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紙業(3868):畢馬威拒絕發表意見
1 :
GS(14)@2011-04-02 15:07:4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31262_C.pdf
核數師報告摘錄
「拒絕發表意見之基準
在我們執行審計程序及尋求獨立審計證據過程中,我們發現 貴集團會計記錄中有關某些客戶和供應商的交易及餘額與我們獨立取得的相關信息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我們也注意到一些表明 貴集團有關某些銀行交易的相關會計記錄文件可能存在不真實或者不可靠的不一致信息。就此,我們未能從 貴集團管理層取得滿意的解釋。同時,我們也不能說服自己這些實例是孤立的事件。
這導致我們對由管理層提供的財務與其他信息及文件的可信性產生質疑,同時也使得我們不能依賴於 貴集團的內部控制制度,以保障會計記錄及文件的真實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無法執行切實可行的審計程序使得我們認為提供給我們審核用的信息及文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完整及準確的。我們也無法計量可能須對 貴集團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財務報表(包括以前年度的比較數字及期初餘額)作出的調整程度。
拒絕發表意見
由於拒絕發表意見之基準一段所述事項的重要性,我們未能取得足夠適當審核憑證,以就核數意見提供基礎。因此,我們未能就綜合財務報表是否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真實而公平地反映 貴公司及 貴集團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事務狀況及 貴集團截至該日止年度的溢利及現金流量以及財務報表是否已按照香港公司條例的披露規定妥為編製發表意見。」
畢馬威前合夥人洩密被起訴
1 :
GS(14)@2013-04-13 17:32:38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3/18226559
回佣最少達5萬美元
美國檢察當局指斯科特倫敦通過內幕交易進行詐騙,他在2010年底至2013年3月,向一名加州珠寶商布賴恩肖(Bryan Shaw),提供畢馬威五個客戶的機密資料,當中包括康寶萊、Skechers USA及Deckers Outdoor等上市公司。
檢察當局指,布賴恩肖在有關期間獲利120萬美元。布賴恩肖則指當中10%給予斯科特倫敦賺取回報作為回佣,包括共5萬美元現金、價值1.2萬美元的勞力士手錶、珠寶、貴價晚餐及共值4.5萬美元的演唱會門券;現金更以100美元鈔票綑成1萬美元一卷,放在袋中作交收;回報遠高於科特倫敦早前承認的金額。
斯科特倫敦准以15萬美元保釋,他的律師指他將於5月17日上庭時認罪。他最高可被判罰款25萬美元及入獄五年。布賴恩肖則尚未被檢控,但二人同時被美國證監會(SEC)民事起訴;畢馬威亦擬控告斯科特倫敦。
「戰友」倒戈助偷拍證據
曾為斯科特倫敦「戰友」的布賴恩肖,可謂是促成檢控的關鍵人物。布賴恩肖去年底收到SEC傳票後,今年2月與檢控當局合作,及後被安排偷錄與斯科特倫敦的對話,斯科特倫敦指康寶萊即將公佈的業績較市場預期好;其後布賴恩肖兩度給予斯科特倫敦5,000美元,情形均被聯邦調查局拍下。
檢察當局指,二人早於05年在一個高爾夫球會相識,2010年斯科特倫敦開始向他提供內幕消息。斯科特倫敦多在公司公佈財務報告前兩至三天致電布賴恩肖,讀出即將公佈的新聞稿。
斯科特倫敦早前表示,初時不知道布賴恩肖利用資訊交易,但檢察當局指,斯科特倫敦通知布賴恩肖United Rentals將收購RSC Holdings,布賴恩肖對在併購前交易有所疑慮,反而斯科特倫敦說:「不需要擔心,監管機構不是要釣『小魚』。」

