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手機通訊軟體 追捧題材大公開

2014-03-03  TCW
 
 

 

臉書(Facebook)買下行動通訊軟體WhatsApp後,二月二十五日也傳出日本電訊商軟體銀行(Soft Bank)有意入股Line。而在此之前,日本網路巨擘樂天集團早已花九億美元,買下有一億名活躍使用戶的通訊軟體--Viber。至於Google與亞洲一些網路公司,更傳出未來可能購併一些通訊軟體公司。為何行動通訊軟體會成為這些大企業眼中的「天鵝肉」?

目前光是WhatsApp每月的活躍用戶就有四億五千萬人,第二名微信(Wechat)也有二億七千萬人,而老三Line的註冊人數也已破三億(無公佈每月活躍用戶數),不僅威脅推特(Twitter)與Google+等社群網站,並且成長速度驚人,繪圖通訊軟體Cubie的共同創辦人馮彥文便預言,WhatsApp的用戶數可望在這兩年內超越臉書。

具支付、電商功能團購、管理文件它都行

行動通訊軟體除了有令人覬覦的用戶數外,目前更已發展出五花八門的附加價值與服務,對行動通訊軟體磨刀霍霍的網路公司們,便是看好這些行動服務的潛在市場。

例如微信在中國,透過微信帳號將金流與第三方支付整合,推出「微信支付」功能,目前與中國的計程車叫車軟體以及團購網站合作,大打補貼優惠戰,成為老大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的勁敵;而Line除了靠貼圖與遊戲打出一片天,也計畫在台灣進軍電子商務,並透過「Line@」的在地商家帳號服務,把類似臉書「粉絲團」的概念搬到行動通訊軟體中。

除此之外,目前各種利基型的通訊軟體也已悄悄攻占人們的手機,像是先前也傳出臉書有意收購的Snapchat,主打保密性,訊息會在閱讀後自動銷毀;有些則主打商務市場,例如HipChat,除了群組功能發達,更能進行文件管理;也有通訊軟體以娛樂功能為號召,如Cubie,可以手繪訊息甚至自創貼圖。

不過這些行動通訊軟體目前所發展的服務,其實過去多數PC(電腦)端的網站也都做得到,但為什麼這些行動端的後進者反而更被看好?答案是行動性,以及掌握更私密的人際網絡。

有行動、隨身特性滲透你更私密線下生活

過去的電腦時代,人們必須「就定位」才能連上網路。馮彥文認為,手機具備行動與隨身的特性,再加上當中裝有GPS(全球定位系統)、藍芽、NFC(近場通訊)等感測器,可以做到許多傳統電腦網站做不到的功能,例如行動支付就是一大優勢,未來很可能會取代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

行動通訊軟體比起傳統電腦網站擁有的第二項優勢,就是掌握了更貼近使用者生活核心的人際網絡。目前各種主流社群網站如臉書、推特、Google+或新浪微博等等,雖名為社群網站,但其實更偏向一對多的群眾交流,發展至今,功能其實更近似於論壇或佈告欄,許多在社群網站上互動的朋友,未必能打入你在線下的世界。

但Line台灣區副總經理陶韻智表示,使用行動通訊軟體,通常是跟熟人溝通,是跟生活中互動較多的朋友講話。「因此隨智慧型手機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心點,目前通訊軟體的角色,其實就像電腦時代的入口網站,是一個智慧裝置的入口。」

行動通訊軟體掌握人際網絡,而逐漸成為智慧裝置核心,最好的例子是在中國。科技創業趨勢網站PunNode總編輯鄭國威觀察,微信能在中國呼風喚雨,就是因為通訊軟體提供的是更私密的溝通,能滲透到使用者的線下生活,掌握用戶綿密的私人網絡,加上通訊軟體是多數人生活中,花最多時間使用的手機軟體,因此有潛力與生活中各種需求連結,中國軟體在此部分著墨很深。

可延伸多樣化服務社群與溝通是成功關鍵

但隨著行動通訊軟體成為智慧裝置的核心,是否代表未來通訊軟體能無限制的包山包海,將各種服務囊括其中?

科技網誌Inside共同創辦人李致緯認為,其實不是每個行動通訊服務商,都有能力將金流、支付等業務一把抓,微信能做到,是因為背後有騰訊集團不惜砸重本搶佔市場。未來行動通訊軟體的多角化服務,還是得緊扣「社群」與「溝通」這兩種核心價值,才能成功突圍。

過去電腦與行動裝置的「第一次大戰」,戰場在硬體,隨著全球桌上型電腦與筆記型電腦出貨量不斷衰退,供應鏈廠商大幅降低PC業務比重,行動裝置已取而代之。現在「第二次大戰」已經開打,行動通訊軟體不斷開疆闢土,要爭奪的,就是對人們各項生活服務的主控權。誰將會是最後贏家?或許觀察你自己的電腦與手機使用行為,就能看出線索。

【延伸閱讀】兵分四路,金流、支付業務手機一把抓—坊間行動通訊軟體新增功能比較1.行動支付:‧微信:在中國推出「微信支付」,與叫車軟體和團購網合作,提供車資與購物補貼‧Line:今年將與電信商、銀行和遊戲公司合作在台灣推出支付服務2.電子商務:‧Line:將與Uitox(優達斯)合作,推出限時、限量的「閃購」行動商務平台3.趣味娛樂:‧Line:與微信皆已推出遊戲功能‧Cubie、React、 Honk等新興通訊軟體:以繪圖、個人照片取代表情符號等趣味功能號召4.特殊需求:‧Snapchat:主打保密性,有訊息讀後自動銷毀功能‧Whisper、Frankly:能匿名與陌生人或朋友聊天‧HipChat、Talk.co:主攻辦公室或商務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80

一家本土醫美 為何讓LVMH追捧?

