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要每股18刀出售百思買? 圍威喂

http://xueqiu.com/8206836047/22968417
誰要每股18刀出售$百思買(BBY)$ ?每次打開雪球看見那條關於百思買表現平平的報表的所謂「精華」發表就非常惱火。因為百思買的股東突然間被友好代言。該發表指出百思買的股東意識到不得不接受創始人的每股18美元的收購價格。

首先Richard Schulze的開價不是18美元,而是14.79美元以下。2012年12月13日傳出RichardSchulze的開價是50至60億美元,也就是約每股14.79至17.75美元,所以當日百思買股價升十幾點以14.12美元收盤。第二天開盤百思買股價又被打回完形跌至12.05美元。因為創始人申請延期收購報價,也就是說RichardSchulze認為百思買的股價會繼續下滑,不值14.79美元。

Richard Schulze延期報價我猜測理由有三點。第一, RichardSchulze想以更低的價格收購百思買。第二 Richard Schulze的資金沒有準備好。 最後就是官方說法,RichardSchulze想等更多的財務數據。但是歸根到底還是RichardSchulze想以支付更低的價錢而獲得百思買。

2003年巴菲特提出收購Clayton Homes時遭到股東抵制,因為Clayton Homes股東認為巴菲特看上的公司,一定是物超所值。當時ClaytonHomes股東的論點是ClaytonHomes的產業Manufactured-housing正處於產業週期低谷,而事實上ClaytonHomes還被債務纏繞。最後巴菲特成功收購ClaytonHomes,幫助他們解決財務問題,而同時ClaytonHomes也成為巴菲特長遠的資本收入來源。

Richard Schulze收購百思買的計劃,正正是當時Clayton Homes股東擔心事情—利用產業週期低谷期的條件進行超低價收購。家電零售產業的疲軟大家可以看看國內$蘇寧電器(SZ002024)$$國美電器(00493)$ 。在日本,去年一年之內相繼出現BIGCAMERA收購KOJIMA和YAMADA電機收購BEST電器的產業整合。至於家電零售業和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公司的關係的話需要另作討論。我的觀點是亞馬遜和showing-room現象並不是導致百思買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在亞馬遜購買東西的人,即使沒有亞馬遜也不會在百思買消費,他們會去$沃爾瑪(WMT)$ 等提供更低價格的地方消費。也就是說在電子商務消費的消費者原本就不是百思買的潛在客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有價證券分析》裡討論企業盈利時提到There is also the flow and ebb of the businesscycle, from which the particular danger arises that the earnings curve willlook most impressive on the eve of serious setback. Benjamin Graham andDavid Dodd, 2002, Security Analysis: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p360. 百思買走下坡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正是家店零售產業處於退潮(ebb)的階段。

僅僅因為百思買當前或者短期之內沒有利好消息,而祈求創始人拯救的想法,或者期待創始人以18美元收購的套利行為都難以稱得上投資,恐怕只能夠說是投機。而以一部分投機者的聲音代表百思買股東的做法實在不敢恭維。去年12月已經有法律公司對RichardSchulze的收購行為是否損害股東利益而展開調查。

總而言之,百思買最近股價的反彈是因為得到美國經濟數據支持,經濟恢復現象明顯,加強投資者對百思買的信心。並不是因為百思買的股東意識到不得不接受RichardSchulze的18美元收購開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60

2005年到2012年浦發銀行和恆生銀行每股財務數據比較 南迦巴瓦1999

http://xueqiu.com/4936181774/24132387
2005年到2012年浦發銀行和恆生銀行每股財務數據比較
$浦發銀行(SH600000)$
查看原圖
大多數股民一直熱衷於分紅股,請看看穩定分紅的恆生銀行和浦發銀行最近8年數據的比較。
1)2005年底,浦發股價約9.3元,PE 約 14.5
                       恆生銀行股價約100元,PE 約16.3倍
2)2012年底, 浦發銀行2005年的每股變成了3.08股,每股收益從2005年的0.64元增加到5.64元,增加787%。
                       浦發銀行累計分紅4.01元,相當於2005年底股價9.3元的 43.3%;
                       恆生銀行股數沒有變化,每股收益從5.93元增加到10.16元,累計增加71%。
                       恆生銀行累計分紅43.9元,相當於2005年底股價100元的43.9%;

