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銀:超1600億元湧向香港 滬深300明年將上揚10%

滬港通開通已有2年,在此基礎上,深港通的開通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內陸與香港的資本市場的互動進一步加強,資金南下成為一大趨勢。在瑞銀證券“展望深港通啟動與2017年A股市場” 媒體電話會上,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預計,借助滬港通和深港通,南下流向香港的資金今年或將達到16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對於A股市場而言,滬深300明年或將上漲至3750點,有10%的上揚空間。

南下資金穩超北上

資金南下成為今年的一大趨勢。“今年1至4月,南下資金每天凈流入6億元人民幣左右,5月之後到現在日均已經跳升到16億元。從6億到16億,這是一個階段性的上升。”高挺說:“估計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南下流向香港的資金今年或將達到1600億元人幣民的規模。”

隨著深港通的開通、滬港通也取消總額限制,散戶投資港股的熱情加劇。那麽,投資港股的主力,是散戶還是機構?

高挺認為,主要以保險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為主。他解釋,1600億元的投資規模中,將有900多億到1000億左右的資金來自於機構投資者,這其中又以保險機構為主。保險公司並不追求短期盈利,多以長期資產配置為目的,因此,他們在香港市場的資金配置將是比較穩健的,不會呈現大幅震蕩。另一投資主力將是公募基金。當前,與滬港通和深港通相關的公募基金產品已有三十六七只了。僅從資金流向上看,應該對香港資本市場有一個正面的推動。

值得註意的是,資金南下將呈現持續的態勢。高挺解釋,這主要反映出內地投資者多元化投資意願比較強烈。同時,內地機構投資也有配置需求,內地諸多保險公司都持有豐碩的人民幣資產,且海外市場占比低,在人民幣貶值的背景下,有較強的多元化分散投資意願。

瑞銀證券方面表示,與南下資金相比,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北上的資金量則較為平穩。5月之前,平均每天大約5億元人民幣,5月之後基本上未出現大的波動。那麽,未來北上的資金是否會搭乘深港通,有一個大的飛躍?

“資金北上實際反映出的還是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判斷,最近這兩年,我感覺海外投資者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系統和銀行壞賬等存有擔憂。即使中國推行QFII已有多年,但A股整體外資比例很低,占比在流動市場上約為3%。因此從短期看,搭乘深港通,資金北上,應該不會對整體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其總量上會較為平淡,在結構上將有所偏重,譬如他們更偏向消費、醫藥等領域的投資。”高挺說。

深港通開通在即。在人民幣貶值趨勢下意義重大。高挺認為,深圳市場和上海市場,其體量相差不大,在與香港資本市場對接中,原來僅是通過滬港通與上證所聯通,如今通過深港通,與深交所打通。這樣一來,內地的整個A股市場均與國際資本市場相連接。其次,當前人民幣貶值承壓,市場各方擔憂各種資本流出的管制或將加強,但深港通的開通向市場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盡管從短期而言,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到香港投資是一種資金外流,但監管層對此並不擔憂,持續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

A股明年被看好

相較而言,深港通更加利好香港資本市場。而又將對明年A股構成何種影響?

“2017年我們對A股基本持正面看法,將滬深300的目標設定在3750點,與現在相比將有約10%的上升空間。”高挺說:“這主要基於對A股盈利增長的判斷得出的。 今年A股的盈利增長約為7%,尤其是三季度以來其增長勢頭較為穩健, 我們判斷明年A股的盈利增長約為6%。”

在板塊方面,未來需要警惕材料類板塊。今年,煤炭、鋼鐵和化工出現一個大反轉,如果此三類行業的價格不出現陡然下跌重現去年年末的狀況,其業績影響將在未來湧現。但需要主要的是,周期性板塊其特征是價格漲帶動股票上漲,呈現周期性上漲和下跌。同時,行政性的調控產量可持續性並不強,因此對於材料類板塊不能掉以輕心,可能在未來一到三個月內,此板塊的價格將會見底。

主題方面,看好中國消費和股息收益率比較高的股票。同時,看好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以PPP形式帶動的投資收益的板塊。高挺說,此外看好受益於人民幣貶值的企業。過去,人民幣貶值通常給A股帶來負面影響,但現在市場對這一影響的敏感度降低,能更為全面地認知人民幣貶值的背後原因,同時央行也能對其有較好的調控。從海外市場來看,日元貶值時其股市呈現上漲態勢,而英鎊貶值時,英國股市也呈現上漲態勢。人民幣貶值,對出口類企業和跨國公司有裨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29

