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缸汽油一張金牛

2008-07-17 AppleDaily

七 月十一日美國時間,油價升穿一百四十七美元一桶,創歷史新高,按美國各大油公司於一八六六年訂下之行業標準,一桶嘅容量相等於四十二加侖,或一百六十公 升。一桶原油值一百四十七美元,即每加侖三元五角(美元)或每公升值0.91875美元,即港元7.16625。原油仲要提煉過先至成為汽油,一桶原油可 以提煉成多少柴油,多少汽油,左丁山唔識,請讀者教路。上星期六,揸車到加德士油站入油,剛好碰到廣播S,廣播S日日周圍去,一星期入一次油,去到邊度就 駛入最近嘅油站,左丁山就係周末司機,平時坐的士,起碼慳番停車場費先。入完油,望一望,哎吔一聲,58.61公升,支出九百九十五點八三元。問廣播S入 咗幾多,佢答話:「一張金牛再加幾蚊散紙!」

慘咯,佢一星期用一張金牛入油,傷過左丁山好多,因為自己平均要個幾兩個月先至幫襯油站一次。一千大元入滿 油,真係一個心理障礙,諗吓都驚。美國最近出現一百美元恐懼症,因為好多汽車入滿油要花費一百美元,對駕駛成癖嘅美國人而言,簡直係惡夢。左丁山架老爺車 已揸足十四年,耗油量大,好多人叫左丁山換新車,但自己從未視汽車係代步工具,不視之為身份地位象徵,唔值得用咁多錢嚟威一威,況且現今油價咁貴,買新車 意欲更加低啲o忝。

車廂內原來有十張八張舊收條,可以睇番以前嘅油價,最舊嗰張係二○○六年十二月九日,當日汽油(加德士黃金無鉛)每公升售七元○八,汽 油稅六元○六;二○○七年十二月十六日,汽油每公升售八元六六,稅照舊汽油價升咗22.3%;七個月後,汽油售十元九一,比○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升咗 26%,一年零七個月之內升咗54.1%,同期原油價每桶由大約五十五美元升至一百四十七美元,咦,淨係睇數字,汽油價升幅(加德士黃金無鉛)低於原油價 升幅167%好多,為何如此,左丁山亦唔識。廣播S話加加吓就慣咯,佢已麻木咗,美心方包一磅由九元升至十元,升幅11%,A1方包,升到一磅十五元,茶 餐廳早餐加價三至五蚊,問你點辦。香港完全冇計對付通脹,唯一可行方法係大家降低一切需求,慳慳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8

一張成為價值投資俱樂部會員的申請表格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332


巴黎:

巴黎走過錯路,明白一些有心學習價值投資法、而又覺苦無入手處的Blog友的心情。
現在這裡有一張成為價值投資俱樂部會員 申請表格,當然,如果閣下自認在投資場上已經非常專業和成功,你是不需要理會巴黎的這張申請表格,我還希望你在以後的投資場上對我手下留情。




這 個Template是我在參考Graham每次以實據講解不同理論時的格式,組合一起,以便有個價值投資的原則的Check List,盡量做到不違反這些原則,包括:

1.以多年的盈利表達,防止非經常收入/支出影響企業真實的圖畫;
2.以加權股量計每 股盈利,防止出現盈利上升,股東財富資產卻下跌的情況;
3.以首尾兩年的股東權益相差,反核期間利潤,防止魔術會計;
4.以Dupont Ratio的變化,更快速有效找出企業最重要的變化點,並衡量引致的影響;
  i)包括Profit Margin的變化,了解企業是否走下坡;
 ii) Operation ,或 Financial Leverage的情度,測驗企業的承受經濟週期能力。
.........
還有很多的原則,都可以透過這張表格看到。

把 你有興趣的股票公司年報內的數字,寫在Template內,你將有新發現!你投資的運氣,會從此刻改變!

http://www.editgrid.com/user/parisvalueinvesting/Copy_of_TJX_worksheet

我又是那句,你覺得好不是巴黎醒,而是Graham猶長的高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46

一張潤餅皮 加速面板業軟革命

2010-10-18  TCW




想像一下,外出洽公,從口袋拿出的,是折得小小的平板電腦。硬邦邦的筆電、手機面板,都變成紙一般「軟趴趴」,可以隨意摺疊,這是所有科技大廠描繪的未來世界,台灣工研院讓夢想更前進一步。

九月二十六日《華爾街日報》「創新科技獎」公布,工研院以「軟性電子基板」,就是將面板、電子書等顯示面板,變成像紙一樣薄且可捲曲的技術,打敗來自諾基亞(Nokia)、微軟(Microsoft)等近六百件作品,為台灣贏得有史以來第一個首獎。

