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投行開張 美日得睜大眼

2016-01-25  TWM

亞投行一月十六日在北京開張,主要對亞洲基礎建設提供資金,雖有57個創始會員國,但從裡到外,亞投行嚴格說起來仍是「中國的國際組織」。

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簡稱「亞投行」)一月十六日在北京開張。亞投行是由中國政府主導、從二○一四年十月開始準備的跨國金融機構。據中國說法,亞投行主 要是對亞洲基礎建設提供資金,補強亞洲開發銀行(ADB)的不足。這個亞投行聲勢浩大,現在已經有五十七個國家加入亞投行,其中包括了德國、英國、法國等 歐洲強權。就連亞洲開發銀行的主席中尾武彥去年三月和中國總理李克強會面時,都表達希望和亞投行合作。

不過,日本和美國都擔憂這個組織的不透明性,目前為止仍未加入。雖然日本在國際上的夥伴都不怎麼擔心,但日、美對這個中國所主導的亞投行,是否能符合國際金融組織運作的標準,還持保留態度。

亞投行的不透明在哪?這可以從幾個細節觀察。首先,資本結構上,中國的股權是最大的,占了三○%,同時有二六%的總投票權。如果亞投行對重大決策投票,至 少需要七五%的同意票,也就是說,中國可以靠一國之力就否決掉議案。相對來說,亞洲開發銀行的投票權就比較公平,日本和美國只各占一五.六五%的股權。

從運作層面上來看,亞投行分為三層:理事會、董事會及管理階層。在最高層的理事會中,各國都有最終決策權,並選出十二個董事組成董事會。魔鬼出在細節裡, 關鍵在於,理事會必要時得以把決策權轉交給董事會,這會怎麼影響決策,值得注意。除此之外,亞投行總部設在北京,行長則由理事會選出來,首任行長是來自中 國的金立群。從裡到外,說這是中國的組織,也不為過。

然而,就算日、美沒加入,亞投行籌資能力仍不容小覷。

亞投行初始資金是五百億美元,日後超越一千億美元規模不是難事。其中,七五%資金將會由亞洲國家提供,將影響全球建設投資的方向。根據《人民日報》報導,第一筆融資將會投資於北京通往巴格達的鐵路。

雖然亞投行能不能真正地成為一個國際組織,而不是「中國的國際組織」,有待觀察;但對於日、美、及尚未加入的台灣,還是不能置身事外,仍得做好加入的準備。

撰文 / 榊原英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90

美日韓鼓動安理會就朝鮮再次發射導彈開緊急會議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8月4日報道,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當地時間8月3日針對朝鮮當天再次發射彈道導彈召開緊急會議。

非常任理事國日本在會上強調,朝鮮導彈首次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並向安理會控訴朝鮮的強硬手段。不過,直到8月4日,安理會仍決定就此繼續協商。

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

報道稱,此次會議是應美日韓3國的要求召開的。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在會後向媒體強調:“我們對朝鮮發射導彈強烈譴責。”他指責朝鮮彈道導彈第一次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並警告稱“這是朝鮮核武器與彈道導彈開發的新的一步”。別所浩郎還稱:“這次會議中,在強調這次導彈發射重要性的同時,強烈呼籲聯合國各成員國加強合作。”

美國聯合國代表鮑爾在會議上接連對朝鮮發射導彈發出指責,強調“安理會必須對此采取強有力的對策”。

截至目前,朝鮮每次發射彈道導彈時安理會都召開緊急會議,並發表媒體聲明,強烈譴責朝鮮射彈行為。在 朝鮮於6月22日發射2枚中程彈道導彈的第二天,安理會就發表媒體聲明予以強烈譴責。但7月以來,就朝鮮的2次挑釁行為(7月9日發射潛射彈道導彈、19 日發射3枚彈道導彈),安理會均未發表官方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11

朝鮮這次玩大了 韓美日三方強烈譴責並商討合作

據韓聯社8月5日報道,韓美日國防部門5日召開視頻會議,共享朝鮮3日發射彈道導彈相關信息,商討政策層面的合作方案。

報道稱,韓美日三方在會上強烈譴責朝鮮射彈行為,認為朝鮮此次射彈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半島及地區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三方還商定保持密切合作,加強共享朝鮮導彈相關信息。

當天,韓國國防部國際政策次長樸哲均、美國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次長克里斯托弗·約翰斯頓、日本防衛省防衛政策課課長加野幸司與會。

