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經緯創投中國基金管理合夥人、聯席創始人張穎,原文標題“泡沫就在那里——致經緯系CEO們的公開信”,轉自公眾號“經緯創投”)
經緯系的CEO們,
幾個小時前,我的同事剛剛簽下了經緯創投今年第45個案子——今年才過了三個季度!我想是時候給你們發一封公開信了。
在過去的9個月中,如果稍微留心一點,你們應該也可以感受到創投圈正在變得無比的瘋狂。融資額屢創新高、公司估值和上市行情節節攀升——前幾天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更讓世界對中國信息產業、互聯網公司實力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今天,我想和你們聊聊硬幣的另一面:市場從“貪婪”轉向“恐懼”的關鍵節點只在彈指之間。
經緯到今天在國內已經投資超過190家公司,任何一個時間點我們都有30家公司在融資、M&A或準備上市。這麽多家公司以及背後頻繁發生的溝通與交易,使得我們在某種意義上,變成一家擁有豐富樣本的“大數據”機構。我們對市場上任何一點風向、對所有主流投資機構的策略甚至每一個GP個人傾向的細微變化都極其敏感,也更容易基於此對某種趨勢做出預判。
即便如此,我也無法準確告訴你低潮何時到來,甚至無法負責任地得出結論,低潮是否會在12個月內到來。但我會跟大家分享這個邏輯:為什麽我說現在的熱度必將轉冷;以及假如市場真的出現變化,經緯會和你們一起做些什麽。不管泡沫是否到來,在今天我們能選擇的最好策略就是:做好準備,逆勢發力。
我想有兩個指征可以供你們參考:
1. 二級市場大規模回調的可能性比較高
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14年已經第33次創下新高,但在不斷沖擊新高的繁榮背後其實存在著極大的隱患;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成份股中,約有47%的個股相比它們過去12個月中的峰值已經有至少20%的跌幅。
最近我和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全明星基金創始人季衛東先生談話時,他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他近期內分析了過去20年標普500指數與美國GNP相除的比率數據;這個數據是 2001年巴菲特在《財富》雜誌首先提出的,也被認為是衡量(股市)估值最佳的“單一指標”。
在過去的20年中,這一指標接近或者超過100%發生過兩次分別是1999-2000年和2007-2008年,而與之對應的分別是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7-2008年的經濟危機。過去5年的美股大牛市已經將這一指標又一次拉到了100%,雖然還沒有達到互聯網第一次泡沫時期的120%,但回調或許已經接近——巴菲特現在的資產中,現金的比例已經達到歷史最高,這或許也是一種信號。
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長,看過去80年標普500指數的5年滾動收益,如圖:
那麽在這過去的80多年中,標準普爾500指數-5年期滾動收益超過200%一共發生過3次:1937年、1987年和2000年,之後就發生了三次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和股市的大幅下調,而這一指標在今天這個時點已經達到180%,結論我想不用多講。
2. 未上市企業融資環境極其瘋狂
二級市場的“火熱”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到了一級市場,僅僅幾年前我們衡量一家科技企業上市後的價值指標還是“十億美金俱樂部”,可今天你們會發現眾多的非上市科技企業已經輕松到了這一量級(鑒於經緯幾年來在無線領域的早期布局,我們光是今年就有7家公司上市或超過10億美元市值),更甚的諸如Uber、Dropbox這些企業通過VC融資在未上市之前就都已經達到百億美金的市值,幾十億美金甚至上百億美金的收購(WhatsApp, Oculus)也頻繁出現在今天的美國和中國科技行業之中。
而在早期階段,創業公司天使、A輪的價格也都較以往有大幅的提升,就像矽谷資深投資人Bill Gurley前段時間表達的:“No one's fearful, everyone's greedy, and it will eventually end.” 在美國甚至已經有一些科技公司在選擇辦公場地的時候直接與房東簽約10年甚至15年——融資所獲得的資本是讓這些公司去發展壯大的,沒有投資人會想他們拿去租這麽長時間的房子——同時這也表明地產商們也認為今天的租金價格已經是高點,所以他們才願意簽長約。
