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要當美國總統得先當百萬富翁?

任何人都可以競選美國總統:只要你是年滿35周歲、在美國出生,並且在美國連續居住14年以上的美國公民。但,不是任何人都能贏得選舉,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選得起總統。

每當總統大選季開始的時候,宣布參加大選的候選人總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有足夠的錢嗎?如果對此不太確定的話,那麽這位候選人通常會被建議:趕緊去交幾個有錢的朋友吧,最好是非常有錢的那種。

走全過場需1億美元

是的,競選美國總統不需要大學學歷,不需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但必須要有錢,有很多競選時需要的錢。

這從美國大選一次又一次創造著“最昂貴競選”的歷史紀錄就可以看得出來。在2012年的大選中,當時的候選人奧巴馬和羅姆尼各自耗費的競選經費都超過1億美元。

分析人士預計,今年的總統大選預計將再次創下美國歷史紀錄,可能將超過5億美元。

雖然總統候選人通常不是自掏腰包而是通過籌款進行競選,當然自詡用自己錢競選的特朗普除外,但“籌錢也需要用錢”卻是美國競選政治中的一個不變的規則。“有錢才能競選”雖然沒有被寫進美國憲法,但確是美國政治中的一個歷史事實。

一位候選人非要“有一定的身價”才能參加競選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有一定的身價才可以讓這位候選人站到那些更有錢的政治捐款人面前籌到更多的錢,有一定的身價才可以讓一位候選人在1年多的時間里不用工作,全身心投入各地的競選。

“財富一直都是競選總統的一個重要因素。”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薩巴托(Larry Sabato)指出,“這讓你能去接觸資助競選的那些更富有的人。還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而不用考慮其他的工作。”

有關美國總統競選前財政狀況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現代的美國總統在成為總統之前都已經至少是百萬富翁。根據政治響應中心公布的報告,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在2008年競選時的身價大約為360萬美元,前總統小布什在2000年競選時的身價大約為1100萬到2900萬美元之間。

最富有的總統候選人應該是在2012年參加競選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競選時羅姆尼的身價大約為2.64億美元。

那麽,走一次總統競選的全部過場大約需要多少資金呢?

“1億美元左右”,這是美國多家媒體針對大選政治的分析後得出的數據,而在一位候選人開始競選正式程序的時候,他(她)也應該至少需要確保自己已經具有或者能夠在短期內籌到大約1千萬美元左右的運作資金。

怎麽籌到錢?

籌措到幾千萬到上億美元的競選資金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很多候選人甚至在宣布參加競選的幾年前就開始進行有關籌款的工作。還有曾經競選過的候選人在競選後留下一些余款可以繼續使用。

在正式宣布參加競選之後,一位候選人就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自己的競選進行籌款。這些籌到的款項被用於競選的全部運作資金,包括制造競選廣告、制造廣告牌和競選標語、團隊前往各地競選的旅行費用、競選日常支出,以及支付競選團隊成員的薪水報酬等。

在籌款的方式中,最常見的就是通過接受直接的政治籌款,也就是通常說的“直接和別人要”。比如,通過舉行晚宴和公開活動,然後向每位來賓收取大約上百或者上千美元的入場券來獲得捐款。

另外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超級委員會”籌款。也就是由獨立的政治委員會從包括大公司,工會和個人等方面為一個特定的政黨或者一位特定的候選人進行籌款,這些委員會也會用籌到的捐款來發表支持某位候選人的廣告,或者攻擊某位候選人的廣告。

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候選人通過個人存款自掏腰包進行競選,一個案例是今年參加競選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一再強調自己很有錢因此不用籌款的特朗普表示,他已經耗費2百萬美元競選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07

特朗普:將宣布印第安納州州長Pence為副總統競選搭檔

據CNN報道,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周五表示,他選定印第安納州州長Mike Pence(邁克·彭斯)作為競選夥伴,他在Twitter上發布了這個公告,他表示會在美國東部時間本周六上午11時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這一消息。

特朗普原定於7月15日上午11點在紐約正式宣布副總統競選搭檔人選。不過,特朗普7月14日傍晚在推特上稱,由於法國尼斯發生恐怖襲擊,他將推遲召開宣布副總統人選的新聞發布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93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政變是叛國行為

