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盟與美國迄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總統普京一邊放出俄方不會“乞求”取消制裁、“我們比任何國家都要強大”的狠話,一邊也在“收買人心”,資助自己看好的歐洲合作夥伴。知名俄裔記者Leonid Bershidsky就認為,法國極右翼黨派“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獲得俄羅斯銀行900萬歐元的貸款,這就是俄羅斯政府押註法國政界未來的跡象。
從以往立場和最近的表現來看,國民陣線的確是普京值得投資結交的對象。今年該黨成為法國政壇的黑馬,其選舉表現震驚歐洲。今年3月的法國地方大選中,國民陣線贏得11個市鎮,戰勝執政的法國左翼大黨“社會黨”。6月結束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一舉拿下將近25%的選票,超越得票率分別為21%和14%的法國兩大傳統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和社會黨,成為法國在歐洲議會的第一大黨。
國民陣線成立於1972年,最初是在新納粹主義等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基礎上成立的邊緣小黨。目前該黨在經濟上反對全球化、反對歐洲一體化、主張退出歐元區,提倡民族利益至上。該黨黨首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現在是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最有人氣的競選者。Bershidsky認為,勒龐本人從未掩飾過支持普京,她的選民也不會因為這種立場而反感。
更重要的是,國民陣線需要金援。法國競選帳目和政治資金全國委員會(CNCCFP)最近一次公布的國內政黨募資數據顯示,2012年國民陣線獲得的資金僅有620萬歐元,約為執政黨社會黨的十分之一。由於法國是兩黨政治體系,所有的國家補貼都流入了兩大政黨,私人政治募捐受到限制,任何社會黨和人民運動聯盟以外的第三方力量想要有所突破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而法國銀行業對資助國民陣線沒什麽熱情。Bershidsky推測可能是忌憚該黨偏激的名聲,也可能是因為覺得押註政治選舉獲勝風險太高。總之,國民陣線的財務負責人Wallerand de Saint-Just在確認得到俄羅斯貸款時就這樣抱怨:
“沒有一家(法國)銀行給我們一個子兒。”
勒龐則是向法國全國日報《世界報》表示:“我們已經在西班牙、意大利、美國、亞洲和俄羅斯廣泛撒網,和那些最先和我們接觸的簽約,我們很開心。”
有趣的是,這次向國民陣線提供貸款的俄羅斯銀行First Czech Russian Bank(FCRB)是一家很小的金融機構。俄羅斯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FCRB的資產為7.71億美元。
表面看來,FCRB與俄羅斯政府和遭到歐美制裁的任何俄羅斯國民沒有直接聯系。但Bershidsky發現,該行提供的貸款仍有俄羅斯政府的影子。因為向勒龐推薦FCRB的是國民陣線在歐洲議會的議員Jean-Luc Schaffhauser,此人與俄羅斯政府關系可不一般,最近剛訪問了烏克蘭東部親俄分裂武裝控制地區頓涅茨克。
法國新聞網站Mediapart的報道稱,Schaffhauser與俄羅斯政府的搭線人是親俄的議員Alexander Babakov。Babakov本人在烏克蘭有很多生意,已經上了歐盟對俄制裁的黑名單。
無論怎樣,一家為中型企業和私人客戶服務的小銀行向國外的政黨放貸都很不尋常。Bershidsky預計,如果勒龐當真打破法國政壇兩黨稱霸的格局,成為不可小覷的第三股力量,普京就會擁有一支打入歐盟內部的“第五縱隊”。既然勒龐已經公開自己的融資源,除非法國的主流政黨願意為普京打開進入法國政界的後門,否則他們就有理由聯合起來,避免國民陣線發展壯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二,據伊朗石油部信息服務機構Shana報道,在與普京通話後,伊朗總統Rouhani同意與俄羅斯在原油市場開展合作。受此影響,WTI油價快速上漲。上周,俄羅斯與沙特也表達了在石油市場上合作的意願,稱油價必須“以市場為本”。
Rouhani和普京同意為支撐油價應采取必要合作。目前,尚不清楚兩位總統就哪些細節達成一致,也不清楚伊朗和俄羅斯是否將采取共同行動。
上周,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面對國際油價暴跌、全球石油產量未見減少的嚴峻形勢,俄羅斯外交部發布聲明稱,沙特外長Saud Al-Faisal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晤期間均表達了對能源與石油市場相關問題合作的意願。雙方一致認為,油價必須“以市場為本”。兩國外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將就影響能源與石油市場的問題合作,不過未透露更多細節。