取代誠哥四叔國家走資武器5,300億攻港

2016-11-17  NM

繼中海外、保利集團入主後,香港人成長回憶的另一塊啟德舊機場地皮,又被中資掠去。本月初海航集團以88億元的價錢,揮低長實、新地、新世界、恒基等十九家發展商,奪得啟德一幅住宅用地;其出價竟高市場估價九成,市場一片嘩然。這家神秘的海航集團,追蹤下來,原來多年來獲多家內銀提供、總數達5,300億元的信用額度。近月幾乎日日發債,不斷印銀紙南征北伐。已掃入其購物籃有香港快運、香港航空,以至香港國際金融集團等多家公司;收購所得,往往冠以「香港」兩字在前頭,恍似宣示主權。海航已猶如一副超級國家武器,兜走了日漸褪色的香港大孖沙。事實上,只要內地認為香港人不聽話,「香港人一定要管」,這種土豪加強控制本地資產的舉動,將陸續有來。

海航高價搶地,發生在辣招前。辣招後市場一直流傳,交易一定會撻訂了事,不過對方至今仍未有此打算。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佢哋未熟香港市場,都要交吓學費!投地價錢好緊要,人哋開價六千,你開六千五咁就成功。以前置地買康樂廣場地皮(現時怡和大廈),贏人九條街,結果落標個人俾人炒咗喎。」不過他亦慨嘆華資今非昔比,「香港發展商已經係第二、三代,係守天下,守到都當有交代。人哋(中資)仲係第一代,你可以話佢哋冒的風險大,都可以話佢哋進取、搏殺!你睇萬科、恒大一年起嘅樓,多過長江、新地加埋。香港發展商只借一、兩成錢,佢哋會借八、九成!加上中央放佢哋出去買嘢,大陸唔會要咁多美元存款喇。」

幾個月強攻香港

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投得「天價麵粉」的海航,以子公司「香港海島建設地產」入標。而這家公司,於今年九月才改名,舊名為「峰景高爾夫旅運」,在東莞經營高爾夫球場,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公司於今年七月,才委任報住深圳福田、海航廣東分區首席執行官的陳雪松為董事,反映攻港決定是這幾個月間的事。其實海航在今年七月,也曾入標油塘一幅地皮,可惜被另一中資、五礦地產,以高於預期上限四成、逾四十億元(港元,下同)奪去,是故今次海航出手更辣!而海航亦「懶得」和香港承建商合作。今年四月,海航以二十六億元購入泰昇集團(687)六成六股權,並在今年九月改名「香港國際建設投資管理」。此公司本業正是在本地作地基打樁及建築。

滲入本土民生

「香港海島建設」,聽這名字已知來勢洶洶;其實海航在這數年間,已慢慢滲入香港的航空、旅遊、以致金融業。其中在香港成立了六十年、是香港幾代人旅遊回憶的康泰旅行社,原來有一半股份已落入海航手中。一一年,海航以七億元,向康泰老闆黃士心購入五成股份。現時海航與康泰如何合作,第三代接班人黃進達(Jason)不願意透露,但退下火線的爸爸黃士心,則大方分享現時的合作模式,「香港同新加坡康泰分開,我仲會睇新加坡康泰,新加坡比香港旅遊業落後十五年,比較好做,嗰邊同海航無關。香港、內地我就退落嚟啦,我都六十九歲。我個仔做總經理,海航派財務總監睇盤數。海航同第二個合作我唔知,但我哋就合作愉快,佢俾足錢我哋!」黃士心形容現時與海航是「強強合作」,「依家喺深圳、廣州都有康泰,日後再發展可能需要海航幫手。佢喺內地有二十間航空公司,又有政治關係。以前周街都係錢,搵到我唔想搵,不過依家難好多!香港人多數自由行,唔跟團,所以Jason要北上尋找商機。」海航亦擁有香港唯一一間廉航公司香港快運。香港快運前身是何鴻燊創辦的港聯航空,○六年前後由海航購入六成股權並改名。快運全機只設經濟艙,機票不包膳食,椅背沒有影音系統,登機會選用較便宜的接駁車。上週快運推出光棍節「111元」單程機票優惠,優惠遍及日本、韓國、台灣等旅遊熱點,即時引來網民回響。來回連稅計,東京只需722元、台中607元、布吉660元,銀彈攻勢引死香港人。

以「香港」宣示主權

另一家香港人熟悉的名字──香港航空,亦早已落入海航手中。香港航空亦一樣以便宜見稱,近日往東京的來回機票750元起,連稅1115元,這些機票一般在數小時內便被掃清。港航配合其「很年輕、好香港」口號,曾贊助電視劇《衝上雲霄II》。前香港「一哥」鄧竟成,於兩個月前亦加盟香港航空為執行董事。海航另外還掃入香港的飛機租賃及金融等公司,但其往往有個偏好,就是購入後都愛改名,冠以「香港」在前頭,恍似宣示主權,亦刻意減去強國老闆的味道。除了香港航空、香港快運、香港海島建設等,還有一○年購入的美輝金融,改名為香港國際金融服務集團;以及一二年重組ALLCO飛機航空租賃資產,改名為香港航空租賃。記者曾走訪海航在香港的分公司,一開電梯門,即見門前放着一個比人還高的關公像,手持大關刀,有煞氣,但另外旁邊又放了一個大佛像。

