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0億!春節七天假期這錢都花哪兒了?
2017年春節黃金周,全國消費市場持續火爆。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7日至2月2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40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11.4%。
業內人士分析,春節黃金周消費反映了我國整體消費結構的變化。綠色消費、旅遊休閑消費、個性化消費蓬勃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費業態改變了傳統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成為我國消費增長的新動力。
供需結構加快升級
商務部表示,春節黃金周期間,民俗商品、家電數碼、金銀首飾等商品消費持續火爆,親友聚餐、休閑旅遊、文體娛樂等服務消費亮點紛呈,網辦年貨、網絡訂餐等線上線下消費加快融合,定制出遊、拼車返鄉等個性化共享型消費受到熱捧,春節消費越來越註重品質、崇尚健康、追求時尚、彰顯個性。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一些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線上年貨節、春節期間不打烊等活動,線上購買、年貨送到家成為新時尚、新趨勢。春節黃金周期間,安徽、雲南、廣西、湖南、青海重點監測商貿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5%、12.7%、11.8%、11.5%和11.3%。
春節期間,智能電視、節能冰箱、空氣凈化器等家電走俏,青海、山東重點監測企業家用電器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和9.5%。傳統年貨、綠色食品、應季服裝、金銀首飾、智能節能家電、新型數碼產品等商品熱銷。
在餐飲消費方面,“互聯網+”引領餐飲消費新時尚,網絡訂餐成為消費者的個性化選擇。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在媒體上表示,從結構來看,預計2017年消費會呈現以下亮點,一是品質消費熱點持續,隨著消費者價格敏感程度逐步走低,對商品性價比更加關註,更追求有品質的生活,對於知名品牌和質量好的商品需求上升,這將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指向。二是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會更加凸顯。此外,服務消費也將是支撐消費升級的一大支柱。

旅遊市場火爆
根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2017年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3.44億人次,同比增長13.8%,實現旅遊總收入4233億元,同比增長15.9%。
國家旅遊局表示,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增加,旅遊消費個性化、特色化、休閑化、品質化、多樣化更加明顯,帶動旅遊休閑度假、康體養生等產品供給不斷優化,長線遊、過夜遊、民俗遊受到歡迎。
2022年冬奧會花落中國,冰雪旅遊受到青睞,北方大部分地區呈現兩位數增長。遼寧省共接待遊客1584萬人次,同比增長10.6%,旅遊總收入112.2億元,同比增長11.7%;新疆自治區共接待遊客151.4萬人次,同比增長20.06%,旅遊總收入16.1億,同比增長21.97%。
與此同時,避寒旅遊從海南向西南各省區擴展。廣西共接待遊客1499萬人次,同比增長29.6%,旅遊總收入77.9億元,同比增長45.5%;貴州共接待遊客1984.57萬人次,同比增長28.1%,旅遊總收入85.63億元,同比增長32.5%。
舉家出遊成為不少群眾過年的的新選擇。除夕當天,全國即迎來出遊高峰,旅遊接待總人數5050萬人次,同比增長10.4%,實現旅遊收入590億元,同比增長13.3%。
在出境遊方面,“全國旅遊團隊服務管理系統”顯示,春節期間,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總量約615萬人,同比增幅近7%,其中團隊遊人數37.4萬人,同比上漲2.5%。
國家旅遊局:“五一”假期預計1.3億人次出遊
