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假如你是中央



「角色代入」遊戲。假如你是中央,特首,如何選才好?

不是選誰,而是如何選。如何,比結果重要,也直接影響結果。

上屆,半路殺出程咬金,搞出醜陋大龍鳳,最後黑馬變正印。今屆,絕不重蹈覆轍。再來,一定要穩妥操控結果。

上屆,特首低票當選,成為國際笑話。今次,認受性一定要高,不但要得票多,而且一定要有競爭。

有競爭,又要高票當選,即是要有人甘心陪跑,還要跑得很羞家。如是者,難題來了。如果,中央心水是689,誰會願意出來陪跑?雖知道輸不是問題,但輸給一個這麼爛的對手,卻是畢生污點。

如果,中央心水不是689689不會甘心,一定強行爭取連任,就像上次一樣,無所不用其極。屆時,必定又是一場又一場埋身肉搏,泥漿摔角,試問社會還撕裂不夠麼?當下最需要的,不是鬥爭,而是一場順順利利沒有懸念的樣版戲。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有好幾個稍為「似樣」的人走出來,拱托最後的真命天子光榮加冕。中央重建操控與威信,香港人勉強收貨,繼續享受溫水煮蛙。

要令有頭有面的人肯出來,就要令他們每一個都相信,自己雖然不是勝劵在握,但也不是絕無機會。所以,不對任何一位祝福,也不否定任何人,就是中央最好的取態。沒有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令所有馬仔努力跑下去。

但是,那個不知醜不收手的人,怎樣趕他走?他,不會走,除非有比特首更厲害的後路。這個,說難不難。多個人多雙筷的威水涵頭,中央要多少有多少。拿一個半個出來,換回一個好好睇睇的特首選舉。如果我是中央,這個交易,好抵做,相信也是皆大歡喜的最佳結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336

假如你的家人或朋友有濕診和使用類固醇,請轉這文給他們

巴黎:

你一定會體會她/他們的難受和無助,和作爲最親的人--自己的無力感。

最近有投資班同學說他的朋友為了這病困擾,知道我的女兒也受過這病折磨,希望能我給些意見。

但因為我沒有調查過,自己的任何意見,都可能是幫倒忙,所以就請已經康復的女兒直接給一些意見(下文)。

不過有一點我還是可以說的,如果病人曾經一直使用醫生處方的Topical Steroids但現在無效,她將要面對最難熬的Topical Steroids Withdrawal(使用類固醇的後遺症),病人的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對病人的康復是非常重要。

網上看到很多正值青春少艾的少女, 或在嬰兒期已經使用Steroids, 但現在發現已經再不能控制濕診, 決定退出Steroids,直接面對另一個更嚴重由使用類固醇引致的TSW,  非常勇敢.






(原本只是手腳踭出現的小片的濕診, Canada BC省小女Janelle Norman的醫生為她處方了最常用"治療"見效的類固醇, 种下非常痛苦的TSW後遺症,殘忍的是,她並非一個特殊例子)


(這是病發時的摸樣,她勇敢地公開未知結果的過程,希望更多人了解濫用類固醇的害處,經過了17月的TSW煎熬,終于復原,)

假如你,家人或朋友有濕診, 我在此祝愿你或受這病的朋友或家人,能早日重拾健康的身體.


Blog友們現在已經知道他們的苦況, 錯的是不知而濫開類固醇的醫生而非她們, 若在街上看到這些病者, 請你也為她們祈禱,因為單單外出對她們來說已經需要非常的力量。

Eczema

If you've been using topical steroids for a long time, or years, your skin is most likely addicted to corticosteroids. The sign of addiction is most telling w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reams is decreasing over time. For example, you need more potent creams and need to apply more often than before, or the creams have stopped working altogeth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right now about eczema and it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opical or oral steroids):

  • the creams are not a medicine nor cure. they are suppressants and disguise your health condition by suppressing inflammation, or your immune system's response to something undesirable
  • topical steroids were never intended for long-term use. two weeks is the recommended maximum time for safe usage.
  • the medically confirmed side effects of long-term use: cushing syndrome, skin thinning, skin atrophy, permanent skin damage. the less obvious but probably felt: compromised immune system, poor health, eyesight problems (especially if applied to the face), anxiety/depression, etc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common, side effect which you're probably experiencing right now, is topical steroids addiction. Your skin has essentially become reliant on the creams and can no longer function normally on their own. If you stop using the cream, you will experience TSW (topical steroids withdrawal) or red skin syndrome. This is a relatively newly discovered medical condition as people with eczema usually use the cream for years without awareness of its potential damage, and are only beginning to be informed in recent years that they are not good for you. Once quitting, they realize the very overwhelming nature of this condition.


