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東豪:「並非每一件事都是用錢來衡量。」

1 : GS(14)@2012-07-27 11:19:3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6%E8%A1%A1%E9%87%8F
「並非每一件事都是用錢來衡量。」
「民企之父」張化橋
假如我是內地年青人,我會跑去廣州,想辦法加入張化橋任董事長的萬穗小額貸款公司。
形容一個人有經驗和浪漫,是Oxymoron的,有經驗即是撞過很多板,撞板多的人不浪漫。張化橋辭去投行高職,做吃力不討好(應該也不討錢)的小額貸款,從他的言論,見到他動了情,這時候萬穗是一處浪漫的地方。
內地金融由少數在政府政策製造出來的銀行壟斷,這些銀行坐着不動賺大錢,不需冒風險、不用創新、不用競爭。除了這些國企巨物,其他所有民間金融機構都被北京視為異類,在隙縫中掙扎求存。
當被問及小額貸款的前景,張化橋答案是,我們幫了很多人。
浪漫是一種福氣,張化橋有資格浪漫一段時間。
蔡東豪
2 : 鱷不群(1248)@2012-07-28 13:32:24

我就不會建議smiley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 ... R2006101300211.html
這一種就比較浪漫
3 : GS(14)@2012-07-28 13:34:18

後一種真是意義大少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515

職場慧眼:心思思 有件事 張慧敏

1 : GS(14)@2013-01-31 01:08:4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30/18150768
「我做的職業工時很長又需要經常出差,拍過幾次拖都無疾而終,本來疊埋心水。新來一位同事難得和我非常合拍,志趣相投,我倆有意思認真發展。但礙於上司下屬身份,我怕會招來同事非議惹來閒言閒語。為保戀情我想辭職,又怕萬一沒有結果,犧牲就太大更不值得,六神無主,想請Son姐指點!」
很久未有收過這種軟性又有趣的問題,解答之餘順便調劑一下近日香港人的鬱結心情都好,多謝!直覺告訴我你是個女的,從事會計行業,還是他的上司,對不對?因為男上司和女下屬發展感情是不會如此避忌的,男人才不會像我們女人般總在理智與感情矛盾之間掙扎。而且男人一旦「充血」,還有甚麼理智自制力可言?
恕我直言不怕得罪,你的年紀應比他大,你視他為結婚對象,怕摽梅一過(或者已過),蘇州過後冇艇搭,恨錯難返。但更怕他只是三分鐘熱度,即使不是存心始亂終棄,始終會嫌你老很快又容易就會變心,萬一人又冇工又冇total loss更慘,芳心動時方寸更亂,心情忐忑不知如何是好。
清官難審的何只家庭事,感情事更難!情人眼裡出西施蔫豬頭都有㒼鼻菩薩,問世間情為何物?事件涉及你的終身幸福,我點能夠幫你揸主意?講出來很掃興,你必須搞清楚成件事是你情我願還是一廂情願,有沒有好好和他溝通過你對這段感情、對雙方工作、對他及對自己的期望?現今甚麼世紀啦?年齡差距根本不是問題,是你自己心理作用。我覺得你不太像是談戀愛,反而像在為自己做損害計算,但情愛這回事,急亦急不來,計更加計不來,人生苦短,愛過又好錯過又好,開心才是最好!
張慧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47

離職見工講禮儀跳槽前要知的9件事

1 : GS(14)@2015-04-17 08:42:51

4月前後,一眾上班族開始出現劈炮離職潮,最近亦有報道指有90後用WhatsApps或有人只寫了寥寥數字的辭職信,引起網民熱論。俗語云「山水有相逢」,無論90後或90歲也一樣,離職時均不要留下壞印象。《壹錘定音》綜合了不少人事顧問的意見,跟大家重溫離職跟見工的禮儀!