據路透社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土耳其電視上發表實況講話。埃爾多安表示,政變是一種“叛國”行為,那些為此負責的人將“付出沈重代價。”埃爾多安還表示,土耳其總理已經下令“消滅”那些在空中射擊的人。早些時候,埃爾多安用一種極其非傳統的方式——通過手機上的FaceTime向CNN電視臺發表了講話。

埃爾多安還表示,這場政變是由軍隊當中“一小撮”不能適應國家統一現狀的人所發起的。軍隊中有一些人一直都聽從伊斯蘭學者法拉圖·葛蘭(Fethullah Gulen)的號令,而這場政變表明,葛蘭領導下的這一組織是一支武裝恐怖主義組織。不過,葛蘭否認參與了這場政變。

據路透社,埃爾多安表示不會將土耳其交給政變者,安卡拉的內閣正在正常運作,而他自己將站在“人民這一邊”。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布聲明呼籲終結政變:“任何國家中的軍事政變都是不可接受的。在民主的原則下,迅速、和平地保證民事規則和憲法秩序是非常關鍵的。保證基本權利,包括言論和集會自由,依然是至關重要的。”

盡管土耳其並非歐盟成員國,但其正在尋求加入歐盟。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Mogherini共同發布聲明支持土耳其政府:“土耳其是歐盟的重要合作夥伴。歐盟權利支持民主選舉出來的政府、國家體系和法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77

一個溫柔大媽 扳倒屠夫總統 專訪》她,說服各國強權起訴戰犯 獲唐獎法治獎

2016-07-18  TWM

她冷靜務實、善於謀略,下棋時,將對手17步以內的反應全都納入計算, 她在國際刑事法庭成功起訴國家元首,她是第二屆唐獎法治獎得獎人阿爾布爾,法界的奇女子。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二日,星期六晚上,本該是輕鬆的周末,路易絲.阿爾布爾(Louise Arbour)端坐在辦公桌前,仔細地檢閱手中文件,輕薄的紙上,每個細節都再三斟酌,因為這不僅關乎一個國家的命運,還牽涉許多人命。

她此時的職位是聯合國審理南斯拉夫戰犯的國際刑事法庭(ICTY),與盧安達國際戰犯的國際刑事法庭(ICTR)的共同首席檢察官,難以一口氣讀完的超長職稱,有著相應的分量,她的工作是要將發生於南斯拉夫與盧安達的種族屠殺戰犯,繩之於法。

她手中的這份文件是對時任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的起訴書,阿爾布爾接手檢察官前,國際刑事法庭成立四十年來,幾乎名存實亡,當時對這個單位的嘲笑可多了,如「kangaroo court」(非法法庭)、「法律秀場」等等。

國際刑事法庭聲譽如風中殘燭,阿爾布爾的這份起訴書,可能是翻轉人們對國際刑事法庭觀感的轉捩點。一旦她送出這份起訴書,而ICTY法官也簽名核准,米洛塞維奇就從一國總統淪為通緝要犯。

直搗歐洲火藥庫

說服安理會強權背書

阿爾布爾解釋,「將總統定罪需要相當謀略,畢竟《國際法》沒有警察行使調查權,還能逮捕罪犯,所以必須很有策略利用國際政治資源,才能落實法庭權力。」有個笑話是這樣,「如果殺一個人,你的命是國家的,但如果能殺一千萬人,國家就是你的。」阿爾布爾話說得清淡,事實上,當時的情況是,她要緝捕的戰犯們不是手握重權的政治家,就是軍火充足的將軍,有時,他們的軍火甚至比駐守當地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維和部隊還強大。

以米洛塞維奇為例,他被稱為「巴爾幹屠夫」,煽動國內民族主義,為達成「大塞爾維亞」目標,實施種族淨化,造成逾二十萬人死亡,三百萬人無家可歸。但他是在位總統,要將這樣手握重權的屠夫定罪,談何容易?

阿爾布爾當時需要的奧援,除了北約軍隊,還包括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美、俄、法、德、英等。阿爾布爾回憶,當時情勢極端緊繃,不比一般法庭,任何一步出錯,不僅僅是起訴失敗,也會打亂當地政治驚險的平衡,更會讓在塞國境內調查的下屬送命。

她在公開起訴前,先行知會上述安理會成員國領袖,她笑著說,整整四十八小時,領袖們給她的回應是,「完全的沉默。」畢竟這些強權可不想隨便打草驚蛇,擾亂巴爾幹半島這個歐洲火藥庫的和平;而阿爾布爾若少了這些強權背書,她的起訴不會有影響力。不過,各國最終願意正視米洛塞維奇的劣跡,勉強同意她的激進作法。