                       浦發盈利增長中有所得稅改革帶來的增加。2005年,浦發所得稅50%左右,2012年,浦發所得稅23%左右,扣除這個因素,浦發實際增長500%左右。

3)淨資產
                  浦發銀行累計淨資產增加 695.6%, 恆生銀行增加290.7%。
                  浦發銀行淨資產增加更快的原因:
                  A高價增發股票
                  B分紅比例少,每年的盈利大部分作為資本再投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95

重申:投資是比預期比想像力,不是做每股收益計算 梁宏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8300577

金山為什麼估值高?是因為金山有很多尚未創造利潤的項目,是因為金山目前是研發投入期,遠沒到業績爆發期。拿每股收益去衡量金山的估值是偏面的。投資是投想像空間。所以小米和雷軍的存在可以讓金山的估值上增加30%也就是100億港幣是合理的。因為小米和雷軍會給金山很多想像空間和可能。 資本市場就會給這種預期高估值。

騰訊為什麼peg這麼高?也是因為微信存在,微信目前不創造利潤。如果在只會分析每股收益的人眼裡,微信是不是分文不值了?但是微信實際上也是給了騰訊想像空間,所以騰訊的估值因為微信的存在也會增加起碼三分之一

當初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為什麼估值那麼高?也是因為預期阿里巴巴集團可能會整體上市,所以阿里巴巴估值非常高,比正常的估值起碼高1倍以上。

YY估值為什麼高?那是因為他在做100教育,這個不創造價值的項目可以給YY增加百分30以上的估值。因為他提供了很大想像空間

亞馬遜只有微利,為什麼市值高達千億美元?因為亞馬遜有想想空間

我舉這些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資本市場是講預期的,講想像空間的。而不是每股收益計算的比拚。同樣每股收益的兩個公司市值差幾十倍上百倍都是正常的,因為市場對他們的預期不同。 請那些整天在計算eps和pe的同志們歇歇吧

梁宏
2014年3月1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588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樂購每股收益縮水超9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84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樂購周四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每股收益從10.17便士跌至0.07便士,跌幅高達99.3%!業績報告公布之後,樂購股價重挫5%。

公司2014年上半年銷售額下降4.6%,營業利潤下跌41%至9.37億英鎊,營收下降4.5%。公司稅前法定利潤大跌91.9%,僅有1.12億英鎊。每股紅利縮水75%至1.16便士。令人意外的是,公司曾經一度將上半年營收預期從1.18億美元上調至2.63億美元。

樂購表示,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略低於預期,歸咎於艱難的市場環境和為改善用戶服務和建立長期忠誠度增加的投資”。

稍早之前,樂購已經宣布Dave Lewis成為公司新任CEO。而公司董事長Richard Broadbent爵士表示,“一旦完成新老CEO的過度,新的商業計劃將會給公司帶來全新的面貌。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完成我應該做的使命。我和代表董事會一致認為,現在是時候將公司交給具有新觀點和新形象的新領導者。”

樂購股價目前為1.83鎊,和去年的3.71鎊相比暴跌了50%。股神巴菲特因看好樂購也損失慘重。巴菲特此前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他七年來對英國零售巨頭樂的投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伯克希爾哈撒韋主席巴菲特是樂購的第四大股東,持有該公司4.1%的股份。

screen shot 2014-10-23 at 07.00.47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206

百奧家庭互動(2100)之每股現金值

最近,筆者正在留意一些正在不斷回購的股票,其中,百奧家庭互動(2100)持續回購,且翻閱報表,現金水平出眾,引起筆者的留意。這隻股票已經是港股中少有的標的,所以筆者會利用其每股現金值分析公司是否值得購買。根據報表及最近回購的數字,經調整的每股現金值如下:



按: 以上尚未計算第3季帶來的估計現金盈利約5,000萬人民幣,以及10月至11月中的估計盈利約2,500萬人民幣,若加上以上收入,現金量會再增加超過3仙,淨業務價值跌至約10仙,即2.8億港元。

雖然公司近期的增長力度似乎略差於預期,但是公司經調整後每半年1億人民幣的利潤似乎能夠多維持,扣除現金後的市盈率基本上是極為廉宜的,從此篇報導也看到執行力不弱,在美國的同業淘米雖然虧損,雖持有7億多現金,但也價值約11億港元,淨價值約3億多,但百奧卻是有盈利,但淨價值更低,所以這股的投資價值也有一定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63

ROE偏低 帳上每股現金過多 證交所挑戰亞洲盃 先上市吧!

