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天災心情差稻香(573)食客減

2008-05-22 Appledaily

稻 香(573)噚日喺旗下酒樓開股東大會,患重感冒嘅主席鍾偉平,帶病到場主持大局,同行大家樂(341)主席陳裕光都有出席,皆因佢亦係稻香嘅非執董。鍾 偉平同華華講,近排大地震搞到人人心情都唔係咁好,食慾都差啲,做飲食嘅生意多少有影響,之不過佢做街坊生意,影響冇咁大,做高檔客班行家就慘啲!至於有 冇員工受地震影響呢?鍾偉平話,有兩個喺深圳打工嘅阿姐,都係四川人,地震後鄉下間屋塌咗,佢知道後即時批假畀呢兩個女工,等佢哋返屋企善後,仲話對方有 需要幫手嘅話,只要出聲,幫到幾多就幾多!同時,內地員工捐幾多,公司亦會照捐咁多,不設上限!另外,華華知鍾主席07年減咗一大截人工,全年薪水加津貼 都係得23.6萬銀,少咗四成七,每個月計起唔夠兩萬銀,鍾主席笑笑口話唔緊要,做多啲生意,喺股息度補番數咪得囉,舊年就袋咗三千幾萬銀,難怪收少啲人 工都唔緊要啦。

greatsoup:
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

天災不及人禍 左丁山

2010-04-28  AD





 

讀者來電郵問: 「以前提過之中環免費驗乙型肝炎的詳細地址」。翻查舊稿,本欄在二月六日寫過,免費乙型肝炎檢驗中心嘅地址係:吉士笠街十一號地下,位於威靈頓街與結志街 之間,開放時間係平日早上十時至下午五時,星期六自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

上到陸羽飲茶,餐廳R不在,餐飲M話R先生與同事去咗意大利視察 紅白酒,應一間大啤酒廠之邀,視察後特登自意大利去咗英國曼徹斯特睇打吡大戰(四月十七日),曼城對曼聯,睇完之後返到倫敦,所有飛機已經因為冰島火山灰 已停航,冇法啦,餐廳R被逼滯留倫敦,住酒店住多一個星期,呢場波睇得貴咯。入場票就係啤酒廠送嘅,點估到睇完場波要付上比波飛昂貴好多倍嘅費用吖。國際 航空運輸協會IATA披露,停航事件令全球航空業每日損失二億美元;亞太空運中心CAPA指「火山灰襲擊」已令航空業損失二十億美元(至四月十八日),咁 講法,「火山灰」對航空業嘅打擊,慘情過九一一,餐廳R在英國睇波付出之額外費用,相比之下,只算九牛一毛,不過呢條毛係佢一個人負擔嘅,咪話唔肉痛。

因 火山灰而導致之損失,應該由邊個負責?航空公司(特別係歐洲嘅公司)鬼殺咁嘈,但各國政府之負債比率高,為咗希臘債務危機大傷腦筋,邊度願意賠償、或補 償、或補貼歐洲航空業吖,唔搭飛機之納稅人亦會反對,故此各方面嘅損失問題一定係嘈完之後,就不了了之,以後有歐洲航空公司破產或被逼與對手合併,一啲都 唔奇。

希臘債務危機有幾深?據天真許傳來電郵,引用www.moneyandmarkets.com嘅三月廿四日資料,希臘在2010年政 府負債佔GDP嘅百分比(估計)係124.9%,財赤佔GDP 12.2%(按:歐盟已修訂之為13.6%),其他國家亦唔好得去邊,全部超過歐盟自訂之理財指引,即財赤不可高於GDP之3%,國家負債總額不可高於 GDP 60%。譬如歐盟經濟最好嘅國家,2010年德國嘅負債佔GDP 77%,財赤佔GDP 6%,我哋亞洲嘅日本,負債佔GDP 196.4%,財赤佔GDP 8.9%,歐盟自訂之公共理財指引,形同虛設,個個先使未來錢,故此久唔久就會來一次金融爆煲,人為破壞性遠高於冰島火山,天災之為害,那及人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6

天災不會毀了一個國家

 

2011-3-21 TCM




地震、海嘯、核電廠輻射外 洩……,遭遇史上第四大規模地震的日本,儘管已有數千條寶貴人命在此次災難中殞落,但對活下來的人而言,冷靜計算損失,走上重建之路,是無可回避的職責。

因此接下來的問題是:這場日本首相菅直人口中「二次大戰後日本最大危機」的「日本東北大地震」,會對日本這個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以及其他國家經濟,帶來 何種衝擊?

