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香園:iBanker魅力不再

1 : GS(14)@2017-01-26 18:05:56

早前一名在投行薄有名氣的iBanker退下火線,行內即時議論紛紛,有人估他是不是已經「賺夠」?(這個揣測一定不正確,投行字典是沒有賺夠兩個字的)有人指是不是新工作更有前景?(中年毅然轉行是很困難的,一動不如一靜)亦有人問是不是有其他內情?(廢話)怎樣也好,在此祝他事業再闖高峯。
iBanker這個工種,其英文名稱實在有點誤導,「i」字是「investment」、即投資的簡寫,但iBanker工作並不是做投資決定的,更不是幫人做投資決定的。「Banker」一字更加錯得離譜,傳統銀行家是一家公司能夠健康成長的好幫手,是一種長遠關係,而iBanker在現今人人均追求快錢大環境下,早已變成只追求短期巨額利潤的工種了。變成怎樣也好,iBanker這個工種,對很多人來說仍有種莫名魔力(或魅力?),總覺得可以做十年八年後,可「攞住一大嚿錢」買下小島退休,但現實是,連那位薄有名氣的iBanker離開投行也要繼續工作,大家還繼續抱有這種不切實質的幻想?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5/19907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01

樂香園:新股市場中資獨大

1 : GS(14)@2017-01-27 07:40:09

於投行任高層的友人看完周三〈樂香園〉,即致電密西比。友人說:「佢(薄有名氣iBanker)唔做當然有好多唔同原因啦,但係有一個根本性原因,就係香港個新股市場,喺最近呢幾年經已變咗好多……而變化最大嘅,就係資金來源變得單一,中資獨大,其他資金一係就冇錢買嘢,一係就變到投資方針好鬼保守。」友人續說:「中資獨大呢個情況,只要細心睇吓啲新上市公司資料,就會知道情況有幾咁嚴重,首先係大部份新上市公司都係內地公司,保薦人大部份亦都係內地投行,基礎投資者十居其九亦係內地企業……內地資金同內地公司自己玩晒,完全不假外求,其他資金冇得玩,唯有不停咁縮。」他再說:「既然資金係內地嚟,公司又係內地嚟,連投行都係嚟自內地,咁仲使唔使要香港i-Banker?仲使唔使要香港投行?你話香港個新股市場點會唔變?舊一代嘅i-Banker點可以唔退下火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P.S.今篇是〈樂香園〉猴年收爐作,密西比與海迪在此祝大家心想事成,身體健康,買股隻隻中,雞年見。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7/199098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383

樂香園:零售聞雞起舞?

1 : GS(14)@2017-02-06 07:25:21

雞年伊始,在此與海迪再祝大家心想事成,順順利利。剛過去的周五,政府公佈去年12月零售銷售數據,總銷售額雖然仍錄得按年跌幅,惟幅度已縮窄至2.9%,較市場預期理想,更暗藏好消息,銷售額持續下滑逾兩年的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別,於去年12月觸底回升,怪不得多隻珠寶零售股,均不約而同自去年12月底開始表現強勢,原來全是「聰明錢」流入所致。是復蘇還是虛火?市場暫時認為是虛火。如周生生(116)大中華區營運總經理劉克斌坦言,暫時看不到1月營運表現有起色,料市道仍要繼續橫行,最快都要到年中才知道是否有轉機。周生生年報披露,劉克斌單計在周生生已工作了逾40年,經歷過香港零售起碼十數次高低起跌,意見有參考價值。香港零售何處才是底?從近日逛街見到的空置舖頭數目作評估,應該還需一段時間繼續尋底。不過,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如問問自己,近年網購次數是否多了?身邊是否越來越多朋友網購?或者極端一點,已有多久沒有「櫥窗購物」?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6/19919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18

