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NB硬漢苦追對手20年的關鍵體悟陳瑞聰 愈柔軟才能愈剛強


2010-03-15  今周刊





仁寶與廣達的筆電代工一哥之爭今年將進入決戰的關鍵階段!執掌仁寶兵符的陳瑞聰,不惜割捨賠錢的轉投資事業,聚焦電子代工本業,企圖一舉超越宿敵廣達。陳 瑞聰讓仁寶擺脫萬年二哥的策略是什麼?他手上又有什麼祕密武器可以一舉擊敗廣達這個勁敵?

 

撰文‧謝富旭、羅弘旭

廣達與仁寶,這兩家筆電雙雄的差距從來沒有這麼接近過。

即使只是筆電出貨量的迎頭趕上,財報上的營收、獲利數字還沒有真正超越一哥廣達,但在今年尾牙,仁寶總經理陳瑞聰已經高唱「We are the champions (我們是冠軍)!」這番引吭高歌,看表面,陳瑞聰彷彿對外宣示「NB一哥」已是囊中物;看內心,則似乎是壓抑好久的情緒終於找到了出口,即使只是出貨量的 超前,也要趁機宣洩個夠。又或者,激情演出的理由兩者兼有,陳瑞聰或許真有登上一哥的篤定,有一肚子不吐不快的積鬱。

這鬱悶真是積得夠多夠久了。從廣達上市後的過去十二年來,雙雄之間的筆電代工一哥之爭從未停過,只是每當仁寶營運逼近廣達時,一向自喻「烏龜」的林百里, 就是有辦法帶領廣達加速甩開這個緊追不捨的難纏對手。

 

揮之不去的二哥魔咒

除了二○○九年,廣達與仁寶差距最近的一次是發生在○三年。那一年,仁寶憑藉轉投資手機代工廠華寶以及面板零組件廠飛信兩家公司雙雙掛牌挹注獲利,與廣達 的獲利差距從原本的近五○%,縮小至一五%。那年的仁寶尾牙,陳瑞聰自是難抑激動,領頭高喊:「我們要讓最大的競爭對手睡不好覺!」只不過,即使睡不好 覺,廣達仍在○四年再度拉大與仁寶的差距。二哥的魔咒終究像是孫悟空頭上的緊箍一樣,死纏著仁寶與陳瑞聰長達六年的時間。

時間拉得更長,其實早在二十三年前,陳瑞聰與林百里的競爭已經堪稱白熱化。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仁寶電子發生大火,價值六億元的三千坪廠房設備化為灰燼,當 時擔任仁寶總經理的林百里,適巧在此艱難時刻決定離開集團,自立門戶成立廣達,甚至後發先至,成為筆記型電腦代工一哥,當時只是業務經理的陳瑞聰,站在火 線後端冷眼旁觀,心境可想而知。

因此,當陳瑞聰在○一年以科技人罕見的高調公開喊出「要做掉廣達」時,熟知內情的人其實不難體會,業務出身、身段柔軟的陳瑞聰,為何獨對廣達的恩怨情仇如 此難解。

終於坐上筆電出貨量的一哥此外,筆電代工圈子私底下流傳,林百里曾經批評陳瑞聰:「一輩子待在仁寶,永遠只是個打工仔」,雖然兩人都不承認有說過或聽到過 這句流言,但陳瑞聰也承認和林百里的競爭,從金寶時代就開始了:「我跟他從金寶就開始互相競爭了,那時他是我老闆,常因為研發與業務問題槓上。」競爭二十 幾年,積鬱二十幾年,○九年,機會來了!仁寶重壓宏碁,為宏碁代工的小筆電熱賣,○九年筆電出貨量高達三七五○萬台,超越廣達的三六○○萬台,坐上筆電出 貨量的一哥。在財務數字上,仁寶○九年自結稅後純益一九二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達四.九一元。廣達雖尚未公布去年財務數字,但市場對其稅後純益預 估中間值約二二○億元,換言之,兩家公司去年稅後純益差距可能縮小至一五%以內。

一五%,這樣的差距如同回到○三年的情況,陳瑞聰像是再度拿到了挑戰一哥寶座的決賽權,然而今昔相較,這一回,陳瑞聰有截然不同的戰略與風格,他的篤定, 或許也就來自於這樣的調整與轉變。

