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長江製衣(294)業績短評(updated)


想不到已過了一星期,已經有28個留言,那兩個留言就算了吧。


以下的只是財務分析,若有甚麼意見,請提醒提醒。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9546


據該公司的網頁稱,公司在1949年成立,至今剛60年,所以下年可能有特別息。


據 馮邦彥香港華資財團(1841-1997)稱,該公司老闆陳瑞祺,為廣東東莞人,在1927年出生,22歲自立門戶,在深水創立該公司。其家族主要從事 布匹入口,所以決意主營製衣,最初只供應本地市場,後來因為日本成衣受歐美國家限制,故歐美買家來港訂貨,當時歐美來的訂單以低價為主,數量龐大,業務快 速發展。


1961年註冊為有限公司,廠房亦搬至新 浦崗現址,次年,因英國限制香港紡織品入口,因陳瑞球擔心成衣業受海外貿易主義,故在亞洲當地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等地設廠,以使在面對外國貿易限制 時,能有更廣泛的生產基礎和出口,同時借助各地不同生產條件去製造品味不同的產品,以達致產品多完化的目的。


其 後,業務更拓展至新加坡、法國、意大利、英國和美國等地,形成龐大的海外分銷網絡。1970年8月,在香港會上市,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1972年,國際 多邊纖維協定的簽訂,終止了製衣的高速增長期,故公司開始開拓零售市場,設立馬獅龍(Michelle Rene)、威格等品牌連鎖店。


1988年,公司分拆海外生產及本地零售業務YGM Trading(375) 上市,並在1990年購入香港織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031/LTN20021031072_C.pdf

次年,YGM Trading和孔氏家族開始經營台灣的Heng Tan 零售業務,並在1996年購入Heng Tan 品牌,並把業務拓展至亞洲多國。


2001年YGM Trading 以股權重組的方式,減持部分股權予孔氏家族,次年Heng Tan借殼丁謂的善美環球(448),在香港上市,易名漢登控股。


其後,長江製衣(294)涉足多項業務,如電廠及光學鏡頭及鋁加工業務,最後均以種種理由結束,現時仍專注本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107/LTN20051107021_C.pdf


2005年,公司重組在中國紡織業權益,改由透過持有無錫長聯49%股權持有多家廠房,同年2供1,每股1.8元,亦改名為長江製衣有限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719/LTN20070719386_C.pdf


前年,無錫長聯取得徵地賠償近3.9億,令公司錄得約1億利潤,令公司連連派大息。


去年,大股東家族終於放棄6年經營的亞視,轉讓控股權予查氏家族。此外,公司出售出售馬來西亞業務予新加坡Travelite,換得部分Travelite新股。


現在說說今年的業績。


公司營業額較去年增長5.5%,至16.25億。以半年基準計算,今年下半年營業額約8.47億,則較去年下半年增長7.89%,較去年今年年增長8.87%,表現不俗,可推斷為因小型廠倒閉,業務轉移至大廠。


至 於毛利方面,則約18.60%,較去年的17.57%有所增長。至於半年基準來說,2008年上半年是19.26%,2008年下半年是 15.96%,2009年上半年是17.82%,2009年下半年為19.30%,可見毛利率轉跌為升,且趨勢看來仍延續中,應該是因為出口退稅增加、原 料價格下跌、人民幣值穩定的影響。


但因為錄得其他虧損987.2萬,較去年獲利4,032.4萬少5,019.6萬,故經營溢利有所減少,主要是因為物業重估和匯率虧損所致。


如扣除此等影響,經營溢利率由1.83%,增至3.6%,劇增1倍。


至於因為徵地補償減少,故令聯營公司利益減少一半,至3,819萬。


綜合以上影響,公司盈利大減49.2%,至7,216萬, 若本年扣除補償收益2,500萬、其他虧損987.2萬的影響,及去年補償收益6,500萬、其他 收入4,032.4萬的影響,本年經調整利潤為7,065.2萬,較去年經調整利潤3,662.6萬,實是增加92.9%。