據新華社消息,國家旅遊局28日發布“五一”小長假旅遊市場預測:預計小長假期間旅遊市場將接待1.3億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將達780億元,同比增長13%。
中國旅遊研究院二季度居民出遊意願調查的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及五月份期間,超過五成的人有外出旅遊意願,居民出遊以近郊遊為主(占42.4%),其次是跨省遊(占34.7%)。隨著高鐵運力的提升,周邊遊半徑不斷擴大,跨省周邊遊為越來越多遊客所青睞。
從遊客流向看,國內二三線城市居民的休閑需求增長迅速,北京、上海、西寧、承德、拉薩、濟南、贛州、煙臺、青島等地是“五一”前後最熱門的國內遊目的地。出境遊方面,港澳、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瑞士、丹麥、英國及非洲地區是“五一”前後熱門的出境遊目的地。
調查還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家庭出遊和親子出遊需求旺盛,從出遊方式看,以家庭和親友結伴的自助遊為主,自然風景區、名勝古跡/古跡公園、現代主題公園是遊客最感興趣的地方,有近4成遊客選擇自駕出遊。
國家旅遊局提示,遊客要規劃好行程安排和出行線路,盡量選擇錯峰出行,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國家旅遊局已在全國範圍內開通“12301”旅遊服務熱線,全天候為遊客提供旅遊咨詢、投訴、舉報等服務。
恐怖的假期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0088111
以前在工廠工作,每年春節都有十幾天假期,後來在地鐵工作,每年也有一個星期的大假,那時候,一有長假期,必定是往國內跑,到處旅遊。 正因如此,那時候到過杭州、上海、蘇州、無錫、南京、泰山、北京、承德避暑山莊等地。
那時候旅遊不但消費便宜,到處瀏覽也可以舒舒服服地慢慢欣賞、拍照,非常悠遊自在。
可是今天完全變了樣,別說逍遙地遨遊,單是交通已經是個大問題。
平時幾個小時的車程隨時變成了十幾二十小時的車程,難怪那年回普寧探親,三個半小時的車程變成了八個小時的車程,今天看起來那已經是「小兒科」了。
再看看那些熱門的旅遊景點,一看見那種人擠人的場面,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人山人海」,真的是針也插不入,一看到那種景況,想到的是吃和住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人太多,消費自然上漲,吃還不要緊,住就麻煩了,隨時貴上好幾倍。
今天,再想利用長假期到國內作逍遙遊似乎已經是夢想,每一個長假期都變成了「恐怖的假期」。
看來長假期還是不要外出,留下來出去喝喝茶、找三兩知己搓搓麻將,或者是留在家裡「煲劇」,反而才是一種享受哩!
假期心情
1 :
GS(14)@2010-11-24 21:52:54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f-221516?category=m
撰文:藍海寧
欄名:雲海漫遊
由午夜十二時許一直守候在電腦旁,寸步不敢離開。兩小時後,它終於出現了。「呀!慘啦!今次死啦!死啦!」我失控地連聲尖叫,完全沒理會當時已是清晨二時二十分。電腦熒幕上顯示了我十二月的更期,下月的執勤全是長途機,且是前往下雪的國家,對怕凍怕得要命的我而言,簡直是對身心的大挑戰。
慘叫的另一個原因是,十二月是聖誕節,我卻被安排在二十五號出發,二十九號才返港,那我豈非跟「穌哥」或帥哥無法約會?還有,我和家人早已預訂了酒店的聖誕節自助餐,實在不想又無法跟他們共度佳節。每逢節日都要離港的滋味並不好受。於是,火速上網聯絡其他空姐、空少,希望有人垂涎我的長途機,好心收留它們。
過往這些津貼最多、在外地休息時間最長的長途執勤,絕對是人見人愛的絕世筍 trip,只要一放手,馬上被搶奪一空,空姐好友甚至打交情牌,希望肥水不流別人田。不過,十二月是例外,人人的假期情緒高漲,沒有多人願意密密執勤「飛爆鐘」。
無法調走節日當天的執勤,怎辦?最常見的做法有:一、氣餒地上班,心情不漂亮;二、詐病請假,這是最不正確的做法,但最常出現;三、把自己弄病,明正言順地請病假;四、忽然家有急事,無法上班。
我們有張良計,公司當然有過牆梯。為免因欠缺法例規定的最少機組人員數目而取消航班,航空公司便以額外津貼來利誘員工執勤,但對於部分「賺錢買花戴」的空姐們,或是家財無幾卻又懶散的員工如我,那小小的現金津貼,實在無法消滅我們的假期心情。
2 :
龍生(798)@2010-11-25 00:40:59食得喊魚抵得渴....