論戰略,轉變在於「捨得」之間。如果說,仁寶在○三年一度逼近廣達的關鍵是轉投資(如華寶、飛信與統寶)開花結果的「得」這個字,那麼,○九年,仁寶拉近 與廣達獲利差距的關鍵字,莫過於「捨」。

處分轉投資、布局液晶電視過去一年,陳瑞聰做出了讓外界吃驚的幾項重大決定:把連年虧損的統寶賣給群創以及放棄飛信主導權,將其與頎邦合併。處分這兩家績 效不彰公司並進行換股後,仁寶反而擁有將晉升台灣面板一哥的新奇美股票十五.九萬張,以及台灣驅動IC封裝一哥頎邦股票五.八萬張。

陳瑞聰的一捨一得,不僅讓仁寶擺脫了賠錢的包袱,未來還可能坐享新奇美與頎邦的股價上漲之利。

仁寶財務長呂清雄說,處分統寶與飛信兩個轉投資背後有一個重要策略思惟:「對於產業地位排名在第三名之外的轉投資,我們將不惜割捨,以集中更多資源在本業 發展身上!」然而,光靠重整仁寶旗下的轉投資事業還不足以「KO」廣達。仁寶去年雖在筆電出貨量超過廣達,但主要的功臣是低單價的小筆電,因此營收規模上 仍與廣達有一段差距。陳瑞聰深知,要靠筆電代工扳倒廣達不是短期間內做得到的。但是,如果把戰線擴展到液晶電視的代工,仁寶即可能以迂迴前進方式超越宿 敵。

○六年,廣達與三洋策略聯盟合作生產液晶電視計畫生變,給了陳瑞聰一個反擊的機會。幾乎在此同時,仁寶積極擴展液晶電視代工布局,深耕日本電視品牌訂單, 幾年下來,已陸續爭取到Sharp、Toshiba、日立甚至Sony的液晶電視代工訂單;○九年仁寶液晶電視出貨高達三百萬台以上,今年則上看六百萬 台,規模幾乎等同瑞軒。反觀廣達,液晶電視代工仍處於原地踏步,實力已遠遠被仁寶拋在腦後。

在行事風格上,陳瑞聰過去像是「為爭一口氣而被逼急」的強硬作風,似乎也已有所改變。

陳瑞聰不服輸的強悍性格,在球場上最是鮮明。他的高爾夫球球技頗佳,有一次,他和同樣予人硬漢形象的郭台銘賭上了,那場球,輸贏的賭注不過只是萬把塊錢, 但兩人卻是你追我趕,爭到臉紅脖子粗,陳瑞聰說:「當然要贏,這可是面子問題。」自律甚嚴的陳瑞聰,號稱每天八點進公司,直到深夜才下班返家休息,因此更 無法容許員工達不到定下的業績目標,據聞,在陳瑞聰初掌仁寶總經理的階段,仁寶主管們幾乎沒有周末,星期六、日全都得進公司開會。「他凶起來時,拍桌罵得 很難聽是正常的。」同屬金仁寶集團的華寶員工,如此形容陳瑞聰的管理風格。

 

從強悍性格到柔軟身段

但在這幾年,員工眼中的陳瑞聰似乎多了幾分柔和線條,雖然自己依舊維持早早進公司的慣性,但面對員工,他已不拍桌子,改以鼓勵的方式要求進步。除了對內, 對外在爭取訂單時,陳瑞聰也開始把源自業務性格的柔軟身段發揮至極。

同業透露,當年宏碁分家時,台灣的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多半不看好宏碁未來發展,因此當年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是比照接待國際客戶的規格,找陳瑞聰懇談,更向陳瑞 聰保證:「絕對不會讓仁寶成為緯創的墊腳石。」這樣才打動了仁寶和宏碁的長期合作關係。

但多年之後,宏碁和仁寶強弱互易,陳瑞聰的身段也隨勢調整,去年底宏碁供應商大會以及年終尾牙上,陳瑞聰都親自到場參與,和王振堂、宏碁總經理蔣凡可.蘭 奇互動熱絡,更可見到陳瑞聰的業務性格。

