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煤企動力煤再降 業內稱年後易現價格拐點

據中國煤炭市場網消息,繼神華集團對外公布繼續下調現貨動力煤市場價格外,中煤能源集團公司、同煤集團公司、伊泰集團公司、蒙泰集團公司也相繼決定下調現貨動力煤價格。

上述5家企業從11月下旬起,5500大卡動力煤港口市場價格將按照680元/噸執行,比上期降低5元/噸。

五家煤炭大企相繼調價,是否預示煤炭價格由此啟動下行通道?中宇資訊煤炭市場分析師關大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煤價出現大幅度下滑的跡象還不明顯。

“市場實際情況來看,煤炭價格隨國家政策有適當調整,但坑口價格等降價還不明顯,只能說是暫時滯漲,還未到拐點。”關大利說。

正值冬季,關大利認為冬季用煤需求旺盛,天氣原因電廠煤耗上漲,價格大跌缺少基礎。

此外,關大利認為市場拐點較易出現在明年年後,主要由於發改委關於煤炭產量的調控政策。

1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以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召開“推動簽訂中長期合同做好煤炭穩定供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有關地區、部門和企業進一步加快簽訂中長期合同,建立煤炭行業平穩發展的長效機制。會議要求,加快和增加符合安全條件的產能釋放,所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合法合規煤礦,在采暖季結束前都可按330個工作日組織生產。

按照業內分析,發改委會議所說的“所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合法合規煤礦”的範圍已經不同於此前三級響應機制中的“七十余個先進產能的煤礦”,範圍已有相應擴大。

關大利分析,如果12月之前產量能夠增加20%左右,明年年後電廠煤耗下降,市場將出現較明顯拐點。

目前,煤炭價格調控已經呈現發改委主導、多方共推的局面。

在運力方面,國家發改委仍在全力調配鐵路集中向北方港口運煤,在高庫存的情況下港口下水煤價格下行壓力越來越大。

而在煤電協調上面,重點煤炭、發電企業就電煤中長期合同進行了全面協商,確定從12月1日起,按照“基準價+浮動價”的定價模式、5500大卡動力煤535元/噸的基準價格水平執行,改變了以往定量不定價的做法。

據發改委官網顯示,11月8日、11日,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分兩批與裝機容量、火電量均占全國44%左右的五大發電集團簽訂了電煤中長期合同,鎖定了資源和運力。目前煤炭、發電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開始在更大範圍進行,由於重點企業示範帶頭作用的發揮和市場預期改善,同煤、伊泰、粵電、浙能等地方企業正在積極跟進。

隨後,神華集團又有系列措施跟進。

神華銷售集團發布的《關於調整動力煤長協和現貨銷售政策的通知》稱,神華集團對沒有簽訂年度長協客戶,於15日起暫停供應動力煤;簽訂長協的終端用戶,截止11月15日零時,對未完成年度合同數量的客戶,仍按本月長協與現貨4:6執行,對長協價格供應量已完成年度供應數量的客戶,所供煤炭全部按現貨價執行。對簽訂長協的貿易客戶,從11月15日零時起,停止其年度長協價格的煤炭供應,所供煤炭全部改為執行現貨價,並且當月執行總量不得超出 1-7月實際完成月均量。11 月 15 日零點前已完成 1-7 月實際完成月均量的用戶,下半月不再確認船舶。

市場觀察到,多方舉措之下,煤炭價格已經開始下調。16日公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604元/噸,環比下行2元/噸,連續兩期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21

中國首創!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試跑,將超級鋰電池作為動力源

今天,世界首條新能源空鐵試驗線在成都市雙流區成功運行。據悉,該試驗線使用的新能源空鐵由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擔任總設計師。

據悉,目前世界各國,無論地鐵、地面軌道還是既有的懸掛式軌道交通,均采用外接電力作為動力源驅動列車運行。新能源空鐵不同於目前世界各國軌道交通采用外接電力驅動的方式,而是采用自主創新開發的超級鋰電池能量包作為動力源,是中國首創的技術領先、經濟適用的一種新型城市軌道交通制式。

