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石油管污染飲用水華人撐印地安人揭政府「陰招」
1 :
GS(14)@2016-10-10 04:28:23為聲援「世紀最大印第安人抗爭」之稱的反達州輸油管抗議,美國三藩市灣區一群亞裔人士,9月底組團遠赴立石印第安人保育區(Standing Rock Indian Reservation)加入佔領行列,抵禦聯邦政府和石油企業對當地文化和水源的踐踏。參與人士向《蘋果》表示,他們除力勸大眾關注油管禍害,更揭露當地執法人員疑屢出「陰招」,意圖將和平抗爭的原住民污名化。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參與佔領行動的華人進步會,帶領一行亞裔人士組成特使團到訪立石保育區,即「達州輸油管」(Dakota Access Pipeline,簡稱DAPL)的施工現場,加入抗議營,當地抗議民眾最多時一度達5,000人。華人進步會高級發展計劃經理Linda Lee表示,這不光是印地安人的抗爭,也和大家息息相關:「油管不只污染他們的維生的飲用水源,也加劇全球暖化;就像加州的旱災都是受氣候變化所致,只是我們天天仍肆意大量用水,不去正視。」董事局主席曹玉娟(Pam)說,當地缺乏相關的環保教育,使得很多達州居民以當地的石油產業為傲,也成為原住民反石油工業的一大阻力。談到在營區的四天經歷,她們表示大開眼界,佔領區的原住民靠着有心人捐贈物資,組織依舊非常有系統,互相分工,除了煮飯區、物資區等,還有「藝術區」,聚集一些有藝術細胞的成員繪製抗議用的橫額等作品。他們計劃撐過寒冬,等到泥土變硬不利工程進行。而前來聲援的全球人士,遠至西藏和挪威人都有。不過,當地的執法人員疑似挑釁抗議的原住民,讓聲援民眾大為不滿。Pam說:「有人駕車出入營區時,無故被警員截查斥他越線,根本是無中生有!」還有一次她聽到營地傳出不明人士的聲音廣播,表示營內發生暴力事件,大家前去查看,卻被大量警員圍堵按在地上,而廣播的「幕後黑手」早已失去蹤影。
Pam表示:「當地人有憤怒的理由,但他們只想和平地唱民族歌、祈禱,很多人更是年邁長老,無意衝突。只是部份人被對方長期挑釁才會演變成零星流血衝突,惹來外界污名。」話你知:「達州輸油管」自2014起施工,全長約1,880公里,從北達科他、南達科他、艾奧瓦至伊利諾四州,帶旺中西部至墨西哥灣的經濟聯繫,但爭議聲不絕,華府法院早前頒令暫停油管部份工程,但由於法官認為政府、油管公司和原住民三方責任尚未釐清,至本周仍未裁決是否終止整項工程。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9/19795710
【瞓個靚覺】黨參桂圓茶治失眠 睡前一小時飲用
1 :
GS(14)@2017-07-29 03:25:22黨參桂圓茶
工作壓力大難入睡,廚藝導師黃韻思(米太)的媽媽總會煲這個黨參桂圓茶,喝後會睡得很好。黨參有的補中益氣作用廣為人知,對於脾肺也有一定滋補效果,若本身容易燥熱者,可用花旗參代替。圓肉有補心安神功效,加上甜潤和營養豐富的無花果,令這個茶更美味有益,臨睡前一小時飲用,有助入睡,翌日精力充沛。米太還分享了選購黨參的小貼士──黨參要粗身和紋理深刻,最好見到「獅子盤頭」和橫紋,質量會比較好。材料:黨參兩條、桂圓(圓肉)15克、無花果四顆做法:1.用刷子和水把黨參略為洗刷,放入水浸三小時至軟身。2.把浸軟了的黨參斜切成厚片,無花果對半切開。3.把所有材料和兩公升水放入煲,用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40分鐘,關火,不要開蓋,焗10分鐘便可飲用。
質量好的黨參表面有橫紋
黃韻思(米太),廚藝導師,擅長把創意和健康元素融入家庭料理。
製作:黃韻思@米太廚房手記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27/20102338
減用膠樽 智能水機殺入各區 遙距監控飲用數據 具恆溫功能
1 :
GS(14)@2017-11-04 15:12:57【明報專訊】環保團體經常呼籲自攜水樽,減少買樽裝水,避免製造廢物。不過,即使有心帶樽,喝完之後若無處添水,結果還是被迫買樽裝水。有創業者便想到研發新式添水站,出租給商場和學校等人流密集地點,既收取租金,亦為市民提供環保的飲用水方案,他們更憧憬明年第三季全港會有多達200部智能添水站遍佈各區。