身段放軟,除了反映在企業內部管理與爭取訂單之外,或許也讓陳瑞聰填補了自身最大的弱點。

去年,仁寶一方面大刀斬斷轉投資事業的沉重包袱,同時間,也開始意識到產品開發總是落後對手的長期問題,開始對產品設計更加重視。

仁寶設計中心副總陳禧冠描述他進入仁寶時,和陳瑞聰開會的對話:「總經理問我仁寶的產品還缺什麼,我很直接的回答,仁寶缺設計」。陳禧冠話說得直,而從仁 寶建立自己的設計與研發中心看來,顯然,陳瑞聰也聽進去了。

陳瑞聰、林百里,二人競爭二十年的因緣,究竟是會以仁寶旺年會口號「鷹揚天下」為終結,還是林百里的「雲夢成真」勝出?結果實在難以預料,但以二人都自比 烏龜的特質來看,絕對又是一場精采的馬拉松戰役。

 

外資眼中的NB一哥之爭

在外資分析師眼中,廣達與仁寶今年的展望均頗佳,但重整轉投資事業,聚焦代工本業,而且產品多元化有較明顯成果的仁寶,反而是分析師眼中最佳的NB代工投 資標的。外資法人預測仁寶今年的EPS中位數為5.5元,目前本益比僅約8.3倍;而對廣達今年EPS預測為6.8元,本益比約9.5倍。目前仁寶股價看 起來也比廣達便宜。

廣達今年的展望雖不錯,但產品出貨成長的重心仍是筆電、一體成型電腦及伺服器等領域。麥格理證券分析師張博淇指出,廣達太依賴NB,隨著鴻海、偉創力以及 和碩在NB代工領域的崛起,產品多元化不足已構成廣達的長期性風險,反觀仁寶,其液晶電視代工將扮演未來成長動能。

 

陳瑞聰

 

出生:1949年

 

現職:仁寶電腦總經理、

 

華寶通訊董事長

 

學歷:成功大學電機系

 

經歷:金寶電子執行副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3

仁寶陳瑞聰:戰爭不會結束最後只剩兩、三家

2010-10-25  TCW




今年是瘋狂的一年!」二○○九年,超越廣達、登上全球第一大筆電代工寶座的仁寶電腦總經理陳瑞聰,如此形容今年的筆電代工產業:鴻海大軍壓境,廣達為了奪回王座,不惜搶單,廣達毛利率終於殺至三%的可怕數字。

在九月份的法說會上,一席「沉淪說」,嚇壞所有投資人,筆電代工產業毛利率跌破四%,似乎進入代工黑暗期。

「沉淪說」後,陳瑞聰首度接受媒體採訪,他說:「那時候會講大家一起沉淪,是讓大家有個head up(警惕),再這樣殺下去真正傷害的還是公司。」

未來的筆電代工,在陳瑞聰眼中,不再是雙雄爭霸,現在已進入「三國時代」。面對最新對手鴻海,過去在電子產業代工領域橫掃千軍的氣勢,陳瑞聰信心滿滿的說:「它(指鴻海)要幹掉我們還早咧!」以下是專訪摘要:

看未來毛利率 量和獲利要平衡,否則只剩二點幾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的沉淪說暗示產業的毛利下滑,現在電子五哥(指廣達、仁寶、鴻海、宏?痋B華碩)毛利率下滑到三%,這場仗會打到什麼時候?

陳瑞聰答(以下簡稱答):我想還會持續,只是說在持續過程之中,你不可能永遠都激烈對戰!所有戰爭都是一個大戰以後,大家休養生息,讓毛利維持一下,等到下一輪。不然血流滿地,傷得這麼重。

這種戰爭不會結束,真正要結束時大概只剩下兩家、三家這樣而已。就像是後來的Desktop PC(桌上型電腦)一樣,等鴻海把大眾、神達全部幹掉,但是,它可以把那些人幹掉,它要幹掉我們還早咧!