內銀光照月月發債

本刊翻查海航的資金來源,發現與內地銀行作後盾有莫大關係。今年五月,海航與建設銀行簽訂了「戰略合作」,為海航提供達三百億元人民幣授信額度。此外交通銀行亦一樣向海航提供授信額度三百億元。根據海航網站及綜合相關資料,目前內銀對海航的授信額度,已超過五千三百億元人民幣!翻查去年度香港稅局的整體稅收,也只是二千九百億元!海航可借的借貸額相當驚人。此外,近一年海航亦幾乎每月發債,根據資料,海航集團以及旗下的海航旅遊集團、海航集團(國際)、海航資產,總共發債十三次,大多為三年債,涉及二百多億元人民幣。其中三月及六月,發債額分別高達三十億元人民幣債。上年海航毛利275億元人民幣,今年發債共二百零五億元人民幣,佔上年毛利七成半。一名金融界人士指:「海航呢一年喺債務市場真係非常活躍。由於佢喺內地已兼併咗成千家公司,而且仲繼續收購緊,結果就好似日日都喺度發債咁,而認購者多數係中資。」毋怪乎海航除了加強攻入香港,在這一年間亦以狂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海外。當中較轟動的交易,要數上月以五百零七億元,買入酒店巨無霸希爾頓集團的兩成半股份,而且全數以現金支付!

索羅斯入股

海南原本只是海南一家小型航空公司,發展到現時的多元化跨國企業,掌舵人是主席陳峰,其成功與順着中國的改革路向不無關係。現年六十三歲的陳峰,是山西人,畢業於德國漢莎航空運輸管理學院。畢業後,陳峰離開原本工作的民航總局,由海南省政府打本一千萬元人民幣,創辦海南航空。陳峰曾在過往的訪問指︰「一千萬連飛機翼都買不到!」當年他拿到銀行貸款買飛機,再把買來的飛機抵押,買第二架飛機,如此類推。九二年國家試行股份制改革,海航因此集資二億五千萬。九五年,陳峰到美國融資,當時中國概念熾熱,獲大鱷索羅斯睇中,並以旗下的美國航空公司,入股兩成多海航,交易金額為二千五百萬美元。根據上海上市的海南航空年報顯示,美國航空仍然持有股份。

自稱不去娛樂場所

海航其後合併及重組了十多家內地航空公司、以及十多個內地機場,另有投資地產、金融、物流、甚至超市項目,現時海航資產達三千六百億。有傳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曾是其後盾。做大後的海航亦得習近平支持。為了谷起「一帶一路」,去年陳峰便可陪同習近平及李克強到訪法國、美國、英國等地,累計簽署近一百三十億美元的飛機訂單。當紅後的陳峰,將自己塑造成刻苦商人,曾笑指自己缺乏情趣︰「我不唱歌、不跳舞、不進任何娛樂場所。讀書到夜深,餓了,幾塊餅乾或者一碗即食麵就把自己打發了。」他指自己僅存的空閒時間都在書房中度過,尤其熱愛中國文化,自稱是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學生。信佛的他每天按照居士標準做早晚功課,誦經半小時。不過他又愛鬧人,要求每個員工能背熟他想出來的「同仁共勉十條」,亦會隨時抽問。有次在飛機上,陳峰叫一個空姐當場背誦。結果空姐背不出,竟然被發配邊疆。此外,海航管理層亦要學習陳峰編撰的《精進人生》小冊子,由陳峰親自授課。

融資方法惹爭議

據香港的金融界人士指,陳峰與十多年前活躍香港、常替內地科網公司到海外上市的陳奇,私交甚篤。新世界中國便曾由陳奇拉線,入股中華網,因而大賺十五億。「陳奇認為喺大陸做生意,最緊要有人識你,真正做生意唔使精通科技,有四成就掂。」不過陳奇近年已絕跡股壇。陳峰另一爭議,正是其不斷發債的併購大法。部分海航系借款時,都以另一家海航系的公司作擔保。例如海航旗下的大新華航空和西部航空,通過網上理財平台融資,正是由母公司海航擔保。再參照海航今年一月的發債記錄,又倒轉以大新華航空擔保借錢。而海航旗下大集股份想融資,竟然是找海航旅遊擔保,再通過海航旅遊也有股份的立馬理財公司借錢。這種錯綜複雜、猶如內地影子銀行互相借貸的行徑,讓守規矩的香港人看傻了眼。陳峰曾說過:中國沒人能看懂海航。相信到內地金融爆煲時,便會人人都懂。

撰文:黃嘉慧、孫樂祈攝影:林志謙、廖健昌資料:黃敬蓮[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14

