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供新加坡地鐵車輛返廠維修?中國中車:26列存局部缺陷

7月6日,香港媒體關於中國中車(601766)出口地鐵車輛的一份報道引起了業內的註意,報道稱,由中國中車旗下青島四方公司制造的新加坡地鐵列車重要結構組件及車身出現裂紋,共有35列列車須運返原產地青島替換車身。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中車方面獲得的回複則表示,文章中所提到的出口新加坡C151A地鐵車輛,是在兩年前對地鐵車輛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了部分車輛的車體存在局部缺陷,共涉及26列,目前已經在分批返廠修複。

車體存在局部缺陷

2009年5月與2012年4月,川崎重工、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川崎新加坡子公司三方組成聯合體,兩次獲得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C151A地鐵車輛訂單,總計35列地鐵車輛。首列車於2011年1月交付用戶,2014年9月C151A全部35列地鐵車輛交付完畢。

不過在2013年6月,運營方在對C151A地鐵車輛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部分車輛的車體存在局部缺陷,共涉及26列。

中國中車方面表示,經鑒定,該缺陷由部分批次鋁合金型材的原材料質量問題導致;經系統分析,認為此缺陷不具有安全風險,車輛可繼續安全運營。“本著對用戶及產品負責的態度,經與用戶協商,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主動提出對存在局部缺陷的車輛進行分批返廠維修。”

據記者了解,目前,分批返廠修複工作正在進行中,前面修複完成的車輛已經返回新加坡並重新投入運營,目前運行狀態良好,首列修複完成車輛已安全運營近30萬公里。

值得註意的是,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已經為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30000多輛軌道交通產品,四方公司方面透露,2013年6月事件發生後,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積極與業主進行溝通,提出處理此次事件的解決方案,並落實好各項措施;另一方面,針對這次事件,公司通過問題分析和糾正措施流程的有效運行,公司內部進行了全面梳理,對公司質量管理進行了深入剖析並提出了改進措施。

“我們將進一步細化供應商管理和原材料檢驗的要求,從研發、采購、制造、質量、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進一步加大質量管理水平,努力為客戶提供質量更高、運營更安全、乘坐更舒適的軌道交通產品。”四方公司表示。

訂單好拿生意難做

值得註意的是,這一事件的爆出,正值新馬高鐵即將公開招標階段。近日,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上透露,新馬高鐵前期準備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明年將公開招標,中國、日本、韓國以及東歐國家等都表達了對新馬高鐵的投標意向。

據記者了解,新馬高鐵項目是上世紀末由馬來西亞建設業巨頭YTL集團提出,兩年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同意修建。全長約350公里,預計工程經費將達到100億到150億美元。沿途經過巴生河流域、森美蘭芙蓉、馬六甲以及柔佛等地,最高時速達350公里,可將目前來往新加坡和吉隆坡約6小時的車程縮短至大約90分鐘。

在此之前,以中國中車為主的車輛制造商,一直在發力國際市場,不過“走出去”的道路並不平坦。

就在6月初,美國合作方西部快線公司(XpressWest)就單方面宣布,終止與中國鐵路國際(美國)有限公司為建造美國高速客運鐵路而組建合資公司的一切活動。終止原因“主要是基於中鐵國際美國公司不能及時履行其相關義務所處困境,以及在推進項目過程中,中方無法獲取必要授權,使項目繼續進行下去”。

而相比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訂單可能好拿,但生意並不一定好做,不是遭遇反對黨的幹預,就是簽好的項目可能一變再變,導致項目實施遙遙無期。

比如2008年11月,中國鐵建位於尼日利亞的鐵路現代化項目就被要求停工,原因是項目已被移交給尼日利亞聯邦交通部,尼方重新界定了合同範圍。

不過,多位鐵路相關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過去經歷的一系列“變數”,長遠看來對中國企業“走出去”也不一定是壞事,畢竟中國企業在鐵路和車輛制造方面擁有成本和時效優勢,希望總結更多經驗和教訓後,“成長的煩惱”會逐漸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