在召開記者會前,抗壓性超強的阿爾布爾還有心情開玩笑告訴下屬們,「別擔心,我不是要辭職。」等到發布起訴後,經過兩周緊繃對峙,她成功將米洛塞維奇緝拿到案。

阿爾布爾一生從事法律,在監獄人權、國際衝突預防上,皆有傑出表現,但能突破國際政治現實,成功起訴米洛塞維奇,是她一生最具指標性的成就,也使她成為第二屆唐獎法治獎得主。

恐怕沒人想到這位留著蓬鬆捲捲頭,筆挺衣領常常蓋住大半脖子,笑起來溫柔和藹的大媽,在處理國際事務上,膽識比任何人都猛,法學專攻的也是最冷酷的《刑法》。訪談間,她再三強調,無論什麼策略,「有效」以外,還要兼顧「合法與道德」。

深諳紙牌、棋局

計算對手17步內反應

她毫無疑問是理想主義者,但另一方面,她冷靜務實、善謀略,私底下愛好紙牌、棋局的她,曾形容自己「將未來十七步的策略都想好了」,她顯然從不被理想沖昏頭,而總是根據現實,謀定而後動,或許就是這樣「最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性格」,才能成為翻轉國際棋局的操盤手。

阿爾布爾越洋接受《今周刊》電訪,談到過去這段步步驚心的過程,她呵呵地笑,「是啊,這件案子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我這輩子經手的案子中,最複雜、最困難的一件,真的很像電影情節。」當記者忍不住追問她,當時的心裡感受是什麼?害怕嗎?她立即失笑,「不、不、不,我沒有害怕生理威脅,但我的確非常擔心犯錯,因為這件事影響深遠,坦白說,沒有人知道怎麼做,所以我只能非常小心。」在此之前,她大半職涯都在當教授與法官,理論難不倒她,實際辦案經驗卻不算多,但憑著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膽識,她也無畏接受挑戰。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同時擔任盧安達與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兩地狀況完全不同,處理方針也得因地而異。

不貼通緝公告

突襲、設局 無預警捉嫌犯在塞爾維亞,她最大的難題是,「你知道這些戰犯在哪裡,但他們都被政府保護得好好的。」阿爾布爾前任檢察官,曾大張旗鼓將這些通緝犯的照片貼在大街小巷,希望能對戰犯產生心理嚇阻,藉此改變「北約軍方不想動,當地政府不會碰」的局面;這在國內法庭很理所當然,但在實踐國際刑事法庭卻是「異想天開」。

阿爾布爾上任,一反前任作法,拿下所有通緝犯貼文,一切靜悄悄進行,罪證確鑿後,人力、資源都極少的情況下,只求衝突最小化,避開正面對決,不是直接突襲捉拿,就是設局請君入甕!

「盧安達的挑戰完全不同,戰犯散布在非洲各地,必須想辦法把他們找出來。」但非洲當地貪汙嚴重,她最常面臨的問題是,「鉛筆用完了」,甚至連影印機、電腦也沒有,犯罪事實無法歸檔,更遑論蒐集證據。物資匱乏以外,甚至面臨當地政府即是戰犯,國際刑事法庭雇員遭滲透,政府掌握阿爾布爾的一舉一動,暗殺事件頻傳,調查寸步難行,她只能設法突圍。

「這份工作說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冒險,也不為過。」回憶這段過去,再理性的人也忍不住發出喟嘆。其實,她並不是從小就習於冒險。阿爾布爾在講法語的魁北克長大,父親是旅館商人,經營兩家旅館,她時常兩處輪居,但父母感情不好,童年根據她自己形容,「失常又慘澹。」從小就讀保守的修道院學校,後來選擇法學院「我根本沒多想,單純是實際就業考量,當時法律看起來是個好選擇。好在我與法律一拍即合,從一開始就表現得很好。」阿爾布爾語氣不無得意地說,她人生膽識即是在每一處的轉折中,只管戮力向前,而不考量太多退路,逐漸累積而成。

除了擅長大頭大腦的法律理論,她也有幽默親切的一面,阿爾布爾聊起自己轉任法官的過程,其時選任法官制度不若現在透明,她是直接由司法部官員挖角,她一口答應,便從法學院教授跳轉法官。

