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的瘋狂今年或許又要在任天堂身上重演。而這一次是超級馬里奧。
在昨天的蘋果發布會上,最酷的既不是iPhone的雙攝像頭,也不是無線耳機,而是任天堂即將在iPhone上面發布的最新遊戲——超級馬里奧。
蘋果宣布任天堂遊戲《超級馬里奧跑酷》(Super Mario Run)將於今年12月在蘋果商城上架,這也是該款經典遊戲將首度在智能手機端推出。馬里奧形象的締造者之一的宮本茂(Shigeru Miyamoto)在蘋果發布會上展示了一個馬里奧遊戲短片。即將在App Store上線的《超級馬里奧跑酷》的基本版可以免費下載,整個遊戲將采用收費模式。任天堂沒有透露何時推出安卓版本。
作為任天堂旗下的傳奇遊戲人,宮本茂近年來已經退居幕後,很少涉及遊戲制作。不過在這次iOS版的《超級馬里奧跑酷》中,宮本茂親自擔任制作人,與日本手遊巨頭DeNA合作,將馬里奧的IP引入智能手機端。
蘋果發布會後,任天堂股價開盤就狂飆近30%,續寫了兩個月前Pokemon Go上線時候股價的神話。
作為一款跑酷遊戲,《超級馬里奧跑酷》整體和傳統的紅白機遊戲類似,它采用了競速的方式,馬里奧不停地向右跑,用戶不停點擊屏幕讓馬里奧跳起來吃金幣,每一關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用戶還可以在線和全球其它玩家同臺競技,也可以兩人進行對戰。這也是馬里奧第一次出現在任天堂以外的平臺上。
蘋果還表示,將會把馬里奧和Pokemon等遊戲加入到蘋果手表,這樣又讓用戶多了一個遊戲的平臺和場景。宮本茂表示:“移動設備和遊戲機的遊戲開發的特性完全不同,任天堂希望找到宣傳自身強大IP的新途徑。”
研究機構Canalys分析師Daniel Matte對第一財經表示:“在蘋果發布會上看到任天堂確實還是讓我有點詫異,但這也應該是情理之中。對於蘋果而言,超級馬里奧可能並沒有那麽重要,因為任天堂肯定也會在安卓上推出同樣的遊戲。但是對於任天堂的意義就不一樣了,任天堂想要向手遊端發起進軍,盡管還很難說與蘋果合作是否一定能夠提振公司盈利,但是肯定是有積極的影響。”
“這對任天堂來說一個了不起的合作,蘋果為任天堂的手遊做了最好的背書。”北方信托資本市場分析師Neil Campling表示,“這對於任天堂把它具有影響力的IP轉向手遊來變現的策略無疑是最好的支持。”
馬里奧對於任天堂來說是一棵巨大的搖錢樹。Campling透露,全球與馬里奧相關的遊戲產品已經賣掉超過5億件,這也將是馬里奧首次自主開發的第一款手遊。和Pokemon不同,馬里奧就像是任天堂的“米老鼠”,擁有完全的版權。
“通過iPhone來滲透影響力是任天堂的投資者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川崎友明(Iwai Cosmo Securities)分析師Tomoaki Kawasaki表示。任天堂最新推出的旗艦遊戲手柄Wii U未能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很難與索尼PS4或者微軟的Xbox One競爭,投資者因此迫切要求任天堂把遊戲授權給智能手機,來分享這個增長最快的行業。
目前任天堂已經在智能手機上發布了一個名叫Miitomo的宣傳App,並稱將在明年3月前在手機上發布《動物之森》和《火焰紋章》的遊戲授權。這兩款遊戲與今天發布的Super Mario Run一起,將構成任天堂手遊系列的強大產品線。
手機市場調研機構SuperData Research的創始人CEO Joost van Dreunen對第一財經表示:“任天堂請一個職位如此高的高管(宮本茂)在蘋果發布會上展臺進行產品演示,足以證明任天堂對於手遊的態度是非常認真的。Pokemon Go的火熱程度可能是任天堂自己都沒料到的,所以他們開始大力推進手遊的發展。它可能使用的策略是在手機上推出簡化的遊戲版本,其實是起到了廣告的效應,刺激玩家去買它的實體遊戲產品設備。”
手遊市場已經成為科技公司都垂涎欲滴的領域了。本周騰訊市值超過阿里,成為亞洲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也是依托其手遊業務的迅猛發展。騰訊有誌於成為中國的“迪士尼”。騰訊擁有全球廣受歡迎的手遊《穿越火線》和《火影忍者》的授權,這也幫助它在過去一個季度中,手遊收入增長至96億元人民幣。
