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12月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近期公共傳媒報道奇虎360曲線參股步步高,根據奇虎360公司來函,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包括北京奇付通科技有限公司)與新沃基金並沒有股權關系。相關報道與實際情況不符。
公司同日公告稱,公司股東鐘永利於2016年10月31日-12月7日,減持公司股份7,590,340股,占總股本的0.9744%。鐘永利及其一致行動人已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2,214,133股,占總股本的1.5679%。
公告顯示,鐘永利因個人資金需求,在未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的情況下,於2016年10月31日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票90,34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0.0116%,造成違規。鐘永利已就本次違規減持行為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並承諾今後將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除了上述減持行為,鐘永利的其他減持行為符合相關規定。
佛山照明12月8日發布公告稱,2016年11月15日至12月7日,公司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出售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2927萬股,占國軒高科總股本的3.34%,成交金額合計96,427.21萬元。
公告顯示,公司出售國軒高科股票2,927萬股,獲得投資收益85003.53萬元,預計將增加公司2016年度凈利潤72253萬元。
2016年8月23日,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授權適時減持部分國軒高科股票的議案》,授權公司管理層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通過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依法合規、擇機減持部分國軒高科股票,減持數量不超過3,650萬股。
本次減持股份後,公司仍持有國軒高科股份43,736,150股,占國軒高科總股本的4.99%。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減持國軒高科股份的可能。
南玻A12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和新通產實業開發(深圳)有限公司於2016年8月17日至2016年12月9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合計減持南玻A2,101.23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01%。本次減持完成後,上述兩公司仍持有南玻A26,927,785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30%。
A股
步步高否認360曲線參股
步步高(002251)因一則“奇虎360曲線參股步步高”的報道而受到市場追捧,其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當日晚間,步步高發布公告稱,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包括北京奇付通科技有限公司)與公司新晉第四大股東新沃基金並無股權關系,此前有關奇虎360曲線參股步步高的報道與事實不符。
回查步步高7日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新沃基金以每股14.72元獲配3396.74萬股步步高股份,獲配金額為5億元。新增股份發行後,新沃基金以3.93%的持股比例,與金鷹基金並列公司第四大股東。
新沃基金的核準設立批複顯示,其設立時的股東僅有兩名,分別是持股70%的新沃資本控股集團以及持股30%的新沃聯合資管公司。新沃基金目前還持有沃爾核材和力星股份兩家上市公司股權,但上述兩家公司昨日的股價表現與步步高相去甚遠。其中,新沃基金持股1.06%的沃爾核材以下跌1.42%收盤,新沃基金持股2.84%的力星股份收盤時跌幅則達到4.07%。
值得註意的是,公告顯示步步高股東鐘永利於2016年10月31日-12月7日,減持股份759萬股,占總股本的0.9744%,其中12月7日減持了350萬股;而他與一致行動人共計減持1221萬股,其中吳麗君在12月8日減持了250萬股。
*ST山水實控人生變,森特派斯4.69億接盤9.88%股權
12月8日,*ST山水(600234)發布公告稱,南京森特派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特派斯投資)通過公開拍賣,以4.69億元競拍取得黃國忠持有的公司2000萬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9.88%。由於目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林嶽輝、徐永峰是代黃國忠行使在公司的股東權益,黃國忠如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將會發生變更。
股權結構顯示,目前*ST山水第一大股東鐘安升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占比18.04%;第二大股東深圳派德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占比近10%。