複興航空疑操控輿論影響空難調查 遭罰300萬新臺幣

11月30日,中新社援引臺灣“中央社”報道稱,臺灣複興航空上周才因無預警停飛被臺民航部門開罰,臺灣“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28日又公布處分書,指複興航空透過媒體挑起輿論,影響事故調查公正,處新臺幣300萬元罰款。

今年5月11日,臺灣某雜誌以《檢追複航南港空難真相,ATR驚爆系統重大瑕疵》為題,報道GE235複興航空南港基隆河空難,其中對事故航機ATR72之系統及事故發生原因有諸多討論,引發爭議。

“飛安會”28日在網站公布處分書,內容提到,複興航空於今年2月就主動與該雜誌聯系,安排報道GE235飛航事故及模擬機測試相關事宜。

“飛安會”認為,複興航空於調查中故意對特定媒體揭露應保密的飛航事故調查相關數據,意在透過媒體報道挑起輿論施壓“飛安會”,以影響事故調查結論的公正性,對空難後續訴訟案件的審理恐有負面影響。

“飛安會”表示,複興航空違法行為損害社會重大公益至深,不僅破壞調查團隊內部信賴關系,並有損國際聲譽,故依法裁罰新臺幣300萬元。

複興航空為臺灣第一家民營航空業者,於1951年創立。主要經營臺灣地區內航線、兩岸航線以及區域國際航線等。樞紐機場為桃園機場及臺北松山機場,提供客運和地勤代理的服務,目前是臺灣第三大航空公司。

11月21日下午,臺灣複興航空突然發布消息稱,複興航空將於22日全面停航一天,22日下午複興航空舉行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指出,臨時董事會已通過解散公司,將交付股東會討論,並於通過後執行。複興航空也成立因應小組,處理退票事宜,所有員工比照“勞基法”資遣。

臺灣民航管理部門表示,複興航空停航一事從未報告,還是21日上午傳出消息後,民航管理部門向複興航空詢問才獲知,複興航空以無預警方式停航,嚴重影響旅客權益,“民航局”會依“民航法”裁罰。根據臺灣相關“民航法”,航空公司違反規定,可罰新臺幣60萬元到300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77

羅宋湯蝦乾雞蛋仔日賣300底

2016-12-09  NM

日式八爪魚丸、韓國炸雞、印尼串燒,外地小食成功在香港掀起熱潮,三個八十後——陳思麗(Doris)、李志龍(Mervyn)及張家僖(Thomas)見標榜健康(不加石膏粉)、「比豆腐花好吃」的豆花布丁在新加坡大賣,決定引入香港,希望先拔頭籌。後來,他們見天氣轉冷,兼賣特別口味的雞蛋仔,包括斑蘭、羅宋湯、積及橙及原味朱古力。無心插柳,雞蛋仔卻成功掀起熱潮,三位創辦人異口同聲表示:「低估雞蛋仔強大魅力!」市場調查後才推出新口味

除了斑蘭、羅宋湯、積及橙及原味朱古力,Modos現時還有宇治金時、芝士、流心蜂蜜、土鳳梨酥、伯爵及肉鬆蝦乾口味。這些口味有鹹有辣,突破一般人對雞蛋仔的想像,原來是源於他們的個人經驗。Thomas說,因為個人很喜歡吃土鳳梨酥,每次到台灣也會吃,但香港卻買不到熱騰騰的鳳梨酥,於是心諗,可否將雞蛋仔及鳳梨酥融為一體。而積及橙朱古力口味的誕生,是因為Mervyn小時候很喜歡這款朱古力。Mervyn表示,因為積及橙在當時是一種較奢侈的零食,父母願意買已經很開心。所以這種口味的雞蛋仔,會喚起他的兒時回憶,令他在雞蛋仔的「本土味」上,感受到另一層的味道,倍添意義。團隊成員會一起構思口味,但負責「落手」實驗及測試的是Mervyn,包括由最初製造一個鬆脆香甜的雞蛋仔,至試驗層出不窮的獨特味道。Mervyn正職是設計師,有自己的設計公司,他笑言結婚後「因為太太(Doris)唔煮飯」所以開始學烹飪。他認為雞蛋仔跟麵包也是烘焙食品,既然麵包有不同餡料及口味,雞蛋仔也一樣可以。當成功製造一個新口味時,他不會貿然推出市場,而是會請街上的人試食並提供意見,再進行改良。「所以街坊知道,耐唔耐會有新嘢食。」Mervyn坦言,研發一種新味道,也會經過五、六十次的嘗試。

