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香園:777貧富大融和
1 :
GS(14)@2017-04-08 19:37:25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表示,不排除上任後短期內試行「港人首置上車盤」,於現有土地名單找一兩幅地,更稱會考慮公私營合作模式建屋,會「倒轉一下」夾屋,採公私營合作模式,令樓盤「既有上車盤,亦有私樓」,要「順得哥情」亦要「不失嫂意」,實行未上任先推貧富大融和,大家高興。這個「777」公私住宅混合制如意算盤,看似新鮮,但實情是早在十多年前、即董建華年代已推過,不過,結果是劣評如潮。董生當年推這個混合發展模式,初步構思是於一幢樓內有私人樓亦有居屋,核心思想是要提高居屋質素,並選了多塊地皮做試點。結果怎樣?結果是政策被地產界狠批有問題,商界首席梁粉、恒隆地產(101)主席陳壠宗(已過檔做奶粉?)在多個場合力轟政策是「畸胎」,指若最終落實相關政策,將是天大笑話,違反香港自由經濟原則。其後爆發沙士,樓市急跌,政府借勢叫停政策,地產商趁機「食埋」混合發展模式內居屋單位(恒隆亦有份),額外賺多筆,已是後話。歷史又在重演?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7/19982515
樂香園:細魚食大魚
1 :
GS(14)@2017-04-10 23:34:35早前有報道引述消息指,渣打(2888)有意提高集團全球私人銀行客戶最低資產淨值門檻,由原本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大幅上調至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更希望能吸納到最少有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可投資資產客戶,目的是降低單一客戶成本以提高私銀回報。銀行或投行調高私銀門檻,簡單而言,是因為全球央行實行貨幣量化寬鬆近10年,各地富豪數量急遽增加,要用高門檻篩選誰是「真‧富豪」,不過,不要以為成功躋身私人銀行,就可「坐定笠六」年年收錢,因當你以為自己已成為「大魚」、可以對「細魚」予取予攜時,其實你也只是「大大魚」口中「可食用大魚」而已。曾聽過一個「魚食魚」故事,話說朋友的朋友幸運地買中「暴升股」,身家暴漲至數億元,其後因希望取得更佳回報及財顧服務,朋友的朋友選擇成為某外資投行私人銀行客戶,滿以為從此就可安寢無憂,殊不知「被安排」替該大行進行的配股活動接貨,身家因而縮水逾50%,風吹雞蛋殼。不論是「大魚」或「大大魚」,在投行眼中都只是美味可口的魚。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0/19985267
樂香園:香港新股劣質化
1 :
GS(14)@2017-04-13 00:22:57低質素及低集資額新股湧現,其惡果開始「浮面」。羅兵咸永道統計顯示,今年首季主板新股(不計算以介紹形式上市及從創業板轉板新股)共有20家,較去年同期大增54%。不過,新股數量大增,整體集資額卻不升反跌,金額較去年同期「縮水」約60%,主板平均集資額為6億元,較去年首季跌約10%,旺丁不旺財,難怪各大投行仍繼續收縮。整體表現如何?首季有7家主板掛牌新股跌穿招股價,「潛水率」高過去年同期,被戲稱「創仔」的創業板,期內驚見「破發」,實屬罕見。新股跌破招股價,當然有很多不同原因,最直接原因當然是定價過高(首季主板新股市盈率逾20倍數目倍增至約32%),但若新股質素好,投資者必然會「越貴越追」,故股價表現間接反映質素「有幾好」。為生意額,追求盈利的港交所(388)似乎對有關情況並不介意,於北水狂湧下,證監會又似乎杜絕不了「啤殼」與「井噴式」炒股方法。這樣的話,新股問題永遠也不會解決?似乎於現行上市架構及情況,這可能性,很高。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2/19987923