明報記者 薛偉傑
城泉有限公司(Urban Spring)行政總裁葉蓁蓁、體驗總監鄭虹表示,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創辦人分別具有機電工程、資訊科技、醫藥及教育等行業的背景,他們一起成立該公司,主要是看到香港膠樽氾濫而回收率又極低、堆填區負荷愈來愈重的問題。
城泉:飲水比上網充電重要
公司創辦人當年拿著數據,與不同環保團體研究如何減少使用膠樽。他們發現,即使有些有心人攜帶水樽出街,但當喝完樽內的水時,也很難找到地方可免費添水,最終還是要買樽裝水,令自備水樽的效果大打折扣。「現時不少商場也會向遊人提供免費WiFi上網,甚至免費充電服務。但對人類來說,飲水不是比上網和充電重要得多嗎?」葉蓁蓁說。因此,在該公司成立時,創辦人就制定了研發一款「智能添水站」Well井,放到商場和學校等高人流地點,讓一般人免費添水,而向場地擁有者收取年費的計劃。
向商場收租 經深思熟慮
但香港寸金尺土,業主一向處於優勢地位,該公司不但不支付租金,還反過來向對方收租,當初曾否擔心,這個商業模式很難實行?葉蓁蓁表示,該公司當時也徵詢過一些商界人士的意見,並非閉門造車。她們相信這個商業模式可行,是有好幾個原因的。
首先,商場之間的競爭也相當大,需要構思如何創新。有些商場近年亦強調自己是綠色建築。在商場內放置添水站,減少遊人耗用膠樽,正好和綠色建築的理念不謀而合。其次,遊人逛商場時,若覺得口渴,往往會走到外間購買飲品。當出了商場之後,就未必再回去。若商場內可以免費添水,反而有助留住消費者。
第三,很多人忽略了商場內商店的員工也需要喝水。這些店員以往要喝水,就要步行相當遠的距離去購買。有時因為要招呼顧客,不便離開商店,就只能捱口渴。沒理由這麼先進的社會,卻要眾多店員忍受口渴之苦。
再者,該公司的「智能添水站」Well井在外觀和功能上,都加入了好些賣點。例如,每部「智能添水站」會自動統計以及在屏幕上顯示,累積有多少人次使用過,為地球節省了多少個膠樽,以鼓勵香港人持續參與。它又會顯示上次驗水的日期,以及根據濾水量,自動預測下次需要更換濾芯的時間。
最貼心的是,添水站同時兼顧到水溫問題。天氣炎熱、自來水水溫偏高時,它會自動將來水溫度降低3至5度,調校至飲用時有微涼的感覺。晚上少人使用時,它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將耗電量降至最低。此外,它還設有自動清洗程式,每日自動清洗3次,減低細菌滋生機會。
「智能添水站」的管理高度智能化和高效率,可大大節省人力和時間。它內置了多個傳感器,以監察各種數據,不論是需要更換濾芯,還是出現機件故障或漏水等異常狀況,全部都會透過雲端,自動發出訊息到該公司的後台系統。因此,該公司平時只需遙距監察,當發覺有需要時,才派人到場檢查和處理。至於商場,原則上更無須花人力去打理。所以,她們有信心,商場會願意支付租金給該公司,來放置「智能添水站」。
一年前,她們參加一個環保研討會時,認識了希慎廣場的員工。當時「智能添水站」的研發工作還未完成,但希慎廣場的員工已表達了興趣。半年前,「智能添水站」終於研發成功。該公司和希慎廣場再作商討,結果在7月份就安裝了一部「智能添水站」在希慎廣場1樓。之後,多個商場都主動聯絡該公司商討合作,甚至還有同時管理多個商場的物業管理公司,以及一些尚未落成的新商場!
料明年第三季可增至200部
截至本文刊出之前,該公司已有7部「智能添水站」放置在香港各地,包括:希慎廣場、香港科技大學、聖道迦南書院、浸信會天虹小學,以及非牟利機構「好單位」(Good Lab)、童協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葉蓁蓁估計,到了明年中或第三季,全港「智能添水站」可增至約200部,主要安裝在商場和學校。她強調,200部這個需求一定有,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及增聘人手支援。鄭虹解釋,該公司不是單單運送一部「智能添水站」給客戶那麼簡單。公司每次接觸一個新客戶,都會和對方研究那些位置較適合放置「智能添水站」,並會先檢驗水質和水壓,確保沒有問題,才進行安裝。
[新經濟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61&issue=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