2014年中國早期的TMT投融資市場中,火爆的現象也異常明顯。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瘋狂地投資項目,之前不太常見的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融資開始變得極其平常,創業項目每輪融資之間的時間差被迅速縮短,甚至上輪剛結束就漲價幾倍開始下輪新融資的情況也變得“合理”且頻繁起來。
很多人會說今天這個時點對於創業者來說是“最好的時代”,我同意且堅信。在未來10年內,中國互聯網/無線新興公司占GDP的份額將越來越大、前景也必然越來越光明。但物極必反的原理我想大家都懂,國內的VC行業在2011年有過一個短暫的高峰然後由於窗口期的問題在2012年迅速回冷,由熱轉冷的變化僅僅發生在幾個月之內,當調整來臨,原來可以融資千萬美金的公司在那時候砍一半、砍三分之二融資額都融不到,也會有很多融不到錢的創業公司將在短暫的黑暗中倒下。
熟悉我們這個行業的人可能都知道今年很多基金融到錢了,大家拼命做案子,包括我們在內的幾家比較主流的基金,今年截至到今天所投資的案子數量都比去年的2倍還多。可這樣的態勢還能延續多久呢?一個基金的體量、團隊決定了其投資的案子數量和速度,現在看起來,盲目樂觀是非常危險的。
9月22日,老虎基金創始人Julian Robertson在公開場合稱:他不知道泡沫何時會破裂,但一定會是以“非常糟糕的”方式破裂。
上面說了這麽多關於市場情緒和未來走向的事情,作為一個天天和創業者打交道的人,我想我們還能做的就是給我們所投的公司一些建議:
最後我想多說一句,資本市場變化無常,我的想法也僅僅是無數聲音中的一種;我也不希望冬天這麽快的到來,但假設真的來了,你們也不用過分害怕,經緯一定會一如既往地為你們提供支持和幫助。
無論如何,CEO們請盡快找下和你們相關的經緯同事溝通下具體的應對策略,同時請務必確保自己賬上有足夠9-12個月的現金儲備。泡沫本身並不可怕,面對危機永遠是危險與機會共存,只要是本身有靠譜的團隊,早點融到估值金額合理的資金,寒冬的到來長遠來說是件大好事。它只會加速沒有準備好的競爭對手的滅亡,和在新一波牛市來臨時成就一個更加強大兇悍的自己。“Let's Win Together.”
澳大利亞財長Joe Hockey近日訪華期間表示,中國政府收緊信貸才是澳方必須小心的,要為中方戳破房產泡沫帶來的一切短期陣痛做準備。這與澳最大行業養老基金最近避免增加對華投資的舉動共同體現出,澳方對中國信貸泡沫的擔憂。
Hockey的上述言論表明,澳方真正的擔憂已經從中國征收進口煤炭稅轉移到了中國收緊信貸。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進口規模幾乎占澳大利亞出口規模的三分之一。Hockey稱:
“那里(中國)的房產泡沫顯然在擠出,那將給整個經濟帶來連鎖反應。”
“那會對我們貿易的名義增長造成影響,我們要設法做預防。貿易下滑會比我們現階段預計的還糟,但不會是恐慌的形勢。”
昨日公布的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增速為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最低。Hockey對中國經濟增長持謹慎態度,認為中澳雙邊自貿協議將有助於本國經濟免受中國經濟下滑影響。
這種謹慎看法也體現在澳大利亞最大行業養老基金AustralianSuper的最新投資決策上。AustralianSuper最近宣布,在中國的信貸泡沫破滅以前,會避免增加對華投資。
AustralianSuper的亞洲區經理認為,中國政府收縮信貸可能抑制澳大利亞國內房產、教育和旅遊的需求。他說:
“這些都極大依賴中國。當中國收緊信貸時,所有這些需求的來源都會成為受害者。”
“在信貸問題解決以前,我們難以找到增加投資的合理論據。”
不過,AustralianSuper預計,中國資產價格受沖擊只是暫時的,中國可以避免銀行業危機,未來20年的表現仍會強於發達國家。(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投資互聯網項目的估值,越來越像北京房價走勢,估值和投資價格一年比一年高。 (CFP/圖)
互聯網投資這幾年水漲船高,大批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兩月來,連續有投資人警示互聯網投資泡沫形成,但更多的人仍然不為所動。
2014年10月25日,經緯創投中國基金管理合夥人張穎在參加一個公司慶典時,再次給投資圈扔了一顆炸彈。他說融資市場泡沫很大,過去一年創業項目平均估值漲了三倍。
經緯創投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創業投資基金之一,而經緯創投中國基金是在2008年發起,迄今已在中國投資了190家公司。
此前一個月,張穎就給經緯投資的所有公司的CEO發了公開信,要求他們把融資的錢省著點花,他認為市場泡沫太嚴重,很快要破滅。
