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019 |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 CUSTODY & CLEARING, HSBC SEC. SERVICES 5/F TOWER 1 HSBC CENTRE 1 SHAM MONG ROAD KOWLOON | 40,663,627 | 11.77%![]() |
![]() |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28/F HOPEWELL CENTRE 183 QUEEN'S ROAD EAST WANCHAI HONG KONG | 24,073,202 | 6.96%![]() |
![]() | 中國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 36TH FLOOR FAR EAST FINANCE CENTRE 16 HARCOURT ROAD HONG KONG | 5,312,000 | 1.53%![]() |
![]() | 國泰君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 27/F GRAND MILLENNIUM PLAZA 181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4,640,000 | 1.34%![]() |
![]() | 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 RM 5808-5809 58/F THE CENTER 99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4,538,000 | 1.31%![]() |
![]() | 第一上海證券有限公司 | 19/F WING ON HOUSE 71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3,928,000 | 1.13%![]() |
![]() | 花旗銀行 | 10/F TWO HARBOURFRONT 22 TAK FUNG STREET HUNGHOM KOWLOON | 3,020,938 | 0.87%![]() |
![]() | 恒生證券有限公司 | 12/F HANG SENG BANK HEADQUARTER 83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2,047,955 | 0.59%![]() |
![]() | 利銘證券有限公司 | RM B 7/F HILLIER COMMERCIAL BUILDING 89 WING LOK ST EAST CENTRAL HONG KONG | 2,000,000 | 0.57%![]() |
![]() | 大福證券有限公司 | 25/F NEW WORLD TOWER 16-18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1,778,000 | 0.51%![]() |
![]() | 海通證券(香港)經紀有限公司 | 22/F LI PO CHUN CHAMBERS 189 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 1,754,000 | 0.50% |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吳僑發 換種方式,過去數年急速擴張的海航系又在募資;其668億連環定增幕後,一個海航帝國的金融大布局昭然若揭:海航投資和渤海租賃走到臺前,它們的使命是尋找便宜資金。
根據公告,在9天內,海航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陸續拿出定增募資預案,其中海南航空(600221.SH)240億元、海航投資(000616.SZ)120億元、易食股份(000796.SZ)8億元、渤海租賃(000415.SZ)160億元、西安民生(000564.SZ)9億元。
由以往債權融資為主悄然轉變,海航帝國將通過股權融資撬動資金約668億元。
對於海航帝國668億元定增運作,海航集團戰略發展規劃部總經理苗維勝表示,規劃部主要是研究政策、研究行業、制定方向,海航集團具體的資本運作都下沈到上市公司,“具體的操作都不在我們這一邊。”
值得註意的是,在668億元定增資金用途上,海航帝國將一大部分用於海航投資和渤海租賃。而這兩個上市公司今後將承擔起海航帝國的金融平臺,前者以信托、保險、公募等金融牌照為主,後者以融資租賃為主。
長江商學院教師李曉陽表示,海航集團構建大金融平臺後,可以借助金融杠桿拿到更多更便宜的資金,從而為海航集團未來擴大業務提供資金支持。“融資租賃一般的杠桿可放大10倍。以此計算,渤海租賃將可撬動2564億元資金。”
舊路徑受困
過去多年,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融資套路主要以債權融資為主,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
4月16日,海南航空董事長辛笛在公司與中小投資者見面會上表示,“大家都知道航空公司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企業,無論是飛機的引進,航材采購、維修、基礎建設都需要投入很大量資金。海航這幾年之所以發展這麽快,也是基於海航靈活地創新地采用不同的融資方式來解決航空公司發展對資金的需求。
在債權融資助力下,海航集團從最初的1000萬元啟動資金,發展到現在4800億規模的資本帝國。
不過,債權融資帶來的弊端是高資產負債率,這也是海航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的共同特點。據最新數據,海航集團旗下10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資產負債率超過70%以上,據2014年報,海島建設(600515.SH)77.87%、海南航空73.99%、首長科技76.58%。據2014年三季報,西安民生76.40%、渤海租賃81.22%。
融資新路徑
如今,高負債率制約著海航集團進一步發展。
辛笛表示,“我們在今後的發展和運營中也依然會遇到需要大量資金的需要,在這一方面究竟采用哪一種融資手段,我們需要綜合來按照市場利率、股市情況,采用不同的手段,比如銀行貸款、發公司債或者是定向增發的形式。”
值得註意的是,海航集團融資方式正在改變,由債權融資悄然轉向股權融資。4月13日,海南航空公告顯示,擬以不低於3.64元每股的價格,向包括海航航空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5.934億股,募集不超過240億元。這將是目前為止今年A股最大規模的一次定增。
