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金一年中表現最佳的月份即將到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862

本文由“黃金頭條”網站供稿。黃金頭條是專業貴金屬網站,為廣大黃金、白銀投資者提供最優秀的市場資訊。

今年7月初黃金價格到達1343美元/盎司的高點以來失去了上行動能,上周四還觸及了2個月低點1272一線,這令黃金多頭們很不好受,但是按傳統經驗來看黃金價格可能在即將到來的9月迎來“出頭天”。

金融資訊網站CHART OF THE DAY統計的數據表明,黃金價格在過去20年的每一個9月份里,平均上漲3%,次高月份為11月,平均上漲1.8%。

黃金價格

9月份推升黃金的主要力量來自於印度進入節慶季(8月末至10月)以及隨後到來的結婚季的實物買需。

本周印度傳統節日“排燈節”(Diwali)到來前,印度黃金銷量上升。

印度的黃金溢價已從7月份的零升至每盎司10~13美元,表明這一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的需求正在回升。印度的黃金供應大多來自海外,因而該國的黃金買家常要在全球金價水平之上再額外支付一定的溢價,此事反映出當地黃金供應緊張以及政府進口稅的影響。

印度和中國加起來占全球黃金銷量的約70%,且黃金銷量在接近年末之際通常會升至高位,除了印度節日和婚季意外,中國農歷新年前消費者也會大量購買黃金。

經紀公司GoldCore總監Mark O’Byrne說:“印度的珠寶商和交易商們會在接下來的幾周中開始囤貨,因此會對價格有影響。很多交易員都意識到了季節所帶來的趨勢,因此會推動價格上升。他們的買盤會帶來動能。”

不過瑞銀(USB)在此前的報告中稱,由於中國市場要等到價格跌向1200美元/盎司需求才會真正出現,因此今年9月金價的表現可能會比歷史均值差一些。

南非標準銀行表示,下半年多數亞洲國際的實物金需求可能遠不及去年同期,印度方面仍沒有準備下調黃金進口稅的跡象。綜合來看,當金價跌至1250美元附近時,實物需求可能反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22

樓市回暖 11月份房價降幅進一步收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56

周四統計局公布了中國11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房數據。政策疊加效應對房地產銷售產生積極影響,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較10月份有所放大,為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進一步收窄。

新建商品住宅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7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二手房方面,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8個,持平的城市有6個,上漲的城市有6個。

統計局網站

新建商品住宅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7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小降幅為0.1%,最大降幅為1.4%。

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8個,上漲的城市有2個。11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3.0%,最低為下降9.9%。

二手房方面,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8個,持平的城市有6個,上漲的城市有6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2%,最大降幅為2.0%。

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7個,上漲的城市有3個。11月份,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2.7%,最低為下降11.0%。

新建住房中,北上廣同比出現降幅,但是降幅較上月收窄。

1 

而在二手房方面,北京和深圳價格走高,上海和廣州則和上月持平。

3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

10月份以來各地信貸政策陸續調整,加之11月21日央行降息,政策疊加效應對房地產銷售產生積極影響,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較10月份有所放大,為年內新高,房價環比降幅進一步收窄。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降幅繼續收窄。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67個,比10月份減少了2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比10月份增加了2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降幅繼續收窄,少數城市環比出現上漲。

9月央行、銀監會出臺文件為樓市松綁。文件提到,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打七折,對已擁有一套住房並結清房貸的家庭,新購房可享受首套房優惠。“首套房”認定標準正式放寬。

10月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聯合印發《關於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要求各地放寬公積金貸款條件,今後職工連續繳存6個月即可申請公積金貸款、推進公積金異地貸款、實現異地互認、轉移接續、降低中間收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65

人民日報讀書筆記-2015年1月份 阿飯同學

來源: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6071487

2015年1月份已經過完,將人民日報上的能看懂的內容進行整理和簡單的分類;在我的屌絲夢中,有一個媒體,它所報道出來的內容和信息,應該能夠代表這個國家的發展的聲音;如果我需要了解這些內容,那麽人民日報可能是最適合我的媒介吧。
    無論在那里,黑天鵝都是存在的,有可能人民日報的某個編輯挨了老婆罵,寫了一些不著四六的文章,那麽有可能有誤導性,但是如果某一些內容反複在人民日報中出現,那麽這種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的。
    受本人知識和眼界的制約,很多的分類不夠精準,很多的內容可能也無法給出準確的類別。閱讀的時間周期也長,很多的類別可能前期和後期都不一樣了。如果發現了還請指出。

這些數據,可以用來給大家提供參考,如果選擇了好的股票,不用謝我,如果選擇了壞的股票,也別罵我;
    …
1、人民日報的專版內容
有一些同學說專版可能是企業花錢做報道的地方,供參考。



從專版內容可以看出,一帶一路是當之無愧的重點工作,其次是金融,在我的印象中,2014年的人民日報中對金融的專版非常的多,但是當時沒有做記錄,沒有辦法提出一些有意義的數據。
在這些專版中,出現了兩個公司名稱,一個是保利地產,另外一個是首鋼股份;
非常值得關註!
另外一個是一帶一路中提到的雲南,在我們的印象中,一帶一路和新疆、連雲港之類非常密切,經常會忘記雲南,雲南和東南亞傳統往來,應該是有很大的空間;
2、人民日報的大類
主要的大類出現次數,出現次數不夠多的去掉,避免偶發性的事情:


