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12月1日,星巴克宣布,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將於明年4月3日卸任,現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將成為星巴克的下一位CEO。
星巴克稱,舒爾茨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並擔任執行總裁,只是工作重心有所轉移。根據CNBC報道,舒爾茨很可能將會把工作重心放在星巴克典藏咖啡專賣店(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ies)的推廣、擴張上,並致力於公司的社會影響活動當中。盡管舒爾茨並未完全離開星巴克,但該消息發布之後,星巴克股價盤後跌幅一度高達11%。
“我不會離開公司,我每天都在這里,”舒爾茨在當天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稱。他還補充說,會把重心放在在公司內部建立新的品牌業務,幫助星巴克開更多高端店面,並繼續參與公益事業。
舒爾茨今年63歲,在正式掌舵星巴克前,曾在星巴克工作,後因與創始人發生理念分歧離開了星巴克,創立了咖啡店Il Giornale。
1987年,舒爾茨斥資400萬美元收購了星巴克,將其改造為咖啡和咖啡豆及咖啡杯售賣店,由他擔任公司CEO。此後,星巴克走上了在全世界範圍內迅猛擴張的道路,並於1992年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
2000年,已成為星巴克精神領袖的舒爾茨曾卸任CEO。但在金融危機期間,星巴克陷入困境,他於2008年選擇回歸。
公開資料顯示,星巴克目前在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2.2萬家門店。
12月13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上海建議書2016/2017》,匯總了在上海的600多家歐洲公司的意見,並由此提出了建議。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歐盟商會上海分會主席歐達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並沒有看到歐盟企業撤出中國的明顯跡象,繼續留在中國還是向其他市場延伸更多是企業本身的戰略。
雖然尚無歐盟企業在上海的投資數據,但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1~10月,歐盟28國在中國的實際投入外資金額為53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5%,遠高於同期我國實際使用外資4.2%的增速。其中,超過半數的歐盟成員國對華投資大幅增長。截止到2016年10月底,歐盟28國累計對華投資設立企業42657家,實際投入外資金額達9137.6億元人民幣,占中國吸引外資(實際投入金額)比重的7.3%。
值得註意的是,歐盟商會此前發布的2016年《商業信心調查》結果顯示,41%的歐洲企業現在正重新評估其在華經營狀況,並計劃通過裁員等方式來削減成本。雖然47%的歐洲企業回應仍有意擴展在華業務,但這一比例與2013年的86%相比已經大幅下降了39個百分點。
另外,71%在上海的歐盟企業2016年稅前利潤實現增長,但只有20%的企業實現了收入顯著增長,即增長幅度超過20%,而這一數字在2014年時為23%。該調查稱,中國經濟放緩仍是中國和歐洲企業都必須面對的巨大挑戰。
目前,歐盟商會在中國共有會員企業1600家,其中近600家在上海,為最大分會,另有500家在北京。
那麽,哪些方法有助於恢複歐盟企業的信心並持續增加上海的競爭力?
就制造業來說,《上海建議書2016/2017》提出,上海擁有實現“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良好基礎——上海擁有超過400個外商投資研發中心,每年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畢業生人數都很可觀。然而,多數企業希望上海出臺更有利的產業政策,包括恢複原先的50年土地使用權(在2014年減少到只有20年)、改變地方天然氣定價機制以及加速推動上海融入長三角區域等。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近期對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完善,在第1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從2015年的第21位上升到了2016年的第16位。歐盟企業對此建言稱,期待上海繼續在國家層面倡導資本市場改革,比如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另外,《上海建議書2016/2017》也對確保上海自貿區繼續在中國改革的議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提出了建議,包括為自貿區的進一步發展制定路線圖,重新建立外國公司對該項目的信心,在起草法規時繼續征求歐洲企業的反饋並給出至少八周時間供其提出建議。
作為人才中心,歐盟企業希望上海在向外籍雇員發放簽證和工作許可證以及為中國員工落戶等方面繼續起到引領作用。而霧霾、水汙染和教育成本等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也是企業的關註重點。
輝山乳業(06863.HK)新年前惹上大麻煩。
渾水公司12月16日突然發布了一份47頁的報告,指責輝山乳業涉嫌財務欺詐,輝山乳業早盤快速下跌,隨後交易暫停。當晚深夜23時,輝山乳業發布公告對渾水指控進行逐條批駁,否認公司財務造假等指控,並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渾水47頁報告狙擊輝山乳業
在報告開頭,記者看到,渾水公司就毫不客氣的指責輝山乳業存在財務欺詐,價值接近於0,並列出了多項證據。
報告顯示,渾水指責輝山乳業從2014年起虛報利潤。作為全產業鏈乳企,輝山乳業對外宣稱作為畜牧養殖最主要的高蛋白飼料苜蓿自給自足,並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渾水稱發現大量證據表明,輝山乳業長期從第三方大量購買苜蓿,進行財務造假。
渾水報告指出,根據輝山乳業招股書顯示,自種苜蓿的成本為437元人民幣元/噸,而進口苜蓿則約為2500元/噸,2013財年,苜蓿帶來的生物利益占輝山乳業稅前利潤的19%到24%,低成本也帶來了乳制品業務部門利潤率的提升。
渾水認為輝山乳業在其奶牛養殖場的資本開支方面存在造假行為,誇大了這些養殖場所需的花費,誇大程度約在8.93億到16億元人民幣之間。並指責輝山乳業董事會主席楊凱涉嫌竊取了1.5億元人民幣的公司資產。報告稱,楊凱將至少4個養牛場轉讓給未披露的關聯方,而楊凱則是被轉讓方的實際控制人。