與過去相比,創投基金的錢正在減少。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徐宇明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基金募集並沒有像投資一樣飛速增長,人民幣基金的募集甚至出現下滑。
清科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創業投資市場募資總額10.82億美元,募資總金額同比下滑39.7%。39只新募基金中34只為人民幣基金,募資總額7.43億美元。
投資人的擔心不無根據。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的估值已經高得令人咋舌。11月4日,彭博的消息稱,成立才四年的小米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估值高達400億-500億美元。以11月4日的股價粗略計算,小米的這個估值水平幾乎是目前阿里巴巴市值的五分之一,百度市值的一半,日本索尼市值的兩倍。
張穎在9月23日給經緯投資的所有公司的CEO們發的那封信中指出,互聯網現在有很大的泡沫,而且即將破滅。張穎的主要依據是,2001年巴菲特在《財富》雜誌首先提出的一個比率,也被認為是衡量(股市)估值最佳的“單一指標”。即標普500指數與美國GNP相除的比率數據。
在過去20年中,這一指標接近或者超過100%發生過兩次分別是1999-2000年和2007-2008年,而與之對應的分別是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7-2008年的經濟危機。過去5年的美股大牛市已將這一指標又一次拉到了100%,雖然還沒有達到互聯網第一次泡沫時期的120%,但危機不遠了。
張穎給出的建議是,想融資的創業者得抓緊了,正在融資的,不要貨比三家挑三揀四了,速度比估值重要。剛融完資的,要謹慎花錢,準備去上市的,別太樂觀,要練一下內功。張穎還明確要求經緯系旗下的公司,要保證9-12個月的現金儲備,準備過冬。
一些在過去15年里收益頗豐的投資人,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10月9日在位於深圳南山區創業園的3W咖啡的一場活動上,也對未來行業走勢表示悲觀。他判斷,明年美國會進入一個加息的周期,利息會漲上去。流到股市的錢就會變少,很多IPO就上不了,投資公司就沒法套現再繼續投資別的創業公司,所以創業者會遇到一個冬天。包凡曾經是京東等剛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的財務顧問。
但很多樂觀的投資人表示,今天的互聯網行業跟15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2000年到2010年的互聯網是PC時代,2010年後的互聯網是移動時代。PC時代的中國創業者主要是複制國外的商業模式,基本都是把線下業務搬到線上。移動時代的商業模式,出現了很多全新領域,比如O2O、智能硬件、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
2000年時,只要是名字以“e”打頭或者“.com”結尾的公司都受到資金追捧。如今所有跟O2O和智能等熱門詞匯沾邊的創業項目,基本都能拿到融資。
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覺得情況沒有那麽嚴重。他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給了創業者比較低的國際化門檻,國外用戶能輕松在手機上使用中國創業者的APP。如今人才積累也比2000年左右好很多。那時候創業者大部分是第一次創業,對互聯網從頭開始學習。現在的創業者很多都是從BAT(百度、阿里和騰訊,簡稱BAT)出來的。一些創業者甚至還能自己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創業。VC行業和市場的資金量也比此前多很多。這些因素都讓投資成功的概率增大。
“這批創業者里最有可能冒出下一批BAT。”李宏瑋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紀源資本當前的投資策略是理性但願意冒險。該公司曾投資阿里巴巴、土豆、美麗說、UC瀏覽器、去哪兒和YY等公司。
多位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投資人都做了一個比喻,目前投資項目的估值,越來越像北京房價的走勢,估值和投資價格一年比一年高。好項目就像好房子,雖然價格高,但投資好房子,至少能保值。就算跌,好項目的抗跌能力也很強。
實際上,過去15年里,關於互聯網泡沫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尤其是每次遇到大量創業公司出現在同一個領域的時候,泡沫論就會出現。過去15年里,互聯網行業先後出現過門戶、SP、網遊、社交、電商、團購、LBS(基於地理位置的互聯網服務)、O2O、互聯網金融、手機遊戲和智能硬件等熱門領域。