蔡東豪:「這個假期,享受一下懶洋洋的海灘生活,重新跟你的最愛再接觸。」
1 :
GS(14)@2012-03-02 22:40:14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02/61545
「這個假期,享受一下懶洋洋的海灘生活,重新跟你的最愛再接觸。」
任何一個旅遊廣告
閉上眼睛,你可以想像自己身穿泳褲或比堅尼,陽光下在沙灘跟愛人拖着手漫步,這樣才似真正假期。
不過,這是旅遊業製造的幻象,我的朋友(不是我!)訂酒店放假,要問清楚上網設施,放假很多時是把工作地點搬去另一個地方。
理論上,放假是關於放開,Letting go,丟掉平日的煩厭,畀心機去做平日無時間做的事,例如發夢。
日日都可以發夢,但平日我們無時間去關心夢想,而放假的時候,夢特別清晰,夢從心底處浮上表面。這是樂趣,也是危機。
人善於抑制自己的夢想,在營營役役生活中,我們不注意夢想,久以久之,我們變得不善於處理夢想。放假的時候夢想澎湃,我們再無藉口要講電話,要硬撼夢想,一大堆平日不會(或不肯或不敢)面對的問題湧現,放假變成考驗。
放假是情侶最容易掟煲的地方,男人用心良苦,放假時Blackberry不離手,是為了保護雙方關係。
蔡東豪
港交所擬要求上市公司 披露薪酬假期政策
1 :
GS(14)@2012-09-01 14:58:29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12/120831news_c.htm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今天(星期五)刊發《有關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諮詢總結》(《諮詢總結》)。
聯交所於2011年12月9日刊發諮詢文件,就建議中對香港上市公司實施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指引》)徵詢各界意見。《指引》分為四大主要範疇,包括:工作環境質素、環境保護、營運慣例及社區參與,每個範疇再分為三個部分:層面、一般披露建議及關鍵績效指標。諮詢期已於2012年4月9日結束。
聯交所共收到106份來自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商會、從業人士及專業團體、非政府/非牟利機構、個別人士及非上市公司的回應意見。聯交所特此感謝回應人士提出的建議及看法。
回應人士歡迎聯交所建議推出《指引》。聯交所決定因應根據回應人士的意見作出適當修訂後,將《指引》列入《上市規則》的附錄中。諮詢文件及諮詢總結以及回應意見內容均載於香港交易所網站。
聯交所會將《指引》列為建議常規,適用於發行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以後的財政年度。視乎日後進一步的諮詢而定,聯交所計劃於2015年或之前將部分建議披露的責任提高至不遵守就必須解釋的規定。同時,我們或會在適當時候與上市公司及相關權益人討論他們對《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意見。
香港交易所上市科主管狄勤思表示:「我們注意全球日益重視環境、社會及管治績效及匯報;而這趨勢也將影響發行人經營業務及進行匯報的方式。我們認為上市公司應留意這方面的發展。我們期望《指引》可協助發行人開展匯報工作,並作為他們採納國際常規的第一步。我們亦鼓勵發行人遵循國際指引。」
有關《指引》的常問問題,已載於香港交易所網站「規則與監管 ─ 上市規則與指引 ─ 詮釋」一欄,以協助發行人開展匯報工作。
完
2 :
GS(14)@2012-09-01 14:58:49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ts/cp201208cc_c.pdf
總結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uments/FAQ_18_c.pdf
問答集
《新報》月減一天假期
1 :
GS(14)@2013-01-17 01:18:53是咪咁無水?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116/18135841
【本報訊】近年傳媒行業逐步改善員工待遇,但有逾53年歷史的《新報》卻反其道而行,踏入2013年不久即宣佈削減員工每月假期,由一個月5天縮減至4天,暫時所知該報的前線記者受到影響。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社會正討論立法制訂標準工時之際,《新報》反而減少員工假期的做法是倒退。
何秀蘭斥做法倒退
據瞭解,以往《新報》記者每個月內,至少有一個星期是短周,但由今年開始,管理層突然改為6天工作制,即每星期只得1天假期,僅僅符合《僱傭條例》最低要求。有指管理層聲稱,實行6天工作制後,員工工時由每日9小時微調至8小時。
記協主席麥燕庭指,「每日減一個鐘作用不大,記者做嘢一開始都冇乜收工時間,減到八個鐘作用唔大」,她指若《新報》員工覺得公司此舉有問題,記協願意協助跟進。工黨何秀蘭批評:「當大家講緊標準工時立法,目標都係希望每個人能夠合理地工作,唔使長期勞累」,但《新報》卻減少員工假期是倒退。
事實上,近年不少報章都逐步改善員工福利,例如《明報》就由去年開始落實5天工作制,《星島日報》為挽留人才,已經把每月假期由6天增至7天,至於《文匯報》去年亦一改以往員工每年僅享有12天法定假期的做法,變成一年享有17天公眾假期。
2 :
Sunny^_^(11601)@2013-01-17 07:48:04關工黨咩事,又抽水!