在大類中,金融提到的次數最多,金融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是國家的血液,金融包括銀行、證券、保險、股市等多個方面;
一帶一路,是這些年的重點工作應該沒錯,看過新聞聯播的都知道;但是金融提到的次數更加多,說不定金融是一帶一路的基礎。
比如那些經常複雜和外部打交道的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亞洲發展銀行,各種高大上的保險公司等;
高端制造排名第三,我們一直說經濟要轉型,老實說,去掉中國高鐵的中國高端制造,好像沒啥印象呀;
能源排列第四,(煤炭、石油、火力發電等)現代社會,沒有能源可不行;不過很多的時候,人民日報也罵人的;
清潔能源排名第五(風能、太陽能等),和“能源”出現的頻率幾乎差不多,說不定預示一個超級大規模的產業鏈要橫空出世,說不定是高鐵第二呢;
高鐵排名第六,高鐵本來應該是高端制造的一個小類,但是它太突出了,值得關註;
海洋和農業排名第七,海洋應該是軍事力量的一部分;農業一直都很重要,只是不知道這次會不會來真格的;

3、人民日報中直接提到的上市公司
在1月份的人民日報中,具體提到的公司:
阿里巴巴,白雲山,百度,保利地產,格力空調,國投電力,中國鋁業,華能集團,樂視網,首鋼股份,中國遠洋

我本人2015年,按照人民日報提到的內容,分別買入了$國投電力(SH600886),$   首鋼股份(SZ000959)$  $   寶新能源(SZ000690)$  目前基本被套住。

4、其他分析
軍事方面海洋應該是重點,因為飛機相關的只提到一次飛機,兩次無人機;無人機還是都用在民用用途上,比如幫助國家電網巡視;

5、八卦
中國遠洋 在希臘的碼頭開工,李克強特意致賀詞;
第三天,希臘反悔說碼頭不賣了....

原始數據
原始數據整理放在我的博客上:
原始數據鏈接:http://blog.csdn.net/ffm83/article/details/43118821 


做功課不容易,長期做無聊功課更加不容易;也不知道這份功課是否有價值,希望大家能幫忙轉發,並提出寶貴建議。
@唐史主任司馬遷   @大楊  @股海十三年  @Aubin  @不明真相的群眾  @管我財  @上海電力敢死隊  @西峯  @Suki119  @杭州價值   @諸葛就是不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98

解讀2015年1月份CPI、PPI數據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373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2-10 14:36 編輯


解讀20151月份CPIPPI數據:1月份CPI同比上漲0.8% PPI同比下降4.3%
作者:格隆匯整理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201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0.8%;PPI環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


來看下各方解讀

一、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2015年1月份CPI、PPI數據

1、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回落,食品價格漲幅回落約占八成
1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氣候因素致使鮮菜價格同比下降。1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9℃,受此影響鮮菜價格同比由漲轉降,從去年12月份上漲7.2%變為今年1月份下降0.6%。此外,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出現回落。這三類食品合計影響CPI漲幅回落約0.43個百分點。二是春節錯月因素。去年春節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較多,擡高了今年1月份的對比基數,致使CPI同比漲幅有所回落。如服務價格今年1月份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影響CPI漲幅回落約0.13個百分點。三是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同比降幅分別比上月擴大7.1和7.3個百分點,導致CPI漲幅回落約0.07個百分點。

據測算,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比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漲幅回落0.58個百分點,約占CPI同比漲幅回落的八成。
1月份CPI同比漲幅有所回落的同時,部分商品和服務同比漲幅依然較高,雜誌、衣著加工服務費、學前教育、停車費和家庭服務價格同比分別上漲了14.1%、5.7%、5.4%、5.2%和4.7%。

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擴大主要是大宗原材料價格下降較多所致
受國際油價和大宗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今年1月國內部分重要生產資料價格降幅加深。石油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氣,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四個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2.7%、11.5%、32.9%和6.7%,分別影響本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9、0.9、0.5和0.5個百分點,合計影響約2.8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65%左右。

二、民生宏觀管清友:2月降準不是終點

1、1月CPI同比增長0.8%。物價跌落至“1”以下和春節錯位導致的高基數有關。一般春節期間物價都會季節性上漲,去年春節是1月,因此今年物價同比計算時對應了去年高基數。2月CPI同比又會因春節效應明顯反彈,短期內通脹仍會在1%-2%的區間內運行,討論通脹“0”時代還為時尚早。


2、全年來看,通脹仍將在低位徘徊。分項看,食品項環比漲幅1.2%,漲幅弱於歷史均值。盡管生豬產能下降,但產能的去化只是總需求放緩下的滯後反映,並不能作為豬周期的啟動條件,在經濟放緩和反腐大環境下,屠宰企業銷售不暢導致庫存被動高企,豬價持續下行;今年1月天氣相對暖和,鮮菜、鮮果供給充裕,此外,油價下降降低運輸環節成本亦拖累鮮菜鮮果價格,鮮菜鮮果價格環比上漲幅度弱於歷史均值。非食品項環比0增長,油價下降,車用燃料及零配件環比跌幅6.7%,同比跌幅更是高達18.3%,盡管近期油價有所反彈,但考慮到今年上半年原油和去年同期對應的基數差距,且考慮到原油庫存高企,油價反彈力度和持續性預計偏弱,未來油價還會繼續拖累物價漲幅。


3、總體來看,通脹低位徘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濟持續下行導致實體總需求不足,穩增長的力度和強度難以抵掉房地產下行、地方造城運動收斂和私營部門投資下降的合力,出於通縮和金融風險防範的考慮,貨幣還會繼續寬松,2月降準不會是貨幣寬松的終點。