2015-07-06  TWM

證交所今年雖提高配息,但與亞洲上市交易所相比,其股東權益報酬率偏低,每股現金部位則有過高跡象。未來合併期交所等機構,並且將股票上市,才是提振公司治理的良方。

撰文•周岐原

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主要權責機關||證交所,治理自己公司的成績,究竟如何?

股東會旺季近尾聲,六月二十三日,證交所舉行年度股東會,會中決定配發一.五元現金股利、○.二五元股票股利。去年,證交所的稅後EPS為二.八六元,因此相較於二○一三年度配發的一.二五元現金、○.二五元股票,配息水準略有提升,現金股利配發率達到五二%。

觀察公司治理成效,現金股利配發比率(配息率)多寡,是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對性質接近金融業的證交所而言,更是如此。

不過股利政策顯示,一一年至一三年間,證交所平均配息比率約為四六%,雖然較期交所、集保中心來得高,但是與鄰近同行相比,港交所的配息率高達八九%,新加坡交易所更高達九四%,澳洲交易所也有九成水準。

證交所ROE 僅港七分之一換句話說,這三家本身就是上市公司的交易所,三年平均配息率大約都在九成上下,今年配息率才勉強突破五成的證交所,與亞洲同業水準相較,似乎還有一段不小距離,這也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主張「公司應多配發現金股利」的呼籲有所悖離。

再以投資人最常評估公司表現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評估證交所與其他亞洲主要交易所的經營效率,發現一一年至一三年間,證交所平均ROE只有約五%;但是同一期間,澳洲交易所的ROE為一一.一%,自詡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港交所、新交所,更分別高達三七.一%和三六.五%,高出證交所數倍之多。

「增發(配息)的可能性不大」,證交所副總經理簡立忠進一步解釋,以現有股本計算,由於今年除權、息合計將配發逾十一億元,加上必須提列部分為特別盈餘公積,作為安定市場、應付突發狀況之用,提高股息的主張,主管機關多半不會放行。

不過,在小股東眼裡,投資證交所這筆交易,迄今似乎不怎麼划算。

「帳上現金(部位)實在太多了」,一位券商高層感慨地說。他舉去年度財報為例,每股淨值高達七五.二元,但是現金部位加上股票等流動金融資產,每股淨類現金就達到三七.九元,大約是淨值的一半。

換句話說,證交所淨值雖然驚人,但是其中有半數,是備而不用的類現金部位。

這位股東代表直言,證交所與其準備大量資金、運用效率低落,不如增加配息,或透過現金減資歸還股東,更符合公司治理原則。

「雖然國內實行T+2款券交割制度,可能因此有兩天出現錯帳風險,但是,以目前券商處理經驗而言,這些風險在券商層面即可充分解決,不需預備大量現金。」這位股東代表建議。

回歸公司治理 上市為最佳解其實,除了早年證交所成立時,部分股權流向個人及一般企業,主管機關後來規定,證交所股東必須具券商身分;換句話說,證交所雖然是公開發行公司,但其股票,卻是只能在證券商間互相買賣的「限制流通資產」。

而這些券商股東們,又同時扮演受證交所監督的角色,權責劃分互相混淆,才會出現公司治理有待提升的呼聲。

「(對交易所)我沒什麼建議,因為特許行業,講了也沒用。」知名投資人李金土直言。持有證交所一千三百多股的李金土回憶,當年證交所在外籌碼,每股市價一度高達九十萬元,但是後來股權只能在券商間流通,個人股東即使買進,也不能過戶。而且,「營運不像公司、又不像財團法人,我說這是四不像!」經常在股東會公開建議增加股息的阿土伯,也感到無奈。

