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盧布漲幅有望創二十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34
由於國際油價反彈,烏克蘭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又有助於緩和地緣政治危機,投資者正在回歸俄羅斯市場。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本月漲幅有望創逾二十年來新高。但分析人士認為這輪反彈不會持久,今年俄羅斯經濟會在西方制裁影響下大滑坡。
去年盧布是全球表現墊底的貨幣,因國際油價幾近腰斬和西方對俄制裁加碼的影響,盧布對美元匯率大跌近50%,俄羅斯央行去年多次動用外儲力挺盧布收效甚微,同年11月決定設置每日幹預匯市資金3.5億美元的上限,並允許盧布自由浮動。今年1月底,在俄羅斯央行意外降息200個基點後,盧布兌美元一度跌破70,但本月明顯反彈,盧布對美元匯率至今已回漲14.7%,單月漲幅有望創1993年以來新高。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烏克蘭脆弱的停火正在瓦解,但俄羅斯最大出口商品——石油的價格已經反彈,而且市場認為西方國家不可能大力增加對俄制裁,這有助於培養盧布匯率強勁反彈的環境。
不過,上述報道援引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高級分析師Christin Tuxen的預測稱,雖然今年晚些時候國際油價的確會反彈,但這輪盧布反彈只是短期現象。本月初加息前,俄羅斯央行曾在去年底一次加息650個基點,加之西方制裁都會嚴重抑制俄羅斯經濟增長,今年國內GDP增長料將收縮將近8%。降息的政治壓力仍是揮之不去的風險。
上月底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一些西方的俄羅斯觀察人士認為,俄羅斯央行不到一個月由大幅加息變為降息的利率決策大逆轉告訴我們,要判斷俄羅斯的貨幣政策,現在與其關註俄羅斯央行官員的言論,不如留意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助理說了什麽。
該文章提到,上月Nabiullina曾表示,在國內通脹創五年新高後,她沒有發現有任何很快降息的機會。約三天後,普京手下一位很有影響力的經濟助理Andrey Belousov表達了截然不同的觀點,稱為了促進經濟增長需要降息。Belousov講話後約一周,俄羅斯央行就意外宣布降息了。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文章也提到,在俄羅斯央行今年1月30日意外降息後,彭博通訊社調查的33位經濟學家中,有30人預計,俄央行近期將再次降息。
上述《金融時報》報道還提到,德意誌銀行本月22日發布的報告預計,盧布如果又面臨下跌的壓力,俄羅斯央行的選擇對策有限,進一步加息會讓該央行失去信譽,而且該央行也大致排除了激進幹預的可能,因為要為西方可能延長制裁保存實力。報告認為,俄羅斯比以往更需要推行國內結構改革和吸引外資,預計俄政府將尋求更為內向型的策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長亮科技股王桂冠曇花一現 “互聯網金融”概念炒夠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037.html
長亮科技股王桂冠曇花一現 “互聯網金融”概念炒夠了?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05-21 22:18:00
14個交易日,長亮科技總市值也從不到70億元已暴漲至224億元。目前的股價幾乎超過了賣方機構合理估值的兩倍。513倍的市盈率顯然是眾多賣方機構根本沒想到的。連續暴漲背後,長亮科技又是靠什麽拉升了股價?是否真的如上述私募高管所說“差不多了“?
“長亮科技股價差不多了,如果你有,差不多可以出貨下車了。”上海一私募高管這樣說。
從5月4日,長亮科技(300348.SZ)披露重組預案,計劃斥資1.16億元收購合度雲天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後,該股便連拉14個漲停板。股價從118.91元飆升245%至410.52元,封王創業板。但僅僅一天,創業板股王的寶座還沒坐熱乎就又被“創業板前股王”安碩信息(300380.SZ)搶回去了。就在昨日,長亮科技震蕩下挫逾3個百分點,股價收跌398元,以一元之差屈居於安碩信息之後。
盡管如此,14個交易日,長亮科技總市值也從不到70億元已暴漲至224億元。目前的股價幾乎超過了賣方機構合理估值的兩倍。513倍的市盈率顯然是眾多賣方機構根本沒想到的。連續暴漲背後,長亮科技又是靠什麽拉升了股價?是否真的如上述私募高管所說“差不多了“?
搭上互聯網金融概念
多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機構人士均指出,長亮科技的14個漲停和近期大熱的“互聯網金融”概念大為相關。
作為傳統的IT服務提供商,長亮科技一直以來的主營業務是為商業銀行提供IT解決方案與服務,計算機軟、硬件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相應的系統集成。
一長期跟蹤該公司的計算機行業分析師指出,雖然國內銀行核心系統都需要軟件開發和維護,但由於國內銀行相對強勢,傳統業務增量規模不大等行業生態原因造成長亮科技傳統的業務本身利潤並不算高,這讓該公司去年下半年開始布局互聯網金融。
長亮科技確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向資本市場表達了要向“互聯網金融”靠近的意思。2014年下半年,與騰訊主導的前海微眾銀行就提供基於互聯網的銀行核心系統解決方案達成合作協議。後又收購了上海銀商資訊有限公司少量股份涉獵預付卡業務。
“去年下半年公司就算是搭上了互聯網金融概念,但實際上這塊戰略一直以來並不清晰,並未做出什麽實際的事情,業績方面也尚未有多少貢獻。”一接近長亮科技的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年報顯示,長亮科技目前85%以上的收入來源還是在軟件開發。
但盡管如此,幾位受訪人士均對本報指出,近期再次火熱的“互聯網金融”概念確實燒著了長亮科技的股價。
5月15日,前海微眾銀行首個互聯網產品“微粒貸”正式亮相,網絡銀行業務跨出實質性的一步;同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還從網商銀行內部人士處獲悉,銀監會對於網商銀行的驗收已於5月初完成,成為國內第一家完全基於自主設計開發、將核心系統架構在金融雲上的商業銀行。
在上述分析師看來,前海銀行的亮相,互聯網銀行牌照逐步放開,相關個體都需要核心軟件系統建設和外圍業務拓展,而長亮科技對準的正式這些,這使得它的平臺價值的得到凸顯。
除搭上熱門概念外,記者註意到,長亮科技從去2月3日就開始停牌,而在其停牌期間,計算機板塊整體漲幅基本實現翻倍,此外,同類的安碩信息等互聯網金融概念股股價更是成倍飆升。該分析師認為,這意味著,複牌後的長亮科技也會得到一定補漲。
差不多該出貨了?
對於長亮科技這類計算機個股未來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前景,業內目前尚存較大分歧。“一方面計算機行業認為,長亮科技、安碩信息這樣的公司能夠在互聯網金融上出線;但傳統的金融業則並不太有信心,他們認為美國金融發達也並未出來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而更多的是傳統銀行互聯網化。”上述分析師這樣分析。
不管未來前景如何,一個行業共識是,互聯網金融目前在A股確實尚走出概念炒作階段。
“現在每個和互聯網金融概念相關的個股都能成為炒作的個體,都有炒作的題材。”對於長亮科技的暴漲,北京首泰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馬勇表示,這是當前市場情緒大熱下的常態。
但嚴重脫離基本面的概念炒作火熱程度總是有限,長亮科技昨日的震蕩下跌或許並不突然。“已經漲太多了。”馬勇同樣建議下車出貨,而非追高。
從資金面看,一值得註意的細節是,作為接棒安碩信息的長亮科技是僅有5600多萬總股本的袖珍股,流通股則僅有1300萬股,這意味著控盤度較高。在馬勇看來主力資金拉起來也相對容易,賺夠離場也很快。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長亮科技昨日主力資金跑步離場,該股昨日主力資金凈流出凈額9605萬元,超過其自5月4日以來的主力資金凈流入額。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如何挽救社交軟件曇花一現的命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06/153101.shtml
導讀 : 只要是以“流量”為邏輯的社交產品,從來都是階段性的存在和火爆。只有將社交工具化,作為產品中的重要元素而不是主導元素,才能讓產品的生命變得更長久。
社交產品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前赴後繼的產品經理以及創業者們一頭蒙紮在這個領域,挖空心思構想巧妙的切入點,仰望著微信、QQ的高峰,從不停止追趕。
然而,筆者旨在通過本文呼籲致力於社交領域的產品經理們,能收斂做“大社交”的夢想,做工具屬性大於社交屬性的產品,攜手讓工具類社交百花齊放。
社交產品一般會有工具屬性和媒體屬性。工具屬性的極端代表是通訊屬性,也就是IM產品的根基;媒體屬性的代表是微博。這兩類產品的發展路線都是規模由小到大、用戶由少到多、功能不斷增加;秉承的商業邏輯都是“流量”:聚集更多的用戶,用更好的方式流量變現。
這兩類產品很符合產品生命周期曲線:一開始用戶少,產品很精致,UGC內容質量很高,整體氛圍很好,所有的維度都在慢慢積累;進入快速成長期後,用戶數量猛增,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產品不得不犧牲部分早期用戶的體驗,社交蒸發效應開始顯現;當產品發展到頂峰,用戶活躍度很高,也是大部分產品開始變現的時候,同時蒸發效應凸顯,早期高質量用戶開始流失;接著,內容質量很難控制,整體氛圍越來越壞,產品進入衰退期。
衰退期之後的故事,就是新的一個產品出現,再經歷一次同樣的循環。所以我們看到人人網雕零了,知乎進入騰訊系了,就連一直高冷的豆瓣也傳出了京東有意投資的消息,在這個時候我們聽到了這樣此起彼伏的聲音:“知乎已經不是原來的知乎了,變成了段子手的天下”“豆瓣變得不認識了,成了碎片化的快節奏的消遣”。
首先,把“流量”作為商業邏輯,必然會把用戶數量作為重要的指標,而很廣很泛的用戶一方面很難保證UGC內容的質量,另一方面產品也不能做的足夠細;其次,活躍用戶的群體特征在不斷變化,80後90後的中學時代QQ、人人網最受歡迎,微信的出現很快一覽眾山小,而95後對QQ卻更熱衷一些,那麽再過三年、五年,當00後05後把握主流時又會是什麽狀況呢?況且,千萬不要低估用戶喜新厭舊的程度。
所以,即使是早期宣稱小眾的社交產品,只要是以“流量”為邏輯的,從來都是階段性的存在和火爆。而我們的產品經理們主動或者被迫的固守“社交為主,工具屬性、媒體屬性為輔”的底線,膨脹著“大社交”的夢想;如果有幸被某一階段選中,享受短暫的狂歡,身後屍骨累累。
一個時間段只能有一兩個“大社交”產品,絕大多數的堅守和犧牲是無謂的;懂社交不一定只能做社交為主導的產品,其實有很多領域是“社交為輔”的。把社交工具化,作為產品中的重要元素而不是主導元素,其實可以更高效,結局也更好。
用社交的思維做工具類產品,已經有一些表現很突出的產品了,例如網易雲音樂、虎撲體育、社交電商類(蘑菇街等)。這些產品解決的根本需求不是社交需求,而是諸如聽歌、看球、購物等具像化的需求,而社交元素的融入,讓產品本身有了造血功能,變成鮮活的生命。
工具類社交有這麽幾個特點:
1)產品的核心不是社交,但社交制勝。雲音樂的最核心的不是UGC,但是有了評論、分享、動態讓其脫穎而出;
2)首先滿足個體的需求,再滿足群體需求;就是說,即使不發生社交行為,這個產品對於個體用戶也是有價值的。比如我想一個人靜靜地聽歌,雲音樂得先保證歌曲的音質、歌單的優質等;
3)大都是內容型產品,對運營要求很高;
4)可能是小眾的,也可能不是;
5)商業邏輯不是流量,而是口碑,更註重服務,其商業變現方式取決於工具屬性。
為了準確把握工具類社交的定義,有幾個概念需要區分:
1)工具類社交與垂直社交:垂直社交只是把特定的人群放一起,缺乏內容管理機制,信息不可控且容易乏味;而工具類社交的工具屬性減少了垃圾信息;
2)工具類社交與興趣社交:興趣社交只有社交屬性,比如籃球興趣社交是大家約打球,大家來討論喜歡哪個球星,而工具類社交首先滿足用戶在這里可以看到球賽,可以了解籃球相關知識,然後在討論球星;再如雲音樂,用戶首先可以發現好的歌單,可以精確聽到自己喜歡的歌,然後才評論,才分享。
3)工具類社交與社群:社群雖然也是自組織,但有層級之分,工具類社交沒有層級,最多有角色不同;社群是基於資源占有、共享聚集的,而工具類社交更多時候是基於工具本身聚集的。
那麽,為什麽工具類社交可以百花齊放呢?
第一,工具的唯一使命就是供人使用,人在這里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光把工具本身做好是不夠的。比如作為用戶我有了音樂播放器,但我還想有人一起聊音樂;我有個買衣服包包的渠道,但是我還想有更好的購買決策。那麽社交屬性就是把人和工具連接起來。
第二,做社交產品本身研究的是人的本性“貪、嗔、癡”,而任何產品想要做好,最深層次的也要把握人性,所以社交領域的產經理是有先天優勢的。
第三,工具解決的是獲取信息的需求,而當前獲取信息成本不斷趨近於零,篩選信息成本卻在不斷增加,人們需要聚集到有同類需求或同個領域的群體中獲得幫助,這也是社區、社群存在的理由。
第四,工具類社交產品之間是互補的,而大社交是互斥的。在大社交下,產品需要搶奪同一批用戶,用戶有非此即彼的關系;而在工具類社交下,沒有非此即彼的關系,一個人本身就是多樣化的組成。他喜歡音樂,也可以喜歡籃球,同時還可以是個編程高手,那麽他工作遇到難題在程序員的圈子里活躍,周末在籃球的圈子里活躍,地鐵上聽聽歌看看大家的評論,回到家打開蘑菇街網購一件衣服。不同的工具性社交產品,就是用戶不同的場景。
有一個觀點是“未來將沒有互聯網這個概念”,因為互聯網成為了基礎設施,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互聯網;同理,我們希望社交也能成為一個小範圍的基礎設施,讓一些作為載體的工具更符合人的本我,更人性化。
回到題目,希望社交領域的產品經理們,能收斂做“大社交”的野心,選擇一個領域,用社交思維做細做深,讓工具類社交百花齊放。
(原高偉,長期關註社交領域,微信號:18771020655)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原高偉。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零首付”曇花一現 沈陽:老工業基地“去庫存”之痛 “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219

