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羊年組合及2015年反省展望慢穩才是賺錢的法門 Ten-Bagger

http://xueqiu.com/8493390925/36808253
雖然我不信生肖,但是作為羊年出生的人
總覺半年特別點,年30晚總結一下近來思路,順便一拼答球友的問題

1.不少人問我為何放棄燃氣股?
1.1行業長遠仍值得看好
1.2有點擔心發改委定價/兩桶油供應問題
1.3油價低可能是短期問題,整體行業是可以的,還看政府推行天然氣的執行力度
1.4可是最主要現在我已沒有好股選(如2688本和386合作不錯、可惜突然買大股東美國虧損資產,1193、384及603對其大股東或集團不放心,而且384估值較高、至於1083我不喜歡四叔的公司,其實資產不錯,1600及3633其實都還好可是估值頗高)

2. 環保股長遠看好不變,但我亦因估值因素減持了
2.1主要清倉了371,因債高還投資光伏及北控系太多資本運作
2.2中國光大國際(00257) 方面減持了少部分,環保需求會越來越多,可是估值高,公司規模漸大,增長亦開始減慢沒從前的快,因此也許令估值減低

3.資本主要投放在Reit及收息股、折讓及穩定收益股$置富產業信託(00778)$  $奧思集團(01161)$  $新意網集團(08008)$  $載通(00062)$  
3.1美元強勢和內地經濟放緩有關是我掛心因素之一
3.2更重要近來越來越覺得慢穩才是賺的法門,回顧自己多年投資,2008及2011大跌市中必然較多
3.4這類股業務簡單,雖然仍會受經濟週期影響,能長期保持穩定現金流跑輸,明顯收益防守穩定不足
3.3穩定增長+股息是好投資,但靠行業成長股,表面增長快,但逆轉市勢高估值股,下跌
開支維持成本不會大,物業長期自動生金蛋
而且如淨公司有機會把握市況收購,樓市高峰也可出售物業作收益

4其中收租折讓股又是我之前曾稱的悶股投資,不少球友有對樓價疑問,我有幾個想法,之前市場先生有文章提過有關資產折讓股,我有幾點想法
4.1香港樓市暫未到崩潰時,最大泡沫在住宅,我們稱為上車盤,所以要選擇投資的公司持有什麼物業類型
4.2折讓大,由於公司知名度、市場喜好、預期樓價會跌,有些股份等於3-4折買那些物業,已有緩衝和安全邊際
4.3長遠看,租金收益是慢慢向上,樓價起伏大,雖樓價對NAV影響大,但不直接影響收益,租金股息更重要
4.4這類公司不時把握出售一些物業、會派發特別息、甚至賣盤就是另外收穫。
$永發置業(00287)$  $博富臨置業(00225)$  $華廈置業(00278)$  $中華汽車(00026)$  $廖創興企業(00194)$  $安全貨倉(00237)$  
我還是回到慢賺的路較合我
@七義一和 @黃月 @再造玄黃 @devy @魔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65

建組合談500彩票網商業模式 漁_夫

http://xueqiu.com/5774757064/37023068
   為了方便談500彩票網的商業模式,特建了一個組合,慢慢買入其與相關的一些中國概念股。無它,就是想告訴一些關注我的球友我是怎麼思考商業模式的及怎麼施行逆向投資。

1   彩票網簡介:
    
        500彩票網是中國最大的體彩服務平台,是唯一政府許可的互聯網體彩服務民營公司,從2001年起14年的運營歷史其產品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競技類體彩(包括勝負彩/任選九、競彩足球、競彩籃球、單場足球、4場進球、6場半等等),是以一場或者多場比賽的結果來投注的;二是高頻彩(包括11選5、幸運賽車等),數字彩的一種,每10-15分鐘一期;三是樂透(包括大樂透、七星彩等等),數字彩的一種,每天或者每3天一期。

2 現有商業模式及其缺陷

        看任何企業,我都喜歡看一下其商業模式。在 @Ricky 的《500彩票網IPO路演PPT(中文註解)》(http://xueqiu.com/6654628252/26117094)一文中,大致寫明了500彩票網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用戶在500.com(PC端和移動端)進行彩票投注,將用戶的投注100%轉給體彩中心,中獎後將獎金100%返給用戶,體彩中心支付我們服務費。100%線上運營,無物流無庫存無資本風險無結算風險。它的收入基本來自佣金,這個提成比例為9%左右。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500彩票網就是通過自己的網站與APP將彩票消費者與體彩中心聯繫在了一起,實際上自己只是就是一個體彩中心的中介與代理人

        這種商業模式容易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也容易受到客戶端消費者減少的影響。因為有很多體彩的競爭對手會產生,它們無形中會分散走自己的一些客戶。比如微信中就有彩票一項,其實支付寶也有彩票一項。雖然500彩票網有先發優勢,累積了很多顧客,但如果弄得不好,很容易由於巨頭的介入而自己遍體鱗傷。






         我們再來看上面500彩票網的主頁與APP的界面,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羅列出來了所有公司認為主要的產品與相關信息,採用的是"推『的形式將信息推給消費者,讓其自己選擇需要買的彩票種類。這種模式好的地方是在消費者第一次進入網站的時候,可以慢慢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這以後就對消費者用處不大,反而給人家一種密密麻麻的感覺,越是想提供的東西多,越可能是反效果,這其實是犯了一個大忌,這個大忌很可能未來是其致命的元兇。