【相關報道】

3日上午7時50分許,朝鮮從黃海南道殷栗郡一帶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了疑似“蘆洞”導彈的2枚彈道導彈,其中1枚空中爆炸,另外1枚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 這是朝鮮自上月19日發射2枚“蘆洞”導彈和1枚“飛毛腿”導彈後,時隔15天再次射彈。

應美日韓3國的要求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當地時間8月3日針對此事召開緊急會議。 非常任理事國日本在會上強調,朝鮮導彈首次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並向安理會控訴朝鮮的強硬手段。不過,直到8月4日,安理會仍決定就此繼續協商。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新聞發言人迪雅里就此事表示,朝鮮試射導彈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朝鮮應響應國際社會的要求,改變態度重返對話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70

最新潮的創業在鄉下 美日經驗傳授 你也能當鄉村營運長

2016-08-08  TCW

要讓根經濟重新發芽、茁壯,鄉村營運長該怎麼做呢?

第一步是尋根。

以苗栗藺草為例,台灣藺草學會的成立凝聚地方居民參與,這是第一步,廖恰雅加入之後,先與工藝師傅們建立認同,然後展開一連串的課程,厚實文化內涵;接著,引入外部的設計師,用創意讓藺草的生產更貼近市場,產生經濟價值。

台東尚德社區的陳人鼎則從頭來過,當地連社區發展協會都沒有,他從成立協會、爭取資源、到當地文史的考究,前三年都在重新建立當地認同,找出專屬於在地的「根」。最終在地理、氣候、歷史的考量下,找到了香草產業。

確定當地的根之後,第二關是讓經濟價值浮現的關鍵:轉化。

用日本社區設計師山崎亮的語言,就是「用世界的典範,看在地的價值。」山崎亮輔導超過兩百座社區,也曾參與規畫國人熟悉的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瀨戶內海的家島列島是由四十餘個島嶼組成,直正居住者只有八千多人,每三年舉辦一次的藝術祭卻能吸引一百萬人參訪,創造一百三十多億日圓的經濟效益。

找商機!善用外人眼光

打造「讓一萬人來一百次」觀光島才受到台南市政府之邀,來台分享的山崎亮,受訪時以家島列島為例,說明當地從漁業、砂石業沒落之後,就跟台灣鄉村一樣,呈現老化、空城。

因為附近有日本第一座被認定為世界遺產的古城,加上史學家曾以「家島十景」創作文學作品,居民第一直覺,都是要用十景配古城,發展觀光業。

但山崎亮進入社區之後發現,如果每一個島,或者日本任何鄰近古城的社區都採用如此邏輯,即使雪景、海景、古城等行程容易對外界溝通、容易接團體遊客,但來了一次,可能就不會再來了。

「我們要一個一百萬人來一次的島,還是一萬人來一百次的島?」他問。

找到別的地方沒有的特色,抓到利基市場、獨特的社群,即使一萬人是一百萬人的一小部分,但因為合胃口,他們會一來再來。

而界定這利基的特色,關鍵其實不是在地人。以家島為例,十景最後並不是他們的旅遊重點,而是透過一連串的活動、明信片索取後,由外地人的反應,找出當地最適合的是「人情」。例如街上免費可坐的家具、門口可索取的飲料,放上明信片之後,反而是遊人最想帶走的風景。

拚共好!連結地方社群

結合藝術家,監獄變美國最佳旅館為了進一步讓人情味被凸顯,山崎亮說服社區居民打開家門,讓遊客住進去。而這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至少要三年以上才能有成效,」他說。

鄉村經營需要時間、固本,規模與利益導向都不會成功,但固本了,就會出現「小而充實」的人口組成,並且「三個人,做三十年的生意。」再尋根、轉化成經濟價值之後,鄉村營運長的第三關,是共好。

近年連續兩次被美國雜誌《U.S.News &World Report》選為美國最佳旅館(Best Hotels in the USA)的美國新墨西哥州「安納莎利旅店」是經典案例。

本來做為少年監獄的空間,如今成為旅店,雖由外地人經營,卻能成功的關鍵,在於與地方的「傳統社群」結合。

旅店的內裝、家具、販售的作品都是在地藝術家的創作,手工香皂、衛浴用品,是當地原住民香草的製品。餐廳與與當地有機農民合作,九成以上食材採用在地。甚至,吃不完的剩食給予當地游民,廚餘做為堆肥,或給當地養豬場使用。

