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微軟拿下了LinkedIn,但Salesforce其實原計劃出更高價

Salesforce此前在與微軟競購LinkedIn的過程中失敗。該公司CEO馬克·貝尼奧夫(Mark Benioff)表示,如果LinkedIn願意繼續與他談判,那麽他原本將會出更高的價格。

這一消息出現在本周五LinkedIn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中。微軟6月13日宣布,將以2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inkedIn。

文件顯示,“A公司”CEO在看到了7月1日提交給監管部門的文件之後,曾向LinkedIn CEO傑夫·維納(Jeff Weiner)和董事長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發郵件。A公司此前已被確定為Salesforce。根據監管文件,LinkedIn於5月12日要求兩家競購方提供“最好、最後的報價方案”,而隨後決定與微軟展開排他性談判。

貝尼奧夫的電子郵件顯示,如果LinkedIn繼續與Salesforce溝通,那麽他將提供“更高的出價”,其中包括不同比例的現金和股票。

LinkedIn在文件中表示,在簽署了排他性協議之後,於6月5日收到了Salesforce的最終報價。不過相對於此前報價,這一報價並沒有更高,也沒有包含不同比例的現金和股票。LinkedIn的交易委員會評估了這一情況,最終決定不予回應。

由於Salesforce參與競購,微軟收購LinkedIn的最終價格上升了22%,多花了50億美元。

此外,接近這筆交易的消息人士表示,谷歌和Facebook也曾與LinkedIn管理層會面,討論可能的收購。SEC的文件中沒有具體列出這些公司的名稱,僅僅用A、B、C、D公司來代替。不過根據消息人士說法,A公司是Salesforce、B公司是谷歌、D公司是Facebook,而C公司身份仍然不明。

文件顯示,B公司一名高管曾於3月中旬與LinkedIn CEO傑夫·維納會面,當時微軟和Salesforce都已表明有意收購LinkedIn。在此次會面之後,這名高管曾希望維納和LinkedIn董事會主席雷德·霍夫曼安排隨後的會議,討論收購事宜。

他們於3月晚些時候再次會面。到4月4日,B公司正式表達了收購意願。隨後5月3日,在Salesforce和微軟都提出報價之後,B公司決定退出,並告知LinkedIn不再繼續尋求收購,但仍對商業合作感興趣。

相比而言,Facebook求購LinkedIn的興趣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

 

(綜合來源:新浪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78

微軟計劃再裁員2850人 裁員總數占全體職工4%

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將在未來12個月內再裁掉至少2850名員工,這使微軟的計劃裁員總數達到4700人,占據員工總數的4%。

微軟曾在今年5月份表示,將削減 1850個職位,這些職位主要屬於智能手機硬件業務和銷售領域,原先大部分設在芬蘭。截至6月30日,微軟大約擁有11.4萬名全職員工。

全球銷售部門的900人裁員已經完成,一位微軟發言人說。而削減中其余的1950人,微軟預計將在2017年年中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97

定價3000美元 微軟增強現實頭盔終於向公眾售賣

微軟的增強現實頭盔HoloLens終於向更多用戶開放銷售,價格為3000美元。

微軟在博客中寫道:“所有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開發者和商業客戶即日起可以在微軟網站上預訂不超過5個HoloLens的開發包。也就是說開發者只需要一個微軟帳戶,和3000美元,就能夠預訂這款高端AR頭盔了。

微軟此前一直沒有公開HoloLens的細節,首批購買者在今年3月的時候就能開始訂購,但數量非常有限。HoloLens項目負責人Alex Kipman表示:“早期的訂單都已經交付,但是微軟不清楚現在市面上到底有多少HoloLens頭盔正在使用。”

消費級頭盔或於2018年發布

盡管微軟還是把HoloLens定位成為純開發者所用的硬件,但是事實上銷售是對所有人開放的。與此前的訂購頁面需要邀請函才能購買不同,新的訂購頁面采取了統一的支付系統,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你擁有北美的微軟帳戶,任何人都能購買HoloLens頭盔。