上月,布油較今年6月高點下跌了20%以上,表明原油市場已經進入熊市。油價暴跌,原油出口國受創。沙特是全球原油第一大出口國,俄羅斯緊隨其後,伊朗是OPEC組織中第五大原油出口國。
周四,OPEC組織將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油價下跌,是否應該減產。俄羅斯不是OPEC組織成員國,不過也將出席會議。
昨日,據俄羅斯能源部長Novak表示,俄羅斯尚未決定是否減產,不過俄當前原油產量穩定,為的是平衡市場,OPEC會議只有很小的可能會宣布減產。
前幾日,據伊朗國家新聞社Mehr報道,在OPEC會議之前,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 Zanganeh將與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單獨會晤,商討每日減產100萬桶原油的提議。
受俄羅斯與沙特合作消息影響,油價上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作為保衛國家和邊境利益的一部分,俄羅斯計劃在其北極領地內組建一個分遣隊,並在北極建立統一軍事網絡,配置軍隊、高級戰艦以及戰鬥機。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表示,從12月1日起,俄羅斯位於北方艦隊基地的北極聯合戰略指揮部正式掛牌開始運作。
目前俄羅斯總共有四個聯合戰略指揮部,它們分別是西部、東部、中央以及南部聯合戰略指揮部。
雖然俄羅斯將最強大的艦隊之一北方艦隊部署在北極,但北極地區整體上的武裝防禦水平落後其它地區,這其中有歷史原因,也有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到2017年,新的北方聯合戰略指揮部將會包括北方艦隊、兩個北極戰鬥旅以及空軍和空防單位。
俄羅斯將在今後幾年采取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措施來保護俄羅斯在北極的利益,應對北約在該地區不斷增強的力量。
此前,北約新秘書長表示,由於俄羅斯空軍在東歐的活動大幅增加,北約將加強戒備和空中治安。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北約秘書長Jens Stoltenberg指責稱,俄羅斯要求烏克蘭保證不會加入北約,這是侵犯國家獨立主權的行為。目前俄羅斯和北約國家都指對方導致烏東部沖突更趨緊張。在烏東部危機升級之際,俄羅斯與北約的口水戰同時升級。
今年四月,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在北極沿岸修建一系列海軍基地,旨在確保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利益。
普京四月表示,將在屬於俄羅斯的北極地區建立一個統一的海軍基地體系,並準備在這些基地部署新一代艦艇和潛艇。普京強調了加強在北極地區建立軍事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他還下令強化保障俄羅斯北方邊境安全的部隊建設,尤其是聯邦安全局的邊境防衛部隊。俄羅斯去年重啟了位於北冰洋新西伯利亞群島的軍事基地,還準備重啟前蘇聯解體後因資金問題關閉的其他軍事港口和機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在11月中旬G20峰會之前曾經未帶翻譯和助手單獨會見普京,試圖就烏克蘭危機得到更好的解決之道。但是默克爾從普京那里聽到的還是數月來一直聽到的否認和托詞。
二人11月15日晚上10點在布里斯班希爾頓酒店八層舉行了會面,但會面並未如預期般進行。雖然默克爾認為普京沒有兌現很多諾言,但她並未質問普京,而是讓普京說出他究竟想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周邊的其他前蘇聯國家得到什麽。
但是普京的答複采取了一貫的否認和躲閃做法,言辭之間流露出冷漠。普京曾在米蘭的會議上就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的行為作出承諾。但是德國官員表示,普京所謂的承諾在幾天內就被打破。默克爾對普京采取的外交努力顯然像是一場“單相思”。
在11月中旬的“單刀赴會”之後,默克爾的外交策略似乎也有了改變。默克爾本月25日在歐洲家族企業代表大會上表示,如果還看不到俄羅斯對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顯著貢獻,那麽制裁措施將會繼續。默克爾稱,“制裁是不可避免的”,但她同時承認,制裁危害不僅是俄羅斯,同時也損害了德國和歐洲的經濟。早前默克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強調,德國不滿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中的扮演的角色,沒有理由解除歐盟對俄經濟制裁,有可能“視情況”加大對俄制裁力度。
德國外交官則表示,目前德國將在三個方面針對烏克蘭局勢。包括控制烏克蘭領導人內部的矛盾不再擴大,以免正中普京下懷;抵制俄羅斯“德國美國統一戰線”的輿論宣傳;保持歐盟成員國對於制裁俄羅斯的統一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為了抵消歐美制裁帶來的影響,俄羅斯總統普京再度將目光投向亞洲,下月將出訪印度,尋求加強與印度的能源合作。