隔天,全球發行量二百零九萬份的《華爾街日報》用半版篇幅報導,「工研院此次獲獎產品,克服了量產難題,幫軟性材料清出一條應用之道。」

台廠獲益:友達看上,一年左右量産

這個獎項已連續舉辦十年,在十七個類別中,各選出第一名,再從十七個第一名裡選出前三名,因此,工研院奪下的首獎,可以說是「第一名中的第一名」。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指出,和其他獎項最大的區別,《華爾街日報》創新科技獎強調「可量產」和「可應用」,甚至會追蹤獲獎者的量產進度。工研院得獎的原因,就在於突破了軟性電子基板量產的瓶頸。

根據研調機構DisplayBank統計,軟性電子材料市場在二○一一至二○一六年,產值將由六億四千萬美元成長到九十一億三千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二千 八百億元的大餅。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現在技術百家爭鳴,只要能在量產上有突破,很容易受到矚目。

工研院獲獎的基板可以隨意凹折一萬八千次,在捲曲時上面的影像仍清晰可辨,友達光電已經向工研院申請技術移轉,「我想一年左右就可以進入量產,」帶領研究團隊的程章林興奮的說。

這個果實,是工研院動員影像顯示科技中心和材料所一共七十五人,花四年及新台幣五億元,失敗六十多次換來。

挑戰一:如何取下從潤餅發現可加「潤滑油」

由於國外大廠須另買機器設備量產,成本較高。因此工研院一開始研發,就設定將軟性電子基板做在面板廠最熟悉的玻璃基板上,加工完成後再將其從玻璃上撕開取出,讓面板廠利用現有設備,就可以量產。

這好處是讓團隊聚焦,挑戰是如何順利將軟性電子基板從硬玻璃上剝離。一開始團隊拿著黏在玻璃上的基板給程章林看時,「我覺得他們在唬弄我,根本不是軟的,」他回憶。

研發成員、面板整合技術一組組長李正中解釋,因基板上有電晶體,當基板從玻璃上取下時,常因黏得太緊,電晶體斷在玻璃上,所以整塊板還是硬的,成功率是零。

國外大廠飛利浦(Philips)是用雷射一點點打在軟性電子基板上剝離,一張A4大小的產品至少要花十分鐘,而且一台機器至少新台幣上千萬元,費用太高,還有雷射必須精準,玻璃切割後無法再利用等缺點。

意外的是,工研院突破難關的創意來源,是新竹城隍廟口的潤餅皮。

家住城隍廟附近的李正中,有天在吃潤餅時,邊吃邊看,發現老闆熟練的在鐵板上先塗一層油,然後再抹上麵粉,「正因為有一層油當潤滑,他可以完整取下餅 皮。」李正中靈光一閃,馬上找光電有機材料及應用研究組組長李宗銘商量,想在基板和玻璃之間塗上一層「材料」,當作「離形層」,作用如同那層油,方便取下 基板。

但一開始找到的離形層材質,必須將基板整個泡入水中才可取下,成功率僅約兩成。

程章林解釋,基板上的電晶體很怕水,因此希望材料所可以找出不用泡水又容易取下的離形層。

「就是要它有點黏又不會太黏,」李宗銘說。雖然主要材料才五到六種,但材料所卻花了快半年,實驗過上百種配方才成功。

挑戰二:如何塗料 學老闆「油」塗得比基板小

找出適合的材料後,第二個困難是如何塗。這讓李正中煞費苦心,一開始他依基板的大小塗,取下時失敗率還是很高。他又想到潤餅,「做潤餅皮時,老闆會把油塗 得比麵糊小,才好取下,」李正中於是把離形層塗得比基板稍小一點,等到做好時,直接割掉邊邊。還必須考量取下的力道、角度和半徑圓弧度,又花了半年才將成 功率拉到八成。

每次實驗,都要經過十三道製程,花兩到四星期;每個結果,都令團隊既期待又害怕。「我最怕晚上接到主任(指程章林)的電話,」李正中說。

儘管屢戰屢敗,但他們從未想過放棄。李正中比喻,「如果你覺得做出的事可以改變世界,就不會放棄。」他舉例,像是第一個在矽板上放電晶體做出晶圓,對他來說,在塑膠基板成功放上電晶體量產,就是另一個兆元產業,「除非大家放棄,我才會放棄,」他笑說。

