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達:你做電商太不靠譜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606.html

作者:人人獵頭總裁王雨豪

故事其實是從一場賭局開始的:

2012年12月13日,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現場,有關電商和傳統商舖的辯論上,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以一場賭局風傳各大媒體。王健林說:「電商再厲害,但像洗澡、捏腳、掏耳朵這些業務,電商是取代不了的。我跟馬云先生賭一把:2020年,也就是10年後,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佔50%,我給他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在電商是否取代傳統店舖經營命題上?馬云認為電商必勝。王健林則折中表態「雙方都能活」。對此,馬云說:「電商不想取代誰,摧毀誰,而是要建立透明、開放、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真正創造一萬億的不是馬云,而是你今天可能不會回頭看的店小二,在街上不會點頭的快遞人員,他們正在改變今天的中國經濟。所以我不是取代你,而是幫助他們取代你。」

五個月之後這場賭局金額被好事者加碼到了兩億:4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首屆紅星商業品牌發佈暨首屆商業年度盛典上,上海紅星美凱龍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車建新先生說,願意與王健林、馬云打一個賭,10年後如果單純電商在中高檔零售市場的份額超過15%,他輸給王健林和馬云各1個億。

其實早在2012年5月萬達就高調宣佈進入電商領域,王健林稱萬達要做的電子商務會線上、線下資源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模式。但「演員」陣容一直未完整湊齊,2013年四月,劇情進入撲朔迷離階段。有獵頭行業人士透露了部分細節並認為不靠譜:「萬達集團瘋狂招人做電商,找了10家不知名的獵頭,到處打電話,電商圈除了馬云和劉強東,幾乎每家高管都掃了一遍,實在很不靠譜,各位要小心。」也有消息人士表示原來實情是這樣的:「和萬達一溝通才知道,原來是萬達集團對獵頭下達的指令不清晰,後來獵頭又沒把握好節奏,再加上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最後演變成了萬達電商招聘鬧劇。根本沒有想藉機炒作。並且,也不知道獵頭公司這麼瞎鬧。」」

一般這個時候,專家就應該站出來說話了,專家(前噹噹網COO黃若)說:實際上萬達集團對於如何做電商並沒有想好。

那麼,賭局是一個幌子嗎?王健林其實是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嗎?按照標準美劇的格局,評論員就要出場了。評論員們說:萬達集團作為傳統零售地產巨頭佈局電商本身無可厚非。但商業地產指望依靠高薪挖一個強人做好電商基本沒戲,一定得注意三點:一是首先自己想清楚怎麼做,做電商的目的是什麼;二是自己只能作為投資人的身份參與項目,不能給予過多的干涉;三是要有創業的心態,對電子商務燒錢的速度有所預判。

瘋狂獵頭的劇情尚未結束,又有據稱被獵頭數次「騷擾」來自電商行業的當事人表達了觀點:「萬達集團電商招聘在行業內鬧得沸沸揚揚,這種用土財主式招人來炒作自己,一是被行業罵,二是誰去了之後都會處在風口浪尖,無人敢應聘。」

也有人說,萬達電商招聘鬧劇很可能是萬達集團高層施壓的結果。「萬達高層給的壓力很大,所以下面招人就很急躁,其實萬達集團也沒用幾家獵頭公司,加上獵頭公司業務員做得比較誇張,最後就變成了萬達進軍電商前夕的小插曲。」

其實根據萬達的規劃,萬達電商會與蘇寧、國美等進軍B2C電商做平台的模式不同,採取的是O2O模式,即借助電子商務,將旗下商業地產、酒店、電影院線、連鎖百貨、旅遊度假五大主營業務打包上線,作為線上的資源整合平台,也就是王健林提出的「智能廣場」概念。瞧瞧微博用戶怎麼看萬達進軍電商:

@財經新天地:【萬達電商高薪挖人遭行業指責:實在很不靠譜】日前,萬達計劃進軍電子商務,開出200萬元年薪招聘運營治理團隊在業內廣泛流傳。多位電商人士由此看淡其進軍電商前景。「在地產裡養成了霸道的文化,在互聯網時代肯定不行。

@服裝紡織獵頭顏青娜:這說明彼此的溝通能力與理解能力有多重要 //@電商頭條:【萬達做電商引發招聘鬧劇】多名知名傳統企業電商負責人透露,得知萬達招人風波之後主動聯繫萬達集團,溝通才知道,原來是萬達對獵頭下達的指令不清晰,後來獵頭又沒把握好節奏,再加上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最後演變成了萬達電商招聘鬧劇。 (4月19日 21:07)

@唐人家居電商:回頭看萬達的電商定位,感到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打破傳統電商那種做電商就是開店賣貨的觀念,從傳統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來制定企業的電商化戰略(當然也不排除線上開店賣)。線下傳統企業電商化的關鍵可能是與傳統電商線下「最後一公里」相反的「最後一米線上展示」。 (5月5日 11:19)