3000美元定價的AR頭盔,對消費者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買得起的,所以目前HoloLens還主要用在學術和開發領域。但是也不排除有“好事者”僅僅是因為新鮮感想體驗一把來購買這個產品。

HoloLens目前尚未推出消費級產品,也沒有發布相關產品推出的日期和價格。但是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消費級的HoloLens或許將在2018年發布。

目前,包括NASA在內的一些研究機構和公司已經開始大量研究該設備未來可能的應用場景。微軟同時還發布了HoloLens商用套件,能夠加強安全功能,比如當啟動某種模式的狀態下,一些app就會停止運行。

混合現實的機遇

今年6月微軟曾在臺北國際電腦展上宣布開放Windows Holographic平臺,讓包括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在內的各種設備都能適配同樣的內容。

微軟Windows與設備全球執行副總裁Terry Myerson介紹稱:“Windows Holographic將提供360度全景攝影、使用者界面和感知應用程式界面的框架,讓開發者能夠打造各種在Windows裝置上使用的VR App,未來還將提供VR商城。”

不過微軟一直強調它的HoloLens是一款能夠提供“混合現實”(MR)體驗的產品。戴上它,用戶將能夠感知周圍現實世界,並打破虛擬與現實的界限。

混合現實的互動程度比AR更高。比如戴上微軟的頭顯設備HoloLens開啟遊戲,玩家可以看見自己房間的墻壁突然出現一個窟窿,跳出亂吼亂叫的怪物,這時玩家要用手上的槍去射死它們,並跳起來躲避怪物的攻擊。整個過程是在自己的房間里,就好像怪物真的進入了房間,要跟它搏鬥。

IHS遊戲行業分析師Piers Harding Rolls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增強現實的協同效應要比虛擬現實高很多,這與微軟以企業應用為中心的戰略非常相符。而虛擬現實主要是以消費者應用為中心的。因此基於HoloLens技術開發的混合現實解決方案的市場機遇會比虛擬現實大很多。”

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VR相關設備將突破8000萬臺。不過目前市面上各種VR設備的最大問題是過於分散,周邊裝置也無法同步,這令協同變得非常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30

第四代微軟小冰來了!能對話能自主模擬人類唱歌

還記得那個最早由“奶茶妹妹”章澤天擔任實習產品經理的微軟聊天機器人小冰麽?

那個曾經被微信封殺一度讓向來“傲嬌”的微軟在中國主打悲情牌的微軟小冰如今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第四代小冰將包含實時情感決策對話引擎、多種新感官、中日英三種語言,以及對應不同領域的功能插件平臺。

換句話說,升級情感計算框架後的小冰具備實時決策能力。在長程人機對話中,小冰能夠根據語義和情感進行動態判斷,自主決策對話中的聊天策略(EQ範疇),與服務接入。

此外,實現了人工智能和人類之間的雙向同步交互後,目前小冰的“全時感官”功能可以實現人工智能與人類的無縫流暢對話,甚至根據聊天內容與走向相互打斷與追問。

按照微軟方面提供的數據,截止到今年5月,小冰已和多個國家的數千萬人類進行了超過200億次對話,平均對話長度達到23輪,而圖像等多感官的對話也已超過2億次。微軟小冰已經成為全球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圖靈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軟內部,小冰項目被視為微軟中國本地化戰略上的一次創新,除了專門為中國區開發,還把微軟常規產品的30-36個月開發周期縮減到6個月。

事實上,這樣一個項目其實是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直接拍板決定的戰略級試驗。

第一財經記者從微軟方面了解到,在陸奇上任之後,微軟提出的戰略是“中國為先”,必應希望未來在中國能夠有更多的本地創新,再將本地創新的成果嘗試向全球進行推廣。

對於“中國為先”戰略的初衷,微軟方面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透露:“因為我們發現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比美國更激烈,這個產品如果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得到認可,我們對國際市場的推廣會很有信心。”

這一次,陸奇透露微軟在兩年前不遺余力的推廣小冰這個聊天機器人背後是,微軟這個老牌IT公司對人工智能時代的野心。“小冰是微軟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性產品,在微軟全球,小冰代表著微軟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而微軟大力推廣小冰的真正的目標是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建立一個對話的基礎。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對話成為人和計算交互的核心基礎。