2014-03-31  TCW
 
 

 

全球最大、二○一三年營收高達二百九十 一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一兆 二千三百億元)的法國精品集團LVMH,為什麼會看上一家去年營收僅新台幣十億元的台灣醫美保養品小公司?

今年四月,LVMH集團旗下的基金LCA(二○○九年進入亞洲,投資十一家公司,基金規模六億三千 五百萬美元)將正式入股醫美品牌Dr.Wu(天昱生物科技,簡稱天昱),以七億 五千萬元取得超過兩成的股權,換算每股取得價格超過一百五十元。

天昱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超過十二元,以此計算本益比僅約略高於十二倍;但若以上市美容美體公司F-麗豐目前約二十八倍本益比,以及另一家膠原蛋白廠雙美約三十倍本益比來看,LCA入股天昱的價格相當划算。

在LVMH基金找上天昱之前,其實已有十餘家國內外投資公司找過天昱董事長吳奕叡,包括中華開發、摩根士丹利、淡馬錫等,甚至還有中國太子幫捧著大把現金找上門,但吳奕叡統統拒絕了;吳奕叡想的是,誰才是下一個十年,在品牌發展上能真正助我一臂之力的夥伴?

打醫生牌,首年就獲利兩通路吃下醫美三成市佔

「選上LCA,因它有財務、也有品牌與通路的實務經驗。」吳奕叡分析,「台灣有很多品牌起起落落,但是品牌DNA(基因)如何塑造?我們之前走過了十年,可以再熬過二十年嗎?」

創業之初,吳奕叡有父親──英爵診所創辦人吳英俊的醫美診所通路當靠山,第一年就順利獲利,後來陸續打入康是美、屈臣氏兩大通路,因為是台灣「醫生牌」(Dr.brand)先驅,很快就成為醫美類銷售第一的品牌,在兩大通路的醫美產品市佔率約三成。

然而,吳奕叡坦言,台灣保養品市場規模的增長其實已連年停滯,雖然淨利率維持在二五%上下,但就營收而言,天昱每年維持一至兩成的成長率已不易。今年必須調整為大舉向中國等海外市場進攻。

一個有經驗的夥伴,顯得很重要。

儘管去年受到中國「打奢」衝擊,LVMH集團營收成長減緩,但營收仍舊創下新高,旗下擁有LV、Celine、嬌蘭、迪奧、紀梵希等六十餘個高檔品牌,涵蓋葡萄酒與烈酒、時裝與皮革、香水與化妝品、鐘錶與珠寶、精品零售五大領域,其中更不乏歷史超過一百五十年的悠久品牌。

聚焦中國、印度為首的LCA基金,目前規模超過六億美元,是台灣創投平均規模的五至六倍,雖然在全亞洲不是最大,但它只投資與五大本業相關的中小型品牌,不投資純代工的工廠或是原物料,就是希望能以品牌成功經驗,再養出高毛利的小金雞。

而天昱雖然離這些大品牌還相當遙遠,但如何更接近,正是吳奕叡想從LCA學習的。

借鏡欣賀,向精品取經一○一展店大受陸客喜愛

雙方結合的綜效,或許可以從服裝品牌欣賀(品牌名Jorya)窺知一二。

欣賀,是LCA在亞洲十餘宗投資案中,第一宗與台灣有關的個案。LCA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黃躋說,原本欣賀是具台灣血統的廈門品牌,LCA把它帶到了海外,澳門的威尼斯人、LV大樓等,並請來迪奧退休設計師,協助設計顧問與品類管理。欣賀集團總裁羅永暉表示,LCA引薦的顧問,讓該集團更能掌握時尚潮流趨勢。

接下來,LCA要如何幫助天昱?黃躋說,LCA特別喜愛行業內綜合指標(包含營收、市場幅員、品牌知名度等)第三到第五名公司,且創辦人有進軍國際的決心。至於台灣的投資標的,除卻服飾與保養品品牌,黃躋對連鎖食品餐飲業也相當感興趣。

雖然,以中國千億元的保養品市場規模來看,天昱規模仍小,不過光是廣東地區就有三個「山寨版」;今年年初剛開幕的台北一○一旗艦店,已有近四成業績由陸客貢獻,吳奕叡估計,今年營收成長兩成,其中一半的驅動力將來自中國門市。

明年Dr.Wu中國銷售據點將增加為三十個,LCA除引薦一、二線城市的代理商人脈外,也替旗下投資的品牌舉行不定期研習會。

短短的幾個月裡,吳奕叡就已經參加了中東杜拜、上海、北京等研習場次,從美國、英國飛來的講師教他們產品開發;起源於法國、目前也已進入中國的高檔美妝通路絲芙蘭(Sephora),告訴他們其他品牌的細部做法,甚至,連媒體策略都列入課程。

吳奕叡表示,等到中國市場站穩腳步後,LCA承諾將協助進入中東、歐洲等新市場,加上原有的香港、東南亞等業務,天昱正一步步走向國際化。

天昱插上LVMH集團的翅膀後,究竟能夠飛得多遠、多高,仍有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拿父親名號當品牌,Dr.Wu意外暴紅