2016年3月19日,遼寧省沈陽市,2016沈陽萬科春季房交會開幕。(CFP/圖)
在巨量庫存壓頂的沈陽,開發商為購房者墊資支付房貸首付款的現象其實早已有之。作為老工業基地,沈陽城市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但居民的投資能力卻難以跟上。
2016年3月28日下午,沈陽市政府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下稱《意見》),22條舉措中,此前最為引人註目的“大學生零首付”政策被刪除。
與上海、深圳出臺房地產限購措施相反,這次沈陽的樓市新政,目的是化解房地產庫存。其刺激政策包括二手房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先征後補;居民互換住房實行“零稅費”政策;加大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持等。
近一個月前的3月1日,《意見》初稿規定,對畢業未超過5年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沈購買商品住房的,首付比例實行“零首付”。這一政策實屬史無前例,一時引來全國網民“圍觀”。
在輿論對“零首付”政策熱議幾個小時之後,3月1日夜里,沈陽市委宣傳部官微連夜發布消息,稱“零首付”政策還處於前期調研論證階段,暫不具備出臺條件。
3月23日,沈陽市長潘利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大學生零首付”購房政策“是個誤會”,“該政策目的是把更多的大學生年輕人留在沈陽,而不是去庫存。有關零首付開發商有意願出臺,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現在還在論證”。
沈陽為何會曇花一現“零首付”政策,這一老工業基地面臨著怎樣的去庫存壓力,南方周末記者近日赴沈陽進行了調查。
墊資湊首付
開發商為購房者墊資支付房貸首付的行為,在沈陽房地產界以不同形式存在,這一做法距離“零首付”只一步之遙。
2016年3月13日,沈陽市渾南區白塔河路地鐵站出口處,路人剛剛探出頭,十幾張樓盤宣傳單便塞到眼前,派送員們的嘴里嘟嘟囔囔:“看看我們的(樓)盤,免費接送,可以墊首付。”
當地人把這些受雇於開發商的傳單派送員稱為“小蜜蜂”,他們遍布渾南區地鐵、有軌電車站。遇到有買房意向的潛在買家,“小蜜蜂”們會蜂擁而上極力爭奪,獲勝的直接用專車將其接送至自家樓盤。
為了賣房子,沈陽的開發商們使出了渾身解數。“什麽辦法都用上了,‘零首付’都推出了,還有啥沒想過?”沈陽地產圈一位資深開發商劉超如是說。
“實在不行,我們可以借錢給您付首付。”置業顧問楊忠孝所在的樓盤,距離白塔河地鐵站、有軌電車站都不遠。面對“小蜜蜂”千辛萬苦拉來的看房者,他來不及介紹樓盤情況,就迫不及待地亮出墊資湊首付的底牌。
楊忠孝給出的墊資方案十分誘人。購房者只需支付首付款的20%,剩余款項可由開發商先行墊付,墊付款項不收利息,可在4年期限內分8次償還。舉例來說,總價50萬的房子,20%的首付是10萬元,客戶只需拿出2萬,再向開發商借8萬,就可以去銀行貸款買房了。
不過在借款還清之前,開發商要扣押購房合同。楊忠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墊首付的營銷方式在沈陽房地產行業極為普遍。
沈陽有軌電車2號線國際軟件園站附近的一處樓盤,由當地一家民營房企開發,其置業顧問張文婷提供的優惠套餐與楊忠孝有所區別。購房者同樣可以獲得首付款20%的墊資,但要支付每年9.6%的利息。“現在辦這個的人挺多,都是年輕人。”張文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辦理有利息的首付墊資業務,與銀行房貸業務並不沖突。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的沈陽樓盤中,有的開發商還推出了團購項目,在首付之外支付1萬—2萬元的“團購費”,可以享受總房款3萬元—4萬元的減免優惠。這一團購業務與首付墊資並行不悖。
一般而言,購房者正是因為湊不夠首付款,才會選擇向開發商借錢墊資,但開發商仍然開出降總價的團購優惠條件。“這兩個不矛盾,開發商是想回籠資金,能回多少算多少。”劉超解釋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營銷手法時說,購房者湊夠首付後,可以從銀行貸到房款,這筆資金讓開發商極為解渴。
劉超在沈陽房地產界耕耘多年,早在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商品房銷量驟降之時,他就嘗試借錢給消費者貸款買房。當時敢於如此操作的開發商鳳毛麟角,劉超介紹,當時有一部分借款為開發商直接提供現金,也有一部分為第三方擔保公司提供借貸。
由於墊資風險巨大,劉超等開發商摸索出按照職業、地域、年齡等特征擬定的六條“風控”標準,對借款的購房者進行嚴格篩選,符合標準的才給辦理墊資業務。
六條標準中,其中一條為觀察購房者的現場反應。“說話的速度,表情什麽的,是不是真心想買能看得出來。”劉超介紹,其他五條標準由售樓小姐控制即可,但這一條需要有經驗的經理親自把關。
直到現在,開發商墊資步驟簡化了許多,楊忠孝介紹,如若購房者有墊資意向,直接與開發商簽署墊資協議即可。而劉文婷所在的開發商,可以選擇與第三方簽署借款協議。
雖然開發商墊資方案、途徑各有差異,但相較於8年前劉超小心翼翼的“探索”,沈陽地產界逐漸形成了墊資首付的行業潛規則。
“想做‘零首付’其實什麽時候都能做,不用政府號召也能做,不用大驚小怪的。”劉超認為,開發商為購房者墊資支付房貸首付的行為,在沈陽房地產界以不同形式存在,這一做法距離“零首付”只一步之遙。
庫存壓力下的利益綁定
在去庫存的過程當中,開發商、銀行、政府的利益已經深度綁定,都是為了撬開消費者的錢包。
“以前的墊首付都是開發商自己墊,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是開發商想讓政府出面解決去庫存問題。”在沈陽從事房地產策劃、營銷工作的張文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房地產業是沈陽財稅的主力之一。2015年度,沈陽全市納稅百強單位名單中,有24家房地產及建築業企業,實現全口徑稅收32.4億元。
劉超坦陳,無論開發商自救式的墊資首付營銷手法,還是政府層面推出的“零首付”政策,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庫存量太大,房子太難賣所致,“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這麽做”。
2014年,沈陽樓市商品房待售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沈陽市統計局數據),也是在這一年下半年,沈陽房價進入下行周期,商品房銷售面積也大幅減少。
“零首付”的風險不言而喻。“開發商找人做擔保的,客戶不還錢,開發商得還。”劉超解釋道,“一不小心借錯了人,
就會賠錢。”
據騰訊財經“棱鏡”報道,2014年10月,沈陽當地一家名為瀚博地產的開發商推出“零首付”購房項目,結果銷售出去的300余套商品住宅,有60套房子出現了斷供違約。
銀行是心里最為矛盾的一方。張文婷認為,一方面銀行出於風險厭惡,並不歡迎“零首付”政策的出臺。但另一方面,由於銀行業務與房地產深度綁定,業務增長又離不開房地產公司業績的支撐。
當地銀行一度對房貸審核極為嚴格。劉超介紹說,除了各種必要的資質證明、信譽調查以外,最嚴苛的一步是要求出具購房者向開發商支付款項的“進賬單”。
“錢本來就是開發商借給購房者的,現在又要證明這個錢購房者已經還給了開發商。”
楊忠孝與張文婷一再強調,簽署墊資協議,並不影響購房者到銀行辦理貸款業務。“開發商借錢給購房者,銀行肯定知道,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張文婷分析,在去庫存的過程當中,各方利益已經深度綁定,都是為了撬開消費者的錢包。
瀚博地產樓盤出現違約現象的客戶大部分為異地務工的農民工。這導致政府後來的“零首付”政策把目標鎖定在了大學生身上。
張文婷認為,“墊首付”與“零首付”之間的區別已經十分微弱,即便“零首付”政策沒有被叫停,最多也只能起到營銷噱頭的作用,對市場刺激作用有限。
作為東北三省區域中心的沈陽市,商品房銷量並不算低。沈陽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張祥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9月份至2016年2月份的6個月當中,沈陽平均每月能賣掉157萬平方米的商品房。
但相較於銷售數據,沈陽樓市的庫存量仍然驚人。易居中國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沈陽房地產市場新建商品房庫存接近3000萬平方米,在其當時納入統計的39個城市中居首,在全國也排名靠前。
沈陽房地產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沈陽在售商品住宅庫存大約是2520萬平方米,除此之外,還有在建的工程項目8000萬平方米,以及1000萬平方米的待開發土地。
“買個小房就算改善了”
沈陽現有住房中,6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占到38%,90平方米以下占60%。
在沈陽讀書的邱紹珺,老家位於沈陽郊縣新民市,2011年從遼寧大學畢業後,在沈陽渾南區購置了一套90平的三居室。邱紹珺的妻子張旭晨當時還未與其相識,也是通過父母幫襯在鐵西區買了房子。
在張旭晨心目中,住房是一道抹不去的兒時記憶。小時候,她與父母一家三口居住在鐵西區偏遠的郊區,二層平房,沒有獨立衛生間、廚房。每當下雨,家門口的土路泥濘不堪。“比電影《鋼的琴》里邊男主角住的紅磚樓還要差。”她說。
2002年,她們居住的片區迎來舊城改造。當時給出的回遷條件為,到更為偏遠的地方置換一套大房,或者原地補償一套新房,但是要補差價。正值中學階段的張旭晨還未滿18歲,一家三口只有父母兩人可以享受補償指標,所以如果選擇原地補償的話,只能分到一套40平米的小房子。
經過反複商量,張旭晨家爭取到了姥姥的20平米指標,得以享受60平米的補償指標。最後,父母又“咬了咬牙”,以每平米600元的差價作為補償,爭取到了一套75平米的三居室。
張旭晨說,直到現在這處住所都不算太過時,她的父母仍在其中生活。
沈陽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張祥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作為老工業基地,在改革開放前,沈陽人均住房面積僅有7.6平方米。1998年之後的全國商品房改革,沈陽一直都在償還歷史欠賬。
計劃經濟時代的住房印跡,影響到了沈陽人的商品房消費習慣。沈陽現有住房中,6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占到38%,90平方米以下占60%。“老百姓又不是很富裕,買個小房就算改善了。”張祥說,沈陽每年棚戶區改造2萬戶,加上一些改善性需求,房地產市場需求強勁。
出於償還歷史欠賬、老城區改造的需要,新世紀以後沈陽的城市建設進入快車道。2000年,沈陽建成市區面積238平方公里。2014年,達到430平方公里。老牌重工業基地鐵西區,多年來大規模企業搬遷,獲得“2008聯合國全球宜居城區示範獎”。
大量庫存背後折射的是沈陽作為老工業基地迫切的城市更新願望。
邱紹珺與張旭晨結婚時,兩人選擇用鐵西區購置的房產作為婚房。一方面,方便以後張旭晨上下班,另一方面,邱紹珺購入的那套房子生活太不方便。原本規劃的四期項目,只完成了一期的一半便爛尾,規劃當中的小學至今是一塊平地,商場只剩下一處栽著半截鋼筋柱子的大坑。
“太不方便了,買個菜要走半個小時,買包煙都沒地方。”邱紹珺抱怨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超”為化名)
午市盤點丨A股反彈竟成曇花一現 不排除二次探底可能
周五(9月23日)早盤滬深兩市幾乎平開,股指之後繼續橫盤震蕩,期間雖有PPP概念、煤炭、鋼鐵板塊有所表現,但是受制於盤面熱點散亂、市場人氣不足,大盤始終未能擺脫震蕩盤整的困境。臨近午盤,三大股指均震蕩走低,深成指、滬指先後翻綠。
截止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39.62點,下跌2.69點,跌幅0.09%,成交額780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638.92點,下跌23.29點,跌幅0.22%,成交額1,369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63.99點,下跌4.43點,跌幅0.2%,成交額354億元。