問:第三季後筆電代工業的毛利率,還會繼續殺下去嗎? 答:現在?我不知道,我心態已經改變。

對 股東來說,真正在乎的不是你的營業額成長多少,是你的獲利,為何我們這波,下半年,我們量不願意成長?因為有個廣達在搶量,我再進去跟它搶量,價格只會掉 得更厲害,最後我們選擇在量和獲利之間要有個平衡,否則有家進來攪局,我們再去跟它搶,這個毛利率可能不是三%囉!二點幾的毛利率就會發生。

問: 外界看科技業就是零和遊戲的競爭,因為量就是這麼多,你何時要做個取捨? 答:這都是一個循環,你有機會去搶量,搶量就是你吃到別人,別人就會進來搶,又會造成一波,過去你看毛利率掉下來後,平穩,再掉下來後,再平穩嘛!……今 年就是瘋狂的一年,這瘋狂的一年就是去年所造成的(笑)!去年的計畫就是今年在量產。

問:現在應該都談好明年的訂單了,另外兩家還在拚量嗎?明年大勢如何?

答:明年應該會穩住,因為該搶的都搶了,有些(指其他競爭對手)出貨出了一些狀況,縱使再殺,客戶也會比較小心。這個產品不像是DT(桌上型電腦)這麼容易,真正出貨要上量,還是有些難度,現在已經看出來了,到了出貨完了,等到明年到了市場,退貨比別人多時,就會反應。

真正到了市場,發現,欸,某些人做的東西退貨率高,只要退貨一台就是幾百塊美金成本,這是客戶最在乎的啊!

看鴻海搶單戰略 它是在自傷,我傷一記、他傷七記

問:所以仁寶第三季毛利會好一些嗎?

答:你認為呢?(笑)我們要回到這波來看,這波會殺到這麼厲害,當然就是鴻海戰略嘛!一進來就是血流滿地。

它以前要殺進DT那時候,和它競爭廠商績效不是那麼好,現在它要殺進Notebook(筆記型電腦),我們這幾家也不是省油的燈啊!要幹,大家來幹啊!誰怕誰……(加重語氣)。

問:你怎麼看郭台銘主動說出未來鴻海營收成長減半,從三○%降到一五%這件事?

答: 他知道未來要成長沒有大機會,我們認為到明年不是講一五%,而是一○%。 第一點,他已經沒有像以前那麼有辦法,很容易打入產業鏈,Notebook進入的門檻夠高,我們這些人做了這麼多年,他沒進來我們就競爭得這麼厲害了,他 要進來,比我們一台便宜這麼多錢,再去接客戶訂單,他本身就自傷,就是七傷拳。 你看過武俠小說吧!他打了以後,我傷一記、他傷七記,他搶到訂單拿到營收,但是獲利比其他產品更差。他以前還可以拿零件的高獲利補這個,現在我們不讓他 補,我們把高獲利的東西自己做垂直整合,他也會受到影響。

再來就是說,他現在已經不是一整個大廠區容易去做調度啦,可以高效率應用資源。他 現在分散這麼多的廠區,管理的難度變高,客戶會更不高興。我們現在所聽到就是說,有不高興的客戶;對我們來說,他有越多不高興的客戶就是對我們的肯定。這 個也是為什麼所謂的三國演義有它的道理(大笑)。

看平板電腦競爭 iPad市占將達五○%,不能低估

問:除了鴻海殺價搶單外,仁寶去年登上第一大,靠的就是小筆電(Netbook),平板電腦對小筆電的衝擊,你怎麼看?

答:現在是還好,跟之前差不多,量沒受到什麼威脅,但是平板電腦的衝擊是絕對會有。我們預期大概明年平板機會在四千萬台……,平板電腦很有可能是六成新的使用者,新創造出來的消費者;剩下四成就會吃到Netbook和Notebook。

問:平板電腦的出現,會改變筆電ODM(原始設計製造)的競爭生態嗎?

答: 對於剛要跨進來做的EMS(專業製造加工服務)廠來說難度更高,比能力,它們落後我們很多,只需要投入RD(研發),這部分我們比他強很多。原來我們做 Wintel時,軟體相對單純。……未來在開發時不像是現在一個CPU(中央處理器)和OS(作業系統)、其他都是共通的;變化會很大,軟體和研發將會是 產品差異化的重點。

問:所以可以說平板電腦是鴻海跨入筆電代工的天險? 答:不見得,它占了一個iPad EMS組裝上有利點,從Tablet(平板電腦)生產比重來看它贏了,但是它的附加價值有限,這是為何人家說它他一台iPad只賺九美元。

問:花旗的外資分析師說,鴻海已經成功要求客戶端提高代工價格?