一個原本鎖定台灣的區域性品牌,被國際精品集團肯定,吳奕叡的父親──英爵醫美診所創辦人吳英俊掩不住得意;然而,十一年前吳奕叡要推出這品牌時,卻連自家人都不看好。

很多人都知道,Dr.Wu品牌起因於台大皮膚科前醫師吳英俊,儘管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等人都曾向他求診,他仍一直侷限在醫生個人品牌領域。

二○○○年前後,吳英俊長子、曾在AIG(美國國際集團)任職的吳奕叡回到台灣,有一天,吳奕叡提出以父親為號召的Dr.Wu品牌想法。

「媽媽一直質疑我說,品牌弄個『Wu',聽起來就是中文,真的有人買嗎?」吳奕叡笑著回憶說。

「我當然也可以去弄一個瑞士公司,假裝是歐洲品牌,但我利用我爸的配方與專業,乾脆就放Dr.Wu,因為我就是這樣的角色,不需要去假裝老外。」吳奕叡說。

現在,吳英俊四家醫美整形診所的業績一年三億至五億元,而吳奕叡打品牌的成績單,已是爸爸的兩倍多,還計畫明年上櫃。

吳奕叡自創品牌時,媽媽借給他五百萬元,爸爸提供的協助則是,利用診所通路銷售天昱產品,但吳英俊名下並沒有天昱的持股,因此每年品牌多出來的這十億元,吳英俊反而沒分到一杯羹。

「爸爸好處沒撈到,所以他有點生氣。」吳奕叡打趣說。這幾年雖然爸爸嘴上沒褒揚過他,但對兒子的支持其實早已用行動實踐。 (文●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95

9158:由輕轉重,主打全民秀場概念或受追捧

http://www.iheima.com/thread-7636-1-1.html
很多人會好奇,2012年營收就號稱超過10億元(已上市的歡聚時代2012年營收僅8億多元),成為浙江地區僅次於阿里巴巴的天鴿集團會用什麼概念赴港上市呢?在線演藝?這個概念有多大想像空間?據中國文化部的報告,2013年在線演藝市場規模36.7億元,佔到在線音樂市場的84%,2015年在線演藝市場規模能達到85億元。這是一個不到百億的市場,且搶食者眾,除了天鴿集團、歡聚時代,還有六間房、酷六、迅雷、51.com等公司。

跟天鴿集團一樣主打在線音樂和娛樂類業務的上市公司歡聚時代(YY)6月8號的市值已衝破35億美元,要知道YY上市時市值只有幾億美元。遊戲聯運(中國遊戲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用在線互動視頻技術顛覆教育培訓市場(據艾瑞數據,2013年市場規模達839億元的在線教育市場)這兩大概念,一路推動公司市值超過35億美元。

天鴿集團如果只講在在線演藝市場的概念,即便營收能在行業內數一數二,也難以有很高的估值。天鴿集團的核心是打通線上線下的全民娛樂平台。

據悉,天鴿集團從2013年開始整合線下的量販KTV,讓9158和新浪SHOW等線上KTV跟線下KTV實體結合。而巧的是,5月底,手機K歌平台唱吧也大張旗鼓地宣佈進軍線下KTV。不得不說天鴿集團創始人傅政軍有先見之明。

據不完全統計,線下KTV市場規模應該在600億元以上,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人均GDP未來5年會從2013年的7000美元上漲到1萬美元,中產消費會進一步升級。到KTV吼一嗓子目前已成為中國城市居民主要的消閒娛樂方式之一(其他的包括旅遊、看電影等),其市場規模比電影(2013年中國電影市場規模達200億元)大得多。更重要的是,線下KTV越來越朝著品牌化、量販化和連鎖化的方向發展,讓其成為老少咸宜的健康娛樂方式。天鴿集團也確實是比較適合做全民娛樂平台的公司。

這話從何說起呢?

中國在線演藝玩家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從網絡視頻網站轉過來的;一類是原來視頻聊天室轉型而來。

視頻網站轉型而來的典型代表是六間房。六間房是視頻媒體出身,做了大量的視頻直播,天然就追求個別人表演、無限人數觀看的模式,也就是一對多的在線秀場模式,並靠虛擬禮物賺取比較高的利潤,迅雷、酷六等都是六間房的模仿者。

而視頻聊天室轉型而來的公司主要有9158、呱呱和YY。2004年之前,新浪為了跟騰訊在IM上進行競爭,曾花3500萬美元收購了有語音聊天功能的UC,當時新浪UC靠視頻語音聊天功能在IM中獨樹一幟。

2009年以前,有大量的網絡聊天室,最大的是騰訊、新浪。騰訊聊天室一度是騰訊的半壁江山。2009年,由於種種原因,所有的聊天室都被關閉。騰訊聊天室關閉後,QQ群成長起來,再往後又有了微信,微信群也是微信殺手級功能。新浪UC也活了下來,後來跟9158合併,改名為新浪SHOW。2008年後,網絡P2P技術發展,可以用比較低的帶寬和服務器成本實現多對多在線視頻互動娛樂。

由視頻聊天室轉型而來的9158、新浪SHOW等平台則是多對多在線視頻互動模式,有典型的特徵:那就是房間很多(現在9158的房間數超過2萬間),參與門檻低(甚至是無門檻),以平民和草根為主,每個房間按不同主題和興趣吸引相應的用戶,容易分群。而主打在線演藝秀場概念的六間房則主要營造的是小明星跟萬千粉絲之間的互動關係,並鼓動粉絲給自己的偶像花錢贈送虛擬禮物。

