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傑:槍林彈雨中一兩粒子彈
1 :
GS(14)@2016-10-17 08:00:32【明報專訊】最近市場預期美國在本年底加息的機會升溫,目的是希望提高利率之後,令美國聯邦儲備局有更多「子彈」減息。但加息只得一兩次,恰似槍林彈雨之中,聯儲局只多了一兩粒子彈,對挽救腳步浮浮的經濟起得幾多作用?有意買樓的置業人士,想買樓宜繼續進行,因為加息殺傷力非常有限。
美國經濟有如建築在浮沙之中,地基難穩。單是解決國民的沉重負債,已經十分棘手。加息會使到美國國民利息負擔增加,美國政府以至國民都是「重數組」,如果勉強大幅度加息,許多美國國民抵受不了,必然有反響。
有人認為如果美國在短期內加息,美國經濟一旦又再陷入困境之時,聯儲局便沒有「子彈」減息,令美國處於困境。不諱言全球經濟恍如置身槍林彈雨之中,現在美國卻勉強提高息口,筆者估計最多只增加到0.25厘至0.5厘息口,在這惡劣環境之下增多一兩粒「子彈」,如果美國經濟再度下沉,一兩粒「子彈」到底起到幾多作用?應該只是好過無而已。
美國不顧一切達到加息目的,只加得0.25厘至0.5厘,又濟不了事,只是心理安慰。而且日本及歐盟在量化寬鬆之後,再推行負利率,美國經濟如果有難,基本上也可施行負利率去救市,不必加息。
就算加息 仍然超低息
假使美國加息0.5厘,本港置業人士所新增按揭息率負擔,可能也是0.5厘。本港銀行水浸,仍有機會不加息維持現行利率。
置業人士將加息0.5厘計入供樓預算中,實際的新增開支也很有限,但卻因為已經「上車」享受到超低息按揭環境,所冒實質風險不大。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28&issue=20161017
陳永傑:金股匯閃跌之後
1 :
GS(14)@2016-10-24 05:54:50【明報專訊】本港住宅樓市高處未算高,不少人嚷著樓市不要再升,但筆者相信升勢會身不由己地繼續。因為近期黃金、股票及外匯市場紛紛出現類似閃跌情况,投資者無選擇,唯有向物業投以信心一票。
普羅市民最熱門的投資工具,非金股匯莫屬。不過,金股匯的走勢難測,自從世界金融海嘯之後,表現都不甚了了,甚至要投資者損手爛腳,投資在金股匯,原來是高難度動作,不容易得到理想回報,所以部分投資者已經捨棄金股匯,轉攻比較穩定的樓市,以求達到保本增值目的。本月金股匯表現皆令人失望,迫使更多投資者向樓市靠攏。
由於美元堅挺及美國加息機會升溫,10月4日紐約期金每盎司收報1,269.7
美元,單日勁跌43美元3.3%是3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及後,金價輾轉下跌至1,250美元水平上落,不少黃金愛好者均告損手。10月7日早上,英鎊在亞洲時段開市不久閃崩6%,兌美元由1.26,暴瀉至1.1752,雖然及後有所反彈,但已經使到外匯投資者目瞪口呆,原來外匯市場風險亦不小,單日都可以輸得很慘。
唯向物業投信心一票
10月11日,因之前有中國A股及美股上升,再加有深港通快將出台好消息,港股被看好,恆指高開逾200點,升破24,000點後,立即轉向急插倒跌400點,高低位相差逾600點,全日跌302點。
幾日間金股匯市場可謂翻雲覆雨,令投資者心寒。由於投資者早已對金股匯市場存有戒心,現在再來一記悶棍,將會使到更多投資者將資重點更傾向樓市。樓市雖高,但風險可能仍比金股匯市場為少,追捧持續。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06&issue=20161024
陳永傑:工作與投資兩全其美
1 :
GS(14)@2016-11-08 05:35:42【明報專訊】工作與投資如果處理得不好,就不會取得平衡,所以,兩者要掌握得好才會兩全其美。怎樣做才算好呢?就是投資不影響到工作,但又有理想投資回報,那麼便算是完美了。