面對職涯劇變,她笑說,「我當時可不知道怎麼當法官呢,還好我看了很多電視,知道應該坐哪裡。」第一次開庭時,她雖然正確坐到法官的位置,卻不曉得罪犯站哪裡,誤將檢察官當作罪犯審問,「你知道,他剛好有一副容易被誤會的長相。」嬉笑之餘,她的本質到底是認真嚴肅的,對於下一代年輕人的徬徨,她給的建議也是一貫「兼納理想與現實」,「不管想做什麼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技之長,但光對社會有熱血是不夠的,累積實力,接受磨練,才能真正達到對社會有所貢獻。」

路易絲.阿爾布爾

(Louise Arbour)

出 生:1947年

現 職:加拿大博歷維律師事務所

資深顧問與駐所法學家

學 歷:蒙特婁大學法律學系事 蹟:聯合國ICTY與ICTR共同首席檢察官、

加拿大最高法院大法官、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國際危機預防組織總裁兼執行長專長領域:《刑法》、《憲法》、《人權法》、《國際人道法》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28

民調:近六成美國民眾對總統大選感到厭倦

據《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距2016年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還有100多天,但大多數美國群眾已經對大選心生厭倦。

皮尤研究中心對4602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顯示,59%的受訪者表示,對大選和候選人鋪天蓋地的報道已讓他們感到筋疲力盡。

也難怪美國民眾會有這樣的想法:2016年總統大選的相關活動似乎從2012年總統大選結果出爐之後就已經開始了。可以想見,當今年的選舉在11月8日塵埃落定之後,美國民眾就又會被2020年總統大選的相關報道包圍。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了多個目標群體,每個群體中的大多數人都表現出了對總統大選的厭倦:包括54%的老年人和67%的00後;62%的女性和56%的男性以及62%的白種人和54%的非白人。而在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中,對選舉有厭倦感的人的比例則幾乎相同,分別為54%和55%。

那些對大選未感到厭倦的美國民眾往往是因為其對選舉本身並不關心,或者根本不感興趣。而有些民眾感到厭倦或許正是因為他們對大選過於關心。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0%的美國民眾認為他們對此次大選思考了“很多”,這項數據創造了歷史新高,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國民眾表示他們對於選舉有很多思考。

與之相似,74%的美國民眾表示,誰贏得此次選舉對解決美國所面臨重大的問題將有很大影響。這一比例也創造了歷史新高,在2000年,只有50%的民眾有這樣的想法。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結果還顯示,77%的美國人認為此次選舉非常“有趣”,而在2012年,認為選舉活動有趣的民眾只占39%。人們關於此次選舉的興趣多半來自於唐納德 特朗普明顯標新立異的競選活動。特朗普打破了諸多政治規則,他愚弄精明的人,為被排除在主流政治話語之外幾十年的種族間不滿的聲音提供了發聲的平臺。

但2016年的總統大選體現了“有趣時刻”的魔咒。大家對於選舉的報道感到厭倦,卻無法轉移目光。在夜里11點,你本應該放下手機去睡覺,然而這時就會有新的頭條新聞在你的手機屏幕上閃爍,充斥著反常的的誇張言論、駭人聽聞的議案、驚人的推特熱點,然後你就會再一次被卷回政治的漩渦中。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初選過程拖延數月是導致民眾厭倦大選的一大原因。縮短每4年一輪的大選活動的一個辦法是,在兩黨代表大會之前舉行一次全國預選。但是,由於兩黨和國會對於修改預選規則都並不感興趣,在未來很長時間內,美國民眾可能都無法擺脫對大選的厭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79

土總統親述:若在馬爾馬里斯酒店耽擱10分鐘 或已喪命

據俄羅斯衛星網19日消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如果他在馬爾馬里斯的酒店里耽擱10到15分鐘,或許已被殺害。

埃爾多安在電視臺節目中稱:“在馬爾馬里斯針對我進行了行動。我的兩名護衛被打死了。如果我再耽擱10到15分鐘,我或許就被殺死或劫持了。”

土耳其於當地時間7月15日晚間11點左右發生軍事政變,軍方稱該國政權已落入其手中。7月16日早政變軍人開始投降。土耳其政府稱,軍事政變的企圖失敗。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埃爾多安7月15日當晚前腳剛離開度假勝地馬爾馬里斯的酒店,就有25名士兵乘坐直升機繩降和開火,隨後埃爾多安住所遭轟炸。