在拍得黃國忠的2000萬股後,森特派斯所持的9.88%公司股份,使其成為*ST山水第三大股東。工商信息顯示,森特派斯成立於2015年12月,法人為張浩瑋,主營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除一位名為鄒銀春的監事外,公司登記信息並未顯示有其他股東及出資信息,與張浩瑋形成關聯的5家公司,也尚未與上市公司其他重要股東形成關聯。
目前入局*ST山水的三股勢力持股比例相差不大,公司實控權最終花落誰手仍不得而知。不過,在關註公司的股權關系外,*ST山水解決即將面臨的暫停上市風險才是當務之急。
12月7日晚間,*ST山水公告收到了太原市三晉大廈有限公司(簡稱“三晉大廈”)的函告,及山西證監局的監管提示。*ST山水此前寄望通過以3680萬元出售三晉大廈1.4億元債權,從而實現今年業績扭虧的如意算盤,遭到三晉大廈的強烈反對。
目前,三晉大廈的債權尚未找到買家。而*ST山水三季報虧損1422萬元,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成為ST山水扭虧的關鍵期。
讀者傳媒解禁日大限來臨,光大資本減持“清倉”
去年12月10日,讀者傳媒(603999)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上市時,讀者傳媒股東光大資本、酒鋼集團、甘肅國投、甘肅電投、時代出版、國投創新、中化資產、通用投資、外研投資、《中國經濟周刊》雜誌社承諾: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轉讓或委托他人管理其已直接和間接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也不由發行人收購該部分股份。
一年期滿,12月7日讀者傳媒披露限售股解禁公告,共計4320萬股限售股12月12日解禁上市,占公司總股本的15%。截至12月7日,控股股東讀者集團持有1.67億股,占總股本57.84%;第二大股東光大資本持有1260萬股,占總股本4.38% 。兩日後,光大資本就迫不及待披露減持計劃。因為自身資金需求,光大資本將在2016年12月15日起6個月內,減持讀者傳媒股票不超過1260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4.38%,減持價格不低於讀者傳媒IPO的發行價。
上市首年,讀者傳媒業績並不理想。讀者傳媒中報稱,由於受宏觀經濟不景氣、新媒體沖擊等因素的影響,其經營業績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三季報業績仍然下滑,今年1到9月,讀者傳媒實現營業收入4.87億元,同比下降11.55%;歸母凈利潤6228.66萬元,同比下降0.74%。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12月8日18時到12月9日11時,共有34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32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中國中治。
12月8日,中國中冶發布2015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第三次修訂稿,距離上一次發布修訂稿僅過去6天。在這兩次修訂中,中國中冶先是砍掉了擬投25.1億元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然後將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的預投資金從29.43億元縮減到18.69億元。整體來看,從預案到目前的第三稿,中國中冶的募資總額從98.13億元直降到62.29億元。
從2015年8月發布預案至今,中國中冶此次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歷經了一輪長跑。令人疑惑的是,中國中冶此次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早在今年8月23日便獲得批文。當時,證監會核準中國中冶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5.82億股,募資不超過98.13億元。
但12月1日、12月8日,中國中冶兩次召開董事會會議,對已被批準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進行兩次修訂,其中伴隨募投項目的刪減和募資額的縮水。對於其中原因,中國中冶表示,是基於進一步考慮國家產業調控政策和公司的實際情況。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證券日報、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一面是火焰,一面是冰水。臨近年末,高送轉題材再次引發市場關註,特別是在今年交易清淡、熱點匱乏、賺錢效應不強的環境中,歷來熱衷炒作的A股難得遇到了一次事件性機會。指針回撥到年中,以煌上煌(002695.SZ)為代表的高送轉概念股引來資金的競相追逐。近日2016年年度高送轉大幕徐徐拉開,截至12月13日共有17家上市公司進行了預披露,但隨之伴隨的是交易所的關註和問詢。不完全統計,12月以來,交易所已經對其中5家公司下發關註函。
炒作路線複盤
隨著2010年IPO擴容與定增市場的火爆,高送轉題材的受關註度持續高漲,不論是買方還是賣方,均試圖在高送轉中尋找機會,散戶資金更是如此,也有人把這種做法稱為高送轉概念的炒作。“一是通過高送轉股票向市場傳遞未來業績將保持高增長的積極信號;二是送股後股價降低提高了流動性。”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高送轉已經成為投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高送轉的炒作期往往與年報和中報發布時期相關,因此中報高送轉炒作多在6月至10月;年報高送轉則是11月到次年2月。投資高送轉,建倉須趁早。“由於高送轉公司股價的相對表現時點往往發生在預案公告日之前,因此提前布局是較為適宜的操作策略。”上海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煌上煌在今年頗有代表性。Wind資訊數據顯示,該公司中報高送轉預披露是在6月30日,在此前之前的一個月(6月1日至6月29日)內上漲40.69%;天潤數娛(002113.SZ)也是如此,在高送轉方案預披露前的一個月上漲了24.42%。不過並不是所有高送轉炒作都依照這種路數演繹。名家匯(300506.SZ)的預案披露日是今年的7月28日,在此之前7月1日至27日,公司股價下跌了7.8%。