「離職禮儀篇」

1.第一時間通知上司決定離職後,應該第一時間告知上司,避免他從其他人口中才得知離職打算,因而造成尷尬。大家要留意,根據《僱傭條例》,不論僱主或僱員,在終止合約時,需給予對方適當的通知期或代通知金。如僱傭合約沒有明確規定,試用期後的員工,需給予僱主不少過一個月通知期,又或者終止合約日期前12個月內僱員所賺取的每月平均工資。2.準備好辭職信辭職信不要隨便寫,謹記檢查清楚,最重要寫清楚辭去的職位、離職日期,然後親手交予上司,別以電郵、WhatsApp交代。3.與前上司、同事保持友好關係大家都不是先知,不知道日後還有沒有需要幫忙及合作的時候,所以避免離職時,將彼此關係弄得太僵,宜「好來好去」。4.做好交接工作離職前將自己手上工作妥善處理,或交代清楚交接工作,不要留下爛攤子予其他同事善後。



「見工禮儀篇」

除了離職時要留下良好印象,在求職面試更需要讓僱主有好印象!1.寫好求職信僱主最先接觸的是求職者的履歷表,所以撰寫履歷表及求職信都要反覆檢查清楚,避免有錯字。履歷表宜精簡,內容長度最好在一張至一張半的A4紙的大小,並附上個人照片。不過照片不宜與真人出入太大,否則影響僱主印象。2.注意個人Facebook私隱有僱主會在聘請員工前,先瀏覽對方Facebook,了解其為人。曾有個案是僱主看到對方Facebook上有「夜蒲」照片,擔心影響平日工作表現,最後放棄僱用,所以大家也要小心。3.做足準備面試前了解清楚公司背景、面試職位等基本資料是常識吧!做好面試準備,也令僱主感受到你的誠意。另外,曾有極端個案是父母陪同見工,這會令人感覺太依賴、不夠獨立,留下壞印象。4.面試衣著要端莊見工服飾大有學問,例如面試銀行一類工作宜穿得端莊,但記者一類工作則可以穿smart casual。男士穿smart casual可以恤衫西褲、不結領帶;女士則穿簡約連身裙或恤衫加淨色外套,配襯西褲或半截裙。另外,女士見工時宜化淡妝,既尊重場合,樣子亦變得精神,但不要化太濃妝及貼上假眼睫毛,以免有不正經的感覺,也避免弄浮誇的水晶甲。5.提早15分鐘到達面試不只要準時,最好提前15分鐘以上到達,讓自己有時間平靜心情,但謹記等待期間,不要玩手機或講電話,免得僱主以為你不尊重工作。謹記以上資料,祝各位辭工快樂,搵工順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7/191159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53

【每日正能量】學懂愛自己 不值得自責的十二件事......

1 : GS(14)@2015-07-23 00:21:28

很多負責任的人,都懂得承擔的重要,結果未如理想,都會反求諸己,努力修正。雖然先賢都教求諸己,但自省不是自責,沒必要事事道歉怪責自己,因為若要活得開心正面,不應為下列這十二件事自責。1.你的情緒:人總會有情緒,只要不受牽制,沒有所謂太多的,對你自己的工作太有熱忱嘛,不是問題,你經常觸景傷情嘛,會哭,也不是你的錯。2.你如何處理你的情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處理情緒,對不起,你聽到我在家裏大喊一聲嗎,不用為此道歉。另外關掉電話去跑步,寫信給自己,只要有用,都是你的方法。3.別人的拒絕:人家不喜歡你今天的髮型、你的衣着、你的品味都不是你的錯,對的人都總會懂得欣賞,只要你要不把自己的品味加諸別人身上,你喜歡怎麼樣又關別人甚麼是了?4.小小挫敗:就算是大大的挫敗又如何了?人總會犯錯,我們都懂原諒其他人,現在也是時候學習去原諒自己了。5.別人的環境:別人的環境比你好是別人的事,各有前因莫羡人,硬要比較只是自尋煩惱。6.你的需要:你在這段關係或工作中需要的,跟別人可能有不同,一樣米養百樣人,不要為你不同的要求而感到不自在。7.罪惡般的快感:如果你整天都在介意別人怎麼看你,而不敢去做讓自己愉悅的事,例如去約會、去happy hour、去遊山玩水去狂歡,你只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中,而不是在生活。學懂接受自己,不用為自己的愛好道歉。8.做事很糟糕:十隻手指有長短,我們每個人總會有些東西做得很糟糕,天生你才必有用,不要只是想着糟糕的過去而忘記了你也有很捧的地方。9.一點點的自私:你跟你自己的心靈是最親近的,不要因為覺得你花時間跟自己溝通而感到內疚,懂得自愛的人才會去愛人。10.信錯某人:給人背叛的感覺當然不好受,但他的行為是他的事,你的行為是你的事,不要因為給人家騙過而不再信人。11.一段結束了的關係:除了留下一堆教訓,你得承認一些人是不會永遠待在你的生命裏。放下吧。12.過去了的事:過去讓它過去,好消息是,不愉快的事都成過去,未來只有向前的一條路,而當下就是轉機,應好好把握。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記者:陳以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16/192207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42

