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要和中國建最強經濟聯系:退歐後的中英黃金時代更近了

英國退歐,是否意味著從即日起英國會喪失例如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的投票權?英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羅廷(Martyn Roper)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不會”。

“在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並度過兩年談判期之後,英國才會真正退出歐盟。”羅廷表示,“在那個時刻我們將置身於歐盟之外,直到那一天前,我們還是歐盟成員,我們還要受到歐盟法律的約束,還會在討論中有一席之地。”

6月30日,羅廷在英國駐華大使館官邸舉行小型記者會。他表示,英國退歐之後,“在中英‘黃金時代’的框架下,中英可以越走越近。”

他還表示,雖然英國希望留在歐盟單一市場,但英國希望看到歐盟在人口自由流動方面的改變。

要與中國建立最強經濟聯系

羅廷表示,英國人民已經投票決定將脫離歐盟的政治機構。正如英國國內的留歐派和脫歐派領導人所說的,現在該決定什麽是對英國最好的了——這其中就包括英中關系。

羅廷說,雖然目前正就英國脫離歐盟的過程進行談判,然而中國和英國的雙邊關系不會被改變,中國的商人、學生和遊客訪問英國的方式也不會被改變;商品及服務照常向中國運輸和提供;專業知識依舊和中國共享。英國依然向中國開放——無論是對中國人民、貿易及投資,還是對雙邊合作和未來都提供絕佳的機遇。

英國首相卡梅倫已經註意到,英國人民想和中國這樣的重要合作夥伴建立最強的經濟聯系。

羅廷表示,英國將全力實現去年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時雙方達成的目標——兩國齊心提升為21世紀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特別是攜手解決全球議題、發展兩國未來的經濟、加強我們兩國的貿易和投資聯系。

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退歐公投之後,中英兩國都很清晰地表達了中英兩國政府之間對於“黃金時代”的承諾,“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尋求同中國增強合作的機會,我不覺得這有任何改變。而且中英在貿易和投資方面也可以繼續得到改善。”

在此次采訪中,羅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澄清,盡管英國公投出現脫歐結果,然而例如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英國仍有發言權。

英國是中國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的支持者:2015年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訪華期間,英方重申支持歐盟及早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英國訴求歐洲改變人口自由流動政策

羅廷表示,卡梅倫近日參加峰會時表態,英國希望留在歐盟的單一共同市場之中,但是目前在人口自由流動方面的情況必須有所改變。

“這些談判還沒有開始,所以我不願太深入討論,但是我們相信歐盟應當在此方面有所改變。”他表示。

此前在6月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面對德國議會的發言中則給出了更進一步的談判立場,即德國會確保英國不能在談判中隨心所欲,只挑選權利不打算履行義務,其中核心的一點是:如果想要留在歐盟的單一共同市場,就必須接受歐盟的移民自由流動義務。默克爾還罕見地嚴厲指出:“不可能希望留下特權,卻不承擔所有的義務。”英國人在談判時,“專挑最好”的日子結束了。

針對英國退歐後出現的市場動蕩,羅廷表示,相信英國經濟非常強勁,奧斯本和英國央行已經出臺了應急措施來支持英國經濟的調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36

“江南水患”系列報道之一:撤離後的村民生計

進入汛期以來,武漢市蔡甸區消泗鄉曲口村村民黃達宏每日要很晚才入睡,睡得也不夠踏實,生怕半夜洪水要漲上來。

他已經73歲,精神矍鑠,在曲口村已經生活了大半輩子。

消泗鄉,作為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的長江杜家臺分蓄洪區的組成部分,承擔著洪水洶湧時調蓄和分洪的重任。每逢即將分洪,當地居民就要先行轉移避險。

公開數據顯示,杜家臺分蓄洪區位於武漢西南方向,1956年建成。杜家臺分蓄洪區設立後的60年內,已啟用分洪20次。

在黃達宏的印象中,曲口村一共有5次與洪水有關的深刻記憶:1960年、1983年、1984年、1998年和2010年。

老漢的這本“洪水記事冊”,很快翻到了2016年的當下。

“分洪村”大撤離

7月5日一早,“有點擔心,雨太大了,怕有危險”,黃達宏開始和老伴兒收拾起家里的東西。

更讓黃達宏擔心的是,兒子和女婿260畝水塘里的魚,還有養殖場100多頭豬和4000多只雞仔。黃達宏家是曲口村最大的養殖戶。

擔心不無道理,此時的武漢,已暴雨數日。

據武漢國家基本氣象站記錄,從6月30日20時開始至7月6日10時,本輪降水已經累計降下560.5毫米,突破了武漢自有氣象記錄以來周持續性降水量最大值。其降雨量,相當於40個東湖的水量。

一位45歲的曲口村村民向記者篤定地說:“我今年45歲了,這是我長這麽大見過的最大的一場雨。”