My Advice:

Anyone facing the symptoms of topical steroid addiction only has two options. To continue using the creams or to quit, going through topical steroid withdrawal. I must emphasize that this process is an extremely and unimaginably difficult process and should be treated as a serious illness/handicap for an indefinite amount of time. It is also very long with no guarantee of when you will be fine again. However, I do recommend to quit early than later as eventually the topical steroids will stop working and you'll be forced through the process anyway, at a later date and with much more usage time on the record.

What to expect if you do stop using the creams:

- your eczema will spread to a level that is unprecedented before
- red sleeves and burning skin
- itch
- edema
- insomnia
- etc

I recommend you to Google 'topical steroids withdrawal' and note many people's experiences and the pictures which honestly depict the process. The healing time is at least 15-30% of your usage time. This could mean years of healing before you are functional again.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decision as you cannot work, go to school, or partake in many normal everyday activities and you need a strong support system, social and financial. 

However, the general consensus in the topical steroid withdrawal community is that nothing will help, and that only time will heal. I disagree, and stress that to heal quicker you must do everything you can in your power to restore your health. You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to aid the healing process. This means diet, exercise, sleep, and most importantly, emotional/stress management. I had a usage time of 6 years, which would have meant roughly 10 months to two years until I become functional. I became mostly functional by the 6th month. I credit this all to following what this site has recommended: http://eczema-natural-healing.com as well as researching alternative health solutions.


網上很多人使用不同的方法, 女兒選的是自然療法,和自由一千萬兄兒子選擇相同。
。。。。。。。。。。。。。。。。。。。。。。。。。。。。。。
第二班「像Ben Graham般了解財務報表」現接受報名:

內容:三堂共34課,附有市場實例,深入淺出如何以投資者理解財上市公司財報,
要求:對價值投資法有興趣者,有財務認識更佳,  課程並不適合短綫投機和技術派人士。 
學費:$1680,現在起至31/1前報名早鳥价$1580,
優惠: 為答謝曾經上第1-9班價值投資班的同學,舊同學一律優惠價1280; 
時間:3月4, 3月11, 3月18日 星期六晚上7:00一10:00 灣仔小童群益會607室 
報名方法:在學費後隨意加入2位小數以悉別,並存入匯豐銀行賬號:033-203613-888 Law Kin Cheong ,例如1580.23,然後Whatsapp 圖片和個人姓名到65655883確認便可。
 舊同學最好用囘之前的Whatsapp號碼傳送,並說明之前是第幾班同學,以玆悉別。

   **** 免責聲明 本站純屬個人網誌, 用於表達個人意見和經驗分享, 在任何情況下, 不應被視為閣下任何行動、包括投資的建議, 也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建議或推薦,本人無法保證網誌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閣下必須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求證和分析, 並且明白閣下一切的投資決定以及該投資決定引致的收益或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717

《愛樂之城》:假如和前任重來一次,結局不會有什麽不同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908

《愛樂之城》(電影劇照/圖)

《愛樂之城》提出了“假如”命題,不僅讓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的愛情得到了升華,更擊中了戀愛中的人最普遍的情感體驗。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戀愛這件酸臭事。

毫無疑問,《愛樂之城》會是這次情人節檔的最大贏家。電影上映之前就備受矚目,因為其在歐美口碑爆棚並且橫掃頒獎季。電影在金球獎七個提名全部獲獎,並以14項的提名平了奧斯卡歷史上的提名記錄。

不過,不少看過電影的觀眾卻調侃,千萬不要和現任一起去看《愛樂之城》,因為這是一部寫給深愛的前任的電影。觀眾的調侃說對了一半,《愛樂之城》的確是寫給前任的,但無論如何,能夠牽著你的手是現任,並且,即便你和前任重來一次,你們也不會在一起,哪怕是電影中深愛彼此的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為何前任註定會是前任?