我們知道,線下娛樂場所也大體分兩類:一類是酒吧、演藝吧以及高端的會所等,不少人是奔著裡面駐場的小明星去的,願意在現場消耗大量的酒水。一類是平民消費的地方,比如量販KTV。量販KTV大一點的有上百個包房,小一點的也有幾十個包房。城市中的人們或按同事,或按朋友,或按情侶組合,進入大小不一的包廂進行廉價的K歌娛樂,放鬆身心。9158、新浪SHOW這種在線小群視頻KTV、互動娛樂的模式很容易跟線下量販KTV結合起來。

可以想像這樣一個情景:喜歡唱老歌的人們,在9158或新浪SHOW的一個100人房間,彼此互相比拚歌藝後,有熱心的人會招呼大家到錢櫃、好樂迪等KTV見面,邊唱邊吃自助邊聊天互動。音樂是最好的社交潤滑劑,在歡歌笑語中大家關係更進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94

在線零售商追捧中國手機網購市場

來源: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962

2014年08月29日 06:09 AM

在線零售商追捧中國手機網購市場

背景
評論 打印 電郵 收藏
 

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接受移動端電子商務的速度比預想得更快,使移動互聯網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

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阿裡巴巴(Alibaba)周三表示,截至6月30日的3個月內,其移動端收入增長了9倍,從2013年第二季度的2.4億元人民幣增至24億元人民幣(合3.91億美元)。

中國有幾乎5億網民稱自己用智能手機上網。智能手機在中國非常便宜,有些機型的價格低至70美元。專家稱,中國有9億手機用戶,其中許多人還沒有踏入3G或4G時代,用智能手機上網的人數註定會快速上升。

根據位於北京的互聯網咨詢公司艾瑞咨詢集團(iResearch)發布的研究報告,總體上,中國2014年第二季度的移動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了1倍,從210億元人民幣增至440億元人民幣。報告稱,44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的一半來自移動端網購。

易觀智庫(Analysys EnfoDesk)的移動電子商務專家王小星表示,快速增長是市場日漸成熟的表現。在線零售商正瞄準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他說,折扣和促銷活動吸引了更多消費者。

阿裡巴巴拒絕置評,但表示其預計“移動商業化比率(譯註:移動營收占總成交額的比例)將持續接近我們在個人電腦界面上實現的比率”。

譯者/許雯佳

相關文章

蘋果將採納“手機錢包”技術 2014-08-29
萬達聯手百度騰訊對抗阿裡巴巴 2014-08-29
智能手機用戶不再青睞新應用 2014-08-18
中國加緊控制移動即時通信工具 2014-08-08

查爾斯•克洛弗上一篇文章

小米充電寶因質量問題受央視批評 2014-08-26

分享本文

排序: 評論總數
[查看評論]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80

美元資產受益強勢美元 美股美債齊受追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77

美元兌一攬子貨幣近期均呈現明顯牛市,周線9連陽的表現錄得最近17年以來的最長連續上漲周期。對於美國經濟前景複蘇的樂觀使得美元上漲,資金因此湧入美國股市和債市,美元資產全面走高。

OG-AC563_DOLLAR_G_20140912174927

OG-AC564_DOLLAR_G_20140912175056

美元的王者回歸反應了市場對於美聯儲在明年開始其加息周期的預期,在歐元區和日本依然處於經濟滯脹且將長時間維持低利率的對比之下,美元的優勢顯而易見。上周五美元對日元觸及107.35,為2008年10月以來最高值。歐元對美元也在9月刷新了14個月新低。

美元的漲勢同時推低了大宗商品價格,原油和金價在近期均走勢沈重。最新一次的美聯儲決議將在本周到來,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可能對其利率前景措辭做出微調。

美元的升值對於美國經濟複蘇同樣有推動作,相對強勁的購買力將幫助消費的拉動。一位投資經理就建議買入美國零售公司,因美元的上漲將降低生活成本並最終促進消費。

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截止到9月10以來,今年大約有1116億美元湧入美國股市和債市,去年同期則只有894億美元。

許多分析師和交易員表示,在20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美股的上漲也伴隨了美元的升值,而這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避險需求引發的美元上漲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本輪美元的升值之路可能還將延續。

管理著3050億美元的加拿大皇家銀行環球經濟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Eric Lascelles就認為美元將繼續升值,不過其速率無法和1994年同日而語。Lascelles相信美聯儲不會很快速的大幅升息,否則脆弱的經濟複蘇可能會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Amundi——法國的貨幣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James Kwok表示他已經買入美元對澳元、加元和瑞郎。“美元的經濟前景將比全球其他經濟體更加理想,這將幫助資產流向美元並推升美元匯率。”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美元。保誠集團固定資產的資產經理Michael Collins認為美國加息和歐元區進一步寬松的預期已經計入美元匯價,並且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如果其他經濟體表現不佳的,美國前景也不會太樂觀。因此美元的漲勢可能並不會太強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57

美股跌幅收窄 美德國債受追捧 WTI油價再度大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32

周一,美國消費者支出反彈增加了美聯儲提早加息可能、香港時局或影響全球市場,歐美股市下跌,不過美股收盤時跌幅較早盤大幅縮小,美德國債受追捧。美元刷新4年新高後回落。美國經濟數據較強,WTI油價漲超1%。黃金漲0.3%。

標普500指數跌5.05點或0.25%,報1977.8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6.34點或0.14%,報4505.85點;道瓊斯工業指數跌41.93點或0.25%,報17071.22點。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CBOE波動性指數(VIX)大漲7.61%,收15.98。