黃達宏向1℃記者回憶,“那天雨越下越大,還是感覺有危險,想提前把豬和雞仔轉移出去”。

這一場工程巨大的“大撤退”。從7月5日上午一直搬到了7月6日淩晨,花費了整整22個小時。

事實後來證明,黃達宏的經驗和感覺沒有錯。

7月5日,蔡甸區消泗南邊垸和沈湖兩處民堤漫潰,東荊河洪北大堤水位已達26.94米,接近歷史最高,汛情緊急。

7月5日晚,武漢西南郊區的蔡甸區防指做出決定,緊急轉移消泗鄉全鄉近2萬名村民。

7月5日夜里,雨越下越大,曲口村村民陸續聽到了敲門聲。

“幾個人打著傘挨家挨戶敲門,要求在淩晨4點之前必須全部離開。”村民們告訴1℃記者。

作為臨時安置點,漢南中學距曲口村最近。正值暑期,漢南中學騰出了教室以及學校禮堂,作為這些村民的臨時住所。

家住在曲口村村頭的張阿姨和老伴什麽都沒帶,抱著剛剛11個月大的小孫子就往漢南中學走。

電閃雷鳴的雨夜里,老兩口打著傘穿著雨鞋走了一刻鐘,來到離家一公里外的安置點。“那天的雨大啊,我們淩晨2點多到漢南中學的時候,學校操場的燈亮著,擡眼望過去,操場跟湖一樣,一片水。”

水里的莊稼、家禽

黃家的雞沒能全部運出來,還有大約2000只雞被留在了養殖廠里。洪水面前,雞的主人也無能為力。“如果水來了,這些雞肯定沒救了。如果水沒來,還有可能有一部分活著。”

曲口村村民在7月5日淩晨4點之前全部撤離,如今這個村子只剩下了這些家禽和部分牲畜了。

從7月6日轉移開始,村民們就一直呆在漢南中學。

上一次“漲大水”是2010年,那一次也是全鄉撤離。村民們依然是在漢南中學避難,就睡在學生的課桌上。

這一次條件要好很多,一日三餐學校食堂供應,床上用品都是新的,學校的大禮堂甚至每天晚上都有電影看。

盡管如此,大禮堂里天氣熱、蚊子多,鄉親們還是願意三三兩兩地坐在學校的操場邊上,搖著扇子,嘴里嘮叨的和心里惦記的,都是泡在水里的玉米、黃豆和芝麻,還有家里的物件。

7月6日一早,有不少村民想趕回去,拿幾件換洗衣服,還有老人想回去看家里的牲口和田里的莊稼。

但是,水位上漲,曲口村附近都是危險區。

在通往曲口村的曲口橋上,拉起了警戒線,至少有十名警察看守著。他們勸說打算回村的村民先不要進去,以防危險。

直到7月7日上午,村民得到允許,一家去一個人回家取物件。7月7日下午,村民又向“幹部們”申請,可否幫忙把田里的水抽走,試圖最大程度上挽回損失。

張阿姨和老伴在家里種了18畝地,她搖著扇子望著天說,天氣太熱,現在莊稼都泡在水里了。地勢高的地方還有能收一點,地勢低的地方就絕收了,至少要損失七成。

原本,還有一個月,村名們就可以收玉米和黃豆了,還有2個月就可以收芝麻了。

而眼下……

這兩天里,有的村民去了別處投靠親戚,有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因為放心不下家里人的老人和小孩,匆匆從外地趕了回來。

7月7日,武漢已經放了晴,但天氣更加燥熱。

一位年輕媽媽站在操場邊,一邊吃飯,一邊看著身邊玩耍的小孩,鼻梁和額頭都沁出了細汗。

這位媽媽告訴1℃記者,她是“趕路趕了一天的路,剛到這里。南寧到武漢買不到高鐵票,飛機回來結果晚點了八個小時,機場過來的路幾個地方在堵車。實在放心不下,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

現在,最讓黃達宏憂心的是他大兒子的水產養殖場。“全完了,損失可能有70萬。”這一年,他大兒子把所有身家都投入到了魚類養殖上面。

黃達宏和其他村民對記者說,曲口村大約有30戶村民參與了水產養殖,養殖場總面積約1萬畝,從目前到情況來看,都已全軍覆沒。連續暴雨、大暴雨,造成水位猛漲,大水漫過了養殖池塘,所有的魚蝦已經逃走。“你找都找不回。”現在這些池塘都被淹在洪水下面。

在記者表達了想去村里的養殖場看一看時,光著膀子的黃達宏即刻答應。“等我去拿件衣服,馬上就走。”

在黃達宏到引領下,記者從漢南中學驅車前往曲口村。車行約一公里後,來到曲口橋,打算從這里過橋進村。

兩位身穿黑色制服正吃著盒飯的警察禮貌地把記者攔了下來。“除非得到政府部門的允許。”其中一位說。

吳達宏顯得有些失望,橋過去不遠就是曲口村了。“我真的還是想回去看一看。”他對記者說,“你要是看到了,你就知道什麽是全完了,魚蝦都跑完了。”