印度第一大能源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主席Dinesh Kumar Sarraf在電話中告訴彭博社,ONGC有可能會在普京出訪期間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簽署初步協議,有關於兩塊位於俄羅斯的油田。
普京將於12月11日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會晤。
拒絕透露油田具體位置的Sarraf表示:
俄羅斯可能在尋求增加能源行業的投資,尤其是現在,而我們渴望去投資。我們一直秉持的態度是,尊重聯合國的制裁,而不是由個別國家實施的制裁。如果我們在俄羅斯看到好的機會,我們會加入的。
彭博社稱,更親密的立場將令兩國同時受益,因為兩國領導人都在尋求刺激經濟發展和避開地緣政治威脅。普京希望通過推進與亞洲國家的關系來扭轉國內的蕭條,而莫迪則需要營造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景和避免俄羅斯過度傾向中國。
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駐印度高級外交策略專家W.P.S. Sidhu指出:
莫迪真的需要與俄羅斯打交道,因為孤立俄羅斯意味著讓它與中國更親密。那會對印度構成挑戰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國際基準油價跌至接近每桶70美元的四年新低。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天當了一回“分析師”。他預計,到明年年中石油市場就會恢複供需平衡,俄羅斯將安然度過油價波動期。普京稱,目前國際石油和能源市場正經歷困難時期,這對俄羅斯來說不是意外,俄羅斯有能力應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任何挑戰。
據彭博報道,普京昨日表示:
“我們對形勢總體滿意,預計未來不會發生很不尋常的情況。冬天就要來了,我相信,市場會在明年第一季度或者接近年中的時候再次恢複平衡。”
據新華社報道,昨天會見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普亞納時,普京表示,本周四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不減產的決定對俄羅斯有利,任何主要石油生產國都不應為追求石油價格而采取特別措施,俄羅斯一直以來都堅持這一原則。他認為,OPEC公布決定後,國際油價下跌是正常反應。俄羅斯一開始對此就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經過這個冬天到明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將逐步穩定。
普京的上述看法不但與分析師的主流預測截然不同,也比俄羅斯本國業內人士的預期更樂觀。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普京的左右手、俄羅斯石油巨頭Roseneft(俄油)的董事長Igor Sechin本周四曾預計,油價可能跌破每桶60美元,明年年均油價可能在每桶70-75美元。
昨日與普京會晤後,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表示,中期來看,油價將回升,應該升到“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和出口商放心的水平,可能在每桶85-90美元。”他還預計,俄羅斯的產油量將維持在5.25-5.26億噸,約合日產量1050萬桶。
本周四的OPEC會議決定,保持現有生產目標,令一些市場人士意外,因為他們此前預計OPEC會以減產推升油價。俄羅斯石油業大亨、盧克公司副總裁Leonid Fedun當天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稱,OPEC的首要目標是擊垮來自的美國競爭對手,不減產的決定將導致美國頁巖油公司崩盤。
德意誌銀行、野村等金融機構預計,受OPEC不減產的決定影響,國際油價將創下六年來最大暴跌記錄。目前油價的底部約為每桶60美元,甚至更低。
在OPEC上述決定推動下,本周四和周五國際油價刷新低點。布倫特原油價格周五盤中一度創2010年5月以來新低,收跌3.35%,收於每桶69.78美元。WTI油價周五重挫10.23%,收報2009年9月來最低。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石油與天然氣帶來的收入約占俄羅斯政府財政預算收入的一半。而如下圖所示,花旗、IHS等機構預計,俄羅斯政府如要實現財政預算平衡,每桶油價需達到110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周OPEC宣布不減產後,油價暴跌。急跌的能源價格給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的預算帶來巨大壓力,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俄羅斯總統普京似乎並不非常擔心。