與地方社群的共好,確保了生態、社會中的平衡,於是根經濟才會像原生種般的自然生長,快慢不定,但產生的養分全都均分。例如,穩定的食材購買讓當地居民不用被課土地開發稅,更不用因為怕課稅而被迫賣地。旅館得到的好處更不用說了,穩定的上下游以及員工,加上獨特的消費體驗,讓它無法被其他旅店取代。

尋根、轉化、共好,營運長們需要的不只是數字上的能力,但每一步的獲得,也不只是數字上的增加而已。

「都市化很好複製,台北一〇一再高也不是永遠的第一高,」台北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李永展說,真正從地方長出來的根經濟,雖然長得慢、規模無法快速擴張,不過一旦發出苗來了,這樣的經濟體來自土地,不如工廠可以搬到其他地方,或者被其他產區的產品取代,這是誰也複製不了的,只要在地的社會、環境資產不被破壞,其他地方無可取代。

專訪日本最強鄉村營運長

瀨戶內藝術祭規畫人:年輕人,鄉村才是你的舞台「比起一百萬人只來一次,不如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日本社區設計師山崎亮,經手過兩百件社區改造案,三年前更創建日本首個專攻社區設計的大學科系,是社區設計公認的第一人,可謂是實戰經驗最豐富,日本最厲害鄉村營運長。

在他眼中「人與人的聯繫」有多深,決定經營成敗。和偏鄉磨合十幾年,如何得到這結論?以下是他接受《商業周刊》專訪口述摘要:日本哪裡才有最新潮咖啡店?不是在澀谷這樣繁榮的地方,因為租金太貴了。反在鄉下,可以用舊房子、寬廣的場地,打造自己想要的空間。以這樣的機會來說,比起都市,地方更是年輕人活躍的舞台。

都市裡,往往連撞到人會說一句「對不起」的人都沒有,一定有年輕人因此感到寂寞無法融入。他們開始尋求回鄉,重拾濃厚的人情,可以說是自然的結果。

要啟動社區設計,在地居民一定要自己思索、起身行動。必須先知道自己地域的優缺點,再從全國、全世界的案例來排列組合,找出自己想做的事情。

鄉村營運要成功,重點在於溝通。第一,重視感性,不光靠理性協調,在「正確」與「開心」取得平衡。再來建立關係,信賴才能彼此信服。第三,讓社區自食其力,比起給釣竿,會釣魚才能永續經營。

三不要,則是不否定任何提出的意見;不搞小團體,避免少數人自High;不強迫參加,不要破壞主動參與的喜悅。

就算鄉村人口續減,仍可以做到「縮減下的充實」。你會想住在居民一萬人,但只有一千人參與的小鎮;還是人口剩下八千人,卻有兩千人活躍投入的地方?

未來,就連都市也會面臨人口減少,這卻是鄉村二十年前就開始經歷的問題。都市要向鄉村取經的,就是如何從人與人的聯繫中,產生出新的事業,尤其是結交到年老也能繼續來往的夥伴。從人際交流的喜怒哀樂中創造人生,才是社區設計的終極目標。(口述整理.吳和懋》

撰文: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52

好於美日韓!我國外貿出口累計降幅已連續5個月收窄

商務部17日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據海關統計,1-7月,全國進出口13.21萬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出口7.6萬億元,下降1.6%;進口5.61萬億元,下降4.8%;順差1.99萬億元, 增長8.7%。(以美元計,1-7月,全國進出口20278億美元,下降8.7%。其中,出口11676億美元,下降7.4%;進口8601億美元,下降10.5%;順差3075億美元,增長2.6%。)從1-7月外貿運行情況看,我國外貿繼續保持回穩向好的態勢。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從外貿發展態勢看,外貿出口累計降幅已連續5個月收窄。3月份以來,我國外貿出口累計降幅已連續5個月收窄,外貿出口好於美、日、韓、俄、印等世界主要經濟體。我國外貿回穩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

二是從企業主體看,民營企業仍然是出口主力軍。1-7月,民營企業出口增長3.6%,占全國外貿出口的46.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出口占比超過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出口主體地位。國有和外資企業出口分別下降6.8%和5.6%,