在資金方面,滬港通資金繼續呈現凈流入的態勢,截至午盤,滬股通資金半日凈流入近4億元。另外,兩市融資余額出現下跌,截至9月22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977.69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944.18億元,兩市合計8921.8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5.09億元。
熱點板塊:
舉牌借殼概念股今日走強,法爾勝(000890)、康躍股份、九鼎投資(600053)強勢漲停,國農科技(000004)、萬里股份(600847)、棟梁新材(002082)大漲;貿易板塊也有強勢表現,同益股份(300538)、如意集團(000626)、中成股份(000151)大漲;ppp板塊早盤表現不俗,博世科(300422)、蒙草生態(300355)等大漲;煤炭板塊中st煤氣、山西焦化(600740)等有不俗表現;另外,石墨烯板塊開盤後一路震蕩走低,半日錄得近2%的跌幅,深港通、二胎概念、3D打印等題材股表現活躍,快遞借殼概念股則沖高回落。跌幅榜上房地產開發、養殖業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
1、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指出,大部分保險公司經營仍以負債為主,保險產品定價策略往往是以市場需求及同業水平為基礎,一定程度上與投資市場客觀情況脫節,兩張皮的問題較為突出。保險公司要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負債成本結構要與資金運用保持平衡。堅持"保險姓保",以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類業務為主,短期理財業務為輔。
2、港交所將於10月13日舉行深港通投資者推介會,席間會由行政總裁李小加及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總監傅炳輝等人進行演講及解答與會者問題。
3、中國央行將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實現凈投放800億,連續9日凈投放。公開市場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並就28天期、14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央行自周日(9月18日)來本周累計凈投放8100億元,與一次降準釋放資金量基本相當,再創五個月來單周凈投放新高,上周凈投放5251億元。
4、截至9月22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977.6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0.98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944.1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4.11億元;兩市合計8921.87億元,減少15.09億元。
5、人民幣中間價下調157點,報6.6670,上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6513,16:30收盤報6.6693,23:30收盤報6.6666。
機構觀點:
源達投顧表示,目前大盤短期內出現兩個預示不同走向的缺口,成交量是一個掣肘,在量能不足的情況下大盤先回補下方缺口的概率更大,所以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但卻孕育出加倉的絕佳時機。鑒於大盤階段性底部形態雛形顯現和補周線缺口的任務已經完成,後市縱然震蕩也不改中期上升走勢。近期雖有題材概念的不斷湧現,譬如周一的核電,周二的高送轉,周三的鋼鐵,周四的房地產,但延續性較差,“一日遊”行情還是居多,所以總體在操作上依然以低吸尋找機會為主,堅決不做追漲。在缺口附近以震蕩的方式消化壓力,采用時間換空間的方式才是上策。隨著十一黃金周臨近,旅遊、酒店等板塊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可以擇機布局。
廣州萬隆認為雖然指數直接上攻收複失地的可能性不大,但從技術信號上來看,A股翻身越過60日均線的積極意義依舊不可忽視,自企穩3000點後,指數底部已在逐步擡升。在上攻乏力後,回補缺口的動力將會增加,同時考慮到3050點作為前期重要平臺位,市場在缺了一把火的狀態下直接突破的可能性也較小。但由於60日均線的支撐,A股維持線上的震蕩走勢幾率將更大。
中航證券表示,未來機會可圍繞兩主線操作,第一,年底這樣歷史上典型的高送轉預期炒作時間窗,次新股當之無愧的最容易受到資金的呵護,所以目前需要對這個板塊提前做戰略性跟蹤。第二,雖然目前市場屬於窄幅震蕩格局,但四川雙馬持續飆升的示範效應促使短期市場風險偏好開始上升,一些有題材的小盤股走勢異常強勁,可以適當關註。
CTA管理期貨基金去年大爆發 是“曇花一現”還是“正當時”
剛剛過去的2016年商品期貨市場經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包括煤炭、焦炭、螺紋鋼、鐵礦石等黑色系商品貢獻了年度最佳行情,而農產品、化工、甲醇、玻璃等也輪番爆出行情。得益於黑色商品市場的大行情,2016年CTA表現異常出色。智道金服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CTA等權平均收益為9.40%,在所有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中排名第一。
然而,在剛剛過去的一月,管理期貨策略基金平均收益-1.63%,在各類策略中排名墊底。這樣忽上忽下的表現讓人懷疑,2017年CTA還能延續去年的神話嗎?大爆發的行情是“曇花一現”還是“正當時”?
CTA去年行情大爆 成資產配置新寵
管理期貨基金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是指通過為客戶提供期貨、期權方面的交易或者直接通過授權的期貨賬戶參與實際交易來獲得收益的機構或個人,實踐中一般指投資於期貨的資產管理產品。
CTA與股市、債市相關性低,加入投資組合後可以有效分散投資組合的波動率,不受牛熊限制。其次,獲利空間大的CTA可以參與全球150多個市場,從期貨到期權,從黃金到外匯,範圍之廣遠超傳統投資策略。
據智道金服研究院大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在其所管理期貨產品中,平均年度收益達到了9.4%,而年度收益的中位數為3.7%,代表約有一半的產品年度收益超過3.7%。另外,獲取正收益的基金占比約占7成,超過平均收益9.4%的比例約為3成。
智道金服研究院分析師表示,由於債市年尾出現劇烈震蕩,單月就抹去全年漲幅,私募基金產品全年的等權平均收益僅為-0.63%。然而黑色系商品上演的瘋狂行情,讓管理期貨CTA註定成為全年最受矚目的策略產品,等權平均收益為9.40%,在所有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中排名第一。
量金資產通過對近年來商品行情的研究表明,2016年期貨市場普遍暴漲主要是因為政府將“去產能”作為重點工作,扭轉供給側預期;其次,政府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扭轉需求側預期;再者,美元周期見頂,從價格因素上利好大宗商品。
千象資產創始合夥人陳斌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在大類策略里,CTA越來越受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它具有高收益率的特點,2016年CTA在九大類策略中排名第一,在過去五年中,CTA的排名也非常靠前。其次,CTA策略和傳統資產的相關性非常低,低相關性是不可或缺的稀缺性資源。總體來說,CTA策略是所有大類資產配置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月表現欠佳,2017投還是不投
但進入2017年,CTA似乎並沒有能夠延續去年的輝煌,雖然商品期貨熱度不減,但走勢卻呈現分化。在經歷了去年12月的連續下跌之後,1月商品期貨市場迎來反彈,1月南華商品期貨指數上漲7.83%。黑色系和化工系漲幅較大,分別上漲14.9%和11.37%,而農產品漲幅居後,貴金屬則下跌2.05%。
受商品期貨漲跌互交,行情不定的影響,CTA1月表現墊底。據格上理財私募周報統計顯示, 1月管理期貨策略基金平均收益-1.63%,在各策略中排名墊底,其中程序化期貨和主管期貨平均收益分別為-1.12%、-1.84%。
對此,私募行業普遍觀點認為,近期商品市場震蕩屬於短期現象,長期偏樂觀。
廣發期貨認為,2017年商品邏輯主線是:通脹預期,PPP項目與再出口增長,邊際貨幣政策收緊的背景下,主動補庫存的庫存周期,進而經濟向好帶來的需求增長。但2016年商品是供應的問題,是普漲,而2017年商品逐步轉向需求問題,需求還有不確定性,要選擇品種和時機。
陳斌對第一財經表示,2017年CTA的機會仍然很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2017年整個商品市場的波動性會延續,且波動性不一定比16年小,由於CTA是吃波動率的策略,在市場波動率比較好的時候盈利性較強。2017年不論是全球政治環境,還是國內供給側改革或是股指期貨松綁都會造成市場的動蕩不安,只要波動性存在,CTA策略就有了盈利存在的基礎。
再者,整個股指期貨目前處在一個松綁的過程中,因此,2017年股指存在較大的機會,一些股指策略可以重新出山,因此除了商品方面,期指方面也會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上周股指期貨松綁對CTA策略是一個利好的因素,有利於CTA策略波動結構的改善,但波動性是否一定會增加,還需要時間來判斷。
就風險點而言,陳斌表示,在投資市場上,風險永遠都是存在的,例如政策的風險和流動性的風險,但對於CTA策略來說,最大的風險點還是價格波動風險,如果CTA策略持倉與價格波動方向不一致,就會造成虧損。因此,風控機制在CTA策略中顯得尤為重要。
Wind數據顯示,大宗商品目前仍然處於長期底部,大宗商品中對大部分品種的投資仍具備較大的收益空間。