同時渾水質疑,就算輝山乳業的財務不存在欺詐,其過高的杠桿已使公司處於違約邊緣,其信用風險極高,杠桿十分龐大。報告認為輝山明年會出現債務違約問題,稱目前公司153億元銀行貸款中有110億元將在2017年9月前到期,並指多個在建項目因為缺乏資金而被叫停。
渾水稱,其已研究輝山乳業幾個月之久,派出調查人員訪問了35個農場和5個生產設施,甚至動用了無人機進行拍攝;同時聘請了三位乳業專家,並對多省苜蓿供應商進行了走訪。
在報告公布之後,16日白天輝山乳業股價迅速下跌近4%,隨後反彈至2.14%後交易暫停。
輝山回應:並未造假 保留法律權利
當日,輝山乳業公關總監趙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並不清楚渾水公司在此時拋出報告的動因,但對於渾水的報告,輝山乳業將以公告形式進行回應。
12月16日22時59分,輝山乳業發布公告對渾水的報告進行了批駁和澄清,稱2013年上市以來,外部獨立核數師從未對集團賬目提出保留意見,認為渾水公司或通過從股價下跌中獲利,因此公司保留對該報告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針對渾水提出的大量從第三方進口苜蓿問題,輝山乳業回應稱,2013-14財年、2014-15財年及2015-16財年輝山苜蓿草產量分別達到14萬噸、13.4萬噸及8.5萬噸(另有燕麥產量7.9萬噸,燕麥與苜蓿草可替代),三個財年共計產量35.9萬噸,由於苜蓿草於6月份開始收割,輝山於三個財年內每年外購苜蓿草1萬噸以彌補收割前所需的消耗量,此外購量的占比為4.3%至9.2%。而且否認從三年內從渾水指名的安德森公司購買苜蓿草。
資深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渾水的目的還是為了做空輝山乳業牟利,但輝山乳業的原料自給率不足的說法實在站不住腳。根據此前調研時了解到,輝山乳業通過自有、農民股份合作等方式,擁有50萬畝青儲玉米、羊草、苜蓿、燕麥等,苜蓿的自給率可以達到90%,外購飼料的量並沒有渾水說的那麽誇張。
而對於渾水提到的牧場涉嫌資本欺詐和董事長楊凱涉嫌侵占1.5億元公司資產的問題,輝山乳業也予以否認。
輝山乳業稱:牧場建設成本將在完工後支付,但是需要先支付預付款並預留保證金,而渾水公司錯以該年度的現金留出總額除以建成牧場的數量,簡單計算單位建設成本的方式有誤。而關於向楊凱所控制公司出售4個肉牛牧場一事,則事先經過公司管理層同意,且不構成必須披露的交易。
而對於中短期負債過多面臨違約的問題,輝山乳業回應稱,盡管短期債務有所增加,但資產負債率較上年末減少至約41%。
輝山乳業(06863.HK)是國內一家知名區域乳企,也是全產業鏈乳企。截至9月底的上半年業績顯示,輝山乳業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5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17.7%,凈利潤(於生物資產公平值調整前)為人民幣7.7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2.3%。根據公告,輝山乳業現有19.7萬頭奶牛。
事實上,近期輝山乳業動作頻頻,和世界第六大乳企荷蘭皇家菲仕蘭的首款合作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剛剛上線;在江蘇鹽城建設的第二個全產業鏈基地也已投入生產,試圖進入華東市場;在不久前的業績分析會上,輝山乳業首席財務官蘇永海表示表示,公司正在準備以IPO形式申請在A股發行,發行後實現“A+H”模式。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渾水方面表示,這只是第一份報告。
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周四發布最新調查報告稱,自從Autopilot相關功能首次被安裝到特斯拉汽車以來,該系統讓特斯拉汽車的撞車率下降了40%。同時,NHTSA還在報告中表示,Autopilot未在去年5月的一起致命車禍中失靈,不需要召回相關產品。
該報告是NHTSA在對去年5月的一起特斯拉致命車禍進行為期6個多月的調查之後作出的,報告稱,NHTSA並未發現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統存在安全缺陷,因此不會要求特斯拉發布相關的產品召回令。
NHTSA在報告中指出,自從特斯拉汽車於2015年安裝了Autosteer功能以來,特斯拉汽車的撞車率已經下降了40%左右。Autosteer是Autopilot系統的旗艦功能,能夠讓特斯拉汽車保持在自己的車道上,即使是遇到彎道仍能夠讓汽車自行轉彎。
去年5月的一起致命車禍讓特斯拉Autopilot系統在過去幾個月中經歷了嚴格的調查,當時40歲的約叔華·布朗(Joshua Brown)開著特斯拉Model S汽車行駛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萊維縣境內的27號高速公路上,當時汽車開啟了Autopilot自動駕駛功能。當時正逢一輛大貨車在十字路口左轉,布朗的這輛特斯拉汽車正面撞上了該大貨車的側面,駕駛座上的布朗當場死亡。
NHTSA的這份最新報告稱,特斯拉的Autopilot不存在導致上述致命車禍的缺陷。報告還指出,在遇到交通路口時,人們不應當過度依賴Autopilot來檢測出相應的路況,而且,在上述駕駛員撞上卡車之前,有充分的時間(長達7秒)來踩剎車。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稱,2016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為9074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5.6%。
這也意味著,全國勞動年齡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349萬人。這是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自2012年連續五年凈減少。
目前我國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6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上年多增13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6‰,比上年提高0.9個千分點。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0815萬人,女性人口67456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98(以女性為100)。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此前曾表示,不能簡單地以人口多少判斷是否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利,“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雖然下降,但是經濟活動人口和就業人口的數量仍然持續增長,勞動力供給並沒有減少。”