答:哪有這種事,我認為這些都是在炒作。

問:鴻海占了iPad組裝訂單的優勢,非iPad陣營的平板電腦商機,有機會贏過iPad嗎?

答:我們在看明年平板電腦七五%都是iPad。我認為即使到了二○一四年,以它(指iPad)現在整個eco system(生態)的建立,會到五○%市占,我們絕對不能低估它的影響力。

問:平板電腦的量,會超過小筆電嗎?

答:我認為至少上億台的量絕對跑不掉,只是在哪一年發生,快的話二○一三年,慢的話二○一五年。

延伸閱讀:筆電代工,殺進「三國時代」

鴻海集團'05—'07 相安無事●承接蘋果筆電組裝 ●入股筆電電池大廠新普科技

'08—'09 暗潮洶湧●成立NB小組,再次進軍筆電代工 ●挖走廣達副總經理,建構筆電團隊

'10 競爭白熱化●拿下惠普訂單後,搶得戴爾500萬台筆電代工 ●預估今年有900萬台筆電代工訂單,明年有2,000萬台 ●控告實盈,企圖斬斷「防鴻鏈」

廣達、仁寶陣營'05—'07 相安無事●台灣包含廣達、仁寶等筆電代工市占率超過7成

'08—'09 暗潮洶湧●仁寶、廣達提高機殼自製率 ●仁寶、廣達抽走鴻海連接器訂單,扶植連接器廠實盈和嘉澤端子

'10 競爭白熱化●仁寶、廣達毛利率面臨「保三」,下修第3季出貨量 ●陳瑞聰在法說會上提出「沉淪說」 ●預計今年仁寶和廣達筆電出貨量各為4,895萬和5,010萬台

資料來源:各媒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51

草根調研18:週期類民企貸款損失率超8% 陳瑞明

http://xueqiu.com/2650893361/28356144
摘要:
銀行1%不良率與直觀不符,調研國企「二銀行」發現,週期類民企的貸款損失率超8%,關注+不良率達20%,且有擴散趨勢。透視宏觀共性是經濟回落、價格下跌、企業短借長投、高槓桿。信用風險具有普遍性,差異只是誰不受金融保護,誰先暴露而已。不應低估銀行股、信用債的長期潛藏風險。

1、立題:銀行1%不良率與直觀不符,從「二銀行」探真。

信用風險是今年我關注的若干重要問題之一。目前披露的銀行不良貸款率1%,嚴重與直觀不符。中國上一次「政府運動式放貸款」是98年為國有企業破產兼併投放信貸,至2002年底上市前夕,銀行業不良率達25%。目前商業銀行的「還舊借新」操作,很容易隱藏真實的不良率。

國有貿易企業,從銀行借入低廉資金,再貿易融資給民營企業,充當「二銀行」角色。由於其不具備「還舊借新」功能,可據此洞察實體經濟真實的不良率。


2、「二銀行」介紹:國企為民企提供貿易融資。

「二銀行」模式:民企A向民企B採購一批原料,商定價格1億元,現金付款。A為緩解資金壓力,尋找貿易國企「代採購」。貿易國企先支付1億元給B,原料入倉。隨後A根據生產安排,分批向貿易國企現金提貨,3個月後累計支付1.02億元。這樣銷售形式變為「B—貿易國企--A」。而本質是金融服務,即:國企提供貿易融資,收取2%的毛收益(也稱代理費)。民企A間接獲得銀行信貸支持。

「二銀行」的毛利率:一般一個貿易融資項目週期3個月。如果貿易國企以自身授信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收費1.2%-1.5%(三個月)。如果自身墊資,收費1.2%/月,年化14.4%,扣除銀行貸款成本,毛利約7%。可見,無論是承諾匯票還是墊資,毛利都在6%-7%之間。形式差異不大,本質是借體制內金融資源、和國企信用來創造利潤。

貿易融資客戶群體:貿易融資和常見的「影子銀行」不同。它需要真實的貿易背景,即需要有真實的進項、銷項發票,並繳納增值稅。所以房地產項目不做,政府基建項目不做。主要客戶群體是工業原料的經銷商、製造商。由於近年銀行對「兩高一剩」行業限貸,這些行業自然成為貿易融資的重點客戶(但不限於此)。貿易融資由來已久,但2009-2011年是大發展年份,這與國內信貸政策調整直接相關。