而當埃爾多安乘坐灣流4型商務機從馬爾馬里斯一個多小時路程的達拉曼機場升空後,又遭到參與政變的兩架F-16戰機雷達鎖定和半空襲擾,但並未向埃爾多安座機及為他護航另兩架F16戰機開火。

當地時間淩晨4點左右,埃爾多安的飛機成功降落在伊斯坦布爾機場。

土耳其執法機關已經拘留了6000余人,其中包括中高級軍事將領。據土耳其外交部消息,試圖發動政變導致290人死亡。土耳其政府指控生活在美國的反對派伊斯蘭傳教士法圖拉∙葛蘭組織了叛亂。

(綜合來源:中新網、華爾街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898

特朗普正式獲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反對無效”

美國共和黨全國黨代會在19號晚間正式提名特朗普為總統候選人,到此為止,特朗普不再是“共和黨可能的總統候選人”,而是名正言順的“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了。他將在11月份的大選中同即將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希拉里·克林頓爭奪下一屆美國總統。

經濟學人對1300名美國註冊選民做出的最新調查顯示,特朗普和希拉里將迎來一場激烈的競爭,希拉里以40%的支持率微弱領先特朗普的37%。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也是本次黨代會的主席保羅·瑞恩在當晚的計票結果公布後確認特朗普獲得多數黨代表選票,並敲錘宣布特朗普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全場起立,為特朗普獲得提名鼓掌 顧鄉/攝影)

瑞恩宣布,在當晚的2472張黨代表選票中,特朗普總共獲得1725張,超過正式提名所需的1237張。美國媒體指出,特朗普所獲得的投票支持率為69.8%,失去30.2%的選票,這是自1976年以來,共和黨候選人在黨代會中所失去選票的最高比例。

特朗普將在本周四正式接受提名,並將發表做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後的首篇演講。

政治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應該是共和黨有史以來所提名的最“非傳統性”的候選人,而特朗普本人也是同共和黨各方矛盾最多,甚至多次被抗議要求退出共和黨的候選人。

(現場警察大舉出動維持秩序 顧鄉/攝影)

周二晚間對特朗普的正式提名也意味著,一切此前在克利夫蘭黨代會上密謀推翻特朗普提名的“反特朗普”努力以失敗告終。在周一當天的投票環節,曾有幾名反對派的黨代表在現場攪局,一度中止當天的議程。這些反對者希望能讓克魯茲和凱西克的名字也出現在提名環節中,再由現場投票結果決定誰是最終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是,在周二的提名環節中只有特朗普一人的名字,最終獲得多數票的也是特朗普。

在此前6月中旬結束的美國初選中,特朗普總共獲得1543張黨代表選票,超過獲得提名所需要的1237張,他的競爭對手克魯茲獲得559張黨代表選票,凱西克獲得161張。

在獲得正式提名後,特朗普發表推特說:“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我感到無比榮幸。我將永遠、永遠不會忘了今天,我將努力工作,決不辜負你們!美國第一!”

就這樣,經過56場各州初選和黨團大會,涉及16名其它共和黨候選人以及6億多美元的競選開支和無法用數字計算的“戲劇情節”,共和黨終於選出了自己的2016年總統候選人。

特朗普的兒女(中、右,現場截圖)

這位候選人還是一位贏了16名傳統共和黨候選人、之前還曾投票給民主黨的“不定黨”人士,他還辦過以自己名字命名但因涉嫌非法辦學而關閉的“特朗普大學”,賣過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牛排、領帶、襯衫、礦泉水、伏特加和任何他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商品和房地產。但是,應該說他最成功的還是在2016年的大選初選中,他向美國選民成功推銷了自己。

在獲得正式提名後,已經返回紐約的特朗普通過視頻同克利夫蘭現場進行了連線。在感謝代表們的支持之後,特朗普表示:“我們會贏得11月份的總統大選。”

在特朗普正式獲得提名之後,希拉里也通過推特發了一條簡短的推文說:“我們開始工作吧。”暗指接受挑戰,準備同特朗普競爭下一屆總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43

土耳其總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將肅清葛蘭組織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0日晚宣布,土耳其政府決定實施為期3個月的“緊急狀態”。

埃爾多安在當晚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決定,提議政府依照憲法條款宣布土耳其進入緊急狀態。土內閣已決定實施緊急狀態,為期3個月。 根據路透社報道,進入緊急狀況可讓埃爾多安和土耳其議會暫時得以不經國會,立即通過新法,並且在他們認為必要的時候暫停某些權利和自由。

