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需要耐心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55t.html

    我在10月24日小文《莫忘初衷》中最後說:“我們在股市中長征,常常走著走著,而忘了出發時的初衷與目的。”

    可不是麽?新股民朋友小T,入市2年不到,他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重倉於銀行板塊,持有多只銀行股。

    小T善於學習與思考,眼界逐漸開闊,他最近驀然發現,大盤股在熊途中爬行了7年,而中小盤股竟然已經走了2個來回的牛熊了呢!媽的!中小盤股的機會顯然比大盤股多得多啊!於是乎,小T打算把一半的銀行股換成中小盤股。前天他與我探討此事。

    針對小T的具體情況,我談了這些意見:

    一、中小盤股比大盤股活躍,在結構性行情推動下,它們確實已經走了2個大級別波段(有人稱之為牛熊波段),當前差不多正好又回到了歷史的最高處。現在,你把低位銀行股換到高位板塊中去,這樣做是不是妥當呢?如果你有慧眼,發現哪只更有潛力的中小盤股,那你盡可以調換過去,但問題是,你投資時間不長,真有這個能耐嗎?

    二、大盤股盡管個體巨大(好比大象),上漲的機會比中小盤股要少得多,但大象終會起舞,而一旦起舞,驚天動地,氣勢磅礴,屆時就怕你看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呢!迄今,群像仿佛昏睡了7年,但每過一天,就意味著離它們醒來更近一天。

    三、你想優化股票配置,這當然是對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股票投資是一項被動生意,只能順應市場變化,遵循大數法則,做大概率事情,因此,想要大比例增添中小盤股,目前可能不是個很好的時機,或許只能等待它們回調充分一點才行,不宜大舉冒進。

    總之,投資方法不能與你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體系相矛盾,你投資銀行股的初衷及目的是,考慮到買入安全與未來成長。這也就註定要求你,需要看得更遠,需要更加耐心,“十年磨一劍”。即使以後要配置中小盤股或創業板股,也同樣需要充分耐心地等待。

    投資不是百米沖刺,而是跑馬拉松,比的是耐心與耐力,等待是其中最重要、最精髓的一個環節。

    “對!一步步來!”小T說。

 

大盤(紅綠)與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灰色)百分比坐標的月K線走勢圖:

需要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93

美國中期選舉:你需要關註的關鍵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58

周二,美國舉行中期選舉,市場人士預計選民對奧巴馬的不滿和憤恨將在選舉中有所體現,參議院控制權向共和黨傾斜,選舉結果關系到未來兩年政策,共和黨提倡放松能源出口、簽訂國際貿易協議、放寬對銀行限制。

midtermelection

據英國《金融時報》,2014年中期選舉中以下問題值得高度關註。

奧巴馬有多不受歡迎?

據Gallup最新調查,奧巴馬支持率僅為41%。通常,總統所在政黨都在中期選舉中失利,特別是第二個總統任期時的中期選舉。分析人士稱本次選舉將顯現出選民對奧巴馬有多麽不滿。目前奧巴馬支持率僅比2006年小布什的支持率高3個百分點,當年民主黨在參院和眾院中均獲勝。

奧巴馬不受歡迎,就連民主黨人也竭力和他撇清關系。肯塔基州民主黨候選人甚至拒絕透露她在2008年和2012年總統大選時是否支持奧巴馬。上月,奧巴馬給民主黨候選人禮物,並稱他的政策是“選票”。

誰將控制參議院?

大選之夜的主要問題是:共和黨人是否能增加6個席位,這樣他們將在100名議員組成的參院中成為多數黨。若共和黨成為參院多數黨,共和黨對上院的控制權會大增,因為目前眾院由共和黨控制。

今年,參院有36個席位需要投票選出。不過,由於美國政黨日益兩極分化,決定最終勝負的對決遠小於36個,分析人士稱勝負難決的州有10個。民主黨人稱目前局勢對他們不利,因為2012年羅姆尼獲得勝利的州對民主黨而言很難拿下。共和黨人幾乎肯定會拿下西弗吉尼亞州、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這三個州的民主黨人會下臺。

共和黨人優勢有多大?

據RealClearPolitics最新民意調查,預計共和黨席位能增加7個。在勝負難料的10個州中,目前共和黨控制3個州,其中一個是肯塔基州Mitch McConnell,若他和共和黨均勝出,McConnell有望成為參院多數黨領導人。另有7個州現為民主黨控制,但目前看民主黨只在北卡州和新罕布什爾州領先。

讓選民積極參與投票是有可能扭轉局勢的有效方法,民主黨以前采取這種方法獲得了勝利,不過共和黨失利後,對此增加了投入。各黨派鼓勵人們通過郵寄方式早期投票,而非等到大選當日。佛羅里達大學的Michael McDonald表示,估計有27.5%的選票是在大選日之前投出,因此共和黨絕對性勝利的說法有些誇大。周一,白宮新聞發言人Josh Earnest稱,他預計民主黨還將控制參院,因為他們采取了上述“地面策略”,也即推動選民參與投票。

若共和黨獲勝,美國政策可能怎麽變?