3、調研:週期類民企貸款損失率超8%,關注+不良率20%,且有擴散趨勢。

樣本具代表性:調研某貿易國企,年貿易融資總額60億元,存量墊資規模20億元左右(一個採購融資項目週期3-4個月,所以資金周轉率3-3.5倍)。涉及客戶數約200家,基本為民企。涉及主要行業包括:有色、化工、鋼材、石材、木材等。該樣本能典型反映週期性行業的民間經濟真實狀態。

經營性逾期率40%:在20億元貿易墊資中,約8億元出現逾期,逾期率40%。涉及客戶近20家,逾期客戶比例約10%。但這種逾期以往多屬於「安全範疇」。因為貿易融資期限短,3個月後,經銷商發現原料價格下跌,往往會延遲提貨,延遲銷售,造成賬目上逾期。一旦行情回暖,經銷商很快就會現金提貨,平倉融資。此類經營性逾期由短期價格波動造成,由於貿易融資有足額貨物抵押,並有20%保證金,整體風險可控。但前提是貨物價格不要出現持續、大幅下跌。

「關注+不良」率20%:上述逾期中,約4億元超過90天,進入訴訟程序。參照銀行口徑,可認為是「關注+不良」率達20%。該比率從去年至今上升很快,主要原因是:一、價格持續下跌。如材料價格下跌超過保證金20%的幅度,再加上罰息因素,經銷商可能乾脆就不要貨了。二、短借長投。部分客戶從周轉快的製造、經銷主業轉投到房地產、礦產等長週期項目,資金沉澱,造成短期經營資金周轉不開。

損失率超8%:上述訴訟中,公司評估約有1.6億元的標的拿不回本金。按照銀行口徑,可認為是貸款損失率8%。本息損失與極端風險有關,例如倉單重複抵押,或客戶存在其他隱性負債被要求清償。考慮到該數據不包括去年的鋼貿損失,以及訴訟中其他標的不可能足額清償,實際損失率超過8%。

風險呈擴散趨勢:回顧歷程,2009-2011年是國企貿易融資的爆發年,行業內賺的盆滿缽滿。2012年開始出現風險,風險點集中在鋼貿領域(其實民間高利貸2011下半年就出現風險了)。但2013年至今,反饋是各行各業的風險點增加,如化工、木材、石材,甚至食用油,呈現「由點到面」擴散。目前公司策略回歸謹慎。


4、分析:信用風險具有宏觀共性,差異只是誰暴露而已。不應低估銀行股、信用債的長期潛藏風險。

透視貸款違約的共性:1、經濟不好,產品價格持續下跌;2、企業短借長投,影響經營性資金周轉。3、資金等各方面成本壓力大,企業抗風險能力不如從前,尤其是資本金少,高槓桿企業。

信用風險的廣泛性:雖然8%的貸款損失率指向的是週期類民營企業,但其成因有宏觀共性。我相信,地方政府、高槓桿國企、房地產、銀行一樣存在同量級信用風險。例如我們在2013年初的《城鎮化透支與變局》調研中揭示,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達一年可支配財政收入的8-10倍。信用風險的宏觀根源相同,差異只是表現形式,誰暴露,誰沒暴露而已。

哪類企業最容易風險暴露:1、民企。沒有金融資源保護,沒有「還舊借新」渠道,金融機構一收縮,首先砍民企。2、強週期企業。價格波動大,資產價格下跌直接衝擊抵押物價值。3、高槓桿企業。同一行業中,經銷商比製造商槓桿更高。所以看到鋼貿比鋼廠倒的更堅決。

對資產價格的影響:目前看:1、銀行股的資產質量風險遠未暴露。2、信用債風險剛剛暴露,不受金融保護的民企債首先撕開缺口。事情還未結束,不應低估長期潛藏風險。

未來變數:1、經濟再強拉高增長。2、宏觀層面的債務重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88