每個行業熱的時候,市場錢就多,創業者大量湧入,項目估值提升。每一股熱潮就是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所說的“臺風口”。在臺風口,有的企業抓住機會,大量融資然後上市,比如電商領域的京東,社交領域里的新浪微博。但也有人在臺風中倒下,如垂直電商里的樂淘網。還有在高估值情況下依然不願意上市的公司,錯過上市窗口期而遺憾至今,如電商領域里的凡客,團購網站里的拉手網等。
而如今,正好處在O2O、互聯網金融和智能硬件等幾個細分領域的“臺風口”,因此泡沫論再次出現。
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2014年以來在市場上的密集投資並購潮,也助長了小公司的樂觀情緒。傍上BAT大腿的公司包括團購網站糯米網、高德地圖、大眾點評等。
一位匿名投資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投資人來說,退出機制不再只有IPO,賣給BAT成為投資人的一個新退出通道。BAT之間為了爭奪項目,開的價格都挺高。對投資人來說,只要項目不是特別離譜,一般不會砸在手上。
除了BAT入局成為新的投資勢力外,國內一些A股上市公司也在大量收購互聯網遊戲概念的公司。全球移動遊戲聯盟和中國手遊產業聯盟前副秘書長翁經陸提供的數據顯示,僅2013年就有12家A股上市公司動用了超過171億元資金,投資了17家網遊和手遊公司。
一些地方政府比如南京市也拿出資金,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業者在當地創業。一些城市的不同區縣甚至打起了互聯網金融創業項目的搶奪戰。比如北京的海澱區和石景山區,都在建設自己的互聯網金融中心。
另外,一些民間資金也被吸引到互聯網領域。以創業和投資為主題的咖啡廳“車庫咖啡”總經理金子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二三線城市,不少人在給當地“土豪”開培訓班,教他們如何從土豪變成專業投資人。很多土豪以前都把錢放到股市和樓市,甚至是高利貸行業,現在這些行業都不太景氣,於是紛紛開始轉型做互聯網投資人。
起源資本合夥人雷中輝最近成立了一家專門做新媒體投資的人民幣基金,出資者大部分都是國內一些傳統企業的老板。這些傳統企業的“金主”(也叫LP)認為,傳統企業一定會被互聯網改變,自己也急於轉型,但找不到方向,想通過投資互聯網來了解互聯網。
德同資本一位要求匿名的投資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於募集到新基金的投資人來說,一般是七年的投資期,兩到三年投項目,然後是五年等待期。算下來一年內要投很多項目,所以投資人其實沒有太多時間猶豫,必須在一定時期內把錢投出去。錯投不要緊,反正現在也有BAT可能兜底。相反,如果沒把錢花出去,投資人的利益可能受損。
“一開始LP給投資人的管理費一般是按照新基金的募資金額的一定比例來計算,後期是按照投資金額來計算。如果投資太慢,投資人拿到的管理費可能就很低。”上述德同資本投資人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盡管今年三季度創投市場的投資金額在下降,但投資數量卻在增加,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案例405起,其中披露金額的372起案例共投資43.36億美元,投資案例數同比增長33.7%。
2014年年初,紀源資本完成了第五期美元基金和人民幣新基金的募集。其中美元新基金主要投向跨境電商、物聯網和智能硬件領域。人民幣基金更多的是生物醫療、節能環保領域。
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於國內A股市場不景氣,人民幣基金投資的上述領域估值不算高。美元基金投資的這些領域估值比較高,但沒有虛高。因為這些領域剛剛興起,行業離爆發尚且有至少三五年的時間,所以沒有泡沫。
“上次跟雷軍聊天,我們都認為,今天這個市場,如果你不參與,意味著你連移動互聯網大船上的門票都沒有。”投資過3G門戶、暴風影音、藍港和蘑菇街的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本周一希臘與歐元區財長之間的債務談判以破裂告終,希臘憤怒的拒絕了歐元集團提出的延長救助方案,並稱其“荒謬”且“無法接受”。
歐元集團主席Jeroen Dijsselbloem在談判後表示,如果不能在2月份敲定協議,希臘將喪失援助計劃的保護。
這意味著希臘政府很快將失去資金來源,財政狀況也可能迅速惡化。
Dijsselbloem表示,希臘至周五改變想法還來得及。他稱,現在留給希臘的時間所剩無幾,也只有這一周時間,現在整個歐元區集團都強烈認為需要希臘政府來邁出下一步。