王培安稱,總體上看,我國勞動力數量仍然充裕。2015年,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為10.03億,是歐美發達國家總和的兩倍。目前, 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8,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空間很大。王培安認為,一直到2030年,我國的總撫養比低於50%,仍處於人口紅利期。
而在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王培安認為,中國處於人口發展深度轉型期,要重點研究如何化解人口總量與結構矛盾,如何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如何創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環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和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並存的,是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根據統計,2016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比上年增加了0.6個百分點;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0.8%,比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
一方面是勞動年齡人口連續五年凈減少,一方面是老齡人口持續增加,這意味著中國人口的贍養負擔越來越重,未來的養老壓力將越來越大。
我國自2012年首次出現勞動年齡人口的凈減少。2012年,中國15-59歲比上一年減少34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2%,比上年末下降0.6%,系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首次出現下降。
勞動年齡人口的變化直接影響到贍養比和撫養比的變化。盡管學界對於中國的人口紅利是不是已經消失、還能延續多久尚存爭議,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正在面臨日益增加的養老壓力。
據人社部、全國老齡委等有關部門預測,到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人。
人口的老化程度被認為是人口影響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中國,老齡化加深的同時,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的減少和年齡的老化也日益突出,值得各方關註。
在我國人口總量平穩增長的同時,城鎮化率繼續提高。
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8973萬人,減少1373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7.35%。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0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
互聯網並非無所不能,至少在財務顧問(FA)市場的行進路上就遇到了阻礙。
互聯網並非無所不能,至少在財務顧問(FA)市場的行進路上就遇到了阻礙。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資本和創業者井噴,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FA市場。大量投行中高層摩拳擦掌,決定單飛,他們寄希望於互聯網產品快速占領甚至顛覆FA市場。然而三年的混戰之後,人們發現,依然是靠深度服務、精耕細作的FA們穩占鰲頭。
爆發的三年
在中國,比較早做FA的是汪潮湧(汪創立的信中利主做投資)和王冉,兩人都是海外知名投行出身。2000年易凱資本成立,2003年漢能投資成立,次年是華興資本,2005年是漢理資本。在移動互聯網起來之前,FA行業大體是四足鼎立的格局,而他們的業務大部分是專業性極強的上市和並購。
2013年之前,早期項目缺乏融資渠道,只有徐小平、薛蠻子等個人天使在投資,早期項目的FA服務無從談起。周亮2007年剛加入華興資本時,市面上只有一兩百家投資機構,他主要和其中的三五十家經常打交道,一個人能應付過來,現在動輒一兩千家。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2014年之後也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批叫不上名字的基金。
投資中國的數據顯示,中國私募投資總額從2014年到2016年,走出了一條急劇向上的曲線,到2016年底,中國私募基金總規模突破十萬億元大關。相比之下,2014年之前的漫長時間中,獲得融資的項目總數還不如在2014年一年的量。
前所未有的創業大時代,造就了全民投資和全民FA的局面。
據創投數據平臺it桔子公布的數據,2016年國內公布融資金額近800億美元,而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上市並購規模更加驚人,2016年的並購規模達到820億美元。
一方面是創業熱潮起來,尋求融資的項目井噴;另一方面是熱錢湧入,投資機構雨後春筍般出現,FA的兩端迅速膨脹。光it桔子上就收錄了259家FA機構,其中包括以太資本、光源資本、阿爾法、小飯桌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FA都在2014年前後湧現。這個時間點與創新創業熱潮出現的時間相吻合。
“很誇張,基本上是全民FA。”一家早期投資基金董事對創業家&i黑馬說,在他的微信通訊錄里,將近一半的人做財務顧問,甚至一些媒體記者都在投資人與創業者間牽線搭橋。事實上,具備媒體屬性的36氪、清科和投中也都順勢衍生出了FA業務。