今年,微軟的Windows Phone地位一直頗為尷尬,一邊是上市一年多的Lumia 950繼續被人罵,只能靠大降價來清庫存。另一邊,配置強悍的惠普EliteX3卻因為價格和 定位問題成了企業級市場的專屬。未來,向企業級市場進軍將成為Windows Phone的新戰略,而傳統的消費級市場恐怕將被微軟徹底拋棄。
據消費者反映,微軟位於波士頓的旗艦店幾乎已經沒有Windows Phone展出了,此外,店內的服務人員在解決此類設備問題上也不在行。而在亞利桑那的微軟旗艦店中,Windows Phone的展臺已經徹底消失。
針對這種情況,微軟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微軟正準備徹底將Windows Phone設備從全美的微軟旗艦店撤架。這些旗艦店曾經被寄予厚望來對抗蘋果的Apple Store,而Windows Phone也曾經是這些旗艦店里的明星產品。
目前為止,為了提高Windows Phone手機銷量,微軟不斷對Lumia系列采取降價措施,甚至是買一送一。而Windows Phone從自家旗艦店中消失,或許正式標誌著Windows Phone在歷史上消亡。而替代Windows Phone的可能是傳聞已久的Surface Phone。
據彭博報道,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呼籲俄羅斯國內減少對國外科技公司產品的依賴,作為一個響應,首都莫斯科市決定將把所有的微軟軟件,替換為俄羅斯本國軟件,這將會涉及到幾十萬臺個人電腦。莫斯科市負責信息技術的官員Artem Yermolaev對媒體表示,莫斯科市將首先從郵件系統開始。
在大約六萬臺個人電腦上,微軟提供的Exchange Server和Outlook郵箱客戶端工具,將會被替換成為俄羅斯國營電信運營商PJSC開發的郵件軟件。未來,莫斯科當局計劃在一共六十萬臺電腦上替換微軟的郵件軟件。
微軟在全世界最暢銷的兩個軟件分別是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和辦公軟件Office,未來莫斯科也準備替換這兩個軟件,不過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開發難度比較大,要尋找到俄羅斯國內理想的替代產品並非易事。
對於美國軟件和互聯網公司來說,俄羅斯正在變成一個不甚友好的市場。比如谷歌此前遭遇了俄羅斯政府反壟斷部門的調查,上述的搜索引擎Yandex指控稱,谷歌作為安卓系統的開發商,要求俄羅斯的安卓手機廠商同時預裝谷歌的全套軟件,此舉損害了競爭對手。隨後在八月份,俄羅斯反壟斷部門對於谷歌開出了675萬美元的罰款單。
大約五年前,俄羅斯也曾經對微軟公司發起反壟斷調查,但調查結果表明,微軟並未有違規行為。當時,俄羅斯官員還曾表示,將會安排開發本國的電腦操作系統,減少對於微軟Windows的依賴。據稱,俄羅斯將會投入500萬美元的資金,將會根據國際上的開源操作系統Linux,開發適合俄羅斯的操作平臺。
據美國媒體Recode報道,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已因為健康問題離職。他和微軟另一位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是目前美國科技行業中擔任最高管理職位的華人。
微軟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也向媒體確認了這一消息,但官方尚未發布正式聲明。
據報道,陸奇是因為之前自行車運動受傷,傷情加劇而被迫離職的。
在微軟高層管理圈中,陸奇直接向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報告,他的職位是應用和服務工程部執行副總裁。在微軟數次高層調整中,陸奇的地位始終非常鞏固,負責著微軟的應用和服務部門,領導Office、Office 365、Skype、Bing、Yammer等諸多業務的研發,為微軟的搜索、生產力、通訊全線業務提供技術支持。
陸奇出生於1961年,畢業於複旦大學和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擁有計算機博士學位,隨後先後工作於IBM和雅虎,擔任雅虎高級副總裁職位。2007年,陸奇加入微軟,負責微軟互聯網業務,親手打造了微軟必應搜索引擎。
