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由Logo到口號經常「如有雷同」中環在線:李寧學奧巴馬求變


2010-9-6  AD




 

李寧賣「李 寧」(2331),由昔日嘅體操王子搖身一變成為地產王子,身手之非凡令市場為之眼前一亮!話晒李寧同「李寧」係國家一級運動員同運動用品品牌,一舉一動 都會畀人盯到實;不過,有趣嘅係李寧無論搞親乜嘢,似乎都係畀人鬧多過畀人讚,唔計呢鋪以大批新股空手入白刃養大快意節能(8032),畀人狂插不務正 業,原來公司logo同口號都畀人鬧餐飽!

畀人鬧多過讚

好似中期業績報告封面嗰句口號「讓改變發生」,英文係「Make thechange」,「李寧」嗰邊早前解讀係體現由敢想到敢為嘅進化,鼓勵每個人敢於求變、勇於突破!口痕友話,快意節能呢單嘢,咪中正呢個意思囉;之 不過嗰三個英文字,硬係令人覺得佢抄人,抄邊個?咪奧巴馬嘅Change囉!

咁新口號有雷同,舊口號「Everything is possible」亦不遑多讓,一直畀人話同Adidas嘅「Nothing is impossible」兩生花。至於個公司logo,舊嗰個畀人詬病同NIKE似樣,而經過品牌重塑新嗰個呢?Sorry,華華同意大多數人嘅講法─真係 睇唔到點樣「以更具有國際觀感的設計語言對原標識的經典元素進行了現代化表達」囉!

話時話,「李寧」由logo到口號都同人哋「如有雷同」,唔知李寧有無諗過將呢嗰局面Make a change呢?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1

大村股市的故事-如有雷同,純粹搞笑。(1)股市的開端 可以慢慢滾但是雪球大

http://xueqiu.com/7980872802/22524104
地球村有個大村,大村有本雜誌叫《故事會》賣的挺火,可見大村人民還是很愛看故事的。話說大村在地球村其實歷史挺悠久的,無奈大村領導覺醒的比較晚,安穩的小日子過了很久,在出村考察了太陽村,星旗村後發覺大村落後了。受了刺激後,決心迎頭趕上。大村領導大頭頭回村後,想大干一番,遺憾的手上沒錢啊。大村有很多村有資產,可惜大都經營不善,不但拿不出什麼錢,還經常要大村合作社拿錢補貼。這時候大村合作社也沒多少錢了,過慣了看看報紙喝喝茶的日子的領導們怎麼也想不出辦法。這時候,跟村領導大頭頭一起出國考察的年輕人開始想起來,那時候去星旗村發現星旗的村企業會搞個企業份額交易所(stock exchange),就是把村企業分成很多份,然後可以賣給村民換現錢。村民買了企業的份額之後變成了村企業的小合夥人,可以拿拿分紅啥的,如果企業好了大家都搶著買份額,還能買進賣出這企業份額倒個差價。星旗村的份額交易所生意紅火,培養了很多村內500強企業,而且村政府還能收收交易稅讓大村更是眼紅,這麼好的事情為啥大村不能搞呢?於是年輕人打了報告上去,大頭頭看了以後覺得挺好,大紅筆一批,大村企業份額制改革就開始了。大量的村企把份額搞出來後就開始推銷了,年輕人覺得把這個事情搞好就可以陞官,帶頭拉了幫人開始大肆推廣村企份額。可是村民大都不買賬,自己就在這破村企上班,年年虧錢,買了不是傻逼嗎?除了閒錢太多,被當做政治任務完成的村企會計勉強買了點份額,份額根本就沒人要。年輕人很聰明,他想了想後明白了,大村有大村的特點,不能照搬星旗村的東西,必須結合大村的實際特點,要搞有大村特色的份額交易市場,這樣才能得到成績,自己才能陞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97

