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21周年】假如有一日冇咗《蘋果》…

1 : GS(14)@2016-06-21 07:22:51

1995年6月20日《蘋果日報》創報,以嶄新嘅報導及經營手法為業界帶嚟新嘅衝擊,進入咗報業興旺嘅年代。《蘋果》踏入第21個年頭,面對紙媒式微、政治及經營環境轉變,言論及新聞自由收窄,各位讀者,有冇諗過假如有一日冇咗《蘋果》會點?動新聞記者日前走到街頭,訪問一眾《蘋果》讀者「假如有一日冇咗《蘋果》…」,當中阿翹覺得係「香港人嘅損失」;楊先生話「少咗一份屬於香港人嘅傳媒」;陳先生認為「689會為所欲為」;阿朱會可惜「少咗一份最鍾意嘅傳媒」……21歲生日嘅《蘋果》,你又有冇說話想同佢講?採訪:Roy拍攝:廖達燊、Neo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21/196633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20

湯文亮﹕假如特朗普成下任美總統

1 : GS(14)@2016-07-26 07:54:47

【明報專訊】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度有後上之勢,美國人要有心理準備,接受特朗普成為下任美國總統,香港人或者會覺得好似英國脫歐一樣,有點匪夷所思,但不少美國人,尤其是金融界精英,他們都希望有一個識搞經濟、少搞政治的美國總統,在學術及金融界領域,特朗普是領先希拉里的,所以特朗普做下一任美國總統絕不出奇,我們倒不如關心當特朗普做了總統後,美國條路會怎麼走,對中國及香港有沒有利,或者,特朗普同其他美國總統一樣,以中國為頭號敵人目標。

學術金融水平領先希拉里

特朗普是生意人,一個曾經生意失敗及破產的生意人,想法與那些含着金湯匙出世的政治人物不同,那些人根本不知道美國早已國庫空虛,印銀紙只不過是治標之法,治本之法一定要減低無謂開支,大家無法想像,美國要維持全球美軍基地及艦隊要用幾多錢,但錢從何來,歷任美國總統都唔會提及這個問題,他們會交給聯儲局處理,最後除了發鈔之外,利息仲要長期維持在低水平才可以暫時解決問題,但這亦會導致美國泥足深陷,美國政治人物知道,不過,他們不會說出來,但問題並沒有解決。

對中國威脅料大減

特朗普是生意人,知道問題所在,所以,我估計在他上任之後,便會開始減少美國以外駐軍,在亞洲方面,或者只會維持日本橫須賀及新加坡這兩個基地,對中國威脅大大減除,特朗普亦會收緊移民政策,除了穆斯林外,墨西哥移民亦會收緊,意味着未來美國勞工減少,美國中產的奢華生活就會消失,但特朗普不會與全世界為敵,雖然他的競選口號得罪了很多族群,但我認為他只不過是為了提高收視率,當選之後,情况就會不同,生意人始終是生意人,有永遠朋友,沒有永遠敵人。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36&issue=201607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65

利字當頭:假如滙控被人收購

1 : GS(14)@2016-08-09 07:31:01

七十年代的香港,距離大限還有廿多年。就在這時,香港的市場板塊出現微妙的變化;傳統英資式微,市場執牛耳的地位由華資取而代之。話說回頭,當年的轉變,絕非一時三刻之內發生的突變,連串轉變也要經歷過十年的反反覆覆,才算塵埃落定,如是者,香港華資企業又經過十多年輝煌日子,當前的宏觀大局,隱約之間令人覺得,歷史將會重演。試問今天香港股市最大市值的公司,有幾多的主要業務是在香港?中資取代本地華資,其實早就發生。猶記得九七金融風暴時,香港上市公司權重最高的除了滙控(005),其餘清一色都是本地華資財團所控制的企業。十年不到,整個形勢已經完全改變。不過,正所謂出處不如聚處,上市公司的業務在甚麼地方,本來不重要;美國最大的上市公司,生意遍佈全地球,這才是美國金融業最厲害之處。最近五礦地產以高價投得油塘地皮,有人說是中資取代華資的另一例證。不過我反而覺得,中資要再進一步取代本地華資,重點不在於做地產發展商那麼簡單。香港的市場傳統,雖然掛名是積極不干預自由港,但實際上有若干commanding heights,還是由政府實質上控制。英殖時代由碼頭到運輸到電訊,還是在最後的一段日子所將壟斷的權力交予華資,而且在轉手時已經是明日黃花,沒有多大的經濟價值。用同一套分析方法去看今天的香港,特區的經濟制高點,肯定是金融業。將港交所變成中國的港交所,是令到香港制度回歸的重要一着,而實際上過程也完成得七七八八。至於銀行業,滙豐的地位,雖然暫時難以撼動。可是沒有人知道,下一場金融危機之後,滙豐會否變成被收購的對象。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9/197283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069