其間,只有在民國九十七年初,因時間和預算的考量,程章林原本打算如果再無法突破,便要停損。所幸,賣潤餅的老闆,一個尋常的動作,救了大家。

「這證明科技真的來自人性,很多偉大發明都是在生活的小啟發。」程章林笑說。這小啟發,讓台灣在軟性電子基板量產運用上,邁出領先國際的一大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4

樸緻國際 從一張辦公桌開始的新人生 網路新貴堅持十八歲熱血闖出千萬商機

2011-10-31  TWM




從月薪不到兩萬元的保險業務員到年薪百萬元的電子商務經理,張恆之在金融海嘯、自己三十歲那年,選擇「開除自己」創業去,不料一手創立的公司卻被惡意併 吞。

黯然重回職場的他,為何依舊「不怕死」地選擇再次創業?

撰文‧鄭淳予、方沛晶 攝影.林煒凱「是個男人,三十歲以後就應該去創業!」這是十八歲初出社會的張恆之,聽過最熱血的一句話,從此「創業」兩個字,就在他的心底生了根。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也是樸緻國際總經理張恆之的寫照。從小不愛念書,十八歲沒考上大學後,張恆之就決定進入職場。第一份工作是保險業 務員,之後陸續做過靈骨塔業務、燒肉店公關、美髮沙龍講師等。

實現和自己的約定 三十歲第一次創業「我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從零開始,有的甚至沒底薪,剛開始每月薪水只能領到一萬多元,但是到我離開的時候,幾乎都能領到百萬元年薪。」張恆 之說,乍看之下,他的工作領域毫無關聯,就連工作內容都不太一樣,其實,他有自己的盤算。

在統一安聯當保險業務員時,當時一位處經理曾告訴他:「二十一歲設定自己每月賺一萬元,二十二歲二萬元,二十三歲三萬元,每年把目標加一萬元,當你三十歲 時,月收入是十萬元,三十一歲就應該創業了。」「大概是因為處經理說了那句:『是個男人』吧!」從此張恆之就牢牢地記住,三十一歲就是闖事業的大限,所 以,在此之前他到處取經,讓自己能在而立之年做好創業準備。

張恆之三十歲那年,也就是金融海嘯發生的那一年。

當時他在台開董座邱復生旗下的I'm TV擔任電子商務經理,一年要扛上千萬元的業績,然而那時網路電視發展不完全,加上金融海嘯使得公司資金大為緊縮,在一次高層人事異動後,公司要求各部門 主管必須提出一份裁員名單,以撙節開銷。

當時,他二話不說,就在裁員名單上寫了自己的名字。「要裁,先裁我好了!」張恆之這麼告訴他的主管。他並非不在乎這份近十萬元的月收入,但如果他的一份薪 水可以換得二位底下員工的留任,那麼他第一個開除自己!

另一方面,他和自己約定的創業期限將至,既然對自己承諾,就先不管景氣如何,大膽去做。第一次創業,張恆之選擇自己最熟的品項開始,因為他酷愛衝浪,一年 至少會造訪印尼峇里島三次,於是決定引進當地充滿休閒風情的柚木家具、家飾品,找了一位原先就開家飾品店的朋友合夥,兩人各投資一百五十萬元,租下台北市 光復北路的巷內店面作為門市。

對峇里島熟門熟路的張恆之,發現這些家具家飾品質良莠不齊時,還自己花了一個月時間到峇里島採購原木材,又在當地工廠學習木料加工。所以他比一般進口廠商 更會分辨貨品的等級,也因此一張市面上要價兩萬元的柚木沙發,張恆之把賣價壓到一萬元以內,還維持一五%的毛利率。

經營三個月下來,張恆之發現,即使把成本壓到最低,還是入不敷出。「家具店不是便利商店,顧客不會常來,即使來了以後發現你的桌子便宜,他也只會買個一、 兩張,這樣一件、一件慢慢賣,根本無法回本。」同時,他也發現,很多顧客要的不是一件家具,而是一套用家飾、家具妝點空間的解決方案。

「客人想聽的不是這張桌子有多便宜,而是每一樣家具延伸出去的空間概念,讓他可以在心中構築我們形容的峇里島風情。」於是,張恆之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 務」,利用店內商品為客戶規畫室內陳設或庭園造景,把商品從一件一件賣,變成一組一組賣,果然讓公司轉虧為盈,每個月營收一舉躥升到一百五十萬元,毛利率 也提升到五○%。