日本是全球地震發生最頻繁的國家,但衡諸歷史經驗,這些地震中,大部分除了對局部地區帶來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外,並未對日本或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 最近一次日本發生足以衝擊該國,及其他國家經濟的大地震,要追溯到十六年前的「阪神大地震」。

不會比阪神影響大 東北地區多農漁業,非經濟核心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日本關西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二的強烈地震,除了造成大阪、神戶等城市公共設施幾乎全毀、五千多人死亡的慘劇外,更嚴重的是該次地 震發生在日本第二大經濟圈——「關西經濟圈」。

關西經濟圈包括日本第二大城大阪、第六大城神戶,該區域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日本全國GDP的一七%,而在此經濟圈內的「阪神工業區」,向來更是日本 製造業的重鎮之一:工廠數占全日本一五%,鋼鐵產量更占全國近四分之一。

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不但造成阪神工業區斷水斷電,聯外交通也幾乎斷絕,使得日本對外貿易大受影響:從名古屋到神戶的高速公路貨運量,占日本全國大約 一四%;神戶港及大阪港的對外貿易量,也分別占日本全國的三成及兩成,但阪神大地震卻使得該區域的這些陸運及海運幾乎完全中斷,當時日本花了三個月至一 年,才從這些傷害中逐漸回復過來。

雖然阪神大地震對當時日本製造業、貿易帶來嚴重衝擊,但事後來看,那次地震並未讓日本經濟變得特別糟糕。

數據顯示,阪神大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約前一年日本GDP的二‧五%,但即便如此,一九九五年地震發生當年,日本全年經濟成長率仍約達一‧九%,這和 日本一九九○年代「失落的十年」相比,並不算特別壞——「失落的十年」時期,日本平均每年經濟成長一‧五%。

也就是說,天災即便發生於一國經濟命脈所在之地區,但天災,終究只能摧毀基礎建設等設備投資,使產能供給出現短期缺口,卻不會在一夕之間,改變該國的長期 競爭優勢或產業結構。如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說:「國家不會一下子就毀了!」

因此,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對日本經濟的衝擊,應該不會比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更大,因為這次地震的災區,不像阪神大地震是發生在日本經濟的核心地帶,而 是發生在以農漁牧為主的日本東北地區。

不會重創基本面 GDP衝擊不超過○‧二個百分點

日本整個東北地區,雖然也集中了汽車、核電、石化、半導體等眾多重要產業工廠,但經濟規模僅占全日本八%左右。因此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便認為,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對經濟的衝擊,比不上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

美國銀行(BOA)在日本東北大地震隔天出版的報告也認為,這次災害對日本GDP衝擊,不會超過○‧二個百分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經濟學家韋恩斯坦(David Weinstein)則指出,地震受損最嚴重地區的宮城縣,一向是以農業和木材業為主,該地區經濟產值只占日本總產值的一‧七%。

野村證券紐約首席經濟學家雷斯勒(David H. Resler)預估,地震後日本經濟可能出現「V」型反彈,如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後,日本經濟走勢就是如此。

但儘管這次震災,不會造成經濟上的「長痛」,然而「短痛」可能仍無法避免,首先,全球產業供應鏈可能會受到影響。

根據英國半導體市場研究公司未來地平線(Future Horizons)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產值,日本就占二成四,其中一半用於出口。資訊市調機構IHS iSuppli也估計,去年日本占全球半導體總產量的兩成,預計未來兩週內,日本半導體供應可能會受到衝擊。