【夫婦實驗室】假如你的另一半中風,你會……

1 : GS(14)@2016-09-03 23:23:45

體驗年老第一關,是以手機應用程式老化容貌。李生笑言:「希望老得好睇少少啦。」



「太太,先生現已不幸中風……」試想像,當你突然從醫生口中,聽到相伴多年的伴侶患上重疾;而你亦踏入遲暮之年,兒女又早已離巢。你會怎樣?記者:湛婉淇 攝影:李錦鏵 剪接:魏利民


體驗老年生活老夫老妻唔易做

李志雄和太太慧敏,正身處此情此景中,幸好這並非真實遭遇,而是一個夫婦版的模擬年老體驗活動。活動其中一環,要求夫婦一同抽命運卡,體驗卡上所寫的遭遇和完成任務。李生的命運,就是要成為「中風病人」;李太則要當「家屬」,聽醫生講解病情和如何照顧中風病人,包括餵食、換衫、做物理治療等。雖然只是模擬,但二人卻十分投入,尤其李太小心翼翼地跟隨指示照顧丈夫時,場面份外動人。而活動第一關,是以手機應用程式,把兩夫婦面容,變成八十歲的模樣,讓他們代入三十年後的自己。李生笑言:「見到自己老咗個樣都幾難接受,好似百歲人魔咁……希望第日會老得好睇少少啦!」到了第二關,就是體驗年老時的生理限制。李生李太需要穿戴高齡體驗裝備,如手肘及膝蓋約束帶、負重沙包等等,模擬約七十五歲長者的身體狀況,並一起完成不同任務,其中一項就是行樓梯。工作坊特意安排李生戴上老花眼鏡,李太則要以眼罩矇眼,模擬年老步伐不一的情況。未下樓梯,只是走平路,李太已邊走邊說:「好驚啊!」見太太一步一驚心,李生也捉緊她的手安慰:「唔駛驚!」最終二人也順利走完共六十級樓梯。活動後,李太解釋緊張的原因:「我唔係對佢(丈夫)冇信心,我相信佢唔會推我落樓梯,不過當佢咁論盡我又咁論盡,都幾危險。」



第二關,李生李太需要穿上高齡體驗裝備,互相協助,走過六十級樓梯。

第三關,李生需體驗「中風病人」半身不遂的處境。

李太則是「病人家屬」,學習如何餵食、協助李生穿衣及做物理治療。


兌現婚姻承諾為老伴早作準備

李生李太結婚十二年,現有九歲女兒和四歲兒子,兩夫婦仍很健康,為何要體驗年老和中風?「讓自己有一天踏入年老時有個準備吧。」李生答道。年老是人生必經階段,但鮮有人為將來的自己和老伴作好準備。可是李生認為,既然當初與太太結為夫婦,也就承諾終生照顧對方,故這個準備也是兌現承諾的方式。李太更哽咽道:「到年老時,要準備接受自己會離開對方,或對方離開自己,會不捨得、會感到孤單。」盡早準備,至少面對生離死別時不至手足無措。



想像老年要面對生離死別,李太忍不住落淚道:「會不捨得,會孤單。」

夫婦結婚12年,育有一子一女。李生認為,為照顧老伴作準備,也是兌現婚約承諾。

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地方,但越來越多長者沒有子女同住,要靠另一半互相照應。


子女離巢老來靠伴侶互相扶持

香港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長壽的地方。去年本港男女的平均壽命,分別達到81.24歲及87.32歲。面對人口老化,越來越多長者卻沒有與子女共住。數據顯示,2011年全港有近五成長者沒有子女同住,當中約一半為獨居老人,一半則只與配偶同住,剩下兩老互相照應。主辦這次活動的「香港仔坊會社區服務尚融坊」計劃主任何淑韻表示,現象反映夫婦更需要為晚年打算。「很多人對年老都有恐懼,整個體驗式活動,讓更多人明白老是怎樣,思考身邊的人老或是自己老的情況,而我究竟準備好照顧他了嗎?」這是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連‧齡」跨代共融社區計劃下,由「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尚融坊」舉辦的夫婦版《越時空之旅》活動,另外還有大專生及中小學生版,讓不同階層都可以親身體驗老年滋味。若有興趣,可登入網址http://www.aka.org.hk或致電27620409查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3/197584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81

假如被改圖成魔鬼 「我會去自拍」

1 : GS(14)@2016-11-21 23:54:32

【本報訊】反對陣營本月中曾舉行遊行抗議改革,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更被改圖成為青面獠牙的魔鬼。麥若航對這種抗議不以為然:「大聲就是對?」麥若航於1991年移居香港,由律師本行轉戰金融界。他指香港一向比對論據,以理服人,從不是鬥大聲,「也不是收集路人簽名、數人頭就贏」。麥若航稱,上市委員會討論改革的時候很和平,「我們都是專業人士,不會掟蕉、撐傘,這些聰明人聚在一起理性討論,作為委員會成員,我很自豪」。反對上市改革遊行期間,歐達禮被改圖成魔鬼,記者指若麥若航等人早點表態,亦可能被同等對待,麥笑言:「那我可能會與改圖自拍,我兒子定會很喜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4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81

【問爆你阿媽1】你初吻幾時? 假如我做咗人哋第三者...