一直以來,筆者以購買住宅樓收租作為投資重點,反而沒有太多參與股票的投資。因為買賣股票要時常留意股價,非常費神,一定影響到工作。尤其是自己做地產代理,平時已經非常繁忙,如果再參與太多股票投資,一定會影響到工作心情及決策,所以,買樓收租算了,可以專心工作。
買樓收租有2厘至3厘租金回報,但按揭息口低至約2厘,收租可謂穩賺。不過,筆者會將一切租務工作交給公司屬下的租管服務部門代勞,雖然要支付租金3%至5%作管理費,但她們代自己處理所有一切租務及管理事宜,更能夠篩選租客,自己就可以專心處理工作。雖然每月收少了幾個百分比的租金,但卻可以很放心,不必自己與租客周旋租務瑣碎問題,專心工作,反而能將工作做得更好。
物業交租管公司打理 可專心工作
樓市表現平穩,安定程度比黃金、股票、外匯及期貨等投資工具更好,投資成績簡直是跑贏大市。而且金股匯非常波動,秒秒鐘都有幾十萬元上落,不影響到工作心情才怪。筆者正計劃增加在住宅等物業的投資,一則享受到樓價升值的好處,二來又有平穩的租金回報率,三來更不會影響到工作心情,得以專心工作,物業投資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租務管理公司代辦租務事宜,交給別人代行令自己在公在私賺得更多,更值得!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73&issue=20161107
陳永傑:政經紛亂 壞消息入貨
1 :
GS(14)@2016-11-15 07:58:29【明報專訊】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以半冷門姿態勝出總統大選,即時導致全球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本港樓市亦蒙上陰影,但投資市場有一句常說的術語:壞消息入貨!如果把握得好,說不定為閣下提供一個良好的低吸入市時機。
聯儲局加息更加困難
因為在一片不明朗形勢之下,買樓的投資者可以藉著全球政經一片混亂,有權向賣家爭取更佳價錢,隨時買得心頭好。最低限度,能夠作為增加至15%的印花稅一部分幫補。
此外,特朗普爆冷勝出,金融市場大亂,美國聯邦儲備局準備在今年12月加息一次0.25厘的行動,或將會暫時按兵不動,置業人士先飲頭啖湯。一連串的加息行動,預料要推遲。
筆者所說「壞消息入貨」並非無的放矢,以廿多年前作為一個例子,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致全球投資市場大亂。到了1991年1月,美國率領盟軍與伊拉克爆發中東戰爭,但戰火一起,很多人以為打仗令大跌市來臨,豈料全球投資者向各地股市、香港股市及樓市大舉進發,港樓港股由淡靜時期進入大升浪時代。理由是壞消息實現,正好是投資者入市好時機。
被視作狂人的特朗普,並非正統共和黨人,在競選時與黨人常不咬弦,即使進入白宮,也阻力重重,再加上美國有參眾兩院制度,強如奧巴馬做事亦難以從心所欲,處處受到掣肘。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即使再狂,在美國制度下也惡不出樣。加上他是商人,處事理應圓滑,很多候選人當上總統後都由有稜角變得懂得妥協,應問題不大。現在壞消息出盡,在樓市入市,並非無理由。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30&issue=20161114
陳永傑:美加息「一年一度」
1 :
GS(14)@2016-11-21 04:55:58【明報專訊】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大選之後,投資市場擔心美國息口轉勢向上。但筆者的看法是,美國儘管加息,也要視乎美國經濟及國民的承受能力,不能任意妄為。假使下月再加息,未來的加息情況應與一年一度相差不遠。
過去5年,不斷嚷著美國加息,但說了4年,只有在去年底落實了一次加幅0.25厘。如果5年前本港置業人士因聽聞加息之說而不敢買樓,白白錯過了4年的超低按息時期,還要損失了樓市一個大升浪身家增值的機會,尚且要支付不菲的居住租金,損失慘重矣!