例如日本東芝(Toshiba)供應美國蘋果(Apple)平板電腦iPad等行動產品所需的NAND快閃記憶體,其供應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在這次地 震後,東芝也宣布關閉國內工廠。其中最接近地震區域的岩手縣工廠,主要生產微控制器(MCU),雖然目前還沒有受損消息傳出,但研究機構顧能 (Gartner)分析師諾伍德(Andrew Norwood)預估,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現貨市場價格,短期內恐因此而大漲。

不會拖累別國 美、中經濟穩,貿易打擊有限

除了產業供應鏈受衝擊外,對其他國家來說,更關心的問題是;剛從金融海嘯後復原的全球經濟,是否會因此次日本震災而受到拖累?

從歷史經驗來看,一九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地震、二○○四年南亞大海嘯、二○○五年美國卡崔娜(Katrina)颶風重創美國南部產油區,這些重大天災,都沒 有對全球景氣帶來嚴重影響。

以美國卡崔娜颶風來說,當時災區石油產量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天然氣產量占五分之一,穀物出口量更占全美的四成,重要性如同阪神大地震對日本影響。美國保險 業當時預估,卡崔娜造成的財產損失可能高達三百五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零三百億元),創美國史上天災紀錄。

但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不僅在災後三個月仍持續上漲,同時隨後全球景氣也都再持續擴張到二○○八年。同樣的,亞當‧斯密的「國家不會一下子就毀了」這句話,再度證明,天 災只是暫時性破壞,並未動搖美國競爭力的基本結構。

因此,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至少也不會比前幾次國際間重大天災的影響更大,而且,當前全球兩大經濟龍頭——美國及中國,目前經濟也沒出現 太大憂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剛公布「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全球經濟今年將成長四.四%,高於去年十月預估的四.二%,全球均處於景氣復甦階段。

其中,全球經濟成長龍頭美國,今年一月份進口金額和民間消費金額,皆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高,聯準會(Fed)也上修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從原先的三%至 三‧六%,上調到三‧四%至三‧九%。

而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日本東北大地震後也表示,「日本地震不會對中日貿易產生太大影響,地震所帶來的任何影響都是暫時的。」在 美國和中國這兩大經濟體未出太大問題下,日本這次地震對全球經濟衝擊應該有限。

不過這次日本東北大地震,仍引起市場對日本經濟未來走勢的兩個擔憂,其一就是日本的債務是否會引起「債信危機」。

日本債務已達GDP的兩倍,比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的債務水準都高。而震災之後的龐大重建需求,使日本政府勢必得追加預算,這將使日本的財政狀況更加惡化。 「新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就指出,日本發生的強震可謂是「最壞時期發生的最壞的事。」

出現匯價隱憂 災後日圓狂升,恐打壓出口

不過,九五%日本政府債券掌握在日本人自己手中,因此一般國際市場中「債務越高,違約風險越大」的狀況,在日本並不容易出現。再加上日本有龐大外匯存底當 靠山,十年期公債利率才能維持G7會員國中最低的,換言之,債信危機在日本並不容易出現。

另一個擔憂,就是日圓匯價在國際匯市「步步高升」,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由於地震發生後,不少日本海外企業紛紛將手上資金兌換成日圓,以因應日本國內的投資重建需求,使得日圓匯價在此次地震發生後上揚,目前約在一美元兌八十日 圓左右徘徊,日圓匯價已接近四個月來的高點。

一九九五年,日圓兌美元匯價,曾創下一美元兌七十九‧七五日圓的歷史高點,在近來日本企業海外資金回流日本之際,日圓匯價是否會挑戰此一歷史關卡,也相當 引人注意。

不過日本當前對策,仍希望藉日圓貶值以振興出口,因此放任日圓繼續升值的可能性並不高。《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三月十四日稱,日本政府官員擔心「投機客藉震災炒高日圓」,或許已為財政單位干預日圓升值埋下伏筆。