創意跟品質並重

獨特口味確實為顧客帶來新鮮感,但沒有品質的配合,是不能夠真正打動客人,令他們再次光顧。所以除了創意,Modos團隊也強調品質。他們會嚴格挑選食材,除了親自到台灣挑選鳳梨酥外,也堅持購入英國紅車打芝士。雖然價格比一般芝士貴,但味道卻比較濃郁。芝士味雞蛋仔一底售25元,價錢僅次於28元的土鳳梨酥味,其餘口味售17元至23元不等。雞蛋仔是新鮮即做,製作一底需時平均三至四分鐘。現時Modos每日的雞蛋仔銷量平均達三至四百底,除了雞蛋仔,Modos也有提供飲品及格仔餅,格仔餅口味包括肉桂蘋果、金莎朱古力及宇治金時。

迅速順應市場反應主力賣雞蛋仔

三位創辦人之前沒有在飲食業工作的經驗,初試啼聲便得到如此成績,確實令人鼓舞。不過他們說過程一點也不容易,開業初期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人手不足,加上當時售賣的豆花布丁銷量一般,為節省成本,只好不增加人手。後來雞蛋仔出乎意料大賣,店外大排長龍,試過有六、七十人排隊,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三人回憶當時情景,七嘴八舌,「當時我們不敢望店外人龍,因為他們雙手交疊放在胸前,盯着我們。」「有人排了好耐隊,到俾錢時知道要再等多陣先攞到雞蛋仔,會鬧:『你係咪黐線o架?』」「有人說:『有無搞錯,做一個羅宋湯,我煲都煲好啦。』」Modos團隊坦言被市場反應嚇倒,但他們當機立斷,擱置售賣豆花布丁,並把本來只有兩部的雞蛋仔機,一下子增加至五部,主力售賣雞蛋仔,把握「突如其來」的商機。雖然生意扭轉逆勢,但他們同時擔心不能滿足所有客人要求,又怕品質下降,所以會每日到店鋪「坐鎮」。Doris補充:「遇到一個這樣的樽頸位,單靠職員,他們也不會開心。他們不開心便會得罪客人,品質自然會下降。」

自設工場保持品質統一

Modos 於去年七月開業,一年後,第一間加盟店在旺角正式開幕。短短幾個月內,Modos再開設三間分店,包括兩間加盟店及一間直營店,分別位於黃埔、元朗及銅鑼灣。隨着分店數目增加,Modos擔心產品質素變得參差。於是在開第一間分店時設立工場,每天預備新鮮蛋漿送到各分店,確保客人不論在哪一間分店買雞蛋仔,味道也會是一樣,「因為如果由員工自行調配蛋漿,他們或者會因為減少成本而放較少雞蛋。味道會不一樣,我們不想見到這個情況。」分店正式開業前,新員工會先到其他店鋪接受培訓,之後會試業一星期,確保他們熟悉雞蛋仔的製作方法及營運模式。分店開張後,團隊會不定期到訪,測試食品質素外,也檢查儀器,協助加盟店解決營運上的困難。

小心篩選加盟者

雖然Modos以特許經營方式營運,但他們不是來者不拒,Doris說他們會小心篩選加盟者,評估他們的認真程度。她表示,有不下十個有意加盟的人曾接觸過她,但有一半的人最終談不下去,原因包括他們未準備好做這盤生意,或者不能在開業初期參與營運。她認為,如果分店開業後老闆不理其死活,員工也做得不好,長遠影響質素,破壞品牌形象,「有次更有個父親表示,自己兒子二十二歲快將畢業,希望能開一個加盟店『俾佢玩吓』!」Doris補充,現時的加盟者大多經朋友穿針引線,「是朋友的朋友。」三十三歲的吳蓉儀(Annie)是其中一位。大學畢業後,Annie便擔任中學教師,執教鞭十年,她希望人生有轉變,於是投身飲食業,開辦Modos加盟店。她說,一直是Modos的長期顧客,認為產品具競爭力,又指Modos團隊多次向她強調質素的重要性,也會「遙距」監控分店的品質,「前幾天,他們經短訊告訴我們,留意到網上有客人說我們的雞蛋仔綠茶味不足夠,他們會提點我們。」Mervyn跟Doris兩夫婦在訪問不時取笑對方,感情很好,但原來他們也曾因為生意而吵架,「意見上會有出入,例如平面設計上,我交出來的設計是我最滿意的版本,但她也有很多意見及想法,大家去磨合解決,床頭打交床尾和!」

開業資料

裝修及出牌:$130,000租金*:$200,000器材設備:$70,000食材:$30,000雜費:$10,000總投資:$440,000*3按1上

營業資料 (旺角店2016年10月)