若要讓證交所帶領國內資本市場更上層樓,除了研議許久的「四合一」(證交所合併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中心)之外,改革原有制度、股票上市,可能是最有效率的作法。

像是千禧年上市的港交所,當年掛牌價僅三.八八港元,與其代號三八八相同;經過當局十五年經營,不斷吸引企業在香港上市,近年又頻頻透過購併、滬港通擴大經營規模,在近年持續配發現金股息之餘,股價最高還漲到三一一港元,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交易所。

這種透過上市讓公司治理透明公開,並且與全民共享獲利的方法,可能才是證交所在挑戰「亞洲盃」時,最應該效法的路線。

證交所vs.亞洲鄰近交易所 治理成效股東權益報酬率 現金股利配發率證交所 5 46 港交所 37.1 89 新交所 36.5 94 澳交所 11.1 90 備註:統計日期為2011年至2013年平均值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澳洲證券交易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49

工商銀行每股盈利倒退了

2014年首9個月工行的淨利潤是2,204.64億元, 2014年9月30日工行有86,794,044,550股H股, 以及264,717,780,662股A股, 表示每股盈利為0.627188004元. 

2015年首9個月工行的淨利潤是2,217.61億元, 2015年9月30日工行有86,794,044,550股H股, 以及269,612,212,539股A股, 表示每股盈利為0.622214104元. 每股盈利下跌了0.79%. 


從股東的利益來看, 每股普通股股東可分到的利潤是減少了. 事實上, 工行的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 從去年同期的21.5%下降到18.60%, 工行股東資金的回報率是下降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70

【晚間重磅】去哪兒接到私有化要約 每股ADS 30.39美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585.html

在藝龍私有化後,又一家本土OTA可能要從美股退市了。

北京時間6月23日晚間,去哪兒(Nasdaq:QUNR)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接到來自遠洋管理有限公司(Ocean Management Limited,以下簡稱“買方”)的初步、非約束性每股私有化要約,計劃以每股美國存托股30.39美元(相當於每股普通股10.13美元)的現金收購 多數投票權股東尚未持有的去哪兒所有發行在外的普通股。

該報價較去哪兒2016年6月22日收盤價溢價約15%。根據該私有化要約顯示,買方是專註於投資中國旅遊相關產業的私募股權基金Ocean Imagination L.P的相關實體。

 

私有化要約來襲

對於該私有化要約,買方計劃尋求總計擁有去哪兒多數投票權的股東們的支持。此外,買方還計劃利用債務和權益資本(equity capital)來資助這筆交易。

去哪兒董事會已成立一個由三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來評估該私有化要約,這三位獨立董事分別為Jimmy Lai、Jianmin Zhu和Ying Shi。此外,該特別委員會還將聘請獨立的法律顧問和財物顧問來幫助評估。

去哪兒董事會提醒公司股東和其他考慮交易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公司目前只是接到了這份非約束性私有化提議,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不能保證買方會給出最終的正式報價,也不能確保將來會達成任何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月,去哪兒網宣布管理層和董事會成員調整。去哪兒網原執行副總裁和無線事業群負責人諶振宇被任命為去哪兒網CEO。此外,去哪兒網原戰略及投資者關系高級總監朱小路被任命為首席財務官。去哪兒網聯合創始人莊辰超(CC)不再擔任去哪兒網首席執行官,趙軼璐不再擔任首席財務官。去哪兒網宣布董事會調整。新的董事會由五名成員組成,包括攜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梁建章、去哪兒網新首席執行官諶振宇、以及三名獨立董事,賴佑明、朱劍岷和時穎。

2016年第一季度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10.765億元人民幣 (1.669億美元),去年同期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7.012億元人民幣,上季度歸屬於去哪兒網股東的凈虧損為50.910億元人民幣。

早有伏筆

在這樣一個大家都在關註英國是否脫歐的夜晚,去哪兒冷不防來了這樣一個消息,讓人有些始料未及。但仔細回想,其實去哪兒的私有化應該早有伏筆。

攜程為了“去對手化”而陸續入股途牛、同程、藝龍和去哪兒,儼然成為OTA“大家長”,途牛已經上市,而同程則正在謀劃上市,對於攜程而言,其相對掌控力比較大的是藝龍和去哪兒,此前,藝龍已經私有化。

當時就有業界猜測,去哪兒會不會也私有化?

