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中環 - CK 不是純粹假期 2013年09月30日
1 :
GS(14)@2013-10-01 16:38:29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4562
天兔襲港,結果風力並沒有想像中強勁。最讓打工仔不高興的,是天兔並沒有為大家帶來額外的假期。
我得承認,我其實也是期望這個風會為我們帶來額外假期的其中一人。這種想法是否不正確,我怕得罪人,不在此評論了。不過風暴期間,看電視的新聞報道,看見那班在星光行外走來走去嬉戲的人,心裡卻忍不住暗罵起來。
香港是先進城市,基建以致救援系統,能應付絕大部分的颱風吹襲。也許大家習慣颱風最終沒有為香港造成嚴重破壞,「打風」對香港人來說,逐漸變成「放假」的代名詞。天文台發出颱風警報訊號,是要提醒市民,外面風力強勁,還是留在家中暫避比較安全。但我們今時今日對這些警報訊息又有幾認真對待?是天文台危言聳聽嗎?還是那班在風暴期間還要刻意出外嬉戲的人「唔識死」?
我記得我初做生意時,有這樣一次經驗:某天下午,網上謠言滿天飛,說下午某時天文台掛八號風球(那時還未有兩小時的預警制度)。有同事問我,幾時可以放工。我答:「現在仲係三號風球,天文台仲未掛八號喎……」同事聽到我的答案,自然不高興。她說我這個老闆,要等八號才放人,要她們在八號風球底下在街上走來走去,是罔顧她們人身安全。說到安全,我就一時心軟了,於是早一點讓她們下班。
結果怎樣呢?八號風球在幾個小時後真的掛了,而這幾位同事卻沒有因「安全」而及早返家,反而在風暴期間在街上四處跑。第二天返工時,她們還得戚地將自己在風暴期間在街上流連的相片給其他同事們看……「人身安全」?怕且從不是她們的真正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