功能性營養品走俏 太陽神、太太口服液等曇花一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為貫穿各個年齡層需共同面對的重要話題。“吃補”則是最為簡單粗暴的健康形式,功能性的營養素補充劑、保健品等也應運而生。
智研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營養保健品市場規模已達2360.64億元,預計到2020年達到5000億元的市場規模。中國對於營養保健品的需求已經成為國際保健品消費市場的重要變量。
市場體量巨大
“目前對於保健品消費需求最大的人群主要包括孕婦、兒童、中老年人,同時也包括對常見健康的預防,如霧霾、酗酒等因素影響下的人群。年輕消費者更多傾向於營養素補充劑,例如維生素、礦物質補充等等。”至善至美健康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顧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美國、中國、歐洲各國、日本是全球保健食品前四大消費市場,分別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0.0%、20.9%、20.0%、10.5%。但若以人均保健食品消費支出的增長率來衡量,中國的增長最為強勁,2009年~2015年增長率達13.5%。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澳大利亞保健品品牌商Blackmores在2016財年的收入為7.17億澳元(約合人民幣38億元),收入對中國市場依賴程度為35%;合生元旗下品牌Swisse,在2015年阿里巴巴平臺上銷售額達到7.1億元人民幣,收入對中國市場依賴程度為40%。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專家厲曙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營養品市場正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發展期,國家監督管理手段逐步加強,隨著教育、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營養保健意識加強,消費人群日趨年輕化、大眾化;加上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剛性需求,企業市場競爭日趨成熟,都將推動營養保健品行業的快速發展。”