新能源空鐵試驗線工程位於四川成都雙流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西航港大道、牧華路二段路口東南角地塊內。該試驗線總長1461m,其中右線長1113m,左線長348m,全線最小曲線半徑30m,最大上坡坡度6%;設車站1座、列車配套靜調庫1處。該試驗線定位為專用試驗線,主要任務是通過試驗線的建設和試運行,對設計方案、空鐵運行系統、動力系統、通訊信號系統及相關設備系統的技術進行驗證,完成相關技術性能數據的采集,在此基礎上形成項目技術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74

跟進動力煤降價 多家地方煤企又下調5元

繼神華、中煤、同煤、伊泰、蒙泰等重點煤炭企業再次下調動力煤現貨價格後,近日陜西、山西、河北又有多家地方煤炭企業加入調價行列。

第一財經記者從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官網獲悉,繼11月5日發布下調大客戶動力煤供應價格之後,陜煤化集團於11月21日再次發布決定:從11月22日零時起,對神南礦區所屬紅柳林、檸條塔、張家峁三礦直供華能、華潤、華電、大唐、國電、國電投六大電力集團所屬電力企業的煤炭價格,在11月5日降價10元/噸的基礎上再下調5元/噸;對集團所屬礦區直供省內電力企業的煤炭價格統一下調5元/噸。

同日,陜西榆林能源集團將其6200大卡煤炭車板價由555元/噸下調至540元/噸。

據中國煤炭市場網報道,受港口煤價下降等影響,山西部分煤礦銷售轉差,出現庫存堆積,朔州、忻州地區部分煤企動力煤價格下跌5-50元/噸不等。河北唐山等地動力煤價格比上周下降5元/噸。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煤炭市場分析師稱,煤價出現大幅度下滑的跡象還不明顯。他們同時表示,經國家有關政策的產量和運力調控,明年年後電廠煤耗下降,市場將較易出現較明顯拐點。

多方舉措之下,煤炭價格已經開始下調。16日公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604元/噸,環比下行2元/噸,連續兩期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38

獨家:神華或將12月動力煤價每噸再下調5元

在煤炭價格開始有序下降之後,有消息人士對第一財經透露,神華12月份的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現貨價格可能在11月末的基礎上進一步調低每噸5元左右。

如果上述調價得到最終的執行,這將是神華在11月調價的基礎上再次主動下調煤炭價格。

從11月初起,神華、中煤、同煤、伊泰、蒙泰等重點煤炭企業已經下調動力煤現貨價格。其中,5家企業從11月下旬起,5500大卡動力煤港口市場價格按照680元/噸執行,比上期降低5元/噸。

今年下半年的煤炭價格形勢牽動市場人心。為了有序調控此前曾快速上漲的煤炭價格、減輕下遊企業的壓力,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積極行動,出臺多項穩定煤價的措施。自從9月初召開“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會議以來,國家發改委先後召開8次穩定煤價的相關會議。

其中,發改委出臺的措施之一是鼓勵煤炭、電力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目前已有神華、中煤、華能、大唐、國電、華電、中電投等多家煤炭、電力龍頭企業簽訂了中長期協議。此次合同確定5500大卡動力煤的基礎價為535元/噸,後續將參照市場變化按照雙方分擔的原則相應調整。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上述煤炭中長期協議簽訂儀式上表示,此次協議體現了宏觀政策調整的效果,中長期協議的簽訂和基礎性價格的確定,對煤炭改革有標誌性意義,必將使煤電合作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讓煤炭企業在產銷量上吃下定心丸,終結煤電雙方曾經歷的“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煤電雙方效益也吃下定心丸。

此外,發改委還要求加快和增加符合安全條件的產能釋放。所有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合法合規煤礦,在采暖季結束前都可按330個工作日組織生產。

隨著新政的出臺和多項抑制煤炭價格上漲和高位運行政策措施的實施,價格有序回調已經成為動力煤生產、貿易和消費企業的共識。

最新公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為601元/噸,環比下行3元/噸,並已經連續三期下行。中宇資訊煤炭市場分析師關大利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煤炭價格市場拐點較易出現在明年年後,主要觸發原因將是發改委關於煤炭產量的調控政策。

由於煤炭價格上漲,據媒體報道,近期華能、華電、大唐、國電四家電力央企曾聯合提交報告,表示現在的電煤價格已經超出企業成本,希望政府對電價進行上調。對於下遊企業來說,如果煤炭價格在煤炭行業主要企業的積極帶動下繼續下調,則有望通過市場機制直接緩解企業日益繃緊的利潤水平。

