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路透:國債期貨將於9月6日正式推出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673

路透援引三位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將於下週五(9月6日)正式推出國債期貨。

「中金所已通知了一些期貨公司,估計明日,中金所將正式公佈這一消息。」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消息人士稱。

另一位期貨公司人士表示,「最近連續出差,今天領導已通知國債期貨將於9月6日推出,必須趕回總部。」

路透稱,在1995年327國債事件十八年之後,中國市場上終於又增添一重要的利率衍生工具。長期以來,中國的債券投資者除了銀行間的小規模利率互換工具(IRS)以外,基本上處於純多頭裸奔狀態。

讓中金所更具底氣的是,6月銀行間市場蔓延的「錢荒」讓機構對利率風險管理更迫切,國債期貨「橫空出世」讓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有了管理利率風險和投資的工具。

今日證券時報發文分析了國債期貨與股指期貨的區別,詳見「證券時報:國債期貨與股指期貨的差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77

路透:印度或從民眾手上收購黃金 緩解進口需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815

印度經常賬戶赤字已經排到世界第三——這部分是由印度人對進口黃金的強勁需求所帶動的,今年印度盧比的暴跌已經開始對印度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為了壓制印度人的黃金進口需求,印度政府已經推出多項措施。據路透報導,印度央行又準備推出一項新措施:

印度正在考慮一個重大的計劃,引導商業銀行從普通市民手上購買黃金,並把黃金轉售給煉金廠,試圖控制黃金進口,緩解盧比匯率的下跌。

據瞭解印度央行情況的消息人士稱,該實驗性計劃將很快實施,雖然這一想法受到了一些質疑。

....

印度國內有市售黃金3.1萬噸——以現價計算價值1.4萬億美元,只要把一小部分轉移到煉金廠,就能滿足國內對黃金的需求。2012年,印度進口了860噸黃金。

印度央行將要求各銀行以盧比購買珠寶、金條和金幣。銀行將不得不提供較當鋪和珠寶商更高價格吸引黃金賣家。

...

印度央行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央行沒有立即發表正式評論。

...

渣打銀行首席分析師Samiran Chakraborty稱,「我認為這項計劃不會有效。需要更為結構性的解決方案,比如黃金債券。」

...

印度貿易部長Anand Sharma週四表示,央行應該考慮貨幣化黃金儲備的可能性,為私人持有黃金發行債券是選項之一。

印度央行一共持有557.7噸黃金。

然而,黃金債券的方案可能引起印度人民關於1991年國際收支危機的回憶,當時印度把67噸黃金秘密運到歐洲作為抵押,避免主權債務違約。大多數印度人認為,這帶來了一場公共的恥辱。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印度應該改進現在的黃金存款安排,讓個人可以通過銀行賬戶持有黃金,來換取單據。存款者可以受到利息收入,並在存單到期的時候,贖回等量的黃金。

分析師表示,這個安排將容許政府可以把黃金轉移到煉金廠,降低進口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91

路透專欄:並非所有亞洲國家都需畏懼美聯儲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490

亞洲國家的貨幣貶值已經引發了債券和股市的拋售。一些投資者也擔憂亞洲將重演1997年的危機。雖然亞太地區的國家(或地區)都不能擺脫衝擊(如下圖),但只有印度是最依賴廉價資金的國家

上圖根據8個不同的指標對亞洲的國家進行排序,排序的根據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數據。現在,投資者最迫切的關注點是貿易賬戶的惡化。

印度和印尼也出現經常賬戶赤字,它們的貨幣也遭遇了大幅貶值。分析師指出,泰國、香港和馬來西亞貿易盈餘的縮減幅度甚至大於2007年下半年以來的情況。但是,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泰國和馬來西亞拉動國內投資,這促使進口增加

如果一國能夠繼續向國外投資者出售債券和股票,那麼貿易盈餘收縮就不會給該國造成危機。例外的是,印度的淨財富不斷縮減,這令該國特別困難。印度甚至在2007年也屬於一個負債的國家。自此以後,國外投資者新增持有的印度資產佔GDP的8個百分點。不幸的是,他們不願意持有印度更多的資產。相反,自2007年來,亞太其它所有國家的淨財富有所上升。

新加坡和中國的GDP增長的放緩甚至比印度還嚴重,它們面臨的更大的問題是私營部門信貸急劇擴張。另外,中國實際匯率升值幅度也比亞洲所有國家都高,這令該國的出口競爭力下降(儘管中國已經將經濟增長動力部分轉移至國內消費)。