3 :
wilsonchui(9055)@2013-01-17 08:19:22做報紙真是好奴工
4 :
teddycmh(30805)@2013-01-17 12:26:32星島同文匯梗係無乜所謂...哈哈
5 :
abbychau(1)@2013-01-17 18:43:58有朋友係東方做有七日, 恨死我
6 :
wilsonchui(9055)@2013-01-17 19:04:04X方=賣身
我果時都有7日架,佢唔Q肯比我放,有鬼用
直到我走我一早話左放佢都可以話用錢代價
正賤精
7 :
abbychau(1)@2013-01-17 20:48:456樓提及
X方=賣身
我果時都有7日架,佢唔Q肯比我放,有鬼用
直到我走我一早話左放佢都可以話用錢代價
正賤精
我個fd 佢次次都放到個bo
8 :
wilsonchui(9055)@2013-01-17 21:15:247樓提及
6樓提及
X方=賣身
我果時都有7日架,佢唔Q肯比我放,有鬼用
直到我走我一早話左放佢都可以話用錢代價
正賤精
我個fd 佢次次都放到個bo
睇下佢做記者定編輯...睇下佢果組多唔多野做夠唔夠人
新旅行社「度新假期」 女士先行 黛安
1 :
GS(14)@2013-04-29 22:29:11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5%88%E8%A1%8C/90865
九龍灣德福廣場二期「旅遊天地」噚日有新旅行社開張,叫做「度新假期」,係專業旅運旗下嘅附屬公司。專業旅運營運總裁甘子銘(Alfred)向黛安介紹,「度新假期」係一間客路以女士為主導的旅行社。約一年前,公司做過市場調查,發現無論家庭或情侶旅行,去玩嘅話事權都掌握喺女性手上;而相對男性而言,女士們更經常相約出遊。據統計,公司每接四組全女班顧客,才有一組全男班客人報名,比例係4:1!難怪有此定位。
女士去旅行最鍾意Shopping同做Spa,除咗上述基本項目,Alfred話「度新假期」仲會安排一些特色活動,例如於美容之都南韓,會請化粧達人教扮靚;去到美食如雲嘅泰國,就會跟大廚學煮餸。
旅遊活動別有特色
專業旅運行政總裁高鄭杏芬(Iras)同黛安講,三八婦女節前後,同九個姊妹去咗泰國玩四日,其中一朝八點幾就起身,跟曼谷著名餐廳「Blue Elephant」嘅靚仔廚師逛地道街市,大廚仲教識咗佢哋整冬蔭功、胡椒雞、蝦沙律同紅咖喱魚四道菜,沿途大家有傾有講,臨尾仲有大餐食,全日行程只係700元,姊妹們都好盡興。
專業旅運開業27年,一向以自由行套票做主打,嚟緊會透過「度新假期」開拓旅行團客源,佢推出嘅「專賞團」走高檔路綫,五月底出發嘅土耳其十天團團費由9,998元起,Alfred話希望每月開到兩個旅行團。
現時「度新假期」於九龍灣及港鐵九龍站設有分店,Alfred透露11月會喺荃灣再下一城。
人在中環 - CK 不是純粹假期 2013年09月30日
1 :
GS(14)@2013-10-01 16:38:29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4562
天兔襲港,結果風力並沒有想像中強勁。最讓打工仔不高興的,是天兔並沒有為大家帶來額外的假期。