比黃達宏大兒子損失更為嚴重的則是到曲口村投資養殖的一位外地人。“這位老板打算賭一把,在我們村投資200多萬。”黃達宏對記者說,也基本都泡了湯。

7月6日,很多人從網上看到,武漢市歡樂谷旁的一條河流附近圍滿了捕魚的人。連日暴雨致使東湖一些魚塘潰堤,養殖的魚被水沖了過來,附近的居民帶著自家工具在河中捕魚。有人說“每條魚在10斤左右,均以10多元一條的價格出售”。

《武漢晚報》7月5日報道稱:截至目前,武漢市農作物受災136.4萬畝(其中嚴重受災58.8萬畝),占全市在田作物面積的48.7%。漁業受災23.33萬畝,損失水產品3.9萬噸。畜牧業受災牲畜7.1萬頭,受災家禽54萬只。全市農業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3.73億元。

截至7日下午5點,暴雨災害造成武漢全市16個區(功能區)943584人受災,共轉移安置受災群眾177496人次,目前128714名群眾處於轉移安置狀態。

這一次要在漢南中學住多久呢?村民們都搖著頭,說不知道。

“有沒有想過以後搬家離開曲口村?”記者詢問安置點的百姓。一位大爺笑著說,“能搬去哪里呢?這麽多人哪里願意接收?還有地種呢。”

攝影記者:吳軍 拍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769

DSE後的出路跟星級壽司師傅學藝

2016-07-07 NM

夏日熱辣辣,口味清新的壽司當然最吸引,貴為美食天堂的香港,日式餐廳一向多的是,壽司店更是隨處可見,有志投身飲食業的年輕人,甚至是DSE的考生們,如果本身是壽司愛好者,有否想過當一名壽司師傅? 現在除了膽粗粗走入餐廳當壽司學徒外,隸屬職業訓練局的國際廚藝學院也有開辦壽司證書課程,而且由星級導師教授,學好基本功入行自然得心應手。

由國際廚藝學院舉辦的壽司製作證書,對象是有志投身日式料理行業的畢業生,課程由多位曾經在高級日式餐廳以及酒店任職的總廚任教,其中包括採訪當日曾於前朗豪酒店及香港洲際酒店Nobu擔任日菜總廚的尼泊爾裔導師Kumer San (Khem Kumer Gurung)。Kumer San表示:「喺呢2個月嘅全日制課程中,學員將會喺專業嘅廚房環境中,學習製作卷物、軍艦、握壽司等唔同種類嘅壽司,當中包括工具嘅運用、刀法、擺盤技巧等,過程我哋唔使好似出面學師咁要照顧鋪頭嘅日常運作,所以學嘢更有系統。」

整壽司都有理論

壽司製作證書課程全在廚房中以實習方式上課,過程中學員需要經過考核才可畢業,還需要進行筆試。Kumer San說:「學員喺2個月之中需要經過3次筆試同2次手試嘅考核,筆試以多項選擇題作答,內容是有關壽司刺身同日式料理嘅背景以及工具、材料處理嘅理論,就好似切壽司同刺身嘅魚生,落刀嘅角度都有唔同,呢啲出到去做junior都一定要識,所以筆試絕對有必要;除此之外,學員仲需要做兩次手試,即係要做出導師要求嘅壽司款式,步驟冇出錯為之合格。」

刀法最考功夫

要做得一手好壽司,很多人以為握飯是最難掌握,但Kumer San卻認為刀工最難。Kumer San說:「日本人對刀工好有要求,就算伴碟嘅裝飾都唔易切,我都要鑽研多年先至叫見得人,所以就算喺度畢業,都只會掌握到基本功,靠嘅都係自己多練習。」成功修讀的學員且對壽司行業有興趣,職訓局也能夠提供職業轉介,Kumer San表示入職便由junior開始,「入職後都係會跟上司學習,不過已經有一定基本功,所以上手會快好多,入職人工約有$12,000至$14,000,一般做約5年就有機會升上做senior,造壽司始終好睇勤唔勤力,5年只係一個平均數。」

導師 Kumer San:其實學造壽司最緊要勤力,課堂入面我唔會好似出面啲師傅咁惡咁嚴謹,因為我明白俾人鬧到冇晒信心嘅感覺,但我都希望嚟讀嘅學員要認真,同我一樣鍾意食日本菜就更加好!

學員 Peter:我本身鍾意食壽司,所以都想投身壽司師傅呢一行,讀呢個課程日日都會整新嘢,最記得第一堂乜嘢都唔識已經開始整前菜;仲有原來整卷物仲難過整握壽司,真係學過先知。

課程:壽司製作證書(QF 級別 2)機構:香港職業訓練局(國際廚藝學院)對象:中三或以上程度,須年滿16歲半及面試合格。學費:$1,220至$3,660(視學歷而定)堂數:2個月(全日制)內容︰日式廚務簡介、基本壽司的製作方法、壽司製作及擺盤技巧等。查詢:2538 2200

撰文:黃德禹攝影:葉偉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48

脫歐後的英國會被美國踢出貿易朋友圈嗎?

在英國決意脫歐之後,是否還有可能加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呢?