希臘方面則看起來依然強硬。希臘財長Varoufakis在談判後表示,希臘不會采取任何單邊行動,若歐盟夥伴願意,希臘準備討論其他條件。不過他還表示,堅信在未來48小時內歐洲將共同努力達成共識。
Varoufakis稱,本來歐盟委員會已經提出了一個“極好”的方案給希臘四至六個月援助的同時暫停緊縮的財政政策。Varoufakis稱他本來已經同意簽署這個方案,但後來Dijsselbloem又提出了一份“有很大問題的”新方案。希臘官員對這份要求延續之前救助計劃的新方案感到憤怒。
這是五天以來,反緊縮的希臘政府和歐元區債權人之間的第二次談判。希臘新政府呼籲擺脫24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和相對應的緊縮政策條款。但談判失敗使得人們懷疑政府是否還有堅持下去的資本。
此外,本周三歐洲央行將決定是否維持對希臘銀行業的緊急流動性援助(ELA),而近期希臘局勢的不穩定導致國內存款大量逃離,僅最近一周便估計有20億歐元流出。
隨著周一談判進展的不順利,歐元、美股期貨也伴隨下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一希臘與歐元區財長之間的債務談判以破裂告終,希臘憤怒的拒絕了歐元集團提出的延長救助方案,並稱其“荒謬”且“無法接受”。
歐元集團主席Jeroen Dijsselbloem在談判後表示,如果不能在2月份敲定協議,希臘將喪失援助計劃的保護。
這意味著希臘政府很快將失去資金來源,財政狀況也可能迅速惡化。
Dijsselbloem表示,希臘至周五改變想法還來得及。他稱,現在留給希臘的時間所剩無幾,也只有這一周時間,現在整個歐元區集團都強烈認為需要希臘政府來邁出下一步。
希臘方面則看起來依然強硬。希臘財長Varoufakis在談判後表示,希臘不會采取任何單邊行動,若歐盟夥伴願意,希臘準備討論其他條件。不過他還表示,堅信在未來48小時內歐洲將共同努力達成共識。
Varoufakis稱,本來歐盟委員會已經提出了一個“極好”的方案給希臘四至六個月援助的同時暫停緊縮的財政政策。Varoufakis稱他本來已經同意簽署這個方案,但後來Dijsselbloem又提出了一份“有很大問題的”新方案。希臘官員對這份要求延續之前救助計劃的新方案感到憤怒。
Varoufakis表示,周一的會議沒有達成協議就結束了,因為歐元集團主席Dijsselbloem提出的草稿文件將在很大程度上把希臘鎖定在現有救助項目當中。
Varoufakis稱,Dijsselbloem所提文本未能充分界定在當前項目上有彈性的範圍,雙方在這點上有重大分歧,他重申政府的立場說現有安排已經失敗。瓦魯法克斯強調,希臘政府拒絕實施明顯會導致經濟衰退的任何措施。
這是五天以來,反緊縮的希臘政府和歐元區債權人之間的第二次談判失敗。希臘新政府呼籲擺脫24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和相對應的緊縮政策條款。但談判失敗使得人們懷疑政府是否還有堅持下去的資本。
此外,本周三歐洲央行將決定是否維持對希臘銀行業的緊急流動性援助(ELA),而近期希臘局勢的不穩定導致國內存款大量逃離,僅最近一周便估計有20億歐元流出。
隨著周一談判進展的不順利,歐元、美股期貨也伴隨下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日,希臘債務談判以破裂告終,今日歐洲股市開盤大跌。
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開盤跌0.2%。德國DAX指數開盤跌0.7%。法國CAC40指數開盤跌0.7%。雅典證交所綜合指數(ASE)開盤跌逾4%。
本周一,希臘與歐元區財長之間的債務談判以破裂告終,希臘憤怒的拒絕了歐元集團提出的延長救助方案,並稱其“荒謬”且“無法接受”。
歐元集團主席Jeroen Dijsselbloem在談判後表示,如果不能在2月份敲定協議,希臘將喪失援助計劃的保護。
這意味著希臘政府很快將失去資金來源,財政狀況也可能迅速惡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泡沫里創業,更要分清夢想和貪婪
每一波科技浪潮下都一定都會產生泡沫。2000年的時候,我在美國,曾經一夜之間,公司幾百塊錢的股票變成了幾塊錢。資本的泡沫、人們心理的泡沫都會存在,但是技術本身被市場接納的程度,是一直在穩步增長。資本數據可能下滑,但互聯網的用戶量是一直向上漲的。
中國市場,幾年前有千團大戰,做團購的很多。當時稍微有一點理性的人都知道,這個泡沫早晚要破滅,今天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的,大多數的團購網已經完蛋了。但是真正做得好的,像美團和大眾會留下來,因為這個業態已經變成消費者接受的行為方式。今天的互聯網金融業也是一樣,有那麽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再過三年一定會有很多公司消失,泡沫會破滅。但是作為一種業態,互聯網金融一定會被市場接受,被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接受。