如果共和黨獲勝,將推動利好商業的政策,包括放松美國能源出口、簽訂新的國際貿易協議、放寬對銀行限制。此外,領導人也會竭力推動稅收改革和移民改革。

不過,若要推行政策法規,共和黨人需要拉攏幾位民主黨人,在參院上獲得60票支持,也需要與總統合作,因為奧巴馬可以行使否決權。

若共和黨大幅獲勝,可以打破兩黨僵局,迫使奧巴馬與共和黨合作。如果兩黨將選舉結果看作是選民要求他們堅持各自立場,那麽兩黨僵局可能會變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720

今日歐洲央行決議 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46

每月一度的歐洲央行決議(20:45)及隨後的新聞發布會(21:30)大戲又將在今天晚上拉開大幕。多數分析師預計,歐洲央行今天將不會改變其貨幣政策。但是有些核心焦點依然不容錯過。

通脹回升,但依然太低

歐元區10月CPI同比上漲0.4%,略高於9月的0.3%。過去四個月的數據均在0.3-0.4%之間,遠離央行設立的2%目標水平。

下圖可見,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有小幅回升的跡象,但是核心通脹有繼續走弱的跡象。

screen shot 2014-11-05 at 12.03.43 pm

經濟增長前景悲觀

歐盟委員會本周下調了通脹以及經濟增長預期:通脹在2014、2015、2016年的預期分別為0.5%,0.8%和1.5%;GDP增長則分別為0.8%,1.1%,1.1%;失業率則為11.6%,11.3%,10.8%。

screen shot 2014-11-05 at 12.33.09 pm

徳拉吉已經強調過夏季通脹走低的主要因素是原油價格的下跌,並認為短期無需更多刺激計劃。不過歐洲央行也表示短期通脹明顯回升的可能性很低。

尷尬的徳拉吉

在10月中旬的時候,紐約時報曾報道徳拉吉與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及其他委員之間的分歧。這份理應在30年後才會公布的歐洲央行會議紀要泄露使得市場對於央行內部的問題十分擔憂。

路透援引一些來自歐央行的消息稱,德拉吉減少了政策文件在會議前的流通,這顯然是考慮到防止常持反對意見的德國央行提前走漏消息並阻止或詆毀會議決定。

而在具體的央行貨幣政策上,徳拉吉也面臨壓力。即便是少數幾位受德拉吉邀請參加會議的央行行長之一,如法國銀行行長諾亞,也投票反對了德拉吉的購買資產支持債券和擔保債券的計劃,因為諾亞認為這一計劃缺乏準備,並存在技術漏洞。諾亞是1999歐元啟動時的理事會成員之一。

徳拉吉如果失去真正的決策權,那麽市場將會認為他是傀儡角色,徳拉吉之前所做的承諾顯然也將失去效應。更糟糕的情況則是徳拉吉被其他人取而代之。新任行長(比如魏德曼)如果轉為鷹派態度的話,市場勢必將出現劇烈波動。

投行怎麽看?

法國興業銀行的Kit Juckes:周四不會有什麽新東西,徳拉吉勢必將老調重彈。和日本央行的黑田東彥相比,徳拉吉顯然是一個“演說家”。

Oxford Economics的Ben May:徳拉吉在發布會上必然會措辭謹慎。他不會流露出任何歐洲央行將采取更多寬松措施的暗示,當然也不會對此前的措施做出任何否定。我們依然認為歐洲央行不會采取全面QE。

Jefferies International的Marchel Alexandrovich:在歐元區經濟增長和通脹都低迷的情況下,徳拉吉勢必將維持鴿派基調。不過考慮到歐洲央行在過去幾月已經采取了一些寬松措施,因此我們預計本次不會有新內容。

野村證券、富國銀行、勞埃德銀行和Daiwa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也是類似看法:鴿派預期,但無實質性行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34

石油價格戰?你先需要了解沙特是怎樣定價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57

blog_oil_saudi_arabia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定價公式成為了原油市場的焦點。周一,沙特官方決定自12月起下調對美國的官方銷售價格(OSP),這一消息引發了市場對原油的拋售。市場人士表示,沙特開始爭奪原油市場份額。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月發生了同樣的事。上月,沙特下調了對亞洲客戶的原油價格。亞洲是沙特原油的最大買家。這引發了針對價格戰的討論,並導致油價疲軟。

那究竟什麽是官方銷售價格?為什麽市場開始對它如此關註?