營業額:$300,000人工:$35,000租金:$50,000食材:$90,000雜費:$8,000盈利:$117,000

食客意見

葉小姐之前試過原味,口感鬆脆。羅宋湯味雞蛋仔有很濃番茄味,不覺得好酸,味道剛剛好。

陳小姐光顧過六、七次,有很多味道,很特別。小朋友也喜歡吃,最喜歡積及橙朱古力味。

何小姐之前買過金莎朱古力格仔餅,有點膩。今次買雞蛋仔,頗脆,不錯。

撰文:王敬蓮攝影、攝錄:關永浩、梁正平[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82

今年對美直投300億美元,中資最愛產業揭曉

中資對美直接投資有可能在2016年達到300億美元,美國將持續成為中國投資者的主要目的地,這也令美國各州持續吸引中國投資。

這一結論是美國專門對中資對美投資進行研究的咨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向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提交的最新報告中做出的。該報告並稱,中國在美外商直接投資(FDI)活動在近些年中增長迅速,為中美關系增添了一個新的維度,並引起了雙方政策制定者的註意。

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更加註重先進制造業、服務業和避險資產,且交易主要是由私有企業驅動的,不過考慮到中國經濟制度的特殊性,在美國有關中國國企與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風險間的關系的疑問仍可能持續,而中美締結一份雙邊投資協定(BIT)可以避免雙方FDI問題政治化。

專註先進制造業、服務業和避險資產

該報告指出,在過去十年中,中國FDI年增長率在27%左右,從2005年的3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1230億美元。

最初中國的FDI專註在發展中國家的采掘類行業,而近期的中國FDI則逐漸流向那些具有科技和品牌的發達國家,在這些國家中,成熟(高端)制造業資產非常充沛。

根據榮鼎集團的監控數據,中國在美FDI交易價值從2008年前每年少於5億美元到2015年的153億美元。

雖然大部分中國資本通過收購既有資產的方式進入美國,不過綠地投資增長迅速。到2015年年末,預計中資控制的分支企業在美國47個州將達到2000家左右,雇傭超過10萬美國人,而這個數字在四年前還是2萬人。接受最多中資的前五個州是:加州、紐約州、弗吉尼亞州、德州以及肯塔基州。

與此同時,中國越來越註重在先進制造業、服務業和避險資產方面的收購:自2013年開始,中資在油氣等行業方面的投資就大幅下降,同時在科技和創新相關以及現代服務業資產方面的投資增長迅猛,在商業房地產和其他允許中國投資者在全球多元化投資的避險資產方面的投資增長也較為迅速。

其中可以看到,大約五分之一的中資對美FDI是在美國大城市的商業地產及酒店;其次,對信息和通訊(ICT)方面的投資占總投資的17%,早期在IT設備方面,後期則集中在半導體和軟件方面的收購;對能源行業的投資占到了總體的13%,排在第三名。隨後是對於農業和食品企業的投資。

與此同時,中國在美投資主要是由私有企業進行驅動的:此前,中國對美投資主要由貿易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主導,而在近年以來,私企已經成為主要驅動力,占投資總量的80%。不過,中國最近的企業重組計劃可能意味著,國有企業仍然是近年來中國FDI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有關中國國企與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風險間的疑問仍可能持續。

報告提出,中國的FDI增長是一個結構性趨勢,且仍有潛力,而美國還可以繼續吸引上千億美元:雖然中國對外FDI增長在近些年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但其存量仍然很低,增長空間巨大。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FDI流入美國占總體外資對美FDI的1.4%,在存量上,中國占比更小,在2015年年底,僅占流入美國FDI存量的0.47%左右。

報告指出,如不出現重大經濟和政治幹擾,中國全球對外FDI可能到2025年前達到目前的三倍,從1萬億美元增長至3萬億美元。其中,在美年投資量將有可能在2016年翻番,達到300億美元,美國將持續成為中國投資者的主要目的地,這也令美國各州持續吸引中國投資。

BIT可消除雙方疑慮

該報告指出,中國同其他在美國的大型外國投資者不同:中國同美國的經濟系統不同,且中國同美國在國際空間中是地緣政治競爭者(geopolitical competitor)。不過報告指出,並沒有理由認為,由於這些因素,源自中國的FDI就不是有益的。

報告認為,美國的監管環境在監控中資投資方面是健全的。不過盡管不認為需要更改美國外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授權或(審查)進程,但是報告認為有兩方面可以確保美國監管方更有效率:第一,美國財政部和CFIUS需要足夠的資源來完成他們的授權。中國不斷增長的FDI意味著需要審查的交易在近些年來也不斷增長,這需要額外的資源來確保有效的審查進程;第二,不斷增長的中國企業在地(美國本土)力量以及中資人員,需要美國監管方面具有合適的資源來監控這一新發展趨勢,譬如(監控)在美國當地同中資企業的研發合作,美國企業對當地中資分支機構的科技執照頒發,或是在早期技術融資方面等進行(監控)。

該報告並指出,同中國簽訂一份BIT將提供絕佳機會:一個BIT可以給予美國投資者在中國預設權利,幫助美國企業獲得公平競爭機會,並避免雙方FDI的政治化,在長期範圍內,令中國對美投資使美國受益。