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很多人現在受創業浪潮的影響,受瘋狂心態的影響,投入創業的大潮當中去。創業是需要某種瘋狂的心態,但是同時這也是一個平衡的藝術,作為創業者你要明白貪婪跟夢想之間的區別。我覺得在泡沫里最大的誤區就是,很多人把貪婪當成夢想,想掙錢,但如果沒有實質性的東西,可以用來改變市場、改變社會,給大家帶來好處,這樣的人趁早不要創業。
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化:還只是工具層面
很多人認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就是把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這是不是互聯網化呢?也是。這是第一層面的互聯網化,這是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媒介或者渠道,是工具層面的互聯網化。
第二層面的互聯網化,是結構和平臺結構的互聯網化。比如大家現在都很熟悉的共享經濟,是利用互聯網聚合的效應,去媒介化,完成了對傳統行業價值鏈的穿透,比如Uber,創造別的業態做不到的新模式。
第三層面的互聯網化就是理念和內核層面的。但具有諷刺意味的,即使是離互聯網最遠的公司也可以實現這一層面的互聯網化。易寶最近在做一個互聯網的平臺項目,利用的就是Uber的理念,比如本來電器銷售要經過層層競銷商,現在是用戶變成粉絲,變成潛在的銷售人員,這些人可以把潛在用戶帶到家里面,把電器賣出去可以分成。
小米也是一樣,小米的互聯網化體現在後臺,例如它的績效管理就不用傳統的KPI,而是利用粉絲經濟作為營銷的延展。這些理念都是第三層次的互聯網化。
互聯網金融業是一樣,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工具層面,比如網銀,傳統銀行把他們的營業從線下搬到線上。第二層面的互聯網金融就是價值鏈重構的,比如P2P、眾籌。還有更極端的就是第三層面的內核、理念層面,比如P2B,這會影響傳統金融機構,影響央行的行為。現在的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化,其實所有的銀行已經在做了,但是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工具層面。
今天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能夠興起,很大程度上跟我們的傳統金融沒有辦法服務一些需要創業的中小企業有很大的關聯。實際上美國也是一樣,八十年代美國經歷過寬松管制,或者解除管制的過程,市場自由化,很多服務於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都是在七八十年代興起來的。中國沒有經過這個,現存的這些銀行也好,金融機構也好,沒有辦法投入到中國五六千萬的中小企業中去。市場有這麽大的空間,第三方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其中創造價值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余晨,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現在有很多估值過高的公司,但大的趨勢是估值在慢慢下降。
i黑馬訊 6月27日,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召開,真格基金合夥人兼CEO方愛之出席並就“新一代創業者的創新精神與創業企業估值”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方愛之認為第二代創業者繼承了企業家精神,並在原有領域進行了獨到的創新,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同時她表示,很多初創公司的估值都被高估了,估值慢慢下降是大勢所趨,但是少部分優秀公司還是會保持較高的估值。
以下為方愛之分享精選:
企業家精神在一代代傳承
在中國我們看到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第一代創業家之後他們會慢慢培育下一代創業者,比如說美團的員工現在開始介入了保險業,他們已經成為了第二代創業的中堅力量。
比如說超越國界航空公司的發展,因為以前大家都應用固定的模式,加入初創的航空企業的模式一開始比較艱難,但是他們現在以最快的方式來推進,這種發展速度難以複制的,他們也越來越願意與初創公司合作用不同的技術來探索更多的市場份額。
從創業者的經驗中可以學到什麽?
