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第二篇)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089428
書接前文,我的第二任董秘生涯就這麼結束了。但在這個任期中由於項目的複雜性確實使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的體會是借殼上市比直接IPO難,更鍛鍊人。IPO就是梳理一家公司的法務、財務、業務就完了,可是借殼要梳理的兩家甚至多家公司。特別是又牽扯到國有股份的問題,使我幾乎整整花掉一年的時間只泡在國資委和證監會這兩個部門裡。可以說借殼中所做的工作是完全覆蓋IPO的,而IPO中的工作涉及不到借殼的某些方面,至少我的經歷如此。

      這裡我要特別說一下中國證監會。在我的體會中,中國證監會絕對是中國所有政府部門中最專業、最嚴謹、最按章辦事的部門!有人說是人民銀行,我不敢苟同。因為證監會是所有政府部門中最沒有根基、最沒有歷史傳承、借鑑歐美成熟市場做法最多的部門,沒有人行那種幾十年沉澱下來的官僚體系和歷史慣性的包袱。而且這麼多年來,資本市場一直是挑剔者和聰明人的天下,和這樣的群體博弈,你只要一丁點不專業、一丁點不嚴謹、一丁點不按章辦事就會被人鑽了空子、抓了辮子、拆了檯子!所以,我從來都笑對某些中介機構、投資人所謂「路子」的說法,有本事您去走嘛,要真走得通,呃。。。那我也認!呵呵。

      好了說一下第二任董秘這個故事的尾聲:很多圈內人對此的評價是—接手的人這些年干的並不比我好,但也沒把事辦砸。這個評價我很滿意,至少說明我也是公務員水平嘛,哈哈。世上的事啊,本來就是換了誰做都差不多。當時老闆也算厚道,我還留任集團董事長助理,兼著集團投資部的總監,主持集團另一個IPO項目。但是,年輕嘛,還是傷情了。不久之後就去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做公司秘書。

      香港這家上市公司的經歷我不想多談,因為本質上來講就是因為自己這些年的不斷努力(或者說折騰吧),在資本圈中有了些老哥們、老同志,大家幫我抬轎子讓一個國資背景的企業集團相中了我,等於讓我去香港市場鍍層金。我想談的是香港資本市場給我留下的印象:玩法多、監管嚴、效率高、極透明。香港上市公司的公司秘書制度和國內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來就是借鑑人家的嘛),但因為市場成熟度很高、信息透明度很高所以幹起來反倒覺得什麼事情都可以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來做。當時除公司秘書組外,我還分管著機要室、企業傳訊部和總部庶務部,為什麼可以做到這麼大的管理覆蓋面呢?不是我能力大,而是香港的公司秘書制度保證了這個職位能有這麼多的管理空間和時間。可以說如果單純的作為公司秘書這個職位來講,在公司中的地位是比國內的董秘要低一些的,更多的是執行而非決策,但效率更高。當然這也許和我那家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關,也不是所有港企都盡然。

      說到這,我看前一篇的回覆中有很多朋友對董秘的薪酬很感興趣,很多人都說是高薪,呵呵,其實這要看你和什麼樣人比了。就我的情況大放送一下吧:以現金薪酬來說,我目前最高的一次年薪拿到的是稅前55萬元人民幣。以股權來說就有點麻煩了,要IPO成功了、上之前就持股、持股價老闆給的低、持股數還不少、解禁時股價還可以,那才能說賺到了「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那筆橫財!可要是上不成呢?(還不包括打算上的,就光數數現在排隊的企業吧)要是上之前沒持股呢?要是老闆摳門高管持股價格定的太高呢?自身經濟條件有限導致持股不多呢?解禁時股價跌得一塌糊塗呢?哎,這麼多「黑天鵝事件」湊在一起,我們賺份辛苦錢難啊!不像律師、會計師,別看每個項目數額不多,但穩賺啊!你上不上他們都要收錢啊!不信你去看看金杜、中崙、天健、立信等國內大律所、大會計所的停車場,合夥人、高級合夥人開的幾乎都是寶馬7系、X5、Q7、奔馳S等等百萬元的豪車!券商更不用說了,上不成有諮詢費,上成了有承銷費。至於說VC/PE等戰略投資者,那更是唯利是圖,好人有不少,但大忽悠更多!所以下面的第三篇將著重說說在我的第三任董秘也是最精彩、最奇葩的一次任職中,和VC/PE鬥智鬥勇、爾你我詐、轟轟烈烈的悲壯故事,同時會有券商、律師、會計師的精彩登場。感謝大家的持續關注。(又要吃飯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89