三是從國際市場看,對部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出口好於總體水平。1-7月,我對菲律賓、俄羅斯、泰國和印度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分別增長26.1%、14.5%、9.4%和7.3%。對歐盟出口增長1.7%,對日本出口下降0.2%,分別快於出口整體增速3.3和1.4個百分點。

四是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占比不斷提升。1-7月,一般貿易出口增長0.8%,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5.7%,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加工貿易下降7.8%,已連續17個月下降,拉低整體出口增速2.7個百分點。

五是從商品結構看,大型成套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保持正增長。1-7月,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下降1.9%和1.6%,但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增長3%,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長2.9%。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0.2%,其中,玩具、塑料制品、紡織品分別增長14.5%、4.4%和3.9%。

六是從區域布局看,東部地區進出口好於全國。1-7月,東部地區進出口11.33萬億元,下降2.4%。中部地區進出口9392億元,下降4.5%。西部地區進出口9427億元,下降7.8%。

七是從進口看,部分大宗商品進口數量保持增長。1-7月,原油、鐵礦砂、銅精礦等10種大宗商品量增價跌,數量增長3.1%-36.2%,價格下降9.6%-33.9%,合計減少付匯57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0億元),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98

亞投行擴容壯大:規模可能僅次於世行,美日還未表態

8月2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高峰會上表示,9月開始,亞投行將啟動30多個國家提交的成員國資格申請審議程序。

“亞投行的成功籌建和順利開業,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金立群說。

在今年6月25~26日舉辦的亞投行年會期間,金立群曾在記者會上表示,新成員接納的截止日期是2016年9月30日,希望亞投行的新成員能在2017年初加入亞投行。

這意味著,目前已有57個創始成員國的亞投行將大幅擴容。如果提交申請的國家都獲得通過,成員國將很可能超過90個,這一數量超過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複興開發銀行,亞投行也將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多邊開發機構。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亞投行擴容的意義很大。”

李巍認為,一方面,亞投行如果能實現擴容到90多個成員國,很顯然有利於中國發展經驗,特別是中國基礎設施發展經驗的傳播和分享。另一方面,亞投行的擴容說明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了,有利於實現中國一直推行的“夥伴關系網絡”外交戰略。

分享中國發展經驗與成果

金立群25日表示,中國政府倡導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不僅在中國,也在全球得到了廣泛認可與共鳴。亞投行的成功籌建與開業,同樣體現並踐行著這五大發展理念。

金立群介紹,從一開始,指導思想就非常明確,現有多邊發展機構好的經驗做法,要吸收借鑒,但不會克隆它們,而是創新發展。作為第一個由亞洲發展中國家主導的新型多邊開發機構,創新治理機制,確保董事會所有職能得到切實發揮的前提下,建立了非常駐董事會制度,以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在提升決策效率的同時,建立起非常明確清晰的問責機制;項目采購和人員招聘,向全球開放;結合國際標準和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確立了一套環境與社會政策,充分體現綠色發展理念;主要以基礎設施為支持對象,推動互聯互通,正是為了促進區域聯動共享式發展。

他還強調,亞投行倡議的提出,來源於很多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經驗。

李巍告訴本報記者,雖然亞投行的制度設計基本上模仿了世行和亞開行的一些制度設計,但不可否認的是亞投行由中國主導成立,所以一定會體現中國開發性金融實踐等經濟發展理念。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國與國經濟的競爭,除了是經濟規模的競爭、技術能力的競爭,還是發展理念的競爭。”李巍說。

李巍認為,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最成功的一個方面就是中國的開發性金融,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代表的政府主導的開發性金融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巨大貢獻。在世界各國中,中國當前的基礎設施基本上是一流的。為什麽中國能夠把基礎設施建得這麽好,確實是值得總結和傳播的。

擴容成功或將面臨新課題

在目前亞投行57個創始成員國中,有37個域內國家,占亞投行股份的75%;20個域外國家,占股份的25%。

金立群此前曾介紹,亞投行新成員資格向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成員開放。符合申請成員資格的申請國家或經濟體經理事會特別多數(即理事人數占理事總人數半數以上,且所代表投票權不低於成員總投票權一半)投票同意後,可成為亞投行成員。

李巍告訴記者,更多非亞洲域外國家的加入,給亞投行提出了新問題,那就是亞投行今後的業務是否要限於亞洲。擴容後,亞投行90多個成員國將占據全球200多個國家中的近一半,亞投行本身的規模已經超越了一個地區性銀行。