大村股市的故事-如有雷同,純粹搞笑。(2)年輕人的智慧 可以慢慢滾但是雪球大

http://xueqiu.com/7980872802/22524698
年輕人想起了大村村民大部分都很窮,星旗村搞來的大道理也聽不明白。村借條好歹每年有個利息,還有人買。村企份額這種東西太新鮮,太抽象。年輕人絞盡腦汁想了半天,決定用大村人最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故事來好好包裝這個村企份額。年輕人跑到大頭頭家裡商量這個事情。
年輕人:大頭頭,您也知道村民挺窮,咱的村企又不賺錢,常理來說卻是沒人要。話還沒說完,大頭頭急了:你這不是廢話嗎?除了我大舅子(存企會計)個傻逼為了保個位子,誰來買這個廢紙呢?年輕人微微一笑,回答道:大頭頭,這個其實不難。我看了星旗村很多村企一開始小小的規模,也不一定賺錢,但是他們這幫洋崽子(大村村大員都鄙視外村人)比我們還會吹牛,只要把這個存企說的前景遠大,未來前景一片光明,說不準就有人相信啊。你看他們的村借條死的就那麼點利息,但如果村企將來發展好了,怎麼是那麼點破利息能比的呢?再說了,大頭頭您想想,咱村民都沒錢,但是誰不想發財?咱的村企份額要麼不弄,。弄了就得有您大頭頭的氣魄,咱也驚天地泣鬼神一把,把這事徹底搞大!大頭頭一驚,打量著年輕人,那你說說咋搞?年輕人說咱得像樣板戲一樣的樹幾個典型,好好的把這些村企的未來描述成精彩的故事,然後大頭頭您帶個頭,買點村企份額,當然您不用出錢,讓您的大舅子會計做個帳,意思意思,主要是大夥都相信領導,您給帶個頭。然後那麼多村企都賣份額肯定不行,先找個8家最大的集中優勢兵力嘛,靚妞先嫁。最後得找全村有錢的山寨街道和下海街道,辦個大大的集中宣傳,把各種動人的故事都講了一遍,再鼓動各地的小頭頭們買進份額。這些故事越傳越離奇,在大小頭頭們的帶動下,還真賣出了一部分的份額。村企拿到了錢,大頭頭的大舅子會計也拿到了錢,馬上神采煥發,這真他娘的好,發借條還得給利息,這狗娘養的份額就像個白條,啥都沒有就講講故事直接就換來了錢。大舅子會計激動的像發情的狗,衝到大頭頭家裡匯報:大頭頭啊,這個白條,哦,不不份額實在太好了。咱一下子發了,大頭頭一聽,啥? 就這破玩意你現在已經發了?大舅子回家以後,大頭頭一夜不眠,夢裡都是錢,原來講講故事就能換錢,原來不用給利息不用還錢就能從自覺自願的村民手裡拿錢,他夢見自己躺在錢堆裡,外村的美女一排排陪他躺著數錢,大頭頭高興的手舞足蹈一不當心從床上掉了下來,夢醒了過來。他奶奶的,一定要搞大。。。等老子有錢了,在星旗村村長面前好好顯擺顯擺。哈哈哈哈,大頭頭又進入了美夢,夢裡面都是錢。。。。。。。。。。。。。。。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98

操作習性雷同 為何散戶悶 他們卻能每年大賺 我在自營商學到的 30%獲利功夫

2015-04-20  TWM
 
 

 

操作習性與散戶最雷同的自營商,過去幾年獲利頗佳,同樣喜歡短線進出、追逐盤面強勢股、搶進熱門題材股,為何散戶總是受傷累累,而自營商卻數鈔票笑呵呵?

三位從自營商退役的操盤人,分享所學的操盤技法,協助散戶擺脫虧損的魯蛇命運。

撰文‧謝富旭

自營商

證券公司除了賺一般投資大眾的手續費,與新股上市的承銷費外,還會撥出10億至50億元資金(視券商規模不同)交給自營部操作。近幾年來,自營部的操作績效,已經成為券商整體獲利的重要支柱。

這是台股歷史上,最讓投資散戶無感的「萬點行情」!加權指數站上九六○○點,集中市場日成交量也屢屢突破一千億元關卡。然而,不僅你自己,包括你周遭的親朋好友,是否多數仍感嘆股市難賺?台灣人的財富正逐漸與台股脫鉤,漸行漸遠中。

這不只是「感覺」而已。根據金管會證期局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本國自然人」︵主要是散戶組成,其中也有中實戶與大戶︶買賣股票占集中市場總成交量比重,在今年二月首度跌破五○%,來到四八.二%。相較之下,外資法人與本土法人占比則來到五一.八%。這等於宣告﹁台股散戶時代退場,法人時代來臨﹂的新里程碑揭開序幕。