沙特阿拉伯通過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國有公司)出售原油。其大部分石油以年度合同形式銷售,參考區域定價基準(亞洲迪拜/阿曼平均價格、美國含硫原油指數(ASCI)、歐洲布倫特原油加權平均價格)定價。

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每月決定各種等級原油之間的差價。

超輕質原油(高級產品)價格往往較高,而重質原油的價格較低。

每月初,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營銷部門會通知合約持有者當月各級別原油之間的差價是多少,以及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對基準價格進行的調整是多少。

各級別原油之間的差價由石油產品的最終價格來倒推計算。這樣可以確保原油被以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價格銷售給煉油商。這種被稱為“Netback”的定價策略將石油公司的收入與成品油市場的價格綁定。

根據計算,今年12月,阿拉伯輕質油售價為ASCI價格上浮1.6美元,較上月減少45美分。阿拉伯重質油則為ASCI價格下浮2.20美元,同樣較上月下跌45美分。

阿拉伯輕質油在今年夏天錄得有史以來最高溢價,而阿拉伯重質油同時錄得最窄折扣。

顯然,這些差異影響了市場對沙特原油的需求。8月,沙特原油銷量下降33.7萬桶,至每天89.4萬桶,為2009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為了扭轉一些損失,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削減了溢價,使其石油更具吸引力。盡管這間接的加大了美國頁巖氣生產商的競爭壓力,但離價格戰還很遙遠。

但為什麽市場對此的解釋如此不同?這一定程度上是缺乏對官方銷售價格的了解。

官方銷售價格是一個非常技術化和商業化的調整機制,這讓投資者誤解了沙特的石油政策。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Longson表示,

我們發現市場顯然對官方銷售價格缺乏理解。

但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比如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許多投資者押註油價下跌,因為他們認為石油需求增長疲軟,而供應正在不斷增加。這些投資者會抓住任何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41

關於中國「馬歇爾計劃」,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Junk

來源: http://xueqiu.com/5842900570/32790306

11月4日,中國在海外一舉拿下三個大單,分別是:44億美元墨西哥高鐵項目,56億美元向伊朗出售地鐵車,以及42億美元斯里蘭卡南部調水項目。股市基礎建設板塊大受追捧,申萬基建指數創歷史新高。

隨著大單的簽訂,業內普遍預計,11月APEC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系統闡述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規劃,並於近日召開最高級別經濟工作小組會議,確定讓中國過剩產能“走出去”的計劃。

那麽,什麽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該計劃和國家的戰略有何關聯?海外投資的四萬億具體怎麽投?這個計劃能成功嗎?哪些股票能受益?下面為您一一解答。

————什麽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2009年7月,中國政協委員、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在應對當前出口頹勢會議上提出了“和諧世界計劃”或“共享發展計劃”,希望通過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來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同時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官方表述為: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宣布中國願意向友好國家提供國家貸款用於借款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渠道可借助現有的中非合作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

這一計劃因與美國60多年前的“馬歇爾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因而被市場視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是二戰結束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該計劃讓美國將其過剩產能轉化成政府對受援國家的債券而受益。

中國政府提出用五千億美元的規模建立“和諧世界計劃”或“共享發展計劃”的基金,其中包括1000億美元或其他外匯規模和30000億人民幣規模,即民間稱的向外投資的“四萬億”。

外媒稱,這個“四萬億”海外計劃,占到中國GDP的7%,從體量上比當年美國馬歇爾計劃還要大,後者規模130億美元,不過是1948年美國GDP的5%。

————馬歇爾計劃如何展開?————

1.金磚銀行和亞洲投行成立

2014年7月,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簽署協議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主要資助金磚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該銀行總部設在中國上海,初始資本為1000億美元,由5個創始成員平均出資。

2014年10月,以中國為首,包括印度、新加坡在內的21個國家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中國持有最大股份。中國向全亞洲輸出資本的戰略性平臺亦由此建立。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2010年到2020年,亞太地區約有8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測算,亞投行資本金1000億美金,通過金融杠桿放大5-10倍,將能撬動5000億-1萬億的資金支持規模。

2.“走出去”策略方興未艾

2001年,中國政府確定了“走出去”戰略,鼓勵中國企業“出海”投資。如今,不少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走出去”的資金和技術,並看到了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後的海外機遇。

2014年,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國家境外投資政策的改革也卓有成效。不管是發改委《境外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即9號令,還是商務部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即3號令,都給中國企業赴境外投資松了綁,大幅下放管理權限之余,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的審批和備案流程,以備案制取代了核準制。商務部的3號令更是已經實行了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

而在中國“走出去”的大軍中,基建從來是重中之重。習近平和李克強外訪時“推銷”的領域中,以高鐵為亮點的中國基建乃必推項目。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歐美發達國家,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需求始終存在,完善和更新永不會過時。

3.“一帶一路”箭在弦上

2013年9月,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2013年10月,習近平又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提出了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從此,向西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向東南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開啟了中國政府的地緣布局,也即“一帶一路”。