三天後,海航投資也宣布要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來募集資金,向包括海航資本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0.38億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0億元。
和海航投資披露公告的同一天,易食股份披露的是凱撒同盛擬借殼上市,其中向海航旅遊、海航航空集團等9名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募集資金總額為8億元。
4月20日,渤海租賃拿出金額不超過160億元的定增預案。參與定增的對象有海航資本、深圳興航、天津通萬、中加基金管理的中加郵儲1號、中信建投基金管理的中信建投定增11號、廣州城投、西藏瑞華、上海貝禦。
在渤海租賃定增預案出爐一天後,西安民生因籌劃重組延期複牌。西安民生擬發行股份購買海航商業擁有的商貿類資產,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對價為9億元,發行股份數量為1.94億股。
短短9天,海航集團旗下5家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融資撬動資金537億元。
事實上,海航集團股權融資早在幾個月前就有所布局。去年12月,天津海運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到賬,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20億股,募資資金120億元。1月13日,首長科技按每股0.253港元配發及發行2.4億股新股予認購人,募資6072萬港元。
李曉陽表示,海航集團由債權融資轉向股權融資,最大的邏輯是,“現在牛市,股票估值比較高,發行的價格比較高。而且現在證監會對發行股份的監管更松,所以對審批程序放松很多。”
不過,股權融資給海航集團帶來另外一個挑戰,如果沒有參與一定比例的定增,股權占比將被攤薄。面對這個問題,海航集團在多起股權融資中,采取資產註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股權被攤薄。
如海航集團子公司海航商業持有的西安興正元購物中心有限公司67.59%股權,註入到西安民生。本次交易完成後,西安民生大股東海航商業持股比例將由39.29%提升到44.67%。
李曉陽表示,海航集團有很多資產沒有上市,現在越來越多的資產證券化,可以從市場募集到更多的錢。而且註入到上市公司可以做大規模,也可以避免控股權被攤薄太多。
尋找便宜資金
當然,有了股權融資這個路徑之後,更關鍵的是要拿到更便宜的錢,這決定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資金成本。針對這個問題,海航集團正在構建大金融平臺——渤海租賃、海航投資。
對於兩個融資平臺如何避免同業競爭,渤海投資董秘辦表示,“我們只是做融資租賃單牌照。”而海航投資董秘辦則稱,“渤海租賃他們的業務和我們重合度非常小,他們做船舶飛機租賃,和我們完全沒有重合度。”
為何海航集團不將兩個融資平臺放在同一家上市公司?
海航投資董秘辦表示,無論是從公司發展還是產業發展,甚至是管理便利或市場認可,不同業務還是由不同的主體來發展。“如果統一放在一個大平臺,估值不是特別好確定。”
在渤海租賃融資平臺的搭建上,其定增預案指出,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拓展飛機和集裝箱租賃業務、增資天津渤海以及償還債務。此次定增完成後,公司資產總額與凈資產額將同時增加160億元。
截至2014年三季度,渤海租賃凈資產96.44億元。渤海租賃此輪定增完成後,公司凈資產將增加至256.44億元,相當於國內一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規模,資本實力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原有凈資產相比,相當於再造了1.7個新的渤海租賃。
李曉陽表示,“做融資租賃可以放大杠桿,你控股了一些融資租賃公司,如果凈資產3000萬元,你就可以撬動3億元,融資租賃一般的杠桿可以放大10倍。”
以此杠桿計算,渤海租賃將可撬動2564億元資金。
為了拿到更便宜的資金,渤海租賃收購了兩家境外公司HKAC、Seaco SRL,“渤海租賃借此打通境內外資金通道,把境外便宜的資金融資到境內來。”李曉陽說。
由於境外資金成本長期低於境內,為了撬動更多更便宜的境外資金,渤海租賃本次將更多定增資金分配到境外公司,其中HKAC獲得80億元增資,Seaco SRL獲得近10億元增資,兩者增資總和是天津渤海增資33.93億元的近3倍。
值得註意的是,渤海租賃此次增資HKAC,主要是開展飛機租賃業務。
渤海租賃董事呂廣偉表示,渤海租賃是做金融的,海南航空是做運輸的,兩個業務板塊可以協同作戰。海南航空可以自己買飛機,也可以通過渤海租賃租飛機。
在李曉陽看來,“海南航空是資金密集型的企業,需要這些資金來支持業務發展。”為降低經營成本,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早在去年12月,海南航空借助渤海租賃,以月租金29.8萬美元的價格獲得1.798億元的飛機。
融資租賃只是海航集團獲取便宜資金的通道之一。如今,海航帝國正在布局其他金融牌照。本次海航投資定增資金主要用於獲取渤海信托32.43%股權,收購華安保險19.643%股權。
目前,海航投資所屬行業種類是房地產業。
海航投資董秘辦指出,“我們公司的方向是金融投資平臺,地產業務會慢慢減少。我們現在是在轉型的過程,這個轉型還需要時間,現在新業務產生效益還得股權轉讓之後,才能有金融業務收入的構成。”
他表示,一旦搭建好金融投資平臺,將可與海南航空在內的其他關聯方協同發展,“雖然是關聯業務,只要交易價格合理,符合我們發展方向,不排斥內部合作。”
對於海航資本與海南航空的協同作戰,李曉陽認為,航空要買飛機,要機場建設,這些都是長期投資,需要資本運作,“而保險也是長期投資,保險和航空業務結合比較緊密些。”
事實上,海航投資的金融布局並不僅於此。如今,海航投資正在申請公募牌照。“公募牌照去年公告過,我們要發起成立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現在還在申請,我們是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是渤海信托。”海航投資董秘辦透露,“現在材料報上去,還沒有批下來。”
在李曉陽看來,海航集團這麽大的集團肯定需要資金支持,為了在資金方面有所保障,應該涉入融資租賃、保險、信托,買更多的牌照。恰好現在金融趨勢是混業經營,你需要在這混亂的時代趕緊拿到牌照,為未來擴大業務提供資金保障。