第二篇:講解《我的投資學》——投資者為什麼要學哲學 CHQ森

http://xueqiu.com/1693466204/24546377
A
     哲學很難懂,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哲學是什麼。那為什麼投資者要學哲學呢?我也不是一個哲學家,也沒有受過嚴格的哲學訓練,在這裡我只是談談自己學哲學的體會。我高中的政治書中這樣解析哲學:哲學——愛智之學。因為我對哲學的熱愛,改變了我自己傳統的知識觀——實用主義,而轉變為求知主義的知識觀。像希臘時代一樣,只有是能增進人的智慧的探索、研究都應該得到認可和鼓勵,而不以實用作為衡量知識的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徐之明在上《學習大國興亡的意義》時講,怎麼理解它呢?「像現在有些人提倡的一樣,有用的先發展,沒有的後發展,但是這在現實當中卻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有用的?人們判斷有用的標準是什麼?恰恰是我們已有的知識,我們是在用已知去衡量未知,我們拿過去來衡量未來。我們的路子怎麼不是越走越窄?」芒格說,要建立思維的柵格模型,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式。如果你沒有求知主義的知識觀,沒有對知識、對真理的渴望和追求,我想你要建立這種柵格模型有點難度。專家思維往往意味著你出來你熟悉的行業和專業你就是白痴。你正確的判斷,往往和你是思維模式有關。人類的大腦可以看作是一個系統,如果你的系統存在偏差,你輸入的信息是對的,也不能保證有正確的結果。(見《單向度的人和經驗主義》http://xueqiu.com/1693466204/21965324

     好吧,為了迎合很多人內在的心理需求,我談談學習哲學有什麼用吧。老實說,學習哲學真的沒有什麼實用的地方。它帶給你的很多東西都是虛的——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學習哲學讓你勤於思考——「我思過固我在」,學習哲學讓你有一種看透昏亂現象追求真相、事物的本質能力,有助於你培養自己的抽象性思維。一旦你獲得這種可貴的能力,你在觀察股票市場,你就獲得了一種超於常人的理解能力。像索羅斯一樣,「在我成為一名成功的金融投機家之前,我曾是一位失敗的哲學投機家。不料抽象的技能居然大勝市場,令我喜出望外。當然,如果將成功歸之於抽象的觀念,也許言過其實,但由此而確立了優勢則是無可置疑的。」

     因此你想在這次投資的遊戲中勝出,就需要你對遊戲某一方面的理解比任何人都要深。你就像一個門外看一樣,你只能觀賞像大魔術家大衛·科波菲爾在空中飛翔,還可以讓自由女神像消失,你絕對不能參與和他的比賽中。還有最近國內比較熱門的氣功大師王林,來一招"用意念抓蛇",如果你不對其中的竅門不清楚,你肯定會驚嘆不已。多少社會名流,高官名媛被蒙在其中。當然你有充分的信息優勢,比如說你不害怕法律的制裁,有內部人的小道消息,你也可以戰勝市場。但是這樣的機會不是最好的選擇,也不是每個平常投資者的正常選擇。投資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理解這個市場,辨別市場提供的機會,等待市場以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運作時——即贏的概率大大傾向於自己的時候果斷得出手。

      通常學習哲學的人比較有深度,不會隨便被別人忽悠。你說事情是這樣的,他不一定會相信你說的話,通常有一種批判、懷疑的精神,有效地避免了出現大眾人云亦云的現象。他通過自己的抽象、思辨更好地理解事物背後的根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595

外匯縱橫(11):外匯市場101-第二篇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7208

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是指一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或其他貨幣保持固定匯率的制度。其實固定匯率原於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 Agreement in 1944),當其時主要核心內容是

1.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國際間就貨幣事務進行共同商議,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信貸支持。

2.美元與黃金掛勾,成員國和美元掛勾,實行可調整的固定滙率制度(一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

3.取消經常賬戶交易的㚈匯管制。

(下回詳談固定匯率制其中之聨繫匯率制 Peg System)

浮動匯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個國家的央行不會進行干預匯率的動作。匯率是由自由市場的供求來決定的制度。貨幣的強弱,主要是反映其經濟實力及與貿易伙伴的關係。

20世紀50至60年代,歐洲多國經濟漸復蘇,並認為固定匯率對自己國家不利,於是開始利用體系換取較為保值的黃金。美國的黃金儲備開始流失,迄今為止,美國已流失了其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美國原佔有全球黃金儲備的75%),但美國至今還是全球第一黃金儲備大國(目前約為8000噸)。