未來的一個月將是決定今年煤炭價格最終水平的關鍵時點。12月1日~3日,2017年全國煤炭交易會將在秦皇島舉行。本次交易會將聚焦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交易模式創新。業內人士也估計,此次會議還有望推動中央和地方煤炭供需企業,在電煤央企簽訂中長期合同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中長期合同的簽訂範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413

動力煤價格連降5周,研究稱煤價將趨穩

動力煤價格自今年上半年持續上升之後,近期增長趨勢已暫停。截至12月6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於598元/噸,環比下行1元/噸,已經連續五期下行。

供需平衡,煤價漲勢回落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研究指出,限產政策造成國內煤炭供應量減少,以及季節因素導致電力和取暖部門的煤炭消費升高是中國煤炭價格在前一階段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隨著國內煤炭供需逐漸平衡,國內煤價漲勢將回落。

在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去產能、限制工作時間等多項政策的調節作用下,2016年前三季度,國內煤炭產量下降了10.5%,而煤炭消費同比只下降了2.4%,生產量較消費需求差2.22億噸,以致煤炭市場供應形勢發生變化。此外,煤炭用戶和中間貿易商囤煤、投機資金炒作等行為,短期內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價格泡沫。

該研究同時也指出,需求和生產成本沒有明顯增加,不構成對價格上漲的支撐。上一輪價格上漲的動力幾乎全部來自去產能政策對國內煤炭供應的影響。

隨著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加速調整,未來我國將逐步擺脫高耗能的經濟增長方式,幾大高耗煤部門的煤炭需求也將下降。

例如,隨著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我國電力行業煤炭需求增長態勢下降;鋼鐵行業的煤炭需求正在減少,建材行業用煤需求已進入峰值期;傳統煤化工行業煤炭需求量也將基本維持平穩。

該研究顯示,到2020年左右,中國煤炭消費量將與2015年(39.65億噸)相當。

該研究的作者吳立新分析,縱觀歷史上中國煤價的幾次大的波動,供需關系是影響煤炭價格的最主要因素。目前中國煤炭產能在57億噸左右,其中違規的新建和改擴建產能8億噸,停產煤礦產能為3.1億噸,合規產能約46億噸。長遠來看,中國煤炭需求將基本維持在40億噸左右,煤炭產能過剩明顯,國內煤炭供大於求的基本態勢將一直持續,因而煤炭上漲幅度有限,煤炭價格會趨穩。

全球煤炭消費正處停滯期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煤炭市場中期報告2016》(下稱《報告》)稱,“我們正在經歷煤炭消費的另一個停滯期。”

第一財經記者在報告發布會現場了解到,盡管印度、印尼、俄羅斯和越南的煤炭需求在增長,但這並不足以抵消中美兩國煤炭需求的大幅下降——這使得2016年煤炭需求將低於2013年的水平。

IEA能源市場與安全部負責人貞森惠祐表示,中美兩國煤炭需求下降的原因並不一樣。

在美國,因廉價天然氣和《汞與有害氣體排放標準(MATS)》而導致的燃煤電廠退役,促使煤炭發電量下降15%,創下過去30年歷史最高降幅紀錄。此外,能效的提高和風電的發展也有較大影響。

在中國,則是因為電力、鋼鐵和水泥等煤炭主要消費行業的用煤量有所下降,導致中國的煤炭需求在2015年連續第二年下滑。報告指出,上次這一情形發生還是在1981年。而且,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能源結構的多元化助推了這一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中國政府在去產能方面采取的措施,尤其是“276個工作日”政策,再加上澳大利亞與印尼發生的供應中斷,導致此前幾個月煤炭價格飆升,超出預期的水平。

然而,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對“276個工作日”政策的效果持有不同觀點。他表示,今年中國煤炭產量下降是多層次原因導致的,不僅僅是因為“276個工作日”政策。

“中國政府從去年開始,加大依法治理違法違規煤礦的力度,全國146個手續不全的煤礦全部停建停工,涉及的產能達到6億噸。還有前些年,市場需求快速拉動,有一批煤礦的實際產能超過政府規定的額定產能。” 姜智敏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32

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通過,李克強:根本上要增強內生動力

據國務院客戶端25日消息,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會議,審議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部署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