根據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假設日圓兌美元價位,比日商設定出口避險匯率平均值高出一○%,則企業年度淨利將縮水近五%,而日本實質GDP年增率將 減少○‧四個百分點,而日本政府要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處理避免內憂(震災)引起外患(日圓走強、打壓出口),將是全球投資人最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天災過後,股市都能逆勢上揚——各大天災衝擊比較

阪神大地震1995/1/17災 情:6,434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區域性銀行、地產、機械業、鋼鐵、貿易 經濟衝擊: 1. 直接損失1,025億美元 2. 發生地為日本工業命脈,工廠數占全日本15%,鋼鐵產量占全國將近1/4,神戶港、大阪港占日本近5成對外貿易量;關西經濟圈損失占日本GDP17%3個 月後當地股市表現:↑9.9%災後1年港口運作恢復8成,2年後日本工業產出率超越災前

921大地震1999/9/21災 情:2,415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電子業、觀光業經濟衝擊:1. 直接損失100億美元 2. 新竹科學園區停工6天,全球記憶體價格上漲2倍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3.0%災後3個月全球記憶體價格趨穩,長期影響不大

南亞海嘯 2004/12/26災 情:印度1萬人、斯里蘭卡4萬人、印尼23萬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沿海漁業、工業用漁業、觀光業經濟衝擊: 1. 直接損失超過136億美元 2. 斯里蘭卡有66%漁船及工業用漁業廠房損毀,影響25萬人就業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10.2%*短期影響觀光意願,但長期影響不大,以觀光為主的泰國 GDP只下滑0.1個百分點

美國卡崔娜颶風 2005/8/23災 情:1,836人死亡 受影響產業:石化業、運輸業、原物料出口、林業經濟衝擊: 1. 直接損失910億美元 2. 衝擊美國國內1/10原油、近5成汽油產出,汽油批發價格連漲4天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3.7% 美國政府與國際能源機構介入,1個月內煉油區域恢復營運,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回跌

日本東北大地震 2011/3/11災 情:2,414人死亡 (統計至3/15) 受影響產業:汽車業、石化業、能源基礎設施、半導體產業、鋼鐵業經濟衝擊: 1. 東北地區產值占日本GDP8% 2. 石化業停產,占日本每日石油消費量13%以上;半導體產能約占全球24%,但衝擊持續多久、影響範圍多大,尚待觀察3個月後當地股市表現:NA

註:統計為印尼股市 資料來源:網路新聞與國外雜誌

【延伸閱讀】一分鐘看日本東北大地震

規模:9.0,為史上第4大地震 震央:日本宮城縣外海,距東京約370公里 受影響核電廠:女川核電廠、福島核電廠 傷亡人數:2,414人死亡、3,118人失蹤(截至2011/3/15日本官方統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4

天災人禍 巴西經濟恐將再度陷入衰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53

201309182000562290_20130522_141509_jdtupload_19994_0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醜聞尚未平息,巴西的嚴重幹旱正使其經濟加速衰退。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幾乎已經無水可用,當地的水力發電設施無法發電,整個國家面臨停電。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巴西檢方以及相關犯罪嫌疑人表示,巴西石油公司高管涉嫌與建築和工程公司串謀,擡高煉油廠、船舶以及其他商品與服務的合同價格。多出的費用變成了高管的回扣、政治家的賄賂金以及政黨的競選捐款。目前此案已導致近40人被捕,包括巴西石油公司三名前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巴西建築和工程巨頭的高管。

國家石油公司醜聞尚未平息,現在巴西經濟又面臨幹旱的考驗,巴西可能在一年之內第二次陷入經濟衰退。巴西一位內閣成員對路透表示:“我們知道第一季的情況將會很可怕。我們不準備隱瞞這個事實。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和貝洛哈里桑塔這三座巴西最大都市人口近4000萬,限量供水供電已不可避免。“