作為FA行業老大,華興資本的數據反映行業正處在高速上漲的黃金期。2014年後,華興資本已經不接1000萬美金以下的案子,集中人力做後期融資和並購。根據其官方披露的數據,2015年,華興資本完成的融資總額超過80億美元,2016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20億美元。
“這是我從未見到過的FA大爆發的兩三年。”吳智勇告訴創業家&i黑馬。他在創辦投資機構前,曾幫一位創業者完成了一筆5200萬融資,5%提成,一單賺了260萬元,前後三個月時間不到。但吳智勇選擇做投資這幾年,天天往里投錢,“都沒掙什麽錢”,吳為當時沒有一門心思做FA感到惋惜。
精品路線
市場爆發的前夜,宋良靜、胡文欽和郭如意從一家老牌FA機構離職,創辦泰合資本。泰合選擇了一條最熟悉的“傳統”路線,三個人,三桿槍,靠著精品化打法成了FA行業的一匹黑馬。
泰合創始人都有咨詢背景,信奉做重,走深度參與的精品化路線,做創業者的戰略顧問和運營顧問。頭兩年,泰合並沒有接太多的案子,把時間花在了研究行業上。 他們的知名案例是2014年快的打車的C輪融資。
當時滴滴和快的的補貼大戰剛告一段落,出租車單量受到很大的影響。投資人普遍認為出租車用戶和專車用戶沒有太多交集,擔心專車市場又是一個燒錢的遊戲。這種認知使得快的融資非常艱難,接手這輪融資的是泰合資本,他們剛做完人人貸的融資。
接手快的案子後,泰合資本迅速針對專車接受度的問題設計了一張調查問卷,通過快的App進行了推送,最終收回來一萬多份。他們發現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願意接受,甚至直接把價格區間也定了出來——比出租車價格高20%到30%能夠被用戶接受。
同時,泰合資本對高頻用戶做了兩周的專車服務測試,百分之五的用戶超過兩次使用,當時快的一天訂單近百萬,5%的轉化率意味著一天就能有5萬的專車訂單量。而當時市場上專門做專車服務的公司一天也就一萬多單。泰合資本的結論在快的後續兩輪7.5億美元的融資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一般情況下,泰合資本會找那些中上的項目,改造它,“一輪一輪去做,直到它能夠走上上市的環節。”51信用卡的4輪融資,一直是泰合資本幫著做。51信用卡創始人孫海濤,跟宋良靜的關系甚至好到可以一起帶著家人到澳洲自駕遊。
“雖然我服務的主要是C、D輪以後的項目。但每一輪融資的時候,公司都面臨戰略的選擇,有很多困惑的地方。創始人不能給員工講,也不能跟投資人講。”郭如意告訴創業家&i黑馬,“我們跟他們是真正的盟友,跟他們沒有利益沖突。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才比較信我們。”
泰合資本也是ofo的獨家財務顧問,ofo是當下最火熱的創業項目,但依然很多人對其商業模式心存疑慮。泰合強調的“方法論”是,交易型項目,無論是電商、O2O,或者賣車賣房,無外乎兩個指標:
第一、單個經濟模型;
第二、生命周期價值。
ofo是這個模型的典型案例,單車只有兩三百塊錢成本,每天的折舊和運維成本僅一塊左右;騎車是個高頻需求,在用戶生命周期內可貢獻非常可觀的盈利規模。
如今,重大融資項目的背後,泰合的身影頻繁出現。除了ofo,泰合相繼幫助51信用卡、人人貸、快的、貝貝網等20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獲得融資,成為過去幾年創業熱潮名副其實的贏家。
另外一家同樣主打精品化的光源資本同樣收獲頗豐。光源不到20人的團隊在2015年完成了共10億美金的融資,成功率是100%,服務了包括快手、bilibili等獨角獸企業。
當然,強調重服務構建競爭壁壘也並非完全無懈可擊。
“當你規模沒到的時候,大家都是重服務,圍著客戶轉。”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告訴創業家&i黑馬。10年前,王冉會天天陪著客戶見投資人。如今,除非特別關鍵的項目,通常客戶見投資人的會他已經不再參加。“你想讓客戶滿意,最好是全世界只有他,但事實上你又不能做到這一點,最後就得取舍,找一個平衡點。”王冉說。
互聯網派高調進場
在這個歷史不算長的行業里,2014年前後是難得一見的爆發期。除了上述的以太資本,還包括華興阿爾法、小飯桌、方客App、青桐資本、無界投融等在這個時間點出現。他們都在早期FA服務互聯網化上躍躍欲試。
與中後期不太一樣,早期項目項目多,金額少,沒有太多可以分析研究的數據,當初大家共同的美好願景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項目的極速匹配。“我們覺得可能在里邊,可以用一些互聯網的手段來提升效率。”這是周子敬當初的考量。
2014年4月,周子敬和同事李悅、李晶從華興資本離開,創辦了以太資本,想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方式做早期項目交易所,並獲得了源碼資本曹毅和挖財董事長李治國的投資。
以太成了第一批互聯網嘗鮮者。周子敬從華興資本出來時就想好走互聯網路線,已在華興資本做到副總裁的周子敬看到的機會是,老牌FA機構都定位於並購或者中後期項目的融資,而大批早期項目和新成立的基金嗷嗷待哺。
幾乎在同一時間,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很快找到周翔。周翔2006年加入華興資本,2014年從華興資本跳到君聯資本做投資。包勸他,做投資再過十年還有機會,而錯過了阿爾法就需要等很多年。
盡管華興強調發展互聯網是他們既定的發展方向,華興早在2010年開始開發內部的IT系統。但華興從2014年之後突然提速,投入了三十多人的技術團隊,並在當年11月研發互聯網FA產品阿爾法(Alpha),服務天使輪到B輪的早期項目,周翔任負責人。
後來,阿爾法裂變出逐鹿X,獨立運營,李晶則離開以太資本,成為華興資本投資的另一家早期FA機構小飯桌的CEO。以華興系為代表的互聯網派,搶占了早期FA市場。
2014年底,剛剛成立不久的以太資本上線第一款互聯網產品——以太優選,它想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構建一個創業項目的融資分發渠道,類京東模式,先自營,把基礎設施建好,帶來流量,再吸引外部FA機構入駐。
融資服務被流水線般拆解。互聯網平臺連接兩端,一方面,平臺需要尋找足夠多的投資機構,並給他們貼上標簽。以太制定了一套固定的話術,所有投資人會被問到同樣的問題,包括投資輪次、投資領域、已投項目、投資金額、基金成立時間、基金LP等等,多達二十幾個。
另一端則是盡可能多的收集創業項目,然後放到平臺上,推薦給投資人。以太走的是人海戰術,考核標準是項目數量,一個人負責十幾個項目,新人半年不成單就開除。曾有一位安徽合肥的創業者,從未在媒體上露過面,因為在一檔節目上說了幾句話,第三天就接到了以太資本打過來的電話。
甚至為了線上的高效對接,以太曾希望通過機器算法對項目進行分層,把項目BP(商業計劃書)和團隊信息輸入,根據投資的行為數據,然後由機器按照一個模板給項目打分。“發現還是有些難的。”周子敬說,以太資本最終放棄了純靠機器自動對接項目和投資人的激進做法。