畢馬威:港銀監管成本增
1 :
GS(14)@2015-07-28 18:17:5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8/news/ec_ecf1.htm
【明報專訊】畢馬威發表《香港銀行業調查2015》,受經濟增長放緩,及監管成本上升等影響,香港銀行在2014年度的利潤,較2013年大幅下跌20%至1800億元。畢馬威中國財務諮詢合顆人彭富強稱,監管成本增加無助業務增長,將令銀行經營更加困難。
中國壞帳首季升至1.4%
畢馬威對本港十大註冊銀行的主要業績指標進行分析。報告指出,銀行總資產增長8%至15.4萬億元,利潤卻大跌兩成,主因為欠缺豐銀行在2013年出售在平安保險的投資,所確認的340億元。若不計這項,整體利潤仍下跌6%。另外,本港銀行對非銀行中國大陸業務總額則增加12.5%,而資產負債表內非銀行中國大陸業務總額增加至總貸款和墊款31.9%。
彭富強表示,監管問題和不斷加大的監管力度令銀行增加監管方面的成本,而非業務增長項目,令香港銀行業經營更困難。加上近期內地經濟表現放緩,及中國壞帳現象增加,由2014年第四季1.25%增至今年第一季1.39%,而且由以往的華東區伸延至華南區及東北三省,均使本地銀行風險上升,並預計不良貸款率將會繼續上升。
被問到近期股市波動,有否導致銀行壞帳增加、裁員,及縮減規模等影響出現,畢馬威中國金融業審計主管合夥人李淑賢表示,暫未有數據顯示,說法「言之過早」,但銀行會追客戶貸款動向,而股市交投量的收益相信會為銀行業帶來正面影響。
四大會計師行鬥搶生意 畢馬威成輸家
1 :
GS(14)@2016-07-09 06:45:41【本報訊】早前有消息指,四大會計師行(Big4)之一的畢馬威(KPMG)香港區40名員工被「勸退」,背後原因是中港經濟放緩,而令生意萎縮,還是會計界競爭激烈,令生意被搶的大行要透過削減人手來保住業績?經過統計,香港上市大型企業給予外聘核數師的支出,便能看出端倪。本報記者根據50家藍籌公司的財務報表數字,統計了藍籌公司支付給外聘核數師的費用(包括核數、諮詢、稅務服務費用等),2015年相關費用高達33.2億元,按年升16.8%,可見整體市道未見太差。而藍籌企業的外聘核數師生意,有49家由四大會計師行羅兵咸永道(PwC)、畢馬威、德勤(Deloitte)及安永(EY)瓜分,形成寡頭壟斷已非新聞。不過Big4之間,搶了一兩單大生意,收入表現可以差天共地。以不同Big4計,羅兵咸永道2015年成為26家藍籌公司的外聘核數師,佔藍籌股總數超過一半,2014年為23家;根據上市公司年報資料,香港藍籌合共支付予羅兵咸的費用達到23.2億元,按年大升86.3%(連同2014年來自和黃的收入,升幅為51.2%)。至於畢馬威方面,去年為11家藍籌公司的外聘核數師,2014年為10家;不過,畢馬威2015年相關收入僅4.3億元,按年大跌59%。兩家公司來自藍籌企業的收入表現差天共地,原因是2014年仍屬於畢馬威的3名大客滙控(005)、恒生(011)及中信股份(267),於2015年落入羅兵咸永道的手中。單計2015年,滙控給予外聘核數師羅兵咸永道的費用已達7.66億港元,而2014年滙控給予畢馬威的費用亦達5.92億元。至於2015年德勤來自藍籌公司的相關收入則微跌3.7%,至1.82億元;安永則升3.9%,至3.7億元,變化不大。事實上,作為外聘核數師,Big4向企業提供的服務並不限於核數,亦包括諮詢及稅務服務等等。以羅兵咸永道為例,截至2015年6月底,於香港一年收入中,審計(核數)服務佔91%、非審計服務只佔9%。不過,截至2015年3月底,畢馬威香港一年收入有53%來自審計服務、30%來自諮詢服務、17%來自稅務服務。本報分別就統計結果,向四大會計師行分別查詢。畢馬威、德勤、安永發言人皆不予評論,而羅兵咸永道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8/19686253
新股淡靜兼失藍籌客 會計師行待遇變差畢馬威增薪點最多削4%
1 :