今年10月下旬召開的APEC財長會議上,APEC國家財長建議,應進一步通過PPP等融資方式吸引長期融資和撬動民間資本,解決目前亞太地區面臨的巨大的基礎設施融資缺口。

“一帶一路”專項投資基金將作為配套政策於近期落地,規模將達1000億元,主要投資於“一帶一路”相關產業和企業。

申萬報告註意到,本月5-8日的APEC會議基本覆蓋了“一帶一路”上的主要經濟體,除了俄羅斯、印尼、泰國等成員國之外,孟加拉國、老撾、蒙古國、緬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七國以及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上海合作組織都將應邀與會。

申萬認為,中國與中亞、西亞、西歐的互通互聯即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東盟等地區的互通互聯即是“海上絲綢之路”。預計本月APEC會議將使“一帶一路”水到渠成,詳細規劃即將出臺。

除了“一帶一路”,中國也在向非洲和南美洲輸出中國制造和中國裝備。在宏觀層面,中國也在努力推動各種規格的自貿協定談判。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正在建設18個自貿區,涉及31個國家和地區。已簽署12個自貿協定,另有6個自貿協定正在談判。

————馬歇爾計劃能成功嗎?————

數十天前,亞洲開發銀行總裁中尾武彥公開表示,不歡迎成立一家目的基本相同、由中國牽頭成立的區域性銀行——亞投行時,連北京出租車司機都聞到了空氣中的敵對味道。《紐約時報》則公開報道,美國官員“以前所未有的決心遊說”反對該銀行,“極力勸說重要盟友拒絕該項目”這只是中美G2較量的一個縮影。

政治方面,“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面臨著美日等強國的壓力;而從經濟角度,則主要錯在“馬歇爾”三個字。市場認為,目前中國面臨的情況已經不能和60年前的美國同日而語。

美版馬歇爾計劃,根本上是冷戰產物。美國從幫助西歐國家重建之中獲益,但這個過程的風險管理機制非常重要,如果這些國家賴帳,該怎麽辦?

美國人的辦法就是後來眾所周知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即美國人規定35美元換一盎司黃金,OECD這些受援國如果沒有美元,你得用黃金來償債,換句話說,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美元霸權是馬歇爾計劃的牢固保障,何況還有北約強大的軍事保障。

馬歇爾計劃,文有布雷頓森林體系,武有北大西洋組織,且美元是當時唯一國際貨幣,戰後困頓的歐洲又面臨共產鐵幕威脅,眾多合力作用才成就美國霸權地位。

中國今天的問題恰恰在這里,路漫漫其修遠。就眼下看,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還只是個資本投機的泡沫標的。

有西方評論稱,“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當年美元已經是國際貨幣,而且是唯一的國際貨幣,馬歇爾計劃是通過輸出美元解決美元荒的。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ODI)把它做大,本身就存在問題。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當時是有冷戰,大家才團結在一起,馬歇爾計劃並未讓大家更齊心。如果想憑借ODI買別人的支持,這更不靠譜:古往今來,從未見過債務人對債權人感激不盡。”

這個評論可謂一針見血,何況遙遠的非洲、動蕩的南美也跟當年北約控制下的西歐和日本相去甚遠。

————概念股一覽————

海通證券研究所認為,四類產業將從“中國馬歇爾計劃”中獲利:

第一,基建類,“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基礎建設差,建築、高鐵、電力設備均受益,建築首當其沖。相關個股如中工國際、中材國際、北方國際、中國機械工程(1829.HK)、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中鐵(601390.SH,0390.HK)、中國鐵建(601186.SH,1186.HK)、葛洲壩、徐工機械(000425.SZ,1256.HK);

第二,油氣產業鏈,中國與中亞油氣合作利好油氣鉆采、服務等。相關公司如通源石油、準油股份、傑瑞股份、惠博普、江鉆股份、中海油服、中信海直、恒泰艾普、潛能恒信等;

第三,交運尤其是港口運輸。相關公司如中國南車(601766.SH,1766.HK)、中國北車(601299.SH,6199.HK)、南車時代電氣(3898.HK)、時代新材、永貴電器、鼎漢技術、寶利來、北方創業、晉億實業、晉西車軸、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振華重工、中集集團(000039.SZ,2039.HK)、招商輪船、中海發展、中國遠洋(601919.SH,1919.HK)、中遠航運、上港集團、寧波港、重慶港九等;

第四,旅遊業,絲路建設帶動相關區域旅遊業發展。相關公司如中工國際、中材國際、新疆城建、西部建設、準油股份、傑瑞股份、北部港灣、五洲交通、曲江文旅等。



2014-11-05    來源:Wind資訊


背景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63

德拉吉重申如需要或推出非常規措施 席間遭學生起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27

周三,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給大學生演講,稱將維持低利率,若當前刺激不能推升通脹,或推出非常規措施。德拉吉講話期間遭學生起哄,會場外亦有不到100名反對者聚集,他講話後迅速離場,拒絕問答環節。