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6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英國是否加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取決於英國如何選擇同歐盟的法律關系。他說還聽到關於英國應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建議。不過,弗羅曼不傾向於英國同美國簽署新的雙邊貿易協定。

由於等待新首相上臺,加之嚴重缺乏專業談判人手,因此目前英國對外進行貿易談判還處於信息搜集階段。英國貿易與投資大臣普睿勛爵(LordMarkPrice)日前在訪華期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則透露希望可以借助歷史紐帶,和美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英國須厘清同歐盟關系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後,弗羅曼曾第一時間發聲明表示,美國正在評估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對TTIP談判的影響。

在7月份最近一次接受采訪時,弗羅曼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將不會令美歐雙方降低TTIP談判速度,不過就英國而言,如何判斷美英雙方未來貿易關系取決於英國同歐盟之間的關系。

“在知道英國同歐盟之間的關系之前,美國很難去考慮同英國就一個單獨的貿易協定進行談判。”弗羅曼表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國想要與歐盟之間建立一個什麽樣的貿易模型,這其中關於主權、規則和關稅程度的法律因素都是不確定的。

弗羅曼指出,英國的一種未來走向是,在厘清同歐盟的關系後,英國同美國以及歐盟加深關系,最終英國可以在TTIP談判完成之後加入該協議。

然而,TTIP談判的前景並不容樂觀。目前僅有歐盟委員會貿易司還堅持認為,即便是在英國退歐之後,TTIP仍可以在今年年內完成,但考慮到美國大選的因素,就必須在今年9月中旬之前達成所有實質意義上的文本談判。不過,英國要到9月份才能選出新首相。

另一方面,法國在進入總統大選預熱階段後就成了TTIP最堅定的反對者。法國貿易部長費科爾(MatthiasFekl)5日表示,他不認為美歐雙方仍能在奧巴馬政府結束任期之前就TTIP的文本達成一致。

“所有人,包括那些不願承認的人,心里都清楚,2016年達成協議是不可能的。”費科爾表示,“我們正在等待美國在許多重要領域出價,而在奧巴馬政府結束任期之前,不可能都把事情談完。”

歐盟方面,失去英國之後,歐盟也需要時間來重新校準出價,以反映從28國到27國的變化。

“一直以來,認為TTIP能在今年談妥的想法就是很渺茫的。現在就變得幾乎不可能了。”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史瓦布(SusanSchwab)表示,一方面是歐盟與英國的關系亟須厘清,另一方面是歐盟失去了英國這樣代表擁護貿易自由化的重要聲音。

英國是否可能加入TPP

弗羅曼表示,他還收到一種建議,讓英國加入已經談成的TPP。他補充道,這是美國國會中“多如牛毛”的提議中的一種,目前仍有待討論。

讓英國加入已經談成的TPP也體現了美方的一種思路,即無論如何都不願與英國進行單獨的貿易協定。

目前英國方面對於同美國重新談一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顯得更加積極:脫歐令英國在談判方面無需束手束腳了。

普睿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英國脫離歐盟後,新的環境令英國有機會同全球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而這些協議在英國還是歐盟一部分時則很困難。“與歐盟成員國的身份比起來,脫離歐盟後,英國可以更加靈活地同世界上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然而美方並不這麽看。此前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之前,弗羅曼就多次警告,如果英國脫歐,美國在短期內不會希望同英國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今年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如英國脫歐,英國將花上5~10年的時間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而且還要排在美國同其他國家貿易談判的隊伍尾端。在英國公投出現脫歐結果後,白宮方面並沒有再就此發表進一步評論。

需要看到的是,盡管美國有包括參議員在內的不少政治人物對英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景持樂觀看法,但是貿易界專業人士均一針見血地指出,以目前英美經濟和貿易體量的對比情況,美國同英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美國獲得經濟利益的意義不大,還不如直接讓英國加入TTIP或者甚至TPP。

但是,即便TPP也有待美國國會批準,是否可以在年內得到批準仍未知。由於怕影響到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結果,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等支持TPP的政治人物均主張將TPP推遲到明年進行審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79

“仲裁結果”公布後的南海波瀾不驚(多圖)

據新華社報道,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對此,中方多次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仲裁結果”出來後,一位在三沙工作的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今天,這里和往日一樣平靜。

這位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的三沙當天的照片顯示,此時的南海風平浪靜,夕陽美好,鮮花盛開,人們悠閑地在這里行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75

英國公投、地緣摩擦後的投資經:大媽買黃金完勝兒子炒股

就像最近大夏天臺風多,這大風一來船只就躲進了避風港一樣,全球市場,如果風險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那資本也會躲進“避險資產”里頭。

今年以來,本身多個經濟體報出的經濟數據不算好看,美聯儲之前每嚷嚷一次要加息,市場情緒就又“波動”一下。最近風險事件更集中:英國脫歐公投,之後還會持續發酵,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歐洲的銀行又爆出違約事件。這樣一來,最近資本躲進避險資產,而錢一多,避險資產價格就受到擡升。