他說:“宣布實施緊急狀態是為了以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消除那些威脅人民權利、自由和民主以及國家法治的因素。”

土耳其在1987年也曾經在該國東南部實施類似戒嚴的緊急狀況,因為當時庫德族叛軍和土耳其軍隊在該區爭鬥,因此土耳其官員對該區實施宵禁、執行搜索和逮捕行動、並且限制集會,戒嚴自2002年起已經逐步解除。

埃爾多安呼籲土耳其民眾不要擔心,表示政府已采取有關必要措施,包括應對經濟方面可能發生的問題。

此項緊急狀態決定將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批準後正式生效。

肅清葛蘭組織

此外,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0日在安卡拉接受半島電視臺直播專訪時表示,目前土耳其要求美方引渡法土拉·葛蘭的法律程序已展開,希望美國法院能盡快作出裁決。

埃爾多安說,身在美國的葛蘭就是7月15日發生的未遂軍事政變的主謀,“很可能還有其他國家在背後推動此次未遂軍事政變,具體結果要等待司法程序來揭曉”。他表示,土耳其情報部門的工作確有疏漏。

埃爾多安強調,為了肅清葛蘭的組織,目前在土耳其國內進行的逮捕和停職審查等措施都是合法的。

法土拉·葛蘭

居住在美國的土耳其思想家葛蘭被指控為這起政變的始作俑者,為了鏟除葛蘭的支持者,土耳其將近2.2萬名教育部員工因此被迫離職、2.1萬名老師的教師執照被註銷、六名大學校長被迫下臺或被捕。

埃爾多安相信葛蘭的追隨者試圖滲透土耳其教育系統和機構,為的是要按葛蘭的想法左右土耳其事務。但葛蘭運動支持者說,這個運動被埃爾多安當成代罪羔羊,來掩飾他越來越獨裁的行徑。目前已有9000多人被逮捕,近5萬名公務員被迫辭職,其中包括情報單位和首相辦公室員工。

(綜合來源:新華社、鳳凰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54

帶你見證美國最瘋狂的總統候選人加冕

7月21日,特朗普在克利夫蘭“加冕”,成了美國共和黨的“王”。

在加冕儀式上,特朗普滔滔不絕講了1小時15分鐘。據說這是近40年來最長的接受提名演說,還被一些人比作拿破侖……

當年拿破侖強迫教皇到巴黎為他加冕,而且竟然自己接過皇冠戴上,被人痛斥對羅馬無禮。在一些人眼中,同樣覺得特朗普很無禮,比如這位在場外抗議的女權主義者。

不過在女兒伊萬卡·特朗普口中,特朗普卻是一位謙謙君子,懂得尊重人。她在演講中稱贊特朗普是“人民的冠軍”,這可能贏得了當天在特朗普本人演講前的最大掌聲。

把父親捧上天後,美麗的伊凡卡飄然離開了克利夫蘭速貸球館。身後的保鏢緊追不舍,現場的保安也忙著拍照,竟然讓記者溜到了前排,拍到了她的側臉(那一抹金色的秀發就是了)。

這個時候,特朗普正在會場高喊“美國處在最危險的時刻”!據他的描述,美國在全世界被人看不起了,外國人竟敢侮辱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因此他坐不住了。他決定以總統的身份,讓美國再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讓美國再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特朗普決定“攘外必先安內”。

他說警察處在危險之中,城市處在危險之中,美國的生活方式處在危險之中。因此他要控制恐怖主義國家移民,修建邊境長城抵禦非法移民,修理被奧巴馬弄得一團糟的經濟!

特朗普開出的藥方之一是:制止企業把工作崗位轉移到海外!要為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印第安納州那些“被遺忘的人”而戰。

不要小看他提到的這幾個州。這些州的共同特點是:充斥著濃濃的“鐵銹味”:擁有數量龐大的白人工人階層,其中許多人苦於全球化的影響,在制造業向海外轉移的過程中失去了工作崗位。

他們是憤怒的藍領,他們是特朗普的鐵桿,他們也是民粹的先鋒。在他們看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只讓東西海岸(華爾街、矽谷)的那些“精英”受益了。所以,他們祭出了自己的大招:選特朗普!