“假如”命題

《愛樂之城》的故事並不複雜。艾瑪·斯通扮演的米婭的誌向是女編劇兼演員,她在華納兄弟的片場咖啡廳當演員,希望能夠有機會得到演出機會,但她的多次試鏡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高斯林扮演的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爵士鋼琴師,他追求的音樂曲高和寡,因此處處碰壁。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偶然相遇,並且相愛了,他們是彼此的知音,也相互支持著彼此對夢想的追求。

為了生存,塞巴斯蒂安成為一個流行音樂樂團的鍵盤手,並一舉成名,而此時的米婭仍在為夢想苦苦堅持,兩人也開始有了沖突,情感面臨考驗:藝術該為現實妥協嗎?是否要為現實犧牲夢想?米婭參加最後一次試鏡,塞巴斯蒂安已經預感到了米婭之後的成功和可能面臨的分離,他們最終分手,但仍鼓勵對方堅持夢想。

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是相愛的,他們終其一生或許很難遇到靈魂如此契合的伴侶,但他們還是分開,不是因為他們愛得不夠,只是因為,他們的夢想與愛情存在著沖突。

如果電影在這里就結束了,那麽它可能會是一部動人的電影,但也會流於俗套。畢竟影史上經典的愛情故事太多了,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的故事,每天都在洛杉磯、在紐約,也在北京和上海上演。他們的故事既不新鮮,放在影史上,也沒有《羅馬假日》的純情,《泰坦尼克號》的生離死別,《人鬼情未了》的人鬼畸戀,或《斷背山》關於斷背之戀與社會倫理的探討。

但電影最後幾分鐘的蒙太奇,將電影整整提高了好幾個層次,因為它的結局多了一個“假如”。五年之後,已為他人妻的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在爵士酒吧重逢了——酒吧的名字是他們在一起時米婭設計的,塞巴斯蒂安彈起了他們的定情鋼琴曲,蒙太奇了閃回了他們的另一個結局:假如相遇之時,他們擁抱了,假如塞巴斯蒂安沒有簽約樂隊,假如米婭的話劇成功了,假如他們一起實現了夢想……那麽,這個美好的夜晚,和米婭一起來聽音樂的就是塞巴斯蒂安,他們相愛,結婚,生子,在臺下十指緊扣,望著對方對方深情一吻……

所有相愛卻最終未能相守的戀人們,一定曾經設想過類似的“假如”。但就像流行歌曲里唱的,“想假如,是最空虛的痛”,此時此刻的你不是昔日的你,可我依舊是曾經的我,臺上臺下滄海桑田。《愛樂之城》提出了“假如”命題,不僅讓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的愛情得到了升華,更擊中了戀愛中的人最普遍的情感體驗。

可假如當初愛下去,最後牽著米婭的手一定會是塞巴斯蒂安嗎?

《和莎莫的500天》(電影劇照/圖)

前任只能是前任

如果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的故事有續集,那楊德昌的《一一》已經拍出了他們的結局。

《一一》里,人到中年的簡南俊工作和生活都陷入了阻滯,他發現他的每一天都在重複,生活找尋不到任何意義。在此時,他碰到了深愛的前任。他們在日本約會,他也打算重新開始,去過一段年輕時候的樣子,體會生活的“不一樣”。可他卻矛盾地發現,當初因為他無法委屈自己去迎合愛人的預期,所以他離開了她,可二十年後,他卻悲哀地發現,現在他的生存狀況正是愛人曾經所期望的。好像無論是否選擇前任,人生都不會有什麽兩樣。

所以簡南俊說,“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麽不同”“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有那個必要”。即便除了前任,“我從沒有愛過另外一個人”,可他知道回不去了,因為回去了也沒有新的可能。

《一一》中,楊德昌借此道出生活無聊和無意義的殘酷本質,就像是推著巨石的西緒弗斯,愛上誰,選擇誰,結果都是一樣的。從這個視域看,米婭愛上塞巴斯蒂安還是其他的誰,下場都會是《革命之路》。反正都是玩完,何必還糾結於跟前任還是現任一起呢?

楊德昌有些太過深刻和悲觀了,我們不妨看更貼近的例子。在《戀愛的溫度》中,同在一家銀行工作的張英和李東熙是一對情侶,他們分手了。但就像米婭和塞巴斯蒂安仍深愛彼此一樣,他們也對彼此念念不忘,於是他們又複合了。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理論:“分手的情侶重新複合的概率是82%,但是複合後能走到最後的只有3%,剩下的97%會再次分手。中樂透概率是814萬分之一,但是還是會有人中獎,所以3%是很大的數字。”張英和李東熙堅信他們會是這3%。

可複合之後,他們之間又感覺到許多的“不一樣”。他們都知道第一次分手的原因,因此他們小心翼翼地避免踏入對方的雷池,緊張、害怕、遲疑、猜忌,本來戀愛的溫度是100℃,漸漸地也就變得不溫不火了。如果愛情里摻雜了太多犧牲和妥協,即便雙方仍舊愛著彼此,分手很可能是最後的結局,因為彼此都太累了。