據路透社報道,微軟發言人Robin Koch當地時間周五表示,公司已申請歐盟反壟斷機構審查、批準收購LinkedIn的交易。今年6月微軟宣布以2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inkedIn,目前這比收購交易尚未最終完成。
Koch稱,歐盟委員會已經表示將在11月22日前就是否批準這一交易作出決定。歐盟委員會可以有條件或無條件批準微軟收購LinkedIn的交易,如果認為交易存在重大問題,它可以啟動冗長的調查過程。
美國、加拿大和巴西反壟斷機構已經批準微軟收購LinkedIn的交易。
Salesforce對微軟收購LinkedIn的交易持批評態度,稱這一交易不利於創新和市場競爭。
微軟研究員本周宣布,微軟經過訓練的神經網絡已可以像人工一樣識別人類的語音。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在周一發布的報告中,微軟讓NIST 2000自動化系統與專業速記員進行了比賽。結果顯示,自動化系統的錯誤率首次低於人工。報告稱:“這是會話語音領域首次報告的(自動化系統)達到人工水平。”
而更強大的語音識別系統可以給未來的微軟產品帶來一系列影響。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宣布,會話技術對計算機的重要性將堪比圖形用戶界面(GUI),而這樣的會話將在不久的將來進入所有計算設備。
關於這一成就,微軟在官方博客中表示:“這一里程碑將給用戶和商業產品帶來廣泛影響,語音識別技術將帶來明顯的增強。這其中包括類似Xbox的用戶娛樂設備、實時語音文本轉換等無障礙訪問工具,以及類似Cortana的語音助手。”
在智能語音識別領域,微軟的Cortana後來居上,行業評價已經超過了蘋果的Siri,目前微軟已經把語音助理覆蓋了各種計算工具,比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腦操作系統等。 蘋果Siri表現糟糕,已經引發了蘋果高管的註意。就在近日,蘋果從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挖來了一個人工智能技術的教授,將負責組建人工智能研究團隊。
微軟團隊表示,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提高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另外為了確保識別技術獲得更加實際的應用,微軟計劃在更加嘈雜的環境中,同樣實現高精度的識別,比如在一個熱鬧的餐館、人潮湧動的大街上,或是在狂風暴雨環境中,微軟希望在非正常環境下,語音系統也能夠準確理解人們說的話。
亞馬遜連續多個季度的財報數據和創始人兼CEO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隨股價不斷攀升的身價已經充分展示了雲計算業務的“多金”。
亞馬遜股價過去6個月實現大幅上漲,從今年2月的474美元漲到10月5日的844美元,此後雖然有所回落但至今依然維持在810美元的高位。而貝佐斯的凈資產也因為亞馬遜的股價上漲而增加了200億美元,“福布斯400富豪榜”數據顯示,貝佐斯剛剛超過“股神”巴菲特,成為美國第二大富豪。
而這一次,受益的是如今正忙著和亞馬遜旗下的雲計算業務——“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激烈競爭的微軟。由於微軟剛出爐的財報中調整後每股收益和營收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推動其盤後股價大幅上漲逾5%。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多個季度的財報都忙著為此前收購諾基亞業務“填坑”的微軟這一次終於憑借雲計算業務吐氣揚眉一回。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
在截至9月30日2017財年的一季度中,微軟的2017年第一財季總營收204.5億美元,基本持平於去年同期;凈利潤為46.9億美元,同比下降4%。
雖然微軟這一季度在營收和凈利上的表現並沒有太搶眼之處,但雲計算業務的高速增長成功攫取了眾人的眼球。