至於派息方面,今年只有10仙,較去年減少56.53%,派息比率約29%,以每股1.44元計算,派息率6.94%。


至於公司資產負債表方面,因應收帳款控制得宜,令現金劇增,故公司現金情況持平。而公司現時資產值8.74億,有4.77億為聯營公司權益,若把之全部撇銷,資產值約1.89元,若把存貨及應收款打8折,約值1.5元,現時股價約1.44元,算是較為合理。


至於未來,公司因外銷較多,故受金融業務的打擊較大,故欲重組在番禺的紡織業務,並厲行節縮,至於內銷市場增長,故公司欲擴張此等市場,另外公司亦準備開拓中亞市場。


在無錫紡織方面,因下年無徵地補償,故管理層預期盈利會大幅下降。

筆者預期,以應付款較去年下降30%來看,加上現時估計接單情況持平的影響,下年公司營業額約跌10-15%,至13.8億至14.6億。


但 利潤方面,利潤率率在節縮及出口退稅增加下,應能上升1%,至4.6%,故經營溢利約6,300萬至6,700萬,加上無錫長聯應能基本盈利約1,500 萬的基礎上持平,假設其他收入平衡,除稅前利潤約7,800萬至8,200萬。以此兩年平均有效稅率約5.3%計算,公司盈利約7,400萬至7,700 萬,折合每股35仙-37仙。


以每股1.44元計算,市盈率約3.8倍至4.1倍,價格尚較工業股約4-6倍來說,是偏低,至於派息比率約30%,估計派息約10.5仙-11仙,股息率約7.3%-7.6%,較一般工業股的股息率6-8%,尚算合理。


故以4-6倍的估值及6-8%的預計息率計算,估值約為1.31至2.2元之間,現時股價尚算在估值下游之間,故有一定水位,可考慮購入作一定價值發現。

註:筆者在2007年8月以每股2.36元購入,取得39仙股息,成本價為1.97元,故有道理向讀者作出購入的邀請,請注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02

策略短評:近來短線資金為主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From


http://consilient-lollapalooza.xanga.com/713065105/item/




恆指黃金比率50%阻力21317,在17/9被gap高開21403突破了,之後在高位企了五日,成交量不停下降,24/9企唔住,一開市低開21399,再以大成交陰燭跌穿21317。

其實21317這個理論的水平,實際上是一個大概的阻力區。趺穿升破不足為奇,但重要是之後出現的事如何。

穿破21317那幾日,只有少量股被炒上,但跌穿21317那天,大部份股票都跟隨。市場廣度依然不足,恒指依然需要調整才有能力向上。

如果因為看好指數而買股票,相信這方法在6月中旬開始便不太成功了。指數實在跑羸很多股份。人們常說股市上升是因為資金推動,那為何資金只推動個別指數股呢?(對,指數股也不是全線上升)。很難知道背後原因,但資金不流入個別股票,在大資金操作上,可以認作為是短炒的。

如果是長線投資的資金很多,股票便會上演尋寶遊戲,行業輪流上升,就如6月前的低估回升期。如果是短線資金多,則他們要考慮退出時的市場廣度,除了指數股,那們未必有膽量去配置資金。

既然是短線資金,那看待指數的表現便更是趨向性了。如果恆指破位上升軌,相信短期資金會有避險行動,進一步推低股市。最近一波股市上升的61.8回調在20400,破位便可確立。

破 位很多時需要確認,但跌市往往很兇很急,確認時人人都止蝕,通常已到達的買入區。個人傾向阻力區減持,破位再減,跌幅夠大,確認跌勢可分段買入,當全行業 跌勢確立或個別行業堅挺向上要考慮積極買進。如果一開始減持,但沒有跌勢,則要考慮買入。這個方向令我由3月至今的波段,多了買賣,但equity curve十分穩定,絶對dragdown少於7%,而只有8月微跌2%。回報高於指數很正常,因為我可進取時可選擇高beta股份。難得的是6月份高 beta股份表現不好,這個選時而回避風險的方法卻可讓回報高於大市。