夥伴要求拆夥 一百五十萬資金付諸流水眼見公司業績正要起飛,張恆之卻被合夥人一腳踢開。「我從十八歲就有一個信念,就是和別人做生意,一定要全面信任,否則就不要合 作。」他說,因為全然相信對方,沒有發現合夥人在進價成本上動手腳,等到對方要求拆夥,張恆之才發現自己一開始沒有談妥退股條件,原先投入的一百五十萬元 就這麼付諸流水。

當時,張恆之把創業時共資助他一百萬元的六位朋友全找來,對他們承諾,「我不會跑,我會去上班還你們錢。」僅僅七個月的第一次創業,最後以失敗作收。張恆 之重回職場,在文化交流協會裡工作,足足有半年時間,過著領了薪水,卻只能吃泡麵還債的生活。

「我真的不適合創業嗎?還是就這樣領死薪水?」已經習慣「闖」事業的他,當時每天困在電腦螢幕前,彷彿看到自己的生命光彩在流失,他不甘心就這麼豎起白 旗。

一天,張恆之和當年教導他怎麼「做個男人」的處經理吃飯,講到公司被吞掉的原委。「處經理聽完後說,那就不要和別人合夥,自己開!」張恆之卻躊躇了起來, 最後他搖搖頭說,「我沒錢了!」沒想到,這位處經理主動「金援」,還提議「就當公司是我開的,我預付你薪水好了!」當時這位處經理自己也創業開了保險經紀 公司,他不懂裝潢,所以借張恆之一筆錢當作投資。

受到這樣的鼓勵,張恆之把心一橫,決定再給自己一次實現創業夢的機會。「當時親友沒有一個人贊成,」張恆之的女友洪芷妍說,「他姊姊還哭了,覺得這個弟弟 執迷不悟,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讓他去做,就等於奪去他的人生目標。」一張辦公桌開始 衝出千萬好業績第二回草創事業,還是從已有基礎的室內設計起步。張恆之和女友因為沒錢,兩人就窩在處經理的公司裡,借用一張辦公桌,打電話通知舊客戶: 「我們要重出江湖了。」經由口碑傳散,客戶慢慢上門,第二個月就接了兩個案子,每件案子預收五成到八成的訂金,作為訂貨本金,熬了半年後,才租下民生東路 巷內的公寓一樓作為辦公室。

「公司裝潢一百萬元、申請手續費用約十萬元、每月管銷費用大概四十萬元,我們一個月平均可以接六到八個案子,到現在已經可以維持當月損益平衡了。」張恆之 扳著手指計算著,雖然公司才剛開始賺錢,但目前已擴充成擁有十名員工的團隊。

儘管張恆之沒有設計專業背景,但他謹記處經理說的,「新創事業要重新定義遊戲規則,才有機會在原來的市場稱王。」所以他打破一般小型事務所「設計師兼業 務」的形態,由業務作為設計師和業主之間溝通的橋梁。一方面讓設計師專心發揮創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客戶在需求和價格之間取得平衡。

果然,樸緻的業務蒸蒸日上,單月營業額最高衝到千萬元,也吸引不少設計人才加入。設計總監周士傑來自知名設計工作室橙舍,陽明山上知名的景觀咖啡廳「屋頂 上」就是他的作品,從今年七月也加入了樸緻。他說:「雖然樸緻的知名度相對小很多,但是在這裡,設計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除了周士傑,業務總監柯愷彥, 在今年五月前,還是年薪百萬元的科技公司業務經理,工務總監黃柏瑋則是即將開一家風格咖啡店當作副業。「公司裡的每個人都是以合夥創業的精神在做事;至於 業務量,我覺得只需要做到剛剛好的規模,大家理念相合、做得開心最重要。」張恆之說。他們雖未入股,但都有第一次自己﹁run﹂一家公司的興奮與衝勁。

看著極簡風格的辦公空間,三十二歲的張恆之已經開始構築一個比自行創業更大的理想,那就是「在樸緻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現在或未來的創業者」,這股熱情,除 了讓他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可能創造一個創業者的養成天堂。

張恆之

出生:1979年

現職:樸緻國際總經理

經歷:TIGI行銷講師、I'm TV電子商務經理、家具公司創辦人學歷:中華商業海事職業學校

樸緻國際

成立時間:2010年8月

負責人:張恆之

資本額:168萬元

主要業務:室內設計、家具進口主要客戶:平均年齡40歲之科技、金融、補教業中階主管營運成績:最高月營收1200萬元

樸緻國際創業成本拆解

初期投資 裝潢費:100萬元

開辦費:10萬元

固定成本 公司租金:5.5萬元(月)人事管銷:40萬元(月)變動成本 10~20萬元(建材、進口家具、電腦等採購)

毛利率 2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22

補足碳酸飲料缺口 最後一張王牌入手 魏應州「暢飲」百事可樂的三大盤算

2011-11-21  TWM




中國泡麵大王「康師傅」宣布與全 球第二大飲料品牌「百事可樂」結親,對抗全球飲料龍頭「可口可樂」的「康百聯盟」正式成形!頂新集團大董魏應州打的是什麼算盤?