最常見的避險資產有哪些呢: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美元、黃金,可能會忽略的是瑞士法郎、日元,甚至包括虛擬貨幣比特幣。當然,中國央行是不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的,作為虛擬貨幣,比特幣本身幣值也體現不到實際價值當中去,因此其投資風險還是要先行提醒大家。

避險資產漲了多少呢?美元指數近期已經攀升到了4個月以來的最高區域;瑞士那頭,英國上月底一公投完,瑞士央行就進入市場幹預瑞郎,瑞士央行行長近日還表態,瑞郎幣值是被高估的,要致力於控制瑞郎的升值。

避險資產中,近期最值得關註的是“升勢迅猛”的黃金和日元。

截至上周,金價已連續第五周上漲,這還不算,更讓中國大媽們樂呵的是,金價已經上升至2014年3月以來的高點:國際現貨黃金價格位於1350美元/盎司,創出兩年來新高;至於路邊那些零售店鋪里金條的回購價格,據第一財經記者實地了解,已經達到平均每克285元。“商家的黃金售價最近幾乎兩三天就上調一次”一名業內人士稱。

恭喜中國大媽又蒙對了,投資成功了!三年多前那一波金價下挫時被套進去的大媽們,也已經基本解套了。就算實物金,年初至今漲幅已經超過20%。做個不十分確切但形象的比較:買黃金的大媽,收益率很可能已經完勝了您那位炒股的兒子了。

不過,也正因為黃金漲得好,風險也已經累積。瑞銀的大宗商品和貨幣策略師高登(WayneGordon)日前表示:“金價並非只升不降的單向投機。”他認為,除非美國進入衰退或者美聯儲完全放棄加息,否則金價的漲勢已經接近峰值,並不具備可持續性。

大媽笑了,但想去日本買個馬桶蓋、電飯煲的海淘“剁手族”大概要哭了,不過日元的投資人卻也笑了——日元升值迅速。日元對人民幣,年初至今也已經上漲了約20%。也就是說,如果年初兌換了日元,現在收益率約20%。不過漲歸漲,日本央行可是說不準哪天就會出手貨幣寬松政策的,如果出手了,就會限制日元漲幅。

最後再給大家講一個日元上漲背後的秘密:“貨幣套息”現象。由於日元是低息貨幣,國際投資人就喜歡借進日元,然後拿去投資收益率高的資產,賺賺差價;但收益高風險也高,英國脫歐公投等風險事件一爆發,投資人避險需求上升,他們中的有些人就會選擇拋掉高息資產,再換成日元,償還日元融資。這就會導致日元需求在短期內上升,從而影響日元匯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46

周黑鴨、小紅書背後的男神教你關於品牌命名的兩大法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5/157428.shtml

周黑鴨、小紅書背後的男神教你關於品牌命名的兩大法則
馮衛東 馮衛東

周黑鴨、小紅書背後的男神教你關於品牌命名的兩大法則

品類命名的好不好,決定了這個品牌的未來。

文 | 馮衛東(天圖資本高級合夥人)

6月16日,黑馬導師營之天圖資本馮衛東分享了《品牌定位與戰略》的精品課程。

以下為馮衛東課程整理,經筆記俠(Notesman)編輯:

第一個問題:如何為新品類命名?

作為創業企業,很多時候都是在開創新品類,所以一定要為新品類命名,這也是品類開創者的首要任務。而且,品類命名的好不好,決定了這個品牌的未來,或者直接決定了這個品牌是否能夠活下來,因為品類是要跟顧客溝通時回答的第一個問題:你是什麽。

這是品類命名的八字訣:有根、好感、直白、簡短。

1)有根;

一聽就知道,你跟心智既有的品類有什麽關聯。

舉個例子:酒店VS短租

曾經有一個做短租的創業團隊專門跑來深圳,請教一些定位的問題。我說,首先你這個品類就不對,中國人出行的時候,想解決“住”需求的時候,想到的品類是什麽?酒店。沒有想去租房,只有到酒店訂房,所以,針對的是出行、旅行的人。而“短租”這個行業就跟長租相對,就好象他租一年、我租半個月,實際上又不是。而你針對的人群是旅行的人,所以選根選錯了,不是租,所以我跟他建議,解決出行者最強的需求是酒店,這就是他們的根。

2)好感;

當你有好幾個表達角度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更有價值的表達角度。

比如人造黃油,大家聽著就沒有胃口,但它其實是用植物油做的,所以如果叫“植物黃油”,或者“大豆黃油”,或者“大豆奶油”,或者“植物奶油”,說不定比原來的動物奶油還好,但一旦叫“人造xx”,就非常糟糕了。

3)直白;

品類名不講求非常獨特有個性,但要簡單明快,表達出特性或者形象化。所以,有人說我們這個名字這樣太簡單了,大家都會這麽叫,是不是不好?我說作為品類名,就都應該大家這麽叫。

4)簡短;