這將給羅塞夫的公信力帶來新的打擊。羅塞夫曾一再誇耀,巴西再也不必面對能源短缺的問題。此前,能源短缺困擾巴西經濟長達14年。

巴西能源部長Eduardo Braga表示,為確保需求高峰時的電力供應,政府計劃號召購物商場和酒店等民間企業使用自有發電機。

分析師估計,巴西東南部的限水可能使經濟增長最多減少1%,並損害甘蔗和咖啡等主要出口作物。巴西東南部占該國經濟產出的6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70

環保官員與太湖藍藻的八年抗戰:是天災更是人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745.html

環保官員與太湖藍藻的八年抗戰:是天災更是人禍

一財網 章軻 2015-12-30 09:58:00

太湖流域是全國社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人口密度是全國的9.8倍,創造的人均GDP是全國的2.5倍,同樣,單位面積排放的汙染物量也是全國的9倍。

在全世界許多地方,藍藻已經成了水體汙染的代名詞。攝影/章軻

朱玫,江蘇省環保領域的政府官員。對外,她用“省級政府機構環保從業人員”的稱呼。她覺得,如果以官員的身份示人,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與太湖藍藻八年抗戰的故事,更多的是她個人的感受與領悟。

12月下旬的一天,江蘇南京一家書店里,作為《科學治太,鐵腕治汙——江蘇省太湖流域水汙染防治體制機制研究》(下稱《研究》)一書的作者,朱玫和數十位學者、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和環保誌願者一同回味治汙歷程。

是天災更是人禍

“環境保護是中國政治社會改革的最好試驗田,在江蘇市場經濟較成熟、環境管理能力較齊備的太湖流域地區,可以先行先試。”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嶽在為《研究》一書所寫的序中說。

在朱玫看來,如果說霧霾是全球大氣環境危機的代表,那麽,藍藻則可以說是全球水環境危機的代表。

藍藻和細菌一樣,屬於“原核生物”,又叫藍細菌、藍綠菌或藍綠藻,是單細胞生物(0.1-10以上微米級的),肉眼無法看到,以細胞群形式出現時才容易看見。

藍藻的出現,在植物進化史上是一個巨大飛躍。因為藍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發揮了巨大作用。人們生活的地球,百花盛開,萬木爭榮,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這些都是由藍藻等藻類,經過幾億、幾十億年的進化發展而來。

可是現在人們談藻色變,在全世界許多地方藍藻已經成了水體汙染的代名詞。海水的赤潮、河湖的水華,都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災害。美國環保署將有毒藻類爆發視作全美的“主要環境問題”。

朱玫介紹,我國藍藻在上世紀90年代就在太湖、滇池、巢湖等多地頻發。太湖水危機更把藍藻推進了公眾視野。“大家會發現身邊很多河流、湖泊或多或少都被藍藻肆虐。2007年在無錫發生的那場水危機是因為大量死亡藍藻汙水團進入了無錫貢湖水廠的取水口,一般凈水工藝無法消除,臟水進入了千家萬戶百姓水龍頭,停水近一周,致使居民、工廠的生產和生活無法正常進行,造成了巨大損失。”

藍藻從地球生態系統的功臣怎麽就變成了罪人,成了人們厭惡乃至要消滅的對象?朱玫分析說,“這不是藍藻有錯,錯在我們自己。錯在人類對自然的過渡索取、過渡開發、過渡消費。正是由於大量的人類活動,才使得原來湖泊河流的生態系統環境在短時間內發生急劇改變。”

研究顯示,太湖流域是全國社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人口密度是全國的9.8倍,創造的人均GDP是全國的2.5倍,同樣,單位面積排放的汙染物量也是全國的9倍。正是因為大量的汙染物進入太湖,造成適宜藍藻生長的富營養化環境,才引起藍藻暴發。

“這當然也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系,但是全球氣候變暖也正是人類的活動造成所致,所以藍藻肆虐是天災更是人禍。”朱玫說。

八年抗戰的故事

2007年,太湖水危機最後經過連續近一周沒日沒夜的攻關,終於解決,供水恢複正常。曾親身經歷了那場“大戰”的朱玫說,“那一周江蘇省和無錫市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全球100多家媒體聚集無錫,中央十幾個部委也派專員親臨現場,省委書記、幾位省長、副省長、廳長、市長和專家們一起夜以繼日地商量研究如何解決這場水危機。”