馬來西亞和印尼的企業正處理利潤收縮問題:這兩國資本的實際成本已經大幅上升。菲律賓的問題則相反:國內儲戶經通脹調整後的收益正在下降。這應該令經濟增速達7.5%的菲律賓感到擔憂。數年來,印度一直壓制國內儲戶,希望通過對借款人進行利率補貼來促進經濟高速增長。這種不當措施導致印度的銀行系統耗盡資金

日本和澳大利亞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政府債務逐漸上升。但是不管對錯,發達國家發行的國債被認為是安全的。不屬於發達國家的馬來西亞正在削減汽油和柴油補貼以控制日益增加政府債務。

與1997年不同,許多亞洲國家現在擁有相對直接的選擇。馬來西亞能夠引人商品和服務稅以控制該國債務問題。自2007年來,馬來西亞國債/GDP比率上升了14個百分點。印尼能夠加息以控制高達9%的通脹。但是,主要問題是印度:該國經濟疲軟,通脹高企,銀行系統幾欲崩潰,財政政策不顧後果,並且政治也不穩定。其它亞洲國家雖然不能輕易避免美國利率走高的衝擊,但是它們距爆發危機還很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17

黑莓與思科、谷歌和SAP等公司洽談收購--路透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880

路透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的話稱,陷入困境的黑莓正與思科、谷歌和SAP等公司洽談整體或部分出售事宜。

路透稱黑莓欲將此作為數週前與大股東Fairfax領銜的財團所達成的47億美元私有化協議的備選方案,此前的方案由於融資問題而遭遇質疑。

據悉黑莓已經在幾週前要求潛在投資者給出初步意向,這些投資者還包括英特爾、LG和三星。

路透認為吸引買家的是黑莓的安全服務器網絡和知識產權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64

路透:央行定向工行續發500億元央票 而非收緊政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7848

周四晚間一條“央媽”變臉的傳言在市場上瘋傳,傳言稱中國央行向工商銀行和國開行定向發放了1000億元央票,一改近期來寬松不斷的趨勢。 路透社隨後引述權威消息人士確認稱,中國央行近期對工商銀行 到期的5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進行了續做,而傳言中提及的國家開發銀行 並不在定向之列。 據路透社: 該筆定向發給工行的央票,資金鎖定期已近10年,央行繼續凍結此筆資金,更多是從金融體系的貨幣總量調控考慮,並非市場傳言的“與6月新增貸款過多,特別是工行放貸過多有關”。 “工行只是續做,沒有國開行。”上述權威人士表示。 該人士指出,這只是一項簡單的貨幣總量調控操作行為,沒有什麽特別的政策意義,不要過度解讀。 中金公司周五發給客戶的通告也指出,央行此次發行的定向央票是重組類央票的到期續作,並非貨幣政策轉向,更非對信貸規模過大的懲罰,市場對此存在誤讀。 早些時候,一位星展銀行分析師和工行內部人士聯系後表示: 早間傳聞工行和國開/進出口行被針對性發了共1000億元央票,作為對銀行放貸規模過大的一種懲罰。我們之後與工行進行了聯系,工行也否認了這則消息。 至此,該傳言風波逐漸平息。 由於利率比較低,定向央票被認為是對銀行放貸規模過大的一種懲罰。央行發行的這種定向票據,期限較短,能夠鎖定銀行的一部分基礎貨幣。 此前數據顯示,6月份,工、農、中、建四大行單月信貸增長2898億元,據此數據測算,銀行業6月單月信貸總規模可能破萬億元。但四大行中,從6月單月和整個上半年來看,建行信貸擴張較為顯著,並非此次收到央票的工行。 民生證券認為,傳言稱央行發放定向央票,這並非貨幣收緊信號,央行一方面通過央票定向回收給寬松預期降溫,另一方面再通過定向寬松方式支持特定領域,穩增長、調結構,這正是“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貨幣政策新常態。 民生證券表示: 此次央票定向發行可以看成是對我們提出的貨幣政策新常態的一個驗證。但定向寬松存在可能性邊界,貨幣政策不能完全解決結構問題。要解決結構問題,必須徹底改變銀行為上述部門提供信貸的內生動力。提高“三農”和“小微”部門的盈利能力改善其融資需求是問題的根本。這需要中央政府將簡政放權、放松管制、結構性減稅、所有制改革等措施落實到實處。 對債券市場而言,定向央票發行意味著投資者要修正貨幣政策過於寬松的預期(不符合新常態調控思路),經濟和通脹底部將在三季度漸次探明,再考慮到年初至今長短端收益率均出現明顯下行,我們認為債券牛市已經走完大半,未來應側重於關註高收益、高票息品種的補漲行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857