股市先行了,經濟會慢慢上來。股票很多都不便宜,股市的波動性趨勢性可能減持,策略也要有所改變。價值選股未來可在平淡的股市較容易帶來趨額回報,所以近來我計劃慢慢加大價值組合的比重。

股市調到那裏?如果是基本的38.2%回調,那便是17886;50%便是16637。250天線現在16147,慢慢回升。較理想的回調是50%吧。當然,那都是一些區域,難以準確。還是要邊走邊看,視乎下跌形態,結合多行業多市場分析才行。

基本因素方面,短期內很難變差。經濟在2009Q4至2010Q1其實會有強勁的同比增幅,中國通脹在第四季會轉正。市場方向如果,可看它對消息的反應如何?例如如果市場對經濟強勁好轉為壞消息,因為經濟轉好是收緊信貸的前奏,那便要小心了。

資 金面是不同。中國的資金投放有所趨緩,但通脹及經濟活動等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卻有增無減,加上中央調查地方政策資金投放,短期內A股有擠兌壓力,如果新股發 行及解禁等擴容力度還在加強,A股暫時難有突破,成交量也上不了。資金面的看法,下半年還是要調整為主,要等到下年年初銀行資金投放季節性擴張才較有機 會。歐美收緊力度較弱,也較少條件這樣做,所以港股會比A股較有流動性,但短炒資金不少,對沖基金持倉高位,流動性背景可受短期的避險動作所影響也很正 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4

策略短評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From


http://consilient-lollapalooza.xanga.com/715065350/%E7%AD%96%E7%95%A5%E7%9F%AD%E8%A9%95/


很多行業自6月份已進入調整,這星期陸續突破再展升浪。6月至今的市場廣度收窄被打破,創新高幅度再次增加,動能突破橫行區,散戶依然畏高,熊證暢旺,大市成交增加。

短線資金太少,機會太多,所以要選擇。見眾行業沒有動靜,讓石油與出口業走甩,但它們能否維持成為後來的依據。捕捉了內房及航運的突破,再到保險與能源設備。下一站是水泥玻璃鐵路內房為主。

中線投資表現堅挺,希望提高持股質素。

黃金投資表現呆滯,做了一次波段,但隨著波動性收窄,石油突破,金礦突破指日可待。

市場結構改變:
1國際資金對中國的資產配置會持續提升
2對沖基金活動更會活躍,如沽空(包括埋short squeeze),pair trade,期貨
3海潚後,投資者風險意識提升。

有技術及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設備公司,中長線前境壯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9

黛麗斯(333)業績短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19/LTN20100219259_C.pdf


公司因金融海嘯,影響主要歐美市場表現,本年業務縮減12.04%,至6.33億元。但因為出口退稅增加毛利率上升,加上並無品牌業務撥備及減值虧損及收購開支,以及開支節省等,業績轉虧為盈。


但經調整所有因素及其他收入下,上半年獲利實增約43%,至2,808.4萬。


細看前兩年業績,上下半年是1:1之比,但本年上半年業績,存貨及應付款分別明顯有約50%及20%上升,可見下半年情況應不錯。


設以營業額上半年1.35倍及撇除所有因素的純利率約3.7%計(上半年4.4%、2008年2.9%),公司全年營業額約14.88億,純利約5,505萬,每股盈利5.12仙。


公司淨現金約1.53億,折每股14.7仙。


估值P/E6倍計,加上現金,最多值45.42仙,不太超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25

持續的問題-華瀚生物製藥(587)短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22/LTN20100222331_C.pdf


一盤看來很假的數。

營業額繼續上升,獲利也上去了,利息成本下降主要因為還掉貸款,但其他收入減少及分銷成本增加,影響獲利。


但盈利增加了20%,稅率也沒變動,稅項為何沒有大增加,應付稅項更增加了,付的稅看來更少,有點奇怪。


公司現金減少,主要因為應收款增加2億,但營業額只增加約1.4億,加上稅額沒增,有點增加營業額以增加獲利的嫌疑。

細看應收款,1-90日應收款增加1倍,但91-180日沒大增,不過181-365日又大增,況且其在公告稱「本集團於本期間的業務營運並無因任何季節性或周期性因素而受重大影響。」,可見真的在營業額上有點問題,亦這代表收款的質素有點問題,放錢難收回。


錢足夠營運也要欠債,難道就要白花錢在這兒?