半夜吵醒接喜訊「第一件事抱太太」

1 : GS(14)@2015-10-08 02:24:12

三更半夜在睡夢中被吵醒,不高興的話絕不出奇,但身在加拿大的麥克唐納在大約清晨4時接到電話,不但沒生氣,「事實上,我一點都不介意呢!」事關這通電話來自瑞典皇家科學院,通知他已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獎的好消息。72歲的麥克唐納笑說,得悉獲得諾貝爾獎後,「第一件事是抱抱太太」。他是在消息向外公佈前大約一小時獲通知,坦言覺得「有點惶恐畏縮」,儘管對這位天體物理學家來說,獲獎已是家常便飯。1943年生於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麥克唐納,年幼時已對宇宙運作極好奇,順理成章走上物理學之路,在達爾豪西大學獲學士及碩士銜之後,1969年獲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資格。他曾在加拿大的核實驗室做多年研究,後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89年加入加拿大女皇大學,領導「薩德伯里微中子觀測站」,證明了不同種類的太陽中微子在抵達地球途中會相互轉變種類。這個發現令他和團隊屢獲大獎,包括2005年獲得被譽為粒子物理學最高榮譽「Bruno Pontecorvo獎」,以及在2007年獲得著名的「富蘭克林獎章」,跟愛因斯坦、貝爾和居禮伉儷分庭抗禮。諾貝爾獎官方Twitter/《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7/193235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855

東昇秘聞:方東昇的五件事

1 : GS(14)@2015-10-13 07:36:53

1.老婆係初戀情人


無綫主播方東昇最近憑主持《世界零距離II》人氣急升,究竟他於鏡頭以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1.老婆係初戀情人

今年39歲的他,外表老成持重,於06年已經「抱得美人龜」,老婆是舊同學主播吳先瑩細妹吳先玲,是他的初戀情人。有指02年吳先瑩結婚,昇爺做大會司儀,巧遇伴娘吳先玲,之後發動猛烈追求攻勢,結果「成個老襯,士氣大振」!




2.婚宴酒樓突結業

昇爺在06年11月準備結婚,原選於金鐘一酒樓擺酒,怎料酒樓結業,昇爺當時即打電話去各區同級酒樓同酒店,發現幾乎全部full晒,最後被迫將婚期提前,遂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要求賠償四萬七千多元。



3.幽默遺傳方媽媽

方媽媽07年用一封情信參加徵文比賽贏得冠軍,但這封情書不是寫給方爸爸,而是寫給剛過門的「新抱仔」吳先玲,題為《方老太給方太的信》。方媽媽指很多朋友都擔心她與同新抱相處問題,但她與新抱仔都鍾意捉棋,還會一齊對付「共同敵人」方東昇。




4.中大傳理系傳奇

方東昇有「中大才子」之稱,小學就讀聖公會主風小學,中學就讀傳統名學拔萃男書院(圖),立志要做記者的他,96年入讀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最後first honour畢業,盛傳昇爺GPA4.0,時至今日仍是新聞系的神話。




5.被當性幻想對象

07年,有高登網民高調指對方東昇有性幻想,震驚成個討論區。09年,昇爺於維園報道「六四晚會」,「是旦男」突然於他身後高舉「無綫新聞事事旦旦」的大字牌(圖),截圖在高登討論區瘋傳,亦帶挈了昇爺的人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013/193304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05