人數銳減 老散戶收手、年輕人沒錢散戶不僅買賣金額比重節節敗退,連交易人數也在銳減之中。上一波台股蓄勢攻萬點行情︵最高來到九八五九點︶的二○○七年,股票帳戶有在「動」的市場交易人數,仍高達三一七萬人(台股開戶數達八百萬人)。至此之後,如同散場的宴會般,交易人數節節下降。直到今年一月,只剩下一二○萬人;二月更進一步減少至九十五萬人。換句話說,短短七年多來,消失在台股的散戶竟高達兩百萬人之多。

在台股征戰長達二十幾年,歷經研究部門、自營部門,現仍在永豐金證券台北市忠孝分公司,擔任經紀業務副總的柯孟聰說:「散戶之所以落跑,不外乎兩個原因:第一、老散戶賠怕了,收手不做;第二、台灣年輕一代所得太低,沒錢開戶買股票。」散戶節節敗退的同時,有一群人卻能愈戰愈勇,在悶行情中創造驚人的報酬佳績,他們就是操作手法與散戶很類似的自營商。

在經紀︵賺下單手續費︶以及承銷業務︵新股發行︶的低迷下,自營部門操作的好壞,已能左右一家券商的獲利。以一四年而言,中、大型券商自營部操作獲利︵包含股票與債券操作獲利︶總額前三名分別為元富證、群益證與統一證。三家券商自營部占公司稅後純益介於兩成至六成之間。

經紀業務嚴重萎縮的中、小型券商,更是靠自營部門獨撐大局。如自營部獲利亮眼的的宏遠證、大眾證、大展證、康和證,自營部獲利均超過公司總獲利六○%以上。

急功好利 散戶與自營商習性類似論操作習性與風格,與散戶最雷同的莫過於自營商。因為,他們大多沒什麼耐性抱股,皆具有「今天買,最好明天就漲」的急功好利心態。他們喜歡追逐熱門股、強勢主流股,而且對消息面的反應皆宛如驚弓之鳥。就連大眾證的自營部主管張智超都承認:「自營商,說穿了就是操作金額(每位操盤人操作金額介於一億元至五億元不等)比較龐大的散戶!」那麼既然習性雷同,為何一個總是扮演台股中被痛宰的輸家,一個卻是每年賺得缽滿盆滿的贏家?

曾擔任過台灣工銀證券自營部副總、基金經理人的陳冠升指出,差別就在於有沒有一套較高勝算的策略。「同樣是追逐主流強勢股,自營商往往喜歡挑『時機』買,如生技展、電腦展、國際通訊大展、法說會舉行前、季報公布前,甚至是月營收公布前;而散戶則是聽到媒體報牌後,就迫不及待進場!」「同樣是短進短出,自營商在達到目標價︵五%或一○%的報酬率︶就馬上獲利了結,而散戶總是還貪心地希望能多賺一根漲停板!」「買錯虧損時,自營商會毫不留情停損就跑,字典不可能有﹃逢低攤平﹄這個詞;而散戶則安慰自己可把虧損的短線部位變長投,期待自己當不成索羅斯,也可以當巴菲特!」陳冠升強調,這就是自營商與散戶的最大不同!

許多在散戶眼中殘酷的內控手段,其實是自營商操作持盈保泰的祕訣。普遍的行規是,若自營商操盤手負責的部位虧損觸及一○%︵如負責二億元部位,帳面虧損已達二千萬元︶,就會被主管勒令「停權」,至少一個月不能碰股票,在公司中坐冷板凳。相同地,有的自營商規定,如果操盤手在短時間內暴賺,比如說一個月就賺三○%,也會溫和地勸離,鼓勵操盤手休假 ︵部位由主管接手,通常是代砍股票︶,以免操盤人貪心大起、持續拗,又把獲利吐回去。

截長補短 將自營商操作優點融會貫通曾經擔任過大眾證券與第一金證券自營部門主管,操盤經驗豐富的黃嘉斌說,自營商能如孫悟空般在台股騰雲駕霧,還能維持一定水準的獲利,絕非僥倖。他說:「對喜歡短線進出的投資人而言,自營商在選股、買賣進出操作、資金與風險控管有許多值得仿效之處。」但他強調,散戶的資源或許遠不及自營商,但只要善用自身靈活的優勢,再師法自營商的獨步招數,也能締造突出的報酬率。