李克強說,西部地區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也是我國發展重要回旋余地。西部發展是提升全國平均發展水平的巨大潛力所在。十五年來,西部大開發取得巨大成就。“十三五”時期,西部地區進入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要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持續實施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強與“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的統籌銜接,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引領,大力夯實基礎支撐,推動西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李克強指出,西部開發在加大中央和東中部支持的同時,根本上要依靠改革開放創新增強內生動力。要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繼續落實好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形成營商環境好、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的疊加優勢,迸發全社會創業創新熱情,吸引各類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踴躍參與西部建設。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發揮好自貿試驗區示範引領作用,使西部由“跟跑”開放成為新的開放前沿。多方調動人的積極性,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托“互聯網+”等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有條件的領域,力爭在培育新動能上與東部比翼齊飛。

李克強說,西部開發要增強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必須緊緊抓住基礎設施和生態環保兩大關鍵。著力破解道路、水資源等瓶頸制約,實施規劃確定的“五橫四縱四出境”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加快打通“斷頭路”,提升鄉村公路水平。開展重大引調水、大型灌區和“五小水利”等工程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特別要圍繞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大局,健全綠色發展機制,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水土流失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保護好森林、草原、濕地、江河源頭等,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堅決守住生態紅線。

李克強指出,西部開發要註重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培育重點城市群,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宜居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吸引大學生等高層次人才在西部大展身手。完善相關政策,引導東中部不汙染環境、吸納就業多的產業向西部梯次轉移,鼓勵東部地區制造業到西部沿邊地區投資設廠。提高能礦資源勘探開發、精深加工和利用水平,延長產業鏈價值鏈。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醫藥、傳統手工藝等民族特色產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發展特色農業和優勢農產品加工業。提升文化、旅遊等服務業層次。形成支撐西部發展的多元產業和更大的經濟增長點。

李克強說,西部開發要突出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把精準扶貧和貧困地區開發結合起來,繼續采取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社保兜底等方式,提高脫貧攻堅成效。支持教育、醫療等資源向西部地區、民族地區傾斜,繼續提高重點高校西部招生比例,增加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特別是要加快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確保對民族地區轉移支付比重繼續增加,取消民族地區縣以下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市地州級配套資金,支持人口較少民族整村整族脫貧,傳承發展民族傳統文化,提升各族人民福祉。

李克強強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在對口幫扶、財政稅收、項目布局、融資服務等方面加大對西部的支持,助力西部發展。西部各地要增強緊迫感,自我加壓,奮發有為,努力開創西部發展新局面。

劉延東、汪洋、王勇、萬鋼出席。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等參加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66

威士忌出夜場:占有率不足2%的壓力與動力

一家坐落於古羊路的日式燒烤店內,來自日本的師傅,專註且有節奏地翻動著串燒,煙霧彌漫的燒烤店內,客人們暢飲著英國、日本等地的威士忌,呈現出一幅熱鬧的電影場景。然而這樣的畫面,在上海這樣的都市中早已是常見的景象。

威士忌,這被稱為黃金液體的烈酒,總是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將其與“品味”、“成就”聯系在一起。中國快速成長起來的高凈值人群,給威士忌帶來了市場發展潛力。

誰飲威士忌

根據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春玲的報告,目前中國中等收入人口超過1億,未來10年,中國中產總人口的比例可能達到30%~40%。此外,某英國雜誌在調研中國中等收入家庭情況的報告中也顯示,到2020年,中國中等收入家庭人口將超過4.7億。2020年的中國私人消費預計將從目前的32000億美元增長至56000億美元,中等收入家庭及富裕收入家庭消費將占中國整體消費的81%。

這一龐大、快速成長的群體已經在社會、經濟等不同領域中,逐漸顯示出不俗的影響力。

近日,在廈門進行的帝亞吉歐大中華區威士忌高峰論壇上,諾萊仕國際貿易集團總裁李大偉分享了一組數據,諾萊仕旗下分布在50多個城市的200多家酒吧終端銷售數據顯示,單一麥芽威士忌在2013年消費是5017瓶,2014年是22874瓶,2015年是94762瓶,到了2016年,截至11月23日已經達到198360瓶。

“酒圈正在發生消費升級,國內消費者已經從一開始的盲目消費,到現在的選擇消費,起初大家拿一瓶VSOP或者XO,可能不會關註它是什麽樣的品牌,但是在這一兩年的變化中,大家開始對品牌、對具體的品類有了明確的要求。這樣的事情首先發生在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李大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是客戶選擇產品,過去是產品選擇客戶。”