也就是說,如果對方因為夢想而放棄你,即便他實現了夢想,他仍舊可能因為更大的夢想放棄你;假如你對於這樣的“放棄”耿耿於懷而分手,那麽下一次你同樣會因為無法釋然再次分手……任何成為前任的人,都是因為某種原因,你以為這個原因在你們複合時會消逝,事實證明,概率微乎其微,就像整潔的床鋪底下的幾顆小石塊,它一旦硌人,就始終硌人。

《愛樂之城》以四季為序章展開敘事,這讓人想起了另外一部小清新愛情電影《和莎莫的500天》。

從小就相信真愛和命運的湯姆,與從小就懷疑愛情的莎莫陷入了熱戀。有一天,莎莫毫無緣由、絕情地離開湯姆,湯姆對愛情的信仰一下子坍塌了。當湯姆再次碰到莎莫時,莎莫已經結婚。他無法理解,莎莫說她不想成為任何人的女朋友,可現在她卻是別人的太太。莎莫告訴他:“有一天我坐在咖啡廳里看著書,一個男生走過來問我關於作者的事情。現在他成了我丈夫。那很神奇不是嗎?假如我去了看電影呢?假如我沒有在看那本書呢?假如我晚了十分鐘到那家咖啡廳呢?我相信了。我現在相信了。我每每想,你是對的,只是,我不是那個人。”

莎莫提出了另外一個“假如”命題。你和現任本可能因為種種“假如”而錯過,但你們卻仍在一起,就在於他恰巧是那個對的人。因此,對於前任實在不必有那麽多的懷念、不甘或怨恨,你們沒有走到最後,也許沒有那麽多辜負、背叛和所謂“錯過”,重來了也許也不會什麽不同,你們之所以成為彼此的“前任”,本因為你們就不是彼此對的那個人。

釋然和放手,是我們能對前任做的最好選擇。即便《愛樂之城》的“假如”命題設想了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愛情的完美結局,但鋼琴曲終了,他們還是各奔天涯。與其說這是給前任的電影,毋寧說是現任的,畢竟你們本可能像米婭和塞巴斯蒂安一樣錯過的,但你們笑到了最後。

如果你們一起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那就相視一笑,擁吻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18

追揸沽 Vs 假如但是或者/ 繼續加注190。

我的兒子曾經問我這個問題:

爸爸,為何電視的評論員說了一大篇關於某只股,利申時說自己沒有買,還有人聽他的?

我啞口無言,我自己雖然是不會聽,但我也不能代表其他聽的人。

在股票市場投資只有三個動作:
追揸沽,股票市場買定離手。

聽其它人說一大論某只股好之後,然後說他自己沒有買,說某只股差,又沒有沽空,又或再加一大論假如但是或者,是頗爲浪費時間的事情。

以下是筆者個人的經驗,可能可以幫到一些朋友在交易一刻時做決定。

做了一大輪投資分析後,你常常會發現任何股票都存在優缺點,令你猶豫不定。

如果你發現一只好股後卻裹足不前,只因你還未找一個優點大到足以忘記它所有缺點,因此,去尋找一個足以忘記它所有缺點的優點,然後買進。

反過來說,你也可以理解成只因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點,把它所有的優點都蓋過,決絕決地跳過它,不要妒忌別人賺錢,因爲你是不會因一只沒有買的股票而輸錢的。

匯控的“Mark Tucker”就是一個足以忘記它所有缺點的優點, 匯控本年升幅有8.6%,連同股息有9%,其中大部分在公告Mark Tucker做主席消息後,現一步一步地繼續發力,匯控是筆者第4大持倉。

雖然匯控本年跑輸大市,但卻是筆者組合創新高的功臣,現組合早已經超越2015年大時代的Watermark.