3 商業模式改進設想

     
作為在美國上市的國內互聯網彩票第一股,500彩票網的商業模式在其他對手都不強特色不明顯的時候,可能沒有大虞。但是在競爭林立的情況下,憑什麼可以更好的黏住彩票消費者呢?其實思路與資源已經擺在了500彩票網的前面。那就是建設成為彩票業的投資社交交流平台,加強彩票消費者之間、彩票消費者與彩票研究者之間、彩票消費者與其他與彩票相關賽事與組織之間的聯繫,讓他們自己產生內容,讓他們自己可以運作。

        而500彩票網需要做的事,就是設置出合理的界面與項目,方便他們產生內容、相互交流,而彩票的買賣活動轉化為一個次要的支撐活動。其實只要在中國大部分需要進行彩票交流的人能夠到新設想的平台中,那麼這個平台的價值就是巨大的,這個平台的好處就是不再受到類似《部分彩票產品在某些省份暫停接受在線投注》等政策因素的大影響,也不再害怕類似微信與支付寶的競爭,因為他們強勢的背後一個嚴重的弱勢就是無法進行彩票相關活動的交流。

        在顧客主界面上,應該採取讓消費者之間「選」,而不是「推」的形式。儘量的簡潔,其實這個具體做法可以參考雪球起步時的做法(當然不欣賞雪球在版本改進過程中加太多項目的方式)。同時建立的平台又比雪球在盈利方面更容易,因為500彩票網有其可以盈利的彩票銷售為基礎,而雪球卻因為股票交易已經被巨頭劃分,而分享不到類似的好處。

4   建組合準備買入


        其實看到500彩票網連續大幅下跌,我是挺開心的,特建一個組合 $漁夫選中概股(ZH208459)$             ,我對小夥伴就說讓其多多關注500彩票網。具體為什麼選擇買入,財務分析與其他分析,就不詳細解釋,只是覺得開始值得了,雖然我認為500彩票網有商業模式改進的重大機會與必要,如果能按照我的思路對商業模式加以重構,市值增加10倍甚至100倍的可能性都有。

        我可以很響亮地回答 @放眼觀美股的問題: 暴跌22%,500彩票能接飛刀嗎?接!當然怎麼接,是一個學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290

組合重新洗牌 艾薩

2015-03-05  NM
 
 

 

本欄投資組合需要重新洗牌,所有變動將以今日(三月四日)開市價結算。

新一年投資組合變動1.賣出80,000股葉氏化工,葉氏化工業務太倚重人民幣,而正如我上週專欄內提及,人民幣可以在毫無預警下貶值。2.賣出6,000股恒安國際,恒安國際是很好的公司,但個人認為股價太貴,加上亦太倚重人民幣收入。3.賣出14,200股濰柴動力,財務愈來愈複雜,原因是海外收購動作太多、資本收益及未入賬商譽價值,加上同樣太倚賴人民幣收入。4.買入4,000股TVB,TVB 被低估,現時正逐步為股東兌現價值,尤其最近一筆交易,賣出51%台灣的業務。我有信心這間電視公司會繼續和不同行業的伙伴合作,處理盜版抄襲問題,以及改造本身老土沉悶的形象。當然還有過時的商業模式。5.買入18,000股莎莎,正值消費情緒轉弱及內地來港旅客減少,希望莎莎有能力提升東南亞業務的盈利收入,在 2016年前應可見樂觀。6.買入1,600股香港飛機工程,商用飛機維修服務業及工程業前景樂觀,現時可能遭遇薪酬成本上升及經驗技術人員短缺問題,但這些問題可望解決,尤其最近一樁美國的收購將會在2017年前實現貢獻。

買股如何揀黑馬

鑑於基金經理的職業操守,及給予財務意見時的準則規範,這個專欄將來不會給予個別意見,以及給予新的股份投資建議。但我會討論大體上的財經議題,令讀者積聚知識。至今我未決定上述改動帶來的資金將作什麼用途,我們現時可以先放於現金儲備中,直至得到下一步建議。而讀者們更應該着眼於安全穩健、業務收入以港幣或美元為主的公司,這類公司有能力支付持續一致的派息。市場上有一些香港公司會這樣做,或者雖然派息份佔盈利小部分,但股息派發比率將來會上升。政府債券收益太低,市場可能出現投資者湧向高息的公司債券,但亦伴隨系統性風險。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是當其他人因獲得較少資訊、而正賣出優質股——這些公司短期內有問題,但這些問題可以解決,而且正是管理層重視——的時候。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518

談組合:500彩票網怎麼處理 漁_夫

http://xueqiu.com/5774757064/38429227
昨天,500彩票網跌了20%多,瞞拼的,所以今天再來寫一點關於怎麼處理我的一個組合(當然我現實沒買)。我在2月底寫了一篇小文章《建組合談500彩票網商業模式》,想不到引起了不少的討論,有些認為我的設計的商業模式好,有些認為我是外行。其實我是外行的,也是想用外行的眼光看怎麼改變這個行業中企業的商業模式,可能這是外行的好處吧。姑且不談我商業模式設計的如何,有一點可以確定的,現有的模式確實不怎麼樣,甚至可能面臨著微信彩票、淘寶彩票等的劇烈競爭。