威士忌在中國其實也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帝亞吉歐自1920年開始深耕中國市場,旗下尊尼獲加黑牌被認為開啟了中國威士忌市場。但目前中國消費升級的潮流讓威士忌愛好者們已經不滿足於“黑方”。

“在洋酒整個發展的過程中,它會有個消費升級的過程,這樣的升級不是淘汰,而是多元化、多樣性,不斷被年輕的消費者接受。例如,這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單一麥芽威士忌,因為它的屬性代表了現在年輕人的愛好。”李大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此外,許多歐美、日本及中國臺灣的電影中,也不乏威士忌的身影。總是灌輸給人們,喝威士忌是一種成熟、優雅、有品味、富裕的生活方式。這無形中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人們的消費選擇。

安東尼大約是在5年前進入洋酒行業的,此前是一名媒體從業者。現如今已經從最初的葡萄酒愛好者轉身為威士忌酒吧經營者,收藏著來自蘇格蘭、日本、美國等地100多種威士忌。

記者在找到安東尼經營的酒吧之前,在衡山路、複興西路、湖南路等一帶酒吧區搜尋發現,專營啤酒、葡萄酒,甚至夾雜各種酒類消費的酒吧不在少數,但像專註經營威士忌的酒吧並不算太多。

安東尼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威士忌吧相比較於其他類型的酒吧,會更加隱秘些。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中,並不算少。現在喝威士忌的年齡層次已經開始趨於年輕化,越來越多嘗鮮者也樂於嘗試單一麥芽威士忌。威士忌消費比較特別的是,一旦養成了消費習慣,忠誠度會相對較高。”

大中華區潛力

威士忌除了有產地的劃分外,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也可劃分為單一麥芽威士忌、調配威士忌等。單一麥芽威士忌是指完全來自同一家蒸餾廠、全部以發芽大麥為原料制造的威士忌。比起調和威士忌,單一麥芽威士忌對原料和工藝的要求更高、陳釀年份更久,也因此價格不菲。

洋酒巨頭帝亞吉歐在近幾年的市場策略中,不斷顯示以高端化引領消費升級,讓威士忌的影響力輻射更廣的企圖心。從其不斷強調發展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勢頭中可見端倪。

記者采訪獲悉,帝亞吉歐在全球範圍內有46家蒸餾酒廠,目前威士忌品類銷量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44%,未來新興市場將占整個消費市場63%,大中華區被認為是威士忌消費的最大潛力市場。

帝亞吉歐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朱鎮豪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一方面現在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全球化,也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產品;另一方面海外遊的興起,也會助力威士忌市場滲透率提升。”

另外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來自東鄰的日本威士忌也是中國消費者杯中的新寵。三得利(Suntory)、日果(Nikka)、麒麟(Kirin)等品牌旗下眾多威士忌,均頗受好評且被熟知。

2015年,日本成為僅次於英國和美國的中國第三大威士忌進口來源國,貿易總量達到32.4萬升,貿易額超過271.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7.0%和20.2%。

日本威士忌傳承了蘇格蘭威士忌的傳統,也受到戰後美占時期美國波本威士忌的影響,口感清澈爽口,又迎合了東方人的口味。無論是對資深飲者還是初窺門徑的新手都非常合適。此外,近年來日本威士忌屢次獲得國際獎項、聲名鵲起,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慕名嘗試,銷量自然水漲船高。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與白酒、啤酒和葡萄酒相比,進入中國大陸地區不到20年的威士忌還是相對小眾的消費市場,消費人群雖然有巨大的爆發潛力,但與臺灣相比,大陸消費者飲用威士忌顯然未成氣候。

談到威士忌市場,臺灣的重要性不遑多讓,它不僅是全世界人均威士忌消費量最高的地區,同時也是單一麥芽威士忌銷售比例最高的市場,單一麥芽的消費量占威士忌總消費量的50%左右。

Larry是一名來自臺灣的資深威士忌愛好者,擁有16年的威士忌品鑒經驗。因為工作時常往返兩岸間,強烈感受著兩岸威士忌文化的差異。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臺灣的洋酒市場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幹邑進入的時間最早,所謂先入為主,所以第一階段是幹邑的天下。幹邑的口感很甜,而且送禮會顯得比較高檔。

隨著威士忌的出現,洋酒市場進入到第二階段,而且威士忌當時非常符合臺灣年輕人的口味。

第三階段則屬於分眾市場,消費者變得更加成熟,他們會選擇自己鐘愛的威士忌,並逐步從調和型威士忌轉向單一純麥威士忌。“但在大陸的應酬交際中,白酒一如既往是最佳的社交潤滑劑。”Larry向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事實上,目前在整個巨大的中國酒類市場中,洋酒的市場占有率不到2%,而同為蒸餾酒的白酒卻占據了50%左右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消費者的日常飲食習慣當中,洋酒沒能成為首選。所以如何走上餐桌,成為佐餐酒?