【浪迹遊蹤】三萬尺高空 可以請空姐幫忙的7件事

1 : GS(14)@2015-11-02 14:56:42

我怕此post一出,從此被空姐仇視。人在三萬尺高空,困在狹窄的機艙和更狹窄的座位,其實幾無助。不過有些事,你還是可以放膽㩒着頭頂嗰盞召喚空姐的燈,禮貌周周地要求。1)醫療用品:一般客機上都有基本藥物及急救用具可以提供予有需要乘客,(部份航空公司更可能連紓緩宿醉的藥都有)。至於界親手呢啲小事,舉手吧。2)調位:前題是有合理原因,如覺得鄰座乘客騷擾或扯晒鼻鼾,禮貌地問問空姐可否調位,如有空位一般都可以安排。3)飛機餐、小食、飲品:航空公司一般會預備比乘客人數更多的飛機餐,如食完一個唔夠飽,有剩餘飛機餐的話一般都不會吝嗇俾埋你食。而搭長途機時,半夜夜欄人靜瞓唔着睇戲睇到肚餓,亦可嘗試問問有無杯麵一類的小食。不過,空姐其實幾怕人食杯麵,香氣飄滿機艙,唔知有幾多人舉手要麵。4)遺囑:呢項真係無諗過,例如當心臟病發想起自己仲未立遺囑好好分配銀行戶口剩低嗰$28.4,機師有資格可作為遺囑見證人令你放心。5)參觀駕駛艙:講明,呢項並非每間航空公司都可以要求的,在起飛前或降落後可問問空姐是否可以進入駕駛艙參觀,一般降落後會比較方便。如英國航空其中一間有機會可參觀的航空公司。6)個人護理或衞生用品:濕紙巾、梳、潤膚液、牙刷、牙膏、耳塞、襪......有需要就問啦。7)兒童玩具及暫託:相信唔少人都最怕搭長途機遇着小朋友,十幾個鐘總是喊不停或叫不停,令人煩躁。部份航空公司會預備一些如布偶一類的小玩具可送給小朋友,希望哄到佢地係呢程機聽聽話話醒醒定定。如果隻身帶住隻化骨龍上路又人有三急,亦可以請空姐幫忙暫時照顧個細路。不過,如果你搭的是廉航,以上所講的,除咗某幾項,請當無講過。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記者:曾冠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102/193563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29

【父母學堂 】五件事讓孩子感受幸福 你做到幾多?

1 : GS(14)@2015-12-28 14:43:03

雖然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也不同,但小朋友要的幸福向來簡單直接,只要能和家人一起,他們便會高興。家長再忙也應花時間陪伴子女,好讓他們跟你分享生活點滴。以下五件令孩子感到幸福的事,身為父母的你又做到多少呢?


1.和孩子一起睡:陪孩子睡覺,可增加他們的安全感,孩子一睜開眼睛便看到信任的人,能使他們更安心。2.和家人一起吃飯:一家人一起吃飯,是增進親子關係好機會,在輕鬆氣氛下,孩子或許會更樂意分享心底話。3.玩一些簡單家庭遊戲:別以為孩子只想跟同齡的小朋友玩耍,小孩也渴望與父母玩耍,父母的陪伴是對他們的肯定。4.和孩子一起看書:把孩子擁在懷內,一同閱讀,不但為了傳授知識,更是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長的美好片段。5.和孩子一起享受無所事事的時光:即使沒有任何活動和遊戲,孩子也需要陪伴。就讓孩子在你身邊走來走去、坐一坐、說說話……讓他們知道,父母怎樣也會在他們身邊。



你上一次和孩子一起睡覺是甚麼時候呢?(互聯網圖片)

即使無所事事,孩子也需要你的陪伴。(互聯網圖片)



資料來源:https://m.life.tw/記者:陳曉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228/194287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042

【專題籽】尋根靠拆字 金猴N件事

1 : GS(14)@2016-02-02 15:58:25

迎猴年先要識「猴」字,由甲骨文、到小篆、草書、楷書,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今時今日的猴字。



【專題籽:胚芽故事】遇到馬騮精,你會頭都大埋;金猴嚟獻瑞,你又會拍爛手掌。呢隻猴精靈、百厭,兼夾精力充沛,但佢嘅典故大家又知幾多?點解賀年要送足金金猴?點解古代石雕傳說,馬同猴都係孖公仔拍住上?朝三暮四呢個成語又關馬騮乜事?廣東話入面仲有乜嘢諺語同佢有關?猴子喺西方人嘅心目中又係點樣?真係十萬個為甚麼,一於來個說「猴」解字。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

為了解猴字歷史,何教授翻查宋代《太平御覽》及唐代《藝文類聚》等「類書」(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搜集古時記載。



猴字點樣嚟?