品牌難長久立足
盡管營養保健品市場的增長速度驚人,能長久立足的品牌並不算多見。
一方面,保健品的功效是因人而異的,產品本身不具備明確的藥理作用;另一方面,市面上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經銷欺詐的營養保健品,監管部門亦是“打而不止”。
厲曙光向記者說道:“中國從1993年開始發展保健品行業,迄今國內已獲得批準的保健食品達16000多種,囊括27種功能。早些年國內保健品牌很少,像是太陽神、太太口服液、昂立一號、青春寶等。有些品牌現在已經沒有了。”
相較而言,中國的保健品重點描述功效,西方保健品則重視對人體有效的成分。然而,美國政府的監管力度卻不及中國。
根據1994年的聯邦法律,與處方藥不同,保健品在投入市場前不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流程以證明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FDA要求各保健品公司確認自家產品安全標簽成分準確即可。
這一度導致美國保健品市場成分誇大、標簽誤導現象嚴重。2012年,一篇發表於《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的論文警告稱,保健品行業監管的缺失可能導致“不良事件”發生,問題保健品曾引發了腎功能衰竭、肝炎等癥狀。
此外,美國衛生部發布的一份報告也稱,保健品標簽上聲稱的成分及功效往往缺乏科學依據。連具有82年歷史,也是全美國最大的膳食補充公司GNC(健安喜)在內的多家企業都名列其中。
2015年3月初,GNC同意采用全新的測試流程以保證產品質量控制標準超聯邦法律的強制要求。此前,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曾指控GNC及其他三家主要售賣草本保健品的企業存在欺詐,或受到標簽中未註明成分的汙染,可能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相比之下,國內保健品雖然必須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審批,但目前僅通過動物實驗和人群實驗等評審是否具備功效,而不會去評功效是大是小。
“藥品是需要通過嚴格的臨床測試的,而無論是保健品還是營養素補充劑,最多就是輔助治療的功效,即使是優質的保健品,也是根據個人體質和需求服用,消費者不應盲目吃補。”記者在走訪藥房時,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藥劑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抖音:這款讓你渾身顫抖的產品會是曇花一現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02/164419.shtml
抖音:這款讓你渾身顫抖的產品會是曇花一現麽?
三節課
音樂本身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對抖音來說,是提升自己產品多樣性和創新性的關鍵。但如果產品後續沒有更多創新,在各種短視頻的狙擊下,也許真的就是曇花一現了。
來源 | 三節課(ID:sanjieke01)
文 | 付曉萌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我旁邊的平胸少女忽然變得比以往更加神經了,經常對著手機就是一頓全身抽搐,嚇得我都不敢沒事兒就跟她比心麽麽噠了。直到有天吃飯間隙,我看她又抽搐了起來,出於關懷,更出於對食物的關愛,我終於問出了她近段時間鬼畜的原因——抖音。

是的,就是為了學會抖音這款產品上的功能,她變得鬼畜了起來。而從App Annie 提供的數據來看,在iOS熱門App排行榜中,攝影與錄像分類的免費排行榜前10里,有7個是圖片處理軟件,剩下3個為短視頻軟件:快手、抖音、美拍。

數據來源:App Annie
抖音到底有怎樣的魔力,能讓一個平胸少女抖起來(咳咳…)?又能在僅僅正式運營了不到半年之後,就將在微博上無處不在的美拍甩在身後了呢?
一、抖音是什麽?
經親身體驗,我發現這抖音原來是一款類似於小咖秀的對嘴型短視頻的App,但抖音加入了音樂元素,用戶可以在抖音DIY一些時長15秒的MV作品,只需要選擇歌曲,配以5-15秒的短視頻,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作品。
同時,用戶可以通過視頻拍攝的快慢,以及原創特效、濾鏡、場景切換等技術讓視頻更具創造性,一秒變大片。由於配樂以電音、舞曲為主,所以形成的大多數作品節奏感很強,有魔性,給人感覺比較酷炫、潮。
抖音目前日均視頻播放量已經過億,DAU已在數百萬量級,網易雲音樂上也已經出現了抖音 BGM 的收錄歌單。而且,抖音是5月份豪擲2000萬拿下快手第一紅人MC天佑(代表作:歌曲《一人我飲酒醉》)的“火山小視頻”的親兄弟,今日頭條的親兒子,在今年年初,抖音就獲得了今日頭條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
這勾起了我的興趣,今日頭條都有一個火山了,現在為什麽還要來個抖音?是產品給力?還是運營套路深?既然和小咖秀很像,那它又會像小咖秀一樣曇花一現麽?
一、抖音怎麽玩?
1、界面分析
用戶進入App後,首先呈現在眼前的是首頁部分,首頁是豎屏全屏自動播放的短視頻,上下滑動屏幕,還可以切換到推薦列表中的其它視頻,內容形式很多元。隨便一滑就能看到各種逆天化妝術、街頭跑酷、影視劇片段模仿、惡搞等內容。

雙擊屏幕或是點擊屏幕右側的心型按鈕,可以給創作者點贊,還可以評論、關註、分享,分享的渠道也多是年輕人聚集的平臺。

如果你所在觀看的視頻屬於某個話題之下的,屏幕左下角會出現這個話題的入口,點擊即可創作和這個主題相關的視頻。
發現界面是以各種各樣的話題為分類,點擊話題即可觀看同類話題下的視頻。整體來看,視頻分類較為清晰,不混亂。

發布界面可以選擇直接開拍、上傳視頻,也可以先選擇你所想要展現的音樂風格,從流行、電音趴,到二次元、古風,應有盡有。

拍攝過程中有很多選擇,可以濾鏡、美顏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視頻拍攝的過程中,用戶可以自主調節拍攝的速度,這大大提升了創作者在視頻拍攝的過程中找準節奏的概率,一方面,根據自己的節奏做對應的舞蹈和剪輯創作,會使拍攝過程更舒服;另一方面,不同的拍攝節奏,也會大大降低內容的同質化,即使是相似的內容,不同的節奏所展現出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另外,用戶也可以添加一些小道具,這個小道具和Faceu激萌、B612比較相似,都是可以讓畫面更可愛、更鬼畜、更有趣的小玩意兒。總之,多種排列有無限種可能,便於用戶創作出很多新潮、不一樣的作品。
2、創作過程
一般來講,一個用戶在抖音上的創作過程應該是:選擇音樂-拍攝視頻-剪輯加工-發布。過程並不繁瑣,為了照顧到新用戶,抖音還在”發現“界面插入了#抖音拍攝指南#的話題,用UGC+PGC的方式,為新用戶展現各種新奇好玩的拍攝技巧,如怎麽補光、怎麽遠程控制暫停、怎麽正確使用快速和慢速模式、怎麽玩轉分段拍攝等。這里的技巧和姿勢太多了,光看這些拍攝指南,一個下午就過去了。