黃嘉斌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他離開法人圈,從一三年開始成為專職投資人以來,第一年投資報酬率高達六○%,第二年︵一四年︶則逼近三○%,兩年多來,從股市獲利累積金額,不僅超過他在為券商效力、當高階主管時的收入,績效甚至還贏過大部分的自營商。

「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把自營商操作的優缺點截長補短,改良後成為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黃嘉斌說。黃嘉斌表示,相較一般散戶,自營商擁有券商研究部的第一手消息資源,與深入的產業分析研究報告。「在資訊上,散戶居於劣勢。現在的我已經沒有第一手資訊,和大家一樣,看到的都是二手資訊。」散戶能與自營商較勁的就是技術分析技巧的運用,「你看到突破訊號時,即使股票已經上漲一倍的情況下,你敢不敢買?」黃嘉斌反問。

他舉例,在一三年,從十九元操作至近五十元,才獲利出場的明基材料。他指出,該股在一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出現帶量長紅棒,成交量不僅逼近一年多來的新高,股價亦同步勁揚,蓄勢挑戰前波段高點。這種訊號在技術分析裡,可謂標準的關鍵量、關鍵價。在那個時間,大多數散戶不敢買,因為股價已經從九元多上漲一倍了,敢買的就是自營商。果然,在創下關鍵量、關鍵價後的三個月,自營商加碼了二千多張,明基材股價也突破四十元。在四十元至四十三元整理區間,部分自營商耐不住久候已經開始下車。但黃嘉斌卻能抱到近五十元才出清持股,原因何在?

「原因就在於,自營商總是有看長做短的盲點,以當時明基材的財報︵一三年前三季EPS已達三.一元︶,全年EPS達四至五元之間,目標價定五十元也很合理;再者,明基材那時股價整理期間,量是萎縮的,大盤也處於多頭,明基材走完波浪理論︵該理論認為,上漲趨勢股票總會出現三次爬升、兩次盤整的規律︶多頭第五波仍大有機會。」「但自營商的操作習性,股價漲一倍就已經讓他們受不了,甚至很少自營商能完整地賺到一倍,二○%就很了不起,自營商庫存量之所以維持不墜,是其他同業前仆後繼再進來的。」黃嘉斌分析道。

甩開焦慮 作短線就是要﹁順勢而為﹂今年剛布局不久的F-聯德,也可算是黃嘉斌針對自營商操作優缺點「截長補短」的代表作。黃嘉斌雖未能買到今年三月三十日,該股的關鍵量、關鍵價時點,卻等到F-聯德量縮拉回前波段漲幅二分之一處,即八十五元介入。

「原本目標價設在前波段高點的九○.五元處,但後來該公司召開法說會對媒體釋出訊息,以及公布的月營收出現三成的年增率推估,去年EPS達六.七三元的F-聯德,今年達九元機會頗高,因為高成長,本益比自然有調升空間。」種種因素讓黃嘉斌決定對F-聯德抱長一點,因此,目前股價攻上百元關卡仍未賣出。

這種由短作長的靈活性,是自營商辦不到的,散戶卻可運用自如,成為自身優勢。即使如此,黃嘉斌提醒,如果是迫於股票虧損,捨不得停損的情況下由短作長,反而不可取。遇到這種情況,應效法自營商,斷然停損。

在短線操作上,黃嘉斌還強調,散戶應謹記不要作主力或公司派著墨太深的股票,即使這種股票是所謂的績優股或熱門股也一樣。

他舉例,可成獲利佳、前景好,是公認的蘋概指標股之一。但從線圖觀之,股價不但上沖下洗,老是跌破關鍵支撐,漲時縮量、跌時出量,由此可見該檔股票主力對短線投資人修理得很凶。