1 : GS(14)@2017-05-18 02:14:18

母親節點慶祝好?最好梗係同媽咪情深對話!媽咪Yan好緊張追問囡囡Sissy幾時初吻,Sissy話發生喺亞馬遜......~



母親節點慶祝好?最好梗係同媽咪情深對話!三對母子母女,媽咪Estella+仔仔Jeff、媽咪Yan+囡囡Sissy,同埋媽咪Elaine+囡囡Sanke互相問問題,究竟仔女有幾了解阿媽,阿媽又有幾清楚自己仔女呢?第一回:愛情篇!第一條問題就令三位媽咪都好興奮:「你嘅初吻喺幾時?同邊個?」媽咪Estella話從來無問過仔仔Jeff呢條問題,Jeff就答得大路啲,話中學初戀咪Kiss過囉!媽咪Yan都好緊張咁追問囡囡Sissy,Sissy就交代得清清楚楚喇,話初吻發生喺亞馬遜......



講到初吻,仔仔Jeff話未成年就錫錫,媽咪Estella就關心問多句...

講到愛情,媽咪Elaine話有擔心囡囡Sanke嫁唔出...

假設題1,媽咪問爆仔女:「如果我同你另一半一齊跌落水,你會救邊個?」仔女都話睇下邊個唔識游水就救邊個,仲話會搵個識游水嘅另一半,咪唔使煩囉!不過媽咪Yan就話有另一個答法...至於仔女就問爆阿媽:「有冇擔心過我嫁唔出/娶唔到老婆?」、「如果我做咗人哋嘅第三者,你會點?」三位媽咪講出真心話,媽咪Yan聽到「第三者」直頭發火添,即刻去片!記者:鄒倩婷(阿仙)攝影:陳家文、峰剪接:Ro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5/200217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85

【問爆你阿媽3】假如送你去老人院...會唔會唔生我?

1 : GS(14)@2017-05-18 02:14:19

唔知媽咪Elaine嘅大仔同細女聽到,會唔會呷醋呢?



三對母子母女,媽咪Estella+仔仔Jeff、媽咪Yan+囡囡Sissy,同埋媽咪Elaine+囡囡Sanke互相問問題,究竟仔女有幾了解阿媽,阿媽又有幾清楚自己仔女呢?最終回:關係之最!最愛,仔女問爆阿媽:「最鍾意邊個仔女?」標準答案:「無分,一樣咁錫!」不過,啲仔女唔係咁睇喎......最嬲,阿媽問爆仔女:「最嬲我嘅一次?」話晒兩母女,邊有隔夜仇,講到嬲,Sanke同Sissy都話諗唔到。不過仔仔Jeff就大爆,有次真係堅嬲,連媽咪Estella都反問:「你真係有嬲過我o架?」無錯,事源係雨傘運動......



最啱timing,仔女問爆阿媽:「生我嗰時係咪最啱timing?如果再揀,你想幾歲生我?」媽咪Estella同媽咪Elaine都話計劃好生仔仔Jeff同囡囡Sanke,時間啱啱好,不過媽咪Yan就話:「太早生喇!」竟然仲話,如果再揀唔想生添!咁咪無咗Sissy囉!?最後,阿媽問爆仔女:「將來你會搬出去,定會同我住,定送我去老人院?」你以為一齊住係標準答案?No, No, No......即刻去片!



兩母子邊有隔夜仇,不過有一刻真係嬲...

媽咪Yan竟然話如果有得揀,唔想生!Sissy陰公豬...


深情後記:

Sissy給媽咪的話:「雖然你話想無生過我同哥哥,但係其實你都係40歲唧,都好後生嘅,可能你嘅青春就40幾歲先開始,你嘅人生係調返轉,所以唔使擔心,我會放你出去o架!」
Yan給囡囡的話:「唔需要搵好多錢,諗住要照顧屋企,總之你想做自己鍾意做嘅嘢,咁就無問題o架喇!」
Sanki給媽咪的話:「我聽到你好在乎老人院嘅話題,唔使擔心喎,我哋一定會照顧你!」
Elaine給囡囡的話:「希望你快啲搵到男朋友!」
Jeff給媽咪的話:「媽咪,教咗我同大佬廿幾年,我哋終於成長喇!希望喺豐收期嘅日子,同你,同埋天上嘅Daddy,一齊享受生活!」
Estella給仔仔的話:「努力!繼續展開你美好嘅人生,唔使成日擔心媽咪嘅身體,人生自自然然會老去,我哋享受目前大家美好嘅時光!」祝各位媽咪母親節快樂!記者:鄒倩婷(阿仙)攝影:陳家文、峰剪接:Ro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5/200217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87