“全球範圍內,以對話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其關鍵在於能否形成人工智能自我學習、進化的正向循環。過去兩年里,當同行業者紛紛選擇某個具體細分領域切入時,小冰已悄然積累了科技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交互數據,並成為第一個進入上述自我循環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陸奇解釋道。

除了上述功能,微軟方面還透露了小冰積累的大數據更促使人工智能虛擬歌手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過去六個月來,微軟一直在秘密訓練小冰基於機器學習,自主模擬人類演唱歌曲。目前該訓練已告一段落,其音準與情感表達已接近於人類歌手。

為此,微軟這一次還宣布小冰將正式進入並積極參與虛擬歌手市場的競爭。據了解,在中國,微軟已與湖南衛視大型女子團體綜藝節目《夏日甜心》合作,發布了首支由小冰演唱的人工智能版本節目主題曲。而在日本,也將在今年9月正式推出首支原創單曲。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透露,未來不排除面向虛擬歌手愛好者與公眾開放這一歌曲演唱創作平臺,使之成為包含人工智能技術的全新內容創作平臺,從而輔助更為廣泛的人群進行獨立創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80

企業想把敵人變朋友 眉角在這裡 微軟、豐田到明星大學 都在進行同業結盟

2016-07-25  TWM

結盟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大家都說公司不應互相殘殺,但夥伴關係的意義究竟何在?

一家全國大型零售商,找上紐約男子成衣公司the Hill-Side,要求合作。the Hill-Side可以領一筆錢,但須把它的小批量產品併入這家業者旗下的一條產品線。

這讓the Hill-Side共同創辦人艾米與山迪.柯西洛(Emil and Sandy Corsillo)兩兄弟很疑惑,因為「我們不能對我們的產品有任何真正發言權,這不像是合作。」

眉角一〉合作必須對等

公司喜歡透過合作建立互利關係。根據華威商學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最近的一項研究,近八成業者認為「日後會在合作上花更多時間」。原因很顯然:華威在對一百多家公司進行調查後發現,聯手可以表現得更好,甚至與對手聯手也不例外。

但合作是個很模糊的名詞,怎麼才算合作也難有定論。如果你在與人合作之初,不能明確界定合作對你的定義,它可能成為你的一場夢魘。且看幾位創業家,如何將合作塑造成公司成長良機。

門市收銀系統商Revel Systems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麗莎.法爾頌(Lisa Falzone)說,真正的夥伴關係應該公平對等。法爾頌說,電腦公司直覺(Intuit)與蘋果,曾分別於一四年找上Revel要求合作,「當時包括投資人在內都向我們施壓,但我就是不肯簽字,因為我認為簽下這樣的約,日後會吃虧。」Intuit與蘋果之後讓步,簽下法爾頌認為公平的合作協議。

有七十五年歷史的老牌測試公司GED Testing Service去年找上職涯管理新創PathSource,想將這家新創的工具融入網站。

PathSource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亞倫.麥克(Aaron Michel)說,「問題在於,我們怎麼訂一種模型,讓一件雖然好、但不完美的產品越來越好?」兩家公司的團隊於是討論如何界定成功,應該追蹤哪些標準,及應變計畫等問題。麥克說,在整合之後,果然出現一些狀況,「但由於事先計畫完善,我們能夠很快進行調整。」眉角二〉創意、財務須符合在the Hill-Side拒絕那家全國性零售業者之後幾年,家具零售業CB2找上the Hill-Side要求合作,這個案子符合柯西洛兩兄弟的創意與財務標準:the Hill-Side要與CB2團隊合作,設計床組、家具與家居配件,除了一筆豐厚設計費以外,還能從每一筆銷售中抽成。兩家公司合作的產品於今年一月上市,並且立即暢銷。艾米說,「我覺得,它讓我對合作有一種新省思。不過能夠合作得這麼好,也因為我們在一開始就重視我們自己的時間與構想。」