“臺灣與大陸相當接近的飲食習慣,以及文化風俗對於大陸發展威士忌市場具有借鑒意義。”朱鎮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洋酒在大陸市場高度集中在福建、廣東、江蘇以及上海,這四地市場,占據了中國洋酒83%的銷售量,89%的銷售額。”

他進一步分析道,“中國人不是一個均一的群體,市場規模和複雜的人口結構,使中國不同的地方有著完全不同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此外,不同種類的酒,在國內市場的消費驅動力和消費場合上,更是差異巨大。”

走出夜場

帝亞吉歐大中華區及亞洲總裁費毅衡在峰會上表示:“全球經濟的影響會減少中國威士忌的進口貿易量,但同時消費者升級也是一個因素,根據帝亞吉歐統計,威士忌高端消費領域在不斷擴大,相比較低端威士忌消費正急劇收縮。”

與此同時,記者在采訪中也獲悉,一線城市的消費潮流正在影響二、三線城市,越開越多的夜店和基礎設施的大舉建設,成為二、三線市場逐漸成長起來的信號。

這些地方的消費者正如十多年前上海、北京剛剛接觸威士忌時那樣,按照帝亞吉歐的高端化策略,他們將在未來經歷從黑牌、金牌再到藍牌的消費升級,並成為威士忌消費的中堅力量。

具有多年經營終端酒吧經歷的李大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中國很多二、三線城市的酒吧中,甚至一線城市中也會有,威士忌的喝法比較原始,加紅茶、可樂等等。可這並不是對威士忌的‘褻瀆’,而是威士忌的入鄉隨俗,無論是水、茶還是可樂,消費者仍然能夠聞到威士忌原有的香味。”

他繼續補充道:“這其實說明了人的味蕾是需要訓練的。就像當初葡萄酒剛進中國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口味酸酸的,喝的時候也會兌上其他的飲料。我認為威士忌在調配之後,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消費者會逐漸接受並進入到威士忌的世界。”

而值得註意的是,洋酒在中國十幾年的發展中,主力“戰場”集中在夜場消費,包括酒吧、夜總會等。

“這一直是個挑戰,我們也一直在尋找新的渠道去接近消費者,比如開發綜合體驗中心尊邸、做電商或跟遊輪合作。新渠道不會取代舊渠道,但會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蘇格蘭威士忌。在中國我們一直想改變的一點是,蘇格蘭威士忌在不同的場合都可以飲用,而不只是夜店。”朱鎮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總之,無論從人均所得,還是同文同種的臺港烈酒發展趨勢來看,威士忌具備了成為中國內地市場新寵的必備條件,未來就看成長速度有多快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81

動力煤價環比降1元,四部門平抑煤價異常波動

臨近春節,動力煤市場將趨向穩定。最新公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在1月4日至10日報告期內,報收於592元/噸,周環比下行1元/噸。

從2016年初起11月,BSPI連漲18期,屢創年內最高紀錄,直至11月8日終於“剎車”,這與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兩個月內連續出臺的“組合拳”穩煤價分不開。就在近日,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備忘錄。

動力煤市場將趨穩

對於最新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微降,中宇資訊煤炭分析師關大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春節前後動力煤市場將呈現較穩定趨勢。

“春節前後煤企放假,電廠負荷低,動力煤市場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了,行情以企穩觀望為主。後期行情主要看政府在產量方面的調節。”關大利說。

據發布指數的秦皇島煤炭網分析,促使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及價格指數繼續回落的因素包括,新年度開啟長協與市場煤比價關系調整,實際需求面臨觸頂回落,國內大部分地區氣候偏暖致取暖需求降低,以及進口煤價格的壓制作用繼續凸顯。