@人才官盛代宏:線上與線下一體化運作,更加體現了電商是營銷方式的一種,而非產業//@電商觀察魯振旺:從線上到線下的O2O電商策略(核心是O2O),改變為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能零售終端,核心成了數據,大家感覺靠譜嗎?我感覺更靠譜一些 (4月2日 10:51)

@廣州雄博:數字萬達,這個可以有。基於數據的營銷是未來精準營銷的一大方向,利用萬達高檔次大規模的線下資源配與網絡客觀龐大的數據進行精準招商與經營可以給萬達一個輝煌的未來。 (4月2日 10:44)

聽上去還不錯,如是然,為何美好的初衷變了味道?這場獵頭風雲如何滋生出來?萬達的招聘策略錯在哪裡?如何能讓獵頭不鬧心?企業的首席招聘官其實應該是CEO本人嗎?萬達應該組建自己的「獵頭團隊」嗎?現有的國內人才服務平台為何滿足不了萬達的需求?王健林的電商「王的班底」究竟該如何打造?

如上問,聰明的站在半途看熱鬧的讀者,願意給他一個建議嗎?萬達電商的興衰榮辱事關這部大片最後的精彩,站在電商時代的王健林到底是奧特曼還是灰太狼何時可知?那兩億到底花落誰家?我很好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33

《工研院金雞母》鼎唐團隊拚出4.5億元技轉金 玉米變綠金 台版殼牌石油有譜了

2014-03-31  TWM
 
 

 

玉米、甘蔗渣及稻稈,也能變成石油?鼎唐二十人小團隊,在一次實驗意外發現生質能源的獨門技術,替工研院賺進史上最高四.五億元技轉金,他們是否能打造出「台灣的殼牌石油」?

撰文‧何佩珊

一個二十人的團隊,打破工研院有史以來最高的技術移轉金額,預計可替工研院賺進最高四.五億元技轉金,還自詡要成為「台灣的殼牌石油」,這是鼎唐的故事。

「時勢已成,英雄不遠,少林子弟,何如一搏。」就在決定離開工研院綠能所的這一天,鼎唐執行長、也是前綠能所所長童遷祥,送了這句話給一起創業的同事,不難看出,鼎唐想在綠能產業闖出一片天的企圖心。

一家不過成立才三個月的公司,其實已經在工研院綠能所蹲馬步將近三年,和過去大家對工研院的印象多是半導體、光電等先進科技不同,他們每天研究的對象卻是玉米、甘蔗渣及稻稈,也成功在這些看似無用的農林廢棄物中,挖到生質能源的一桶金;而童遷祥手上抓住的這個獨家技術,就叫作「零碳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ButyFix)」,正是時下最熱門的生質能源。

意外的實驗!

農林廢棄物可變成能源

事實上,生質能源不是新概念,就是用酵素去分解農林廢棄物,最終轉化成可用的丁醇,可以應用在燃料市場或化學市場,「我們就像是把存在地底下百萬年的能源,用科技的方式,在兩天內做出來。」童遷祥這麼形容。

開口閉口都談能源的童遷祥,念核工和材料出身,頂著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博士光環,回台灣後卻是在航太領域嶄露頭角。「我主攻的核工系統和航太安全思惟是很類似的,而當時台灣正好在發展航太產業。」童遷祥受邀擔任工研院航太中心副主任,也從此與工研院結下不解之緣。

之後他曾出任聯成航太科技總經理,並成功促成與波音公司的合作,只是後來受到美國九一一事件等大環境不利因素衝擊,聯成航太發展不如預期,讓他再次回到工研院,成了機械所副所長,開始了他的能源產業之路。

「能源領域是很大的。」童遷祥說,乍看之下,機械與能源好像扯不上邊,但以風力發電機來說,就是兩者的結合。因此,一○年綠能所所長職位出缺,他毫不猶豫接下,「我對這個領域確實是有想法的。」綠能所開發生質丁醇技術,就是他的提議。

說來有趣,綠能所會闖進生質能源技術的開發,是個「意外」。原本他們在做生產氫氣燃料的實驗,在發酵實驗過程中,竟然沒有和以往一樣產生氣泡。

「一開始也沒有想到生質丁醇。」鼎唐副總經理李宏台回憶,當時只是引起大家的好奇,他們開始去探詢、嘗試各種實驗條件去瞭解菌的代謝產物、做生物定序等,終於在半年後確認了無碳損(指轉化過程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特性的發展潛力,也定下生質丁醇的新研究方向。「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機會。」童遷祥說。

沒人敢投資!