「作短線就是要順勢而為,柿子挑軟的吃,線圖上升趨勢明朗,拉回能守住上升趨勢線的支撐。整理時成交量縮,漲時成交量放大,運動脈絡符合技術分析的理論,這種股票作起來才不會那麼煎熬與焦慮。」緊抓行情 除權息與年底作帳可密切關注相較自營商,散戶對產業趨勢的主流股或黑馬股、盤面強勢股、獲利否極泰來的轉機股較無法掌握,黃嘉斌建議,可從台股每年出現兩波行情,即除權息行情與年底作帳行情著手,透過穩穩賺彌補散戶這方面的劣勢。

相較其他股市,台股每年六至九月的除權息行情,以及十一月至十二月的年底作帳行情相對明顯許多。為了驗證這兩波行情,黃嘉斌曾經下過苦工,從上市櫃一千多家公司的長期日線圖,一家一家地看,找出除權息日前後一個月,股價較有表現的公司。

他的結論是:「空頭年較無除權息行情,但包括統一、正新、美利達、巨大、佳格、中保、新保、中華電等,傳產績優股除權息行情機率頗高。」「賺這種錢不需要高深技巧,只要會看線圖,有耐心,就有機會每年賺到五%至一○%不等的利潤。」年底作帳行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要針對集團股,如台塑、亞東、台泥、東元、鴻海、新光、大同等集團旗下上市櫃公司,進行一檔一檔線圖的回溯分析,看看這些股票往年在十一月至十二月間上漲的機會高不高,就可找出脈絡。比如說,元大金自○九年來的六年間,每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間上漲的次數為四次,平均漲幅為一成,即可列入年底作帳行情的口袋名單當中。

不論是除權息行情,或年底作帳行情,在黃嘉斌的眼中,皆算是操作時間一至二個月的短線交易,預期報酬率約在五%至一○%間,獲利達到就不戀棧。但要靠這兩招贏過自營商仍然不足,還需要輔以「壓艙股的守株待兔法」,績效才能與自營商一較高下。

黃嘉斌建議,散戶除了短線部位外,最好能建立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的長線投資部位,專挑毛利率至少二○%、股息殖利率能超過六%,但本益比低於十二倍,且產業秩序穩定,產品週期長的公司下手。比如說,工業電腦股、監控設備股或電子零組件股,如前一陣子頗熱門的功率放大器等。

長線壓艙 克制貪婪比克服恐懼更重要這種股票買進之後,可能好幾個月、甚至二至三年都不會動,但當該產業的景氣循環開始重新往上,或者搭上熱門題材,本益比就有往上調整的空間。原本十二倍本益比就被市場上調十五至二十倍,來個大牛翻身,漲個五○%到一○○%都是小case。如先前具有博弈概念的工業電腦股、POS系統︵收銀機電腦︶換機潮、PA︵功率放大器︶缺貨,就讓相關個股大漲一波。

自營商不可能有耐心長期布局這種股,他們寧可錯失初升段行情,在主升段分一杯羹。「散戶可以把這類股票當成存股標的,買進後沒漲也沒關係,領股息也能賺六%,時候到了,坐享大漲利潤,不需要花費精神研究產業趨勢,也大有機會逮到黑馬股。」因此,只要短線操作把握每年約五%至一○%的除權息行情,另外五%至一○%的年底作帳行情,加上五%至七%的長線壓艙股殖利率報酬,對黃嘉斌而言,每年要創造一五%到二○%的報酬並不難。再輔以技術指標短線進出強勢股,推上二五%以上的報酬率大有可為。而自營商內如果每年能為部位穩定創造二五%報酬率的人,已經屬於明星級的操盤手。

黃嘉斌認為,雖然自營商操作存在諸多盲點,但他們嚴格的資金與風險控管,是最值得散戶效法,讓投資之路走得長久的護身符。以他個人而言,成為專職投資人以來,一直嚴守總部位不因獲利大幅增加而擴大的穩健原則。比如說,如果操作資金為兩千萬元,今年賺六百萬元,明年初部位仍維持兩千萬元,六百萬元獲利做保本性投資,如此,遇到大崩盤才不會滅頂。資金配置方面,即使再怎麼看好的個股,也嚴守占總部位最多不超過兩成的界線。