存貨也是不合理的少,就算計上毛利率也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27

短評東亞宏利 東尼

2010-02-25  NM





大量熱錢湧港,導致香港的資產價格膨脹,地產和股票已屬偏貴。這情形令香港及中國,甚至其他國家的人越來越富有。

不少日日辛勤儲蓄的讀者,不投資反而變相有所損失,於是產生不少疑問,究竟應否刻下買樓?買哪一隻股票可以賺到盡?答案非常簡單,但能否做到則視乎個別情況,更要考慮你擁有的資本、願意承擔的風險及預期回報等等。供樓抵過交租

去年樓價報稱升了三成,若這是屬實,很明顯不會持續下去,整固勢必出現。但之前市況過度悲觀,樓價一度跌過龍,故其後升幅包括了合理反彈,惟亦升勢過急。

於 我而言,不會選擇刻下買樓,因我已有自住物業。但對於一些剛剛組織家庭的人來說,可能急須買樓;若負擔能力許可,住在自己擁有的房子,始終較為安樂。儘管 現時樓價過高,惟經驗告訴我們,樓價總會上升,現時的高位在未來可能不算什麼。回顧樓市,樓價只有九八至○八年這十年沒有升值,雖然這也有爭議,因為部分 物業,例如豪宅的升幅已超越了九八年。

一般而言,物業的租金回報約為三釐半至四釐,對於一些預期未來收入會增加的年輕買家而言,買一層較平的樓,肯定供好過租。

冀待滙豐業績

股市情況也是一樣,去年價格急升,但不可能年年如是,所以港股必會出現調整,唯一值得擔心的是調整何時完結。我認為在未來六星期,大量的業績報告將能為大市指點迷津。刻下東亞(23)和宏利已經公布業績,後者更是我們組合的重要持股。

東 亞現價二十七元,市值約五百五十億元,去年盈利約二十六億元,當中十二億元來自上半年,如果今年能維持去年下半年的水平,全年盈利應達二十八億元,預期市 盈率約十九點六倍,頗高。但在○六至○七年,東亞的盈利更高,達三十四億元及四十一億元;李國寶承諾在其退休之前,即兩年內,會令東亞賺多於四十億元。若 真的兌現,而盈利又能持續,二十七元的股價算是便宜。

東亞是國浩(53)主席郭令燦的目標,他數年前把道亨銀行賣予新加坡星展銀行,他現時已持有東亞百分之八的股權,若港股市況轉差,預期他會作出更多收購,這成為了東亞股價一直高企的原因。

宏利現價一百四十二元,市值約二千五百億元,去年盈利約十四億加元,折合一百零三億港元,惟它在首三季作出了巨額撥備,而第四季盈利是八億六千八百萬加元。我預期未來連續六季,其盈利都能維持在七億五千萬加元至八億五千萬加元,當中包括了之前撥備的回撥。

若宏利今年盈利能達三十二億加元,即二百三十五億港元,計落市盈率僅十倍半。這是一間管理良好及盈利穩步上揚的公司,儘管它在○七至○九年美國金融海嘯期間,政策及盈利能力在被仔細檢視下,發覺儲備出現了問題,但我仍然相信宏利是全港最值得長線投資的股票之一。

下一份重要業績,將來自滙豐,究竟會否獲利呢?無人知道美國及歐洲市況會否再令滙豐出現重大撥備。無論如何,我認為這間公司的前途,長遠來說仍是一片光明。

東尼

在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5

短評三大地產股 東尼


2010-03-18 NM





上週,三間我鍾愛的香港老牌發展 商,希慎(14)、新地(16)及太古公布業績,成績令人滿意。

在芸芸地產發展商中,希慎其實更像一間投資公司,皆因它以收租為主,在跑馬 地一帶擁有不少物業。它的資產淨值約三百七十億元,每股約三十五元,但現時其股價僅二十二元,即有四成折讓。希慎去年純利二十七億元,比前一年的十六億元 大升七成,惟物業重估帶來高達十五億元的利潤,佔物業總值半成;若撇除這個因素,希慎的純利約十一億元,即每股一元六仙。

