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題籽】尋根靠拆字 金猴N件事

1 : GS(14)@2016-02-02 15:58:25

迎猴年先要識「猴」字,由甲骨文、到小篆、草書、楷書,經歷了多次演變,才形成今時今日的猴字。



【專題籽:胚芽故事】遇到馬騮精,你會頭都大埋;金猴嚟獻瑞,你又會拍爛手掌。呢隻猴精靈、百厭,兼夾精力充沛,但佢嘅典故大家又知幾多?點解賀年要送足金金猴?點解古代石雕傳說,馬同猴都係孖公仔拍住上?朝三暮四呢個成語又關馬騮乜事?廣東話入面仲有乜嘢諺語同佢有關?猴子喺西方人嘅心目中又係點樣?真係十萬個為甚麼,一於來個說「猴」解字。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

為了解猴字歷史,何教授翻查宋代《太平御覽》及唐代《藝文類聚》等「類書」(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搜集古時記載。



猴字點樣嚟?

了解猴子,先要從「猴」字入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何志華,堪稱生肖歷史專家,他說中國很早已有猴子的記載,當中甲骨文的猴字有兩個字形,分別為「猱」及「夒」,兩者讀音都是「撓」。到了漢代,字形開始逐漸演變,就以小篆為例,左邊多了部首「犬」,有指當時的人覺得猴及犬是種相近的動物。來到草書及楷書時,右邊由「柔」變成「侯」,即如今猴字的聲旁。另一專門鑽研漢語語言學及中國文字學、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陳遠止博士就發現,猴字的形成有另一種說法,古書記載猴子是種善於等待機會的動物,因為這一特質,與「候」近音的「侯」字便成了猴字的一部份了。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陳遠止

《說文解字》輯錄了猴字的字形演變及相關典故。



唔係足金都叫金猴?

「我哋同大家揭曉番呀……嗰個賀年送×猴嘅有獎問答遊戲嘅答案先。」12年前,蔡育瑜及曾偉忠在直播節目時爆出一句「足金×猴」,頓成經典笑料,這對孖寶早前再以正確讀音重演案件,勾起不少港人的難忘回憶。足金金猴當然是用足金製作,但猴子的吉祥語,為何往往離不開金字呢?好像貼在陳教授辦公室門口的揮春,上面就寫有「金猴獻瑞」,原來「金」字除有好運、財氣之意,根據古書記載,十二生肖當中,猴的地支屬「申」,而申又屬五行中的「金」,相傳猴子自此被稱作「金猴」,並逐漸成為一個吉祥及富貴的象徵。



事隔12年後,蔡育瑜(左)及曾偉忠重演「賀年送金猴」,最後挑戰成功。

除了足金製作的金猴,平日也會經常聽到金猴獻瑞或金猴獻桃等新年賀語。



馬猴配老是常出現?

好些成語或民間故事,都愛以馬及猴來擔主角,加上廣東人會把猴子喚作「馬騮」,難免讓人懷疑牠們有神秘關係。何教授解釋,這主要是緣於經典名著《西遊記》,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儼如馬的守護神,後來民間養馬的人都會飼養猴子來避馬瘟。雖然做法迷信且欠科學根據,但反映了《西遊記》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至於賀語,何志華就補充古時記載的猴子非常長壽,例如金猴獻桃一詞,猴及桃便象徵了長壽。此外,猴與封侯晉爵的「侯」字讀音相近,所以用來祝賀別人升官發財,如「馬上封侯」,「以前讀書人認為拜相封侯是人生的一大成就,所以馬上封侯及爵祿封侯等都是文人期盼的喜事。」點解喺廣東話入面,猴子又叫馬騮?何教授說遠至宋代、廣東一帶的粵語方言區,已經有人稱呼猴子做「馬流」,就像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提到:「北人諺語曰『胡孫』(猴子)為『馬流』。」繼而演變成今時今日的「馬騮」,不過馬騮與馬是沒有關係的。他還補充,有語言學者曾指出,古代會用「猱」字來表示猴子,讀音是「撓」,馬騮的騮或許是因讀音相近而演變出來,「雖然這個說法仍有待進一步考證,不過單看猱及騮兩個讀音,聽起來也相當可信。」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玉皇大帝封為弼馬溫,成為馬的守護神。

馬上封侯古人會在馬背上畫一隻猴子,取馬上封侯之意,即祝福對方立刻加官晉爵,飛黃騰達。



爵祿封侯民間剪紙會以鵲、鹿、蜂、猴四種動物來表達這個吉祥語。




朝四暮三 其實好醒

今時今日話一個人做事反覆無常,會用「朝三暮四」來形容,但是究其典故,原來不是這回事!朝三暮四出自《莊子.齊物論》,古時有位飼養彌猴的老人,每日早晚各給4粒栗子予每隻猴子,後來糧食不足惟有開源節流,老人遂改為早上3粒晚上4粒,猴子當然甚為不滿,於是老人便改為早上4粒晚上3粒,結果猴子高興得趴在地上。表面看來,老人非常聰明,N年前便懂大玩語言偽術,猴子則十分愚蠢,但何教授就要為猴子來個大平反,「我認為莊子其實是以猴子來比喻聰明,如果早3晚4,多了的栗子只能在晚上食,如果早上多取一粒變成早4晚3,可以選擇在早上或晚上食,所以猴子表現雀躍是合理的。這個故事其實沒有貶抑猴子的意思,只是寓意我們處世時,應以事物的實際用途作為論斷標準的哲學思想,即那7粒栗子如何達到令猴子滿足的用途。」至於為何演變成如今大家理解的意思,何教授估計是後來語意引申時出現誤讀,背離了莊子原來的意思。


美國有非牟利團體訓練捲尾猴來照料四肢麻痹或脊椎神經嚴重受損的患者。

鬼佬馬騮辛苦命

另一邊廂,何教授說在西方文化裏頭,猴子卻被視為惡作劇的象徵,容易觸怒他人及製造麻煩,更衍生出短語“monkey with somebody”,即戲弄人的意思,以及“make a monkey of someone”,即是把某人當是猴子來玩耍。由此可見,猴在西方文化的地位顯然不及中國文化中的尊崇。有資料顯示,美國自1973年至2004年期間,每年平均使用約5萬隻猴子來做實驗;上世紀,美國及法國曾把猴子送上太空進行探索;美國波士頓的非牟利團體Helping Hands Monkey Helpers更訓練捲尾猴來幫助四肢麻痹或脊椎神經嚴重受損的康復者處理日常問題,真係「命苦」。



廣東話的馬騮諺語

【猴擒】起初的講法是「猴急」,因為猴子較靈巧亦較心急,很想盡快達成目的,後來廣州人逐漸把猴急讀成猴擒。【水浸馬騮】古人認為猴子不懂水性(其實係識嘅!),水浸馬騮就是借代馬騮落水時瞪大眼晴的模樣,表示驚惶失措。【馬騮執到桔】意指意外收穫,類似「地上執到寶」,在街上發現拾獲千元大鈔、名貴手機,頓時喜不自勝,便是馬騮執到桔了。(切記,唔想坐監就要路不拾遺啊!)



記者:余 瑋攝影:許先煜、劉永發編輯:陳國棟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2/19475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