黃嘉斌說:「投資的兩大敵人是恐懼與貪婪,而克制貪婪遠比克服恐懼更為重要。因為惟有克制貪婪才能保住獲利及本金;有獲利及本金,才有資格說可以克服恐懼,在股市不理性崩盤時,逢低買進。」對喜愛短線進出的投資人而言,不想成為台股中的「消失散戶」,在股市中為自己贏得財富,以自營商為師,學習他們的優點,革除他們的缺點,開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創富道路,是必經的學習法門。

值得投資人偷學的自營 商操作 5絕招

絕招1.克制貪婪

操作資金額度固定,不會因獲利增加而放大操作額度。

圖解:假設某自營商操作額度為10億元,不論當年賺或賠,來年的部位仍維持10億元。

絕招2.殘酷管理

操盤人所管理部位虧損若超過5%至10%(各自營商內規不同),將被強迫中止操作,退場坐冷板凳。

絕招3.高效獲利

追逐強勢股,短進短出。寧願每個月賺5%,卻無法忍受一年中有11個月沒賺,卻在某個月大賺60%。

絕招4.掌握時機

不買跌勢中、整理中的股票,自營商字典中,沒有「逢低買進」這個詞,弱勢股或整理股只買在有強烈上漲訊號出現時。

圖解:中鋼雖是公認的績優股,但是股價盤整時,自營商也毫不留情減碼持股。

絕招5.分散追擊

再怎麼看好的個股,買進絕不超過總部位10%。寧願少賺,無法忍受在單一股票中大賠。

悶行情中

自營商仍表現亮眼

去年中、大型券商自營部獲利前3 名2014年自營部獲利 占當年公司稅後純益比重元富證券 11.49億元 65% 群益證券 4.78億元22% 統一證券 4.77億元 27% 小型券商自營部獲利前3名宏遠證券 1.77億元 95% 大眾證券 1.43億元 74% 大展證券0.945億元 63% 註:中、大型券商自營部操作額度約30至50億元,小型券商自營部操作額度約10億至20億元,自營部獲利包括債券交易與衍生性金融商品出售獲利。

黃嘉斌

出生:1966年

現職:專職投資人

經歷:大眾證券投資事業處副總、第一金證券自營部副總學歷: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冠軍操盤人黃嘉斌

獲利的口訣:

20多年來我堅持照這些口訣,簡單操作就賺錢!

作 者: 黃嘉斌

出版社:大是文化

變身專業投資人,黃嘉斌績效勝過自營商的祕訣

黃嘉斌轉型

專職投資人的成績單

時間 獲利 主要獲利股票2013年 60% 威剛、宇瞻、怡利電、友達、瑞智、明基材2014年 29% 晟德、和泰車、明基材、樂陞、康舒2015年累計前3月 2% 儒鴻、F–聯德

祕訣1.柿子挑軟的吃

強勢股挑好做的,日線呈階梯形向上,短線操作避開主力著墨太深,老是甩轎震盪的股票。

說明:線形往上,漲時出量,跌時量縮,很有規律,符合技術分析理論原則,比較好判斷,操作起來不會煎熬。

說明:雖是蘋概股中的熱門股,成長性佳、公司競爭力一流。但上漲無量,下跌有量, 顯示主力洗盤甩轎激烈。想做短線的散戶甚至是自營商,都討不到便宜。

祕訣2.不放過穩穩賺股票 用壓艙股長投拉高報酬每年的除權息行情、法人年底作帳,以及選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股票當壓艙股,就可穩賺15%至20%的利潤。

每年 3大賺錢機會不要放過

賺錢機會 公司名稱

(股票代號) 2014年EPS(元) 2013年EPS(元) 今年配息 4/14股價

(元) 操作心法

除權息

行情 統 一(1216) 2.03 2.33 1.4(現金)0.4(股票) 51.50 把配息穩定的股票回溯至少6年,抓出除權息前或後一個月,總是上漲的股票。

正 新(2105) 4.93 5.71 未宣布 71.30 美利達(9914) 11.2 9.72 未宣布 248.50

年底

作帳行情 台塑化(6505) 0.95 2.82 0.85 72.30 傳產集團如台塑、亞東、長榮與金控集團年底往往有作帳行情。10月即可注意,把當年前3季EPS成長性不錯的股票回溯5年線圖,可抓出年底作帳股。