GS(14)@2016-09-30 08:06:38【本報訊】投行生意難做,會計界亦「瀨嘢」,屬4大會計師行之一的畢馬威(KPMG)員工透露,昨日薪金檢討日過後,審計部有部份按年資計算的增薪點向下調,意味人工加幅有所削減,幅度最大為3.7%。分析認為,新股市場放慢,該行早前亦失去藍籌大客,生意減少、薪酬亦變薄。記者:周家誠 黃翹恩
有畢馬威員工指出,審計部按年資計算的正常表現(Normal)增薪點按年錄得減幅,當中第2年年資(A2)員工增薪點減500元(2.6%)至約1.85萬元、第3年年資(B1)增薪點亦減500元(2.1%)至2.35萬元;以考取會計師牌後計算的薪金,第4年年資(B2)增薪點減1,200元(3.7%)至3.13萬元,第5年年資(B3)則減1,000元(2.6%)至3.7萬元。
「想逼員工自己走」
不過須注意,增薪點向下調,僅意味年資及表現「跳Point」的員工,薪金加幅較以往更低,不代表薪金直接遭削減。事實上,畢馬威第1年年資(A1)員工增薪點更見上升,稍加500元(3.7%)至1.4萬元。畢馬威員工指,該行人工本身已較另外3間大行(羅兵咸、德勤、安永)為低,現時增薪點下降令士氣低落,「大家都唔敢向公司反映,公司又冇同我哋講原因,上層又冇安撫,即係想逼員工自己走啫」。畢馬威發言人回覆本報時表示,該所昨日早上向全體員工發出加薪及年終獎金通知信件,大部份同事均獲得加薪,並獲發放合理獎金,並無任何同事需要減薪。羅兵咸及安永早前亦已檢討薪酬,據悉整體按年資計算的增薪點亦有上升。此外,德勤則於今日會公佈薪酬檢討後的水平,該行發言人表示,該行已經完成薪酬檢討,短期內將會通知員工。本報早前曾統計畢馬威已失落3名大客,包括滙控(005)、恒生(011)、中信股份(267),單計2015年,滙控給予外聘核數師羅兵咸永道費用已達7.66億港元,2014年滙控給予畢馬威費用亦達5.92億元。畢馬威早在今年6月底已傳出「勸退」近40名員工。
內企強制更替會計師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前會長吳德龍認為,環球經濟不景氣,新股上市集資額放慢,投行亦展開裁員行動,有會計師行待遇變差是意料中事,畢馬威早前失幾個大客,影響大。有會計師樓老闆指出,畢馬威原本以大市值公司客戶作招徠,但數年前不少內地企業強制更替會計師,一口氣失去建行(939)、中移動(941)等大客,最近再失去滙控的核數合約,以上三企核數師均由畢馬威換成羅兵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30/19786241
畢馬威籲港府免首次置業稅
1 :
GS(14)@2017-02-18 00:50:11【本報訊】香港地價高企,政府庫房盈餘多,會計師行畢馬威昨日公佈,估計港府受惠土地及印花稅收入較預期高,其財政盈餘會遠高於原來的預算114億元,達到770億元。故此,畢馬威建議應讓本地永久居民,若首次置業,並購買5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應豁免印花稅。薪俸稅稅階及免稅額,亦應按通脹調整,減輕中產負擔。對於有意參選特首的曾俊華及林鄭月娥,提出累進利得稅,畢馬威稅務服務主管合夥人劉麥嘉軒認為,這方面已在港提出多年,喜見上述二人提出相關措施,她歡迎引入累進利得稅。至於曾俊華所提出負入息稅,則需要研究如何在港運行。港府將於下周三公佈財政預算案,畢馬威稅務合夥人何家輝認為,財政司長陣前換帥,對預算案未必有大影響,而他預期政府派糖機會高。該行稅務合夥人梁愛麗認為,每名年屆40至65歲的居民,可獲1,000元政府補貼來健康檢查,可助他們及時發現隱患,而自願醫療保險容許扣稅,每戶每年最高2萬元,可望降低公立醫療的需求及開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7/19930887
畢馬威:有線持續經營能力成疑
1 :
GS(14)@2017-03-23 06:08:02【明報專訊】九倉(0004)早前宣布向有線寬頻(1097)「閂水喉」,不會就其營運提供任何進一步資金,有線寬頻核數師畢馬威重新評估該因素後,雖然沒有就去年業績給出保留意見,但就認為公司面臨重大不確定因素,對其持續經營能力存有疑問。
