰,“此皆诚壹之所致。”就是专心一事,专业经营所带来的。这是商业成功的不朽之理。 细想司马迁的这段记录,是很可以再三玩味的。《货殖列传》中所记录的当代富豪不过区区二十一个,以当时信息传播的落后,能够进入到宫廷史家耳中的名字,必 已是天下闻名之人。而这二十多位富豪之中,有不少人从事的都是薄利多销的产业,譬如贩卖胭脂水粉、贩售“水浆”以及镪剪子和磨刀等等,如果没有相当的规模 化生产以及广泛的销售能力,是不可能积累出巨额财富的。然而,雍伯、郅氏等人竟能够因此成为一代富豪,并被写进《货殖列传》,这自然是十分让人好奇的。由 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已经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些人的产业究竟做到了多大,以及如何做到了那么大的,这些都已经成了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雍伯,贩卖的是女人用的胭脂水粉,在今天就是化妆品业;张氏靠卖“水浆”成了千万级的 富豪,在今天就是饮料业;郅氏生产和贩卖的是“洒削”,镪剪子和磨刀,类似今天的小五金;浊式买卖的是猪羊杂碎制品,因此致富,这是今天的肉类食品业;张 里从事的是医治马匹的生意,类似今天的兽医业。 这些人致富的秘诀是什么呢?司马迁一言以蔽之曰,“此皆诚壹之所致。”就是专心一事,专业经营所带来的。这是商业成功的不朽之理。 细想司马迁的这段记录,是很可以再三玩味的。《货殖列传》中所记录的当代富豪不过区区二十一个,以当时信息传播的落后,能够进入到宫廷史家耳中的名字,必 已是天下闻名之人。而这二十多位富豪之中,有不少人从事的都是薄利多销的产业,譬如贩卖胭脂水粉、贩售“水浆”以及镪剪子和磨刀等等,如果没有相当的规模 化生产以及广泛的销售能力,是不可能积累出巨额财富的。然而,雍伯、郅氏等人竟能够因此成为一代富豪,并被写进《货殖列传》,这自然是十分让人好奇的。由 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已经无法确切地知道这些人的产业究竟做到了多大,以及如何做到了那么大的,这些都已经成了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 所以你看到了,两千年以来,最容易发财的产业是能源业、流通业和金融业,其余者,只要你能专心于一个小的产业,做到第一,也可进富豪榜。读到这里,你做何 感想? 所以你看到了,两千年以来,最容易发财的产业是能源业、流通业和金融业,其余者,只要你能专心于一个小的产业,做到第一,也可进富豪榜。读到这里,你做何感想?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