白銀定盤價爭奪戰落幕 CME與湯森路透勝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010

走過百年歲月,倫敦白銀定盤權將於今年8月脫胎換骨,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湯森路透帶領下迎來新生。七大機構的白銀定價權爭奪戰落下帷幕,而同樣百歲的黃金、鉑金和鈀金定盤價可能也開始迎來新老更叠。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昨日宣布,全球最大股指期貨交易公司CME將提供價格平臺和日常處理交易的算法,信息服務供應商湯森路透將負責白銀定盤價的行政管理工作,兩家機構將於8月初開始測試新流程。 普氏能源(Platts)、大宗商品公司Autilla、洲際交易所集團(ICE)、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彭博都曾參與競爭白銀定價權。此前是LBMA咨詢對象的一位市場參與者稱: 今後涉及到操作其他定價權時,白銀定價權的贏家當然有先發優勢。 昨日LBMA稱,新一代白銀定價機制由拍賣決定,是可審計的電子化定價,能接納更多的直接參與者。 路透報道認為,白銀定盤價革新可能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貴金屬基準定價的改革,百年歷史的黃金、鈀金和鉑金的定盤價都會是改革對象。 倫敦白銀定盤價誕生於1897年,距今已有逾117年歷史。每日倫敦金銀定盤價主要由五大黃金、三大白銀做市商通過對比交易訂單確定基準價格,作為現貨價格的參考指標價。其中,倫敦黃金定盤價影響著價值20萬億美元黃金市場的交易。 近年來,白銀定盤價一直由德意誌銀行(德銀)、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共同設定。去年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和金銀市場先後曝出人為操縱的醜聞,歐美監管機構逐步加大對金銀市場的監管力度。德銀面臨操縱價格的指控,美國監管方對其調查五年之久,至今未找到證據。 今年4月,德銀宣布退出倫敦金銀市場定價小組,並縮減大宗商品業務。按規定,白銀定盤價的定價成員不得少於三位,由於遲遲未有適合的機構替代德銀,現行的倫敦白銀定盤價將於8月14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同樣在昨天,白銀收盤價創四個月新高,至此連漲六周,創2011年4月以來最長連漲期。今年6月初傳出中國政府調查青島港金屬融資騙貸消息以來,銀價漲幅已達到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79

路透:中國結構型減稅 減的只是增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832

近兩年,結構型減稅一直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中國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政策工具。從提高營業稅和增值稅起征點,到自2012年率先在上海試點的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及將在2015年全面完成營改增等。那麽自試點至今真實減稅規模到底多大?

財政部,2013年減稅規模超過1400億元,比2012年426億元的規模高出近1000億元。

路透報道梳理了2012年以來財政部公布的國內增值稅,營業稅及整體稅收數據表明,中國一方面在實施結構型減稅,另一方面,涉及相關稅種的稅收規模卻只增未減,放緩的只是該項稅收的增幅而已。

時間 國內增值稅(萬億)/增幅 營業稅(萬億)/增幅 稅收收入(萬億)/增幅  中央財政收入比預算超收
2014年上半年 1.52/6.1%(扣除營改增1.4%) 0.92/4%(營改增11%) 6.4 /8.5%  
2013年 2.88/9% 1.72/9.3% 11.05/9.8% 113.77
2012年1月1日營改增上海試點 2.64/8.9% 1.57/15.1% 10.06/12.1% 255.23

為何真減稅,減的只是稅收增長的速度?路透提到:

中國經濟總量的擴大,以及結構型減稅政策優惠帶來更多稅源,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相關稅收規模只增不減的原因

但是,中國每年兩會確定的當年財政收入增幅目標,更像是要確保當年完成稅收任務的軍令狀,也使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部分地區為確保完成稅收任務征收“過頭稅”,加重企業負擔,成為逆向調節的工具,讓結構型減稅的優惠政策本意與實際上要求完成增收目標的政府行為變得自相矛盾。

自2012年以來,中國GDP增速告別了多年接近兩位數的增速,中國的財政收入也終結了多年來維持在20%左右的高增長。但財政及稅收收入整體增幅仍快於GDP增幅,財政超收成為常態。