筆者的Watermark是以個人組合而不是大市計算,例如從2013年1月23260點開始計算,2015年最高值的Watermark是23260點x1.3(2013年組合囘報)x1.35(2014年組合囘報)x1.2(2015年最高峰囘報)=48980點,雖然2015年全年筆者囘報是零,但峰值仍然以最高點48980計算。

幸運地2016年至今組合回報賺得23%,令我再次超越峰值。

但花了年半時間才超越,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2015年太大浪,當時組合最高曾經上升20%,做成Watermark較高,第二個原因是這年半時間筆者開班太多,分散了不小精力。

因此5和6月班之後,筆者會休息至小一年時間,才再考慮下一步。

如果閣下想知道分析190的原則是如何也可以分析其它的股票,或者想了解筆者做逆市交易的情緒是如何控制(例如匯控,太古和國泰),把握這近期的最後機會。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com/2017/04/ben-graham.html

交易方面,昨天筆者再加注190香港建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81

利世民:假如我係財爺

1 : GS(14)@2012-06-05 22:34:56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05/97737
噚日,財爺話樓市唔健康,冇理由只升不跌。我雖然唔反對佢講嘅嘢,不過,冇乜人會理佢。畢竟,要明白風險嘅人,唔需要提醒;覺得永遠都有得炒嘅人,點都唔會醒。假如我係財爺,為咗香港,應該講出事實最驚人嘅一面:
「今日,我以欣喜嘅心情向大家宣佈,政府打壓樓價嘅措施,已經喺二手市場有初步成效。過去周末,主要屋苑錄得零成交,反映炒家明白特區政府對打壓炒樓,絕不手軟。
不過,仍然有個別發展商,積極開盤。日後如果樓價升,政府唔排除會以競爭法,向發展商追究助長炒風嘅責任。此外,政府亦要提醒大發展商,日後如果樓價跌,小業主輸錢,將會引起嘅政治同法律問題。
住屋乃基本人權,令到冇人有意欲炒樓,將會係未來特區政府嘅施政綱領。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樓市發展,有需要時主動推出更嚴厲手段,務求令樓價回復到合理水平。
我所講嘅合理水平,就係唔再有人覺得炒樓有獲利機會,炒家完全離場。我已經委託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研究超特別印花稅嘅可行性:初步構思係,兩年內有交易過之任何住宅物業,印花稅稅率為交易利潤之100%。」我擔保,如上述內容「出街」之後,一定全場靜晒。

利世民
2 : passport(1491)@2012-06-06 02:47:17

德國係咪好似都係咁??
3 : GS(14)@2012-06-06 21:59:37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434-6605.shtml
 具體如下:
  首先,在土地稅上,政府對於自用式房屋購買者和其他土地買賣經營者進行嚴格區分,不同對待。土地稅,實際上是政府向德國境內的地產(包括土地、地面建築物)徵稅,稅金的多少則按照登記的地產狀態和價值確定。其徵稅基礎為每年初按照稅收評估法(根據成交土地的價格得出同類土地的納稅價值)所確定的課稅標準價值,一年一繳。根據聯邦統一的稅率,建築用土地的稅率為3.5‰,獨戶住宅土地稅率分兩類,價值在75000馬克以內的稅率為2.6‰,75000馬克以上的稅率為3.5‰,雙戶住宅稅率為3.1‰。為了鼓勵購買住宅自住,政府對居民自用的第一套住宅不徵地面建築物部分稅收。也就是購置住宅的普通居民,每年只需繳納房基地部分(該房基地價值單獨評估,並在房產證書中備註)的土地稅。
  其次,政府對地產買賣獲利者徵收高額的土地購買稅和資本利得稅。土地購買稅亦可稱土地交易稅,凡國內登記過的土地被出售就要按規定繳納土地購買稅,此處徵稅基礎同樣指土地和地面建築物兩者的價值總和,稅率為3.5%。對於買賣獲利部分,政府還將對出售房徵收資本利得稅,十年內出售即參照公司稅標準徵收資本收益的25%。土地購買稅和資本利得稅的適用範圍還包括買賣房地產公司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07