具體來看,這一季度,微軟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業務收入達到67億美元,增長6%。其中Office 365 服務收入增長51%,企業級 Office 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5%;消費級 Office 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8%,消費級 Office 365 訂閱用戶總數增長至2400萬;Dynamics 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11%。
而在智能雲服務這一業務,微軟這一季度增長了8%。得益於年金收入的兩位數增長,服務器產品及雲服務收入增長11%;微軟雲 Azure 收入增長116%,其中 Azure Compute 的使用量同比增長超過2倍;企業級服務收入增長1%。
即使在整體業務收入下降2%的更個性化的計算業務中,Windows 企業級產品及雲服務收入仍與去年同期持平。
相比雲計算業務的一枝獨秀,微軟硬件業務在這一季度表現一般。這一季度,微軟手機業務收入下降72%;Xbox 軟件及服務收入的增加與 Xbox 主機收入下降相抵後,遊戲業務收入下降5%。
“我們本季度的業績體現了對雲服務的需求在持續增長。”微軟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Amy Hood)表示,“我們將持續擴大投入,以長期增長為目標,以高效運營為原則在各條業務線卓越執行。”
在財報發布後,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在支持混合雲的核心的基數設施建設需求之外看到的客戶更高層次的需求場景,我覺得這加速了Azure業務的增長,而上個季度之前我們還沒意識到要這樣做。“我們在很多年前就決定,在客戶服務器之外,Azure應該被註入到分布式計算之中,現在我們終於到達了真正的混合雲計算的初步階段。”
2014年履新微軟CEO之初就已經確認“移動為先,雲為先”戰略的薩提亞•納德拉絕對清楚移動業務對於微軟這個老牌科技公司的重要性。只不過,前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Ballmer)在任期間決定收購的諾基亞業務依然讓他如鯁在喉。於是,納德拉一上任就宣布了對原諾基亞手機業務全球裁員1.25萬人的計劃,隨後微軟選擇對諾基亞業務多次“割肉”。
相比移動業務的大調整,向雲端轉型一直是納德拉堅持的重點。
2014年9月,納德拉第一次以微軟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造訪中國就忙著與近兩百位中國雲產業從業者及合作夥伴舉行客戶峰會。
“微軟對於長期的發展和服務的增加具有更好的承諾,不管是區域性還是國際市場都是如此;而且,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我們比市場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有更多的證書,我們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是唯一跑到中國市場去發展的雲計算供應商,而且還在在德國法律規定之下在那里運營和發展。”在納德拉看來,上述原因是微軟雲業務取得增長的主要原因,微軟會繼續專註發展這些優勢。
每經記者 王嘉琦 趙娜
1999年12月30日,這是微軟最高光的時刻。當天其股價創出歷史最高位59.97美元/股,市值達到了613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值錢的公司——直至13年後,蘋果公司的市值才超越這一紀錄。
處在新千年之交,意氣風發的微軟為對人類未來的智能生活進行了設想:微軟發布了一部視頻短片,其中有面部識別、遠程通訊、網上購物、智能家電等等,在當時,這些都是極為大膽的設想。
如今,這些曾經看似高大上的技術已是再正常不過的現實,但這和微軟無關,微軟幾乎“完美地”避開了這些領域。對絕對大多數人來說,微軟給人的印象還是Windows、Office、Xbox。
由於業務平平,加之互聯網泡沫破滅,1999年後,微軟的股價表現只能用“微軟”來形容,後起之秀谷歌、亞馬遜、Facebook生機勃勃,成為互聯網行業新的主宰,微軟度過了“失去的17年”。直至本周,微軟才超越1999年,創出歷史新高60.45美元,那些被套整整17年的人終於解套了!
是什麽原因讓微軟得以鹹魚翻身?
失去的17年,微軟去哪了?