名家匯的行情出現在了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告後。7月27日晚間公告了預案,7月28日便漲停,在隨後的20個交易日內上漲幅度高達136%。本報也註意到,由於在方案公布後連續三個交易日股價漲幅超過20%公司對股價異動作出了說明:除高送轉外,基本面情況並未發生變化、也不存在應該披露而沒有披露的事項。
另外,交易所也在時刻關註是否存在高送轉預案被提前泄露的情形。11月17日下午收市後,市場出現了有關山東華鵬(603021.SH)2016年度存在“高送轉”的傳言,該傳言稱“山東華鵬公告:公司以截至2016年11月17日公司總股本約1.23億股為基數,擬每10股送紅股5股,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25元(含稅) ,同時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以公司總股本 1.23 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5股,合計送轉約 3.69億股。”
4天後,山東華鵬公告,擬以2016年年報經審計的總股本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式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轉增 16 股,以現金股利的方式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2元(含稅)。深交所方面,亦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披露在信息保密和防範內幕交易方面所采取的具體措施以及披露本次分配預案預披露前三個月內投資者調研的詳細情況。
監管密集發函
隨著永和智控(002795.SZ)、天龍集團(300063.SZ)披露 2016年度高送轉預案,2016年度高送轉的大幕由此拉開。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截至12月13日,今年來共有17家上市公司公告了2016年度預披露方案,總體來看,這17家上市公司轉增股份都很“大方”,尤其是金利科技(002464.SZ)和易事特(300376.SZ),均是“每10股轉增30股”,並且後者每10股還派息0.9元(稅前)。
《第一財經日報》註意到,在這17家公司中,微光股份(002801.SZ)、新易盛(300502.SZ)、東音股份(002793.SZ)、優博訊(300531.SZ)、永和智控(002795.SZ)均是次新股。Wind資訊統計顯示,高送轉股票的股本主要集中在3億股以內,占比為67%,其中超過6億股本的占比為16%。這顯示,與非高送轉股票對比,高送轉股票的股本明顯要小。
“有高送轉預期股票里很多的總股本和市值都很小,這也和多數次新股相符合,有時候次新股與高送轉的炒作會同時進行並形成共振。”上述券商分析人士進一步表示,需要提防股本擴大後與凈利潤不同步造成的每股收益降低的風險。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只有17家公司預披露高送轉,但是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4日下午,便有巨龍管業(002619.SZ)、金利科技、微光股份、山東華鵬、新易盛等五家上市公司都收到了交易所的關註函。
12月13日,深交所要求巨龍管業和金利科技按照《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格式第43號》的規定,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公司發展階段、經營模式、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未來發展戰略等因素,充分說明上述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12月14日中午,深交所就微光股份2016年擬“10轉10派3”的方案下發關註函,同樣要求其充分說明該利潤分配方案與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相匹配。
高送轉背後的減持暗箱
交易所除了關註公司業績情況考察利潤分配方案是否與成長性相匹配外,還要求上市公司有責任向重要股東問詢堅減持計劃。近期深交所新修訂的高送轉公告也表明監管在關註上市公司是否有意配合重要股東的減持。
12月1日晚間新易盛(300502)發布,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3.50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20股的方案,同時表示,股東未來6個月內擬密集減持,減持計劃總數最高達4485659股,按當日收盤價154.33元計算,擬減持總額達6.92億元。12月5日深交所發出關註函,詢問其高比例送轉預案是否存在炒作股價並配合大股東及董監高減持的意圖。
不容忽視的是,市場上存在個別上市公司與機構私下達成協議,控制高送轉消息的釋放節奏,利用或制造“高送轉”傳聞牟取利益的行為。通常,私募機構通過在二級市場大幅買入造成高送轉利好的假象引誘投資跟進,進而實現上市公司股東高位減持的目的。
“在面對市場出現的“高送轉”傳聞時,不宜盲目輕信,更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跟風炒作,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對利用或制造‘高送轉’傳聞牟取利益的行為保持警惕。”深交所如是提示投資者。