金融雲端:假如是《TVB焦點》

1 : GS(14)@2012-09-07 12:45: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07/18010064
昨天終於翻看近日突然爆紅、惹來四萬宗投訴的電視節目《ATV焦點》,果然名不虛傳。節目內容歪理連篇,邏輯狗屁,想要保皇親建制,但論述水平奇低,徒惹反感,只會起反作用,相信很多與節目無關的亞視中人,也會感到面目無光,難堪難受。
儘管備受批評,亞視一於少理,《ATV焦點》繼續一連多集抹黑反對國民教育運動和學民思潮。亞視這種手法,不但惹怒港人,紛紛向通訊事務管理局投訴,據報章報導,演藝界很多幕前幕後人士,也群起表態,杯葛亞視,拒絕參與亞視節目製作或亮相亞視,罕有地展示出香港演藝界支持民間抗爭的政治姿態。
[亞視播出的《ATV焦點》,內容歪理連篇,惹來四萬宗投訴。] 亞視播出的《ATV焦點》,內容歪理連篇,惹來四萬宗投訴。
亞視收視低 影響力有限
亞視收視率低,影響力有限,即使政治立場保守,節目胡言亂語,對社會造成的傷害也許不大;演藝界要杯葛之,機會成本亦較低。但如果那個節目不是《ATV焦點》而是《TVB焦點》,不是亞視節目,而是在無線電視(TVB,511)播出,那會是一個怎樣的境況?
TVB在免費電視市場一台獨大,是香港最賺錢的傳媒機構,演藝圈中人公然對抗的代價,遠比抵制ATV巨大得多。
TVB仍然是最多香港人收看的媒體,即使互聯網媒體崛起,改變了傳媒生態,但免費電視仍然是最普及的媒體,千家萬戶最方便的資訊和娛樂來源。對於基層家庭而言,上網和收費電視不是必然可以負擔的消費,他們尤其倚賴免費廣播服務。如果TVB選擇討好建制中人,服務權貴,肆意貶損、壓抑社會上健康的反對力量,造成的傷害,也就非同小可。
在幾近獨佔市場的情況下,TVB霸權大有餘地罔顧民情,向保守的政治勢力靠攏,謀求另一種好處,會否這樣做,只在乎老闆陳國強等人的一念之間。
無線霸權大 隨時被統戰
在北京和西環的統戰工作越來越全面的情況下,《TVB焦點》的出現,不是天方夜譚。
過去幾天,有線寬頻(1097)、城市電訊(1137)和電訊盈科(008)三家申請了免費電視牌照的企業,股價顯著上升,傳聞與發牌有關。但也有消息指政府只會多發一張新牌照,務求在姿態上回應多發牌照的社會要求,卻又其實延續保守的廣播政策,繼續嚴格限制經營者數目,維持原有經營者的影響力。
我一直說,香港廣播政策從來都涉政治考慮,缺乏管治合法性的掌權者,沒有膽量開放市場讓媒體百花齊放,不受政府和權貴駕馭。如果政府不發出新免費牌照,又或減少發出牌照數目,香港人不應該默然接受,讓TVB霸權在香港千秋萬代下去。
丘亦生
2 : moneylover(32561)@2012-09-07 15:52:39

我一直都觉得媒体应该是完全中立的。但是近年(因为近年开始看报纸、电视新闻)我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内地的不用说了,对共产党当然是报喜不报忧了,意料之中。但原来香港的传媒也没有多少是中立的。拿起一份报纸,看头条标题就可以将其分门别类。TVB新闻还算是好的,遣词造句还是中规中矩,希望不要变质。其它的也不说了,费事被人话我诽谤。
3 : Sunny^_^(11601)@2012-09-07 17:59:19

你們看,apple話人唔中立既同時自己又好中立??

用了"歪理","邏輯狗屁","抹黑反對國民教育運動和學民思潮","胡言亂語"
4 : GS(14)@2012-09-07 22:39:26

2樓提及
我一直都觉得媒体应该是完全中立的。但是近年(因为近年开始看报纸、电视新闻)我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内地的不用说了,对共产党当然是报喜不报忧了,意料之中。但原来香港的传媒也没有多少是中立的。拿起一份报纸,看头条标题就可以将其分门别类。TVB新闻还算是好的,遣词造句还是中规中矩,希望不要变质。其它的也不说了,费事被人话我诽谤。


希望你多多發表意見,橫豎就算如何過份,我都想力求平衡的...

生果有時是過火了...經濟算是中立偏左啦...
5 : GS(14)@2012-09-07 22:39:41

3樓提及
你們看,apple話人唔中立既同時自己又好中立??
用了"歪理","邏輯狗屁","抹黑反對國民教育運動和學民思潮","胡言亂語"