樂香園:阿里借香港過橋

1 : GS(14)@2017-02-11 18:34:32

跟投行高層閒聊,估今年香港新股市場能否打破去年新股大而無當(由大量自已人的基礎投資者「圍飛」上市),以及啤殼啤殼再啤殼的「悶局」。該高層跟密西比賭一餐飯,賭傳聞可能來港上市的阿里巴巴關連公司螞蟻金服,最後不會來港掛牌,螞蟻金服只是想用香港上市這個構想,給內地壓力讓其在A股「打尖」上市。高層說:「螞蟻金服嚟唔嚟香港上市,同一直講緊嘅同股不同權爭拗,跟本就無關係,首先,完全睇唔到中短期香港會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你話香港連續幾年失落集資王寶座就話有機改箒,現時連續贏咗兩年,仲要話今年都仲係坐亞望冠,邊有人會夠膽話改?咁今年同出年改唔到例,螞蟻金服點嚟香港上市?」還可選美國掛牌吧?高層笑說:「阿里自己上咗,即刻就有官司跟尾,見過鬼唔怕黑咩!再者,大陸係唔會畀金融數據呢啲咁敏感嘅資料公開嘅,仲要係去到現時已被界定為唔係朋友嘅美國上市添,你自己話會唔會咁做?所以,講嚟講去,都係用香港上市做籌碼,要喺A股打尖上市。」阿里也要用計「打尖」?阿里不是很受內地政府歡迎嗎?高層聳聳肩說:「係囉,點解呢?」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0/199234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41

樂香園:利豐敗給了利豐自己

1 : GS(14)@2017-02-18 00:50:12

承接上篇〈樂香園〉,全球商業環境於中國經濟起飛下又出現急劇變化,如中國生產成本上升令生產基地擴散至不同地方,零售商為減成本亦自行進行採購,加上互聯網發展程度超乎想像,利豐再次變陣。為免減少依賴少數客戶,集團不停收購同業擴大客戶基礎;為增定單預視度,接連取得多個品牌銷售權,由幕後走到幕前。同一時間,利豐換上家族第四代管理層。於是在近20年間,利豐由全球最大採購公司,變身為全球最大第三方物流企業,再變身為虛擬生產商(被市場笑謔集團倒退做山寨廠),繼而再轉型為向內地提供商品,遺憾的是,利豐雖努力擁抱改變,無奈世界比集團變得更快。數字說明一切。利豐核心經營溢利在2011年達到歷史新高的68.8億元,惟高?過後,包括經營溢利在內的營運數據近年均「越走越低」。以2015年全年業績比較,盈利較四年前跌約40%,核心經營溢利亦跌約42%。是科技擊敗利豐?是因中國崛起構成的全球經濟「大洗牌」擊敗利豐?抑或是利豐自己擊敗了利豐自己?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7/199309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91

樂香園:坐監都可以走資?

1 : GS(14)@2017-03-22 00:29:56

上周《紐約郵報》有篇有趣報道,指前中國首富、現仍在內地獄中服刑的國美(493)大股東黃光裕,聯同其妻杜鵑斥資約3.24億元,購入紐約東76大街7號的一整座別墅。據報,該物業名為Clarence Whitman Masion,面積約1.4萬平方呎,即呎價2.34萬元,是幢具接近120年歷史的著名建築物,前業主是日本富豪。海外傳媒對物業易手產生興趣,除了是因有中國人買下了當地著名建築物外,另一個原因是對為何一個仍在獄中的人,居然可以遙控購入一家遠在千里以外的貴重物業。翻查資料,黃光裕2008年被捕,2010年正式入獄,獲減刑後預計2021年出獄(撇除假釋因素),惟自2008年與外界「失聯」後,他曾參予了國美供股、於股權爭奪戰中取勝,更收購了兩家上市公司,完全不覺得他「離開了」,其操盤表現反更似個沉着應戰企業家,遙距買億元豪宅,只是小菜一碟矣。話說回來,近月對資金外流非常敏感的內地監管部門,是否應該了解下,內地監獄是否存在走資漏洞?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0/199636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44

樂香園:景甜大戰金剛骷髏島

1 : GS(14)@2017-03-23 06:21:49

先戴頭盔,非常喜愛看怪戰片,曾看過多套「金剛系列」電影,知道有中資參與投資拍攝《金剛:骷髏島》,亦已大幅下調預期,惟電影確是不好看。外國電影評論網站《爛蕃茄》(Rotten Tomatoes)評分(觀眾評分),10分滿分得6.6分。票房如何?截至3月20日為止,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資料顯示,全球票房達2.6億元(美元‧下同),約20億港元,單計美國市場,打入今年十大票房電影。票房看似很多,但電影製作費達1.85億元,全球宣傳費亦達1.36億元,一般來說票房要達製作費約3倍才「有錢賺」,金剛仍需努力。近年中資進軍荷里活,先有《魔獸爭霸:戰雄崛起》劣評如潮(僅內地離奇收得),再有《長城》要打輿論戰保票房(亦僅內地收得),連享譽盛名的怪獸也不能取得佳績,各方是否要面對現實,於內地「老闆」意識形態籠罩下,是不可能拍出環球性叫好叫座電影?題外話,《金剛:骷髏島》與《長城》均有內地神秘女演員景甜參與演出,環球票房失利,是否因出鏡率不足?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2/199660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29