中國的一些產品與開發人員都非常優秀,創業者在中外兩個市場也都做得很好,很多的中國企業直接去了美國。微信可能是手機上最好的應用之一,開發微信的這些人才直接越過東南亞進軍歐美市場。
今日頭條發布的新產品,“唱寶”這類的唱歌軟件,印度人可以直接複制來應用,可以看出中國的很多東西都走向全球。所以我想知道這些後,可以直接來學習一下東南亞人與美國人最流行的東西是什麽。
女性企業家表現突出
中國有很多女性企業家,包括淘寶當中有很多的女性店主,在很多創業公司中,聯合創始人是女性,同時會有不少女性的合作夥伴,在投行很多由女性來負責領導,這在美國可能只有5%。
另外,在社會歷史方面,就像我媽媽與我的祖母等很多女性都是職業女性,與其他國家不一樣,她們是出去工作的。中國還有很多老人帶孩子這樣母親就可以出去工作,承擔更多領導的職位。
中國的創新有獨到之處
我覺得有越來越多的人,或者說有越來越多的信息資源將被投入到優秀公司中,但這還是不夠的,我覺得還需要有更多的中國記者來報道這些公司,也需要有更多英文文章與信息來介紹這些公司。
在中國有一個獨特點,就是它並不是由單獨技術人才來實現轉型,事實上人們思維上的變化顯得更為重要。最近很多B2B的創新公司非常火,它們帶來了很多網紅現象,這是因為中國出現了一個跳躍的趨勢。在轉型的過程中很多公司出現了跳躍性的發展,比如說很多餐館開始進行外送服務,包括很多在中國之前沒有的模式,直接從沒有實體的狀態下進入到移動端模式。
直播軟件也創造了一個很獨特的現象,因為在中國娛樂業蓬勃發展,現在大家都用移動端來看,網紅已經成了一種新的娛樂方式,因為人們很容易在微信上註冊一個帳號就可以做直播了,門檻很低。
估值過高會不會帶來新一輪泡沫?