Mario-Draghi-Bce

德拉吉表示,歐央行將繼續維持低利率,若當前刺激措施不能推升通脹、中期通脹前景惡化,歐央行對新行動持開放態度,包括推出非常規措施。

德拉吉表示,歐元區利率處在超低位置、歐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寬松環境。今日德拉吉強調了歐元區利率處在歷史低位,比常用的比較對象美國還低。

德拉吉稱,貨幣政策本身能做的工作有限,銀行需要加大放貸規模,政府也需要鼓勵投資、推行結構化改革,以提升本國競爭力、降低失業率。供需兩個方面的改革政策都是必要的,2007年以來歐元區私人投資下降了15%,公共投資下降了12%。德拉吉呼籲歐元區國家政府不要擔心失去國家主權,稱只是在更大的群組里做事。

德拉吉還指出,歐元區失業率水平令人難以接受。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達到23%,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正常的,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對人力資本的傷害,影響歐元區潛在經濟增長。

德拉吉今日演講的聽眾是羅馬的大學生。據路透社報道,德拉吉的開場白是非常高興和大學生們交流。然而,場下傳來學生們起哄抗議的聲音。德拉吉講話結束後,拒絕回答任何問題。演講會場外,不到100名學生組成了小團體,打出了反對歐央行的口號。

同日,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也發表講話。他指出,歐央行利率已達到下限,歐元區通脹低於歐央行目標水平,通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在低位,但歐元區嚴重通縮的風險有限。

魏德曼稱,寬松貨幣政策是合適的,歐央行管委會討論進一步措施也是合適的。然而,歐央行購買主權債券會帶來風險,在合法性上也面臨風險,購買主權債券將導致錯誤的激勵,特別地,這會鼓勵歐元區國家增加債務。

今年,歐央行推出了降息、購買ABS證券和抵押債券、TLTRO等刺激,希望這些刺激可以令其資產負債表回到2012年3月的水平,也即比當前水平高約1萬億歐元,進而提升通脹水平、促進歐元區經濟增長。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年化通脹率初值為0.4%,較9月的0.3%略微上漲,距離歐央行略低於2%的目標相當遙遠。歐元區經濟增速也很疲軟。

目前,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歐央行下步行動可能是購買公司債,再往後才會是購買主權債券,也即通常意義上的QE。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41

南轅北轍:日本其實需要強勢日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44

法國Natixis銀行近日警告稱,日本央行正在重複同樣的錯誤:試圖通過大規模寬松來改善日本經濟。但是實際上,強勢日元才是日本所需要的。

Natixis核心觀點如下:

一)日本需要強勢日元

日本出口情況十分複雜,弱勢日元對不同產品的影響差異化較大。而整體來看,日元貶值並無法很好的推動出口。(圖1)

從圖2來看,日本進口的需求,尤其是貴金屬方面十分明顯。因此弱勢日元其實造成了進口價格的相對昂貴

進口價格的大幅增長則導致了日本實際購買力下降和消費的減弱。(圖3A和圖3B)

20141119_JPY1

結論就是:強勢日元不會對日本出口造成壓力,而進口價格的降低則非常利好國內需求的回升

二)日本央行南轅北轍選擇擴大寬松

圖4顯示弱勢日元的結果是日本經濟再次進入衰退。圖5和圖6則明確了寬松和日元貶值的必然關系。大規模寬松的唯一受益者只是股市(圖7)。

20141119_JPY2

Natixis最後表示,很難理解日本央行為什麽選擇擴大寬松

日本央行10月底決議宣布將每年基礎貨幣的貨幣刺激目標加大至80萬億日元,此前目標60-70萬億日元,宣布了日本寬松到底的決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51

前所未有的打新潮來襲 這些日子你需要小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75

周五起有11只新股密集發行,預計將凍結1.61萬億資金,創下6月發行重啟以來的歷史峰值。根據國泰君安的計算,資金最為緊張的兩天分別是11月25日和26日,投資者要小心。

國泰君安在研報中提到,這11只新股預計IPO發行發行 6.04 億股,擬募集資金總規模 82.1 億元,考慮發行費用假設為 10%,則預計募集資金總額達 90 億元。假設按照 9 月份新股重啟以來平均網上、網下中簽率均值 0.65%和 0.25%測算,預計凍結資金規模共計 1.61 萬億,創歷史峰值。

根據網上/網下申購的時間安排,其預計11 月 21 日IPO凍結資金規模為 585 億;11 月 24 日預期凍結資金規模為6376 億,累計凍結資金規模 6962 億;11 月 25 日預期凍結資金規模為 6213 億,疊加前兩天資金未解凍影響,合計凍結資金規模為12175 億;11 月 26 日新凍結資金規模為 660 億,累計凍結資金量接近 1.4 萬億,是資金面最為緊張的一天,11 月 27 日盡管有 7 只股票 IPO 資金解凍,但仍有 4 只新股發行的凍結資金量維持在 1 萬億左右的高位。