這場震驚中外的水危機讓江蘇省委省政府痛定思痛、痛下決心,正式向藍藻宣戰,其實就是打響了一場跟汙染的戰爭。江蘇省委書記在短短一個多月內7下太湖。在當年7月7日召開的一場太湖治理大會上,省委書記說,“沒有任何退路,唯有擔負起我們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痛下決心,徹底治理太湖。”

從此,江蘇掀開了鐵腕治汙、科學治太的大幕。“從2007年到今天,太湖治理也經歷了八年抗戰。”朱玫介紹,江蘇省健全了組織體系,成立了太湖治理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及應急防控領導小組;出臺了當時全國最嚴的地方法規和地方排放標準;投入了上千億元資金,累計完成了大小1萬多個治理項目。

之後,太湖水質開始改善,衡量太湖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指標總磷和總氮都有明顯的下降,提前實現了國家要求的2015年水質目標。

朱玫介紹,這麽多年太湖治理工作也創造了很多第一:第一個開展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國家試點流域;第一批國家綠色保險試點城市;第一個在地方法規里確立“環保優先”原則;第一個建立省市縣三級流域管理機構;第一個創建由省市政府領導負責河流水環境質量改善工作的“雙河長制”;第一個在流域交界斷面引入生態補償理念;第一個提高全流域汙水處理費,讓運營單位能有利可圖有積極性肯幹;第一個在全流域應用推廣 PPP模式;第一批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第一個嘗試公眾參與圓桌會議模式,等等。

朱玫說,這些首創工作在太湖治理實踐中發揮出巨大作用,也為全國流域治理積累了豐富經驗。

故事該如何延續

盡管太湖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實踐困境,比如,水環境狀況還是會出現反複,對水質改善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還是要取得共識;比如企業違法排汙情況還時有發生。

“環保部門和企業的關系就像貓和老鼠的關系,有時貓贏了,但有時企業用他的小花招騙過了你,真正平等合作的關系並沒有最終形成。”朱玫說,

與此同時,政府作為並沒有得到社會和老百姓的廣泛認可,同樣,公眾參與也缺乏有效途徑。雖然現在NGO環保組織也發展得非常快,目前在江蘇就有100多個,但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重要作用。朱玫分析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等,環保組織缺乏一個暢通的渠道能準確地知道政府的想法和做法,同樣,政府也很難確切地知道這些組織的想法和做法,雙方很難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

環境汙染的治理和生態破壞的恢複是無法在短期內一蹴而就,需要有個長期的過程。環保僅靠政府一家不行,包括政府、企業、公眾三方,要形成合力。朱玫引述潘嶽的話說,“解決中國嚴峻環境問題的最終動力來自於公眾,環保公眾參與不能夠停留在種樹植草的層次上,而是應該充分行使憲法賦予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對各類環保公共事務進行深度參與。”

“環境保護中,政府、企業、公眾合作共治的潮流勢不可擋,這是由中國嚴峻的環境問題、是由風起雲湧成長壯大的社會各方力量決定的。”朱玫說,環保沒有局外人,大家都在同一艘夜行船上,能否共渡環境危機,取決於每位船員的思想和行為。如果說之前,太湖治理是政府主導的火車頭時代,今後應該是政府、企業、公眾等各方力量都成為動車組的高鐵時代。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92

鄭家華:天災人禍話跌市

1 : GS(14)@2012-05-23 00:26:11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521_00842_001.html
2 : 鉛筆小生(8153)@2012-05-23 00:52:53

這一年, 天氣也怪怪的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 ... instance=china_bull