      所以投資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好企業,都沒有好價格,但不好的企業可能到了價格比較合適的區域,反而可能成為一個投資的機會。 這就涉及到對企業價值判斷與分類,及其與價格之間的關係進行評估。很多人對這種評估就束手無策,尤其是再加上500彩票網可能面臨著政策方面的風險,到底怎麼處理,好像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案。下面談談我在未知未來的情況下,怎麼應對這個事件,未必對,但希望能對某些人有點啟發意義。

1思想準備——喜歡不利事件

       我覺得任何一項目的投資,都需要做到一件事,就是喜歡不利事件,只有不利事件的發生,才能改變原有的財富分配的邏輯,才有可能很多人出錯,只有很多人出錯的時候,才有你的機會,所謂亂世出英雄,就是這個道理。但現實中很多投資者常常掛一句話在嘴邊,就是等確定了再介入也不晚,其實如果真確定了,你介入是沒啥意義的,所以要喜歡不利事件。

        但不利事件有有其具體的分類,一類是永久性地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也就是會損害內在價值的那種,一類是暫時性的對你傷害,改變瞬時價值的那種。對於內在價值,其實是有好幾個層次的,也就是說內在價值範圍的空間是很大的,一種內在價值可能基於利潤的視角去看待,一種內在價值是基於資產的淨值的視角去看待,雖然我主張把利潤看成是資產的一個緯度去考慮,但現實生活中人們投資好像還是把彼此看得涇渭分明。

       其實在我們看來,看利潤的人,沒有看資產的人保守,因為利潤只是看到了一個緯度的問題,資產看到了很多維度的問題。看資產的人可以再保守,就是僅僅看到有形資產,而不看到無形資產。當然看資產的人還可以保守一點,可以看看各項資產之間是否具有衝突性,把衝突性作為資產價值的減項。

     其實人類投資股市在樂觀與悲觀之間週期性變化,體現在估值上就是在向有形資產靠攏與向有形資產逃脫的過程。
當靠攏得很近了,就自然跌得沒法再跌了,生下來就只有漲;當逃脫得很遠了,漲得沒法再漲,也就之剩下跌了。這個規律永遠起作用。

2 評估保守價值

         保守地估計價值就是分析價值的時候儘量往有形資產方面靠,
大家看500彩票網的資產負債數據,其資產基本上是現金與現金等價物(中間有流動資產特殊項目我猜應該是買的什麼理財產品,不過未去報告查,錯的可能性較小),同時固定資產又很少,又沒金融負債,所以很好判定其資產的價值質量很高,可以基本上把所有者權益11.2億作為一種估值的底線,同時我想來想去沒相處這個有形資產的價值與其他無形資產,或者有形資產價值之間有價值衝突的,所以不用減扣價值很多。當然有很多企業因為各種資產間相互衝突,然後又風險性高,不值賬面價值的也多的是,這需要自己去具體運用規則判斷。

      500彩票網的市值現在約3.28億美元,淨資產約1.84億,市淨率約1.78左右。
此外從利潤表看,即使那些整頓的彩票被停掉了,也估計企業不太可能會虧損。所以大約在2倍淨資產左右開始買,我現在已經買了45%的組合資產,剩餘的越跌越買,買到1倍淨資產附近買完,應該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3意外的處理

        投資總有意外,比如我剛買到45%左右,突然又大漲了 我組合的資產一度漲到20%以上,這是意外,這種漲的意外是不是要跟著買,怕錯失機會呢?我個人的觀點是不買。誰知道會不會跌回下來,事實也跌下來,昨天大跌20%,讓人跌破眼鏡,哈哈,這可能是美股魅力所在吧。其實這個過程我可以處理得更好,可惜雪球的組合沒有設置買入價的功能,以至於買入的成本比我想像得高了不少(整個過程中發現雪球數據錯誤蠻多的)。下面是組合現在的狀況:




        我做短線的水平太差,如果有很高,哈哈賣掉可能賺個20%呢,但這顯然不是我想要的目標,過過小小的過山車也沒啥了不起的。 

       還有一種意外是股價繼續下跌,我說了,把剩餘的55%左右的組合資產,慢慢買入,直到一倍淨資產左右買光。

       當然還可能是繼續下跌,跌破淨資產,然後賣得更便宜。這是可能出現,但對我來說,我盡力了,如果沒有資產再增加,也就這樣算了吧,我覺得盡人事,聽天命,我是覺得500彩票網是值淨資產的。

4 投資的想像力

    
      還有一種樂觀情況,就是500彩票網牌照沒有問題,然後又按照我的商業模式設想,成功得做到了互動與粘性,那就可能漲很多倍。我覺得在下跌得厲害的時候,想想美好的未來,保守地去對待投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我寫的也是我即將去做的事。其實開放是大趨勢,我個人比較覺得牌照是沒大問題的。