發起#抖音拍攝指南#的話題,是個很聰明的做法。因為抖音說到底,依靠的是大眾的創造力,但很多用戶是害羞的,他可能只是上來看看,做個小透明,或覺得自己拍不出那麽酷炫的感覺,於是止步於門外,始終無法開啟第一次拍攝。但新手教程給了這些人一個展現自我的契機和道路,再加上抖音有一個很鮮明的特色是這里有很多可以挑戰的話題。
一方面,當新用戶不知道要拍什麽的時候,可以來挑戰話題,不至於呆呆傻傻不知道要幹嘛。另一方面,挑戰話題也使得站內內容既多元又統一。這就更易調動起普通用戶的參與積極性,而一旦開啟拍攝,多種可能便會促使用戶的創作再也停不下來。
但拍攝一段普通的視頻,在抖音里很容易被淹沒,若想獲得更多的關註,視頻質量和逼格勢必是要更高一些的,而想要逼格高,玩兒法一定是相對複雜的。這個時候,就要多向抖音里玩技術流的大神學習了。
抖音在最早的時候,拉來了一批中國音樂短視頻的玩兒家入駐到了自己的平臺,不僅吸收了KOL所帶來的流量,更為重要的是,抖音上的膩膩、大喵哥等音樂結合運鏡的玩家,薛老濕、郁茜等運鏡結合轉場創意的玩家,都奠定了抖音早期的調性。大家可以膜拜觀賞一下抖音大神薛老濕的酷炫操作,可以說是非常狂拽酷炫吊炸天了。
抖音官方也會舉辦一些技術流的挑戰賽,鼓勵用戶向更高逼格走去,一些用戶為了學習大神的拍攝技巧,跟隨音樂晃動鏡頭,或是像變魔術一樣進行各種轉場,會從白天一直學習到半夜,沒電了就用充電寶繼續看,為的就是能夠拍攝出大神那樣的酷炫自然的視頻。
3、算法的去中心化
有今日頭條這個親爸爸,最大的資源之一或許就是今日頭條最引以為傲的算法了,再加上抖音的創始人梁汝波又是今日頭條的技術總監,那運用了算法的抖音更可謂是如虎添翼了。抖音在產品層面加入了算法推薦模型,來保證視頻的分發效率和去中心化。
也就是說,一方面,運用了算法的抖音,可以保證在抖音的平臺上,每個視頻被看到的機會都是平等的,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是極好的,只要生產了優質的內容,就可以通過內容,為自己帶來大量的曝光和播放,收割大量關註度,不管之前有沒有名氣。另一方面,隨著用戶的增長,抖音上的視頻量會越來越多,這些視頻只有通過算法才能更有效地分發出去,用戶在篩選視頻的時候,也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視頻,主要表現在,只要你看過幾個視頻,抖音就能大概知道你的喜好,並主動推類似的視頻給你。
如果你還記得小咖秀,那應該記得很多明星都用小咖秀惡搞過,華妃娘娘蔣欣模仿金星在飛機上向空姐要橙汁兒的片段應該也不陌生。明星們的瘋狂模仿給小咖秀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但這也正是小咖秀曇花一現的原因之一。因為小咖秀上太多明星了,普通用戶想在小咖秀上獲得關註的機會很少,而創作熱情必然是要有關註支撐的。長此以往,用戶在小咖秀上得不到關註、找不到存在感,創作熱情也就被慢慢消磨。
需要依靠用戶產出的產品,一定是要去中心化的。只有用戶在這個平臺獲得關註的機會是平等的,才會一直對這個平臺抱有期待,也更願意激發自己的創意和熱情,將自己的創意作品留在這里。
二、運營分析
抖音是從2016年9月開始上線的,但從百度指數的搜索數據來看,一直到今年3月份之前,抖音都一直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直到今年3月份開始,搜索抖音的用戶日漸飆升,很顯然,3月份開始,抖音開始有了一系列運營動作。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
1、明星冷啟動
在產品冷啟動階段,雖然抖音官方沒有進行任何額外的推廣、投放,完全依賴產品運營帶來的自然新增和口碑傳播。但追溯到抖音搜索數據忽然猛增的3月份,會發現一個細節。3月13日的時候,嶽雲鵬在自己坐擁上千萬粉絲的微博里轉發了一條帶有抖音logo的視頻,之後抖音的搜索指數便一直呈上升趨勢。

嶽雲鵬的趣味性和抖音所需要的用戶比較貼切,這波冷啟動給抖音輸送了部分帶有趣味性的用戶,也奠定了抖音的基調。不知這個轉發,是嶽雲鵬和抖音雙方的有意為之,還是一次巧合,但從後續抖音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這是一次成功的、低成本的0啟動運營活動。
在抖音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關註之後,更多的明星加入了玩轉抖音的隊伍,勢頭和當年的小咖秀有的一拼。不僅娛樂圈模範夫妻鐘麗緹和張倫碩成為了抖音的用戶,胡彥斌更是在抖音以自己的新歌為背景樂,發起了音樂視頻的挑戰活動,不僅為抖音吸引了流量,貢獻了話題,還順勢為自己打了歌,雙贏。打開抖音的界面,也可以看到系統推薦的明星玩抖音的短視頻,明星也會給一些普通用戶點贊。這波借明星的影響力為自己造勢的活動,我選擇給抖音雙擊666。
2、線上+線下宣傳推廣
當然,借明星的勢只是讓用戶認識到自己的第一步,要想把產品推到火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產品,從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那只是借明星的勢就顯然有點單薄了。抖音團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你可以看到,在5月份的時候,抖音開始大規模地去做傳播和合作,而和抖音合作的平臺,也多是一些互聯網人都比較關註的垂直科技媒體、門戶網站等。
除了線上的宣傳推廣之外,抖音還在線下搞事,沒事兒搞些“抖在成都”的活動,舉行抖音咖線下趴體。

一個人抖音不過癮,一群人抖音才巴適。活動形式也很簡單,就是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對抖音團隊來說,成本低,卻能調動用戶的積極性,並擴大影響力,相信之後還會有各種“抖在魔都”、“抖在深圳”等活動。
3、內容緊跟熱點話題
上文提到,“挑戰話題”是抖音的一大特色,而抖音的內容團隊也有意地在將話題向時事熱點上靠近,例如,站內有“我的對象是王者榮耀”、“死亡凝視”、“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麽”等話題,都是年輕人有所了解也能盡情惡搞的話題。
抖音的產品負責人王曉蔚之前在接受36氪采訪時也表示,前一段時間《鄉村愛情》謝騰飛的表情包在網上走紅,這是很典型的互聯網話語,謝騰飛脫離開鄉村愛情,被互聯網賦予了新的流行符號的意義。抖音的運營團隊就進一步將謝騰飛鄉村愛情里的音樂,和Thug Life結合起來,發起了#謝騰飛Thug Life#的挑戰。最後兩種文化符號的混搭,產生了一種”越是本土化越是國際化”的感覺,不到一周就有超過1萬多用戶參與挑戰。
將時下熱點和短視頻相結合,不僅能夠激發用戶的創作熱情,也更容易借熱點的勢,打中年輕人,利於內容的外化。
三、用戶評價和反饋
抖音自去年9月份上線以來,基本上每個月都有2次左右的更新,從App Annie 的數據來看,自今年3月份抖音正式進入大眾視野開始,用戶的評價雖有起伏,但整體還是好評居多。

數據來源:App Annie
從用戶的評價來看,抖音這款產品還是有暴露一些問題。例如:
1、產品功能:
看不到別人發視頻的時間,很不方便;
已經上傳的視頻無法刪除。
2、內容質量參差不齊:
希望可以把關一下App推的內容,不要老是推那種不好笑又尷尬的視頻。
3、判斷刷粉的機制不清晰:
發了個視頻,很多人給點贊和關註,就被說涉及刷粉刷贊,被封號。向官方反饋也得不到回應;
莫名其妙被封號,客服都沒有;
發了個吃冰塊的視頻,就被官網說是違反了用戶協議。
4、網絡不穩定:
更新後主頁無法播放,點贊的都不能播,網幹別的都沒事;
打開抖音顯示網絡不給力,卸載重新安裝也沒用;
好幾次打開來都顯示網絡不給力而加載不出來 4G和無線都試過了 還是顯示網絡不給力。
5、bug:
看視頻時間稍長一點就會出現閃退現象;
分享出去的視頻有時打不開。
從以上用戶的反饋來看:
網絡不穩定是個大問題,直接影響到了用戶的瀏覽體驗,這可能和忽然的爆火有關,巨大流量的湧入導致服務器難以承載,這個問題相信下個版本會有所改善。
功能方面來看,用戶發表視頻沒有時間顯示,猜測是抖音認為用戶更該關註視頻內容,創作者在這里的記錄也大多不是日常生活,所以覺得沒有必要。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規則的制定。抖音之後需要更加明確判斷刷粉的機制,如果機制不合理,將會對抱有很大熱情進行創作的用戶帶來很大的傷害。
除了以上的問題外,抖音之後或許還會在社交方面搞些事,目前產品內可以產生互動的就是視頻點贊、評論,以及消息和@ 的處理,社交屬性不強。但若想增強用戶的粘性,社交一定得跟上去。
四、總結
說了這麽多,回歸到文章開頭我們提到的一個問題,抖音會像小咖秀一樣曇花一現麽?
當年的小咖秀憑借新穎的對嘴玩法和微博上的大力宣傳、明星助推,一下子把自己從娛樂工具性的產品做成了全民神器,之後便迅速隕落。如今的抖音看似在去中心化上吸取了小咖秀的教訓,從產品生命周期來看,目前處於探索期的抖音還會再發酵一段時間。但抖音還是暴露了一些潛在的風險。
1、定位精準的利弊
目前的抖音定位很精準:中國一、二線的城市人群。定位精準有助於在產品早期快速積累目標用戶,助力產品快速成長,但定位精準也有一些問題,抖音的視頻創作過程雖簡單,但要想制作精良,還是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稍負責的需要一兩個小時,有些甚至需要花上一整天)和精力去想去做的,目前抖音的用戶尚對視頻剪輯存有很高的創作熱情,但時間一長,當玩膩了,便會逐漸喪失熱情,尤其是現在除了抖音之外,其競品muse(muse在原創性和國際化方面更勝一籌)、晃咖(背靠小咖秀的資源,自身就擁有流量)也都做得不錯,頭部用戶或許為了影響力會繼續創作,但素人用戶難保不會投向其它產品的懷抱。
2、商業模式的探索
抖音是今日頭條孵化的一款獨立產品,不差錢,但產品若想長期走下去,缺乏一條清晰的商業模式將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如果之後muse、晃咖開始大規模補貼的話,自己將會捉襟見肘。猜測抖音在發展穩定之後,會考慮通過廣告和銷售周邊產品來盈利,但更為清晰的模式或許就是付費的送禮物機制,這個在各種直播平臺已經得到驗證。
3、發展空間
抖音的前實習生曾經爆料過,抖音是從各個大學招收很多社團來拍視頻,但是拍來拍去的類型就是那些,不允許多樣化,只是一味的要求要新潮要時尚要酷,對於那些很有個性的其它風格,比如古風小姐姐啥的,完全沒有興趣。這樣看來,抖音將自己圈在了一個框里,框里的人肆意發揮,但框外的人如果不做點改變就進不來了。這在產品早期可以理解,因為要保證產品的調性,就像知乎在早期采用邀請制,為的也是維護社區氛圍一樣。但如果長期限制下去,抖音的發展空間又在哪里?猜測抖音之後會更多地征集用戶的玩法,更加包容多元,豐富視頻的多樣性。
總之,抖音還有很多的問題要解決,很長的路要走。音樂本身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對抖音來說,是提升自己產品多樣性和創新性的關鍵。但如果產品後續沒有更多的創新,在各種短視頻的狙擊下,也許真的就是曇花一現了。(完)
[本文系三節課(ID:sanjieke01)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付曉萌,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推薦關註微信公眾號(ID:iheima)]
抖音
商業模式
贊(...)
分享到:
樂視曇花一現,互聯網電視顛覆行業的可能性還有多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30/165748.shtml
樂視曇花一現,互聯網電視顛覆行業的可能性還有多大?
歪道道
樂視驟然下滑所造成的市場空缺,沒有讓其最大競爭對手小米搶去,反而是成全了一個老牌電視廠商,這或許意味著行業競爭的核心還是以質取勝,以前被互聯網電視搶去的主動權正在回歸。
近日上任僅5個月的樂視網CEO梁軍已經確認離職,據相關媒體聯系本人,得到的回答是“修養一段時間”,與此同時,剛剛職位變動的樂視致新CEO張誌偉浮出水面,被認為最有可能接替梁軍。
一個是幫助樂視打下互聯網電視江山的關鍵性人物,一個則在孫宏斌進入樂視之後重回核心,一場新朋舊友間的“此消彼長”不免令外界浮想聯翩。尤其是在經歷拋棄傳聞之後,梁軍的退出給陷於生死謎團的樂視電視,增添了更多的不利因素。
其實樂視電視業務能否全面恢複倒是其次,更關鍵的是整個互聯網電視行業,非但沒有因為老大的變動而引起市場上劇烈的連鎖反應,反而多了很多沈寂蕭條的跡象。這種狀態究竟預示著什麽,是市場的不成熟還是互聯網電視曇花一現的必然結果?
一
樂視電視丟掉的份額究竟去哪了
樂視電視曾經有可能成為支撐賈躍亭“生態”建設的核心主體,但隨著樂視危機、換新,樂視致新已然到了生死關頭。據中怡康數據顯示,樂視電視今年1月至7月銷量占比同比下降超過50%,“618”電商大促期間,銷售額同比去年下滑57%。
與之相應的,今年上半年樂視致新營收46.53億元,同比下滑37.64%,凈利潤虧損2.82億元。此外,截至今年6月底,樂視致新總資產137.84億元,負債100.53億元,凈資產僅37.31億元,在未來一年內需要償還的流動負債達70.76億元。不得不說,樂視想要在三個月內恢複氣力、重新起航,難度有些大。
再看小米,有數據顯示,小米電視第一季度銷售量同比增長6%,4月份同比猛增67%,今年6·18小米電視的表現同樣不錯,據說銷量暴增了500%之多。9月份小米電視增長的勢頭更是到達頂峰,4A系列線上銷量奪得了前三名。
此消彼長,樂視和小米的銷量變化確實符合市場的預期,但是樂視式微,小米卻沒能成為其後繼者,重新扛起互聯網電視的大旗,甚至從宏觀層面來看,小米也沒有相應地獲得樂視丟失的市場份額。