具體如下圖:

A679E39D-8390-4AE2-B72E-98E1B7551ED4

6BD496D2-C4FD-40C4-9E4E-DFB0530E75F1而凍結資金要從11月27日起才會陸續解凍釋放,如下圖:

C333A13C-05F7-4C4A-AF7A-F4797F39A229B5E9B9C7-4A3F-4419-9893-7FF559F3E0E1

在資金凍結期間,交易所資金將會面臨較大壓力,國泰君安提到,根據 6 月以來的 5 輪新股發行歷史來看,交易所 GC007 在新股集中發行的 2 周內一般大幅上行近 200bp 至6%-6.5%的高位。不過打新沖擊對於銀行間資金面的波動遠小於交易所,一般銀行間利率上行 40bp 左右至 4%-4.4%。在 IPO 沖擊過後,資金利率短暫飆升後仍將回落,資金回流各個市場。

此外,其認為,IPO 發行可能對股市資金也造成一定分流,機構可能選擇賣掉流動性好的大盤股變現作為打新資金,盡管隨著市場在多次IPO 發行後預期更理性,整體沖擊減小,但本輪資金凍結量大幅高於以往,仍需關註尤其交易所資金的流動性風險和沖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77

關於“央媽”降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都在這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46

北京時間11月21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意外宣布降息!這是2012年以來的首次降息,雖符合市場邏輯,但仍讓人大吃一驚,市場反映強烈。

那麽問題來了,關於“央媽”降息的報道哪家最強?華爾街見聞說,關於央媽降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只用看本文就行了!

政策內容

中國央行宣布非對稱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一行兩會搶頭條 央行成功上位!

周三國務院要求降低融資成本,一聲令下,銀監會、證監會快速反應,一個表態要改資產證券化備案制,一個說要改新股發行註冊制,周五央行終於按耐不住,扔出了降息的大炸彈。好吧,央行你贏了,頭條是你的了。

全球市場反應

中國央行意外降息 全球市場震動

中國央行今日晚間意外下調基準利率,市場出現波動,澳元、黃金和標普500指數期貨快速上漲。黃金一度大漲10美元,商品方面,LME三個月期銅一度升0.7%,至每噸6,710美元

瘋狂一夜:全球央行競相寬松 市場已瘋

距離上一次全球央行攜手行動“搗亂”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今天全球市場終於又迎來了這樣一個歷史性時刻,各大主要央行紛紛爭搶頭條,讓市場亂得不亦樂乎。除了中國央行,歐洲、日本、俄羅斯都有重大消息發布,黃金、美股、歐股、歐元、石油等資產悉數陷入波動。

中國央行意外降息 中概股普漲地產股領漲

周五晚間,中國央行意外降息,受消息刺激,美股交易時段中概股普遍上漲,地產股領漲,其中搜房網、樂居和易居中國均漲超10%。

雀躍過後 黃金原油盤中回吐此前幾乎全部漲幅

北京時間周六淩晨,黃金和原油回吐了早些時候幾乎全部漲幅。此前,中國央行意外降息,黃金一度大漲10多美元到1206美元/盎司;俄羅斯和沙特同意聯手應對能源市場,布油大漲2.4%達81.6美元/桶。

官方解讀

央行第一時間解讀:降息不代表貨幣政策方向改變

央行在意外降息後第一時間發布解讀稿,其提到,此次調整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變化。采取非對稱降息將直接降低貸款定價基準,並帶動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定價下調。央行還要求金融機構據此合理確定利率水平,另外央行還重申了利率市場化。

央行馬駿:降息不是強刺激 貨幣政策沒有轉向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稱,今天的降息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目前經濟形勢雖然有下行壓力,但就業情況良好,結構調整也在取得積極進展,沒有必要采取強刺激。適當下調利率,尤其是貸款利率,有利於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機構點評

解讀中國央行意外降息——“漲聲”響起來!

中國央行周五晚間宣布實施非對稱降息,雖然符合邏輯,但仍然令市場倍感意外。至此,中國央行的降息周期已經開啟,或許預示著債市、股市迎來新一輪大牛市,房地產市場也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市場被央行忽悠了!?