撰 文‧林讓均、賴琬莉

十一月四日,中國泡麵大王「康師傅」宣布與全球第二大飲料品牌「百事可樂」結親,「康百聯盟」成形!當事者雖未言明,但 兩強連手對抗全球飲料龍頭「可口可樂」的戰火,一觸即發!

在這樁震撼全球食品界、市值高達新台幣一八○億元的合作案中,「康師傅控股」旗下 的「康師傅飲品控股公司」成為「百事公司」(PepsiCo)在中國的特許經營裝瓶商,取得百事在中國的二十四座飲料裝瓶廠,並握有百事旗下碳酸、果汁與 運動飲料在中國的三十九年經銷權。

魏老大精打細算

百事搭康師傅通路順風車

百事公 司則換取「康師傅飲品控股」五%的間接持股,並保有二○一五年將持股比率提高為二○%的權利。不過,去年百事在中國仍有一‧七六億美元虧損,目前在中國碳 酸飲料市場市占率約三成,低於可口可樂公司的六成,到底魏應州對這樁交易的算盤怎麼打?

頂著「中國泡麵大王」稱號,「魏老大」並非省油的 燈,兩年來,他不知飛了多少趟到百事可樂紐約總部,拜會百事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盧英德(Indra K. Nooyi),才談妥這門合作案。

讓 盧英德心動的是,百事公司等於捧著金雞母漂亮出場,一方面終結中國虧損,另一方面還有三大好處:一是握有康師傅飲品的持股、未來分紅獲利少不了;再者,百 事的旗下飲料能搭著康師傅超過六千個經銷商的營銷網絡,在全中國攻城掠地;第三,百事雖沒了瓶裝廠,還是能繼續賣可樂糖漿給康師傅。對百事等於面子、裡子 雙贏。

至於對精打細算的魏應州而言,除了藉合作案衝高國際知名度,也有三大盤算。

首先,百事中國每年約有二十億美元營收,而 行銷費用占一○%、每年約兩億美元。未來,百事與康師傅對分每年的行銷費用,就算百事事業體有所虧損,當年度能少賠一億美元。

第二,可樂糖 漿約占瓶裝可樂出廠價格的二○%至二三%,據傳百事同意以低於二○%行情價出售糖漿給康師傅,如此一來,康師傅的獲利空間將增加。

第三,康 師傅擁有即飲茶、包裝水以及果汁三大飲料品項,百事可樂若加入,就將補足碳酸飲料的產品缺口,等於最後一張王牌入手,未來在產品組合更具談判優勢,而且, 百事旗下飲料搭的是康師傅的「順風車」,通路成本可壓至最低。

康百聯盟築防火牆

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這三 大盤算,讓康師傅以最少成本,順手接收百事在中國的二十億美元年營收,而且內部有信心一年內讓百事轉虧為盈。目前,康師傅飲品事業占年營收的比率已在○九 年過半,正式超越集團起家的方便麵事業體,今年前三季飲品營收占比為五六%。

此外,今年初,康師傅雖然已經搶下「非碳酸」飲料的冠軍寶座, 但飲料界的四大品項,康師傅與可口可樂各拿兩個第一,而且可口可樂仍以一七%的整體飲料市占率,領先康師傅的一四‧五%,除非康師傅加上百事的五‧五%, 才能軋贏可口可樂。

「這讓魏老大很不安,有違他『要做就要做第一,而且一定要把第二名狠狠甩在背後』的經營原則!」業界人士分析,「康百聯 盟」最重要的戰略意義還在於「攻守並進」,藉著在可樂戰場上點火,築起一道防火牆,讓可口可樂自顧不暇,勢力無法再進逼非碳酸市場。