     大家看,其實整個過程中,牌照問題造成了500彩票網瞬時價值的混亂,甚至還可能影響內在價值,我遵循保守的原則,尋找價值底線,找到一種比較安心的投資處理方式。我很多投資都採用類似模式進行的,會可能有錯,但總體而言,成效是挺大的,等著瞧吧,如果這次投資失敗,其實也沒啥,總不至於我虧總體20%以上,我覺得都還勉強可以接受,我也會儘量做到這個目標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58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84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4-22 22:05 編輯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早前公布將易主的殼股21控股(01003),出現“夢幻”股東陣營。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貿發局主席蘇澤光、精電國際(00710)主席高振順及阿里影業(01060)前主席董平,3人均於上周二(14日)在場外以每股作價0.4元,購入21控股股份,作價較該股停牌前報1.92元,折讓達79.2%。

每股0.4元 折讓八成

本報記者曾致電21控股辦事處,職員稱由於資料敏感,不便評論入主事件,僅稱會在適當時間公布。

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14日),蘇澤光對21控股持倉4617.11萬股,持股量達8%,以0.4元作價計算,涉資1846.8萬元;高振順持倉6925.67萬股,持股量12%,涉資2770.3萬元;董平持倉14.31億股,持股量達248%,預料包括未行使可換股債券【表】。

至於原本的大股東、持股24.92%的21控股執行董事張國勛,則未見申報其最新持股量。

張國勛入股僅一年

21控股曾於本月1日午後停牌,稱擬向第三方發行普通股,可能引致控股權變動或向股東提出強制性全面要約;股份於4月14日複牌,公司指股東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認購新股,複牌後股價單日大漲逾八成,高見2.2元,收報1.92元,仍升六成。公司於15日再停牌,表示待刊登認購新普通股股份及有可能清洗豁免申請的公告。公司截至昨晚仍未刊登公告解釋。

由於今次入主21控股的三名人士均極具知名度,相信將吸引投資界關註。蘇澤光將於6月出任機管局主席,曾任地鐵主席、電盈副主席。

高振順在投資界同樣赫赫有名,被稱為“工業股殼王”,早前才參與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國,旗下上市公司包括瑞東(00376)及先豐(00500)等,其中先豐與21控股早已“結緣”,先豐去年底以9700萬元出售廣告代理業務Sinofocus予21控股。

張國勛去年4月才入主21控股,並計劃將股份轉讓予永恒策略(00764),但於去年10月公司宣布交易告吹。21控股業務相當廣泛,包括物業代理及相關服務、玩具、贈品及精品買賣,以及證券買賣和投資。

21控股去年全年盈轉虧,蝕1314萬元,公司並於去年12月向執董吳啟民出售世紀21香港全部股權,代價450萬元。(來自信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197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21&page=1&extra=#pid15981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4-22 22:05 編輯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早前公布將易主的殼股21控股(01003),出現“夢幻”股東陣營。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貿發局主席蘇澤光、精電國際(00710)主席高振順及阿里影業(01060)前主席董平,3人均於上周二(14日)在場外以每股作價0.4元,購入21控股股份,作價較該股停牌前報1.92元,折讓達79.2%。

每股0.4元 折讓八成

本報記者曾致電21控股辦事處,職員稱由於資料敏感,不便評論入主事件,僅稱會在適當時間公布。

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14日),蘇澤光對21控股持倉4617.11萬股,持股量達8%,以0.4元作價計算,涉資1846.8萬元;高振順持倉6925.67萬股,持股量12%,涉資2770.3萬元;董平持倉14.31億股,持股量達248%,預料包括未行使可換股債券【表】。

至於原本的大股東、持股24.92%的21控股執行董事張國勛,則未見申報其最新持股量。

張國勛入股僅一年

21控股曾於本月1日午後停牌,稱擬向第三方發行普通股,可能引致控股權變動或向股東提出強制性全面要約;股份於4月14日複牌,公司指股東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認購新股,複牌後股價單日大漲逾八成,高見2.2元,收報1.92元,仍升六成。公司於15日再停牌,表示待刊登認購新普通股股份及有可能清洗豁免申請的公告。公司截至昨晚仍未刊登公告解釋。

由於今次入主21控股的三名人士均極具知名度,相信將吸引投資界關註。蘇澤光將於6月出任機管局主席,曾任地鐵主席、電盈副主席。

高振順在投資界同樣赫赫有名,被稱為“工業股殼王”,早前才參與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國,旗下上市公司包括瑞東(00376)及先豐(00500)等,其中先豐與21控股早已“結緣”,先豐去年底以9700萬元出售廣告代理業務Sinofocus予21控股。

張國勛去年4月才入主21控股,並計劃將股份轉讓予永恒策略(00764),但於去年10月公司宣布交易告吹。21控股業務相當廣泛,包括物業代理及相關服務、玩具、贈品及精品買賣,以及證券買賣和投資。

21控股去年全年盈轉虧,蝕1314萬元,公司並於去年12月向執董吳啟民出售世紀21香港全部股權,代價450萬元。(來自信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224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21&page=1&extra=#pid15981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4-22 22:05 編輯

21控股易手 現“夢幻組合”   蘇澤光高振順董平聯袂入主

早前公布將易主的殼股21控股(01003),出現“夢幻”股東陣營。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貿發局主席蘇澤光、精電國際(00710)主席高振順及阿里影業(01060)前主席董平,3人均於上周二(14日)在場外以每股作價0.4元,購入21控股股份,作價較該股停牌前報1.92元,折讓達79.2%。