湯文亮:假如耶倫宣布量寬

1 : GS(14)@2017-10-01 19:18:48

【明報專訊】美聯儲局耶倫確認縮表,雖然是意料中事,市場反應似乎亦沒甚特別,大多數評論員都說,縮表對樓市沒有影響。

其實,他們說沒有影響,只是為負面影響作出的淡化說法,而老C更加話縮表令到股市樓市進入「更大時代」,因為不少基金是跟隨美國政府買債,美國唔買,他們也不買,資金將會投放在股市樓市,令到股樓將大幅飈升,其實我並不明白箇中道理,於是我嘗試用反證法來求證。

評論員盲目唱好樓市

倘若上星期耶倫宣布的不是縮表,而是新的量化寬鬆政策,評論員會如何反應?一般評論員會不會說量寬對樓市沒有影響?我相信一定不會,他們會非常雀躍話美國重啓量寬,即是再開始印銀紙,香港樓價唔升都唔得,既然量寬令樓市上升,縮表點解不會令樓市調整?其實毋須量寬,只要耶倫話擱置縮表計劃,絕大多數評論員都會一面倒唱好樓市。所以,我認為他們今次的評論不夠中肯。

縮表升量寬升 樓市「自相矛盾」

相比老C,那些評論員已經相當含蓄,因為老C話縮表令股市樓市進入「更大時代」,倘若量寬,老C又會怎樣說?會不會話基金因為跟隨美國政府多買債券,導致投放在股市和樓市的資金減少,令到股樓市場出現大調整,進入更大的春秋戰國時代。老C一定不會這樣說,他將會比所有評審員更加雀躍,美國佬印銀紙,唔識分析的人都知道股樓將會受惠,根本毋須做分析,老C如果真的是這樣說就會令我相當迷惘,因為縮表令到股樓上升,量寬又是同樣令股樓上升,這是現代版的「自相矛盾」論。

事實上,縮表與量寬一定會令到市場有不同反應,如果量寬就會令到股樓上升,縮表便會令股樓下跌,而美聯儲局的量化寬鬆政策早已令到資產價格不合理地上升,所以耶倫才會提出一個要貫徹執行的縮表時間表,如果將縮表演繹為利好消息,一定要有出人意表的理據和異於常人膽量才可以推敲出來,我自問沒有資質及膽量,只能平鋪直敘話縮表對樓市有不利影響。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15&issue=2017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34

湯文亮:假如我是公屋富戶

1 : GS(14)@2017-11-04 15:15:48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在最初提出重推綠置居,雖然有人不同意,但反應都不算很大,直至林太話80萬戶公屋已經足夠應付需求,以後可以集中推綠置居而非公屋,這是一個「1+1=1」方案,並沒減少公屋數量,又可以幫到公屋居民上車,是政府少有對市民有利的房屋政策。但奈何社會人士的想法不同,有人認為林太離棄基層,這是莫須有罪名,林太尚未解釋,她的團隊已經有人與林太劃清界線,甚至質疑綠置居計劃,世事就是那麼現實,不過,做官的人一定明白這個道理。

綠置居是唯一出路

不過,現在批評綠置居的人沒有公屋富戶,我只是奇怪,公屋富戶才是受惠者或是受害者,他們不表態其實表示已經接受了綠置居,甚至是期待。那些人美其名是公屋富戶,但事實上是夾心階層,他們買不起私人樓宇,但又超越住公屋的入息上限,現在雖然可以交富戶租金,仍然有機會隨時被要求搬離公屋,綠置居是他們的一條出路。

不過,大前提依然是綠置居售價比市價有相當大折讓,不少公屋富戶很奇怪,他們沒有反對,為什麼那些不是公屋富戶反而要求政府撤回綠置居計劃?如果真的是撤回就慘了,他們低價上車的計劃泡湯,今次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另外,亦有一些公屋富戶情願付幾倍市值租金,都無意搬離現時住的單位,不過,他們就擔心無論願意付幾多倍租金,都會被要求搬離。對於那些富戶,他們更加要申請綠置居,可以說這是他們的「免搬金牌」,因為申請綠置居代表他們有意搬離,但若果抽不到,理論上他們暫時不會被要求搬離所住的單位。

變相成富戶「免搬金牌」

事實上,他們亦很難搬離,因為私人樓宇實在太昂貴,政府亦不會那麼不近人情,要求支持綠置居的人搬走;但若果抽到亦無所謂,可以低價買樓,對於公屋富戶來說,綠置居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案。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88&issue=201710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