○ 九年就發豪語

五年內打敗可口可樂

市場人士多認為這著棋,魏應州下得漂亮!除了進攻碳酸飲料市場,旗下擁有桂 格、立頓與樂事洋芋片的百事集團猶如一座寶山,蘊含許多品牌合作機會。

○八年可口可樂啟動匯源果汁購併案,並宣布擴大投資中國,當時,魏應 州就意識到,可口可樂來勢洶洶,康師傅早晚要與這個飲料巨人對打,後來,該購併案遭中國官方祭出反壟斷大旗阻止,但○九年魏應州就在回台法說會上發下豪 語:「五年內,康師傅(飲料總產能規模)要打敗可口可樂!」因此,魏應州雖曾說碳酸飲料市場「有兩頭大牛(指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相鬥,小牛走進去會被踩 死!」意指不涉入碳酸飲料市場,但眼見可口可樂持續壯大,勢必衝擊即飲茶、果汁等非碳酸飲料市場,魏應州早在○九年就布局「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 人」,開始積極與百事公司接觸。

康百兩位主事者一拍即合,除了最大敵人都是可口可樂、各有商業盤算之外,共同目標還在於每年有兩位數成長、 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中國飲料市場。

法人也密切觀察,○八年魏應州宣示,康師傅五年內分拆三大事業群的計畫,是否會因該合作案提早實行。

至 於康師傅是否能如願暢飲百事可樂,還得看中國商務部批不批准。不只魏應州急著要答案,可口可樂也「剉咧等」!

康百聯盟擴張版 圖

──兩強結親稱霸中國飲料市場即飲茶 康師傅,市占54.6%(No.1)包裝水 康師傅,市占25.2%(No.1)稀釋果汁 康師傅,市占20.3%(No.2)碳酸飲料 百事可樂,市占約三成(No.2)2010全球營收 ◎康師傅:66.81億美元(飲品比重近53%)◎百事公司:578.4億美元(飲品比重占51%)註1:「稀釋果汁」與「碳酸飲料」的第一名皆為「可口 可樂」,可口可樂2010年全球營收為351.2億美元。

註2:今年前三季,康師傅飲品事業營收約35.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5.3%。

資料來源:康師傅、百事、可口可樂財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2

最容易被當成金光黨的生技產業 路孔明為一張藥證花十四年 燒十餘億


2012-1-2  TWM




宇昌案熱炒,但台灣民眾對生技產業仍一知半解,更遑論高難度的新藥研發。近來中天生技剛取得國內第三張藥證,這場耗時十四年、燒掉十餘億元的冗長過程,正 是台灣生技新藥發展的最好教材。相較電子業快速的產品週期,生技新藥的投資邏輯大不相同。

撰文‧林宏文

國民兩黨熱炒宇昌案,「生技新藥產業」頓時成為熱門名詞,近來,新藥開發公司也一家家陸續掛牌,從德英、合一、基亞、泉盛,到興櫃的中裕、永昕、醣聯、智 擎等,許多新藥公司股價表現一鳴驚人,當電子股正陷入「四大慘業」泥淖中,投資人對新藥產業更加好奇。

有別於電子業的快速變化,新藥研發可說是一條漫漫長路,最近取得藥證的中天生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二十一個字

花了路孔明十四年開發過程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天取得國內第一張口服癌症治療新藥「化療漾」藥證,這是衛生署迄今通過的台灣第三張藥證,也是全球第一張證實 有具體效用的口服癌症藥。在衛生署核准的藥證上,載明了此藥的功效是「改善化學藥物治療之癌證病患的疲勞及食欲不振」。

「這二十一個字,花了我十四年,燒掉十多億元,頭髮全都花白,今天終於看到成果了!」中天董事長路孔明手裡緊握著衛生署通過的藥證,這二十一個字,平均算 起來每一個字至少值五千萬元,想起這段新藥開發漫長艱辛的路程,他不禁百感交集。

「新藥開發的過程,真的比大家想像的還要辛苦幾百倍!」回想十四年來的開發過程,路孔明說,「做新藥,永遠與風險在搏鬥,任何階段都可能失敗而前功盡棄, 如果只是為了賺錢,這絕對是風險最高、成功機會最低的事業!」四十二歲前,經歷了記者、貿易、投資的工作後,路孔明曾花了三年多時間,研發出可以降血脂的 食用油,並取得台灣第一個健康食品認證後,高價賣給國內食品大廠,「那一個健康食品認證的收益,比賣掉二五○萬瓶油的利潤還多!」創新帶來的巨大價值,讓 路孔明為之心動不已。

不過,接下來路孔明開發新藥面臨的挑戰,就完全不是健康食品可以比擬。

發酵技術

失敗上百次、賠掉近一億元一九九七年,路孔明經由藥界前輩介紹,買斷一家百年日本企業的發酵技術,並開始研究這類發酵產品的特性。當時許多癌症病患都高價 從日本買藥,路孔明逐一去拜訪病患,才體會到癌症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極為痛苦,毒殺癌細胞的化療藥物,也同時會破壞身體正常細胞的運作,很多人因無法承受而 放棄。路孔明心想,既然有這麼好的效果,就應該用來幫助更多人,於是一頭栽進這個領域。