“高送轉就是一個數字遊戲,並不能帶來實際的好處,但是在A股還是很受歡迎。”正如上海一位私募人士的話,本周以來,高送轉概念股魅力依舊,金利科技、寶塔實業、易事特等高送轉股票放量大漲。可見,在市場缺乏熱點、交易清淡、賺錢效應平淡的情況下,高送轉題材依舊受到了各路資金的密切關註。
在政策對高送轉監管趨嚴,對上市公司業績要求漸高的背景下,近期發布高送轉預告的公司業績“看上去很美”。但其中,中文在線今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大降依舊高送轉,與此搭配的是公司股東近期“正好”有減持計劃。
扣非業績大降
11月底,交易所對高送轉預案的相關公司發布監管要求,要求其公布後續的增發、股東減持等計劃,並對業績下滑和虧損的企業進行高送轉指導,種種現象表明今年的高送轉政策將比往年更加嚴格。深交所對“高送轉”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稱高比例送轉方案與公司成長性需要匹配,預披露高送轉方案的公司尚未披露報告期業績預告的,應當同時披露業績預告,原則上不支持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公司高比例送轉。
受到這一監管要求的影響,近期披露高送轉方案的公司業績看起來似乎都相當不錯,那麽凈利潤這一指標不錯能否說明高送轉公司具備成長性?事實上,全面觀察這些公司的業績,不難發現扣非損益總是占據其凈利潤的一席之地,但扣除扣非收益之後的業績恐怕就沒那麽好看了。
中文在線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5億元,同比增長62.9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2.33萬元,同比上漲10.57%。但是,中文在線今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則是處於虧損狀態,為虧損1056.87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66.82%。
在非經常性損益的大幅影響之下,營業收入不再是確定公司有良好成長性的唯一指標。以中文在線為例,2016年公司預計今年的營業收入為凈利潤3438萬元至4375萬元,增長幅度為10%至40%,其中非經常性收益對當年凈利潤的預計影響為2300萬元。
對於上市公司在成長性存疑的情況下依然選擇高送轉的原因,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認為,“高送轉公司通過送轉股票向市場傳遞未來業績將保持高增長的積極信號,高送轉公司通過送轉股降低公司股價,提高股票流動性。”
高送轉背後:股東排隊減持
在中文在線發布的高送轉方案中,稱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4元人民幣(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5股。值得註意的是,在發布高送轉方案的同時,中文在線持股5%以上股東北京啟迪華創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還披露了一則減持計劃,未來六個月減持不超過141.9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4981%。
12月份以來,公司就出現了多筆大宗交易。12月1日、12月5日、12月8日、12月9日,各有一筆大宗交易,數量分別為10萬股、15萬股、51萬股和75萬股,折價率分別為2.9%、2.51%、10%和2.5%。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公司的高管倒是有在增持股票,不過增持的數量僅有400股,成交價為46.63元。
中文在線12月8日發布了高送轉預案,到了12月9日,中文在線以接近漲停價格開盤,隨後迅速走低,臨近尾盤時再度下探,最終以一根長陰線報收,漲幅3.41%,報51.50元/股。到了12月12日的時候,中文在線更是出現了跌停。值得註意的是,在高送轉方案發布後的這幾天,中文在線的成交量劇增。
與中文在線類似,雲意電氣也有高送轉搭配股東減持的動作。近日,雲意科技提議的高送轉方案為:“以截至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元,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8股。”
到12月9日晚間公告,雲意電氣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徐州雲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於2016 年12月7日、2016年12月8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合計減持公司股票6,000,0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5%,雲意科技的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期間,雲意電氣的股價一度因為高送轉而大幅度上漲,隨後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大幅下挫。
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月度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中國連續第6個月減持美債,規模創下2010年7月來新低。日本10月反超中國,成為美國海外的第一大“債主”。
TIC的具體數據顯示,中國10月所持美國國債規模下降413億美元,為連續第六個月下降,至1.1157萬億美元,創下2010年7月以來新低。而日本10月所持美國國債下降45億美元,至1.13萬億美元。
每當TIC公布時,針對中國拋售美債背後可能存在的“陰謀論”都會出現,比如,“中國不再給美國政府借錢”。但事實上,這一邏輯並不屬實,各國美債持有量每個月都有增有減。此次,比利時、新加坡、韓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各國美債持有量都分別下滑,一方面體現了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強美元下,各國可能通過拋出美債、換得美元從而來幹預匯市,穩定本國貨幣。而中國的美債持有量持續下降背後,則可能涵蓋了各種考量。