此前中國美國商會主席吉莫曼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指出,預期BIT將在2017年末或2018年初完成,且“確實能夠預見,在2017年,將會有更多人關註雙邊貿易與投資關系的基本公平,也會有更多人關註美國公司是否獲得互惠待遇,來確保它們在華市場的機遇等同於中國在美國市場得到的機遇”。

而11月中旬在美國華盛頓出席第27屆中美商貿聯委會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表示,在中美BIT談判最新負面清單出價中,中方在銀行、證券、保險、電信、文化、互聯網、汽車等美方關心的領域開放度都高於自貿試驗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88

五部門:“十三五”末將建300個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

14日據工信部網站消息,日前,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稅總局下發了《關於推動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意見》)。

《意見》提出,到“十三五”末,公告300個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推動地方培育和建設3000個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形成一批特色鮮明、成果顯著的小微企業雙創基地,探索一套從孵化培育到產業化發展的有效機制。

《意見》還指出了推動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發展的七項主要任務:

一是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實現服務信息化;

二是集成內外部服務資源,實現服務平臺化;

三是構建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實現服務規範化;

四是推動產業有機聯動,實現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生態化發展;

五是打造環境友好型基地,引導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綠色化發展;

六是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小微企業雙創基地智慧化發展;

七是發揮各類主體優勢,推動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特色化發展。

根據《意見》,相關部門將在用地政策、財政支持、金融保障、稅收優惠等方面扶持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的建設。

據介紹,近年來全國共培育和支持創業基地4000余個,認定省級示範基地2200余個,基地入駐企業超過19萬個,提供就業崗位超過500萬個。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12

韓國:中國遊客購買旅遊產品超300萬韓元可獲5年期簽證

據韓聯社援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文體部)消息,韓國政府最快將於下月向選購韓國高價旅遊產品的中國遊客簽發“韓流簽證”,持該簽證的遊客5年內可隨時訪問韓國,每次最長可停留30天。

凡購買價格在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上旅遊產品(以韓國四日為準)的中國遊客便有資格申辦。這是今年1月文體部在中國舉辦“2016韓國旅遊年”活動開幕式時發布的簽發“韓流簽證”具體內容。

文體部介紹,簽發“韓流簽證”旨在消除“傾銷旅遊”現象,吸引更多中國富有階層來韓旅遊。除了簽證措施之外,政府針對中國高收入階層還正在積極開發高檔旅遊產品。高檔旅遊產品內容包括提供5星級酒店、自由購物等,日程涵蓋美容、體檢、觀看韓流和文藝表演、參加電影節等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62

Airbnb計劃再融資1.53億美元 估值已達300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短租網站Airbnb正計劃再融資1.53億美元,以滿足其全球擴張的需要。

根據風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拿到的財務檔案,Airbnb上周五授權向投資者銷售最多1.53億美元的股份。這是今年9月的一輪融資的延續,當時Aribnb融資超過了5.55億美元。

目前,投資者對Airbnb的估值已達300億美元。

而此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名知情人士透露,Airbnb正在談判收購中國第二大民宿短租服務提供商小豬短租。第一財經記者就上述消息曾聯系小豬短租,對方表示暫不作評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32

中國2016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300億件 穩居世界第一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今日宣布,截至12月20日,中國2016年快遞業務量已突破300億件,繼續穩居世界第一。這也標誌著“十三五”時期快遞業發展取得“開門紅”。

據中新網報道,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第300億件快件產生於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是當地一位茶農通過中通快遞遵義湄潭網點寄出的茶葉。近年來,得益於快遞“向西”、“向下”工程的實施,我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已提升至80%,每年帶動農副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數千億元,僅2016年前10個月支撐全國農產品網銷額就超過1000億元,行業在助力廣大農民利用網絡打開市場、盤活渠道、增加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家郵政局指出,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業延續“十二五”時期高速發展的勢頭,並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趨勢。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78.9億件,同比增長52.8%;業務收入完成3544.1億元,同比增長44.3%。其中,11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37.6億件,同比增長44.5%,成為史上“最忙快遞月”,日均快遞業務量超過1.25億件,是去年同期的1.4倍。在剛剛過去的“雙12”,全天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76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55.75%。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增長了7.8倍和3.8倍;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從68.7分提高到74分,時限準時率水平總體保持平穩。在各級地方政府和郵政管理部門的積極支持下,郵政、快遞企業實施大投入,基本實現了“兩大建設”成果:一是大網絡,18.3萬處快遞服務網點遍布城鄉,全國新建、在建快遞物流園區超過200個,幹線車輛超過20萬輛,已有3家自主航空公司,運營全貨機81架;二是大品牌,已有6家年營業額突破300億元的品牌企業,同時,電子運單、自動化分揀、智能化終端技術廣泛應用,智能快件箱、快遞公共服務站、連鎖商業合作、第三方服務平臺等創新模式不斷湧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32