我得承認,我其實也是期望這個風會為我們帶來額外假期的其中一人。這種想法是否不正確,我怕得罪人,不在此評論了。不過風暴期間,看電視的新聞報道,看見那班在星光行外走來走去嬉戲的人,心裡卻忍不住暗罵起來。
香港是先進城市,基建以致救援系統,能應付絕大部分的颱風吹襲。也許大家習慣颱風最終沒有為香港造成嚴重破壞,「打風」對香港人來說,逐漸變成「放假」的代名詞。天文台發出颱風警報訊號,是要提醒市民,外面風力強勁,還是留在家中暫避比較安全。但我們今時今日對這些警報訊息又有幾認真對待?是天文台危言聳聽嗎?還是那班在風暴期間還要刻意出外嬉戲的人「唔識死」?
我記得我初做生意時,有這樣一次經驗:某天下午,網上謠言滿天飛,說下午某時天文台掛八號風球(那時還未有兩小時的預警制度)。有同事問我,幾時可以放工。我答:「現在仲係三號風球,天文台仲未掛八號喎……」同事聽到我的答案,自然不高興。她說我這個老闆,要等八號才放人,要她們在八號風球底下在街上走來走去,是罔顧她們人身安全。說到安全,我就一時心軟了,於是早一點讓她們下班。
結果怎樣呢?八號風球在幾個小時後真的掛了,而這幾位同事卻沒有因「安全」而及早返家,反而在風暴期間在街上四處跑。第二天返工時,她們還得戚地將自己在風暴期間在街上流連的相片給其他同事們看……「人身安全」?怕且從不是她們的真正考慮。
6招擺脫假期症候群 返工好醒晨
1 :
GS(14)@2015-04-08 08:27:25一連五日復活節「紅假」結束,想到要爬起身返工就頭暈暈又無力,原來叫做「假期症候群」,成因除了生性懶惰之外,還可能因為你放假玩得太盡興,變成「攰過返工」。醫生就話,擺脫「假期症候群」,最緊要調整心態、飲食及睡眠時間。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向《蘋果》表示,外國有調查指約三分一打工仔有「假期症候群」,生理徵狀包括感到昏昏欲睡、胃口欠佳、腸胃不適、肌肉痠痛等,心理方面就會感到焦慮、難集中精神、易累等等,好多人返工三兩日後慢慢進入工作狀態,如果你「無離心機」成個星期,就可能要注意是否工作壓力太大。不想被「假期症候群」影響,麥永接醫生話放假就應該真正休息,不要夜夜笙歌,食無定時,如果去完旅行返工,可以開心share照片同手信,等自己延續開心心情,其他方法包括注意飲食、適量運動,以及多多休息。綜合網上資料同專家意見,有以下6招:(1)一日之計在於晨,早15分鐘起身,調整心情、做足準備至返工。(2)適量運動令人更精神,可以快步行路約20分鐘。(3)如果你有吸煙習慣,最好戒煙,因為吸煙阻礙氧氣輸送,容易令人疲倦。(4)飲食要定時同適量,放假期間日食夜食,開工後可以食得清淡點。(5)沖涼尤其是熱水涼可以令人放鬆,因為可以清除身上汗水污垢,令毛孔與汗腺恢復暢通,增強血液循環,紓緩疲勞。(6)放假期間玩得太盡,假後返工前應該多補眠,返工後如情況許可就小睡片刻,半小時已經令你精神飽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08/1910510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