“對接的那個價值,在公司的整個融資過程,坦白來講,相對沒有那麽大。”周子敬說,線上產品解決的僅僅是對接,大量的工作還需要線下顧問。“光做一個互聯網軟件,這個聽上去好象更容易,也更快,但是沒價值。如果沒有我們的顧問團隊,只有產品,那這個產品是撐不起來的。”以太資本把線上線下的服務進行打包收費,線上的平臺變成了觸達投資人的其中一條渠道。
沒能搶走的肥肉
互聯網技術派的尷尬在於,光靠產品和技術,作用相當有限,單純希望通過互聯網對接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做法沒能走通。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以太資本為代表的互聯網派,和泰合資本為代表的深度服務派在人效上呈現出了驚人的差距。據各方提供給創業家&i黑馬的數據,2016年,以太資本完成480筆交易,光從數量上,超過了中國所有FA機構。阿爾法完成145筆交易,排名第二。
不過,以太資本2016年完成的融資金額為16億美元,平均單個項目融資金額300萬美元。華興阿爾法的平均單個項目融資金額為400萬美元。
相比之下,幾年前擔心被互聯網顛覆的華興資本、漢能投資、易凱資本依然表現搶眼。根據各方披露的數據,這三家在2016年平均單個項目的融資金額為20億元、12億元和9.4億元。就連近兩年崛起的泰合資本,2016年平均單個項目的融資金額超5億元,是以太資本單個項目融資金額的24倍。
以太的員工人數接近200人,人均完成融資額為5500萬元左右。泰合資本只有十四五個人,人均完成融資額6.6億元,後者是前者的12倍。這是一個懸殊的人效。
“你不用這投入行不行?也能做生意,但沒有這個投入,你未來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 周子敬看中的是互聯網能夠給以太資本帶來更大的未來, 但這個未來並不明朗。
2016年11月,以太資本專門成立中後期FA團隊——以太致遠,不到10個人。“2016年我們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前期,中後期做得少一些,現在我們可以再騰出些人手,多做一些。”周子敬向創業家&i黑馬表示。
不過,早期進入中後期的路並不容易。以太資本曾是今日頭條、蘑菇街、映客、知乎等明星公司早期融資的FA,但這些企業後期融資中並沒有看到以太資本的身影。
“品牌定位一旦在客戶心中形成,就比較難改變。(就像)比亞迪也想做高端車,但你的客戶不一定認,一旦把品牌定位在早期FA之後,還是很難去改變這種印象。”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陳宏並不看好從早期切入中後期的做法。
這種困擾在華興的身上表現的同樣明顯。據財經天下周刊報道,早在2013年下半年,包凡曾找周翔聊天,表達了他的焦慮。包凡告訴周翔:“如果投行業有一天被互聯網顛覆,我不想做那個被別人顛覆的人。如果顛覆是種宿命,我寧可自我顛覆。”但不可否認,三年後,華興還沒有被顛覆,也沒有被自我顛覆。
現實的情況是,包括摩拜單車、ofo、快手等明星項目的融資,都被華興、泰合、光源等FA收割,互聯網派無論在早期還是中後期,少有斬獲。
博鰲論壇召開首日,一批創始人並不有名的初創公司卻引來了全球名聲顯赫的投資人關註。Facebook投資人、布雷耶資本創始人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現身一場論壇,與“餓了麽”、“回家吃飯”創始人討論“資本寒冬”。臺下的投資大佬還包括淡馬錫中國區總裁吳亦兵。更令人意外的是,離任不久的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也出現在觀眾席上。離開外交生涯的博卡斯也加入了投資領域。如此看來,資本市場“寒冬”或許只是一個“真實的謊言”。
投資大亨遇上“餓了麽”
布雷耶曾被《福布斯》評為全球第一風投,在2005年成功投資Facebook之後,又不斷幫助紮克伯格融資、上市,至今被紮克伯格稱為“老板”。布雷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和IDG將會每年在中國投資10個新項目,這是我們的目標。中國有非常好的創業團隊,我們最大的市場就是美國和中國。”去年布雷耶和IDG資本共同成立規模10億美元的中國風投基金。
“這只基金將投資處於成長階段的初創公司,投資目標中既有中國公司,也有那些尋求進軍中國的公司。新基金的投資將涉足科技、媒體、醫療保健以及能源等行業。”布雷耶說。
布雷耶資本創始人吉姆·布雷耶
布雷耶非常看好中國的創業環境。“形勢正在變得越來越令人激動,環境對創業者也更為友好。現在我每年會來中國4次,每次都有不小的收獲。”布雷耶稱,中國的創業者很有天賦和激情,新的先進技術也在不斷湧現,人們的接受程度很高。中國創業者大部分都有過互聯網大公司的從業經驗,這將幫助他們對行業有更深刻的認識。“這和矽谷很像,在谷歌、蘋果、亞馬遜、Facebook這些大公司,也有很多管理層和員工會出來創業。他們成功的機會更大。”布雷耶說道。他們對如何成為一家長壽公司的理解也愈發深刻。不過,在場的兩家中國O2O初創公司“回家吃飯”和“餓了麽”目前並不在他的投資計劃里。
不過近期市場對於餓了麽猜測紛紛。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餓了麽正在籌劃一件大事,可能和融資有關。”不過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2015年餓了麽就已經任命了CFO,餓了麽CEO張旭豪當時表示,公司在2018年前有上市計劃。
明年是餓了麽成立10周年,外界猜測餓了麽明年上市可能性大。張旭豪在博鰲論壇上信心滿滿地表示:“餓了麽在一些城市已經實現盈利,而且用不了多少時間,可能就會把以前所有虧的錢都賺回來。”他還開玩笑說:“投資我們的資本,都是聰明的資本。”張旭豪是否能夠說服布雷耶投他,目前也不得而知。
布雷耶曾經公開表達過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熱衷,而且認為這些公司應該在中國上市。他說:“中國有很多非常好的消費類互聯網公司。5年前這些公司可能還會想去美國上市,現在這個趨勢已經很大程度改變了。我認為這是一個很積極的趨勢。這些消費類互聯網公司在中國有很大的用戶群,長期來看,這些公司在中國上市更有好處。”
他還表示,未來10年,中美在互聯網的創業創新上將並駕齊驅,而且將在世界範圍內領先。中美兩國需要更好地互相學習和理解,因為文化的碰撞將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相信,10年後最好的互聯網公司將是中美兩種文化融合的典型。”布雷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布雷耶的一貫投資邏輯是,努力在互聯網相關領域找到那些具有激情、勇敢、正直、慷慨等品質的企業家。“他們要願意做長期的事業,更願意傾聽建議,但又需要有決斷力。要想打造下一代互聯網巨頭,這些企業家必須非常聰明。”他曾經表示。
不是創業者的寒冬
2015年下半年起,有資本驅動、歷經數年井噴式發展的“互聯網+”忽然開始陸續死掉。然而全球流動性依然非常充裕,何為寒冬?在張旭豪看來,所謂寒冬,目前已經變成了“投資人的寒冬”。