當時,路孔明先在他創辦的前一家公司進行藥物先期研發,二○○○年他集資創立中天生技,繼續開發這項技術。不過,首先遇到的就是技術移轉的問題,日本在技 術移轉過程中,看到中天規畫的產能很大,是日本的十倍,因此技術轉移到五分之三時,日本方面便毀約不再支持,中天的研發人員只好硬著頭皮自己做。

參與整個過程的中天生技廠長翁雅玲說,從二○○一年八月到隔年七月,中天研發人員自己摸索開發,以大豆不斷地試發酵,讓豆乳能夠順利代謝。

員工熬夜做累了,就倒在工廠內休息;若做出來是混濁的黃色,就是失敗了,只有變成透明的金黃色才算成功。六噸半的乳化槽,每次發酵失敗,就要賠掉三十萬 元,其間失敗了上百次。

路孔明說,當時光是在發酵技術上,就賠了近一億元,但這樣的虧損,他只能往肚子裡吞。倒是每次發酵失敗,他覺得剩下的東西丟掉可惜,因此都會請水肥車把這 些廢料載去給豬吃;由於次數實在太頻繁,連養豬老闆都來中天的工廠探究,「到底中天是在做什麼,為何有這麼多廚餘可以拿來餵豬?」

防技術外流

投入四億蓋廠房

○一年八月,中天投資四億多元,在龍潭蓋了一座符合GMP標準的藥廠。路孔明說,當時考量的原因是,若要生產藥物,衛生署要求在三期臨床時,公司需有三批 次生產的量化過程,雖然中天也可以找別人代工,「但把菌拿去生產,別人就學走了。」於是,中天選擇以最高規格蓋藥廠,但這個決定,卻讓路孔明接下來的三、 四年,每天都陷在燒錢的焦慮窘境中。

藥物研發過程冗長,但又看不到實質成果,「做杯子、做饅頭的人,若賣不出去,至少還看得到存貨;但我們說在做藥,什麼都看不到,股東還以為我們是騙人的金 光黨……。」有一次,路孔明大學時代就認識的太太,還不禁懷疑地問:「你是真的在做藥嗎?那藥在哪裡?」還有一次,會計師基於職責,一定要進到培菌室做抽 檢,看看桶子內裝的是什麼東西,中天的主管表示,培菌室不能受到汙染,否則就會全部報銷;但最終也只能讓會計師進去,一大群站在無菌室外面的主管,看著會 計師最後對著外面比OK的手勢,每個人心裡真是百感交集。

在中天廠房內,目前就有一個門禁森嚴的熟成室,長年保持溫度十七度、溼度六十度,裡面擺滿一桶桶發酵的菌種,總共超過一百多桶,每桶價值五百萬元,一個熟 成室總價值超過五億元,幾乎整個公司的命脈都在這裡。

○四年下半年,是中天資金最危急的時候,當時每個月燒掉一千萬元,現金只夠再燒十個月;但是,路孔明的桌上,每天仍有研發人員報上來簽不完的帳單,簽到他 都快翻臉了。

由於公司幾乎沒有營收,即使拿著土地、廠房去向銀行借錢,但總行說看不懂生技產業,無法核貸。每天深夜才回家的路孔明,躺在床上睡不著,腦子一直浮現三個 字「怎麼辦?」

開闢財源

用營養保健食品拿到大單

新藥研發沒有收入,路孔明只能先從營養保健食品著手,讓公司可以勉強支撐下去。但即使是保健品,一樣得申請許可證、建立品牌與通路,這些一樣都要花錢。不 過後來資金壓力實在太大,路孔明辭退二十多位業務員,並與當時一起創業的中天總經理陳俊宏說,「現在我們就當做重新來過,我是業務員甲,你是業務員乙,我 們兩個人分頭去跑業務,看能不能把市場打開。」接下來,路孔明開始推動品牌,以李時珍本草屋為名,陳俊宏也努力找到一筆直銷業大訂單。○五年,以大豆發酵 技術萃取的田中寶,終於拿到兩個食品許可證,總計一筆一.七億元的訂單,也陸續分成十二個月進來。隔年,中天便趕快利用這個基礎,順利完成股票上櫃掛牌。