20140829_EOD4_0

周一,美股大幅低開,開盤後僅10多分鐘,道指迅速下跌150余點,跌幅近1%。投資者擔心香港時局或對全球市場有負面影響,此外美國消費者支出反彈增加了市場對美聯儲提早加息預期,都是美股走低的原因。此後,投資者逢低買入,美股自低位一路反彈。收盤時三大股指仍全部收跌,但跌幅遠小於早盤。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8月個人支出較7月負增長明顯反彈,增幅超預期,預示三季度美國經濟將繼續溫和增長;美聯儲關註的通脹指標PCE與核心PCE同比增幅均為1.5%,與美聯儲2%的長期通脹目標尚有距離。美國8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環比跌1%,不及預期的降0.5%;同比跌4.1%,大幅不及預期的跌1.4%。其中,只有西部地區成屋簽約銷售增長,為連續第四個月增長。今日數據表明美國房產市場複蘇之路仍然崎嶇。

美債收益率下行,黃金上漲,WTI油價大漲。美股下跌,資金湧入美債避險。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4個基點,收於2.49%。2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行1個基點,達到0.58%,距離三年新高仍較為接近。美元盤中刷新四年新高,但隨後回落。美元高位回落和市場避險情緒增加並未讓黃金明顯走強,1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0.3%,收於1217.5美元/盎司。10月份交割的WTI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報收於每桶94.57美元,大漲1.1%,為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漲幅超1%。今日WTI油價大漲主要由於美國經濟數據較強。

歐洲股市普遍下跌。歐元區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11.4,預期-11.4,前值-11.4;9月經濟景氣指數99.9,預期99.9,創去年11月以來最低,前值100.6。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不佳表明歐洲央行迄今所有對抗通縮的刺激措施,均無法扭轉消費者和企業對未來悲觀的看法。德國9月CPI初值環比持平,預期-0.1%,前值持平;同比增0.8%,預期+0.8%,前值+0.8%。泛歐斯托克600指數跌0.38%,10年期德債收益率下行1個基點,達到0.96%。受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考慮舉行獨立公投影響,西班牙股市大跌1.5%。歐洲股市閉市後,西班牙國家電視臺稱,西班牙憲法法院暫停了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獨立公投。歐元兌美元小幅上漲。本周市場等待歐央行10月利率決議。

亞洲股市漲跌不一。中國央行宣布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歐元可直接交易。李克強提五點措施,以加強進口、擴大對外開放;或直指最近中國因內需疲弱而導致的進口下滑。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強調,農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願,堅持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不搞行政瞎指揮。滬指上漲0.43%,創業板指漲0.98%。船舶、ST、寧夏、食品安全、多元金融等板塊漲幅居前,基因序列、保險下跌。受國慶假期臨近和港股大跌影響,香港交易的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大跌0.4%,創兩周來最大日跌幅。恒指下跌1.90%,跌超400點,創近三個月新低,香港地產股領跌藍籌。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

commodity

美債市場走勢:

treasury

外匯市場走勢:

forex

隔夜全球市場收盤情況:

標普500指數跌0.2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14%;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0.25%。

泛歐斯托克600指數跌0.38%,收於340.99點;德國DAX指數跌0.71%;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04%;法國CAC40指數跌0.83%。

日本股市漲0.50%,恒指下跌1.90%,滬指上漲0.43%。

美元兌歐元下跌,美元兌日元上漲。

12月份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0.3%,收於1217.5美元/盎司。

10月份交割的WTI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報收於每桶94.57美元,大漲1.1%。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4個基點,收於2.49%。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67

內幕|這家公司在牛投網上被徐小平周鴻祎等大佬追捧超募300%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02/149054.html

黑馬說:現在流行無人飛機,看那個大疆,火得一塌糊塗,一個月前還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全球十大創新工具,排名前三。而前段時間,牛投網上又出了個項目做無人船,名叫雲洲智能,也是火得一塌糊塗。在2000位創業者以及近50位資深投資人面前,獲得股權眾籌意向金額415萬,超募315萬元!

文/玄子

編輯/王方

 

在12月24日晚奧體中心,現場坐著徐小平、周鴻祎、姚勁波、趙文權、王長田等50多位創投大佬,在2000多位創業者的見證下,作為“牛投”的首批微天使,為黑馬大賽冠亞季軍項目股權眾籌。其中冠軍雲洲智能推出的智能無人船平臺獲得股權眾籌意向金額415萬超募315萬!

 

這是一個什麽項目?

 

智能無人船平臺是雲洲智能推出的產品,憑借著國內最領先的無人船通訊和控制技術,雲洲智能推出了小型無人船平臺和“領航者”系列海洋高性能無人船平臺,在海洋監測、海洋測繪以及海上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它是世界第一家環保無人船、中國第一家民用無人船的研發生產廠商,由三名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建立。

 

該項目創始人找到創業股權眾籌平臺“牛投”,股權眾籌目標是100萬。

 

 

玩法是什麽

 

“牛投”設置的規則為:由超級天使投資人徐小平、360董事長周鴻祎、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光線傳媒創始人王長田、藍色光標創始人趙文權等5位著名投資人和企業家擔任領投人,領投人眾籌權限為10萬元人民幣/份,最多不超過5份其他由創始人天使投資人機構投資人組成的50位“微天使”跟投,每人權限為5萬人民幣/份,最多不超過5份。

 

 

通過現場路演,智能無人船平臺在眾籌中獲得了35位包括5位大佬在內投資者的青睞,最後成為獲取眾籌意向數額最多的創業項目,超出無人船創始人原計劃眾籌100萬,結果超募300%左右!最終眾籌金額415萬。