這是一間可愛而單 純的公司,每年派息三釐,而且未來開支不會太多,派息還會再增加。今年,我認為希慎的核心盈利最少有十一億元,再加上百分之四的物業升值,即十三億元,合 計將有二十四億元純利。若它斥資發展新物業,它的前景會更可觀,但我滿足於當下。新地今年更上一層樓

新地中期業績的核心盈利有六十五億元, 折合每股二元五角四仙,比前一年上升四成四。但○八年,新地的資產有三十八億元減值損失,今年卻有八十六億元的升值收益,結果其純利由七億元暴升至一百四 十三億元,即每股五元五角九仙。以現價每股一百一十六元計,公司市值三千億元,惟派息僅八角五仙,不算慷慨,或許年底派息會豐厚一點。

事實 上,新地的賬目不像希慎般簡單易懂,它既是推出元朗YOHO Town的物業發展商,亦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和環球貿易廣場的投資公司,旗下又擁有電訊公司,還落力進軍內地。

新地於上半年發展了一百萬平 方呎物業,估計下半年會多發展三百萬平方呎,總值約二百五十億元。它在內地的土地儲備比香港的更多,前者有八千八百萬平方呎,後者只約四千四百萬平方呎。

今 年新地的核心盈利應有二百億元,若計及物業重估,可再創○七至○八年度的高峰,即二百七十億元。我認為持貨者現在不宜沽出,但應否入貨,則是另一個問題。

太 古分拆業務明智

太古的業績同樣受物業重估影響。由於太古B較太古A便宜,投票人數亦較多,因此我以太古B作評論對象。以現價每股十七元六角 計,其市值一千三百六十億元,資產淨值一千五百億元,每股B股資產淨值為二十二元九角七仙,有不錯的折讓。

太古的賬目比新地更複雜,除物業 投資外,還持有國泰航空四成二股權,以及船務、工業及貿易等分支。今年公司賺一百九十九億元,較前一年的五十九億元可觀得多。主因是國泰早前因燃油對沖失 誤,造成巨額損失,加上載客量大減,業績差強人意,但現今已漸入佳境,還有高達一百四十億元的物業增值。若撇除物業重估,太古的盈利由五十二億元升至八十 四億元。國泰今年環境應較去年好,物業的盈利亦會改善,今年表現會更佳。

太古現正申請分拆太古地產,這有利鞏固公司賬目,對股價亦有幫助。 雖然作為控股公司的太古可能會慢慢褪色,但我認為太古及國泰是短線可取的選擇,而前者的盈利持續增長,長線投資亦甚佳。

東尼

在 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 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46

bossini業績短評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5800

營業額同毛利微升,而支出同相對持平,所以業績先大有長進,年內同業的營業額升幅遠高於bossini,很懷疑其管理層有沒有足夠的經營能力

香港盈利的部分上升36%至1.7億,乎合味皇日常工作所見,此升幅高於很多本地零售股,如果將次獨立分拆上市,市值恐怕超過25億,比舊文計的 18億成長了不少,可是bossini現在的市值是14億,同樣是因為其他地區拖了後腿,大陸部分依然蝕3000幾萬,營業額上升13%,但虧損也上升 12%,毫無進步,其他同業都扭虧了,因此bossini的業績異常失禮,為什麼自遊行的專登落黎港澳買bossini,上面又唔係冇得賣,是否要反思一 下這牌子在大陸的營運方式?星馬的業務亦無好轉,台灣就精簡了些,漢能做得到的事bossini卻做不到,或許賣盤對所有人都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大股東肯用一兩億收購其蝕錢業務,再借勢炒高上市公司,之後高位套現返幾億,再叫上市公司收購返d蝕錢業務,咁就好過就咁擺係度,大股東營運能力不足,連財技都唔熟...