自掏腰包一百萬美元創業

原本是做氫氣燃料的計畫,最後卻走向生質能源的開發。實驗的大轉向,讓他們沒了政府資金的支持,最終還得動用工研院經費,才得以繼續這個計畫。「如果只用嘴巴『說』我的技術可以領先全球,是沒有人會相信的,所以我要跳出來,親自領軍動手做給你看。」童遷祥為的不只是爭一口氣,還有更多他對工研院的責任。

然而,有夢最美、資金卻沒有相隨,「就好像當初台積電成立,大家都不敢跟是一樣的。」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不諱言,生質能源的技術太前瞻、觀念太新,一般的企業跟不上,光是投資評估都很困難,所以企業最後多半都只是觀望。

相對於產業界的猶豫,更顯出童遷祥鬥志高昂,「攤開全球生質能源的開發團隊,還沒看到跟我們(技術)很接近的。」三年的努力,讓鼎唐累積了厚實的技術能量,因為比起傳統生質丁醇的技術,鼎唐的製程處理更快,更重要是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材料使用率也更高。

以理論值來說,轉換效率可比一般高出五○%,實際值也有三○%左右。同時就應用面來看,生質丁醇不只有成本優勢,特性也比目前市場上主要使用的生質乙醇更適合與汽油混合。

「當技術價值明顯高於風險時,我們就決定要自己出來創業。」找不到資金,沒讓童遷祥挫敗,反而越挫越勇。「全世界需求很明確,時勢就在那裡等,大家拚命投資都沒成功,我們有這麼好的技術,當然要投進去。」不受外界質疑影響,童遷祥仍決定要自己跳出來做,找了幾位同事一起創業。

下定決心脫離工研院庇護,籌措資金就成為鼎唐的首要挑戰。為了說服別人掏錢投資,童遷祥被洗臉過太多次,印象最深的那次,是一年多前飛到美國找創投時,帶著自豪的技術與滿滿的熱情,卻換來對方一句:「這我們聽太多啦。」一大盆冷水毫不留情潑向他。

跟時間賽跑!

用最少錢創造最大成果

一般而言,實驗室的成果必須經過先導規模和示範規模兩次放大,到第三階段才能商業化,並開始獲利,總計需要五年時間,投入金額約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二○億元)。

對鼎唐來說,第一階段建置先導產能的資金需要六百萬美元,是綠能所同仁自掏腰包湊出最後一百萬美元,才勉強過關,但到第二階段示範產能,資金需求一下要放大到八千萬美元,就成了一個大門檻。

以目前大環境的狀況,童遷祥知道他們沒有本錢可以慢慢燒,必須加快腳步。為了降低成本,他們計畫將廠房設在瑞典,一來取得價格較低的料源,二來瑞典的丁醇銷售價格較佳。如此,不用等到第二階段,光是第一階段示範產能的一萬噸規模,他們就能開始獲利;而一旦鼎唐獲利能力沒有問題,自然第二階段的資金募集難度也會跟著降低。

不只原本需要五年才能商轉的時程,得以縮短到三年,資金需求也從四億美元降至一億美元,第三年就可以開始獲利,同時走向IPO(公開上市),解決後續產能往真正商業化規模擴大,可能面臨的資金障礙。

「同樣的一萬噸產能,如果設廠在美國,可能就無法賺錢,因為美國的料源不便宜,丁醇價格也沒那麼好。」童遷祥說明。

所幸,一三年一個得獎消息,讓團隊開始受到注意,他們獲得由美國《R&D》雜誌主辦,素有「科技界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消息一出,吸引各家企業來敲門,像是前友達總經理、微熱山丘執行長陳來助就是其中之一。

沒人投資是煩惱,有人搶著投資也煩惱。鼎唐開始小有名氣後,投資人陸續上門,有一家外國企業就曾這麼對他說:「我們錢多得是,但工研院要獨家跟我們做。」「我們是背著國旗創業的。」童遷祥很清楚,這樣的技術不能外流,即使對方開的技轉金再高,他都只能眼睜睜地把錢往外推。因為對他來說,鼎唐的創立,不只能為台灣帶來技術收入,更重要是可以扭轉台灣只能賺管理財的模式,走出一條新路,他要把真正的價值根留台灣,「我們要show給大家看,努力去創新,是可以做到世界領先的。」

鼎唐

成立時間:2013年12月

執行長:童遷祥

資本額:3億元(實收資本額1.14億元)主要業務:零碳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ButyFix)

簡單看懂生質丁醇

所謂的「生質丁醇」,主要生產原料為甘蔗渣、稻稈、玉米稈等農林廢棄物,生產出的能源材料則可廣泛應用在汽油、燃料電池等。例如可口可樂就曾與生質能源公司Gevo合作開發,從植物精煉出生質丁醇,用來作為寶特瓶的包裝原料,達到環保節能的效用。目前生質能源公司包含有Gevo、美商杜邦與英國石油合資子公司Butamax等。

工研院年孵10隻金雞母,力拚科技創新技轉公司 核心技術/專利 備註鼎唐能源 近無碳損生質丁醇技術技轉金上看4.5億元揪客 即時通訊軟體 預估技轉金破億元微機電大廠 三軸加速度計關鍵技術利永環球 軟性壓力感測器應用關鍵技術與產品環泥持股100% 鼎茂光電 膽固醇液晶偏光型增亮膜關鍵技術 聯茂持股26% 瀚薪科技 高功率電子元件關鍵技術與產品水之源 工業廢水處理關鍵技術味全持股41.54% 台灣電鏡儀器 掃瞄電子顯微鏡(SEM)關鍵技術與產品景凱生技 抗發炎藥物關鍵技術究心公益科技 救災開放平台技術

資料來源:工研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2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