從1995年到1999年,是互聯網泡沫的5年。2000年起,隨著泡沫破裂,以及美國聯邦政府聯合20個州向微軟發起的反壟斷訴訟,使微軟股價長期處於30美元以下。
隨後,互聯網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蘋果和安卓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上Twitter,Facebook,Google以及中國的微博,微信社交平臺的崛起,讓PC時代的霸主微軟漸漸落後於時代。
從2007年至今,蘋果iPhone已經發展到了第十代(iPhone7),股價也從當時的不到20美元一度漲到了133美元左右。而2004年才上市的谷歌股價已經漲到了799.37美元,漲幅1467.58%。
眼看自己被甩在了時代的後面,微軟在2013年9月做出了一個頗有爭議的決定:以54億歐元(約合71.1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部門,以及諾基亞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的品牌使用權。當時,微軟給出的一個理由是,借力智能手機發展形勢,抓住一次巨大機遇。
但就目前來看,微軟做了個賠本買賣。今年5月,諾基亞宣布將把諾基亞功能手機業務以3.5億美元出售給富士康,同時重組智能手機業務,硬件制造部門將裁員1850人。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查看微軟2015和2016財年報告發現,2016財年微軟對手機業務資產減計6.3億美元,計提手機業務重組費用4.8億美元;2015財年,對手機業務商譽和資產減計75億美元,超過了諾基亞的收購價。
10月21日,微軟2017財年第一財季(截至2016年9月30日)財報顯示,得益於手機業務成本的降低,該季度營銷成本減少了2.45億美元,降幅18%,研發費用減少了1.39億美元,降幅9%。這對微軟及其投資者來說,算是難得的好消息。
“雲計算”拯救微軟?
2014年2月,微軟高層重組,印度裔的薩提亞·納德拉成為CEO,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正式卸任微軟董事長。
在前一任CEO鮑爾默治下的13年里,微軟接連失去了智能搜索、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此前就在微軟負責雲計算和企業業務的納德拉果斷采取“雲為先”的戰略。雖然總體利潤沒有什麽實質性增長,但微軟股價卻連攀新高,從2014年2月初的36美元左右漲到如今的60美元一線,同時雲服務超越了Windows業務成為微軟的主要營收來源。
2017財年第一財季,微軟的營收為204.53億美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凈利潤下滑4%至46.90億美元,但遠超華爾街分析師預期。
最重要的是,微軟的雲業務保持了高速增長:
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下的Office365服務收入增長51%;
企業級Office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5%;
消費級Office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8%;
Dynamics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11%;
智能雲部門的微軟雲Azure(註:微軟的公有雲平臺)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16%。
在上一財年,微軟雲Azure營收同比增長了113%。微軟表示,雲計算業務是促使其第一財季業績表現強勁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增長率為10%,另一競爭者亞馬遜的AWS業務增長率也僅為30%。微軟在增速上遙遙領先。
“主要是微軟在企業客戶方面有很多積累,比如Windows、Office大量的企業級用戶,可能在轉雲計算的時候首先都會選擇微軟。”IT獨立評論員孫永傑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微軟的雲計算業務肯定主要面向企業市場,這是優勢所在。
目前,美股市值排名前5的公司,就有4家涉及雲服務,包括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而這4家公司最近五年的股價一路上漲。其中,蘋果上漲了120%,谷歌上漲了174%,微軟上漲了154%,亞馬遜上漲了276%。
今年上半年,亞馬遜的雲服務AWS營收54.5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0.8%,占公司總營收的9.15%。但蘋果和谷歌均沒有單獨披露雲服務的營收。此外,甲骨文公司2017年第一財季雲業務收入增長了59%,占公司總營收的11%。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留意到,今年二季度,阿里雲計算業務的收入為12.43億元,同比增長156%,連續五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同樣在二季度,騰訊的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75%,達到34.79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得益於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收入的增長。
根據市場機構Gartner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已達1750億美元,預計2016年將達2030億美元,而2019年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達到3120億美元。
股價複興背後的“小算盤”
雲計算固然可以提升微軟的投資價值,但如果你認為這是其股價創出新高的唯一推動力,那你就太天真了。
有一點點炒股經驗的人都知道,股價不僅取決於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取決於各種概念,而微軟的概念是“大額回購”。