樂香園:女股神容鳳書
1 :
GS(14)@2017-04-29 23:02:07跟前輩閒聊,駭然發現香港曾出過一位女股神容鳳書。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容鳳書祖父容良是渣打銀行(2888)首位買辦,家族成員亦與渣打關係密切,曾相繼出任該行買辦及華人經理等要職。題外話,已改名為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其創辦人容永道,是來自同一家族。為何要稱她為股神?資料指,1900年(清末)出生的容鳳書早在二戰以前,經已活躍於投資市場,多年來投資有道,更從證券投資賺取了一大筆收益。收益有多大?她在1969年訂立遺囑,決定在身後把當時約300萬投資組合轉贈港府,用作興建免費公眾健康中心及診所。到1972年逝世時,相關組合已大幅升值至1,600萬元。現時已很難考究,容鳳書在該三年間於投資市場的活躍度有多高,惟可以肯定的是,她選中一些經得起風浪高增長股,因為到1978年底時(其間經歷了1973年股災),其投資組合估值居然能再進一步升值至5,100萬元!佩服佩服。其捐款興建的健康中心,分別位於觀塘及元朗。取諸社會又用諸社會,真股神也。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8/20004350
樂香園:為手段而忘記目的
1 :
GS(14)@2017-05-13 01:27:22上市架構改革諮詢意見書摘要早前曝光,雖只是簡略摘要,但都足以令投資界嘩然。嘩然的原因,並不是8,500份意見書中,有逾8,000份是「一式一樣」個別人士意見,而是「絕大部份已回應的投資經理(包括國際基金經理)對該等建議表示支持」。有基金界朋友指,對「絕大部份」的形容感驚訝。友人說:「現時個問題係啲公司造假數,所以就要提高上市門檻同埋進一步打擊造假,因為上市要求高咗就可減少造假數嘅可能,從而盡量減少市場上嘅地雷……大家要搞清,唔係話加大咗證監會權限,就可杜絕造假數同埋問題公司,若果簡單咁加大監管就可杜絕違法事件,世界就唔會有咁多問題啦!」近年市面又真的是多了「老千股」,不是好應該讓證監「放手一幹」?友人說:「我唔係話唔理啲問題股,重點係要認清目的,好似嗰套講警察同賊人周旋嘅出名港產片,戲內阿Sir就講得好清楚,我哋(社會)要嘅係秩序,唔係要打巢晒佢哋,唔好沉迷個手段,而唔記得真正目的!」未完,下篇繼續。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0/20016178
樂香園:香港金融市場可風光多久?
1 :
GS(14)@2017-05-13 01:53:42承接上篇〈樂香園〉,基金朋友繼續就上市改革發表意見。他說:「若果啲公司股價無理由咁大升大跌,證監會同港交所(388)咪日日問囉,攞住交易數據問券商,唔夠再問埋公司自己,問一日無效就問兩日,兩日唔得就再問夠成個星期,市場一定收斂,唔係啲嘢一搞唔惦就擴權……我哋(基金)要嘅係有交易有憑有據嘅市場,唔係一個因噎廢食嘅無交易市場。」友人又指,香港股市就是因為證監甚麼也不批準,於金融科技發展大落後。他說:「我真心覺得,香港金融市場已去到一個點,再唔咬緊牙根狠狠咁做一次改革,就呢世都追唔到其他市場嘅發展。」同股不同權又是否同樣支持?友人說:「呢個係另一個重要問題,要好似港交所咁喺現有上市法規引入,當然唔得啦,最簡單原因係香港無集體訴訟,股民好大可能會任人魚肉,不過,好似證監咁一開始乜都唔理落晒閘又係唔啱嘅,若果間嘢上市前寫明晒,又唔好俾散戶咁易買到,其實又唔係乜嘢洪水猛獸。」香港金融市場,10年後會否繼續風光?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2/20018859
樂香園:水清與魚也想兼得?