蔡生右毒上身無辦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57

假如妳三年前沽了樓…… 唐德玲

1 : GS(14)@2012-10-23 00:53:54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0%A6%E2%80%A6/42259
這幾年來,我自己一班姊妹聚頭,少不免會談起樓市。因應各人的經歷,大家對目下的樓市,總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慨。
最咬牙切齒的,當然是那些還未上車的年輕姊妹;而最無奈的,就是那些在2009年左右賣掉自己物業而去租樓住,一心等待樓價回落,然後再入市的一班姊妹。
偏遠地區 二手呎價逾八千
這批姊妹大多是在2003年打後(沙士後低位),因為結婚或有自住需要而買樓,眼見金融海嘯,樓價竟然很快就從低位反彈,但她們普遍認為,樓市有點不健康,反正自己已經賺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於是毅然賣掉自己的物業,套現一大筆之後便去租樓住,一心等待樓價下跌。
現在回看,她們的決定顯然是錯的,因為樓市之後一直反覆向上,近期甚至進入瘋狂狀態,因為連沙田第一城和馬鞍山等偏遠區份,樓價也升至8,000元一呎以上。
另一邊廂,她們的租樓負擔也不輕,隨着樓價上升,未來還有可能被業主加租,當年所賺的幾十萬,或者過百萬,租兩三年樓已經少了一截,而且還未知何時才有機會再置業。再者,現在是低息環境,如果是供樓的話,其實還利息的部分很少,大部分都是還本,即是等於變相儲錢。一來一回下,實在人都癲!
姊妹們,如果妳有類似經歷,妳會以何種心態,面對自己當初的財務決定呢?「妳有後悔之前賣樓的決定嗎?」我問一位於2011年中賣掉自己的物業,然後租樓住至今的姊妹。
賺少了不要耿耿於懷
「對自己的決定要有承擔,看錯了也不用怨天尤人。況且,世事難料,說不定很快便有機會再買樓呢!?現在我租樓住也不錯呢,至少有機會嘗試住不同地區,不同屋苑和單位,也擴大了我對香港樓市的認識。」對於這位姊妹的樂觀見解,我很欣賞。
另一位姊妹於今年初,將自己用來投資的物業賣掉,對於太早沽樓,她是有點後悔的。
「有一點後悔吧,因為如果等到現在才賣,至少可以多賺50萬,但我也滿足了,畢竟自己仍有自住物業,帳面上現在仍賺錢。投資物業和投資股票一樣,總要留最後一程給別人賺的!」我這位姊妹看得更透徹!
姊妹們,我想說一點,買樓是人生一項重大和重要的投資,也同其他投資一樣,有機會賺錢,便有機會蝕錢,不要被過去幾年樓市好像只升不跌影響。所以,賺少了也不要耿耿於懷!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44

假如IPO現在就重新開閘

1 : GS(14)@2013-05-11 16:08:25

http://finance.sina.com.cn/colum ... /09101541743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34

綠是彩色:Xanga之後 假如facebook…… 陳曉蕾

1 : GS(14)@2013-06-08 15:12: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608/18288716
                  