這些年來,微軟一直在系統性地回購股份(這相當於自己炒自己股票了)。標普道瓊斯指數高級指數分析師HowardSilverblatt對此進行了統計,截至2015年6月的10年時間里,微軟斥資1236億美元回購股票,遠超任何一家公司。
自2004年1月至今年6月,微軟回購了1360億美元的股票,股本流通總數減少了26%。同樣的營收和利潤,在股本減少後,可以提升每股收益率,這是微軟股價上漲的另外一個邏輯。
需要註意的是,雖然經歷了“失去的17年”,但微軟依靠其長期在PC操作系統領域的霸主地位,每年仍可獲得穩定且巨額的利潤,這是其得以完成股票回購的底氣所在。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記者統計發現,過去的完整三個財年,微軟共計實現511億美元的凈利潤,截至今年6月30日,微軟的現金和短期投資(可迅速變現)總計超過1100億美元,這意味著微軟仍有足夠的財力維持回購。
三星Note 7、S7 edge接連爆炸,也擋不住三季度出貨量全球第一
每個人看自己付出心血的作品都會這麽動容吧
周一,早上好~
這兩天,靜靜又看了一遍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深深覺得匠人精神的可貴。創業圈,常常需要雞血,但是不能浮躁哦,靜靜相信,以匠人精神去做產品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好了,來看今天的早報。
1、30位內地富豪一年套現692億
胡潤研究院日前發布《2016胡潤套現富豪榜》,共有30位企業家登上該榜,過去一年,這些企業家套現皆超10億元,總套現金額達到692億元,相比去年減少19.5%。人均套現23.1億元。
減持上市公司股票和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是過去一年企業家大額套現的兩大主要途徑。榜單顯示,馬化騰減持騰訊股份後獲利79億元,成為“2016套現大王”;聯合睿康的夏建統和信威集團的楊全玉過去一年各套現41億元,排名並列第二。
@波蘭手風琴:一部人先富起來了。
2、國稅總局:前三季度稅收89700億 同比增長7%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扣減出口退稅後為8萬9700億元,同比增長7%。據悉,今年上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引起了廣泛關註,但從稅收數據上看,進入8月以來,重點稅源民營企業投資增速大幅加快,今年首次超過國有企業。
@你不會不知道:7%耶,我納稅我光榮。
@vvvianIan:民企投資跑贏了國企,是不是因為國企步子邁得更小?
3、中國工業機器人年銷6.67萬臺 市場份額超全球1/4
據新華社報道,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表明,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24.8萬臺,同比增速12%。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85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123億美元。其中,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全年銷量累計6.67萬臺,占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超過1/4,中國自2013年起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
@愛誰誰bbbbbb:市場份額大,不代表研發水平一定高,同誌們仍需努力。
@飛天小女警:人工智能熱度真高,什麽時候家庭機器人的市場份額也能蹭蹭漲上來。
4、發改委:擴大直接融資比例促進民間投資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表示,我國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回升,表明促進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取得了積極成效,下一步將繼續鼓勵企業進行直接融資,促進民間投資增長。發改委於近日出臺26條具體措施,其中特別提出要拓寬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今後國家發改委將繼續鼓勵發展直接融資,大力推進企業債發行的規模,引導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和股權融資,創新企業發債品種,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阿道夫:民間熱錢也越來越理性了,可能會自然流向某些高回報行業。
@牛俊傑嘰嘰喳喳:企業融資難是真的,尤其今年,希望市場上的錢能被引導到需要的地方去。
5、上市公司風險指數報告發布 金融房地產成重災區
昨日,《2016中國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報告》發布,顯示2015年因債務問題產生的訴訟數量急劇增加。企業違規、非標準審計報告、企業高管違法違規數量等均大幅超過往年,其中高管違法違規達493次,為2011年110次的近五倍;房地產業成為法律風險上升幅度最大的行業。從訴訟的行業分布來看,金融業是披露訴訟數量和涉案資產最為集中的行業,訴訟案件數量占上市公司訴訟次數總數量的87.9%, 涉案資產占上市公司涉案總資產的23.9%。
@巴巴爸爸:我腦海中蹦出的是P2P。
@熱情的鴿子:樓市再這樣下去,房地產的法律風險上升還早著呢。
6、兩則關於三星的新聞
三星Note 7起火原因尚未查明,S7 edge又爆炸
據手機科技網站Phone Arena報道, 一位在美國某運營商工作的讀者爆料稱,有顧客拿著爆炸燃損的三星Galaxy S7 edge手機來店里抱怨求償。該用戶稱,手機收到兩周,是自己將換新版的Note 7退回之後更換的,但沒想到發生了爆炸事故。報道稱,這部S7 edge爆炸前曾用原裝充電器徹夜充電。這並不是三星S7 Edge第一次發生爆炸事故。
@Lin鑚:各種爆炸,三星手機業務已經不是傳統手機制造商咯。
@風仲尒白馬_vsn:三星:這事有完沒完了??!!