 

58同城CEO姚勁波現場評價智能無人船:“我投給了智能無人船平臺,我覺得能夠做出中國最領先的技術真的非常了不起”。

 

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blessxiaoy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220

跌價黃金不受追捧 大宗商品十年繁華已逝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59486.html

跌價黃金不受追捧 大宗商品十年繁華已逝

一財網 薛皎 2015-07-23 23:15:00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隨機走訪幾家銀行發現,盡管目前金價比2012年黃金第一次出現暴跌後引發投資者瘋狂“囤金”相比,已下跌近20%,但銀行櫃臺前購買黃金的顧客並沒有明顯增多。

過去十年,中國對於大宗商品旺盛的需求撐起了一輪牛市,然而隨著中國需求的放緩以及美國加息腳步的臨近,在市場信心極度匱乏之際,任何風水草動都可能成為壓垮商品價格的最後一根稻草。

目前,黃金價格已經跌至5年新低,但從市場交易情況可以明顯看出,投資者對於黃金正在失去信心。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隨機走訪幾家銀行發現,盡管目前金價比2012年黃金第一次出現暴跌後引發投資者瘋狂“囤金”相比,已下跌近20%,但銀行櫃臺前購買黃金的顧客並沒有明顯增多。

“這兩天因為金價稍微出現止跌企穩的跡象,來咨詢的人還是挺多的,但真正買的人並不多,大家都在等等看吧。上周每克黃金235到240元,今天已經跌到229元左右每克了,現在買的人也不是為了投資,大部分還是想避險。”一名中國銀行的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大宗商品十年繁華已逝

繼本周一黃金價格出現崩盤後,國際黃金價格始終徘徊在每盎司1100美元以下。截止昨日收盤,國際金價連續第10個交易日下跌,創自1996以來最長時間的連續下跌天數。

數據顯示,自2012年底以來,國際金價已經下跌了35%。今年以來,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已經下跌了7.8%。7月23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8月交割的黃金期貨下跌1.1%,收於每盎司1091.50美元,這也是2010月3月24日以來的最低結算價格。

目前市場對於未來黃金價格一片看空,甚至有分析師認為,即使下跌到目前價格,黃金的最壞的時刻仍未到來——金價年內或將跌至1000美元以下,而上一次金價在1000美元下方還要追溯到2009年。

眼下如此低的黃金價格是否造就了投資者抄底的絕好機會呢?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那些以投機為目的購買黃金的零售投資者,大概率會造成損失,“現在還想要抄底逢高賣出風險會很大“。

事實上,黃金並不是本輪大宗商品熊市中的“領跌者”,從原油、銅、錫到棉花、糖等商品價格幾乎全線潰敗。目前,銅價本月創下6年新低,原油價格在低位徘徊近一年。追蹤22種大宗商品表現的彭博商品指數本周跌至13年新低,大宗商品無疑成為年內最差的資產類別。

彭博金屬與礦業行業分析師朱軼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恐慌因素對大宗商品是最致命的,這也是短期內導致大宗商品被拋售的主要原因,正因為商品市場是一個全球聯動的板塊,因此大家的恐慌情緒會迅速蔓延。”

朱軼認為,大宗商品一般十年一個周期,上一輪牛市是從2003年開始到2013年結束,所以“大宗商品的熊市其實早在2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在熊市里也會有價格的波動甚至創新高,但總體走低。”

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跌破支撐位,已經導致部分全球最大的礦業和能源公司股價跌至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

截至目前,彭博世界礦業指數(Bloomberg WorldMining Index)成分公司今年已經蒸發掉超過1400億美元市值,礦業巨頭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和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領跌。在本周一黃金崩盤時,美國最大黃金生產商Newmont Mining Corp也成為當天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個股,12.2%的跌幅為其六年多來的最大跌幅。

熊市利於行業洗牌

“投資者有信心時,他們賣出黃金;當他們擔憂時,他們也不買入。”這是本輪黃金遭遇持續拋售的奇怪現象。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黃金短期走勢有偶然性因素,主要為希臘危機緩解對於黃金避險需求下降、中國上周公布黃金儲備數據大幅不及預期以及上周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L. Yellen)對於美國年內加息的暗示等。

但從長期來看,劉東亮認為黃金走“熊”是必然結果。

“上一輪黃金牛市的泡沫程度太嚴重了,所以必須要擠出一部分泡沫才能重新找一個均衡的價格。”劉東亮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道。

他進一步解釋稱,從2000年開始黃金步入牛市,2011年黃金價格見頂,最高達到每盎司1920美元,2013年時黃金價格已經下跌到每盎司1400美元。

“2013年投資者還是比較狂熱的看好黃金,認為那只是牛市的調整,但實際上那時候黃金走勢已經有明顯的熊市特征。”

朱軼認為,供大於求是導致目前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下跌根本原因,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淘汰掉那些高成本、低附加值的小型開采商、加工商,“這是一個很好的優勝劣汰的機會,有利於行業更健康的走下去。”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朱軼認為目前是一個很好的抄底機會。

“雖然中國是一個資源大國,但同時也是一個缺少資源的大國,我們缺的是高品位的資源,通過收購海外礦山,中國企業可以提高自己原礦的自給率。”

她認為,近幾年雖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但很多對於海外資產的收購是買在了高價位,並不劃算。這一波大宗商品價格跌幅,更有利於中國企業買到合理估值的資產。