亞投行並沒有官方公布提交申請的30多個國家的具體名單,但其中加拿大等錯過當初創始成員國申請的大國以及更多希望加入亞投行的歐洲、非洲和拉美國家。

截至目前,美國和日本這兩大經濟體尚未對申請加入亞投行有所表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60

發改委:與美日等發達國家比 我國物流成本依然較高

降成本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國務院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從稅費、融資、交易、人工、用能用地、物流、資金周轉、內部挖潛等八個方面,提出30條具體措施,打出了降低企業成本的“組合拳”。《工作方案》提出,要較大幅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並設立了具體的量化指標,對於提高實體經濟企業物流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大意義。

一、企業物流是實體經濟降成本的重點領域

物流業作為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複合型服務業,對於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很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降低產生物流費用企業的物流成本,並以企業改變物流運作方式即供應鏈管理和服務外包,發展第三方物流,實現企業物流轉型升級,從而有效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

由於產業發展階段、結構和運作方式等原因,我國物流成本長期處於較高水平,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在16%以上;企業經營層面,物流費用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至今未低於8%,其中工業企業的這一指標更是接近9%。初步測算,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就可為工業企業節省超過9000億元的費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超過6500億元的效益。

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成本依然較高。上述兩個指標中,目前,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約為同期美國的2倍、日本的2倍、德國的1.9倍、印度的1.3倍、巴西和墨西哥的1.4倍;物流費用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大約比美國高0.6個百分點、比日本高3.5個百分點。雖然過去幾年有所下降,未來我國物流成本依然還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物流成本占據了企業成本的較大比重,又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間,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企業“第三利潤源泉”,是我國實體經濟企業降成本的重點領域之一。

二、一年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為充分釋放物流這一“第三利潤源泉”,去年以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政策措施,物流業發展環境獲得了明顯改善。

一是進一步完善了物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按照《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要求,出臺了《物流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0年)》、《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等專項規劃,對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戰略框架進行了細化和完善。

二是推進了物流重點領域的發展。先後出臺了《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幹意見》、《關於加強物流短板建設促進有效投資和居民消費的實施方案》、《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幹意見》、《“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對快遞配送、農村物流、冷鏈物流等重點領域給予了一定支持,對物流與互聯網、物流與交通融合發展產生了較大促進。

三是加大了物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先後開展了“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城市”、“多式聯運工程”、“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等試點示範工作,鼓勵地方和企業開展物流創新和先行先試,並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

四是進一步減輕了物流企業負擔。先後發布了《關於繼續實施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關於完善港口建設費征收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大幅降低物流企業的要素使用成本和稅費成本,增強了企業活力。

在政策推動下,我國物流業運行效率和發展質量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6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物流運行總體穩中有進;煤炭、冶煉物資等傳統行業物資運量同比下降超過10%和5%,醫藥、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電氣機械等高技術產業物流增長達到10.4%、9.2%和8.9%,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56.7%,物流需求結構持續優化;社會物流總費用同比增長2.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物流運行效率有所提升。

特別是物流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產生了許多新業態,大幅提升了物流服務的效率與水平。如傳化“智能公路物流網絡運營系統”全國落地城市擴展到80多個,彌補了公路領域的物流短板,推進了行業的集約化發展水平;京東自建、整合各類城市社區自提櫃超過8000個,物流配送網絡的規模和覆蓋範圍不斷擴大,“最後一公里”效率顯著提升,物流綜合成本進一步下降。

三、《工作方案》的出臺使企業物流成本有望繼續降低

《工作方案》提出了“改善物流業發展環境,發展運輸新業態”、“合理確定公路運輸收費標準,規範公路收費管理和監督執法”、“規範機場鐵路港口收費項目,清理不合理服務收費”等三條措施。其基本邏輯是,利用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間的價值傳導機制,從提升物流企業經營效率、降低物流企業負擔入手,出臺有利於企業先進供應鏈物流服務系統建設的具體措施,不僅會對降低物流企業成本起到促進作用,以便提供更加“價低質優”的物流服務,從而降低制造、商貿企業的物流成本,而且將以社會分工的深化達到降低實體經濟總成本的效果。