每股0.4元 折讓八成

本報記者曾致電21控股辦事處,職員稱由於資料敏感,不便評論入主事件,僅稱會在適當時間公布。

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二(14日),蘇澤光對21控股持倉4617.11萬股,持股量達8%,以0.4元作價計算,涉資1846.8萬元;高振順持倉6925.67萬股,持股量12%,涉資2770.3萬元;董平持倉14.31億股,持股量達248%,預料包括未行使可換股債券【表】。

至於原本的大股東、持股24.92%的21控股執行董事張國勛,則未見申報其最新持股量。

張國勛入股僅一年

21控股曾於本月1日午後停牌,稱擬向第三方發行普通股,可能引致控股權變動或向股東提出強制性全面要約;股份於4月14日複牌,公司指股東與潛在投資者討論認購新股,複牌後股價單日大漲逾八成,高見2.2元,收報1.92元,仍升六成。公司於15日再停牌,表示待刊登認購新普通股股份及有可能清洗豁免申請的公告。公司截至昨晚仍未刊登公告解釋。

由於今次入主21控股的三名人士均極具知名度,相信將吸引投資界關註。蘇澤光將於6月出任機管局主席,曾任地鐵主席、電盈副主席。

高振順在投資界同樣赫赫有名,被稱為“工業股殼王”,早前才參與阿里巴巴入股文化中國,旗下上市公司包括瑞東(00376)及先豐(00500)等,其中先豐與21控股早已“結緣”,先豐去年底以9700萬元出售廣告代理業務Sinofocus予21控股。

張國勛去年4月才入主21控股,並計劃將股份轉讓予永恒策略(00764),但於去年10月公司宣布交易告吹。21控股業務相當廣泛,包括物業代理及相關服務、玩具、贈品及精品買賣,以及證券買賣和投資。

21控股去年全年盈轉虧,蝕1314萬元,公司並於去年12月向執董吳啟民出售世紀21香港全部股權,代價450萬元。(來自信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227

在變幻莫測的世途中,我們前進(組合回報)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4/blog-post_30.html

巴黎:

2015年已過4個月,中港組合錄得23%回報,美股只得1%,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4個月花在中港組合的時間的確較多,因此索性清空了所有美股,只餘下永明保險,把資金更集中管理。

其實今年開始時並不順利,即使我在大方向上定立買H戰略上是做對,且較市場為早,但策略上卻做得非常不好。

記得上年自己早己認知一股兩巿場差價,因為雜音的存在,做短期的套戥較難穫利,但當知道市場越來越多消除雜音的產品,以為催化劑己出現而入市,但一落場就後悔了,因為所套死的人民幣和港幣太多,害我不能在工商A高於H有15%時馬上沽貨轉H股,單這錯誤已拖累組合5%回報之多。即使在建行AH有25%差價時入市套到十幾個%差價,對總組合影嚮只增加0.5%,而花的時間多、彈性又較小。

所以朋友若聽到某人說某年某日成功睇中牛或熊也別太羨慕,股票是要落場拳來拳往做交易,而不是靠單睇單講就能賺到錢,和一班可能的瘋子困在同一籠內,有命出來才說誰是真英雄吧。

上面失去的錢筆者非常恨,但另方面我又絶不可惜不屬於自己的錢,比如南車時代,在它復牌後第一天就沽走賺了一倍,之後神車續升的錢,一個仙也沒有我份。
在20多年買股生涯中,筆者見盡無數合併的企業當天說如何如何會有拹同效應,或2+2=5的數學,最後全是事與願遺。我雖然數學唔叻,但可以百份百告知朋友,2+2是等於4,因此別人能賺到我不懂的錢是別人的本事,除了恭喜他們外就沒有其它的感覺。

2014年頭自己非常滿意把匯豐沽出並把資金押在內銀A股,賺到可觀的金錢,而一年後的今天也很滿意適時重新押註在匯豐身上。上天雖然裹次對我不薄,但總喜愛捉弄我,例如買入匯豐之後便馬上連跌幾格,一如上年買入內銀後即月跌10%,所以下次當朋友聽到我買乜乜乜時,不妨留意支股的三五七日的線圖,看看我是否又在打禮讓賽。玩完一輪後幸運地匯豐從買入起計仍有8%升幅,噢,我有沒有說自己下盆從來不設止蝕位?

買入川河是要多得味皇兄和市場先生的介紹,雖然看完介紹文後仍是非常唔放心當中的聯營公司,作了一些資料補充尋找,求証川河的聯營張江微電子港公司會不會借貸大,最後卻發現原來這公司是座大金山,計算之下川河直接和間接擁有的現金高達14億,同時每年從其它的收租收息的資產至少可分到1億,並且沒有債務,還有是幾十億資產管理費用每年只有千多萬,而當時市值只有9億幾,比較之下招中基今年的管理費高昂得無道理,因此決定沽清招中基,買入川河,川河從買入計至4月底有近3成升幅,奇怪是這篇建議文的Viewer數非常低。