了解猴子,先要從「猴」字入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堪稱生肖歷史專家,他說中國很早已有猴子的記載,當中甲骨文的猴字有兩個字形,分別為「猱」及「夒」,兩者讀音都是「撓」。到了漢代,字形開始逐漸演變,就以小篆為例,左邊多了部首「犬」,有指當時的人覺得猴及犬是種相近的動物。來到草書及楷書時,右邊由「柔」變成「侯」,即如今猴字的聲旁。另一專門鑽研漢語語言學及中國文字學、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陳遠止博士就發現,猴字的形成有另一種說法,古書記載猴子是種善於等待機會的動物,因為這一特質,與「候」近音的「侯」字便成了猴字的一部份了。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陳遠止

《說文解字》輯錄了猴字的字形演變及相關典故。



唔係足金都叫金猴?

「我哋同大家揭曉番呀……嗰個賀年送×猴嘅有獎問答遊戲嘅答案先。」12年前,蔡育瑜及曾偉忠在直播節目時爆出一句「足金×猴」,頓成經典笑料,這對孖寶早前再以正確讀音重演案件,勾起不少港人的難忘回憶。足金金猴當然是用足金製作,但猴子的吉祥語,為何往往離不開金字呢?好像貼在陳教授辦公室門口的揮春,上面就寫有「金猴獻瑞」,原來「金」字除有好運、財氣之意,根據古書記載,十二生肖當中,猴的地支屬「申」,而申又屬五行中的「金」,相傳猴子自此被稱作「金猴」,並逐漸成為一個吉祥及富貴的象徵。



事隔12年後,蔡育瑜(左)及曾偉忠重演「賀年送金猴」,最後挑戰成功。

除了足金製作的金猴,平日也會經常聽到金猴獻瑞或金猴獻桃等新年賀語。



馬猴配老是常出現?

好些成語或民間故事,都愛以馬及猴來擔主角,加上廣東人會把猴子喚作「馬騮」,難免讓人懷疑牠們有神秘關係。何教授解釋,這主要是緣於經典名著《西遊記》,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儼如馬的守護神,後來民間養馬的人都會飼養猴子來避馬瘟。雖然做法迷信且欠科學根據,但反映了《西遊記》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至於賀語,何志華就補充古時記載的猴子非常長壽,例如金猴獻桃一詞,猴及桃便象徵了長壽。此外,猴與封侯晉爵的「侯」字讀音相近,所以用來祝賀別人升官發財,如「馬上封侯」,「以前讀書人認為拜相封侯是人生的一大成就,所以馬上封侯及爵祿封侯等都是文人期盼的喜事。」點解喺廣東話入面,猴子又叫馬騮?何教授說遠至宋代、廣東一帶的粵語方言區,已經有人稱呼猴子做「馬流」,就像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提到:「北人諺語曰『胡孫』(猴子)為『馬流』。」繼而演變成今時今日的「馬騮」,不過馬騮與馬是沒有關係的。他還補充,有語言學者曾指出,古代會用「猱」字來表示猴子,讀音是「撓」,馬騮的騮或許是因讀音相近而演變出來,「雖然這個說法仍有待進一步考證,不過單看猱及騮兩個讀音,聽起來也相當可信。」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成為馬的守護神。