通過健全物流標準體系,推廣城市配送、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無車承運人等物流運輸新業態,物流業運行效率將獲得提高。通過取消二級公路收費、嚴查公路“亂收費”“亂罰款”、清理機場鐵路港口不合理收費,物流企業的稅費負擔將進一步降低。可以預見,在《工作方案》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智能化、標準化水平將不斷提高,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應用將更加廣泛,新型物流業態將更多湧現,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物流費用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有望繼續降低,企業物流能力建設和水平提升的步伐會不斷加快。

(作者: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 賀興東 江鳴 謝雨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29

美日力保TPP不能黃 若失敗將令美國在亞太領導力受質疑

在訪問亞洲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表露了要在離任前為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同美國國會再拼一次的決心。

不僅如此,在訪問老撾之際,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對TPP議題保持低調平和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一下子露出了鋒芒,表示如果TPP失敗,這將不僅僅產生經濟後果,而且會令美國的領導力在亞太這一重要區域受到質疑。

“即便國內政治困難,我要在離任之前繼續猛推TPP在美國國會通過,因為我認為這對(亞太)整個區域和美國都重要。”奧巴馬表示。

此前在9月5日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日方記者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TPP不能黃,下一步就將努力讓TPP在日本國會獲批通過。

對東南亞最後一次訪問仍“推銷”TPP

這極有可能是奧巴馬任內對東南亞地區的最後一次訪問。在訪問前的吹風中,白宮就暗示奧巴馬將親自上陣推銷TPP。

6日,在老撾訪問的奧巴馬表示,TPP如此重要,不僅僅是因為其在經濟方面的原因,也因為TPP具有重要的戰略利益:TPP是美國重新平衡亞太地區的核心支柱,而貿易和經濟增長將支持美國的安全同盟和區域夥伴關系的發展,這將促進該區域的一體化,並加深整個地區的信任。

此前在杭州的一場小型記者會上,奧巴馬表示,他不需要向其他已經參加談判的亞洲領導人“推銷”TPP,因為他們知道這對於他們自己的國家都有益。

“TPP能夠開放那些此前關閉的領域和市場,如果你好好看看它的結構的話。”奧巴馬表示,”我們的市場比他們的市場大部分都要更開放,因此我們將從(他們)降低關稅等諸多方面受益。”

“但對他們(亞洲國家)來說,他們從結構性改革的激勵中受益,並在長期範圍內將重振他們的經濟。”奧巴馬提出,譬如日本的安倍首相,他正在做開放此前在很多方面都關閉的市場的艱難決定,但是他也在面臨幾十年的停滯和增長乏力問題。他對日本人民說的是,“如果我們要擺脫這一點,那麽我們將不得不改變我們做生意的方式,這為我們提供了要如何在世界上更有競爭力的路線圖”。

安倍則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必須盡早讓TPP批準案在秋季臨時國會(9月26日)上獲得通過。

離任前要再跟國會拼一次

奧巴馬此次出訪,還將出席東盟系列峰會。他表示,就目前有關TPP的問題,“我會告訴他們的是,美國從來沒有順利地批準過貿易協定,但最終都能得到完成”。

“而且我打算把這件事情搞成。”奧巴馬稱,無可爭辯的是,TPP它所創作的貿易協定比目前的現狀都要更好。

奧巴馬還表示,現在沒有人能有能力說服他TPP有缺陷:“即便是那些批評貿易的人,現在也沒有能力能給我描述出TPP不能為美國工人和美國企業顯著改善現狀的圖景來。”

“所以我打算做這樣。”奧巴馬表示,“等大選季節結束,我們就要反駁那些亂糟糟的噪音。”

目前,奧巴馬政府仍希望美國國會能在明年1月20日他離任前批準TPP,並希望充分利用11月8日之後的跛腳鴨時期推動對TPP的批準。

在8月12日,奧巴馬政府悄悄釋放出一項《行政行為聲明》,表明白宮已正式通知國會將把有關TPP的法案送至參眾兩院的議員面前。

可惜的是,由於得不到兩黨任何一方候選人的支持,參眾兩院尚無在11月大選結束後的“跛腳鴨”期間對此進行投票的計劃。

即便是奧巴馬政府官員再打“中國威脅論”牌也無濟於事。中美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成員邁克爾·韋塞爾(Michael Wessel)一針見血地指出,TPP目前如此步履蹣跚,原因就是奧巴馬政府賦予了TPP過多外交政策的內涵,而在真正的經濟紅利方面考慮不足。