週一已天狗食日

五月, 天公做美嗎?
3 : GS(14)@2012-05-23 22:14:26

呢排天氣算唔錯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22

港專校長斥畢業生反釋法稱遇天災要靠中國

1 : GS(14)@2016-11-27 13:00:27

■眾志黎汶洛以畢業生身份在台上舉標語抗議釋法。黃奕聰提供圖片



【本報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一批應屆畢業生昨趁畢業禮上奏國歌時,舉標語抗議人大釋法。校長陳卓禧怒斥學生侮辱國歌,又指全世界只有中國會派軍隊到戰亂地區撤僑,質問學生若在外地遇上遇戰亂天災,「你去問邊個求救?」有份在畢業禮上抗議的香港眾志副主席黎汶洛指出,「如果咁都叫侮辱國歌,人大釋法亦係侮辱緊香港人!」記者:麥志榮



港專社工系昨日下午在馬鞍山校園內舉行畢業禮,部份畢業生趁奏國歌時舉標語抗議人大釋法,上台鞠躬時更向身兼人大代表的港專董事會副主席黃友嘉,及身兼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的港專學院董事會副主席劉兆佳,叫口號抗議,不少同學在台下歡呼支持。據學生所拍攝的片段,港專校長陳卓禧在致辭指斥學生在奏國歌時示威,令他痛心難過。他在港英殖民時期長大,受帝國主義的欺壓,「會畀鬼仔蝦,直到我哋嘅國歌奏起、我哋五星旗升起」,才擺脫屈辱的日子。陳卓禧又指出,全世界只有中國冒生命危險派飛機及戰艦到戰亂地方撤僑,日本都要借助中國飛機及戰艦。港人外遊期間遇上自然災害亦要靠中國拯救,他質問學生:「當你哋舉起標語,去侮辱國歌嘅時候!有冇諗起呢啲嘢?到時你去問邊個求救?」


黎汶洛:釋法侮辱緊港人

身為港專社工系應屆畢業生的黎汶洛表示,與同學發起在畢業禮上進行和平示威,反對人大釋法,共40至50名同學參與,戴上黃絲帶出席畢業禮,並在奏國歌時默站舉標語,10多名同學在上台時叫口號,他亦有向劉兆佳遞上標語,期間保安曾試圖干預,但維持禮貌,並無任何武力場面。黎汶洛強調,無論是奏國歌時默站及叫口號,均無使用任何粗言穢語或侮辱中國字眼。「如果咁都叫侮辱國歌,人大釋法亦係侮辱緊香港人!」


家長高叫「踢走港獨狗」

有一兩名家長較激動,高叫「支持人大釋法,踢走港獨狗」。但同學與家長並無任何衝突。黎汶洛表示,到畢業禮結束,眾嘉賓離場時,他與同學曾上前回應校長的講話,但陳卓禧及劉兆佳只是冷笑離開。他不擔心校方會追究責任,作為社工畢業生,行動正是要實踐社會工作的意義。本報昨晚致電陳卓禧,他稱很忙不便回應。港專發言人接受查詢時亦表示對事件無任何補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7/19847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152

經濟差 天災不斷「苦」成台灣年度字

1 : GS(14)@2016-12-11 14:12:37

■兩棒球員揭曉「苦」字為年度代表字。



台灣今年地震、颱風不斷、經濟未見好轉、兩岸關係倒退,激發市民怨聲載道。隨着2016年步入尾聲,台灣2016年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近日出爐,並由女歌手楊丞琳推薦的「苦」字,以高票獲選成為年度代表字。主辦單位認為,代表字反映出市民「生活苦悶、民心思變」。



《聯合報》與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前日公佈「2016年度代表字大選」結果,主辦方邀請各界代表推薦51個候選字,再透過手機與網絡進行票選,共累積約9.4萬票。舉重奧運金牌選手許淑淨推薦「舉」字,前衞生署長楊志良推薦「失」、歌手蔡依林推薦「變」。而楊丞琳推薦的「苦」字,以10,328票壓倒性姿態,擊敗「悶」、「勞」及「變」等字,成為年度代表字,她推薦的理由是「因為這一年很多天災人禍,颱風一個接着一個,大家重建家園很苦、救難人員也很辛苦,是辛苦的一年。希望大家能時刻提醒,珍惜資源、愛護地球,這樣即使有天災,也不至於越來越嚴重」。