純利上升80%,好似好多,但預期是大陸業務扭虧,起碼升返2倍先啱,現在的數字明顯唔合格

今期的常規派息2.3仙再加0.3仙特別息,常規派息金額3700萬,向來bossini上下半年的派息是相近的,因此以慣例來說,之後半年的派息也在此數額左右,派息比率50%,盈利是7400萬,全年1.48億,沒有什麼根據,只是心理暗示而已

特別息係點黎嘅呢,留意其固定資產,由1.8億下降為1.3億,多左3000萬投資,看來是轉買為租,賣走了一些舖位,相對的租金支出就會增加,現金大增除了盈利同未付賬款外,賣樓也有影響,因此賣樓所得派特別息也不足為奇

投機大陸扭虧的賣點盈在,有冇能力就另一件事了,現價已達到舊文的估值,是考慮賣走的時候,話雖如此,我是在0.385用貸款買入的,股息超過10厘,我自己未必會咁急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1

昆明機床 - 07業績短評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24429

昆明機床 (300) 出了2007年全年業績,香港會計制度計賺2.41億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長約1.35倍。內地會計制度計2.43億,和香港會計制度相差不遠。既然維斯和紅猴都已經寫了分析,我就只再深入一點的補充,不浪費篇幅了。

維斯的評論: http://hk.myblog.yahoo.com/iam-waise/article?mid=2750

紅猴的評論: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

以下係我做既分析,所有數據係用國內會計制度,貪佢有四季數,中港制度又差異唔大。2006年數字並無重列。睇數 1326739-300.xls

第一個見到的是07Q4 盈利 RMB 70884k, 比07Q3的RMB77730k 下跌。原因之一是毛利率由07Q3的42.4%下跌到07Q4 的36.6%,這個數字應和鋼價下半年上升較快有關。一部機床平均要做幾個月,幾多個月就唔知。現在的成本應是反映幾個月前的鋼價,08年鋼價再升,對毛利率會有一定壓力。表面上是如此,以下再講。原因之二就是結束虧本業務的費用一之過入賬,也會再講。

看看row 39 的存貨,存貨佔全年成本的5成左右, 其中row 41-43的在產品、未交貨成品和其他佔全年的成本由06年的36%增至07年的40%,這些在產品才是真正反映製造時間,由於昆機機床產品不斷大型化、重型化,時間長了是合理的。原材料佔成本增加1%到10.5%,數目之小,應只是反映鋼材零件等存量因應產量上升的同比例上升,而非刻意增加原材料存量對抗成本上漲。

以前我提過一個term 叫 sales purchase pricing lead time, 即是銷售定價的時間早還是買料的時間早, 因為轉嫁力要看產品供求之用外也要看企業有沒有報錯價,不重複了,想詳細看的可click 這link.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06479 昆機的原材料應以鋼鐵和鋼鐵造的零件為主。要看sales purchase pricing lead time,一要看佢keep 幾多extra 原材料存貨,通漲期內,在生意唔憂做的行業,存貨尢其是原材料越多越好,因可鎖定成本,鋼板肯定是不會過期的存貨。昆機似乎沒有 build extra raw materials buffer。 二是要看預付賬款,買原材料要先比訂,這個數越大即是越多原料已預訂已鎖死成本,這個數字由06年的7%減到07年的5%,雖然不知道付訂百分比有沒有改變,但應該沒有刻意在這方面下功夫。

三是看預收賬款,大陸做生意通常會比訂。這個數字由06年的25%增至07年的33%;一是代表生意多到做唔切,收單收到手軟。如果以30%訂計,如果08年的產能和07年不變,差不多08年的產能已經滿負荷,帶來了規模效益。不好的一面便是整年銷售價格已定,但沒有買足一年存貨,有機會會受原材料漲價影響。重點是收單之時有沒有預算到原財料升幅而提升售價,這個財報中肯定不到的,只可大概估計。預收賬款升得最快是07Q3, 這個時候鐵礦石談判大加價之說已甚囂塵上,鋼鐵成本重的企業沒有可能留意不到,道理上可假設它已知道成本會大漲,提早加價。對於收多幾個月單的公司我們可用這方法,但像東機這樣收多4年單的製造股,計錯數的機會很大,通漲期優勢企業收單正是「越長越見鬼」。