蘋果前高層

教你買賣變合作

蘋果前工業設計主任、設計公司Ammunition創辦人羅伯.布倫納(Robert Brunner),教你將公司角色從買賣交易,提升為合作夥伴。

放膽全心投入

直到現在,仍然有些客戶只想雇用設計師。雖說這也沒什麼不好,但我知道,如果讓我們參與,例如讓我們持股,或在產品出售以後分紅,我們表現會更好。

重視夥伴評估

許多人認為偉大的合作,無非就是點子夠不夠好。當然,點子很重要,但你要自問的是:這些人是否很好?是否投入?願不願意與人共享?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彈性財務模式

與一家公司合作時,可能是投資,或是可轉換公司債。由於我們有信譽,初創公司打著我們的旗號較容易籌款。合作前,應先看對方是否有興趣,然後再討論財務安排。

大企業陸續化敵為友

豐田╳福特

為對抗準備進軍汽車產業的蘋果與谷歌,豐田已經在今年與福特聯手,將福特的程式平台整合進入豐田汽車。

微軟╳戴爾

儘管雙方競爭越來越激烈──戴爾進軍雲端,微軟也推出自己的平板──戴爾已於去年宣布,將向客戶出售微軟的Surface Pro 3 平板電腦。

Lyft╳通用汽車

對共乘業者Lyft而言,最大挑戰就是許多司機的車輛不符審核標準。通用投資5億美元後,兩家公司宣布將推出租車方案,讓司機使用合格的通用汽車。

普林斯頓╳史丹福╳

賓州大學╳密西根大學

這幾所大學都能憑一己之力推出教育科技新創Coursera,但聯手推出Coursera更能吸引創投的興趣,還能收分散風險之效。

撰文 / Kate Rockwood 譯者•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95

企業想把敵人變朋友 眉角在這裡 微軟、豐田到明星大學 都在進行同業結盟

2016-07-25  TWM

結盟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大家都說公司不應互相殘殺,但夥伴關係的意義究竟何在?

一家全國大型零售商,找上紐約男子成衣公司the Hill-Side,要求合作。the Hill-Side可以領一筆錢,但須把它的小批量產品併入這家業者旗下的一條產品線。

這讓the Hill-Side共同創辦人艾米與山迪.柯西洛(Emil and Sandy Corsillo)兩兄弟很疑惑,因為「我們不能對我們的產品有任何真正發言權,這不像是合作。」

眉角一〉合作必須對等

公司喜歡透過合作建立互利關係。根據華威商學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最近的一項研究,近八成業者認為「日後會在合作上花更多時間」。原因很顯然:華威在對一百多家公司進行調查後發現,聯手可以表現得更好,甚至與對手聯手也不例外。

但合作是個很模糊的名詞,怎麼才算合作也難有定論。如果你在與人合作之初,不能明確界定合作對你的定義,它可能成為你的一場夢魘。且看幾位創業家,如何將合作塑造成公司成長良機。

門市收銀系統商Revel Systems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麗莎.法爾頌(Lisa Falzone)說,真正的夥伴關係應該公平對等。法爾頌說,電腦公司直覺(Intuit)與蘋果,曾分別於一四年找上Revel要求合作,「當時包括投資人在內都向我們施壓,但我就是不肯簽字,因為我認為簽下這樣的約,日後會吃虧。」Intuit與蘋果之後讓步,簽下法爾頌認為公平的合作協議。

有七十五年歷史的老牌測試公司GED Testing Service去年找上職涯管理新創PathSource,想將這家新創的工具融入網站。

PathSource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亞倫.麥克(Aaron Michel)說,「問題在於,我們怎麼訂一種模型,讓一件雖然好、但不完美的產品越來越好?」兩家公司的團隊於是討論如何界定成功,應該追蹤哪些標準,及應變計畫等問題。麥克說,在整合之後,果然出現一些狀況,「但由於事先計畫完善,我們能夠很快進行調整。」眉角二〉創意、財務須符合在the Hill-Side拒絕那家全國性零售業者之後幾年,家具零售業CB2找上the Hill-Side要求合作,這個案子符合柯西洛兩兄弟的創意與財務標準:the Hill-Side要與CB2團隊合作,設計床組、家具與家居配件,除了一筆豐厚設計費以外,還能從每一筆銷售中抽成。兩家公司合作的產品於今年一月上市,並且立即暢銷。艾米說,「我覺得,它讓我對合作有一種新省思。不過能夠合作得這麼好,也因為我們在一開始就重視我們自己的時間與構想。」