「生活苦悶 民心思變」

其他代表字亦反映出台灣社會現狀,排名第2至10名代表字為變、悶、彎、狂、滯、勞、裂、革、轉。其中苦、悶、滯、勞、裂呈現苦悶勞累的黑暗情緒,變、革、轉暗示民眾期待改革與轉變,綜合起來暗喻「生活苦悶、民心思變」。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認為,台灣近來不間斷的抗爭,就知道為甚麼民眾會選出這個苦字,希望政府能「苦民所苦」。民進黨藉多名縣市首長則對代表字有不同見解,高雄市長陳菊表示,「每年都很辛苦,但是苦中也有希望」。台中市長林佳龍說,台灣正在轉變的時刻,一定會有陣痛,先苦後甘,會越來越好。此外,由兩岸媒體共同舉辦的2016兩岸年度漢字評選近日揭盅,「變」字獲選為2016年代表字。台灣《蘋果日報》/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1/198618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59

專家警告放任暖化 天災影響歐2/3人口世紀末歐洲 熱浪或年殺15萬人

1 : GS(14)@2017-08-06 18:40:25

■法國尼斯多名兒童在街邊的噴水池戲水消暑。路透社



全球暖化的殺傷力不容忽視。歐盟專家前日發表研究報告指,警告國際社會放任氣候轉變不理,本世紀末歐洲每年將有2/3人受與氣候有關的災害影響,因此死亡的人數亦大增至15.2萬人,其中99%都與熱浪有關,歐洲南部面臨的挑戰尤其嚴重。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科學團隊於醫學期刊《刺針行星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刊登研究報告,指氣候轉變為社會帶來的負擔越來越大,到了2071至2100年歐洲每年有逾3.5億人因災害而患病、受傷、流離失所和死亡等,遠高於近年數字2,500萬人。



法國意大利希臘最嚴重

報告續指,歐洲每年死於自然災害的人數將由近年的3,000人,大幅飆升至2071至2100年的每年152,000人,當中因熱浪而死的佔151,500人。而法國、意大利和希臘等國的災情最為嚴重,由目前平均每100萬人有11人死,上升至每100萬人有700人死,北歐情況則相對較好。團隊翻查28個歐盟成員國和瑞士、挪威和冰島於1981至2010年間,合共約2,300份與氣候有關的災情紀錄,將這段時間視為參考年份,推測本世紀末天災、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等情況,並假設2100年的平均氣溫比參考年份提高3℃,最終得出上述結論。報告形容氣候轉變是人類在21世紀的最大挑戰,指上述危機90%是由氣候變化造成,僅10%是與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等因素有關。研究員亦指出,雖然未有數據證明,但長者和窮困家庭將會更受災害影響,而歐洲目前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將來情況或更加嚴峻。



熱浪致死大增54倍

報告提到的自然災害涵蓋熱浪、寒潮、山火、乾旱、水災和風暴等,而它們因應全球暖化的變化各異,其中熱浪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大增54倍,水災增加37.8倍、山火1.38倍、風暴0.2倍,寒潮死亡的人數則反減至僅餘2%,惟「不足以彌補其他災害的上升趨勢」。今次研究是由歐盟執委會資助,報告總結時表明支持2015年《巴黎協定》中減排等目標,建議以改善土地利用和城市規劃方面着手,以打造出「健康、碳平衡」的社會。未有參與研究的倫敦學者威爾金森表示,今次研究結果令人擔憂,再次提醒人們若放任溫室氣體增長對人類的影響,有望「進一步提高加快減排行動的籌碼」。不過,研究是以國際放任全球暖化持續、2100年氣溫上升3℃作為大前提,而《巴黎協定》正是要壓制氣溫上升幅度低於2℃。有份參與研究的南韓首爾大學學者金浩(音譯)和李在永(音譯)指,報告「可能高估了」數字,因未有兼顧到醫療進步、歐洲冷氣普及化等因素。法新社/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6/20113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