因為品類是顧客要高頻使用的,所以一定要簡短,要便於記憶和傳播,比如說汽車、帆船,兩個字很好。四個字的品類名就有點糟糕了,比如康師傅“礦物質水”,就太長了。

第二個問題:品牌命名與顧客心智

品牌名稱:

第一是反映定位,就是讓你一聽就知道幹啥的,就容易在腦袋里歸類了,而且也聽起來像個專家品牌;

第二是反映品牌,就是一聽就知道是個品牌名。當一堆人在談論你的品牌的時候,旁邊的人路過,聽上一耳朵就知道人們在談論一個品牌,很容易把它放到品牌這一類里面,當他下一次看到你產品的時候,他就會說,這個產品我好象聽說過,這種熟悉感就會給他安全感,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他就會因為這個熟悉感,你被優先選擇。

第三,因為品牌名是給你的顧客用的,所以要跟顧客溝通,包括顧客和顧客之間會進行溝通、轉介紹,所以一定要利於傳播。怎麽才能利於傳播呢?要聽得出、記得住、願意說。

品牌名同樣也是分類處理,也是因為心智尋求安全。只要有反映品牌,用戶才容易形成熟悉感,熟悉感也是產生安全感的一個基礎。

品牌命名還有什麽註意事項呢?

顧客心智容量有限,要簡短;

他們厭惡混亂,所以不要字母數字的混合。避免混淆也是因為心智容量有限,他要記住這些微妙的差異,比如記住“周大福”和“周六福”的差異;

心智也關註差異,同類名字,他就只記其中一個,這是正牌,其它不記。  

品牌 品牌命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24

周黑鴨、小紅書背後的男神教你關於品牌命名的兩大法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5/157428.shtml

周黑鴨、小紅書背後的男神教你關於品牌命名的兩大法則
馮衛東 馮衛東

周黑鴨、小紅書背後的男神教你關於品牌命名的兩大法則

品類命名的好不好,決定了這個品牌的未來。

文 | 馮衛東(天圖資本高級合夥人)

6月16日,黑馬導師營之天圖資本馮衛東分享了《品牌定位與戰略》的精品課程。

以下為馮衛東課程整理,經筆記俠(Notesman)編輯:

第一個問題:如何為新品類命名?

作為創業企業,很多時候都是在開創新品類,所以一定要為新品類命名,這也是品類開創者的首要任務。而且,品類命名的好不好,決定了這個品牌的未來,或者直接決定了這個品牌是否能夠活下來,因為品類是要跟顧客溝通時回答的第一個問題:你是什麽。

這是品類命名的八字訣:有根、好感、直白、簡短。

1)有根;

一聽就知道,你跟心智既有的品類有什麽關聯。

舉個例子:酒店VS短租

曾經有一個做短租的創業團隊專門跑來深圳,請教一些定位的問題。我說,首先你這個品類就不對,中國人出行的時候,想解決“住”需求的時候,想到的品類是什麽?酒店。沒有想去租房,只有到酒店訂房,所以,針對的是出行、旅行的人。而“短租”這個行業就跟長租相對,就好象他租一年、我租半個月,實際上又不是。而你針對的人群是旅行的人,所以選根選錯了,不是租,所以我跟他建議,解決出行者最強的需求是酒店,這就是他們的根。

2)好感;

當你有好幾個表達角度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更有價值的表達角度。

比如人造黃油,大家聽著就沒有胃口,但它其實是用植物油做的,所以如果叫“植物黃油”,或者“大豆黃油”,或者“大豆奶油”,或者“植物奶油”,說不定比原來的動物奶油還好,但一旦叫“人造xx”,就非常糟糕了。

3)直白;

品類名不講求非常獨特有個性,但要簡單明快,表達出特性或者形象化。所以,有人說我們這個名字這樣太簡單了,大家都會這麽叫,是不是不好?我說作為品類名,就都應該大家這麽叫。

4)簡短;

因為品類是顧客要高頻使用的,所以一定要簡短,要便於記憶和傳播,比如說汽車、帆船,兩個字很好。四個字的品類名就有點糟糕了,比如康師傅“礦物質水”,就太長了。

第二個問題:品牌命名與顧客心智

品牌名稱:

第一是反映定位,就是讓你一聽就知道幹啥的,就容易在腦袋里歸類了,而且也聽起來像個專家品牌;

第二是反映品牌,就是一聽就知道是個品牌名。當一堆人在談論你的品牌的時候,旁邊的人路過,聽上一耳朵就知道人們在談論一個品牌,很容易把它放到品牌這一類里面,當他下一次看到你產品的時候,他就會說,這個產品我好象聽說過,這種熟悉感就會給他安全感,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他就會因為這個熟悉感,你被優先選擇。

第三,因為品牌名是給你的顧客用的,所以要跟顧客溝通,包括顧客和顧客之間會進行溝通、轉介紹,所以一定要利於傳播。怎麽才能利於傳播呢?要聽得出、記得住、願意說。

品牌名同樣也是分類處理,也是因為心智尋求安全。只要有反映品牌,用戶才容易形成熟悉感,熟悉感也是產生安全感的一個基礎。

品牌命名還有什麽註意事項呢?