10月18日,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全國工商聯經濟部共同在北京召開2016民營企業PPP投資項目推介會,向民營企業推介了668個、總投資約1.14萬億元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韓誌峰表示,當前PPP的發展有兩個特點:一是PPP項目的落地速度在加快,二是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的積極性和數量也在迅速增加。特別是在今年下半年尤為明顯,當中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參與PPP,像龍元建設、碧水源、東方園林、華夏幸福等比較優秀的民營企業的代表。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社會投融資服務處處長任獻光介紹,發改委從地方上報的2000多個項目中精心篩選了668個項目,推薦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建設。推介的都是相對比較成熟、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回報方式明確的項目,涵蓋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和重大市政工程七個領域。其中重大市政工程項目337個,占50.4%。交通運輸項目189個,占28.3%。
從投資體量看,1億元以下項目73個,總投資55億元,其中汙水垃圾處理等市政項目54個。1億—10億元項目396個,總投資1568億元,其中市政工程項目225個,單個項目投資較大的是城市綜合地下管廊項目,共22個,總投資114億元。
從區域分布看,東部地區項目117個,總投資3010億元,山東、廣東、浙江項目較多、主要是汙水垃圾處理、鐵路、高速公路類項目。中部地區項目110個,總投資1329億元,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北、湖南三省,中部地區的PPP項目市政工程、交通運輸類占比達到82%,西部地區項目428個,總投資6729億元,其中重大市政工程項目221個,交通運輸項目101個,水利項目63個,三類合計占比近90%。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譚林表示,由於經濟預期不明朗,實體經濟盈利空間下降,再加上民營企業自身的原因,民間投資意願仍然不強。一些企業不願投、不敢投,一些企業想投卻不知道往哪兒投。在此背景下,向民間資本推介一批適合民間資本特色和盈利預期的PPP投資項目,對於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促進經濟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譚林認為,PPP建設是新生事物,仍在摸索和實踐當中,由於社會上對發展民營經濟依然存在著認識上的偏見,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在推薦PPP建設的具體操作環節和執行層面,對民營企業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如項目信息不透明、明招標暗許配,設置高額項目誠信金或保證金,拒絕與民營企業對接,使得民營企業只得被擋在門外或者直接退出。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曾少軍表示,民營企業參與PPP比較難有著深層次的原因,首先是目標不對稱,政府代表社會公共利益,企業家追求利潤;第二是缺制度法規,PPP是新東西,制度還沒有下來;三是頂層設計,從地方管理機構到中央的配套還沒有跟上。最後是契約精神,沒有契約精神PPP長達的二、三十年周期的執行就會帶來巨大的問題。
單個項目投資較大的是城市綜合地下管廊項目
針對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國務院及有關部委已經開始著手解決,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這些文件對於PPP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是PPP建設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過程。隨著簡政放權的進一步突破,相關法律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清情政商關系的進一步完善,這些制約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的制度障礙會逐漸被打破,將為民營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投資發展空間。
韓誌峰建議,政府部門要真心實意歡迎民營企業,堅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項目建設、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優勢,持續推進簡政放權,破除制約民營企業投資的體制機制障礙,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G20杭州峰會期間,中美就推進財政對穩經濟的作用達成一致,同時承諾向地方政府推介PPP模式。9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補短板工作力度,提出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註重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再向社會集中推介一批有現金流、有穩定回報預期的項目,進一步放開基礎設施領域投資限制。
財政部日前也發布了《第三批示範項目分析報告》,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名單共計516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11708億元。其中,交通運輸類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5000億元,市政工程類項目總投資額超過3000億元,兩者占比超過70%。
業內人士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顯著加碼,基建投資仍是主要發力點。PPP將成為撬動財政的支點,隨著四季度萬億PPP項目加速落地,對基建投資的拉動作用將越來越明顯,全年經濟增長有望實現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