20世紀60至70年代,爆發多次美元危機,其後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協定」(Smithsonian Agreement)為標誌美元對黃金貶值,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局拒絕向他國的中央銀行出售黃金,美元與黃金掛鉤的體制至此名存實亡。

1973年2月,美元進一步貶值,世界各主要貨幣由於受投機商衝擊被迫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至此完全崩潰。但直至1976年國際社會間才達成了以浮動匯率合法化、黃金的非貨幣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牙買加協定」。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為重要的國際組織仍得以繼續存在至今,並發揮重要的國際作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束,也導致了今日美元與黃金的常態的反比例走向狀況,除特殊情況導致同升同跌外。

(下回詳談浮動匯率其中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Managed Float)

Source: Wikipedi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89

技術分析第二篇:各種投資流派的哲學思想及應用誤區(2) 獵手11-hawk

來源: http://xueqiu.com/1339778771/32921600

接上一篇的內容,上篇提到黑天鵝投資策略,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閱讀書籍《黑天鵝》作者: [美]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量化投資策略

嚴格上來說,量化投資不是一種投資理論,他僅僅是利用計算機去處理人類無法做到的事情。簡而言之,量化投資是將傳統的投資哲學,如價值分析、技術分析,編成可自動執行的程序代碼,他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他的優勢在於,在交易速度達到毫秒級的情況下,一些通常無效的交易策略會變得有效。

大量高頻交易的存在其實會加劇市場的雪崩效應。因為這些機器絕對理性並且絕對服從指令,因此在股市崩盤時,大量的高頻交易系統會同時觸發止損指令,在那一瞬間會有成千上萬的止損單突然湧出,本來市場就面臨流動性枯竭,這麽多賣單瞬間湧入,股價會在瞬間被砸掉90%,而這又觸發了更多的止損指令。。。由於量化投資不屬於投資哲學範疇,這里就不多說。

價值分析

價值分析的創始人應該算是格雷厄姆,也就是巴菲特的老師。實際上,我個人覺得格雷厄姆是證券歷史上最偉大的導師。衡量一個導師是否偉大,關鍵在於他教出了怎樣的學生。很多人可能自己很厲害,但是教出來的學生一代不如一代,這種人物頂多只能稱為梟雄。格雷厄姆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教出了幾個聞名於世的投資大師,例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直到現在,世界上那些管理著幾千億資產的基金經理絕大多數都是格雷厄姆的信奉者。這也恰恰說明了格雷厄姆的投資方法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價值分析認為:股市是實體經濟的影子,股市反映的是實業的經營狀況。(所以才有“股市是經濟晴雨表”這一說法)。因此假如你只關註股市本身的價格波動(沒錯,說的就是你——技術分析),那只不過是在捕風捉影,你應該把精力放在本源之處——實體經濟。而這就是當今的經濟學家為何整天研究宏觀經濟、公司經營狀況的根源所在。

簡而言之,價值分析認為影響股價波動的核心因素是公司經營狀況。所以你應該時刻關註企業的經營狀況,而了解一家公司經營狀況的最好途徑就是查看他的財務報表,所以分析財務報表成了價值分析者的必修課。

對於價值分析的應用,我個人覺得核心思路就是尋找公司的隱形資產。因為這些資產都是隱形的,在財務報表中並沒有體現出來,一般人也察覺不到,因此在給公司股價估值時,並沒能體現出這些隱形資產的價值,但是這些資產卻是實實在在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利益的。於是股價就被低估了。

例如巴菲特特別喜歡擁有大量現金流的公司,而且是那種免費占用客戶資金流的公司。因為免費占用客戶資金,在財務報表里並沒有被納入資產範疇,但這卻是實實在在的可挪用的資產。例如貴州茅臺,每年都要求經銷商提前把銷售款打入公司賬戶,這筆錢其實就被貴州茅臺無償占用了。又例如阿里巴巴,通過扣押商家的信用保證金以及消費者的付款,無償占用了這筆巨款,幾十億的巨款,拿去做個7天理財,都有好幾百萬的利息了,這幾百萬純粹就是大家免費送給阿里巴巴的。