我覺得估值一般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可能在供給側有很多的錢。所以估值多少取決於大家為這個產品投多少錢,當然現在有很多估值過高的公司,但大的趨勢是估值在慢慢下降。
對於很多創業公司來說,不管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都會出現泡沫破裂的時刻,我同意很多的初創公司的估值都被高估了,這也是為什麽股權市場還在伺機而動,有一個更高的估值之後才出手,但是我覺得好的公司還是會有高的估值,這樣公司才可能持續一段時間。
2016年12月27日,技術人員在調試一款無人機。(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圖)
英國《衛報》1月16日的報道稱,美國無人機制造公司Lily Robotics(以下簡稱lily公司)停業倒閉,公司將在未來60天內退還消費者購買無人機的費用。
Lily公司由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兩個畢業生創辦。2013年,lily創始人在畢業旅行時發現,自拍桿很不給力、不解渴,於是想到要研發一款具備“跟飛”功能的自拍無人機。
兩年後,他們做出了原型機,並制作了一個宣傳視頻。在視頻中,lily能實現掌上起降和防水。最大亮點是拋飛功能。用戶可以跟放鴿子一樣,把lily無人機往外一拋,無人機就會自動起飛。用戶只需要揮揮手,無人機就會跟著你拍照和錄視頻。
這個視頻很快讓lily走紅。大量風險投資找上門來,lily挑挑揀揀,選了幾個老牌知名VC。他們自信滿滿,所以早期不願意多融資,只拿了少量資金。
Lily選擇在網上預售,一開始定價是499美元,很快就漲價到800美元,預定量超過6萬臺,但卻在三次推遲交付後倒閉。外媒報道稱,第一次是因為供應鏈的技術跟不上,第二次是因為產品技術和軟件細節需要完善,比如拋飛功能。第三次是lily推遲交付的同時,資本市場變冷,中國的大疆等廠商快速發展,lily的融資遇到問題,最終導致項目流產。
就在lily倒閉的同時,多個國內外無人機公司也被爆裁員。
在lily之前,歐洲迷你無人機Zano就已宣布破產清算。Zano曾在國外主流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打破眾籌金額紀錄。美國無人機公司3DRobotics也進行了裁員,並退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向企業市場轉型。
投資了多個無人機項目的英諾天使合夥人李竹認為,低端消費級無人機將類似手機市場,出現手機設計公司這樣的階段性機會,高端消費級無人機對資本要求門檻提高,天使投資的窗口期即將過去。
迄今,無人機的應用主要是在航拍、農林漁牧、電力巡檢、安防和物流等領域。其中,無人機對航拍市場影響很大。幾年前,航拍從業者一天的收入能有兩三萬元,現在航拍市場的服務價格基本是一天5000元。
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國無人機公司高管。他所在的這家無人機公司正在尋找一條差異化道路,來試圖避開大疆的競爭。
以下是他的口述,由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整理。
這個行業有一些結構性的難度,導致大家一個個敗下陣來。比如Lily 在宣傳視頻里提到的拋飛功能。
拋飛需要飛機在螺旋槳沒有啟動的時候進行操作,要不然容易傷到手。飛機拋出去之後,你要保證飛機反應速度比飛機因重力下降的速度要快。這很考驗計算能力。
而且,如果你拋出去的時候,飛機是反過來的怎麽辦?就算你拋出去是正面的,但一遇到大風,飛機翻轉過來怎麽辦?這些都是需要技術攻關的。
就算這些技術你都能實現,你如何把這個功能以一個比較可控的成本來實現標準化量產?這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我猜Lily 一定是在拋飛技術上遇到了一些不可逾越的難題。Lily 的研發團隊實力並不強,這也是中國無人機玩家們的集體短板。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發團隊數量超過200人的公司不會超過3家。
現在出問題的中國無人機公司,主要是冒進造成的。
很多公司盲目樂觀,看到大疆的產品賣得好,市場被證明了,就認為市場要爆發了,擔心自己的貨不夠賣,很不冷靜地儲備了很多貨,導致庫存積壓。我知道有人儲備了幾萬臺庫存,但現在只賣了幾千臺。這樣一來,資金壓力就很大,裁員也就難以避免。
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產品都在複制大疆,缺乏差異化,很容易被大疆同價位的產品打壓。
大疆產品的工具屬性已經很強了,但市場上很多產品停留在玩具階段。雖然價格便宜,但飛不了多高。尤其是在冬天,最多飛個兩三分鐘,但大疆能飛幾公里。可能你的第一批產品有人買,買回去之後被吐槽,然後影響第二批用戶的購買熱情。
大家沒有在自己的創新領域進行突破,反而是在大疆的主航道上去競爭,而且用的是大疆擅長的招數去作戰,這是大家失敗的主要原因。
要麽跟行業主流產品完全差異化,要麽有足夠產品競爭力,兩個都沒有,肯定走不下去。
現在無人機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初創企業的風口期已經過了,市場進入到冷靜期,變成了一個有門檻的市場。資本也開始聚焦到C輪以後的項目,早期無人機團隊拿到投資的可能性很小了。
不裁員就要倒閉,裁員不管用的話,可能就要賣身了。現在很多無人機公司的投資人已經急了,開始往被投項目里派人,很多無人機團隊失去了對業務方向的控制,行業很快會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