雖然我說過不要和股票談戀愛,並且要小家和斤斤計較,但如果你像我光顧的一間街市牛肉販,老闆每次買一斤卻送你一斤一的肉,就很容易和他建立信任。自己對印刷行業前景並無信心,但個人對匯星印刷的劉竹堅先生是萬分敬佩,一個夕陽行業,一個壞帳客人,劉生可以反客為主,向上直線收購壞帳變成一件重要海外資產和有可能的明日之星,能幹的主管總可在夕陽中找開拓另一天地,衷心希望匯星在劉生領導下能達到。持有匯星年初至4月底有近兩成升幅,但只佔組合微不足道的份額。

工行A本來可以在高位轉H賺差價,原因己說,不過現在AH價都己差不多,就無謂搞來搞去,反正工行A股息稅低於H股5%,兼能早一點收錢,同時也唔明為何H股要遲成個月至收到股息。

現持有的建行H和A差價仍然和當天轉H股時的13%+-差不多,但轉了之後H股股數和派息就多左。
有朋友問我摣住己升了20%的建行點算,自己並無諗過呢個問題,心中一直只問5%的派息和6.7倍PE的建行是否一個好投資,到底在「四格投資」原則的第幾格,覺得安心後於是又在頭三個月再加碼,或者建行升到10倍PE時我再想朋友的問題吧。

自從睇完本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就對主動形基金無乜好感,再求証下就完全同意書中所說。如果一指數公司內的一堆公司市值總共是十萬億,他們做生意共賺一萬億,咁買齊他們的基金就應該有10%回報,所賺的就叫街外錢,是正常的投資之道,但現在的基金回報卻低過大市,例如只賺5千億或5%,然後經理收股東1千億的獎金,及3、4千億的管理費,老實說,5%的成績其實要打屁股,無功受祿,時間越長,D股東的錢被蠶食越多,招中基就是這類基金。但年初至今升了6成又是何因呢?其實是因為之前的股東心灰,明明三十億既資產卻以十億賤賣,故我所賺的就是之前低賣的股東錢而唔係正正經經分得基金內公司賺到的錢。基金就是這樣,所以要非常小心。

以下是至30/4組合大致情況:


 

 





























筆者把個人的組合像基金入數,好讓自己對市場的機會能有快速反應,也是這原因,個人在整個4月份不斷加碼中港組合,Margin上升到22%,之後便開始在北美市場減持富國和IBM。記得上年自己把減持AIA、匯控、宏利等資金買入內銀A時,有朋友以為我己放棄價值法轉投炒買,其實個人賣的貨的價值並不一定低於要買的貨,有真正熟讀Ben Graham的著作的朋友一定聽過他的名言:「任何一支股票,總在某一價位顯得昂貴和在另一價位顯得便宜」,這也是自己四格投資法的真正重點。所以筆者買賣任何股票都會很尊重那支股票,分手絕不惡言,更何況是富國和IBM,我對任何股票,即使超大也無厭無恨,因為有誰知道他日自己會否重投懷抱?

本年至今的成績個人很滿意,現只輕微落後H股,卻領先恆指,自己的組合的股息率較高,餘下日子能領先的機會是有的,至於再超越那個幾拾倍PE的上証,就無謂胡思亂想,免得自己亂了歩法。

























個人投資之道是很簡單和容易被抄襲,有興趣的朋友可作參考,同時也希望閣下能給予寶貴意見:

1.筆者對預測大勢從來沒有興趣,也不會理會宏觀經濟因素,因為這些是企業家的責任而不是資本家的工作,好的公司的企業家代表己勝任他的責任,我無謂何多此一擧。看此Blog很久朋友也知道筆者此習慣,我是尊重仍然選擇留意這些因素的朋友,但對這些事情則沒有任何意見;

2.資本家心中只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以三角買入價值一元的公司。
筆者簡略方法如下:
a)先挑選一推股票內最低PE和最高Yield的股票,然後針對那些盈利年年增長公司,核實其公司內的現金流,且一定不能買借貸高的公司;
b)之後組合的運作就是不斷重複在市場上找一些有上述特質公司,取代現有組合內最低的一間,令組合實質內在價值增長;
c)耐心等待收股息。

Happy Investing to all of you!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33

投資組合再思考(改) 法國梧桐樹NJ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ef62e0102vxij.html

這幾天看耶魯的大衛斯文森的訪談(未得博主同意不敢轉載,請直接訪問http://investhof.blogspot.tw/)和《走向財務自由的投資組合》一書,受益良多。結合自己過去這麽多年的思考,也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大衛斯文森和《走向財務自由的投資組合》都推薦資產配置,也就是在各項資產間進行配置,而且兩者都推薦指數化基金。比如《走向財務自由的投資組合》就推薦7:3股票和債券,所有資金投資在先鋒的指數化基金中,股票中15%投資在整體股市指數基金(VTSMX),15%小盤股指數基金(NAESX),10%新興市場指數基金(VEIEX),10%歐洲股市指數基金(VEURX),10%太平洋國家股市指數基金(VPACX),5%REITS(VGSIX),5%貴重金屬礦業股票基金(VGPMX);債券方面,10%先鋒高收益企業債券基金(VWEHX),10%先鋒優質企業短期債券基金(VFSTX),10%先鋒通貨膨脹保值國庫券基金(VIPSX),該組合在成書前五年複息增長17.3%,遠遠高於標普500指數的同期增長,而且風險要更小。(PS:先鋒基金現在中文名稱統一是領航基金。)
大衛斯文森方面,也是推薦7:3股票和債券,股票中,3成美股,1成新興市場股票,15%其他成熟市場,15%REITS;債券中,只買國債,15%傳統債券,另一半是抗通脹債券(TIPS)。