300萬民企面臨傳承難題:無人接班不如高位套現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平均年齡為55歲到75歲,在未來5到10年內,全國有300多萬家民營企業將面臨企業傳承大考,如果企業無法傳承,則需通過將企業並購或出售的方式並結合財富管理與傳承安排來降低“富不過三代”的風險。那麽,家族企業如何在並購退出中實現高位套現呢?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及美國紐約州律師、法律科學博士龔樂凡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目前,創一代企業家們在面臨企業並購退出時常常深陷困難與誤區,家族企業並購退出應及早籌劃弄清複雜形勢並有效借力專業人士以防深陷盲區。

二代不願接班,民企傳承陷入困境

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的不容樂觀、傳統企業轉型困難、獨生子女政策弊端呈現、二代無心或無力接班等,這一連串的問題讓中國創一代在企業傳承問題上倍感焦慮。如果企業無法傳承,在考慮並購退出時,企業家們也常常陷入誤區。

根據世界銀行的調查數據顯示,家族企業貢獻了全球GDP的80%,凈資產回報率超過非家族企業6.6%,但是,家族對家族企業的平均控股時間只有24年。哈佛大學的數據也顯示,30%的家族企業可以成功傳承到第二代,傳承到第三代的概率只有12%,傳承到第四代的家族企業只有3%。

12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公開表示王思聰不願意接班萬達,他可能之後會考慮將萬達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

BU資本創始股東、三聯集團董事金磬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他在日本創業時發現,日本的二代企業家願意接手家族企業的少之又少,如松下、索尼等大型集團在傳承時都沒有由二代接班人接班而是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金磬稱,即使自己已決定接班三聯集團,但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面對。

對於在商業上開疆拓土、一直專註於將公司做大做強的企業家來說,如何將企業成功地出售,往往是一門嶄新的學科。如果沒有並購方面的經驗,他們多會存在以下的思維定勢如:不願考慮自己的退休或可能遭遇的不測;只要他們願意出售,買家隨時就會出現;不理解出售一家企業的複雜流程,或者認為再怎麽樣總是可以將企業交給下一代或者賣給員工。

也有觀點認為,“我認識的一家不怎麽樣的公司,賣出了一個很好的價格”,所以得出結論,“我的公司也可以這麽做”。針對這一觀點,龔樂凡表示,這樣的成功先例,雖然不排除適度的“包裝”和抓住市場時機的重要性,但也恰恰說明,別人可能正是通過盡早地、科學地籌劃,才能夠有備而來,並且識別出售的最佳時機,從而實現了高位套現。

中倫律師事務所稅法與財富管理研究組研究發現,心存僥幸或者聽之任之最終導致的是企業業績的滑坡、人才的流失,最終企業仍然面臨難以生存、關門倒閉的境地,結果讓人扼腕。

“籌劃”和“借力”是企業高位套現的關鍵

那麽,家族企業應如何實現並購交易的高價退出與套現呢?

龔樂凡認為,家族企業成功出售的兩大最關鍵的因素為“籌劃”和“借力”。盡早、科學地籌劃,提前考慮並購中涉及的各項問題如了解企業估值、市場行情、趨勢等,識別出售的最佳時機。同時,對於對並購沒有任何經驗的企業家,則需要盡早求助專業人士包括財務、投資和法律專家,共同策劃和進行“頭腦風暴”。

同時,在家族企業在準備並購交易時還需要關註三大要素。

首先,認識到自己的局限並開始懂得運用業內專家的力量應對問題,是企業家真正成功實現退出企業的開始。企業是否已訂立了一個退出或者交班的五年計劃?企業家是否試圖站在收購方、投資方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企業?究竟什麽樣的企業會被收購方認為是具有“高價值”的企業?這些問題往往是企業家的視覺盲區。

其次,要認清企業的價值標桿和驅動,看清行業大勢並學會站在收購方的立場來審視一家企業和它的價值。確定企業的估值區間對企業家而言,不僅能認清自身存在的不足,積極、及時尋找解決方案,同時也能在企業家收到潛在投資者的詢價或邀約出價時,不會茫然無措。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法律方面的合規性。通常企業家在經營過程中,出於良好的政府關系、地方法律監管的寬松,常常會忽視企業證照、環保、勞動等方面的不合規情形。但是這些都會被收購方在盡調中發現,並根據潛在的風險和成本因素在收購價款上進行打折,在收購協議中也會有相應的賠償條款,確保收購方不會因為公司過往的違法違規而遭受損失。

針對企業套現後,應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並實現財富無限傳承,龔樂凡建議,制定合規的稅賦籌劃、搭建安全的資產架構以及有效利用傳承規劃工具包括信托、保險等,都可以幫助企業合理配置及傳承套現後的巨額資產。同時,在風險控制方面需警惕對外匯等金融衍生品的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6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