周五,中國央行意外降息,為正在放緩的經濟再次註入流動性,市場因此狂歡。但不止一位經濟學家認為,市場被“央媽”忽悠了!央行只能算提了提意見,因為商業銀行仍然能夠將存款利率保持在3.3%不變。

別高興的太早!高盛稱中國降息影響有限

本周五中國央行意外宣布降息令市場驚呆,市場紛紛感慨世上還是“央媽”好,但是高盛卻認為,貸款利率下調的影響可能較小,因為這一利率已經放開,不受上限或下限的限制,只在借款人與銀行商定利率的時候可能有點作用。

【專欄】千呼萬喚始出來—央行降息的邏輯與意義

央行新一輪降息並加速利率市場化進程。瑞穗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這是面臨當前弱增長與低通脹的積極之舉,但他不認為該舉措為刺激。在目前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更加積極是需要的,相機抉擇是宏觀政策應對經濟周期波動的重要內容,無所謂刺激。

摩根大通朱海斌:降息釋放貨幣政策轉向更激進寬松信號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將今天的公告解讀為一個政策朝著更激進的貨幣寬松轉向的信號,預計在未來幾個季度內至少還將有一次降息。

海通證券:【專欄】有一種降息:出來之後利率就上去了

前晚出了“融十條”,洋洋灑灑數千字,目標的核心是降低融資成本,結果吵來吵去、想來想去也不知道到底新政策出來之後利率是升還是降?。有一種降息:出來之後利率就上去了!

【專欄】中國貨幣政策寬松之路:坦途、還是沼澤?

自4月央行開始定向降準、通過PSL來釋放流動性後,9月寬松政策有所加碼,我們預計這種“低利率、寬信用”的寬松貨幣環境仍將維持較長時間,但這能否拉升經濟,對於資產價格影響又如何,這是本文研究的問題。

行業影響

【央行降息焦點行業】降息對房地產重大利好!

央行意外降息讓多頭歡呼,房地產的春天也許又要來了。廣發房地產研究小組指出,從歷史經驗上看,降息將對房地產是重大利好,無論是對房地產銷售面積還是房價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而且,地產板塊也將受到顯著拉動。

【央行降息焦點行業】銀行利潤將遭重創

本周五中國央行意外宣布非對稱降息,即貸款利率下調40基點,存款利率下調25基點,這種降息方式雖利於直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但卻會壓縮銀行利息差。據中金預估,央行降息後銀行業利率在2015年可能出現零增長或者負增長。

【央行降息焦點行業】部分化解企業債風險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認為,降息最直接明顯的影響是企業存量貸款成本明年將有所下降,部分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對債市而言,對利率債利好不明顯,信用債收益更為明顯。收益率曲線可能會繼續牛市變陡峭。

網友妙評

網友妙評央行降息 “強大國家意誌將摧毀一切空頭”】

央行意外宣布非對稱下調利率,但表示,此次利率調整仍屬於中性操作,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對此,網友某男舒立表示,麻蛋!這屬於中性,那什麽才是異性?

多頭狂歡夜:世上只有“央媽”好!

市場期待已久的中國央行降息終於成為了現實,央行終於不再“小打小鬧般”的定向降準啊、PSL啊、MLF啊、SLO啊……這次可是實打實的——降!息!央行降息,讓多頭們在看多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開心!

(實習編輯 戴博 整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13

央行降息之少數派報告:狂歡之後,你需要思考這些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61

周五晚央行意外地兩年來首度降息,這顯然讓苦等多時的大多頭們欣喜若狂。但在狂歡之後,對於此次央行降息背後有一些問題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以下是華爾街見聞對此的匯總,僅代表一家之言:

問題一:央行為何意外降息

MFI的江勛對此的分析是:

本次降息,迫於巨大的政治壓力,很大程度上,這是一次政治性的降息。是外界壓力、經濟維穩及度過經濟轉型第一年年關的政治訴求的結果。

降息的背景是:10月中國經濟延續著弱增長與低通脹格局,最新匯豐PMI更不容樂觀。央行此前通過各種創新金融工具向金融體系註入大量流動性,但遺憾的是,市場並不買賬。正如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承認的那樣:

貸款利率3季度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為6.97%,比2季度的6.96%略有上升。其中一般貸款利率上升7bp至7.33%。房貸利率6.96%比2季末上升3bp,此外,3季度貸款利率上浮比例從69.11%上升至71.26%。

正如海通姜超所言,這反映出企業融資條件非但沒有改善,反而還在惡化。

而周四金融市場發生的“小型錢荒”加劇了市場的憂慮(詳見華爾街見聞報道),這無疑又讓人想起一年前那場震驚整個金融市場的錢荒。
江勛認為:

本次錢荒之本質是什麽呢?就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及經濟增長需求之間的矛盾:當局要地方穩增長,財政部卻要地方控制債務風險並且要

算舊賬,這就導致地方的融資需求變相的,畸形化膨脹,而央行卻想著用結構性的貨幣工具,來抑制這個黑洞的膨脹。

看起來,最終,央行輸了,財政部平了,政治力量贏了。

本輪錢荒,可以視為地方對中央的一次倒逼;而本次降息,可以視為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再一次妥協,中央被迫對地方以債養息縱容,以換取地方對維穩經濟的支持。目前,實際上已經不能指望私人投資來支撐經濟好轉。這個希望暫時放棄了。

無論從高層表態還是媒體報道來看,央行顯然並不那麽情願。華爾街日報9月曾報道:

過去幾個月,周小川一直推動包括利率自由化在內的市場改革。但高層領導對經濟可能因此承壓愈加憂慮。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陷入疲軟,要求人民銀行刺激經濟的壓力與日俱增。

此前多位經濟學家與官員認為,周小川不願為短期的經濟增長而影響推行利率市場化等改革措施。他抵制了此前市場降息等更寬松貨幣政策的呼聲,因為那樣做可能激化本已嚴重的國內債務問題,推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轉型。


問題二:為何央行多種工具齊出,市場利率仍然沒有明顯改善?