但是08產能是不是和07差不多呢? 不是! 看看row 35 的固定資產成本,由第三季的RMB576m 增至第四季的RMB631m. 這個數字怎計出來呢? 由於第三季大陸財報沒有折舊數字,唯有將第四季的固定資產成本- (第四季淨值 - 第三季淨值) - 下半年折舊/2, 增加約RMB55m, 其中再看07Q3 到 07Q4, 在建工程減少了RMB40m左右, 看看P86 Note 10k有廠房/大型機器投產,再看看07Q4 的sales 比07Q3 增長72%, 比07Q2 增加39%,引證出產能在07Q4大升。在建工程仍有48m, 08年產能可再上一層樓。

剛才說收單長,原材料buffer 不足,雖然產品強勢,但成本有機會因計錯數報錯價而受壓。但再看看下面row 48-56, 擴產的肯定都是機床,機床毛利率37%、機床加工52%、新產品附加費只有sales 沒有cost毛利100%。壓縮機動感設備等低毛利產品應不會增加產能,整體毛利將會因機床產品佔total production mix % 上升而拉高。

另外,昆機07年有擔心稅務優惠被取消的考慮,到12月底才知過關,揸住 d cash 無所事事。現在3億多現金,再加上每季近億的現金流,將可大量增加extra raw materials buffer/ 加快擴建速度。毛利率一方面,老實說我認為會小降,但不會是大降,以37%的高毛利率看,小問題矣。

07Q3 因收回幾年前的陳年爛賬收回二千多萬、07Q4因為結束屢改無效的舊業務而需要作出固定資產處置、還有RMB6m 在建工程因施工方停工的一次過損失,這些都是不應該放在08年的forecast 內的。

還有,營業用收入大部份是機床的增值稅退稅,看看 row 18,它是極不均勻的,應是按cash basis 收到先計。國內稅法規定增值稅票要在90日內登記,再加上政府的行政時間,退稅比開發票日遲幾個月不出奇。所有國產數控機床都有50%VAT refund, 昆機07年的數控比率是70.93%,如果假設P32 中銷售增長超過50% 的機床品種(卧式銑鏜床、落地式銑鏜床、刨台式銑鏜床)有70%是數控機床, 未收到錢未入賬的增值稅退稅收入約為RMB33.7m  (cell I34),這筆錢入落任何一個quarter 都會對業績有大影響。

07年ROE 約為40%,如果極保守地假設08年產能和07Q4無大分別,銷售價升10%,毛利率下跌10%,成本上升10%,第一季盈利約為1億,比去年28m 增長2.5倍,全年計不理人民幣也會增長60%。現價13倍PE不夠,昆機可能不是千里馬,但它會是工業革命的大得益者- 汽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0

短評「梁十招」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hk/2012/08/blog-post_31.html
昨日特首梁振英先生推出了十項短、中期措施,旨在抗衡樓市近來的升勢。就此十招,我嘗試以自己有限的識見,以及用家的角度來評論一下。

短期措施

第一招:出售830個剩餘居屋單位,當中825個是天水圍天頌苑未曾出售的單位。

好過無,但「執到喊三聲」。天頌苑已建成超過十年,當中兩座因短樁事件而沒有出售。不過,房委會於2000年曾為這兩座居屋進行地基加固工程,在2009 年也進行過修葺,並聲稱這些單位可以達致出售水平。不過,這些一手單位空置多年,很多機電設施、水管喉管等,就算從來沒有用過也會出現老化或硬化等情況。 例如大廈的升降機,單位內的電箱及家電等等,若果房委會在出售時把這些設備全部更換當然最好,若沒有的話,業主要有在短期內自行更換的心理和財務準備。以 下這篇文章就詳細講述買了這些丟空多年的居屋要注意的事項,有興趣不妨去看一看。