1 :
GS(14)@2017-05-18 01:09:33上周接連寫了兩篇基金界朋友對上市架構改革諮詢意見,投資銀行界有何看法?據早前在立法會披露的初步總結,投行是被歸納為反對改革的一群。有投行高層跟密西比說,若跟足證監會意願修改,他是絕對不會贊成的,因證監從來也擁有叫停公司上市權力,今次只是借勢擴權而已。友人說:「很多公司確實好有問題,但現時問題係,無適合或者係可行嘅尺,足以篩走問題公司,唔係話加大權力就解決到……喺源頭做嘢係啱嘅,好似喺上市條文同埋上市要求做改動我絕對贊成,只係無限大咁加大權力,或者將問題全部歸咎上市公司或相關人士,咁就唔係咁啱。」他續說:「又好似大量來歷不明投行加上來歷不明資金,係咁幾倍幾咁煲起新股,我哋呢啲正當投行都有受害㗎,因為啲準上市嘅公司老闆都識得問,人哋可以咁升喎,你哋可唔可以咁樣做?問吓問吓,啲生意就咁樣冇咗……所以講到底,我都係支持改革嘅,但就唔支持借機擴權。」水清無魚,如何平衡,足以左右香港金融市場日後地位。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7/20023889
樂香園:ifc賣樓鐵桶陣
1 :
GS(14)@2017-05-18 02:12:43新樓盤開售,售樓處附近經紀數量自然以幾何級數上升,但人數多到變「鐵桶陣」,中環就有一個。友人跟密西比說:「周日原本都唔去中環飲茶嘅,唔想返工喺嗰度食,連放假都咁冇新意又要中環食,但嗰日突然唔想諗食乜,心血來潮去ifc飲茶,點知就係呢個心血來潮,就畀我遇到賣樓人釘人鐵桶大陣。」用「人釘人鐵桶陣」形容會否太誇張?友人笑謂一點也不誇張。他說:「喺停車場泊好車,個鐵桶陣就排山倒海咁湧過嚟……一個經紀問完有冇興趣,我答唔係嚟買樓㗎,行4、5步又嚟一個再問有無興趣買樓呀?我再答唔買呀,再行一段路又嚟一個問重覆嘅問題,嗰吓真係火都嚟!」友人說:「由落車行到去茶樓,俾人問左不下十次,一眼望過去起碼有成百個經紀,心諗點解個場會畀咁多經紀喺度搵客?個場啲商戶點做生意?點解啲商戶又唔同商場管理投訴?」不過,友人指當查得經紀正在推銷甚麼樓盤後,完全明白為何商戶不投訴,因經紀推介的樓盤,正是恒地(012)旗下的。原來如此。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5/20021655
樂香園:博殼股變身小心渣都無
1 :
GS(14)@2017-05-26 23:53:42跟投行友人說起龍皇集團上市,談論到龍皇隨時「未上市先發盈警」,友人笑密西比大驚少怪,稱香港飲食股上市,絕大多數是項莊舞劍,意在「啤殼」,於工程股成為近年「啤殼佳品」前,飲食業從來也是「啤殼」首選,入門門檻低,能短時間「谷起」生意,又容易吸引市場注意。友人說:「除咗近十年開始有嘅eIPO,一直以嚟香港公司上市係唔可以賣廣告嘅,飲食股就可突破呢條盲腸,因為規定只係限制唔畀賣招股廣告,但就無限制賣啲同經營有關嘅廣告,所以你一見啲以往唔係點賣廣告嘅飲食集團突然大賣廣告,十居其九都有啲嘢,唔係搞緊上市就係就嚟上市。」正所謂「曲到盡頭就是圓」,既然早知「啤殼」是上市終極目的,趁上市買入等「變身」便可大賺一筆?友人笑說:「你錢太多咪咁做囉,曾經有隻薄有名氣飲食股,上咗市幾年就變身,新主人入主後又話搞地產又話搞網,之後隻嘢咪變咗仙股囉,買中就真係喊三聲都無謂。」以小博大,人之常情,惟小心「偷雞唔到蝕渣米」。密西比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6/20033728
樂香園:惠理賣盤是為了「回來」?
1 :
GS(14)@2017-06-10 12:21:42上月中突傳出,惠理(806)創辦人兼大股東謝清海有意出售所持惠理股份,外電引述消息稱,潛在買家正是近期於全球進行「資產大掃貨」的海航集團。有報章更援引基金界消息,料謝先生今次舉動是為了幫惠理打入中國市場,並指找中資合作絕對合理。有基金經理跟密西比說,這個「離開是為了回來」說法實在有趣。他說:「正所謂唔識就嚇一跳,識就得啖笑,沽貨就沽貨啦……話估佢喺內地發展遇阻滯,所以要引入紅色資本,若果真係有心一齊搞內地,就組合資公司啦,現時好多都係咁樣做㗎啦。」友人續說:「之前謝清海持股跌到30%以下嗰陣,好多人都估佢應該唔玩㗎啦,只係估唔到咁快甩手……買家都預咗係大陸資金,但就勢估唔到掃貨掃到德國嘅海航,一個回馬槍居然喺香港買基金公司,咁多錢自己開幾間都仲得,解讀唔到個動機係乜。」話分兩頭,惠理公告稱,原來公司早在1月24日經已與潛在買家簽署無約束力諒解備忘錄,但要到外媒「爆料」後才刊發公告交代。就是否有違規,港交所(388)好應該了解下,以免被人批評處事不公平,相信現已貴為港交所獨立非執董的謝清海都會贊成。密西比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5/2004434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