元旦過後,主力煤企開啟了新的銷售周期,煤炭售價普遍下調。由於長協煤價格顯著低於外購煤價格,市場采購仍以長協煤為主,帶動環渤海地區動力煤主流交易價格和價格指數繼續回落。

臨近春節,實體經濟煤耗面臨確定性下行,已有私營經濟部門陸續進入春節假期,耗煤需求繼續上揚已經不具備基礎。加上受霧霾及整治“地條鋼”等影響,下遊高耗能產業開工率已經出現下降征兆,隨著水泥等行業進入節前錯峰生產,煤炭耗用會加速觸頂。

另外,受國內外煤炭價格走勢影響,去年年末采購的進口煤大量集中到岸,對主要消費地形成實質增補,加大進口煤耗用比例正成為消費方共識,電力企業並不急於采購內貿煤炭,對煤價走向形成壓制。

設定價格區間穩定煤價

網傳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下稱《通知》)。第一財經記者向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求證該文件的真實性時,得到肯定的答複。

《通知》表示,為防範煤價異常波動,以重點煤電煤鋼企業中長期基準合同價為基礎,建立價格異常波動預警機制。

該預警機制將動力煤具體劃分為三種情況,當價格位於正常區間時,即價格上下波動幅度在6%以內,發揮市場調節作用,不采取調控措施;當價格位於輕度上漲或下跌時,即價格波動幅度在6%~12%之間,加強市場監測,關註生產和價格變化情況,適時采取必要的引導措施;當價格位於異常上漲或下跌區間,即價格上下波動幅度在12%以上,啟動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

集成期貨煤炭研究員鄧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設定價格區間使得煤價上有頂下有底,在煤電雙方都有合理利潤的情況下,避免出現諸如去年11月煤價700元以上電廠大面積虧損的情況。

具體的響應機制包括價格異常上漲時,有關部門投放煤炭儲備,加強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煤炭價格異常下跌時,煤炭行業協會引導會員企業以銷定產、不低於成本銷售煤炭,電力、鋼鐵行業協會引導會員企業按合理價格采購煤炭等。

關大利評價稱,《通知》的出臺為了避免未來煤價出現類似去年大幅波動的行情,政府對未來煤價的監管做了更加具體的約束,2017年煤炭市場行情波動的空間將被壓縮。

去年煤炭價格異常波動,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兩個月內連續出臺“組合拳”穩定煤價,政策包括先進產能煤礦的釋放期限、鼓勵簽訂中長期電煤購銷合同、增加鐵路煤炭運量、提高主要發運港口煤炭庫存等。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近日表示,去年在鋼鐵、煤炭去產能過程中,價格波動的確比較大,但從總體上看,供需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性改變,價格的波動是一個短期因素的綜合結果,它也符合經濟穩中向好、需求增加的趨勢。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的方案正在編制,春節之前這個方案就可以下來,科學確定任務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867

洗錢賣殼: 平安證券(0231、前稱前惠揚控股、環球動力、盛明國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22/LTN20170122014_C.pdf

公司宣佈發行可換股債券,由上海市國資委及綠地集團認購。至於上市地位則售予廣澤集團(989,前潤迅通訊)的崔薪瞳、中國信貸(8207)及弘達金融控股(1822,前編號8248,前稱幻音數碼、宜租互聯網租車)分別佔股49%、37%及14%股權。

交易結構複雜,但只有可換股債券的錢演變成債務轉入公司,各上市公司的錢則轉入個人手,看來實際買家是綠地,但為了避免麻煩,先由這幾間上市公司暫時以購買股權方式接手,到後來經過一輪轉手後,慢慢落入綠地之手了,不過錢就可以洗得乾乾淨淨了,他們也可以賺得少許利息。

債是股,股方才是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09

馬航一客機因技術問題折返吉隆坡 輔助動力系統無法啟動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馬航17日發表文告說,一架於16日晚10時10分飛往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的航班因其輔助動力系統(APU)無法啟動,必須折返。

飛機上的輔助動力系統可用來啟動噴射發動機。通常用來當飛機在地面時制造電力來供給液壓系統和空調系統;輔助動力系統也可在空中提供電力。受影響航班於17日淩晨1時50分降落在吉隆坡國際機場。

馬航說,該航班現在以MH179D編號,於17日下午3時30分從吉隆坡起飛,預計當天下午4時35分(當地時間)抵達科倫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