蘋果前高層

教你買賣變合作

蘋果前工業設計主任、設計公司Ammunition創辦人羅伯.布倫納(Robert Brunner),教你將公司角色從買賣交易,提升為合作夥伴。

放膽全心投入

直到現在,仍然有些客戶只想雇用設計師。雖說這也沒什麼不好,但我知道,如果讓我們參與,例如讓我們持股,或在產品出售以後分紅,我們表現會更好。

重視夥伴評估

許多人認為偉大的合作,無非就是點子夠不夠好。當然,點子很重要,但你要自問的是:這些人是否很好?是否投入?願不願意與人共享?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彈性財務模式

與一家公司合作時,可能是投資,或是可轉換公司債。由於我們有信譽,初創公司打著我們的旗號較容易籌款。合作前,應先看對方是否有興趣,然後再討論財務安排。

大企業陸續化敵為友

豐田╳福特

為對抗準備進軍汽車產業的蘋果與谷歌,豐田已經在今年與福特聯手,將福特的程式平台整合進入豐田汽車。

微軟╳戴爾

儘管雙方競爭越來越激烈──戴爾進軍雲端,微軟也推出自己的平板──戴爾已於去年宣布,將向客戶出售微軟的Surface Pro 3 平板電腦。

Lyft╳通用汽車

對共乘業者Lyft而言,最大挑戰就是許多司機的車輛不符審核標準。通用投資5億美元後,兩家公司宣布將推出租車方案,讓司機使用合格的通用汽車。

普林斯頓╳史丹福╳

賓州大學╳密西根大學

這幾所大學都能憑一己之力推出教育科技新創Coursera,但聯手推出Coursera更能吸引創投的興趣,還能收分散風險之效。

撰文 / Kate Rockwood 譯者•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96

Google、微軟齊攻,讓皮卡丘現身街頭的技術 這款電玩打開擴增實境六兆市場

2016-07-25  TCW

「寶可夢為AR(擴增實境)大大的推了一把!」《華爾街日報》這麼寫著。投資網站MarketWatch也為了這個遊戲,寫了篇投資AR指南。這個劃時代的遊戲,顯然為一個許多人都還沒聽過的新技術,投下了敲門磚。

掀硬體改革!

抓精靈有AR眼鏡,將不須手機

所謂AR,就是在手機或Google眼鏡、微軟Hololens等裝置上,秀出整合了實體世界與虛擬或外來影像的顯示技術。例如在人行道上、草叢中、公園裡「看」到皮卡丘對你齜牙咧嘴。還有,今年開始流行的一種手機娛樂App,能在人臉的動態影像上秀出兔子耳朵、貓鬍鬚、狗鼻子、兩人換臉等等,就是一種簡單的AR應用。

其實,《Pokemon Go》(簡稱寶可夢)的AR應用非常初階,不論在什麼空間,精靈都是一樣大小、半飄浮在空中,被部分專家評為「嚴格來講不太算AR」。未來真正的AR應用,可將虛擬物件依照設定尺寸,按比率放入真實環境中,並可穩穩的踩在地上、擺在桌上。想想精靈們在你家桌上跑跳、在沙發後躲藏的樣子,娛樂程度將更勝當前版本。

但別以為AR應用只有娛樂。AR可以用於醫學、歷史等教育訓練,可以用於工廠生產線維修管理,用於線上買房、買家具,用於虛擬試穿衣服,等於除了不能吃之外,衣住行育樂各方面全都用得上。

高盛證券估計,如果AR /VR(虛擬實境,AR 的兄弟技術,需要戴上頭戴式裝置才能看到立體影 像)能成功從利基產品成功躋身大眾市場,樂觀預估二〇二五年市場規模將上看一千八百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兆元)。臉書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也預言,AR/ VR將成為未來數十億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寶可夢開闢了進入(AR)新世界的通道。」獲Google、阿里巴巴注資的當紅AR新創公司Magic Leap執行長阿布維茲(Rony Aboviz)說,等到未來AR 眼鏡開發完成,不需要手機,只要戴上輕薄的眼鏡,就能看到神奇寶貝在眼前活蹦亂跳。簡言之,寶可夢之於AR,就如同超低Google紙板眼鏡為VR技術踢了開啟大眾市場的臨門一腳,帶動宏達電推出Vive 頭戴式裝置、三星推出Gear等熱鬧場景。

攻軟體進化!