草根調研19:風險演繹三波式,頂點已過,銀行業極限損失率5% 陳瑞明

來源: http://xueqiu.com/2650893361/36655172

草根調研19:風險演繹三波式,頂點已過,銀行業極限損失率5%

觀點與判斷:
2012-14年風險三波浪演進:資金面—經濟面—通縮面

結合本期樣本和以往跟蹤,認為風險三波式演繹:1)第一波2012年,風險源是「資金面」,風險暴露直接原因是:高槓桿遭遇信貸收縮。典型案例如鋼貿、光伏,以及一些盲目跨行業投資的企業。2)第二波2013年,風險源增加了「經濟面」和「通縮面」,風險暴露直接原因是:地產投資、基建投資、民間投資下滑後的衝擊。典型不良行業如小型開發商、工程機械、化工、有色、石材等。3)第三波2014年,「通縮」風險源繼續加重,擊破企業成本線,表現為化工有色不良加重,油氣設備出現不良。
 
大周期風險頂點已過,尾部風險尚存
關於風險頂點是否已過?各方判斷有分歧,甚至反覆。我傾向認為「大周期風險頂點已過,剩餘的是尾部風險」。自2011年經濟下台階後,企業界幾乎經歷了所有宏觀負面因素,包括:內需外需下降、傳統信貸收縮、資金成本抬升、通縮。而風險演繹已從2011、12年的護城河小的、盲目加槓桿、跨行業投資的「個案特點」,延伸到2013、14年的規模以上傳統製造業的「群體特點」。目前企業家(至少是傳統企業)主流心態是「謹慎投資、降槓桿、去存貨、求質不求量」。從宏觀傳導時滯、當前微觀企業心態、銀行風控技術、風險演繹規律幾方面綜合判斷:未來新的、大的風險點應該沒有了。剩餘的應是尾部風險,諸如商品價格低迷、去庫存、資產減計。當然前提是政策面能穩定住經濟。我認為,風險暴露作為經濟運行的滯後指標,2015年後還會有信用違約、倒閉潮見諸報端,但這已經是滯後性的技術反映了,不必恐慌。從大周期看,風險頂點應該已經過去。
 
銀行業損失率極限值或在5%
對比90年代末的銀行業不良率20-25%(各家不同),當時主因是:90年代的開發區熱和投資熱持續數年,且期間信貸風控不嚴、98年前後國企改制的政策性貸款、不良資產的政策性處置讓一些「或能追討」的貸款也藉機劃入不良。本輪是第二輪不良高峰期,但與98年不同在於:1)2000年後銀行業信貸風控明顯加強。2)2009年雖有運動式天量貸款,但2010年及時剎車,持續時間短。因此首先認為,本輪不良率不可能是20%的概念。
 
在上面的樣本中,7%、8%、11%的損失率已算是「最糟糕的情形」,他們要麼是典型週期性民營企業的貿易墊資,要麼是2009年後欠發達地區的投資發力過猛,要麼是企業間的聯保互保,都屬於風險高發地帶。而上述樣本中,1-2%的損失率,算是「風控較好」案例。我認為真實的銀行業極限損失率可能就在中值5%附近。
 
從銀行貸款結構看,按揭貸等個貸大約佔比25%,這塊的損失率微小。剩餘的75%是工商客戶貸款,其中的50%與政府基建、房地產行業相關,25%與製造業相關。如果按照5%評估整體貸款損失率,就意味著工商製造業客戶的貸款損失率大約在7-8%範疇,這與我們目前調研的樣本基本相符。
 
未來2-3年是銀行處置不良高峰期,有能力「有序進行」。
樣本顯示,2013年銀行、影子銀行陸續進入不良處置期,2014年力度主動加碼。對於處置不良進程的判斷,考慮到目前地方政府為企業紓困動機較強、銀行新領導層上任是最佳的處置不良契機、以及管理層更換的頻率(一年更換一線業務領導不超過1/3比例),認為未來2-3年,將是中國銀行業處置不良的高峰期。對於處置不良的模式判斷,考慮到中國金融系統歷來的穩健管理風格,以及銀行仍具備很強賺錢能力(20%的ROE,15倍槓桿,50%的貸款資產佔比,意味著銀行一年利潤能承受2-3%貸款損失率),未來銀行業不良處置應該是「有序可控的進行」,而非98年式的「一次性出清」。2015年後銀行報表的不良率還會逐步上升,但相信一切仍在可控範圍內。
 