對於大宗商品的下跌,劉東亮則認為,雖然一方面中國進口大宗商品的成本下降,是一個利好因素,但另一方面,危害更大。

“因為國內也有很多生產原材料的廠商,像鐵礦石、煤炭等各種金屬的企業,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於中國來說負面影響更大,可能會導致這些企業出現壞賬、破產的情況。”

此外劉東亮強調稱,在熊市時,上遊工業企業更願意去庫存而不是補庫存,而去庫存對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具有向下拉動的作用。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18

券商股權獲追捧 三房企爭海際證券控股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19667.html

券商股權獲追捧 三房企爭海際證券控股權

一財網 楊佼 2015-12-01 21:08:00

短短兩個月內,海際證券的股權受到6家上市公司競相爭奪。而這其中,又有一半競購者具有房地產背景。

短短兩個月內,海際證券的股權受到6家上市公司競相爭奪。而這其中,又有一半競購者具有房地產背景。

12月1日,中天城投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貴陽金控收到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通知,貴陽金控正式獲得受讓資格確認,成為海際證券66.67%股權的競買人,競買底價為4.06億元。9月18日,海際證券上述股權正式掛牌轉讓,包括中天城投,瑞茂通、華西股份、方大特鋼等6家上市公司,先後參與競買。

近年來,為了解決資金需求,房企爭相入股金融機構。而在上述6家上市公司中,中天城投、大名城、榮安地產3家競購者均具有房地產背景。目前,中天城投、大名城已經獲得海際證券上述股權競買資格。

爭搶海際證券控股權

中天城投是最近兩個多月來,第六家參與競拍海際證券上述股權的上市公司。9月18日,海際證券66.67%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後,除了中天城投,瑞茂通、大名城、榮安地產、方大特鋼、華西股份等上市公司,以及新三板掛牌公司天星資本,都先後宣布參與海際證券股權競買。

公開資料顯示,海際證券成立於2004年,原名海際大和證券,由上海證券持股66.67%日本大和證券持股33.33%。2014年7月,國泰君安受讓上海證券51%股權,成為上海證券大股東。同年8月,大和證券將所持股權轉讓給上海證券後,海際大和成為上海證券全資子公司,並更名為海際證券。

2014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海際證券總資產為3.93億,營業收入為1.1億,同比增長503%,凈利潤為2469.41萬,同比增長154%。而2015年前8個月,其總資產為3.66億元,營業收入為1732萬元,凈利潤虧損1341萬元。

而這也與海際證券的業務結構有關,不同於其他券商,該公司主要以投行業務為特色。截至2014年底,其72名員工中,投行人員就占了53名。不過,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公布的證券公司並購重組財務顧問執業能力評價結果中,海際證券僅被認定為B級。即便在2014年,該公司總共只完成了1個IPO、2個重組、1個再融資項目。而今年7月以來,IPO暫停、並購重組推進受阻,進一步影響了其業績。

除了業績不佳之外,國泰君安進入之後,上海證券、海際大和之間存在的同業競爭,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規定,證券公司股東只能“一參一控”。此前媒體報道稱,根據證監會要求,國泰君安必須在控股上海證券5年內,解決與上海證券、海際證券的同業競爭。

“雖然業績不好,但註冊制實施之後,海際證券的投行業務,還是有一定發展空間的,而且監管層這麽多年都沒新批券商牌照,所以海際證券的牌照,還是很有價值。”深圳某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上述6家上市公司中,對於海際證券上述股權,中天城投、大名城似乎誌在必得。在中天城投之前,大名城已在11月25日宣布,該公司已獲得受讓資格,成為海際證券上述股權競買人。而瑞茂通、華西股份、榮安地產、方大特鋼目前尚未披露進展。

房企活躍

宣布競購海際證券股權時,上述上市公司均稱,通過收購,可優化資產結構,並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分享證券市場發展紅利。而其中的部分上市公司,此前已有多年投資金融機構,搭建金控平臺的經驗。

如華西股份,就已參股多家銀行、券商。半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該公司還持有江蘇銀行2.48億股,持股比例為2.39%。此外,還持有華泰證券、東海證券各3055萬股、1億股的股份,持股比例分別為0.43%、5.99%。

不同於華西股份以參股為主,主營供應鏈業務的瑞茂通,近年來開始大力向金融領域滲透,並以此搭建金控平臺,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2013年12月,瑞茂通以2.88億元的價格,認購江西新余農商行1.22億股,成為該行持股9.99%的控股股東。

不過,在上述6家參與競購海際證券股權的上市公司中,中天城投、大名城、榮安地產3家,均為為房地產開發企業。

出於對資金的巨大需求,近年來大量房企開始參股、控股金融機構,其中尤以低成本的保險企業為主要目標。2011年以來成立的珠江人壽、前海人壽等保險公司,分別由房企“珠江系”、“寶能系”發起成立。目前,“寶能系”發起的前海財險也已獲得保監會籌建批文。此外,恒大地產也在11月以39.9億元的價格,獲得中新大東方人壽控股權,並更名為恒大人壽。

而在入股銀行方面,一些一線房企也是動作頻頻。2014年,恒大地產旗下5家企業,通過二級市場舉牌,一舉成為華夏銀行持股5%的主要股東之一,而萬科也在2013年認購了徽商銀行近8%股份。而“珠江系”此前還曾參股廣州農商行、北京農商行等銀行。