特朗普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句口號:Put America First(美國人優先)。是不是很耳熟?在當前的全球民粹浪潮中,各種“某某某優先”層出不窮。

俄羅斯文學家托爾斯泰說,每個愛國者都相信自己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偉大和最美好的,但這顯然不是事實,因此愛國的激情源自一種愚昧而錯誤的認知。不過,特朗普會堅持說,人們之所以熱愛美國,因為它確實是世界上最偉大和最美好的國家。

但據他說,這麽好的一個國家,現在之所以不太受人尊重了,是因為“我們自己搞得一團糟”。他得出結論:“世界警察”已經沒空管國外的事情了。

在這場演說前,特朗普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透露了自己的外交政策。他說:“如果我們不能從保護其他國家的軍費開支中獲得合理的報償,尤其是那些國家中的很多還很有錢……我一定準備對那些國家說,‘恭喜你們,你們要自己保護自己了’。”

這不就是收“保護費”的意思嘛,美國老大哥的嘴臉不小心暴露了。特朗普還特意點了幾個國家的名:沙特、德國、日本、韓國。

特朗普特意以日本為例。“希拉里說,‘我永遠不會放棄日本,我永遠不會放棄日本’,那好,一旦你這麽說,”特朗普分析,他們就會吃準美國了,他們知道美國一定會保護自己,所以他們就不考慮自己花錢保護自己了。

特朗普甚至說,美國不應再無條件保護北約。根據他的規劃,這其實是一種談判策略,他並非真要放棄盟友,而是讓他們分攤軍費!順便一提,美國2015年的軍費超過6000億美元,比後面十幾個國家的軍費之和還多。

“現在不是當年了”,特朗普強調,自己反對把美軍部署到全球的每個角落,“我們把錢花在軍事上,只是為了再損失8000億美元,這聽起來可不劃算。”他表面上說的是軍事,其實老毛病又犯了:把什麽都聯系到貿易損失上。

與此同時,特朗普表示美國不會再張口閉口談人權,“我不認為我們有資格教訓別人”。

這種觀點,已經背離了共和黨的傳統國際觀,不僅主張遠離“國際是非”,還要限制自由貿易。因此他揚言退出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並不奇怪。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在許多社會議題上,絕對是一個非典型的共和黨人。

在墮胎問題上,他在演說中只字未提。要知道,這可是不少共和黨人最關心的一個話題。場外抗議的這位哥們,此刻會有多麽落寞!

在性取向問題上,他破天荒地說出了“我要竭盡所能保護我們的L.G.B.T.Q公民”。L.G.B.T.Q分別是lesbian、gay、bisexual、 transgender、queer的首字母縮寫,分別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非異性戀或不認同出生性別的人。

當著臺下一大幫共和黨死硬派直男和基督教保守派人士,特朗普就這麽把上面這句話說了出來。

順便一提,矽谷創投“教父”、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周二在特朗普演說前也上臺發言。同樣當著這批共和黨死硬派的面,蒂爾說:“我為自己是同性戀感到驕傲(I’m proud to be gay)”。

蒂爾的發言,除了對共和黨中的保守派勢力構成直接挑戰外,還被解讀為特朗普獲得了某種矽谷的背書。就在此前,145名矽谷大佬聯名上書反對特朗普,坐實了美國工人階層憎恨他們的口實。

特朗普還在周二晚上的演說中,公然打前任總統小布什的臉,指責了“長達15年的中東戰爭”。接著他還說了類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話:發誓幫助工會成員、煤礦工人以及其他低收入人群。

在這場超長演說結束後,速貸球館氣球漫天飛揚,像剛剛開完了一場Party。

大會結束之後的現場是這樣的:一片狼藉,許多人趕到外面聽演唱會了。

“這就是場Party。”有代表這麽說。

對於許多共和黨人來說,無論他們是否認同特朗普的主張,已經無法改變他“加冕”的事實。為了反希拉里,只能支持特朗普,至於特朗普到底是不是一名真正的保守派人士,那就只有上帝知道了。

大選就兩個人可選,想那麽多也沒用,不如跳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60

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里宣布競選搭檔

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里22日宣布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蒂姆·卡因為自己的競選搭檔。

蒂莫西·邁克爾·“蒂姆”·卡因(英語:Timothy Michael “Tim” Kaine,1958年2月26日-)生於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美國律師、傳教士、政治人物。美國民主黨籍,曾任里士滿市長、弗吉尼亞副州長、弗吉尼亞州州長。2012年美國選舉當選維吉尼亞州參議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