4、PPI同比-4.3,降幅再度擴大,房地產投資持續下行,經濟總需求不足是PPI降幅擴大的主因。1月30城市高頻跟蹤的房地產銷售套數和面積同環比均大幅走弱,1月萬科和保利公布的銷售額同比均出現負增長。可見,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產銷售還未見實質性好轉,從銷售-庫存去化-土地購置-開工投資的傳導鏈條看,房地產投資還有持續下行的壓力,PPI好轉可謂遙遙無期。


5、由於工業品產能跟隨房地產和地方基建擴張,房地產因人口和庫存步入長周期下行,地方政府主導的大快幹式投資被抑制,工業品產能過剩壓力凸顯。需求端長周期不見好,PPI好轉只能寄希望於供給收縮,若過剩產能不能被有效出清,工業品價格將持續負增長。


6、總體來看,未來CPI還有下行壓力,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寬松,降準不會是貨幣寬松的終點。但貨幣寬松主要是為了緩釋物價下行壓力之下的存量債務風險,並非刺激增量經濟,一方面因新常態下經濟政策更註意調結構,地方政府隨肆意舉債發展經濟的舊思路被抑制;另一方面,人口和庫存因素決定了房地產長期下行趨勢已定,貨幣寬松也刺激不了房地產投資的增量。

三、預計未來有1次25基點對稱降息和3次降準
2月10日消息,今天統計局公布數據,1月CPI同比增速0.8%,PPI同比增速-4.3%。即便考慮春節因素,預計2月份CPI同比增速可能也僅在1%左右,仍然偏低。這進一步加大貨幣政策放松空間。我們預計未來仍有一次25基點對稱降息,和3次降準的需要。(來自新浪財經)

四、劉戈:201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8%。食品價格上漲1.1%,非食品價格上漲0.6%。這個數字已經毫無疑義的表明,中國經濟已經伴隨世界經濟進入到通縮軌道,預計節後衰退會進一步擴大。雖然通過貨幣手段可以暫時緩解,但很難扭轉這種趨勢。政府是到了公開表態全力提振經濟的時刻了。

五、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屈宏斌:1月CPI同比回落至0.8%,PPI降幅繼續擴大。即便考慮季節性因素及基數影響,通脹超預期回落顯示通縮壓力有所加大。經濟下行態勢延續未扭轉。一段時間以來總需求放緩的幅度遠快於供給面潛在增長率下滑的狀況未變。抗通縮仍亟需從需求面入手,政策措施包括繼續全面降準、降息,財政政策加大擴張力度應對。

六、光大證券 分析師徐高:春節因素擾動CPI,實體經濟疲弱拉低PPI。
1 月通脹數字低於預期。根據統計局今日公布數據,1 月 CPI 同比增長 0.8%,低 於我們及市場 1.0%的預測(表格 1)。同月,PPI 同比增速則 14 年在 12 月的-3.3% 的基礎上明顯下滑至-4.3%,同樣低於我們及市場的預測(圖 1)。

春節因素導致 CPI 同比出現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春節錯位因素可以解釋今年 1 月 CPI 同比較上月大幅下降的大部分。如果今年春節與去年位於同一天,即 1 月 31 日,估計結果顯示今年 1 月 CPI 同比為 1.4%。與今年 1 月實際值 0.8%比較可 得,春節因素解釋了 CPI 同比下跌的絕大部分(圖 2)。估計方法為利用 2000 年 以來春節晚於 1 月 31 日的天數對 1 月 CPI 進行回歸,利用回歸方程進行估計。

石油價格的下降以及菜價、豬價的走低是通脹數字下滑的其它原因。今年 11 月 以來,國際油價大幅下降,拉低了國內燃料價格。相應的,CPI 中“車用燃料及 零配件”一項明顯下滑(圖 3)。另一方面,豬肉價格的反季節走低也是 CPI 偏低 的重要原因(圖 4)。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與實體經濟疲弱導致通縮壓力大幅攀升。1 月,PPI 於 PPIRM 環比分別下跌 1.1%和 1.3%,同比跌幅分別較上月擴大 1.0 和 1.2 個百分點至 4.3% 和 5.2%,同比跌幅達到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值。工業品價格的下跌與春節因素關 系不大(圖 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其中國際油價下跌導致國 內石油產業工業品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行,也是 PPI 出現劇跌的主要原因。1 月石 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PPI 同比跌幅分別從 14 年 12 月的 19.7%與 16.3%大幅擴大至 32.9%和 22.7%(圖 6)。另一方面,國內需求 疲弱對工業品價格形成持續抑制。通縮已成為物價的主要風險。

貨幣政策仍將放松,但信貸寬松將是最優選擇。疲弱的經濟增長需要寬松貨幣政 策來托底。而通縮壓力的上升也給貨幣放松留出了更大空間。不過,我們認為目 前貨幣政策放松最應該,也最有可能以加大信貸投放的方式進行。這是因為過去 幾個月的寬松貨幣政策並未傳導至實體經濟,而只是讓金融市場流動性泛濫,形 成加杠桿背景下的資本市場泡沫。這讓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出現明顯背離——實 體經濟的“融資難”與金融市場的“不差錢”同時出現,實體經濟的疲弱與金融 市場的牛市共存。資本市場加杠桿已經引起了決策者的關註,監管部門在近一個 多月以來不斷加強對融資業務以及傘形信托的監管。接下來,穩定經濟增長的關 鍵是放松實體經濟的融資瓶頸。在表外融資持續受到監管擠壓的背景下,這只能 通過加大表內信貸投放來完成。這讓我們相信,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放松更可 能以放松信貸的方式來進行。這將有利於實體經濟的企穩,但同時會給金融市場 降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52