以上是來自奧維雲網的數據調查,圖片顯示了2017上半年全球主要電視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其中樂視占比1.4%,而小米為1.0%。按理來說,樂視2017年上半年市場份額下跌1.3%,如果小米基本獲得樂視丟失的市場份額,那小米的全球占有率將會達到1.9%,從而超過樂視,成為名符其實的互聯網電視第一。
但現實是小米電視銷量雖然猛增,可市場份額僅僅是提升了0.4%,即使考慮到暴風TV共同競爭樂視留下的市場真空,依照後者的體量,小米也不至於僅僅搶得了如此小的分量。
如此看來,樂視丟失的份額究竟去哪兒了?從上圖可以看到,長虹、創維等國內傳統廠商市場份額普遍下滑,而TCL的強勢增長主要又是因為海外市場進展良好,如此就剩下一個解釋,那就是重歸市場的夏普。
以今年十月一各大品牌的市場表現為例,國內傳統品牌的份額雖保持絕對優勢,但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7%。而夏普電視線下銷量占比13.2%,僅次於海信創維位於第三,線上占比12.7%,僅次於海信位於第二,其中60吋產品銷售額位居所有產品中的第一位。
樂視驟然下滑所造成的市場空缺,沒有讓其最大競爭對手小米搶去,反而是成全了一個老牌電視廠商,這或許意味著行業競爭的核心還是以質取勝,以前被互聯網電視搶去的主動權正在回歸。

二
互聯網電視陣營中能挑大梁的已經寥寥無幾
樂視沒有遭此挫敗之前,曾經和海信有過數據之爭,雖然最後奧維雲網出來打了個圓場,導致這場爭奪第一的紛爭沒有繼續下去,但這件事足以說明當時的樂視,短短時間內居然能和傳統電視巨頭抗衡,可見互聯網電視一度顛覆行業格局的說法,並非完全是靠營銷造勢。
可是如今隨著梁軍的離職,樂視電視業務的重生恐怕是難上加難。因而要想在不利環境中對抗海信、創維等傳統巨頭,就只剩下小米、暴風和微鯨了,而這三者能否重新攪動沈寂許久的互聯網電視市場呢?又或者換一種說法,誰會接替樂視成為下一個行業標桿?
首先來看逆勢生長的小米。據調查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國內傳統彩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69.1%,較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互聯網彩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12.0%,較去年同期下降4.0個百分點。在這種普遍蕭條的市場環境,小米是國內少數銷量增長的廠商之一。
根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7年1-7月小米電視線上銷量同比大漲91.2%,漲勢迅猛。而在9月份這個促銷節期間,京東、天貓、蘇寧等幾大主流平臺上小米電視銷量都排名第一。當然不可否認,樂視電視的困境是小米能實現快速增長的一大因素,但更主要的應該歸功於低價策略的市場效應。
不過這點也正是小米電視未來發展的最關鍵疑慮,就像當初小米手機橫空出世,以性價比和網絡營銷的打法逆襲了一眾硬實力廠商,但是飛得越高跌落的就越慘。小米電視在行業內何嘗不是這樣的角色?以互聯網電視為名,試圖對抗戰線穩固的老牌巨頭,雖然目前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業績,但沒人能保證小米電視不會重蹈手機的覆轍。
而暴風和微鯨的實力相對更差了一些,微鯨除了在去年雙十一上嶄露頭角,之後的這段時間內一直沒有太大的動靜,各大促銷節、重大營銷活動都沒有微鯨上榜的身影。而暴風TV更是接連遭受外界質疑,嚴重虧損、剝離上市主體、艱難融資,而且與樂視極為相像的戰略布局,使得暴風一直背負“下一個樂視”的輿論壓力。
據相關報道,2016年暴風TV的出貨量超過100萬臺,微鯨電視出貨量有80萬臺,而從知情人士處最新獲得的數據顯示,暴風TV截止目前的出貨量是50萬臺,微鯨電視出貨量只有40萬臺。
由此看來,樂視倒在互聯網電視最為艱難的一年,對整個行業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後繼無人,就很有可能使互聯網電視被傳統電視廠商打壓、難有翻身之地。
三
互聯網入侵行業,傳統廠商卻成最大受益者
互聯網電視陣營中能與傳統電視廠商抗衡的競爭對手,短時間內基本為零,這對前幾年被搶盡風頭的老牌電視巨頭來講,無疑是一個再次蓄力、重新崛起的好時機。尤其是今年電視行業的嚴峻態勢,間接證明了依靠多年積攢的硬實力,它們足夠應對市場風險打一場漂亮的防禦戰。
再者互聯網電視的式微,並不是單純因為樂視的挫敗而產生,這點從小米或暴風未能接替樂視的位置就可以看出。畢竟如果市場對互聯網電視的需求依然旺盛,那麽在面板價格回落之後,小米本應該可以順勢吞食樂視丟失的大部分份額,而不是現在這樣依然打著“千元”旗號促進銷量。
換句話說,消費者對內容+硬件的新鮮感已經有些衰退,反而OLED、8K、曲面屏等參數再次成為刺激需求的關鍵點,這或許印證著電視行業的競爭焦點重回核心質量。
總而言之,在與互聯網電視的進一步博弈中,傳統電視品牌似乎開始占據上風。甚至縱觀整個電視行業的變化,互聯網電視曇花一現的繁榮,其實正是打破前些年行業退後狀態的一次契機,而現在傳統品牌開始逐漸享受這種市場重換生機的福利,或許它們才是行業升級的最大受益者。