遠 傳(4904) 3.52 3.62 3.75 75.20 元大金(2885) 1.59 0.75 0.64(現金)0.27(股票)15.75 壓艙股 博 大(8109) 5.27 4.31 4.3 77.00在本益比(過去4季EPS)12倍以下買進,股價若未漲,享有5%至6%配息;題材性一來,往往有40%至50%的漲幅。如博大有「一帶一路」題材、崇越有節能概念、威強電則有物聯網概念。

崇 越(3388) 5.09 5.36 5 72.00 威強電(3022) 4.45 3.36 2.5 57.60 以波浪理論 巧妙拆解K線圖—— 以明基材為例說明:1. 股價帶量突破前波段高點,買進。

2. 量縮整理後,在自營商買盤下,發動漲勢,加碼。

3. 股價量縮整理,拉回幅度不超過前波段漲幅三分之一,屬強勢整理,抱住。

4. 上漲趨勢來到波浪理論上漲第五波,賣出。

緊抓投資 5金律

你也能勝過自營商

短線投資不成功,千萬不要自我安慰說是長期投資。

但是短線投資太成功,則要注意該檔股票是否基本面有變化,出現長投價值。

盤中臨時起意做決策,就等著被指數玩弄。

在開盤前就要訂好交易策略,確實按照量價關係或自己遵循的技術指標進出。

成長才是股價上漲的唯一保證。

近三年每年盈餘出現30%以上的成長才叫成長,這種股票漲得有理。

短線或波段操作者,「賣太早」是好事。

決定短線操作是否成功,在於獲利入袋以及是否能持續逮到強勢股,對短線者而言,停利遠比停損重要。

不要與景氣、政策及公司對作。

順勢而為,報酬率才會隨著時間而放大。逆勢而為,再怎麼精明選股,再怎麼績優的股票,仍難逃股價下挫的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88

五大行業績數據“雷同”背後:1季度業績的慘淡和蹊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81

五大行業績數據“雷同”背後:1季度業績的慘淡和蹊蹺
作者:格隆匯 寒山

節前,銀行業的1季度報已經全部公布,整體只能用慘淡兩個字來形容。與此同時,五大行的凈利潤增幅保持整體隊列,均在1-2%之內,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為何銀行利潤增幅會如此慘淡?

五大行為什麽又能保持如此整齊的隊列?

銀行未來的走勢格局又將如何演變?

下面,來帶大家看看銀行業績大幅度下滑背後的根源吧!

還記得去年降息之後,銀行股火爆異常,彼時,在格隆匯發表過《銀行股王者歸來:消滅破凈股背後的邏輯》一文。而如今,銀行股估值大幅修複之後,1季度業績卻大變臉,今日,就再借格隆匯這一寶地來帶大家看看銀行業績背後吧!

一、疑問之一:為何銀行業在今年業績大變臉?

日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行相繼公布一季度業績報告。數據用慘淡來形容並不為過,凈利潤增幅保持整齊隊列,均在1-2%之間,當然,慘淡的不僅只有五大行,除招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之外,上市銀行1季度的業績均出現大幅度下滑。此外,還有個很顯眼的數據就是不良貸款比率,2014年1季度,只有3家銀行不良貸款比率超過1%,而2015年1季度,均已突破1%。

所以,整體來看,並非只有五大行的業績難看!


非對稱降息和實際資金價格高企導致利差縮小

2014年底至2015年的兩次降息對銀行的收入影響其實比較大。其中第一次是非對稱降息,利差縮窄15個BP;第二次降息是對稱降息,但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上調至130%,在資金價格尚未理順的情況下,實際上無論是對稱降息還是非對稱降息,對銀行來講,毫無疑問都是對利潤的侵蝕!

2015年1季度,五大行的凈利潤總額為2627.27億元,而貸款總額為46萬億左右,利差每縮小10個BP,每季度的利息收入將減少115億左右。1次非對稱降息,加上資金的競爭激烈層度,銀行利差縮小的幅度將達到20個BP以上,因此,非對稱降息和實際資金價格高企給銀行帶來的1季度利潤影響在200億以上。

經濟形勢差導致不良貸款上升
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501.49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倍。如今的不良貸款比率的上升其實只是以前信貸擴張的結果,為對沖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而產生的4萬億刺激計劃以及隨後的一系列信貸擴張計劃,都是銀行如今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的前因!

二、疑問之二:五大行數據如此整齊?