我對比亞迪一月份銷量的看法。 治雨

http://xueqiu.com/9548638136/36536854
比亞迪汽車一月份銷量出來了,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本來,長城、長安、吉利靚麗的數據讓我以為比亞迪也會環比增長,可是結果卻是環比下跌不少。SUV的熱銷壓抑轎車需求,而比亞迪S7又因為雙離合器不穩定而不能放量。所以銷量很慘淡。除了這個宏觀方面的原因,比亞迪自身也有原因,不然我們如何解釋吉利帝豪為什麼銷量那麼好?!
股價連續下跌,跌的大家頭暈,說實話,我也有點頭暈。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我是嚴格的左側交易者(越低越買),所以基本面沒變化之前,理性的操作是越跌越買。
可是問題又來了,基本面到底有沒有變化呢?
首先來說一說我對比亞迪基本面的認識吧:
我認為2015年比亞迪的業績有五大爆發點。依照確定性程度的不同,依次排列如下
1.新能源商用車業務(這是比亞迪新能源業務的主力,而且由於是B2B,符合比亞迪的一貫特性,已經全國各地設廠,未來起碼公家車電動化的趨勢是十分明朗的。這是最具有確定性的業務。)
2.新能源乘用車業務(狹義乘用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私家車吧,這個領域的方向一定是混合動力,這個沒什麼好懷疑的。由於比亞迪在相關方面的技術領先太多,別的廠家一時半會兒趕不上來,所以這個業務也是很具有確定性的。老王吹牛說2015年銷售10萬台,但是他的話打七折聽,7萬台也是極其激動人心的。混動車單價高,毛利高。這方面的業務得到確證將會了不得)
3.2015年SUV短板的補齊。毫無疑問,比亞迪缺位SUV了太久了,不過可喜的是2015年比亞迪在這個方面終於趕上來了。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新車上市的延遲,按照比亞迪一貫的特點,延遲也是不可避免的,有資深投資人總結說:比亞迪新車上市總要晚3~6個月,售價總比之前預期的便宜20~30%。比亞迪計劃是2015年S3,S1,唐、宋、元都要上的。給他一些空間,最晚也不會晚於2016年二季度吧。不然真的就太令我們失望了
4.金屬機殼業務。這塊業務確定性很大,但是爆發潛力不大,因為現在智能手機已經全面普及,2014年的銷量已經少於2014年。增長潛力不大,但是利潤貢獻穩定。這一塊業務如果能有好的發展的話,會在業績上錦上添花。
5.面向農村市場的MPV業務,價格是比亞迪的拿手好戲,所以M3DM(商)的價格不可能太高,但是單價低沒關係,能走量就好。當前農村市場增長迅猛,MPV空間大,實用性高,拉人又能拉貨。所以才會締造五菱宏光這款神車。對於農村市場,外形真是不那麼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性價比。比亞迪的車,外觀丑,內飾差,不精緻,問題很多很多,但是性價比第一是不容否認的。但是由於這個市場比亞迪還沒有任何斬獲,我們只能把它當做黑馬來看待。銷量可能很高,也可能令我們失望。
由於以上戰略規劃都會在2015年落實,如果2015年業績再不爆發,真的就說不過去了。我們可以為比亞迪一次又一次的找理由,找藉口。但是,在如此之多的利好之下,如此之多的爆發點之下,還不能如期交出靚麗的業績,也就只能說我眼拙,判斷錯誤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何時賣出的問題。由於當前深跌,觀察朋友們的情緒,比較悲觀。估計會有不少人在一定幅度的反彈之後撤出。再考慮到很多人之前有過賺很多最終又深套的經歷。所以我覺得很多人會在股價反彈到50元以上的時候賣出大半。
但由於2015年是業績爆發年,我倒是認為,如果業績有向好的勢頭,可以穩定持有,等待業績兌現後不妨再下車。要知道,股市裡上對車(選對股)很關鍵,但是合適的時機下車更關鍵。好多人買了大牛股,只不過小小的漲幅以後就拋售了,沒能享受真正的上漲。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比亞迪基本面有變化嗎?我認為1月份的銷量,雖然很大幅度的不及我的預期,但也不足以證明比亞迪基本面發生了變化。比亞迪一月份銷量地是因為轎車低迷,並且S7因為雙離合器穩定性問題沒能放量。所以,一月的銷量情況不能證偽以上我說的五大業績爆發點。
當然,我不會給比亞迪太多的理由和接口,也不會給他太多的時間,因為作為投資人來講,時間就是金錢。如果比亞迪的業績遲遲不起色,就是在浪費金錢。
按照比亞迪的規劃,一季度電池廠投產、眾多改款車上市並且S7雙離合的穩定性逐步解決放量,二季度商和S3上市,四季度S1和元上市,那麼最晚最晚,也應當在今年3季度業績有所表現,並且接下來的若干季度持續向好,真的不能再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868