樂香園:大市果然地果然波動

1 : GS(14)@2017-03-24 16:46:06

大量北水「灌溉」(或淹浸)下,港股在美國聯儲局決定加息翌日,開始大升之旅,連日成交超過千億,多個理應受加息打擊的板塊觸底回升,廣受北水喜愛股份表現更非常搶眼,如美圖(1357)在北水「狂灌」下,連同早前升幅,短短11個交易日竟能累升約80%(雖其後又出現大跌),一句到尾,通地眼鏡碎。有基金朋友跟密西比表示,幸好聽了某財演所言,沒有減持股份,否則分分鐘今季表現不保。他說:「個財演真係堅準呀!(真係咁堅?佢一早已睇好後市?)唔係呀,個財演係睇個市跌呀,話加息大家好走貨啦咁,結果就一如嗰個財演以往嘅一貫表現,睇跌個市就升,睇升就喪跌,萬試萬靈呀。」友人越講越興奮,繼續說:「之前仲好笑啦,個財演上電視講股,一向都有幾個口頭禪,好似『我之前都講過』,或者係『上個禮拜我都係咁講』之類,無論升跌,總之都係佢估中晒,有次唔知係佢無睇法定係唔夠信心,居然爆左句『個市嗰然一如我估計咁上下波動』,真係多謝晒。」果然給他果然地說中了,果然。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4/19968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593

樂香園:香港證監驚變中證監?

1 : GS(14)@2017-04-04 08:58:09

早前上市半日即被證監會叫停的駿傑(8188),上周二復牌,可能原有投資者見機不可失,部份股東順勢沽出所持股份,令當日股價急挫逾82%至0.61元,成交額達1.67億元。按當日收市價計駿傑市值約3.05億元,即當天成交額相當於半家公司市值!復牌當日中途雖曾一度跌穿0.54元配股價,惟到上周五股價仍「有得升」,股東可算「執返身彩」。駿傑極速擺脫「最短命新股」之名,對新股市場是好事?投行高層跟密西比說,這絕不是好事,反是件很壞很壞的事。他說:「你自己去睇駿傑嗰幾份配股同復牌公告,係冇話佢哋犯咗乜嘢事,只係話做多咗乜嘢,更冇話係補救措施,證監亦冇話保留追究權利(僅關注),咁即係搞嚟搞去,根本搵唔到當日停佢牌嘅理由!」友人續說:「通告乜理由都冇寫,即係代表乜?咁即係代表為咗復牌,公司專登砌個下台階畀證監,等證監可以順理成章畀公司復牌!希望今次只係個別事件啦,唔會有下次,若果再有第二次、第三次,香港證監咪變咗中證監?嗰時真係唔止新股玩完,港股都玩完了。」希望不會吧。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3/199782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01

樂香園:停牌變尋租?

1 : GS(14)@2017-04-05 23:44:38

與基金界友人談論駿傑(8188)被叫停事件,友人指其實自當天公司被證監會叫停開始,基金界已密切留意事件發展,想知道證監會拿甚麼條例出來,解釋一家原已被證監批准上市的公司,為甚麼上市半日後突被勒令停牌,殊不知到最後,公司只是用「處理及解決證監會所關注的問題」來解決,失望之餘又有些擔心。友人說:「失望係因為近年好多股份,確實係明顯有問題嘅,無啦啦無原因無背景無解釋咁狂升數倍,市值更加可以超過唔少藍籌股……以為今次證監出手,係代表佢哋已搵到問題所在,點知到最後都只係深表關注咁大把,真係唔該晒喎!搞嚟搞去,原來都係得個吉。」擔心呢?友人續稱:「香港股市比內地優勝嘅地方,係所有嘢都寫得清清楚楚,有規有矩,停得你牌一定有原因有證據,掉轉頭畀你復牌,亦必然係成功合規解決咗問題,唔係坐低四四六六拆掂就算,若果停牌同復牌都可以咁兒戲,難免令人覺得有灰色地帶走盞位,有灰色地帶走盞位,就有尋租空間,咁都唔令人擔心?」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5/19979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2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