馬上封侯古人會在馬背上畫一隻猴子,取馬上封侯之意,即祝福對方立刻加官晉爵,飛黃騰達。



爵祿封侯民間剪紙會以鵲、鹿、蜂、猴四種動物來表達這個吉祥語。




朝四暮三 其實好醒

今時今日話一個人做事反覆無常,會用「朝三暮四」來形容,但是究其典故,原來不是這回事!朝三暮四出自《莊子.齊物論》,古時有位飼養彌猴的老人,每日早晚各給4粒栗子予每隻猴子,後來糧食不足惟有開源節流,老人遂改為早上3粒晚上4粒,猴子當然甚為不滿,於是老人便改為早上4粒晚上3粒,結果猴子高興得趴在地上。表面看來,老人非常聰明,N年前便懂大玩語言偽術,猴子則十分愚蠢,但何教授就要為猴子來個大平反,「我認為莊子其實是以猴子來比喻聰明,如果早3晚4,多了的栗子只能在晚上食,如果早上多取一粒變成早4晚3,可以選擇在早上或晚上食,所以猴子表現雀躍是合理的。這個故事其實沒有貶抑猴子的意思,只是寓意我們處世時,應以事物的實際用途作為論斷標準的哲學思想,即那7粒栗子如何達到令猴子滿足的用途。」至於為何演變成如今大家理解的意思,何教授估計是後來語意引申時出現誤讀,背離了莊子原來的意思。


美國有非牟利團體訓練捲尾猴來照料四肢麻痹或脊椎神經嚴重受損的患者。

鬼佬馬騮辛苦命

另一邊廂,何教授說在西方文化裏頭,猴子卻被視為惡作劇的象徵,容易觸怒他人及製造麻煩,更衍生出短語“monkey with somebody”,即戲弄人的意思,以及“make a monkey of someone”,即是把某人當是猴子來玩耍。由此可見,猴在西方文化的地位顯然不及中國文化中的尊崇。有資料顯示,美國自1973年至2004年期間,每年平均使用約5萬隻猴子來做實驗;上世紀,美國及法國曾把猴子送上太空進行探索;美國波士頓的非牟利團體Helping Hands Monkey Helpers更訓練捲尾猴來幫助四肢麻痹或脊椎神經嚴重受損的康復者處理日常問題,真係「命苦」。



廣東話的馬騮諺語

【猴擒】起初的講法是「猴急」,因為猴子較靈巧亦較心急,很想盡快達成目的,後來廣州人逐漸把猴急讀成猴擒。【水浸馬騮】古人認為猴子不懂水性(其實係識嘅!),水浸馬騮就是借代馬騮落水時瞪大眼晴的模樣,表示驚惶失措。【馬騮執到桔】意指意外收穫,類似「地上執到寶」,在街上發現拾獲千元大鈔、名貴手機,頓時喜不自勝,便是馬騮執到桔了。(切記,唔想坐監就要路不拾遺啊!)



記者:余 瑋攝影:許先煜、劉永發編輯:陳國棟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2/19475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85

【打工正能量】莫再心猿意馬 做好五件事安心放年假

1 : GS(14)@2016-02-02 15:58:56

通常放假和放工前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心情舒坦,一副「關人」的姿態,一個心思老早跟情侶家人去了旅行或行年宵了,但你有沒有發覺,開工後通常都會很慘,回到辦公室時發現一頭煙,因為沒有充足的準備令到工作排山倒海而來。既然如此,何不未雨綢繆,讓自己安心放假呢?(1)大掃除這個跟迷不迷信沒關係。年廿八大掃除的好處,是讓你回到辦公桌後,不會再見到 in tray積壓着沒完沒了的文件要處理,沒有那堆千年沒動的報紙和電腦旁那個百年沒動的爛蘋果討人厭,相信會給你一個清爽的感覺,大大提升你的工作效率。不過提提你,今年年廿八是周六,如果你幸運地是五天工作,就要早啲處理喇。2)留下聯絡假如你公司在你快活時還要運作,記得留下聯絡方法,我相信若非很嚴重的事你的同事不會打擾你,但真的要以防萬一,並留意一下WhatsApp群組說甚麼……3)不要管家上身當然不是鼓勵你放假都要工作。假使你是一個操控狂,巨細無遺通通要管,放假就放手給可以幫你的同事去處理吧,相信他們都是有智慧的人,他們或許不一定百分之二百依你的那一個套路,但未必會做得比你差。4)誰負責哪個項目?工作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大家都有大家的工作要負責,臨走前跟大家來個共識,開工後誰負責完成甚麼,三口六面講清楚。5)記下務必要處理的事離開前,簡單寫個清單,記下回到工作崗位時有甚麼要處理,不是要你立即要去處理,但總得心裏有數,上司問起你都不會支吾以對。資料來源:Get the Gloss網站記者:陳以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2/194754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