人民日報讀書筆記-2015年2月份 阿飯同學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108650
首先需要聲明,本文純屬一個毫無遠見和真才實學的小小散戶的愚昧見解,僅供參考。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時間過的很快,2015年2月份即將過完。通過整理2015年1月份的人民日報資料,感覺自己收穫不少,也明白專欄的特性,就把這個作為一個普通的內容對待。 
在我的屌絲夢中,有一個媒體,它所報導出來的內容和信息,應該能夠代表這個國家的發展的聲音;如果我需要瞭解這些內容,那麼人民日報可能是最適合我的媒介吧。 
如果某一些內容反覆在人民日報中出現,那麼這種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的。 
本人數學專業科班出身,很多的分類不夠精準,很多的內容可能也無法給出準確的類別。大家估摸摸的看吧。
1、人民日報的提到的重點內容 
主要的大類出現次數,出現次數不夠多的去掉,避免偶發性的事情。 
1月份的讀書筆記:http://xueqiu.com/8584666563/36071487 

一月份提到的前三個大類分別是:
金融  47次 一帶一路    21次高端製造    19次


二月份的前面13個大類分別是:




其中,高端製造,金融,一帶一路 ,還是位居前三。但是高端製造已經超過金融,成為第一。 
很多同學認為2月份的農業可能提到會比較多,因為有一號文件,但是經過實踐調研,並非如此。

2、高端製造 
高端製造排名第一,我們一直說經濟要轉型,可能大家還沒有切實的感受。冬天過去了,春天就會慢慢來;雖然這兩年,上海的春天溫度比冬天還要冷,但是誰又能否定春天的到來呢? 
其實清潔能源、高鐵、互聯網 等,都可以算作是高端製造的一部分,但是這些本身也很有特點,而且體量也比較大,因此特意拿出來。 
在高端製造的大門類中,機器人、芯片、飛機等被提及較多,但是這些太深奧了,有興趣的同學從原始文件自己去分析吧。

3、金融 
金融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是國家的血液,金融包括銀行、證券、保險、股市等多個方面; 
其中,在金融的33次中,股市提到11次,銀行7次(整體銀行5次,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各自被點名1次),保險行業5次(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有3次是批評。不過能被領導罵,貌似也有可能是好事)

4、一帶一路 
是這些年的重點工作應該沒錯,看過新聞聯播的都知道; 
文化提及4次,福建和云南兩個區域各自被提到2次。

5、農業 
農業15次,但是因為沒有歷年數據,無法確定這個到底是強化了,還是淡化了。 
對於農業,一直很有感觸,想寫《不協調的世界-肉豬養殖》,但是因為見識和時間的關係,還沒有寫出來,本人2014年持有的雛鷹農牧,現在還處於虧損狀態。

6、碧水藍天中國夢 
碧水藍天我覺的和清潔能源是密不可分的。水電、風電、光伏、核電、特高壓… 門類好多。 
我最近對這方面寫了一些沒見識的文章: 
藍天碧水中國夢-總覽(1)-中國發電情況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059060
藍天碧水中國夢-總覽(2)-中國電網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059161
藍天碧水中國夢-總覽(3)-中國節能減排目標(百倍牛股的誕生地)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059488
藍天碧水中國夢-核電(1)-中國核電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059488
藍天碧水中國夢-核電(2)-中國核電整合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078766 
… 
這個系列寫起來,發現東西就太多了。光伏和風電、水電相關內容整理好再發。

7、海洋 
我最近買了一副中國地圖,從橫版變成了豎版,看豎版的中國地圖,才能深刻感受海洋的重要性,雖然《海國圖志》的作者是我同鄉,可我對海洋真不瞭解;

8、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還是以政策為主,說不定還要摸石頭過河。太宏觀了,不確定性也太多。留給有能力的同學去挖吧。

9、互聯網 
互聯網在2014年,算是正式進入國家級的視野,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反正最近火的一塌糊塗,我自己也勉強算從業者,逆向思考寫的文章,就當笑話看看好了。 
現代經濟感悟(1)-不協調的電商A-過渡低價競爭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6996821
現代經濟感悟(2)-不協調的電商B-去中產化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000259
現代經濟感悟(3)-不協調的電商C-未來和期盼 
http://xueqiu.com/8584666563/37014240

10、交通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過年回家,路途幾千里,有很多心得和體會,但是整理資料真不容易,題目應該叫做《不協調的世界(2)-高速公路》 

11、人民日報中直接提到的上市公司 
在1月份的人民日報中,具體提到的公司: 
阿里巴巴,白雲山,百度,保利地產,格力空調,國投電力,中國鋁業,華能集團,樂視網,首鋼股份,中國遠洋 
在2月份的人民日報中,具體提到的公司: 
中國中鐵, 格力空調,中國銀行,農業銀行

12、本人部分持股情況 
1月:國投電力(微虧),首鋼股份(微漲),寶新能源(微虧) 
2月:寧滬高速(微漲)

本文僅用於表達本人經常錯誤的觀點,不構成任何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04

4月份造船業景氣月報:民船繼續低迷,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3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0 17:29 編輯

4月份造船業景氣月報:民船繼續低迷,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
作者:李曉光,仇之煜
本期投資提示:
2015年3月全球新接訂單繼續下滑。2015年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仍保持下滑態勢,同比降幅達66%,環比下降17%。今年1-3月全球新接訂單合計為1660萬DWT,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大,降幅達67%。

集裝箱船新接訂單同比有所回升。3月集裝箱船新接訂單為14.6萬TEU,同比上升59%;散貨船和油輪的新接訂單較弱,分別為29萬DWT和189.5萬DWT,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96%和48%。