對於證券公司,也早有房企試圖進入。2013年,世茂股份曾以21.86億元的價格,受讓原申銀萬國7.44%股權,但未能獲得監管部門批準。

迄今為止,上述三家競購海際證券的房企中,除了中天城投外,其他兩家在金融領域的布局尚屬空白,而耕耘多年的中天城投,則已大有斬獲。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持有貴陽銀行、貴州銀行1.63%、0.99%股權,並持有上海虎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貴山基金80%、6.05%股權。此外,該公司還計劃通過收購,間接入股中融人壽20%股權。11月25日,該公司海公司成立貴州首個公募基金中天友山基金,參與投資成立了百安互聯網保險公司。

在中天城投上述已入股或計劃入股的金融機構中,除了中天友山基金之外,其他大多持股比例較少,話語權也相對有限。“如果能最終競買成功,就直接處於海際證券控股地位,4個億買一張牌照,還是很劃算的。”上述業內人士說。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656

【直击新三板】华强文化定增受追捧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602/t20160226_767318.htm

 尽管“熊出没”仍是当下最强的少儿动漫IP,但对华强文化旗下另一品牌“方特乐园”尚未形成良好辐射,来自政府的优惠补贴在公司营收中占很大比例。能否打造出全新的接力形象,并将其引入方特乐园,是华强文化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张伟靖/文 

  本文刊载于《新财富》2016年2月号

  1月16日,《熊出没之熊心归来》首日公映,票房达到了5600万元,获单日冠军。此前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的纪录是3280万元,创下这一战 绩的是同一系列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熊出没”系列大电影曾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以2.47亿元和2.93亿元的超高票房成绩,先后两次刷新 当时国产动漫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

  在熊大、熊二受到观众热捧的同时,其所属公司华强文化(834793)挂牌不足一个月也迎来了各路大腕资本的加盟。1月15日,华强文化发布股 票认购公告,以29元/股向14位投资人发行不超过426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35亿元,以2014年每股收益计算,增发市盈率为 16.29倍。

  经过6年的筹划及排队等候,华强文化最终放弃创业板,在新三板完成了与资本的对接,新增投资者中包括新华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重量级文化产业投资资本。

  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虽然华强文化拥有目前最强的低龄儿童动漫IP“熊出没”,但从其营收构成来看,最主要的业务为旗下另一品牌—方特系列科技主题公园。

  华强文化最初是一家数字化设备研发生产商,1998年进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智能化设备研发和生产。到2000年左右,其开发的数字电影系统、环幕电影系统等已经远销欧美、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华强文化从主题公园的技术提供者转型为经营者,2007年10月建成第一座大型主题公园—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该乐园2015年进入亚太地区TOP20主题公园排名。截至目前,方特系列主题公园已达到16家,预计2016年将增至20家。

  在中国,主题公园的拓展因与地产如影相随而受到多方诟病。为摆脱地产绑架,华强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中探索产业发展模式,试图建立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经营理念,以及“创意、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从布局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华强文化的业务架构与迪斯尼的版图最为相似(附图)。作为全球最大的主题乐园品牌,迪斯尼已有60年历史,其成功的秘 诀可以归于当年创始人迪斯尼先生的一席话:“迪斯尼乐园是一个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完成的项目。它应该是一个一直在发展的,一直能够增加新元素的地方。”数十 年来,米老鼠、唐老鸭经久不衰的同时,迪斯尼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的超级动画IP,从电影出版到服装玩具、再到主题乐园,正是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动画形象造就了 享誉全球的文化巨人。

  再回头看华强文化,旗下两大品牌“熊出没”与方特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相互辐射。动画连续剧《熊出没》自2012年初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 出,成为小朋友喜爱的动画形象,彼时,另一超级IP喜羊羊已垄断电视屏幕多年。2009年,《喜羊羊》开始推出大电影,首片票房过亿,接下来的三部《喜羊 羊》大电影票房连续攀升,成为“国产动画片霸主”。但到2013年,《喜羊羊》票房开始下滑,2014年,《喜羊羊6》仅获得8620万元票房,同期《熊 出没》大电影启动,获得2.47亿元的超高票房,彻底完成了交接。2015年,喜羊羊未再现身大屏幕。

  “熊出没”取代喜羊羊成为最强少儿动画片也已有3年历史,华强文化能否打造出全新的接力形象,并将其引入方特乐园,形成良好的相互带动,将成为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三线城市布局+高额政府补贴

  尽管华强文化“科技+文化”的模式已获初步成功,并打造出一个国内领先的动画IP,但从其公开财报来看,距离“以创意为核心竞争力”尚有一段路程。

  与其他大型乐园相比,华强文化旗下的方特主题公园在数量的扩张上无人可及,且基本设在二三线城市。兴建大型主题乐园能够引入旅游消费人群,从多 方面带动当地经济,因此地方政府对此类项目一般持欢迎态度。文化产业属于政策鼓励的新兴产业,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对优秀项目的需求度更高。而华强 文化是从技术设备提供商转型而来,在硬件的建设中自然有绝对优势,因此方特主题乐园在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商业模式,通过不断复制扩张版 图。

  在华强文化的收入结构中,来自政府的补贴与税收优惠占了很大的比例(表1)。公开信息显示,华强文化共获得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超过50亿元,在税收上也同样享受高额优惠。

  在高额政府补贴的驱动下,方特主题公园得以超速扩展,成为数量上最占优势的品牌。不过,从游客人数可以看出,与国内其他几个大型主题乐园相比,其运营尚有一定差距(表2)。

  主题公园在开发初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但后续运营则更加依赖于公司内力。通过新三板与资本市场打通后,华强文化获得了新的资金驱动,不过,最终发展比拼的依然是公司的创意与运营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