銀行業1季度數據愁雲慘淡的現象之外,還有一個更為令人註目的現象——五大行利潤增幅過於整齊。2015年1季度,五大行的利潤增幅都是1-2%之間,從2011年至2014年1季度的利潤增幅來看,從來都是參差不齊,但2015年卻很詭異的出現了整齊隊列,這是為何?加上銀行業與政府的關系,大家也都是懂的!數據雷同,有三種可能:

1、向下調整業績: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的時代,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去杠桿和去過剩產能過程的深入,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增加也會在未來更甚。所以在此背景下,銀行是否也存在平滑業績,為未來兩年經濟形勢走弱做準備?

2、向上調整業績:2015年1季度5大行凈利潤增長的絕對值在38億左右,2015年1季度銀行的不良貸款增加額達到了50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倍。因此,不良貸款余額稍微多一些,可能就是負增長了! 考慮到銀行對於宏觀經濟的指向性作用,銀行業業績向上調整也不是不可能!

3、本次數據雷同純屬巧合!


三、疑問之三:銀行業短期走勢和長期命運如何?

短期而言,銀行業利潤增速放緩的趨勢將會延續:

1、利差縮小將會持續。已經存在的兩次降息和實際資金成本高企帶來的利差縮小的局面,已經給銀行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而且之後,市場預期央行還有N次的降息,政府為了挽救經濟,也不得不“犧牲”銀行,棄車保帥不得已而為之。而存款利率上限一旦放開(周小川此前表態在2015年和2016年概率很大),短期內,銀行的利潤將會更加“亞歷山大”。

2、不良貸款總額快速增加,將會延續!
經濟形勢走弱,企業違約增加是必然,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一趨勢短期內仍然難以扭轉。自我改良型的改革有兩大特點:
其一就是過程漫長。
其二就是堅持平滑風險!

經濟改革的成敗並不僅僅決定於去杠桿、去過剩產能和結構性問題,更取決於更為宏觀層面的肯定改革,所以註定是漫長的改革!而過程的漫長也決定了經濟走勢將會長期不佳,從而企業違約增加的趨勢也將持續增加,直到拐點來臨!

在利差縮小和企業違約的背景下,銀行業今年1季度的“慘淡”不會是一個結束,而更像是一個開始,銀行業在2015年和2016年肯定不容樂觀,甚至出現負增長也並非不可能!

中長期而言,宏觀經濟局勢和利率市場化進程決定銀行的命運

1、宏觀經濟局勢決定銀行命運
眾所周知,中國的銀行基本是政府發展經濟的代言人,但時代背景是中國經濟需要革命,政府需要自我改革。切斷政府與銀行之間的利益捆綁鏈條實際上就是改革的一環。中國仍然可以以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並對銀行以行政命令擴充信貸,從而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說到底,對於經濟增長模式的改革,才是銀行利潤增速下滑的根源!以前那種背靠幹爹,賺取法定利差的時代將一去不複返!

銀行業屬於行政壟斷性行業,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說,這是代表壟斷集團的利益,這是本輪政府改革的一大對手!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政策改革的態度將會從根源上影影響銀行的走勢!

其次,銀行業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中樞,其一進一退也牽扯到中國經濟的改革,所以,對於銀行業的變革,將會慎之又慎,這一點,從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就可以看得出來!


2、 銀行的未來在於自由化的競爭
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希望欣欣向榮,那麽只要一個條件就可——保證優勝劣汰的環境!美國也是在經歷利率市場化之後的銀行並購高潮,才有了之後銀行業的輝煌,所以,自由化的競爭才是銀行業發展的終極之道。讓銀行可以自主的決定投資標的的風險程度以及選擇資金的成本,將會最終讓銀行形成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最終促進優勝劣汰!

利率市場化將是資金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對於銀行業至關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代表了政府對於銀行業優勝劣汰的態度!

總體來說,短期內,利差縮小和不良增加共同導致了銀行在今年1季度業績大幅下滑,而這一趨勢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延續,所以,銀行業績承壓將是很明確的事情。但從長周期來說,宏觀經濟改革的進程和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才是銀行業未來走勢的關鍵,從這一層面來看,其實數據的向上調整還是向下調整其實都不那麽重要了。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2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