2015年全年新接訂單預計為8000萬DWT。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66%和17%。我們認為2015年航運市場仍處於觸底階段,全年新接訂單預計在8000萬DWT左右。

散貨船和油輪新船造價指數同比繼續下滑。3月份散貨船、油輪和集裝箱船新船造價指數分別為127點、161點和81點,分別同比下滑5%、1%和0%,環比分別下降0.1%、0%和0%,基本持平。

巴拿馬新船造價繼續回落。3月VLCC、阿芙拉和好望角新船造價分別為9650萬、5350萬和5200萬美元,與上月持平;巴拿馬新船造價為2775萬美元,與上月相比下降25萬美元。

船企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3月新船造價除巴拿馬有所回落外,其他船型新船造價與上月持平,總體來看船舶造價仍在歷史低位。按現在的船價測算,在一段時間內船廠毛利率仍然偏低。

三大造船國新接訂單同比繼續回落。3月我國船舶新接訂單為73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59.8%和88.4%。韓國本月新接訂單為245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10%和16.4%。日本本月新接訂單為96萬DWT,環比上升56.8%,同比下降53.5%。

三大造船國手持訂單同比略有下滑。3月底中、韓、日手持訂單分別為1.45億DWT、0.81億DWT和0.60億DWT,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滑,降幅分別為9%、9%和4%。

三大造船國3月交付量同比有所回落。2015年3月全球新船交付521萬DWT,同比幅較大達43%。中、韓、日三大造船國本月新船交付量分別為136萬、109萬和215萬DWT,同比分別下降62.8%、55.9%和18%。

投資評級。目前航運仍處於吸收過剩產能階段,受此影響造船行業民船複蘇仍需要時間。從投資機會的把握來看,受白名單影響,民船新接訂單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我們看好南北船資產整合,仍建議投資者關註廣船國際、中國重工、中國船舶。

1. 全球新接訂單繼續下滑

2015年3月全球新接訂單繼續下滑。2015年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仍保持下滑態勢,同比降幅達66%,環比下降17%。今年1-3月全球新接訂單合計為1660萬DWT,與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較大,降幅達67%。

集裝箱船新接訂單同比有所回升。3月集裝箱船新接訂單為14.6萬TEU,同比上升59%;散貨船和油輪的新接訂單較弱,分別為29萬DWT和189.5萬DWT,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96%和48%。

2015年全年新接訂單預計為8000萬DWT。3月份全球新接訂單為425萬DWT,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66%和17%。我們認為2015年航運市場仍處於觸底階段,全年新接訂單預計在8000萬DWT左右。

2.集裝箱船造價指數同比繼續上升
散貨船和油輪新船造價指數同比繼續下滑。3月份散貨船、油輪和集裝箱船新船造價指數分別為127點、161點和81點,分別同比下滑5%、1%和0%,環比分別下降0.1%、0%和0%,基本持平。
巴拿馬新船造價繼續回落。3月VLCC、阿芙拉和好望角新船造價分別為9650萬、5350萬和5200萬美元,與上月持平;巴拿馬新船造價為2775萬美元,與上月相比下降25萬美元。
船企盈利面改善仍需等待。3月新船造價除巴拿馬有所回落外,其他船型新船造價與上月持平,總體來看船舶造價仍在歷史低位。按現在的船價測算,在一段時間內船廠毛利率仍然偏低。

3.三大造船國新接訂單同比繼續回落
三大造船國新接訂單同比繼續回落。3月我國船舶新接訂單為73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59.8%和88.4%。韓國本月新接訂單為245萬DWT,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10%和16.4%。日本本月新接訂單為96萬DWT,環比上升56.8%,同比下降53.5%。

三大造船國手持訂單同比略有下滑。3月底中、韓、日手持訂單分別為1.45億DWT、0.81億DWT和0.60億DWT,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滑,降幅分別為9%、9%和4%。

三大造船國3月交付量同比有所回落。2015年3月全球新船交付521萬DWT,同比降幅較大達43%。中、韓、日三大造船國本月新船交付量分別為136萬、109萬和215萬DWT,同比分別下降62.8%、55.9%和18%。





來源:申萬宏源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846

【海外】美國一季度GDP大幅低於預期;4月份FOMC波瀾不驚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13

【海外策略】美國一季度GDP大幅低於預期;4月份FOMC波瀾不驚


大家好!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為期兩天(4月28 ~29日)的美聯儲FOMC議息會議落下帷幕,會後公布了會議聲明。整體來看,此次會議顯得波瀾不驚,並沒有透露出太多新信息,這也符合市場的普遍預期。由於此前一季度數據明顯偏弱,使得投資者對於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點的預期已經大幅推後(當前期貨市場所隱含的首次加息預期為2016年3月),再加上4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尚未披露,無法提供更多新的數據作為決策依據,因此美聯儲選擇維持此前基調不變也在情理之中。

出口和投資拖累美國一季度GDP大幅走低;強勢美元、寒冷天氣和油價大跌是主要原因

在FOMC會議聲明公布之前,昨天夜里公布了美國一季度GDP數據。數據顯示一季度年化環比增速僅為0.2%,顯著低於1%的市場一致預期的中位數,大幅低於2014年四季度2.2%的增速。主要的拖累來自私人部門投資和凈出口,分別拉低GDP增速0.4和1.3個百分點;消費的雖然仍為正貢獻,但相比去年四季度也大幅下滑。