“從非常早期開始,論調就從為美國創造就業轉向了在亞太地區的外交政策。”韋賽爾表示,“美國工人早就厭倦了這種為了外交政策目標而犧牲自己工作機會的暗箱交易了。”

TPP歷經5年多的談判,在2015年10月達成一致,其中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越南、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2016年2月正式簽署協定文本,目前還需獲得各國立法機構批準才能生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956

美股三大股指周一高開 美日央行本周議息

受原油期貨上漲帶動,美國三大股指周一高開。市場都把焦點放在美聯儲與日本央行本周將舉行的議息會議上。

標普500指數高開5.41點,漲幅0.25%,報2144.85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67.32點,漲幅0.37%,報18191.12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高開19.10點,漲幅0.36%,報5263.67點。

美聯儲將在20至21日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上周表示,應避免過快撤出超寬松貨幣政策,令市場更加看淡本周加息的機會,但會更關註耶倫講話,或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在利率前瞻中可能出現的加息時機暗示。

日本央行也將在20至21日議息,評估其寬松貨幣政策。了解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稱,該央行檢討政策時,將考慮把主要政策目標由基礎貨幣轉至利率,使得負利率成為未來貨幣寬松的核心,這意味著日央行的大規模刺激舉措,已接近其極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94

TPP受挫後 日媒渲染美日加強同盟

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赴紐約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會談兩周後,日本媒體忽然發布消息稱,在那次會談中兩人就加強美日同盟達成了共識。

同時,日本政府開始協調把2017年度預算案中的防衛費增至創歷史新高的5.1萬億日元(約合3080億元人民幣)。有分析認為,這看似無關的兩件事,實則目的是一致的,特朗普在大選中曾提出要日本全額支付美國在日駐軍費用,在其亞洲政策尚不明朗之際,日本正努力展現負責的態度,以穩固美日同盟。

截至記者發稿時,美方尚未透露關於加強美日同盟的相關消息。

日急欲加強同盟

當地時間11月17日,安倍在秘魯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前率先趕到紐約同特朗普會面,本希望當面解釋,讓特朗普對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予以理解,並再次確認強化美日同盟,爭取建立個人間的信任。

在約90分鐘的會談後,安倍表示不便透露具體內容,但有信心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日能維持互信的關系。他說:“特朗普是一位值得信任的領導人,對此我非常有信心。”除此之外,沒有更多實質性內容。

幾天後,特朗普毫不留情地在“百日新政”計劃中宣布,上任第一天將簽署退出TPP的意向聲明。這讓一直在為TPP奔走並讓國會強行通過TPP法案的安倍感到尷尬,也讓他遭到在野黨的諸多質疑和批評。

在1日的日本參院TPP特別委員會會議上,有人提問如果特朗普提出以日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等雙邊談判來取代TPP將如何應對時,安倍避而不答,僅表示:“關於TPP的關系上將如何應對,在此不予作答。”

據日本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在安倍和特朗普的第一次會談後,希望他們能夠在下次會談時達成協議加強美日同盟關系。該人士稱,兩人的下一次會談預計將安排在明年1月特朗普正式就職美國總統後,而安倍也派出官員前赴美國和特朗普身邊親近的人進行一系列接觸和會談。

2日,在安倍和特朗普會談過去2周後,日本共同社引述該國駐美國大使佐佐江賢一郎的話稱,安倍與特朗普11月在紐約舉行的非正式會談中就加強日美同盟達成了共識。

“羅斯非常支持日本”

同時,共同社還報道稱,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1日與被提名為特朗普新政府商務部長的投資家、知日派人士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的代理人在東京都內舉行了會談。麻生收到羅斯的親筆信,信中提到“日美合作關系很重要”。麻生和代理人還就“安倍經濟學”和美國下屆政府經濟政策交換了意見。

羅斯在大選期間就曾擔任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和籌款人,被視為自由貿易推進派,同時和日本頗有淵源,1999年,他收購了經營破產的前幸福銀行(現關西城市銀行)並成功重組,他還擔任紐約日美交流團體“日本協會”主席。因此,日方十分期待他能成為與特朗普溝通的橋梁。不過,羅斯也曾直言TPP是“很糟糕的協定”。

羅斯原本計劃與麻生舉行會談,但由於剛被提名為商務部長而緊急取消了赴日事宜,把親筆信交托給了代理人。在麻生和代理人的會談結束後,後者對媒體稱“羅斯非常支持日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