張旭豪說:“目前資本已經趨於理性,很多偽需求的創業項目被淘汰掉是好的過程,真正的好項目仍然會有非常多的資本來提供支持,更多地考驗投資人的能力,現在的寒冬也是幫投資人洗牌,對創業者不是寒冬,反而對投資人來說是寒冬。”
他還談到了最近很火的共享單車。“以前網約車的融資速度令人咋舌,沒想到共享單車的融資更為瘋狂,這說明一些好的項目還是會被很多資本追逐。資本缺的不是錢,是好的想法。”張旭豪表示,“以前某一個概念,只要涉及了O2O或涉足了電商就會得到投資,但是現在投資人更有判斷能力了。”
現場另一位來自風投資本GGV(Golden Gate Venture)的執行合夥人保羅·布拉吉爾(Paul Bragi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在中國有兩個投資項目,其中一個是與教育相關的遊戲公司,另一個是電商平臺。“雖然我們現在只有兩個投資項目,但是相信未來還會有一定規模的擴張。我們都很喜歡中國。”剛從芬蘭赫爾辛基看完項目就趕來博鰲參會的布拉吉爾說,“這里非常溫暖。”
GGV去年已經成功獲得6000萬美元規模的融資。此外,新加坡的淡馬錫和Facebook聯合創始人愛德華多·薩維林(Eduardo Saverin)也進行了續投。
一向低調的淡馬錫2015財年的投資組合凈值下滑240億新元,為2009年以來首次下滑。這與中國市場增長的放緩不無關聯。在淡馬錫亞洲的投資中,中國占最大份額。淡馬錫對中國的投資占其整體的25%,規模僅次於對新加坡本土的投資29%。
吳亦兵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是中國的服務業、消費相關領域和新經濟仍處於爆發式增長階段。”他還說,作為一個“自下而上”的投資公司,淡馬錫未來投資的重點會集中在這些高速增長的子行業中。過去的18個月,淡馬錫對輪胎生產企業中策橡膠、電子商務物流平臺菜鳥、交通網絡平臺滴滴出行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美團點評增加了投資。
不管中國投資市場的現狀是否影響了投資者的情緒,這並不妨礙大量資金湧向東南亞。有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東南亞的風投資金同比實現翻番,投資交易額不斷上升。
據Google和淡馬錫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東南亞地區截至去年上半年有2.6億互聯網用戶,而且每月新增在線人數380萬人。這一史無前例的使用情況使東南亞成為世界上互聯網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
上述報告還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將擁有4.8億互聯網用戶,其在線支出費用將達2000億美元。在未來10年,隨著該地區GDP的增長,全球資本對東南亞的投資額將高達400億~500億美元。
這樣的發展是激動人心的。博卡斯津津有味地聽著中國創業者和全球投資人思想的碰撞。他也按捺不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己並沒有“退休”,而是進入了“私人領域”,對創新創業充滿興趣。“這是一個變化的世界,不管貿易保護主義如何發展,創新是永恒的主題。我每次來都能學到很多東西。”博卡斯還表示,他非常期待去CES 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發現更多創新項目。
羅蘭貝格亞洲區總裁戴璞(Denis Depoux)在博鰲論壇期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全球化程度仍不斷提高的經濟體中,中國已迅速成為創新的重要力量。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和發展重點都集中在國內市場。未來大規模定制、線上到線下等創新概念推向全球其他市場,而這些市場本應成為中國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促進增長的推動力量。”
根據上周五公布的一封信件,美國國土安全部已針對聯邦官員是否濫用職權展開內部調查,事件起因是近期有聯邦官員對Twitter Inc. (TWTR)施壓,要求該公司披露一個批評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賬號的真實身份。
據華爾街日報24日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總監察長John Roth在寫給俄勒岡州參議員Ron Wyden的信中確認了上述調查。Wyden此前曾呼籲,針對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簡稱CBP)於3月14日向Twitter發出行政傳喚、要求公司提供和賬號@ALT_USCIS有關的信息的決定,政府應展開內部調查。
3月份,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兩名代理人要求Twitter提供了與該帳戶相關的IP日誌,電話號碼和其他識別信息。Twitter在聯邦法院起訴美國國土安全部,指稱國土安全部非法傳喚該公司,要求提供披露一位特朗普(Trump)政府批評者身份的記錄。這起訴訟在舊金山聯邦地區法院提起。Twitter在其投訴中認為該命令違憲,並表示一個非常規的法規不足以揭露個人用戶。
根據訴訟,國土安全部下屬的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3月14日向Twitter以傳真形式發出行政傳喚,要求該公司提供與帳號@ALT_USCIS有關的用戶信息。@ALT_USCIS以及幾個替代帳號聲稱代表聯邦機構內部持不同意見的官員,很多都是批評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和移民政策。該帳號有近4.6萬個粉絲。該訴訟要求聯邦法官根據聯邦法律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裁定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的傳喚非法並且不可執行。
起訴美國政府,使Twitter有機會確立自己言論自由捍衛者的形象,扭轉用戶增長乏力的頹勢,使投資者感到興奮,提振營收。
但後來,Twitter又撤回了針對美國政府的訴訟,稱政府已經撤回要求提供一個批評特朗普賬戶信息的命令。
Twitter律師馬克·弗拉納根(MarkFlanagan)在向法院提交的文件中寫道,司法部一名律師周五通知Twitter稱已撤消上述命令,命令“不再有任何效力或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政府緣何會撤消上述命令,以及是否完成了相關調查。