對此,數月前,一直對去哪兒事件保持低調的梁建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稱:“攜程是因為盤子已經比較大了,除了BAT、京東以外,可能我們是最大了,所以(私有化)回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當然要看國內資本市場的情況了,在中國一些新板,好幾個新板也有可能,但我們現在還沒有很實質性地去做這個事情。”梁建章表示,目前沒有實質性地推動攜程整體回歸國內市場,但會考慮將部分子公司單獨回歸。

“我們某一塊子業務或者子品牌在國內上市的話,實際上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今後一兩年都是有可能的。比如我們有幾個子品牌,去哪兒、藝龍等,我們還有一些旅遊的業務,其實都有可能。”梁建章當時毫不避諱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出了對私有化的看法與可能。

關於去哪兒是否接受私有化以及未來是否回歸國內A股,《第一財經日報》記者6月23日晚間聯系了攜程和去哪兒,去哪兒方面表示的確有收到私有化要約,但沒有更多消息可以披露,攜程和去哪兒皆表示暫時不予置評。

“梁建章是個思路非常清楚的管理者,對其而言,如果企業在美股的股價和市值被低估,那麽當然應該選擇私有化,此前藝龍、如家、7天等企業的私有化理由都與股價和市值被低估有關。而且攜程既然入股了藝龍、去哪兒等同業,那麽其就不需要那麽多的美股上市公司,就如其所言,保持良好盈利的攜程應該留在美股,而其他關聯公司則可以選擇其他方式進行資本運作。其實是否回歸A股,也要看機遇以及合適的殼公司,如家私有化後並入首旅酒店、錦江系控股由7天重組而來的鉑濤都是企業私有化後借力現成的上市公司回歸國內股市。”勁旅咨詢首席分析師魏長仁指出。

攜程和去哪兒如何分工?

梁建章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指出,去哪兒側重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群,以對價格更敏感性的人群較多。攜程是在一線城市,側重比較中高端、對服務品質更加註重的客戶。今後也是這樣的一個產品定位——去哪兒更年輕,更在二三線城市定位,攜程是更高端的一線城市定位。

“攜程入股去哪兒後,我比以前更忙了,因為盤子更大了,且兩個公司的磨合需要很 多的工作,不是說一下子很快地解決問題,這要一個較長的磨合過程。現在攜程是盈利的,去哪兒是虧損的,我們要把投資去哪兒跟藝龍的這種協同效應發揮出來, 還有許多調整的工作要做,比如團隊要怎麽樣重新分配工作,怎麽樣去掉一些重複的東西,合起來力量去做一些新的東西,這樣才能使得整個公司實現比較多的協同效應,把盈利反映到業績上。”梁建章表示。

按照梁建章的說法,無論去哪兒今後如何資本運作,去哪兒的業務更多集中於二三線城市,而攜程則更加註重一線城市和相對高端的產品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1

定價2港元每股 國銀租賃IPO募資60億港元

金融行業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之下,即使身處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第一梯隊,國銀租賃亦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絲絲寒意。

7月8日,國開行旗下的國銀租賃公布了其IPO招股結果。國銀租賃發布的公告顯示,其香港公開發售認購不足額,共計0.71億股,只占香港公開發售股票的30.6%,而國際發售獲小幅超額認購。

6月24日,國銀租賃在港交所披露全球發售計劃每股定價區間為1.9港元至2.45港元。若以每股定價2.45港元計算,則可以募集資金75.95億港元。然而由於市場低迷,國銀租賃最終把發售價定為每股2港元,處於1.9港元至2.45港元招股區間的下限。

香港公開招股遇冷

國銀租賃在招股說明書中計劃全球發售下的發售股份數目為31億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數目為2.33億股,國際發售股份數目為28.67億股。