去年底加息一次之後,很多人預測今年之內又再加息若干次,令人覺得息魔繼續步步進逼,但等了又等,只聞樓梯響未見息魔來。終於今年底再次落實另一次加息0.25厘,成數愈來愈高了,大家就當今次加息必然落實。今次加息,又叫嚷了一年,即是說這兩年的加息,都是一年一度,並非初時估計的一年三、四度。
視乎美國經濟及承受能力
無可否認,下月底加息之後,預期明年息魔又來進襲,有人估計多則每季加0.25厘,少則全年加一兩次0.25厘。美國總統將會換屆,但加息非操控在美國總統,而是由獨立的美國聯邦儲備局掌控。如果美國總統能夠影響美國息率,在1992年老布殊競逐連任總統之時,就應該逼使當時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減息為自己助選。可是,格林斯潘死不減息,在1991年中東戰爭功績顯赫的老布殊亦要黯然落台。
美息升降視乎美國經濟,美國政府及國民負債水平,現實是難以承受過高的加息,否則過去5年怎會只加得一次?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64&issue=20161121
陳永傑:現金升跌難測 買樓保值佳
1 :
GS(14)@2016-11-28 08:04:39【明報專訊】特朗普爆冷成為美國總統,全球金融市場大混亂,除美國股市再創歷史新高之外,非美元的外幣像日圓及人民幣更失控暴瀉。尚能企穩的投資工具,唯有各大城市的住宅等物業。
自從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各國貨幣皆跌多升少,加上美國、歐洲、日本實行量化寬鬆之外,歐日更出動負利率救經濟。在這兩個因素之下,現金的購買力日益縮水,愈來愈多人明白到,由各國貨幣組成的現金,貶值漸趨明顯化。美國大選之後,日圓及人民幣的貶值加劇,其中日圓兌美元跌幅最厲害,約逾6%,其他貨幣跌幅亦不小。
大選前,很多投資者已經了解到現金絕非理想的投資工具,在量寬及負利率之下,貶值是趨勢。大選後,市場對持有現金變得更恐懼,拋風四起。外幣經歷近期急挫,必然重新物色保本增值的投資工具,與此同時,亞洲股市及黃金價格亦跌到不亦「落」乎,只有美國股市逆市而升,但美股已經再創歷史新高,去到約19,000點及18倍市盈率,高處不勝寒。
港樓九七後 年均僅升2.31%
美股位高勢危,是否值得撲入,需要深思。加上揀股是高難度動作,很容易入錯貨。幾年來,只有香港等大城市的樓市走勢穩步上揚,屬於未敗之師,表現算是最好。本港住宅樓市雖然直逼歷史高位,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只是143.95點,只比1997年的100點高出43.95%,19年來每年平均升幅只是2.31%,並不過分。
住宅物業既可自住亦可出租,實際用途比各種金融投資工具廣泛,雖然增加了雙倍印花稅至15%,作長線投資仍可以。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53&issue=20161128
陳永傑:有樓在手較易享經濟成果
1 :
GS(14)@2016-12-19 06:29:55【明報專訊】見到街上的老人家拾紙皮,年老無依,很慘。但如果他們能夠在盛年之時置有自住物業,不管是十分「的骰」的單位,都能夠某程度上享受香港經濟成長的成果。
這些老人在年輕之時,許多人也曾為香港拼搏過,付出過血汗。因為幾十年前,香港福利制度不像今天那麼好,人人都要辛勤工作才可以掙錢過活,對香港社會及經濟是有貢獻的,所以,我們應該對今天的老人家予以尊重。
以前許多人都餐搵餐食餐餐清,沒有考慮將來,只求應付當前的生活便算,所以,沒有什麼餘錢剩下來。不過儘管積累了一些現金,但經過幾十年來的通脹,再加上近年的量化寬鬆,長期儲存下來的現金購買力亦蒸發得所餘無幾。
租樓如潑出的水 有去無回
當年港人大多數是租樓居住,但租樓的租金開支就如潑出去的水,有去無回,不會為你的財富做到任何積存。如果有長遠眼光的市民,會明白到租樓與買樓的分別,雖然死慳死抵,但上車買樓以後,就能享受香港經濟成長的好處。因為即使是唐樓的價格也會隨着經濟發展而水漲船高,1980年代10多萬元的一個唐樓單位,今天也跟隨着香港經濟進步,升值至400萬元,業主的財富亦步步高陞。
假使業主擔心百年歸老,單位亦可做逆按揭,領取年金作生活費。不然,亦可將單位轉交予下一代,因為只要是人類,都要解決居住問題,將來也是一樣。大家要記住供樓是儲蓄,租樓是支出,居住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要面對,現時為置業做好準備,為時未晚,住屋幾十年後仍然用得着。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72&issue=20161219
陳永傑:樓市招數趨辣 遲買更難
1 :
GS(14)@2017-01-04 00:33:19【明報專訊】香港政府自從2010年底實施額外印花稅之後,在住宅樓市不斷加辣,後來,加辣行動持續增加,令置業人士的買樓計劃愈來愈難落實。不過,筆者建議買家只要能力許可,買樓宜快不宜慢,因為將來買樓只會愈來愈難。