這里需要區分一個問題,資本市場的利率與銀行信貸(也就是實體經濟)的利率。顯然,包括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在內的資本市場利率已經顯著下行,用江勛的措辭就是“債券收益率曲線平坦得像航母的甲板”。

如MFI提供圖表所示,如果用信用債收益率和利率債的利差來代表債市的風險溢價,那可以看到11月初已經創歷史新低:

201410051138

但正如上文所言,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仍然很高,如下圖所示:

201410051139

顯然,首先原因在於銀行業對壞賬的擔憂,如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激增,甚至連老大哥工行的壞賬增長也創出八年新高。在經濟增速放緩的當下,銀行對於貸款極為謹慎。這個特征我們已經在金融危機後的美國及歐債危機後的歐洲身上看到過,即便歐美央行反複向體系註入流動性,但歐美銀行業的貸款仍然持續低迷,更多的資金流向資本市場。

江勛認為銀行業如今已出現了人格分裂:

一方面,不斷的擴大對資本市場資產的配置,把央行輸送的廉價炮彈投入到債券市場,進一步拉低了所謂“無風險利率”,並把無風險利率進一步的遷移到城投債上面,因為大家認為地方政府一定是要剛性兌付的;另一方面,在信貸體系不斷收緊額度,提高門檻。即,銀行試圖通過無風險利率去賺錢,來補貼信貸主動萎縮所帶來的利潤下滑。

另一方面,實體經濟面臨結構性問題。對利率相對不敏感的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等嚴重擠占信貸的額度。10月發布的地方債新規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在1月大限之前,銀行和信托爭相給地方平臺放寬。而為了穩增長,發改委連續批複了一大批基建項目,地方的融資需求也相應剛性擴大的。

這就造成這樣的局面:隨著瘋狂的資金湧入,債市已經出現過熱跡象,過去在高利率的時代,大家可以輕輕松松買到8%以上的安全資產,但現今高收益時代一去不複返,6%以上的城投債幾乎成為絕唱。於是新的問題來了:“無風險收益率”越來越低,低到已經養不起銀行理財產品,二者的收益率水平已經趨同,無套利空間可言;而同時,實體的融資利率卻持續高攀,於是,儲蓄開始用腳投票。

江勛認為:

公開市場已經滿足不了儲蓄的要求。迫於這樣的壓力和誘惑,商業銀行開始重新擴大杠桿錯配,繞開傳統影子銀行管道,借助於保函、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甚至P2P管道,為地方平臺和基建饑渴的需求輸送資金。這些3.0版本的表外業務模式,繞開了M2、社會融資規模、貸存比、信貸額度控制及國務院對地方債務總量控制的口徑。

問題三:本次降息是否意味著中國進入降息通道?

在周五宣布降息後,許多看多的分析師都認為央行隨後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在價格型工具之後,數量型工具將粉墨登場。瑞穗沈建光認為12月或將啟動新一輪降準。

而央行態度則頗為曖昧。在宣布降息後第一時間發布的官方解讀報告中,央行試圖強調降息不代表貨幣政策方向改變,“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而在報告的結尾,央行再度提及一直力推的利率市場化,顯示出央行對此的態度。

而此次降息最顯著的特性就是非對稱性,且罕見的貸款利率大幅下調。江勛認為值得註意的是:

本次貸款基準利率下調40個BP,與央行一貫的作風並不相符。央行完全可以逐步的小幅降息,為什麽沒有這樣做?這反映了本次降息的投機性。

我們的理解是,央行試圖一步到位,而不給市場形成降息降準通道已中期打開,貨幣政策轉向之預期。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中國央行的獨立性並不高,若明年經濟複蘇乏力,甚至出現海通所言的就業問題,那我們可以預期央行會有更多“不情願”的寬松措施。

問題四:降息對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麽?

江勛認為,無風險利率的進一步下降,將給資本市場再一次上漲的空間,這也符合降息宣布後市場一片歡騰的景象,多家券商在周五連夜召開電話會議分析這一利好。

從國際經驗看,歐美股市都證明了一個問題: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無論央行口頭如何表態,實際的不斷刺激最大的受益者正是資本市場,而不斷創歷史新高的美國股市正是最好的例證。

經濟會如何?歐洲央行顯然也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