顧客心智容量有限,要簡短;

他們厭惡混亂,所以不要字母數字的混合。避免混淆也是因為心智容量有限,他要記住這些微妙的差異,比如記住“周大福”和“周六福”的差異;

心智也關註差異,同類名字,他就只記其中一個,這是正牌,其它不記。  

品牌 品牌命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25

石油大戰熄火 沙國慘勝後的下一步 供給過剩暫解 但元氣大傷

2016-07-11  TWM

打了幾年的石油大戰,就在沙國石油部長口中宣告結束,市占大幅超前美國,但這一場仗太傷經濟,身為產油龍頭的沙國也開始思索轉型,不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

新官上任的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法勒(Khalid Al-Falih)日前宣布,油市已經不再供給過剩。也就是說,沙國與美國頁岩油業者的石油戰也進入尾聲。但誰勝誰負,很難說得準。全面考量的話,或許是沙國吧,但他們付出龐大代價,而撐下來的美國頁岩油業者也嘗到甜頭。

二0一四年九月,沙國國營公司沙烏地阿美石油(Saudi

Aramco)一方面增加產量,一方面提高給亞洲客戶的油品折扣,導致生產成本較高的業者難以競爭。美國頁岩油產業輸人不輸陣,又降低成本、又改良技術、又拚命擴產,極力避免倒債。

省思一》 燒錢才贏勁敵美頁岩油業約八十家破產

但市場是殘酷的,根據海博國際律師事務所(Haynes

and Boone)的《油田破產監控》(Oil Patch Bankruptcy

Monitor)報告,一五年初以來,北美共八十一家石油天然氣公司聲請破產,光是德州就有四十一家,負債總計二千四百三十億美元。

影響所及,美國石油產量已降至一四年底水平。反觀沙國成功捍衛市場地位,市占率進一步上揚,一五年輸往美國的石油出口量持平,但輸往中國與印度則分別增加四.八%與一八%。

石油戰打到現在,北美頁岩油產業知道自己並非沙國的對手。沙國每天有超過兩百萬桶多餘產能(必要時可能多達三百萬桶),隨時可以讓市場「油」滿為患,拉低價格,縱使美國業者積極備戰,也拿它沒轍。

法勒看的是長線,他認為能源使用比率雖然改變,但油市未來二十年可望呈現成長趨勢,而非萎縮。他接受《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採訪時說:「儘管石油的使用比率可能從三十%降到二五%,但隨著全球市場需求更大,二五%依舊可觀,所以三0年或四0年的石油產量會比現在高出很多土因此,追求長期市占比搶短期高價更有意義。從這點來看,沙國打贏了這場石油戰。

但勝利背後,是沉重的後續衝擊和成本,最明顯的當屬金錢損失。以沙烏地阿美石油目前日產量一千零二十萬桶計算,若油價守在過去一百美元以上,每天可多賺六億美元。

美國頁岩油產業也是面臨同樣的窘境,日產量比高峰時期少一百萬桶,因此憑空消失的營收與沙國差不多。但從整體經濟來看,低油價對美國有利,但經濟幾乎百分之百仰賴石油的沙國,反而成了受災戶。

有鑑於此,沙國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策略,由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擔任改革大計的掌舵手。身為王儲盟友的法勒,在《休士頓紀事報》採訪中指出:「誰都不想澆熄沙國的石油經濟。我們在設法把它壯大起來,同時也希望非石油經濟能有更大幅的成長。」

省思二》後有追兵進逼俄羅斯、伊朗大規模擴產

此外,沙國贏得也不實在,有些競爭對手並沒有縮手,產能不減反增。在市場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之下,美國私營業者或整併、或降低成本、或減少投資、或倒閉收場。

但身為沙國主要競爭對手的俄羅斯,仗著多數產能握在政府手上,競拚命增產賺取營收。伊朗則是另一個宿敵,在經濟制裁解除後抓到機會,在產油成本只比沙國高一點的情況下,積極擴產,填補沙國政策導致的產量缺口。

石油大戰有這般後果,沙國還承擔得了。目前油價每桶五十美元,還算可接受範圍。法勒坦言,政府過去企圖控制產量來操縱價格,但效果不彰。以目前價位來看,俄羅斯與美國頁岩油業者也死不了:俄羅斯今年有可能走出經濟衰退,而美國業者也能開始謹慎規畫未來,不必再苦撐求生。

油市出現新平衡,是因為市場出現意外的千擾事件,但短期干擾終究會過去,所以目前的平衡態勢尚不穩定。法勒因此暗示說,沙國不會增產而亂了大局,「要一邊維護市場平衡,一邊關注業者與消費者的價格。」

如果市場頻頻出現干擾事件,有可能會使得沙國的計畫前功盡棄,無法將油價守在目前的水平。但沙國願意接受五十美元是油價新常態,有功於降低市場波動,讓投機者大感無趣,業者與消費者看了還算滿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47

美股瘋漲後的焦慮:資金湧入“低波動性股票ETF”