自當年實施額外印花稅以後,政府在住宅樓市的加辣動作持續加多,令買樓的難度加大。政府之所以要不停加辣,是由於增闢土地興建住宅房屋的進度,面對甚多困難,供應追不上需求,唯有以加辣招數阻止買家買樓。雖然政府表示未來能夠增加若干數量住宅單位,但距離市場實際需求仍遠。所以,筆者預料仍會有更多辣招出籠,愈加愈辣。
許多國際大城市對外來買家亦不斷有加辣行動,加辣已經是全球常態。在本港買樓的買家,外來及本地均有,儘管香港政府經已加辣,但在外國政府也加辣的情况下,港樓依然存在不錯的吸引力,繼有大量外國買家垂青。
本地想置業的買家,在有能力範圍之內,買樓宜盡快落實,否則很容易好夢成空。因為存在強大外來及本地競爭之外,香港政府又隨時再加辣,到時置業人士又望樓興嘆。
全球投資多不明朗 金股匯多輸
現在全球投資市場面對甚多不明朗因素,因此,無論是熱門的投資工具例如黃金、股票及外匯,大多數都使到投資者損失慘重,不少人近年來在金股匯經已輸到宣布「斬手指」,很難尋找到有勝算的投資工具。雖然不少人覺得本港樓市升幅經已不小,現在入市有摸頂的可能。但住宅物業具備自住、出租及投資功能,實用性比金融產品優勝,長線可守。
中原地產 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71&issue=20170103
陳永傑:依舊唯我獨「磚」
1 :
GS(14)@2017-01-09 08:06:43【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雖然未正式登場,但相信他所走的路線與現任總統奧巴馬南轅北轍,何止保護主義,甚至引致全球貿易戰,投資股市及外匯市場還是避之則吉。筆者認為繼續唯我獨「磚」,不但購買是磚頭的樓市,金磚銀磚也要增持。
特朗普上場後,估計還要一段長時間才看得清他的路數,保護主義及對中國以至全球貿易戰隨時爆發,為免押錯注,股市及外匯盡量避免沾手。雖然去年底美元強勁得令人難以置信,但美國經濟底子虛弱,強美元難持久,到時匯市就天下大亂。
特朗普明言大力投資基建推動經濟,但美國政府與國民總負債已達66.66萬億美元,平均每個家庭欠債629萬港元。投資基建錢從何來?又是開動印刷機印債發鈔,美國赤字繼續與天比高?特朗普表明想加息,美國政府受得住,國民卻已是重數組,如果大幅加息,國民受不了高息,出現強烈反抗是必然,所以,美元強勢難續。加息難多,全球大城市樓市更值博。
美實難大幅加息 全球樓市受惠
減稅又是天方夜譚,利得稅由35%減至15%,政府收入大減,美國赤字升勢豈不是快過火箭?美元令人更無信心。如果特朗普亂搞一通,全球金融市場就會大混亂,投資者就要唯我獨「磚」買樓,香港等大城市的樓市繼續受惠。
除買樓這種磚頭之外,金磚、銀磚以至金粒、銀粒也值得吸納,美國債務不休地狂升,美元已持續幾十年來的長期貶值,必然令人信心蕩然無存。當然最好持有實物的黃金及白銀,方便攜帶及找贖,又起保值作用,因為現金鈔票難免被人唾棄。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20&issue=20170109
陳永傑:港樓受歡迎 皆因優點多
1 :
GS(14)@2017-01-17 01:45:43【明報專訊】去年底香港樓市加辣、美國加息0.25厘,再加上美國選總統爆冷,本港住宅樓市仍然企穩,因為港樓有着不少好處,預料後市牛皮靠穩。
三項因素都不利樓市,豈料樓價不跌反升,倒升1.23%,升幅0.85%,令許多人大跌眼鏡。
樓市能夠屹立不倒,實因港樓有太多利好因素支持,縱使中國限制外匯流出,樓市繼續堅挺。雖然來自內地買家數目可能減少,但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許多跨國商業機構都有人員駐紮在香港,自然需要樓房住。中國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很多外商要與中國交易,不會捨棄中國市場,有員工居住在香港自然要買樓或租樓居住。中外熱錢不可能完全從香港抽走,必定有很大部分要繼續保留,以作營運及投資。
香港樓市法制健全,買賣物業手續簡單,資金又自由進出,許多城市難以相比。雖然交易稅項沉重,但其他大城市何嘗不是辣招多多,加辣已經是例行公事。
治安政局平穩 非地震帶
香港治安穩定,政局平穩,又非地震帶,購買住宅物業不用擔驚受怕,資產不會一夜消失,勝過甚多地方的物業,令買家有信心。無疑升值幅度比較小,但風險低,比起許多地方的印刷資產安全,仍有一定程度吸引力。
市場購買力依然,但好像往日一手新盤動輒超額認購幾十倍,應該不復見。因今年內新盤將有大量供應,很易會出現多盤齊推的局面,縱使買家數量穩定增加,亦因新盤數量太多分薄客源,超額認購將大降至只得十倍或幾倍,但買家應該繼續有增無減,原因其他投資工具太容易損手。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39&issue=2017011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