微軟打算讓Skype傳3D影像

當全世界的人都因這款遊戲認識AR,受惠者可就不只檯面上股價翻倍的任天堂。MarketWatch指出,拜此遊戲大量運用Google地圖圖資之賜,Google地圖地位將更形穩固、更不容易被挑戰;而一旦AR應用起飛,Google就是其背後最大贏家。

事實上,Google的AR平台布局已鋪天蓋地,除了叫好不叫座的Google眼鏡,其旗下的探戈(Tango)計畫,正積極研發用手機鏡頭就能迅速為周遭環境建立數據的3D技術,若能解決技術瓶頸,神奇寶貝想要在桌上跳舞,將不成問題。而該公司大手筆入股的Magic Leap,目標是縮短AR眼鏡商用化的時程。

甚至,與任天堂在遊戲機市場廝殺慘烈的微軟(Microsoft),也是這款遊戲的受惠者。研發資源重壓自家AR眼鏡Hololens的微軟,已經與Volvo車廠合作,打造虛擬展示室,讓買主可以挑選汽車顏色、配備,即時欣賞汽車完成後的立體模樣。微軟也正為自家的Skype 通訊軟體,開發出可以傳送AR影像的功能,擘畫出以3D影像打電話的未來世界樣貌。

而蘋果(Apple)不只賺寶可夢遊戲虛擬寶物在自家App商店分潤,也秘密研發AR技術中。甫掛牌的Line,最近更宣布將利用從募來的資金,購併AR業者。

根據研調機構Digi-Capital統計,截至今年第二季為止,全球在過去十二個月內投資AR/VR新創企業資金,已高達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四十億元),在皮卡丘風潮後,未來數字只會讓大家更為驚歎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98

微軟向老系統用戶妥協 將延長Win7/8對Skylake支持時間

微軟周四宣布,將再次延長對第六代英特爾處理器(Skylake處理器)Windows 7和Windows 8設備技術支持的時間。

微軟本周還宣布,將Windows 7的這一時間推遲一年半,至2020年1月14日,同時將Windows 8的這一時間推遲4年半,至2023年1月14日。這一計劃也適用於Windows Embedded 7、8和8.1。

此前,今年3月微軟曾表示,這些Windows操作系統技術支持結束的時間將為2018年7月17日。

微軟Windows商業規劃總監沙德·拉爾森表示:“企業客戶向Windows 10遷移的速度超過任何其他版本的Windows。與此同時,我們意識到,在某些情況下,客戶的一些系統需要更長的部署時間。我們聆聽了這樣的反饋意見, 因此今天公布了對第六代英特爾酷睿(Skylake)處理器新的支持策略。”

幾周前,微軟承認,無法實現此前在2到3年內將Windows 10安裝至10億臺設備中的目標。據微軟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Windows 10已安裝至超過3.5億臺設備。

另外,拉爾森還表示,未來的處理器,包括英特爾第七代Kaby Lake處理器和AMD第七代Bristol Ridge處理器,只會通過Windows 10去提供技術支持,而此前版本的Windows將不再提供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35

英特爾發布頭盔Alloy 攜手微軟將虛擬現實普及到普通PC

美國當地時間8月16日,為期三天的2016年英特爾開發者大會(IDF 16)在舊金山正式開幕,超過6000名開發者參加了會議。在IDF上,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和微軟Windows負責人梅爾森(Terry Myerson)攜手宣布,雙方將共同合作推進融合現實(MR)。這項被命名為“Alloy”的MR技術,是一個全新開發的一體化虛擬現實解決方案,能夠實現VR和AR結合的“融合現實”。