據彭博報道,普京上周五表示:
“冬天來了,我確信市場會在明年一季度或明年年中重新回到均衡。”
普京對冬天樂觀的看法並不讓人吃驚。傳統上講,隨著氣候越來越冷,俄羅斯的經濟會越來越好,因為俄羅斯的貿易夥伴需要進口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
Cumberland Advisors首席投資官David Kotok早前表示:
“低溫的力量讓作為歐洲能源主要供應國的俄羅斯能夠施加影響。這一影響將以更高的價格、限制供應量,或兩者結合的方式來直接或間接影響額外成本。”
俄羅斯提供的天然氣占歐洲國家總需求的三分之一,歐洲國家依賴這些天然氣來向住宅供暖,並保障各產業的正常運轉。所以,如果沒了天然氣,這對歐洲經濟來說絕對是一個壞消息。
有一個國家將特別依賴俄羅斯,那就是烏克蘭。2013年烏克蘭接近50%的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俄羅斯也因此最可能在烏克蘭身上獲益。而烏克蘭的煤礦又恰好集中在俄烏沖突地區,烏克蘭將迫不得已依賴於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然而,即使這是個極端寒冷的冬天,下跌的石油價格對俄羅斯來說也仍然是一個噩夢。
位於哥本哈根的Danske Bank首席分析師Allan von Mehren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
“俄羅斯(面對油價的大幅下跌)尤其脆弱。1997-98年的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就是導致1998年8月俄羅斯違約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且,現在俄羅斯的經濟並不在最理想的狀態。這個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和歐盟的制裁,俄羅斯的非黃金國際儲備已經從年初的4570億美元下降到3700億美元。盧布也大幅貶值,今天早些時候貶值近8%,達到有史以來最低值。
(實習編輯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政府不再尋求開展繞過烏克蘭向中歐和南歐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南溪”(South Stream)管線項目,指責歐盟阻撓南溪線施工,稱將開始同土耳其合作修建替代輸氣線。南溪線成為近幾個月歐盟因烏克蘭危機抵制俄羅斯的犧牲品,這也是俄羅斯與歐盟關系惡化、進一步疏遠的跡象。
“南溪”是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2007年與意大利埃尼集團(ENI)共同發起的大型跨國輸氣管道項目,擬投資400億美元,預計天然氣年輸送量達630億立方米,計劃2018年完工,屆時將輸送歐洲約12%的年消耗天然氣。法國電力企業EDF於2010年參與。俄開發該項目的戰略意圖是,繞過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最大中轉國烏克蘭,鞏固其在東南歐的能源主導地位。
保加利亞是南溪管道自俄外延的第一個國家,有利的地理位置會使其因南溪獲益頗多。但迫於歐美壓力,今年6月上旬,保加利亞政府宣布中止其境內的南溪籌備活動。華爾街見聞當時的文章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南溪線實質上成為歐美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對峙的重要政治與經濟棋子。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普京在昨日的聲明中表示:
“我們沒能得到保加利亞的必要許可,所以無法繼續該項目。我們不可能讓所有投資都在保加利亞邊境戛然而止,當然,這是我們那些歐洲朋友的選擇。”
“我們認為,歐盟委員會的態度沒有建設性。如果歐洲不想實行(南溪線),它就不會運行。”
據路透報道,普京昨日還表示,歐盟阻礙南溪項目“違反了歐洲的經濟利益,造成傷害”,俄羅斯將給予土耳其明年向俄方進口天然氣6%的折扣。陪同普京昨日訪問土耳其的Gazprom CEO Alexei Miller也表示,南溪項目“結束了,就是這樣。”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今日表示,有關修建東南歐的天然氣管線問題,將繼續與成員國合作,尋求同俄羅斯達成協議。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Maros Sefcovic稱,原計劃本月9日舉行南溪項目相關的會議,無論俄羅斯是否發布終止項目的聲明,會議都會如期召開。顯然俄方的新動向將是會上新增的討論內容。