第二招:將「置安心」的首批1,000個單位全數推售,出售對象仍然是原來計劃中,月入40,000元或以下的家庭。

摒棄了苦中產。「置安心」計劃的原意是幫助合資格的中產去儲首期,現在將單位全部出售,即是沒有首期的就不用再想。在風險角度而言是好事,因為硬去幫助未 有足夠能力去置業的中產,隨時是害了他們。然而,換另一個角度去看,這批中產因入息超過居屋上限不能抽居屋,但又因為要負擔高昂的租金以至不能儲夠首期,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樓價持續上升下,他們的置業夢就愈來愈難實現了。

不過,對那些手頭有一筆首期但苦於現時樓價太高的中產來說,此項措施算是好消息。可是,要抽中就靠運氣了。

第三招:加快審批預售樓花,當中地政總署正在處理的9,000個單位預期可以在短期內推出市場。

這招的成效全看發展商。就算加快審批預售樓花,若發展商不配合也沒有用。在商言商,發展商若早日可以預售樓花,他們就可以早日套現。不過,現時借貸成本低,樓價又持續上升,發展商會否在短期內將全數9,000個單位推出市場也是未知之數。

第四招:於10月至12月季度的政府賣地計劃,將推出共約2,650私人住宅單位,並視乎市場反應,會適度加售住宅用地。

杯水車薪,不過方向正確。我一向認為要調控樓市,最有效是增加土地供應量。

第五招:將柴灣工廠大廈改建成出租公屋,提供180個單位,包括一人單位和一睡房單任。而市建局將以先導計劃形式開展兩項工廈重建項目,其中一項將作住宅發展,可提供約180個中小型住宅單位。

聊勝於無。要把工廈改建成可以住人的單位,涉及的成本非輕,土地效益似乎也不彰,而且周邊的配套是否足夠也是問題。可幸的是柴灣工廠大廈鄰近港鐵站,附近又有商場和街市,要照顧額外的180個家庭應該問題不大。不過,與其只有少數家庭受惠,何不拆卸重建?

中期措施

第六招:研究新的置業安居計劃,並將原有置安心的4,000個單位以折扣價出售。

與第二招一樣,將付不起首期的苦中產摒棄於門外,但同時幫助了一批付得起首期的中產。

第七招:將啟德發展區預留給市建局「樓換樓」的用地,撥給房委會去建480個單位。

「樓換樓」的安排是於2010年提出的,主要是為受啟德附近地區重建影響的自住業主,提供另一個選擇,讓他們可以繼續在同區生活。現在將用地撥給房委會,是否意味將來涉及重建的原區居民,將不能住回本區?

第八招:將長沙灣一幅休憩用地改作公屋用地,建2,300個單位,而休憩用地將會設在鄰近另一幅稍後可以騰空的土地上。

撥亂反正。其實這一幅地前身是公共屋村,拆卸後本來要原址重建,但不知可解,當年政府把地皮以短期租約形式租給私人公司搞高爾夫球場。新安排的確有助加快公屋興建,抵讚!

第九招:將36幅政府機、構用或社區地改作房屋用地,可建11,900個公私營單位。

方向正確,但預計困難重重。因為要更改土地用途,就必先得到地區人士的支持。我就有以下的經驗。我曾經在某區的私人屋苑居住,該屋苑附近有一幅早已規劃成 住宅用的空地。可是,當政府要落實興建兩、三座公屋時,附近所有私人屋苑的業主就群起反對,認為影響景觀和通風,其實他們是怕影響樓價。

第十招:理順活化工廈改建住宅的條例,但可建單位的數字未有提供。

其實政府已一直在做,只不過礙於種種限制,例如要乎合城規和建築物等條例,所以計劃不太受歡迎。若果能理順當然最好,不過,在這些地方居住就要有心理準備成為「開荒牛」,皆因周邊配套太多數欠奉。

埋單計算,短期措施將在短期提供13,840個單位,可以量化得到的長期措施則提供18,680個單位,即是梁十招合共提供32,520個公私營單位。

觀乎今天股票市場及傳媒的反應,對梁十招「彈」的多,「讚」的少之又少。以虛招、廢噏、無料到、炒冷飯、無新意、遠水不能夠近火等來形容不絕於耳。不過,值得一讚的是,政府終於看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肯從土地供應著手,是一個好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