招股結果公告顯示,香港公開發售部分未獲足額認購,合共7117.8萬股股份約占香港公開發售股票的31%,公開發售下未獲認購的發售股票被重新分配至國際發售,國際發售獲小幅超額認購。

在此次國銀租全球發售中,六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24.36億股,其中,三峽資本認購13.07億股、中再集團認購3.71億股,恒健國際認購2.52億股,Fortune Eris認購1.94億股,中銀投認購1.59億股,中交國際認購1.54億股。

基石投資約占此次IPO比重78.59%,上市後占比19.34%。與基石投資者踴躍認購不同,香港公開發售遇冷。據媒體報道,在香港公開發售兩日來,四家券商首日只借出10萬港元的孖展額(孖展賬戶有時也叫“按金賬戶”,香港股市上一種與現金賬戶相對應的可為投資者融資進行證券買賣的賬戶),到第二日也只累計借出145萬元孖展額,與公開發售集資5.71億港元相比,杯水車薪。

近期香港市場低迷,在不良率逐漸擡升,以及增長動能耗盡的預期之下,資本市場對金融機構普遍缺乏熱情。

今年6月1日,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發行價為每股42港元,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1.26億美元(綠鞋前),但其上市三天就跌破發行價。

11日起掛牌交易

根據日程安排,股票代碼為1606.HK的國銀租賃,將於7月11日起掛牌交易。國銀租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來補充公司資本金。

國銀租賃相關人士曾表示,選擇香港上市符合公司以中國為主,面向國際化發展的未來定位,並且該決定是去年年初所做,當時的市場環境與目前較為不同。

國銀租賃是國開行控股經營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註冊地深圳,註冊資本人民幣95億元。國銀租賃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深圳租賃有限公司。2008年初,國開行增資控股後將公司更名為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就賬面凈值而言,國銀租賃是擁有最大經營租賃飛機機隊的中國租賃公司,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全球性飛機租賃商之一。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國銀租賃飛機組合共有415架飛機,由180架自有飛機、11架托管飛機和224架已訂購飛機組成。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國銀租賃的融資租賃業務不良資產率分別為0.65%、1.67%以及2.21%,國銀租賃的減值損失分別為人民幣439.8百萬元、人民幣798.4百萬 元以及人民幣2,008.2百萬元。

2007年《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開始實施,隨著辦法的實施,為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打開了閘門。工銀租賃、建銀租賃、交銀租賃、招銀租賃、民生租賃成為第一批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在隨後的兩三年間,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都相繼成立了自身的金融租賃公司。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各項業務平穩增長,40家已開業公司實收資本達到1289.55億元,總資產達到16314.25億元。

目前,金融租賃公司開閘已近十個年頭。隨著中銀航空租賃、國銀租賃的成功上市,預計未來將有一大批金融租賃公司登陸資本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864

奇虎360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 每股ADS股份77美元

奇虎360(NYSE:QIHU)今天宣布,已根據2015年12月18日公布的並購協議完成了並購。在交易完成後,奇虎將從紐約股票交易所退市。

2015 年12月18日,奇虎與天津奇信誌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奇信通達科技有限公司、True Thrive Limited (Midco)、 New Summit Limited、Global Village Associates Limited和Young Vision Group Limited達成並購協議。在並購完成後,奇虎將成為Midco的全資子公司。

奇虎股東在2016年3月30日的特別股東大會上批準了這一並購協議。奇虎的A、B級普通股將被註銷,每股不含利息價格為51.33美元。此外,奇虎每2股ADS股份代表3股A級普通股,每股ADS股份的不含利息價格為77.00美元。

奇虎今天還宣布,已申請從紐約當地時間7月15日16:00(北京時間7月16日4:00)開始,暫停ADS股份在紐交所的交易。奇虎已要求紐交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Form 25文件,通知奇虎ADS股份在紐交所的退市,以及已註冊證券的取消註冊。

早前有消息指出,360將現在海外美元私有化下市,隨後將拆除紅籌人民幣貸款替換,最終將在國內借殼實現上市。

(綜合來源:騰訊科技、新浪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