第三季度手機出貨量排行榜:三星居首
近日,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布最新報告,延續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逐漸回溫的態勢,以及中國品牌出貨持續高度成長,2016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維持強勁成長動能,生產數量約3.5億部,季成長高達10.4%,創今年新高。報告顯示,第三季華為智能手機生產數量達3200萬部,季成長約10.3%,穩坐全球第三,市場份額占9.1。前兩名是三星和蘋果,市場份額是22.3%和12.9%。
@大火v不會試試:我的蘋果7還在路上,這排位有我的一份貢獻不?
@信星座沒朋友:默默看了一眼自己的錘子,支持老羅。
7、微軟"鹹魚翻身":股價沈淪17年後創歷史新高
1999年12月30日,微軟股價創出歷史最高位59.97美元/股,市值達到了6130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值錢的公司。直至13年後,蘋果公司的市值才超越這一紀錄。直至本周,微軟才超越1999年,創出歷史新高60.45美元。有評論稱,哪些被套整整17年的人終於解套了。
@就我這技能:17年,最終還是自我超越了哈哈。
@不回家吃金幣嗷嗷:喬布斯也曾站上世界之巔。
8、AT&T收購時代華納 川普不同意!
美國電信公司AT&T周六宣布,將以8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時代華納。交易完成後,AT&T將轉型成為一家媒體巨頭。但這筆交易仍有待監管部門批準,尚不清楚能否獲批。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宣布,如果他當選美國總統,那麽將否決這筆交易,因為這將導致“太大的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你怎麽知道我沒拉窗簾:別的我不管,以後片頭不要出現AT&T,太出戲了。
@nEwliFe-s:特朗普太矛盾了,明明自己就是用權力否決人家。
9、特斯拉已實現第5級自動駕駛 適用所有特斯拉車型
近日,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宣布,未來所有特斯拉新車將裝配“具有全自動駕駛功能”的硬件系統Autopilot 2.0。根據特斯拉官網顯示,這項自動駕駛硬件Autopilot 2.0將適用所有特斯拉車型,包括最新的Model 3,而配備這種新硬件的Model S和Model X則已經在產線中生產。馬斯克表示,新硬件將完全有能力支持Level 5級別的自動駕駛,這意味著汽車完全可以“自己開車”。
@時空裂縫的愛:汽車自己開了,我能安心低頭玩iPad嗎。。。
@藍色大門付款了雙11:到真正投入使用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吧,這故事講得有點早。
美國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LinkedIn第三季度營收為9.60億美元,同比增長23%;基於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實現凈利潤為860萬美元,去年同期實現凈虧損為4740萬美元。
此前6月11日,LinkedIn與微軟達成合並協議。根據協議,微軟采用現金方式以196.00美元/股的價格收購LinkedIn,交易價值約262億美元,其中包括LinkedIn擁有的凈現金。8月19日,LinkedIn股東投票批準的此項合並協議。LinkedIn預計交易將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
LinkedIn CEO Jeff Weiner表示:“第三季度,我們在LinkedIn平臺持續的產品投資推動用戶參與度提升,並再次實現強勁的財務業績。展望未來,與微軟的合並交易將為我們創造機會,顯著增加LinkedIn的影響力和規模,並借此為會員和客戶帶來價值。”
財報公布後,LinkedIn股價盤後上漲不到1%,報188.63美元/股,而微軟股價上漲不到1%,報60.10美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