又例如品牌、網絡效應等,這些都是隱形的財富。可口可樂最值錢的就是他的品牌,隨隨便便一瓶自來水貼上可口可樂的標簽,都能賣出幾億瓶。

隨著一些傳統的隱形財富被逐漸挖掘出來,這些東西的估值已經反映到股價里,投資者要做的就是不斷去深挖、發現新的隱形資產,不能老是照抄巴菲特、彼得林奇所提到的那些隱形資產,例如現金流、品牌、地域優勢等爛大街的分析邏輯。投資無捷徑,想自己不加思考就照抄別人成果是不可能成果的,你可以借鑒前人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途徑,但是沿著前人的足跡重走一遍,你註定一無所獲。在獨辟蹊徑這方面,我推薦大家向彼得林奇學習,多看他的書,學習研究他是如何能做到以奇制勝(而不是簡單的複制粘貼他的結論)。

反身性理論

價值分析認為影響股價波動的核心因素是公司經營狀況,公司經營與股價的關系是身體與影子的關系。但是索羅斯認為這種哲學觀是錯誤的。索羅斯認為,公司與股價的關系不是簡單的身體與影子關系,股價不是公司經營狀況的被動反映,兩者其實是相互影響的。而將兩者聯系在一起的,是人們的預期(情緒)。

例如,假如投資者覺得A公司會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B公司會落敗,投資者就買入A公司股票,拋棄B公司股票。隨著A公司股價上漲,A公司去做股權質押貸款時就能貸到更多錢,並且銀行會給出更多授信額度。而B公司由於股價暴跌,抵押貸款時會被要求追加抵押物,從銀行貸到錢也比A公司要少數倍。於是A公司拼命擴張,B公司由於資金不足,只能不斷關閉門面,裁員。而這種做法又會導致股價進一步暴跌,從而陷入惡性循環。於是大家當初的預期實現了:A公司果然在競爭中勝出。但其實剛開始時,A和B的基本面是一模一樣的,僅僅就是因為大家預期不一樣,從而導致兩者的命運相差甚遠。

簡而言之,索羅斯認為,股票市場具有預言自我實現的功能。影響股價波動的核心因素不是公司基本面,而是人們對基本面的預期。即你長的帥不帥這事實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女神是怎麽評價你的,假如你的女神覺得馬雲看起來“萌萌噠”,那麽就算你是都教授轉世都無補於事。

很多人都覺得索羅斯寫的《金融煉金術》苦澀難懂。但其實並沒有那麽難懂。你只需理解日常生活中兩樣東西就行。

第一點:世界上有些東西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不受觀察者行為影響),例如物理規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氫氣跟氧氣燃燒後必定是生產水,不管你多麽渴望它生成金子,他都永遠不可能實現。但是有些東西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觀察者行為會擾亂事件進程)。例如人文社科就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例如某經濟學家預言明年要發生極其嚴重的通脹,預言一放出來,引起社會轟動,中央非常重視,於是馬上開始抗通脹,結果到了明年,由於中央提前幹預,通脹並沒有出現,這個經濟學家的預言破產了。假如這個經濟學家並沒有提前警告中央,那麽結果可能就真的是嚴重通脹。

對於不以人意誌為轉移的事件,並不存在索羅斯描述的反身性。一旦人們發現錯誤,馬上就會進入糾偏。就像一個鐘擺,他永遠都圍繞著事實中心左右搖擺,偏離稍大就會自動糾偏。只有那種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事件,就會出現索羅斯描述的反身性。即謠言可以不斷自我加強,自我實現,形成一種趨勢性行情,最後達到瘋狂的狀態,產生一種投機狂熱。

而索羅斯就是專門去尋找那種可以自我加強的投資機會,在事情剛開始露出端倪時介入,在大家情緒達到瘋狂狀態時退出。

第二點:索羅斯只是將機械運動的兩種模式應用到股市研究里。正反饋運動和負反饋運動。不以人意誌為轉移的事件會進行負反饋運行,一旦情況偏離事實中心太遠就會自動回歸中心。而以人意誌為轉移的事件會進行正反饋運作,就像山坡上的雪球,你只需輕輕一推,他就會不斷加速往下滾。而這個下滾過程就是索羅斯描述的反身性過程。

在當代所有的投資理論里,我最認同索羅斯的理論,也一致致力於投資者行為和投資者預期的研究。對投資者情緒和預期變化的把握能力,在這方面的功力,恐怕國內沒有幾個人能超過我。

夜已深,今天先寫到這,下一篇接著講述技術分析。我是獵手11-hawk,歡迎關註我。

@今日話題
特別聲明:

轉載務請註明以下出處,否則視為侵權:“本文作者:獵手11-hawk 更多精彩教程文章請關註本人的雪球賬號或關註個人微信號:hawk11haw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