雖然經濟動能放緩早有征兆(進入一季度以來,一系列主要經濟數據,如制造業PMI、工業生產、新屋銷售、非農就業、甚至耐用品訂單均普遍偏弱)、且市場對此也早有預期,但一季度GDP數據如此疲弱還是有些令投資者感到意外。此前美國聯邦利率期貨所隱含的加息預期已經被大幅推後至2016年3月,如此差的GDP數據公布後,可能會使得此前市場上頗為流行的認為6月份首次加息的觀點在短期內變得更加渺茫。

但是一季度GDP數據反應的是已經過去的情況,是“過去時”,對未來的參考意義不大。恰恰相反,如此差的數據,不出意外的話,可能意味著未來經濟反彈的幅度或將更為迅速(主要的動力將來自寒冷天氣和強勢美元影響的減退、以及油價下跌帶來的正面效果的逐步顯現)。而在短暫的擾動後,經濟企穩反彈可能會使得加息預期再度卷土重來,投資者對於加息預期的波動也將明顯增大,特別是考慮到美聯儲更多依賴數據變化靈活決定加息時點的方式(DataDependent),而這將不利於股票市場的表現。所以說,對於股票市場而言,4月份的FOMC可能是今年最後一次相對平緩而波瀾不驚的議息會議。

此次FOMC會議值得關註的6點信息

仔細研讀此次FOMC會議的聲明,我們梳理出以下幾點內容值得關註:


1) 對未來利率水平的前瞻指引:委員會認為當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改善,同時有理由相信通脹將在中期重回2%的目標時,將是加息的適當時機。與3月份申明沒有變化;


2) 對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在冬季放緩,部分是由於暫時性原因(transitory factors),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房地產部門複蘇進程依然緩慢,出口下行。這相比3月份聲明中認為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趨緩(moderate somewhat),企業投資仍在上升(advancing)的措辭明顯偏負面,這也是對一季度一系列偏弱的經濟數據的回應。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這一措辭略微偏向鴿派。但美聯儲委員同時強調經濟的放緩部分是由於暫時性因素的影響,也表明其需要更多的數據來支持其政策決定。

3) 勞動力市場:與3月份聲明中認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形繼續下降”不同的是,此次委員們認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形沒有明顯改變”(littlechanged),主要是由於3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不及預期,偏向鴿派;

4) 通脹水平:與3月份略微不同的是,在此次聲明中,委員們認為“通脹持續低於委員會的長期目標(run below)”,而非“進一步回落(declined further)”,這表明委員們可能認為未來通脹水平將逐漸企穩回升,略偏鷹派;

在聲明中,委員們表示雖然短期內通脹水平仍將維持目前低位,但隨著未來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改善、能源和進口價格下跌等暫時性因素的消退,通脹水平中期內將逐步回升到2%的水平。

5) 對於全球市場:此次聲明繼續將“國際形勢(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納入到美聯儲評估利率水平的考察範圍之內,維持不變;


6) 反對票情況:此次聲明並沒有委員投反對票,維持不變。

重申加息或晚於預期;但由於未來“預期差”的變化,股票市場波動可能上升;短期仍然維持謹慎,同時不看好成長股的相對表現
由於受到明顯偏弱的一季度GDP數據和隨後FOMC議息會議聲明的共同影響,美元走弱、歐元走強,美國國債收益率明顯攀升;但是股票市場表現的較為糾結,全天起伏波動,收盤小幅收跌-0.4%。


考慮到目前相對疲弱的經濟形勢,以及前期美元升值已經實質上帶來的緊縮效果使得美聯儲在調整利率政策上並不顯得那麽緊迫,我們重申從2014年10月份以來一直強調的觀點,即美聯儲首次加息可能會來的更晚,晚於市場預期。

但是對於美股市場而言,更重要的變量是投資者與美聯儲之間的“預期差”。正如我們此前在3月份FOMC議息會議點評中提到的“美聯儲表達出的更為靈活的依賴數據來決定加息時點的信號,實際上增加了市場預期與美聯儲之間出現偏差的可能性,進而可能加劇市場的波動”。實際上,昨天美股市場的走勢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投資者相對糾結的心理狀態。雖然此次FOMC會議並沒有提供除了投資者已經知道的經濟偏弱以外的其他重要或者明確的信號,但這反而給市場留下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因此,對於短期美股市場而言,我們重申相對謹慎的觀點,認為市場可能仍將維持震蕩的走勢、波動上升,主要原因在於當前估值偏高,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正常化進程不支持估值的進一步大幅擴張(整體貨幣政策大方向已經確定)。與此同時,市場在相對高的估值上,也更容易受到預期差和外部風險的擾動,因此預計波動也會明顯上升。同時我們不看好美股市場成長股相對價值股的表現,主要是因為未來經濟企穩複蘇和貨幣政策邊際上收緊都不利於成長的表現(詳細分析請參見4月27日發表的策略報告《納指重回歷史高點,但我們對成長沒那麽樂觀》)。

(來自中金海外)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84

回顧:橡谷官網一月份的市場報告之二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aq.html

這上面羅列了資金的走勢,包括銀行最後幾個月的信貸增加,shibor的上揚,和股市資金流進流出的方向。可以看得出來,12月的最後一段時間,資金反複炒作券商、地產、銀行、有色、機械後,最後集中到保險業,然後就開始撤退。從資金的布局來看,主力資金流出的時候,散戶的資金在進入。至少從目前來看,拉動指數股的一個階段結束了,散戶已經站崗。

 