全球配置方面自己非常初哥,而且,無論是國內,還是香港,相關的ETF、全球性基金都不發達,收費奇貴,因此如果貿貿然學上面兩位全球配置,需要交許多學費,但是,正如斯文森所言,“超長期買入並持有的策略,有其美麗之處,你需要做的是分散投資。我不知道市場將會是牛或熊。1990年代末期,美股大牛市,人們說:「分散投資,那麼麻煩,值得嗎?我只買標普500指數就掂!」他們其實在運用「倒後鏡投資法」,而不自知,他們聚焦在過去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那時剛好是股票。他們又說:「除了買股票,其他的投資都是浪費時間」。但這只是美國經驗,世界其他地方有過不同的發展模式。例如,你是1990年代初[譯註:日本經濟和房地產泡沫剛開始爆破],日本市場的投資者,全部身家買了日股,那你就愁到不得了。分散投資,回報永遠不及持有最火熱資產類別的回報,但誰能預知未來,預測到下一個火紅的資產類別是什麼?”

如果單純配置在國內,甚至香港,就是將全部身家壓在了中國的未來了,若未來陷入類似日本90年代至今的情形,指數二十多年半死不活,那麽想想都覺得恐怖。因此,雖然暫時未有這個需要(資金量小)、投資渠道狹窄(ETF少、轉道美國購買收費奇貴),但是未嘗不是一個努力方向。

自己在投資組合思考方面,收到LUV_IVY兄和MC兩位的影響最大。
MC方面,“資產配置一項,對於小投資者來說,只適合“股票-債券-現金”這種組合。皆因其他投資工具實際上極其需要專業知識,非小百姓所能通曉。鑒於債券買賣對小投資者不甚便利,加之長期回報太低。因此,對於小投資者來說,投資組合之資產配置,實際上是確定“股票-定期存款-現金”之比例。”
“通漲幾乎是文明社會每一政權之必然結果,因此,長期投資之中,筆者之投資策略是,極低比例持有現金,而長年極大比例持有股票資產,而同時又極重視組合所能產生的現金流收入(分紅及利息),幾乎是無論任何牛熊市,投資組合均極大比例甚至全部持有股票,坐等收息,這反過來,也意味著從不考慮任何非常高的市盈率,或者長期低息率不派分紅的公司”

LUV_IVY兄方面,他關於資產配置方面是這樣的:
“正如我一直講的例子,港股沙士前已經好接近底部 (可以參考番我之前的圖表),真正有眼光的人應該系果時開始入市,但系一場意料之外的沙士令到香港經濟衰到貼地而港股亦創新低,如果沙士前投資者借恒孖展重倉訓身入市,就算EQ 幾好, 幾有眼光, 都冇用, 沙士未完已經破產,但系如果當時沙士前入左貨, 亦有足夠現金比重,咁唔止可以輕松渡過難關, 亦可以趁經濟複蘇時繼續買貨。所以EQ 唔系一個口號, 系要建基於知識和金錢上


我習慣系最少保持 1- 2 成 cash,除左準備用來超平價買野, 都要以備平日不時之需。你知啦呢個世界好多萬一的意外突然要用錢架嘛,當股價跌, cash 比重又自然會提高, 咁到一個平位, 當然可以買野;當股票升值時, cash 比重就會自然降低,咁我會儲錢盡量提高番 cash 的比重, 去番 2 成啦。


現金對投資組合系好重要, 跌市時大家就會明白現金系會增值,如果清楚知道自己未來的現金流入情況好穩健,系好便宜時用曬所有現金問題都唔大,否則保留一部份現金真系好有用


所以, 股票數目要以自己了解公司的程度和自己能力做一個平衡,而適當的現金比重, 約平均2成左右, 系一個組合內有好高重要性,我有好多朋友覺得楂住現金系浪費機會成本, 所以一有錢就要搵野買,其實咁想系錯的想法

情況4 系純粹用組合比例去控制番個風險,即系控制你組合內每只股票和現金的比重。
呢個方法, 可以想象 cash 系一只變種期權,以控制cash 的比重達到唔同的對沖效果,所以你講得對,, 如果你真系對你的組合的內在價值睇得好通透時,第4個方法會系最容易, 而且出來的效果可能會較直接開期權好


想請問IVY兄,上次你講過目前還有3,4成現金,這樣這部分錢由於通貨膨脹不是不斷在縮水嗎?
如果你只儲現金當作長期投資咁當然會縮水。我地應該將現金視作組合一部份, 睇整個組合的回報,你可以把現金功能視作為類似option的工具, 系一種策略。
股價升 --> 現金貶值
股價跌 --> 現金升值
如果唔識用或唔想用 options 的話, 控制現金比重都可以有類似效果。我地唔知個市會向邊個方向走, 但假如市場大跌出現機會,fully invested 的投資者只會眼白白錯失機會。要明白錢到用時方恨少呀,咁要hold 幾多現金真系視乎個人情況,不過任何時候都保持約3成比重系唔錯的方法。
試想下...
當股價升, 現金比重會下降, 如果股價升至合理或以上, 其後的現金流可以先hold 住
而當股價升至好唔合理高, 你會慢慢減持股票, 現金比重又會自然提高番
當股價跌, 現金比重會上升, 到跌到股價便宜, 便可以開始減低現金比重慢慢入貨,減低番現金比重
如果以現在情況睇, 股價便宜,若持續有現金流流入, 會令到現金比重增加,咁梗系可以慢慢買貨
如果你系咁管理現金比重, 就算跌到15000點, 你都可以有錢買貨