4月27日,A股市場上演V型反轉,上證指數3100點失而複得,創業板指數強勢上漲1.23%,這為近期監管風暴下疲弱的市場環境增添了一份暖意。
過去10多天,受銀行資金回流效用影響,金融市場開啟跌勢,恐慌效應逐漸蔓延。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不確定性就是當前最大的風險。過去兩年,股票和債券市場均發生過因信心缺失市場參與者互相踩踏及流動性風險。
這一次,市場的焦點又落到流動性風險幾何的問題上。盡管截至目前尚未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可監測出此種風險的等級,但在多位券商研究人士看來,中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可控,至少從債券市場來看,類似去年四季度的“債災”不會再來一次。
流動性風險成因
在中國投資者眼中,市場極少出現整體性的流動性風險,多數是個股風險。比如個別投資品種因基本面發生大變化時,出現跌停或者漲停狀況,以致投資者無法正常買賣。
然而,2015年牛市泡沫破裂以及2016年開年熔斷機制助跌效應之下,A股投資者普遍經歷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市場流動性危機;進入2016年四季度,伴隨著債券牛市的終結,債券市場也出現了一次高級別的震蕩,其間大量投資者拋售中長期債券,現券紛紛慘跌、國債期貨紛紛跌停。
這一次,中國金融市場進入了一個從嚴監管的時代,鮮有人看得清政策層面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會有多大。其間,股債期貨市場無一幸免。眼下,市場最擔憂的是不確定性風險的殺傷力有多大,流動性風險或者危機是否將再次發生。
在興業證券看來,如果把金融市場上的流動性分成三個層次,那第一個層次是銀行間市場,第二個層次是銀行和非銀之間的流動性,第三個是金融機構跟實體之間的流動性。
有別於過往,近期“一行三會”的監管著重提及了第二個層次,即銀行與非銀之間的流動性管理。過去多年伴隨著資產配置荒和低利率環境,大量銀行資金進入資產管理行業,並借助嵌套、杠桿等途徑取得不錯收益。
浙商證券分析師孫付稱,2015~2016年上半年寬松貨幣政策周期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但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銀行通過發行同業存單、銀行理財主動負債,經過層層嵌套後再將這部分資金委外投向債市。這當中存在兩大風險:首先是,負債端成本的剛性和資產端收益率波動性。銀行理財多為隱性剛兌,一旦資產收益率不達預期、銀行面臨虧損。其次表現在期限錯配和加杠桿。在上一輪債券牛市後半段,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較難覆蓋成本,大多委外資金不得不通過期限錯配和加杠桿投向信用債。
然而,如今的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那種委外運作方式已經“窮途末路”。貨幣政策正在趨向中性,大寬松成為過去時,自2016 年8 月起,央行先是通過鎖短放長、拉長資金投放期限的方式緩慢擡升資金成本,而後分別在春節前後、3月中旬二次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和創新工具利率。
申銀萬國稱,在今年在貨幣政策趨緊、金融“去杠桿、防風險”、外匯占款趨勢性下行的大背景下,MPA考核和節假日等因素的沖擊將造成較大影響,流動性的季節性波動或將成為常態。季末和節假日前資金面壓力上升的情況預計仍將頻繁出現,尤其是6月和12月,應謹慎提防季節性波動可能引發的流動性風險。
在銀行體系資金並不充裕的前景之下,委外贖回也變得正常。孫付稱,此輪委外贖回,既有銀行在債市下跌、轉移資金配置下的自發贖回,也有監管壓力下被動收縮委外規模。市場對於委外規模存在爭議,根據訪談結果,去年四季度四大行委外資金規模約3萬億~3.5萬億,保守估計銀行業委外資金總計七八萬億元。許多銀行簽訂的委外協議保留隨時申購、隨時贖回的權利,無需等到協議到期收回資金。
在孫付看來,委外贖回不完全因為強監管政策所致。“一方面監管層連續發文整治資金脫實向虛、在金融體系內空轉,部分銀行迫於監管壓力贖回委外;另一方面,資金成本上行、債市下跌,銀行迫於收益率壓力贖回委外轉移資金配置。2016年11月底至今,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持續上行。截至上周,1年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1個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較去年11月底分別上行50、105個基點。同時債市下跌,委外資金收益率不及預期,銀行迫於收益率壓力贖回委外、將資金配置轉向ABS 等其他資產。當前AAA 評級ABS 優先級發行利率為5.3%左右,對銀行資金有較大吸引力。”他稱。
風險有多大?
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的股債深度調整後,過早“左側交易”承受大幅虧損的經驗教訓讓投資情緒變得謹慎,尤其在大震蕩中容易恐慌。但在多位券商人士看來,中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風險並不大。
孫付認為,對於債市而言,委外贖回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資金抽離、市場下跌,但考慮到:第一,相較2013年打擊非標,此輪去杠桿相對溫和,同時監管層提前釋放監管信號、給予市場一定緩沖期,預計委外資金的收縮幅度較為緩慢。第二,銀行大規模集中贖回委外必將帶來債市下跌、委外資金虧損,銀行出於對業績的顧慮,在贖回委外時必將對贖回時點和規模有所權衡。第三,銀行在贖回委外資金後,若央行不回收剩余流動性,這部分資金存在二次配置需求、部分仍將回流債市。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委外贖回確實會對債市產生幹擾,但不大可能引發債市像去年11 月初那樣二次大幅下挫。
興業證券稱,這一輪債券市場下跌跟去年四季度多少是有明顯差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就是,這一輪的調整過程中,現貨的表現要遠弱於期貨,期現利差出現了大幅的壓縮,這與上一輪是完全相反的,這恰恰說明了這一輪市場下跌的原因是金融機構之間的流動性(信用創造)收縮,而不是表征宏觀流動性的基本面和貨幣政策出了問題,所以期貨市場更能體現出經濟見頂和通脹預期放緩的基本面特征,而且最近央行在公開市場也在持續投放流動性。
據Wind資訊統計,4月以來央行公開市場以逆回購方式投放8000億元資金,減去6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合計凈投放1300億元。
“你看到了那個按鍵的設計了嗎?”