近兩周來,美股連續創下歷史新高,英國脫歐的沖擊以及年初“恐慌性拋售”的陰霾似乎煙消雲散。然而,當前市場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風險情緒回升的同時,避險情緒也在回升,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呈現出“各占半邊天”的格局。

最能反映這一情緒的無疑就是美國的“低波動性股票型ETF”(Low-minimum-volatility ETF,下文簡稱“低波動ETF”)。近期,天量資金湧入了低波動ETF,該類指數基金能夠減小市場波動的影響,其獲得追捧的背後也顯示了一種市場的焦慮情緒,畢竟美股已經連續漲了7年,且近期波動性持續放大。

“股市總會被高估,估值方法是長期買賣股票用的方法;短期來看,是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具有流動性可交易的低波動性ETF可以彌補市場上的‘噪聲損失’。”今年正值赴美上市一周年的鉅派投資集團研究員畢良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其在慌亂中賣掉金融資產,不如將其波動性減小,這可以保持投資者的信心。

(圖說: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的走勢圖)

低波動性ETF受追捧

相比於市場整體的波動性,這類“低波動性ETF”在市場劇烈震蕩時波幅更小,即市場強勢上行時,該EFT漲勢較小,但恐慌性拋售時,亦不會出現暴跌。

根據晨星公司研究顯示,截至6月30日,投資者總計已經從整體股市撤出了520億美元資金,但前五大低波動ETF卻獲得125億美元資金凈流入。

“這類ETF能夠讓我晚上睡個安穩覺了,”埃森哲首席分析官Narendra Mulani表示。他今年增持了低波動ETF。

“現在市場對有效率管理波幅的需求在增加。MSCI已經發行多只低波動ETF,包括多個地區,如美國、歐洲、全球等。”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之一的美盛集團業務拓展董事曾邵科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他表示,美盛在去年12月也已推出了“LEGG MASON LOW VOLATILITY HIGH DIVIDEND ETF”(美盛低波動性高分紅ETF指數基金)。

(圖說:2008年之後,ETF發行量暴增,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ETF基金和共同基金)

近受最受追捧的兩只基金也是今年來的大贏家。投資者在2016年上半年總計對iShares 低波動ETF投入了62億美元。其中包括了一系列較為穩健的股票,例如通用磨坊公司(生產Cheerios麥片、哈根達斯等主要品牌的食品),強生,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等;同時,PowerShares 標普500高分紅低波動組合ETF獲得了14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旗下基金專註挑選一些高分紅股票,例如鐵山公司(Iron Mountain )等金融服務業企業,以及公用事業公司,如光譜能源(Spectra Energy)。

FactSet數據顯示,今年以來,iShares ETF累計上漲13%,但PowerShares的上述低波動ETF漲幅已達19%。有分析指數,基金的喜人表現主要歸功於今年1月和2月的穩健走勢。當時標普500指數暴跌10%,該基金跌幅僅5%。英國脫歐後,該基金甚至錄得2.2%的漲幅。

“在ETF基金中,低波動ETF基金能夠將波動性降低的幅度,取決於替代品戰略和現有的投資組合之間的相關性,相關性越小,則波動性降低程度越多。與同樣的投資組合,盡管這會讓預期收益降低。”畢良寰稱。

美股或呈慢牛格局

其實,今年以來市場的劇烈波動令投資者感到不安,盡管當前市場暫時平靜。

四周前,由於英國脫歐的沖擊,全球市場的波動性之大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當天,全球25個最大的標準指數都同步下挫,美國出現了“黑色星期五”,次周周一的情況仍舊差強人意。眼下,美股卻創下了歷史新高,在短短10個交易日內,標普500指數從對50日平均線3.2個標準差的偏離變成了2.5個,有“恐慌性指數”之稱的VIX指數從6月24日的25降至12。

截至上周五美股收盤,道瓊工業指數收漲0.29%,至18,570.85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收漲0.46%,至2,175.03點;納斯達克指數收漲0.52%,至5,100.16點。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累積上漲逾6%,不過近期低波動ETF的表現仍好於標普500指數。

近期,美國企業財報超出預期,這也直接激發了美股漲勢。本周開始進入季報高峰期,投資者也在關註北京時間本周四淩晨兩點的美聯儲利率決議,尋找其何時可能進行下次加息的線索。

展望未來,“美國股市長期來看,可謂是一個慢牛,”畢良寰告訴記,“短期來說,美國的金融市場可以獲利,但這個甜頭並沒有讓投資者為了穩定的長期收益,而放棄因波動性減少的風險性補償。保持流動性是下一步投資的首要考量。”

不論未來美股走勢如何,眼下這類低波動ETF的成功也說明了一個簡單道理——投資人有時會為股票支付過高的溢價,反而忽略了一些穩健但漲幅稍小的股票,但這些股票往往在長期會有更好的表現,因為其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尤其是當市場大幅下挫之時。同時,這也揭示了一個不變的投資邏輯——犧牲一些短期漲幅,就能追求長遠的安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0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