另外,梅爾森宣布,微軟明年將發布Windows 10的更新版本,保證主流PC都可以運行Windows Holographic Shell虛擬開始菜單以及相應的融合現實MR和統一Windows應用。

AR與VR的升級——融合現實

該設備是真正意義上的無線虛擬現實眼罩,它擁有自己的處理器和電池,而且可以自主追蹤房屋內的動態,並通過追蹤用戶的手指與虛擬物體進行互動。它還配有內置攝像頭,幫助用戶看到房間內的其他物體以及附近的人。這正是英特爾力推的“融合現實”技術的一部分,也就是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整合到統一的體驗中去。

從現場的演示來看,MR相比AR更像VR,但又比VR多了些AR的體驗。具體來說,戴上Alloy頭盔後,用戶將置身於虛擬的環境中,卻能夠利用英特爾實感技術攝像頭“看到”自己的雙手,並直接用自己的雙手(而不是傳統VR中的傳感器和控制器)來跟虛擬世界的元素互動,在虛擬世界進行開門、使用工具等操作。

也就是說,MR不僅僅可以讓用戶進入虛擬世界,更能將現實世界帶入虛擬世界——這是它跟VR最大的區別。雖然這項技術目前剛開放給開發者,具體的產品及應用最早也要明年才面世,但MR所提供的差異化體驗無疑將對尚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的VR產業產生不小的沖擊。

再度與微軟攜手 MR體驗帶入PC

為了在軟件方面也創造更佳體驗,在推出新技術的同時英特爾還宣布與微軟展開合作,將共同把MR體驗帶到主流PC和應用之中。微軟Windows系統和設備事業部執行副總裁Terry Myersons在臺上表示,未來Windows將繼續升級以支持Alloy一體頭戴式設備的開發,微軟的Windows Holographic平臺也將在Alloy硬件中扮演重要角色,Holographic平臺將於明年面向所有Windows 10 PC開放。

“任何人都可以利用Alloy硬件,將它與Windows Holographic整合,並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虛擬現實系統。”英特爾CEO科再奇說。

目前還不清楚Alloy中究竟包含哪些組件,也不知道它的最終售價,但這的確是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未來發展的重要一步。與Oculus Rift和HTC Vive不同的是,這款設備完全無需連接PC。

在PC時代,英特爾和微軟這對“Wintel”組合,一個負責處理器,一個負責操作系統,兩者的無縫配合,幾乎主導了世界的運算體驗。進入後PC時代後,Wintel組合也遭受了明顯的沖擊,兩家巨頭都未能在移動領域擁有足夠的影響力。

但如今Wintel組合又再次攜手,意在提前布局虛擬現實領域,制定行業標準,讓這一未來技術進入主流消費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35

微軟“水土不服” MSN中國被管理層收購

微軟今日宣布,微軟在線(MSN中國)達成管理層收購協議(MBO),將成為西窗科技旗下公司,原微軟在線總經理劉振宇將出任西窗科技CEO,該協議於2016年8月10日起正式生效。

工商資料顯示,西窗科技註冊於2015年12月,原微軟在線總經理劉振宇是其主要發起人。

此外,微軟方面還通過博客證實,西窗科技同微軟正在密切合作,對現有公司重點的互聯網搜索廣告業務的運營模式進行優化,以確保其核心業務和合作夥伴的延續性。微軟稱,中國仍將是微軟最具戰略性的市場之一,未來公司仍將長期投入於中國市場。

2014年10月15日,MSN中國宣布更名為微軟在線網絡通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微軟在線將代表微軟在中國市場推廣微軟的在線產品和業務,並提供微軟相關在線產品和服務的廣告解決方案,為中國和國際廣告主提供全面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微軟在線產品和服務包括MSN中文網、必應搜索、Windows AiA、Windows Phone AiA、Xbox One 和Skype等。

2016年6月7日,微軟決定於關閉MSN中國網站, 這意味著微軟在中國市場的一次失敗。過去的幾年,微軟MSN未能成為中國領先的門戶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3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