有賣必有買
近幾個月,中國的美債持有量下降幅度最大。不過萬物此消彼長,這一邏輯同樣也適用美債。
“‘陰謀論’說法不準確。有人賣必然有人買。原來的美債大戶是新興市場國家,其胃口很大,現在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減持,例如,拋美債換得美元,幹預匯市,緩解貨幣貶值壓力,而主要的買家變成了發達國家,他們的胃口就沒那麽大了。”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些年新興市場的外匯儲備資產的確下降了不少,例如產油國財政收入下降,貨幣貶值壓力較大。但央行要賣美債是很正常的,而且美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就說明了始終有更多投資者願意持有。”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經濟分析師劉亞欣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她稱:“歐美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更自由,不一定國別數據分得那麽清楚,如果歐洲投資者持有美國的基金,從而持有美債,那麽TIC報告也會認為這是美國機構持有的。”
接近外管局的人士則對記者表示,TIC公布的海外美債持有數據並不區分國外官方和私人部門,是一個總量,“近年來美債交叉對沖後的收益率(cross-hedged yield)走跌,不少海外資金去追逐收益率更高的資產,而美債則可能由部分美國國內的投資者接盤了。”資金是逐利的,這也是不變的道理,尤其是當前全球低利率環境下。
中國拋美債穩定匯率之辯
就TIC報告的數據本身來看,今年2月以來,中國持有的美債總量的確逐步下降。同時,中國外匯儲備也持續下滑,而美債則是外匯儲備的組成部分。
12月7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1月外匯儲備降至30516億美元,較10月底下降691億美元,為今年1月份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此前的7~10月,外匯儲備分別下降了41億、159億、188億美元和457億美元。而外匯儲備的巔峰期則是2014年的3.99萬億美元。
去年以來,市場便在討論中國央行拋售美債,並以換得的美元幹預匯市、維穩人民幣匯率。這種討論在去年9月最為集中,當時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在持續釋放。而今年10月以來,人民幣再度走貶,伴隨著美債持有量下降,類似議論再度興起。
截至北京時間12月16日收盤,美元/人民幣報6.9593。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7%,貶值幅度與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相比仍十分小。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近期表示:“如果按照市場供求原則,人民幣每個交易日貶值的幅度僅會是這麽一點嗎?很顯然不是,如果沒有外匯市場幹預和央行其他各種措施的幹預,人民幣收盤價與開盤中間價的變化不可能這麽穩定。央行強有力地幹預了收盤價的形成,使其變化相對平緩。”
第一財經記者詢問多方觀點後發現,拋美債穩匯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美債這一範圍可能過於局限。
“就證券資產而言,外界普遍認為一定是歐債或美債,而從統計角度來看,其實證券在統計上是一個很寬的概念,除了美債之外,甚至可能還包括票據等。”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
中國央行去年也首次披露了詳細的家底。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2015年),中國官方的儲備資產共計3.77萬億美元,其中證券類資產為3.69萬億美元,占比高達98%。
其實,近幾年來中國始終強調外匯儲備多元化。隨著過去幾年美債收益率走跌,中國投資者也需要尋求收益更好的投資標的。同時,中國的外匯儲備也需要進一步多元化,不是一味以購買美債為主。例如,“一帶一路”、走出去等重大戰略布局都需要外匯儲備的支持。
方正證券12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16年12月19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方正集團及利德科技、西藏昭融、西藏容大隱瞞關聯關系,未配合方正證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方正集團未將簽署補充協議的相關情況告知方正證券,未配合方正證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最終方正集團和方正證券都被證監會給予頂格處罰。
據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方正集團及利德科技、西藏昭融、西藏容大隱瞞關聯關系,未配合方正證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011年8月1日,方正證券在上交所上市。方正證券上市前,利德科技、西藏昭融(時名上海圓融擔保租賃有限公司)、西藏容大(時名上海容大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方正證券約為3.98 億股、8344.2萬股、5461.38萬股,占比分別為8.65%、1.81%、1.91%,分別為方正證券第二、第八、第十三大股東。
2015年3月,方正集團臨時董事會形成決議,同意利德科技在2015年8月30日前減持其所持有的方正證券股票1.81億股。由財務部員工韓建平操作利德科技股票賬戶。2015年5月,方正集團將利德科技減持方正證券股票所獲得的資金轉入方正集團賬戶。轉款完成後,方正集團與利德科技未簽署任何借款合同。