戴著頭盔,坐在椅子上,眼前已經如同置身於汽車的駕駛室之中,內飾的皮質散發著真實的光澤。忙於環顧四周,第一財經記者還沒有留心到按鍵有什麽特別。“你說在哪里?”
這時一道手電筒的光束照了進來,順著光線的方向,看到了另外一方提到的按鍵。
這就是VR在歐特克汽車設計軟件上的應用——除了把三維模型可視化,還可以實現遠程的交互。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發布的《中國VR市場報告》,2016年中國VR產業強勢起飛,約30萬臺的頭戴設備出貨量(不包括Gear VR等手機盒子類產品)占全球的15%左右,這使得中國一舉成為世界第二大VR市場。然而,進入下半年,VR產業的熱度著實低了不少,內容資源的稀缺和硬件成本的高企等因素令其發展速度放緩。
不過,在設計領域,VR可視化被業內人士看好,與汽車、地產行業的結合,有望縮短制造業流程。在一個速度太快就會成為“先烈”,而速度慢就會與市場無緣的行業,如何拿捏其中的節奏成為重要問題。
創新工業設計
2016年9月,工信部下屬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雖然中國VR行業存在軟硬件技術局限、應用領域有限、效果不夠理想等問題,但中國VR產業潛力依舊十分巨大。
比如,汽車、教育、醫療、房地產等行業已經成為VR企業的發力方向。
“想要直接打破現有工作流程是不切實際的,比較容易達到的是將VR融入到工作流程中,提高原有工作效率。” HTC虛擬現實新科技部門副總裁鮑永哲解釋道,以工業設計來說,歐洲許多車廠的設計中心與制造中心分立在不同地方,如果在VR里設計一輛等比例的車,讓所有參與者都可以遠程連線看車,既方便溝通、節省打樣的成本,又能讓設計師更直觀地看到設計成果。
這一點在歐特克汽車設計軟件中已經得到了體現。歐特克展示了依托沈浸式設計技術與跨區域協同的VR典型應用,通過VR設備,設計師們可以在不同區域遠程操作,通過類似“手電筒”的工具,實現多方面設計交互與評審,模擬真實的汽車內部結構及設計環境,相比於從平面構建思路,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得以呈現。
“二維轉三維的過程最為苛刻。”歐特克制造業技術經理丁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比如曲面對應不同的曲率,每一次一個角度的變化都意味著花費前期設計大量的時間調整,而一款好工具可以完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高光帶偏高不太完美?整車設計太厚重?從草繪到數字模型的準備已經不超過兩個小時,不必等到車子完全制作出來,前期介入就可以早一些修正偏差。有了三維模型,結合VR就可以提早進入可視化階段。
不僅如此,一個13寸的電腦屏幕很難還原汽車的真實感,但是在虛擬的世界里可以擴大到真實的尺寸。以往從業者至少一兩個月才能看到的效果,現在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時間就能展示。正因如此,設計師行業的變化也在發生,比如數模工程師的增長就是最快的。
VR投資起落
雖然設計行業的人士正在越來越重視VR,包括軟件開發者也在考慮強化可視化的應用,VR投資卻在經歷起落。
Crunchbase的數據報告稱,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VR/AR的風險投資額只有兩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億美元,暴跌80%。“去年VR很熱的時候,當時的VR其實沒有那麽好,今天大家對VR產生諸多質疑的時候,實際上VR也沒有這麽壞。從這兩年來看,在一些上下遊的技術、內容的生產各方面,其實進步是一年比一年明顯的。這個產業應該還是處於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愛奇藝智能硬件副總裁熊文說自己並不認可風口、窗口期的概念,從技術、產品、內容的角度來講,每件事情都是需要逐步積累才能到達爆發點的,很難人為將其催熟。
這一點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同。鮑永哲曾對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如果實際看產業鏈,其實沒有感覺變冷,大盤子還是在增長的,增長速度也沒有變化。” 根據Canalys報告,在中國VR市場,HTC目前以18%的份額處於領先地位。過去一年,其主打產品Vive在中國的出貨量超過了5萬臺。
在他看來,與其說2016年下半年遭遇寒冬,不如說上半年虛火太旺。而“虛火”實際上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使得一個較為生僻的概念更加容易地映入了消費者的腦海,而另一方面這樣的宣傳拉高了受眾對於VR的期待,但事實上,技術還並沒有達到人們想象的那種程度。
“VR再火熱,現在也是一個過渡階段。一旦有了三維數字模型之後,那些先進的技術全都能應用了。MR也好,3D打印也好,其實都是技術應用而已,核心在於有沒有三維數模。”丁寧說。
“說到VR/AR的投資風口,人們覺得在2016年有一個爆發,然後下半年又冷靜了,這其實是投資界的一個規律,冷靜就代表著在更高的思想層面、更廣闊的視野進行投資性的選擇。”棕櫚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輝表示。
在終端的數量、商業模式都欠妥的情況下,在硬件、技術方面以相對合理的成本,提供給大家一個可接受的,有一定吸引力的內容,來增加用戶的黏性,成為很多VR公司列入2017年的時間表的事情。
幻維世界副總裁馬黎明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篩選,VR行業會慢慢成熟,最終的需求方依舊是傳統行業。“不是說拿VR這樣一個錘子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雖然這把錘子包著金、包著銀,非常的漂亮,但是我們終究要找到我們敲的釘子在哪,而傳統行業似乎就是需要VR技術敲進去的釘子。”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螺旋式發展,不可能總是直線上升的,要有起、有落、有積累,泡沫過後往往好的企業就出現了。” 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司文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