路透社援引一位不願具名的財稅官員稱,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預算要公開、透明和細化。同時要求對預算支出剛性控制,預算收入則采取彈性控制。

“這意味著今後涉及到不管是中央財政還是地方財政的支出,如果沒有出現特別重大的事件,原則上是不能突破支出預算的。而收入彈性控制,就意味著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財政收入不能采取剛性的,即主要是稅收手段,來實現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89

路透:騰訊、複星等企業晉級中石化千億股權競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374

中石化

知情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加拿大零售商Alimentation Couche-Tard與中國騰訊控股等數家企業,已進入下一輪競投名單,角逐收購中國石油化工的1000億人民幣(約160億美元)少數股權。中石化為全球最大油品零售網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最大保險公司中國人壽、香港上市公司新奧能源、私有企業複星國際、厚樸基金管理公司、Affinity Equity Partners也都晉級下一輪。

消息人士並未透露此前盛傳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是否入局。最後競投出價期限為8月底,不過尚不清楚進入此輪名單的公司可能會有幾家出價。

上月有港媒報道,中石化計劃最終把新股東數目控制在15家左右。

中石化計劃2014年底之前出售油品銷售業務最多30%的股權。根據6月30日中石化公告,銷售公司旗下加油站有30233座,今年前4個月銷售成品油5755萬噸,天然氣銷售量4.36億立方米,非油業務銷售額47.57億元,公司總資產逾3417億元,凈資產644億元。

在今年6月30日,中石化披露銷售公司潛在投資者的條件,稱主要包括但不限於投資者的報價及其擬投資規模、是否可與銷售公司優勢互補並成為業務合作夥伴、是境外還是境內註冊、現有業務或主要投資領域與銷售公司、中石化或旗下其他主要企業的主營業務無明顯利益沖突等。

從上述條件看,在業務上有互補性是優先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最後一項條件顯然是不歡迎與中石化存在直接同業競爭關系的投資者。

對於引入的投資者,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曾表示,投資主要有兩類:

一是戰略投資,即能為中石化帶來技術、管理、市場、新業務等,能讓公司增值;

二是財務投資。對於中石化而言,將優先引入戰略投資者,然後再是財務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92

路透:伊朗願攜手美國打擊IS 但要以核計劃交換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01

路透社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表示,伊朗準備與美國合作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但希望以更靈活的伊朗鈾濃縮計劃作為交換。

路透報道,該伊朗官員的評論凸顯了西方將伊朗核問題談判與其他地區沖突分離開來的難度。伊朗動用了其在敘利亞內戰和伊拉克政府方面的影響力。

伊朗已經對合作打擊IS的意願發出混雜的信號。該國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近期表示,他已經拒絕了美國有關與伊朗合作共同打擊IS的邀請。不過美國官員表示,根本沒有向伊朗提出該邀請。美國和伊朗兩方在公開場合都排除了以軍事合作抗擊IS威脅的可能。

但私底下,伊朗官員表示,願意和美國合作對抗IS,盡管不一定是通過軍事途徑。美國國務卿克里上周五表示,伊朗能在打擊IS方面起到作用,暗示美國的立場可能轉變。

該不具名官員對路透說:“伊朗是個在區域里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國家,能幫助打擊IS恐怖分子,但有來必有往。IS不僅對伊朗(核)計劃構成威脅,也是全球安全的威脅。”

另一名伊朗官員也做出類似表述。兩名官員都表示,他們希望美國和西方同僚就長期協議下,伊朗可以持有的鈾濃縮離心機數量問題顯示彈性。

多家媒體援引美國官員稱,克里與伊朗外長紮里夫昨天在紐約舉行了超過一個小時的會談,雙方就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構成的威脅進行了直接探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63

路透: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擬擴大至非銀機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28

據路透報道,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正計劃擴大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擬將會員範圍擴大至券商、保險、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報道稱,相關政策調整後,獲批金融機構可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開展人民幣對外匯即期和衍生產品交易,外管局不實施事前入市資格審核;非銀行金融機構只能與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開展交易。

報道引述分析人士稱,此舉有利於豐富市場交易主體和客戶背景,改變當前人民幣外匯市場相對單一的供求結構和交易風格,進而改善外匯市場流動性狀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市場如果真的放開,那資本市場與匯率市場之間的聯動將表現得更為明顯。

但從目前來看,放開初期非銀機構可能主要進行代客經紀業務,對市場的影響較為有限。(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