上月已刊發2016年全年業績的有線寬頻,昨日發出業績更新公告,表示公司能否在將來通過日常業務過程變現資產及解除負債已經變得重大不確定,若將來公司不再持續經營,可能需要就額外負債撥備,並分別將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重新分類為流動資產及流動負債。
沒發表保留意見
核數師畢馬威在報告書內加入「強調事項」,指公司去年錄得3.13億元淨虧損,淨流動負債為8.92億元,控股股東九倉又議決不會向有線提供資金承擔,均反映出重大不確定因素,可能對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不過該行在末尾表示,不就此發表保留意見。
信永中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盧華基表示,若核數師對公司進行必要程序,如提供未來一年現金流量表預測,顯示有其他收入或改善債務結構的可能,仍有能力應付開支繼續經營,則核數師也可不出具保留意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38&issue=20170322
傳畢馬威員工遲到要罰百元
1 :
GS(14)@2017-06-10 12:38:42■有指畢馬威對員工刻薄,更被市場謔稱為「PKMG」。 資料圖片
【本報訊】香港四大會計師行(Big4)一向出名「高辛」,不少核數師更加班至清晨4、5時,休息時間嚴重不足。不過,在此情況下,仍有老闆要求員工準時開工,否則更要罰錢。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畢馬威(KPMG)旗下金融服務審計部某分部,4月起實施新例,要求員工每日早上8時45分,要打電話或發電郵予秘書「打卡」,證明自己已返回工作崗位。除白紙黑字列明員工須準時上班外,合夥人更於會議上宣佈,遲到者一律罰款100元。合夥人聲稱會將所得款項捐出予慈善機構,但「善款」去向至今一直下落不明,亦未有作公佈。根據《僱傭條例》,若果僱員遲到,僱主只可依照僱員實際缺勤時間,再按比例扣減工資,若胡亂扣薪乃屬違法行為,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
發言人:正調查事件
事實上,畢馬威一向出名對員工刻薄,被市場謔稱為「PKMG」。去年6月底,畢馬威以勸退員工為名,裁員為實,涉及人數超過40人,其中今次叫人「準時返工」之金融服務部門正正是重災區。當時,有被勸退員工向本報表示,被合夥人召見,即被指「你表現唔好,你諗吓自己之後點」,變相要求自動自覺交辭職信。畢馬威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這並非畢馬威的人力資源政策,公司正在調查有關事件,如發現有任何不當情況,將會立即跟進處理。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6/20045702
畢馬威高層「男女平等」
1 :
GS(14)@2017-09-10 14:50:56【明報專訊】職場男女愈嚟愈平等,皆因唔少公司都推動女性權益。係會計界,德勤早前已經推出「女性高管聯盟」跨企業導師計劃,鼓勵女員工自我增值,幫佢哋踏上高層之路。今日連畢馬威(KPMG)都話,公司女性連同合伙人在內嘅高層比例將會係46%。
點解係「將會」?事緣KPMG宣布升咗42位合伙人,而晉升會喺10月起開始生效,當中女性同男性分別有20人同22人。KPMG人力資源招聘總監Margaret話,公司不嬲都好支持共融同多元化,不過揀人晉升時都無特別要係男女比例平均,主要都喺睇番佢哋個人能力,但可能公司不嬲都有咁嘅理念,所以最後揀到出嚟個結果都係男女平均。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41&issue=2017090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