據2014年初公布的《中國平板電視消費者需求分析及市場預測》的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2013年中國彩電產量整體呈現緩慢增長趨勢,2013年1-10月份產量1.1億臺,與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未來幾年或將呈現下滑跡象。
此後不久,這種預測果然應驗。奧維數據的報告顯示,2014年預計全年電視銷量下降為4500萬臺,同比下滑5.6%,為30年來首次負增長。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里,樂視憑借內容附加硬件的首創重新喚醒了這個已經接近飽和的市場。
據悉,2015年中國彩電零售市場表現逆勢上揚,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674萬臺,同比增長4.8%,零售額規模1572億元,同比增長7.5%。從負增長到逆勢增長,不可否認,樂視代表的互聯網電視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比較可惜的是樂視電視還沒來得及建立起護城河,就被賈躍亭的“夢想”拖進了商業漩渦。
反而是傳統廠商另行開辟了各自的子品牌,比如創維酷開、康佳KKTV、海信VIDAA、TCL雷鳥等等,都是兩方出擊、爭搶互聯網電視的市場價值,而且現在的時機對它們來講確實是大有裨益。
價格戰絕不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它在短時間內會效果顯著,但根本上難以撼動傳統廠商的地位,可能只有等到智能家居真正落地,市場格局才會有所變化。
[本文作者歪道道,微信公眾號歪思妙想(wddtalk),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樂視
贊(...)
分享到:
畅翔网:昙花一现的“完美”模式
1 :
GS(14)@2010-10-17 16:04:10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8/zOMDAwMDIwMTMzOA.html
两年前,记者参加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中期论坛,共合网和畅翔网的创始人林东和郭羽当时是一场盛大发布会的明星。
在这次会上,林东和郭羽送给到场嘉宾一瓶有特殊编号的红酒,并信誓旦旦地允诺在场嘉宾当他们旗下企业上市时,持有红酒的某些嘉宾将有幸获得大奖。
两年后,记者和浙江创投圈的人吃饭聊天,就有在场人毫不客气地指出畅翔网和共合网是“杭州圈里的一个笑话”。
这如同过山车一样的评价也许有点残酷,特别是对畅翔网而言,这家企业曾经一度被亚洲版《福布斯》捧上天,如今变得销声匿迹。创始人林东淡出日常管理,创始人郭羽也在琢磨如何做一个专业的投资人。
畅翔网因为专注差旅管理,站到了携程的对面,但最后“完美模式”没站稳,更未对携程形成过真正的挑战。
针对企业的差旅管理,是不是一个很美的泥潭?
“接近完美”的模式
畅翔网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面向企业和政府的差旅管理服务公司。
公司创立的起因有两个版本。其一,最初的创意来自浙江网络风云人物之一的周晓,由林东和杭州瑞豪酒店董事长邵晓东共同出资1000万元创建。
第二个版本,也是亚洲《福布斯》中叙述的版本。林东起家的绿盛公司一个经理在北京出差时,购买了1200元假发票回来报账。北京警方破获这个制售假发票的窝点后找到绿盛,绿盛被罚了2340元。于是林东开始思考一个杜绝假发票,控制差旅开支的方案。
畅翔网的模式看起来是一个共赢的模式。企业客户在银行建立一个账户,通过银行授信,向畅翔网的账户开放。员工出差的机票和酒店通过畅翔网的系统来预订,员工通知畅翔网出差的时间和住宿地点,畅翔网也按照员工的级别来规定其出差额度。整个出差过程中,员工不需要支付费用,签单就可。
企业和畅翔网最后采取月结的模式,酒店和畅翔网之间有一个账期。每个环节,畅翔都能获得从容的时间和操作空间。
林东在多个场合曾强调,畅翔网对酒店和企业都提供了一系列“免费”的服务。酒店获得了更多的客源,而企业整体差旅支出费用下降20%以上,差旅管理成本下降50%以上,大幅降低差旅现金预支。
畅翔盈利点在于,获取酒店协议价格与销售给企业的价差。
2008年1月,整个看似多赢的模式还获得了亚洲版《福布斯》三页的封面报道,一时间风生水起。
到了5月,畅翔网高调的宣布获得了凯鹏华盈和清科3000万美元的投资。6月,畅翔网宣布获得了杭州市创投引导基金第一单600万元的投资。
但据记者查阅公开信息,最后凯鹏华盈只投了500万美元,记者向前清科人士了解,清科曾经确实有投资,但最后投了多少内部也没有公开。最后连杭州市的引导基金,林东后来提到并没有到位。
就这一切不利的情况下,畅翔网还宣布到2009年9月30日,要向浙江省企业发行价值1亿的机票消费券,推动差旅管理电子商务行业。
其畅翔网首席运营官张强表示,通过畅翔网每预订一张机票就抵扣30元现金。这一举动被众多网友指为“噱头”。
2010年,据媒体报道,其投资人早在2008年底因不满林东的经营表现,让后者逐渐淡出日常管理事务,林东也随后以大学生导师的身份又活跃于各大媒体版面。而郭羽的身份,一下子成为1亿人民币基金的操盘手。
看起来,畅翔网的辉煌是在突然间已成追忆。其实,事情发展的背面早在2007年下半年显露出来。
2007年下半年,畅翔网的模式就遇到了阻碍。企业不愿意将自己的账户向畅翔网开放,酒店也更倾向于现金结算。于是,林东转为畅翔网先垫付资金,月底再与企业结算。
事情的发展就急转直下,畅翔网没能在客户资源上攻下城池,但后方却开始失守。因为频频垫付资金,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坏账风险骤然上升。到2007年底,资金链接近断裂。
直到2008年3月,畅翔网因无法继续垫资,与浙江省工商银行合作,推出联名信用卡,即由企业或个人按信用来透支差旅费用,再与银行结算。
很大程度上,由于解决了垫资问题,又加上吸引了包括复星、阿里巴巴等客户的签约,帮助畅翔网在2008年获得投资。
但就在注资后4个月,就有人爆料,凯鹏华盈停止向畅翔网注资,内部实行大面积裁员。这则消息传播速度之快,让林东也坐不住了,晚上8点还赶到杭州某报社澄清“谣言”。
显然,善于造势的林东这一次没能遮挡过去。
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围绕畅翔网商业模式的总结,不少行业人士总结出了很多技术性上的疑点和弱点。
在2008年畅翔网获得注资之后,环球旅讯网执行主编何芳就曾质疑。
在她看来,畅翔网给客户免费安装差旅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归纳和授权,在业内只算得是“小儿科”。建立在企业资源基础上获得价格优势,携程、美国运通等竞争对手也可以应用。
她更为质疑林东所称的该模式一大闪光点,即银行系统的加入。“工商银行为畅翔网客户提供特定的差旅费用授信额度,畅翔网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并不需要垫付任何费用。这种操作方式在业界早已不是什么创新,在这一利益链条中,我们还没看清楚银行到底是如何谋利的。畅翔网作为受益方,风险全部留给了银行和客户,这种商业模式真的能够持久?”
按照她对商旅服务的理解,影响业务扩张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资金压力,而不在于销售和预定系统。换句话说,如何解决资金结算问题是决定商业模式最终成败的关键。服务网络、服务流程以及供应商关系也同等重要。
这个论断颇有道理。通过畅翔网的发展来看,在资金结算问题上畅翔网摔过大跟头,应收账款高筑迫使林东多次自己贴补,或者从银行拉贷款救急。而客户方面,那些大牌签约用户最终都没有成为长期客户。
不过,一位总部在上海的旅游分销企业董事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他表示,这种模式通常老板喜欢,但底下人不积极。他还直指问题与时下时髦的“灰色收入”话题相关。
林东曾表示,和畅翔网合作后,出差人员的行程、住宿等对所在公司来说是透明的,产生的费用也是透明的。
“如果全面推广后,那些车站码头边卖发票的小贩们估计生意也会少许多。因为出差全程费用透明,出差人员再想通过买发票之类的搞猫腻,贪污出差费用,就很难了。”林东说。
不过,畅翔网的一名前员工也发现,企业老板有意愿用畅翔网的系统,但底下的员工就未必愿意使用,他们甚至会找种种借口加以抵制。
有一种观点天真的认为,畅翔网的差旅外包系统,给反腐败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假如政府系统也使用畅翔网的差旅外包服务,将差旅消费纳入可监控的范围之内,公务员出差产生的费用无疑将透明和公开,政府机关显然可以节约差旅方面的财政开支。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虽然畅翔网一直宣称自己研究针对政府差旅的方案,也在争取政府客户,但事实上一直没有获得太多国企和政府的订单。
其实,无论是政府、国企,还是民企的差旅管理,都有一个灰色的陷阱区。在缺乏诚信精神以及严格监督之下,你无法拿走一个属于多数人的奶酪,得罪一个除了大老板之外的巨大群体。
这是否畅翔网所代表的商务差旅管理行业迟迟未能崛起的重要原因?
2 :
abbychau(1)@2010-10-17 16:09:20这个话题可以发挥
3 :
GS(14)@2010-10-18 21:39:152樓提及
这个话题可以发挥
不明白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