我想師兄講任何時候都保持 3 成現金系 "一般時期" 吧, 非常時期(如真系大跌)
可以分段用埋那3 成現金,否則有錢等如無錢了

當然唔系硬性規定系3成, 我意思系可以隨住股值相對股價高低調節。股價貴應持有多d現金比重, 股價低咪可以調低比重。30% 現金只系大約的數, 要留幾多系睇自己凈現金流入的情況調整。呢批現金目的系當市場變差變壞時, 你可以動用嚟, 除左買貨, 最重要系可以救命,例如02年香港經濟見底回升, 如果當時你 fully invested, 或者盡借貸款,2003年突如其來的沙士, 你就可能錯失機會, 甚至陷入困境。”

可見,兩者在目前的中國資本市場(/香港),對於債券都是暫不感興趣。當然,持幣待購是一種定力的考驗,正如他所言,“我有好多朋友覺得楂住現金系浪費機會成本, 所以一有錢就要搵野買,其實咁想系錯的想法”,這個實在太難了。

對於我自己來講,保留足夠5年的生活費就夠了。

具體到股票配置方面,正如大衛斯文森所言,在一個組合中,某類資產的配置低過10%,實際上並沒有什麽意義,因為不影響組合的成績。而當比例超過25%或者30%時,又產生過度集中的風險,而這幾年的最深刻的教訓,都是太過看好某只股票,從而導致比重過大。2011年時國壽如是,2014年雙匯也如是,因此,從2014年已經開始思考,應該盡快降低雙匯到一個合理的水準。

最近考慮將部分雙匯換馬到恒指ETF,也就是盈富基金上。恒指本身是一個鬥獸場,不斷踢走業務不振的公司,加入蒸蒸日上的新人,吐故納新,足以反映整個大中華區的經濟發展;恒指本身是美元計價,部分的美元資產,可以分散人民幣資產的風險;價格並不昂貴,目前市盈率遠低於過往幾十年平均水平;最重要的一點是盈富基金費用較低,而派息率就較高,目前派息率3.7%左右(根據恒指服務公司2月份報表),過往十年,恒指平均回報5.1%左右,加上3%左右派息,整體回報有近8厘,對於穩健的小投資者來講也是不錯的選擇了。

根據恒指過往幾十年的市盈率表現,現在當然可以降低現金比重,根據恒指市盈率和個股表現來調節現金比重,就是今後資產配置方面需要對沖的工作。


本文寫於上周,想不到周五證監會放開基金投資港股的限制,今天港股也大升,無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06

退休投資組合推介 林本利

2015-05-21 NM退休投資組合推介 筆者在二○一○年決定提早退休,日後的生活主要倚靠投資收入,多賺的「勞力」收入大致用作捐獻,幫助有需要的人。未來十年,香港將步入退休潮,筆者過去五年的退休投資經驗,可讓讀者作為參考。市民退休前應先做好部署,計算清楚退休後每月生活開支,然後再計算一下退休後的投資收入(以及長俸)是否足夠應付開支。若然不夠,便要考慮延遲退休,或者繼續做兼職。現時港人平均壽命在八十歲以上,退休大計必須考慮到未來數十年物價上漲的因素。因此,用作產生投資收入的資產組合,最少要有七成以上與通脹掛鈎或對沖,不然每月的退休金便被通脹蠶食,不能安老。筆者的退休組合包括約七成房地產(包括自用物業),一成股票,一成本地企業債券,以及一成人民幣和港幣。房地產及股票屬實質資產,它們的價格長遠而言跟隨通脹上升,而債券及港幣則不能對抗通脹,賬面值維持不變。投資組合中有八成屬實質資產,若價格升幅能夠跑贏通脹幾個百分點,應可以提供足夠投資收入作為退休之用。筆者選擇的股票組合,定下三個原則:(一)能夠提供穩定股息收入,每年約3至4釐;(二)預期每年平均實質回報10%(股息加升值),或者跑贏大市2至3%;(三)包括自己熟悉的公司,有實質業務和良好公司管治。幾經篩選後,筆者在二○一○年揀選約十隻股票,隨後幾年作過些少變動,特別加入一些追蹤A股和H股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日後會和讀者分享選股原因。這些股票,一年最多變動兩成左右(主要在四至六月),不會經常進行買賣。經過近五年測試,股票組合的總回報(包括股息和升值),直至四月底已差不多翻一番,每年實質回報(即扣除通脹)超過10%,遠遠跑贏同期恒指升幅。林本利前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二十多年投資經驗,強調中長線、價值投資法,個人投資的回報,平均每年接近兩成,熟悉本地及內地電訊、能源及交通市場發展。http://www.livingword.edu.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