2015年3月2日,方正集團2015年臨時董事會形成決議,同意西藏昭融減持其所持有的方正證券股票89,515,623股。並通過方正集團財務部員工韓建平操作西藏昭融股票賬戶,賣出西藏昭融所持有的全部方正證券股票。2015年3月至4月,西藏昭融通過利德科技將減持方正證券股票所獲得的資金轉入方正集團賬戶(8,700萬元)和北大資源賬戶(8.31億元)。
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所控制的其他企業的關聯方以及前十名股東之間存在關聯關系,應當予以披露。方正集團、利德科技、西藏昭融、西藏容大在方正證券上市時出具的專項聲明、承諾或說明,均包含“本公司與方正證券其他股東不具有關聯關系,不構成一致行動人”。上述四家公司刻意隱瞞關聯關系,未依法告知方正證券,最終還暗自減持套現。
除此之外,方正集團未將簽署補充協議的相關情況告知方正證券,未配合方正證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2005年2月15日,成都華鼎將所持方正集團18%股權轉讓給北京招潤,2月24日,北京招潤將所持方正集團18%股權轉讓給北大資產。經過上述股權變更後,方正集團股權結構為:北大資產持股70%、北京招潤持股30%。2005年8月1日,北京大學、北大資產分別與成都華鼎、深圳康隆簽署《<權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該補充協議對方正集團的股權結構及控制關系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對方正證券實際控制人及控制權產生重大影響,屬於方正證券法定信息披露範圍,但是方正證券卻並沒有對此予以披露。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證監會給予方正集團、利德科技、西藏昭融、西藏容大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對方正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魏新、李友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何其聰給予警告,處以30萬元罰款;對余麗、郝麗敏、雷傑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對韋俊民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農業供給側改革”——顯然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上新的熱門詞。
上周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繼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提“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後,這個概念首次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分析人士認為,農業供給側改革有望成為2017年資本市場上的一條投資主線。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自12月份以來,機構和遊資大筆買入農業股,而與此同時,一些農業公司的股東卻急著減持。
農業供給側改革有望成為2017年投資主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據了解,這是繼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之後,本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到的供給側改革。
興業證券認為,會議再提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增加優質農產品、推進環境治理、收儲改革和土地改革等;明年是政策大年,農業供給側改革重視度高,年初1 號文件、3 月兩會等重大政策或會議有可能帶來實質性變化。
“總體上,2017年農產品價格將一方面受成本推動型通脹的驅動,一方面受到供給側改革的推動;因此農產品價格不排除上漲大幅超預期的可能。”長江證券分析師陳嘉認為。
東北證券分析師陳亞龍澤認為,考慮農業供給側改革在中央經濟工作中的地位明顯上升,而且,經驗上,在每年一季度(特別是一月和二月)和通脹時間,農林牧漁板塊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目前布局農業供給側改革主題正當其時。
機構遊資進場股東減持
事實上,上周以來,資金已經搶先布局。上周,滬深300指數下跌了4.23%,農業板塊上漲0.01%,在28個子行業中排名第一。其中,種子板塊作為歷來政策炒作的敏感標的,登海種業、隆平高科大漲,另外包括北大荒、海南橡膠等公司股價上漲。
從交易數據來看,近期機構和遊資對於農業股可謂信心十足。12月13日當天,就有機構專用席位買入3439.44萬元的登海種業,當天跟隨買入的還有銀河證券上海長寧區鎮寧路營業部、國海證券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證券營業部等各路資金。
宏輝果蔬本月連續幾天出現異動,12月19日,有機構專用席位買入了831.1萬元,此外營業部也有多筆資金買入。與此同時,多家農業公司股東的減持熱情卻不低。就在12月13日和12月14日,登海種業的高管分別減持了2400股和800股,減持的價格分別為18.83元和19.54元。
壹橋股份近日有兩筆高管減持,減持的數量為1064萬股,減持的市值大約在10253.11萬元。與此同時,溫氏股份、荃銀高科、聖農發展等農業公司在12月份以來都有來自於股東的減持。
深交所網站發布信息顯示,萬科A獨立董事孫建一於12月19日,通過競價交易減持公司A股股份53893股,減持均價21.55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