不過,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天然氣項目合作還在初期階段。俄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稱,兩國要商談細節,很難評估成本和融資機制,土耳其方面希望俄方給予出售天然氣15%的折扣。
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天然氣約占歐洲年需求量的30%。今年3月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歐盟就在擔心南溪線會鞏固俄羅斯作為歐洲主要天然氣供應國的地位,著力減少對俄能源的依賴,因此以有礙競爭為由否決保加利亞境內的南溪工程。
以下南溪線路圖來自Gazprom。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普京、盧布、油價都將在明年奔向63。這是俄羅斯最近流行的一個冷笑話。
來自歐美制裁的壓力正讓俄羅斯人感受到了經濟被包圍的壓力,而這樣的黑色幽默表達了俄羅斯內部對制裁的蔑視。
俄羅斯經濟正陷入五年來的首次衰退,隨著大量資金逃離俄羅斯,盧布貶值至歷史低位。而普京的支持者正團結的表示, 普京一定會在2018年競選,以求連任。
研究俄羅斯權貴的社會學家Olga Kryshatanovskaya表示,
我們正在變得更加貧窮,我們的儲蓄消失,物價上漲,然而,我們發現並沒有大批民眾對普京感到不滿。這個冷笑話表明了俄羅斯人堅持到底的決心。
普京將在明年10月7日度過其63歲生日,布倫特原油本周跌至每桶67.53美元,而盧布曾一度跌破54大關。
不投降
普京的一個朋友表示,制裁不會產生效果,因為美國和歐盟不懂得俄羅斯的心態。俄羅斯曾經經歷了列寧格勒保衛戰,俄羅斯能夠忍受西方的制裁。國際政治研究所的專家Evgeniy Minchenko表示,
在理解普京和其小圈子的動機上,西方是錯誤的。他們認為普京是一個商人。對他來說錢是最重要的事情。通過金融上的制裁可以讓他投降。
然而,民調顯示,不投降的故事得到了俄羅斯民眾的支持。
民調機構Levada Center上周的報告顯示,半數的受訪人表示,制裁沒有造成困難的局面。另有31%的受訪者表示,制裁導致的問題並不嚴重。在此前的民調中,Levada Center發現,86%的受訪民眾對生活在俄羅斯感到驕傲。
愛國主義
Levada Center副總經理Alexei Grazhdankin表示,
人們覺得,如果自己感到在受苦,就是不愛國。這顯示出民眾存在抵制、忽略外部制裁的心態。公眾的這種情緒不僅能持續幾個月,而能持續幾年。
自蘇聯以來,俄羅斯的經濟就嚴重依賴石油。上世紀70年代油價飛漲後,俄羅斯迎來了繁榮和不斷擴大的國際影響力。
到了1980年,石油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導致油價連續6年下跌,俄羅斯無法供應充足的物資。普京曾表示,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
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的教授Konstantin Sonin表示,
俄羅斯的真正問題不是危機,而是其沒有辦法擺脫目前的狀況。除非俄羅斯的外交政策或內政發生巨大的改變,一場災難將難以避免。
據普京的一位盟友表示,對俄羅斯精英來說,最難受的是不能旅行。不過,俄羅斯地域廣闊,就算不出國也有許多地方可以去。
如果他們不能去阿爾卑斯山,去堪察加半島的山脈也能令他們滿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儲備資金應能被用於救助受困銀行。通常這些資金用於投資國家項目。這表明盧布狂貶令俄金融機構面臨困境,俄銀行系統無足夠抵押品從央行獲得美元,俄私營部門需依靠國家資助才能生存。
普京表示,俄儲備資金應能被用於救助陷入困境的俄羅斯銀行。然而,通常這部分資金被用於投資國家項目,如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普京此舉表明,受盧布貶值影響,俄羅斯金融機構面臨困境。俄羅斯銀行系統已經沒有足夠抵押品從央行獲得美元。俄羅斯私人部門需要國家資金才能生存。
對俄羅斯銀行來說,獲得美元非常重要,因為銀行從投資者那里獲得外幣資金,它們需要以同種貨幣償還。當前估計顯示,俄羅斯企業需要償還總價值350億美元款項。
然而,由於西方對俄制裁,俄銀行無法從資本市場獲得美元,俄羅斯國內經濟蕭條對銀行利潤構成打壓。內外困境令盧布自6月累計下跌了40%,盧布劇烈貶值讓俄羅斯銀行更難以償還外幣債務。
周四,俄羅斯央行宣布,即日起將外匯回購利率從“LIBOR加1.5個百分點”下調至“LIBOR加0.5個百分點”,以穩定匯市。俄央行還表示,盧布已經偏離“基本合理”水平,央行將在不事先聲明的情況下繼續幹預匯市,以支撐盧布匯價。
上述利率是俄央行給銀行業提供資金時收取的利率,這將使銀行業從俄央行借錢更便宜。這也表明,俄央行對銀行業償債能力的擔心在加劇。如果銀行業不能及時還款,將觸發違約,給俄羅斯經濟帶來更大打擊。
周四,普京講話誓要懲罰匯市投機者。他表示,俄羅斯央行已在讓盧布匯率自由浮動,但這不意味著絕不會影響盧布,匯率可能成為金融投機的目標。政府知道有哪些投機者,也知道可以用哪些工具影響他們。到了動用這些工具的時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