                                                                                                                                                                                                                                                                      剛剛看到Xanga籌款續命,心想會否facebook也有這一天?
突然facebook群組Oh yes it's free(OYIF)就消失了──這個Freecycle的群組,我簡直是看着它出生,Blogger日青嫌別的以物換物小組手續多,免費送東西的群組多是小圈子,於是開設這網上平台:「與其封塵,不如送人!」短短幾個月群組就增加到65,000人,幾乎每分鐘都有徵東西,或者送東西。
群組消失,不止徵送物件的訊息找不到,裏面還有大量文章──這群組常吵架,一天不知多少次小吵,不出三日必有一大吵:甚麼是免費?寄東西收多了郵費還算是免費?要求捐錢去慈善團體還算不算?如何防止人送贈品賣廣告?如何阻止人收了東西拿去賣……最熱辣辣的討論,這樣的自發組織如何運作、如何監管,無規無矩,捐錢後會否無法無天?有說這次群組突然消失,正是因為送東西糾紛升級到誹謗打官司。
OYIF每次爭議都有大量留言,徵「解說運作」的Post那兩天我收集了近七萬字留言,可惜網站突然消失,來不及收集後來的留言──裏面大量對Freecycle和公民組織的理解和想法,很值得參考,環保資訊通常都好正面,書籍更是正經八斗,難得有這麼多坦蕩蕩的漫罵和駁斥。
OYIF當然很快便開新組,不足一小時便又有數千人,但那些掏心掏肺的討論,還有辦法可以重現嗎?
登時體會一眾「Xangans」的失望,網上的形容是「如急屎般搵屎坑嚟Backup」。
已有十五年歷史的Xanga,在六月一日宣佈要籌六萬美元去轉型,如果未能籌到,就會在七月十五日結束。Xanga同時開放了本來是付費用戶才可使用的備份服務,讓用戶把所有文章下載。
然而下載的文章有機會出現亂碼,就算解決到亂碼問題,文章完全備份了,也因為格式不同,難以導入(import)blogspot、WordPress等其他平台,很可能,從此就在網上消失。
彷彿告別春青,Xanga曾經是大量少男少女的網上日記,教書先生最喜歡去偷瞄學生心底話,當然還有有份量的作者如庫斯克,最高峯時,用戶達到30萬人。
Xanga要籌錢,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用戶減少,隨着越來越少人寫部落格,其他免費發佈平台如MySinaBlog、Yahoo! BLOG,甚至blogspot.com、WordPress.com,還會長久嗎?
曾經也天天寫MySinaBlog,(日青也是寫MySinaBlog「明日之後」起家),有天突然有人抱怨留言:「廣告飛來飛去,好等錢用嗎?」MySinaBlog把我的部落格賣廣告去了,錢當然一分也沒落我袋,但始終免費使用,我還要連開幾個把文章分門別類,食得鹹魚也不好吵口渴。
永遠要有心理準備,放得上網,就有可能不再自己話事。私隱如電郵,亦有機會被公開──曾經有法庭判例:美國年輕海軍Justin Ellsworth在伊拉克陣亡,他出發前收到朋友和親戚大量打氣電郵,Ellsworth爸爸想把這些電郵編成紀念冊,可是Yahoo!拒絕交出電郵,爸爸告上法庭終於拿到一隻光碟,裏面是Ellsworth生前的所有電郵。
然後有天想刪走,也不一定能夠,說的不止是網上走過必留痕:巴西一名年輕女記者Juliana Ribeiro Campos去世,根據facebook政策,Juliana的資料被搬去紀念牆Memorial Wall讓親友繼續觀看和留言。但Juliana的媽媽觸景傷情,受不了,原本有措施:可應親人要求把資料從紀念牆刪走,可是媽媽幾個月來不斷要求,只是收到自動回覆,一直沒法令facebook刪走。這事最終鬧上法庭,媽媽勝訴,facebook才不能再保留Juliana的資料。
這件事也可以反過來,Juliana家人可能想永遠留住她生前寫下的字句、親友的留言,但facebook沒有義務永遠留存。
就像Xanga,如果有天facebook不再吃香,或是各種各樣想像不到的理由倒閉了,所有的Like都會R.I.P,連骨灰都沒有。
寫文、貼相、拍片,不只是資訊分享,也是個人創作的財產,在電子化的世界,大家待在網上的時間越來越長,網上的財產亦越來越多,淘寶和PayPal的餘額、有價有市的域名、iTunes內的歌曲、Instagram內相片、Amazon內的電子書、不同遊戲的積分……這些都可以是錢,有機會被偷、被挪用,甚至「叮」一聲,全部消失,到時找誰追討?
而最終有一天,網上無人認領的部落格、社交平台戶口……廣告叢生留言蔓生,如亂葬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97

陳永傑:假如香港實施負利率

1 : GS(14)@2016-06-20 05:26:10

【明報專訊】本港銀行若實施負利率,對於投資市場的影響應會相當持久,因為現時存放在銀行的存款,目前總值大約有10.9萬億港元,其中外幣存款佔約5.6萬億元。如果本港銀行仿效歐洲及日本的銀行收取負利率,將令部分存款持續流出銀行體系,轉戰投資市場,長遠地對本港的樓市及股市有利。

資金將流走更快

資金從銀行體系內流走的速度及數量如何,視乎將來銀行實施的負利率多少,負利率愈底,資金將會流走得愈快。

歐洲及日本經已對企業客戶開始負利率,而本港銀行更傾向向全部客戶的外幣徵收負利率,香港行使負利率似是勢之所趨。負利率徵收得愈多,資金將會流走得愈快,因為全球投資者經已明白到量化寬鬆會令鈔票貶值,再加上負利率,存放在銀行的資金縮水得更快,所以,尋找資金投資出路已是大趨勢。

存放在本港銀行的資金金額龐大,如果落實負利率,資金會慢慢流出銀行體系,料過程會很持久,因為客戶不會一下子將全部資金抽走,只會逐步撤退。當然,如果負利率幅度愈大,資金就會流走得愈快。

資金或流向港物業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許多投資者都尋找投資出路,以達到保本增值目標,但得出的結果是不盡如意,因為股票、基金、外匯以至黃金等等投資工具,投資者多數損手收場。在這些投資工具的戰績輸多贏少。

幾年來,暫時仍然錄得盈利的投資工具,大致只有住宅等物業,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及香港等地皆如此。

筆者估計,銀行存戶在負利率落實之後,把從銀行流出的存款投資在本港物業,甚有可能。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49&issue=20160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