投資判斷:A股銀行股不貴也不便宜,不良資產處置的黃金時期。
關於銀行股,基於整體5%極限損失率假設下,考慮到目前貸款撥備率約3%,監管層要求2.5%,超出的0.5%部分(不計入權益科目)可直接沖抵損失率,再考慮銀行未來一年淨利潤約能沖抵2.5%損失率,這樣剩餘的2%損失率就要要由淨資產抵扣(這裡也給予嚴苛的假設,不考慮次級債、混合資本工具的緩衝)。以15倍槓桿、50%貸款資產佔比計算,意味著現有淨資產就被侵蝕15%,這意味著目前的市場PB估值可以打上85折扣來看待。以此口徑對比海外銀行股估值,認為A股銀行股估值「不貴也不便宜」。
 
不良資產處置未來2-3年是個好業務。適合銀行背景的專業投資機構。資產包甄別能力不強的投資機構,可以考慮「以退定投」的模式介入,如在回購條款下介入。
 
 
陳瑞明  宏觀策略分析
微信號:chenruiming_XMU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295

南台灣地震將一個月陳瑞斌琴聲慰災民

1 : GS(14)@2016-03-06 03:14:27

南台灣上月發生強烈地震,維冠金龍大樓倒冧造成115死的悲劇。震災將滿1個月,國際知名台灣鋼琴演奏家陳瑞斌受邀到洛杉磯表演時,透過《蘋果》專訪特別彈奏一曲撫慰災民。駐洛杉磯記者:林慧娟陳瑞斌以左手彈奏《為左手夜曲》,琴聲悠揚感人:「這是俄羅斯作曲家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的作品,希望用這首曲子獻給台南的災民,表達對大家的關懷。」史克里亞賓是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同班同學,一輩子都患有憂鬱症,但他對音樂狂熱,對政治、宗教都非常關心,令他寫出這樣美妙的音樂。他相信各地台灣人心理上一定有同樣的感受,面對災難的過程很痛苦,希望藉由音樂,就像這位作曲家一樣,堅持他一輩子的理念,並透過這首樂曲表達對大家的關懷。陳瑞斌在台南永康出生,13歲作為留學生到維也納學習音樂,拜訪已故俄國大師伯曼(Lazar Berman),成為他旗下唯一亞裔弟子。陳瑞斌靠精湛琴藝揚名國際樂壇,被形容是「天使手指」的彈奏技巧以及舞台魅力,深受各地樂迷喜愛。更被讚譽是「貝多芬第5代傳人」,曾登上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卡內基音樂廳、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悉尼歌劇院、維也納大演奏會堂及大阪交響音樂廳等世界著名舞台演出,他上月受邀到洛杉磯,在寶爾博物館(Bowers Museum)80周年慶表演,也參加太平洋交響樂團(Pacific Symphony)主辦的年度音樂節慶典。上月6日,陳瑞斌在乘搭飛機赴美途中得知故鄉台南發生地震,令他十分震驚:「台南地震讓我很驚訝,當時我在飛機上,家人一直聯絡不上,直到我到美國才聯絡上。謝謝大家關心,他們很平安。但我覺得很難過,永康是我出生、學習成長的地方,直到13歲出國留學,我對那邊的環境記憶深刻,發生這樣的事情讓我覺得非常悲哀,所以我在美國的音樂會特別彈奏幾首曲子,獻給受災戶。」去年他在香港表演期間,佔中行動(雨傘革命、佔領中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許多藝術表演都取消,只有他堅持如期演出。他說:「作為一個藝術家,藝術表演是我一直致力推動的。那時候表演非常辛苦,整條馬路包括到上環、中環都管制了,因為(佔中抗議)太多人,巴士改道、地鐵也關了,只剩下最後一個出口,我心裡想這場音樂會不知道有什麼人會來。結果出乎我意料,那場音樂會在香港大會堂滿座,來自兩岸四地的官方代表都出席了。我特別彈奏一首和高雄愛河有關的曲子,我作為台灣出身的藝術家,把台灣的素材、音樂、文化推廣到那邊,我做到用音樂回饋,撫慰大家的心靈。」陳瑞斌4月29日在台南新營有一場音樂會,計劃以音樂表達大家對災民的關心。他強調,希望藉由音樂,帶給世界和平,產生鼓勵的作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5/195176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