這里面我們分析有兩大原因,一時指數成分股已經充分或者部分修複了低股指的缺口,並透支了券商和銀行股的利好;另一個因素是年末結算,需要資金撤出整複。


既然上層希望扶持慢牛,也就是說這一波行情可能只是盤中休息,主力資金需要洗一下盤面,讓超買的一些板塊平複。


從資金博弈的角度來說,一季度是資金釋放期,盤整時間不會太長,但有可能從其它的板塊切入,比如在2014年上半年一路上揚的醫療板塊、自動化裝備機械、軍工、it行業等等,或者被忽略的酒類、食品類,是否會重新切入炒作,這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從大宗商品下跌的角度考慮,一些由於成本下滑,而帶來的權益類股票是否值得一看。然後等散戶從指數股被洗後,有可能資金再回到藍籌股炒作。


這是目前能夠推測的行情。但從整個中國經濟和全球貨幣的博弈角度來說,2015年後期的股票市場能否持續,是要打一個問號的。但現在不忙下結論,我們繼續追蹤貨幣政策和資金走勢。


www.ott.a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8

    回顧:橡谷官網一月份的市場綜述之一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ap.html

    宏觀綜述 2015-01-25

    • 來源:橡谷智庫
    • 2015年01月25日 22:44:04
    • 瀏覽數:1000
    • 分享到:

    這周報告核心為全球資金配置 。

    歐元在實行寬松策略後,結合瑞士央行的解除盯住歐元打擊下滑,此刻希臘正在大選,預計極左黨派會上臺,對市場的心理預期偏負面。另一方面,烏克蘭東部展開戰役,叛軍全面反攻,據聞俄軍已經悄然進入。

    從全球資金配置來看,IMF數據表明,各國央行正在去歐元化,去年三季度外匯儲備歐元從1.5萬億下降到1.4萬億,從24%下降至22.6占比。美元則上漲到3.9萬億,從60.7%上漲到62.3%。

    另一個壞消息是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下降到11.8萬億。這表明世界流動性在緊縮。

    從歐債利率和美債利率來對照,貨幣套利資本進入美國債券是趨勢;雖然中國國債利率高於歐美,但人民幣貶值壓力,會使得貨基考慮匯率風險,避免進入中國。

    從外匯儲備、順差與經常項目逆差來看,也沒有發現歐元資本流向中國的跡象,坊間這種意淫是比較搞笑的。

    美國的失業率持續下降,經濟複蘇,歐元資本和新興市場資本流入美國,對於維持美國人的資產負債表,增加資產價格和消費,是非常有利的。原油大跌又給美國人消費帶來紅利,並降低美國經濟成本---雖然原油產業遭受重創,是有利的。

    所以美聯儲沒有太多理由推遲加息。

    我們從大概率來推測,下周美聯儲會繼續給市場以年中加息的印象。

    中國方面,上年度3q出現嚴重的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凈誤差和遺漏金額達到-632億,經常項目下的順差和資本項目下的逆差產生嚴重的脫節。

    我們認為其中原因在於國際貿易的應收賬款問題和企業推遲結匯。另外許多房地產商和其他企業在海外統計有高達8000億美元外債,分別來自借貸和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的融資套利行為,在匯率出現變化後,融資平倉和歸還美元債務,都成為資本流出的重要原因。

    上周MLF續作2695億,並增加500億,利率3.5%,同時展開7天逆回購500億,利率3.85%;國庫現金庫存招標500億。這是央行仍舊以中短期工具增加流動性,也證明春節前不可能出現降準。

    從周小川和李克強的講話來看,上層維持流動性平衡,也維持經濟的思維是清晰的。

    Shibor 1w 2w略有上揚,銀行市場回購利率漲跌互現,主要的壓力還是來自於月底和春節前後資金需求,另有方面,股市仍舊是抽水機。

    股市的資金配置方面,我們可以看一下總的資金結構。

    2014年社會融資中2.5萬億委托貸款,非金融債券加股票合計2.86萬億,公司信用債5.2萬億,債券市場11.03萬億,整體上揚超過2成,利率下降至5.52。從這個中間無法看到股票到底有多少資金註入,但很顯然國債市場增長迅速,利率下降。

    另有數據表明,委托貸款余額超過10萬億,其中進入股市的可能不足5500億,股市大多數炒作資金增量來自傘形信托,其余來自委托貸款和券商兩融,後者僅有2000億規模。

    目前滬深總市值36萬億,流通31萬億,滬深300占60-70%總市值。股指三千多億保證金。

    以上述各種融資方式增量為1.1萬億規模,占總市值3%,如果波動率僅來自這部分,是不符合邏輯的,但很顯然這些杠杠資金是主力驅動資金。

    上周滬深上揚2.94%,滬深300上揚3.47%,顯示資金仍配置藍籌股。但是在尾盤細分有色、機械、醫藥、農業等全線下跌,地產和金融維持,化工微弱下跌,表明資金仍舊憧憬地產複蘇和金融板塊股值,對年報行情報有預期。

    從大宗商品下跌來看,下遊相關板塊,成品下降低於原物料下跌幅度的,都應該表現出色。包括銅、鐵礦石、原油、糖等產品的下遊產業。

    醫療受惠於人口老化,屬於長期利好板塊。

    總體來說,國際流動性仍處於緊縮過程,中國經濟股市和實體經濟兩極分化,央行註入資金維持流動性,但沒有看到大規模寬松跡象。美聯儲維持原有預期。


    www.ott.a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