只是,公司掛牌不過是代表一個起步,化療漾新藥在經過藥理及毒理等動物實驗後,一樣得經過耗時更長的三期臨床人體試驗,並選擇在台北榮總及新光等大型醫院 進行臨床。

負責中天新藥臨床試驗的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針對接受化療之癌症病患的三期臨床實驗,病患在每日服用八西西化療漾內服液,經過四周以後,證 實對於降低疲勞、提升食欲、改善身體機能及社交活動力上,都有顯著效果。

季匡華說,新藥的研發時間及風險都高,中天要拿到一張藥證已經很不容易,竟然目前還在開發四、五種新藥,準備再拿四張藥證,「我只能說,路孔明真的很帶 種!」拿到藥證後,中天準備在農曆年後開始生產,十年前設立的藥廠,終於可以真正進入量產。由於化療漾用成藥方式販售,不須經醫師開處方,以目前台灣癌症 藥一年二百億元的市場,中天最終目標是占到一○%,加上未來大陸市場的潛在機會,成長動能相當強。

控管開銷

二萬以上的簽單會先﹁擱置﹂對於新藥研發廠商來說,新藥耗時間、投入資金大,高風險相對伴隨著高回報。

此次中天的化療漾新藥只是申請台灣市場藥證而已,因此花費金額在十餘億元;若要在人口超過三億人的美國申請藥證,由於臨床實驗規模更大,因此平均每個新藥 開發時間為十三年,資金則要十億美元以上,但成功機率也只有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二。因此,投資新藥的週期冗長,與電子股一般一到兩年的產品週期對比,確實要 長很多。

為了要管控這種高風險,路孔明也透露新藥公司管理的要訣。他認為,研發人員與經營者,看事情的角度是很不同的。像研發人員在做老鼠實驗時,還要觀察腳有什 麼變化,毛髮又怎麼了,但他就會說,「你不是在做肝藥嗎?你看肝就好了。因為等研究人員把全部都觀察完,我就先破產了!」為了控管開銷,超過二萬元的簽 單,他都會先放在旁邊「涼一下」,「因為,如果他很急的話,就一定會來找我,這麼做的目的,是希望研發人員花錢要很精準,不要有無謂的浪費。」此外,新藥 開發也不見得一定要臨床三期全部做完才有價值,在每個階段也都可能創造價值。例如,第一種是授權給別家公司的技術轉移價值;二是分割為獨立公司的股票價 值;三是取得藥證的銷售價值。這三種模式,讓具備創新及高附加價值的新藥公司,可以分階段從高額投資中取得各種回報。

以第一種技術轉移價值為例,目前國內已有不少案例,包括智擎、醣聯、台灣微脂體及早期的台醫,甚至都在實驗室階段就能授權給大廠並取得授權金。第二種的股 票價值,像中天把合一與泉盛分割出去,讓中天獲利十億元以上。至於第三種的銷售價值,則是像彥臣、懷特及中天陸續取得的台灣三張藥證。

國內發展電子產業已三十餘年,近年來全球產業出現結構性調整,許多個別企業都面臨嚴酷挑戰,但台灣生技製藥業近幾年表現突出,目前已有二十項新藥進入人體 一期臨床,四十個新藥在二期,並且有十五個新藥進入第三期,其中更有七個已在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進行三期臨床。

正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所預測,未來三年內,台灣一定有機會在國際上取得一張新藥藥證,生技新藥與電子製造業很不一樣,更需要創新、耐心和時間,「我很有信 心,生技業的努力,會用時間來證明這一切的!」翁啟惠幫台灣生技產業發展下了結論。

中天生技

成立時間:2000年

資本額:27.39億元

經營團隊:董事長路孔明

業務:營養保健食品、發酵藥物開發集團成員:中天生技(發酵藥物)、合一生技(植物新藥)、泉盛生技(抗體新藥)

萬中取一的成功率

-- 高風險、高報酬的新藥研發產業候選藥物篩選 開發與探索新藥

1~2年

投入(成功率) 1500萬美元(1/20000~1/5000) 前臨床實驗 動物毒理藥理試驗

2~4年

投入(成功率) 1500萬美元(1/2000~1/100) 第一期臨床 安全性與藥劑人體試驗

1~2年

投入(成功率) 3000萬美元(1~10%) 第二期臨床 測驗人體有效性及不良反應

1~2年

投入(成功率) 9000萬美元(10~25%) 第三期臨床 確認有效性及長期使用反應

3~5年

投入(成功率) 2億美元(50~85%) 新藥登記檢查 申請藥品上市

1~2年

藥品上市

15年

漫長的戰爭

-台灣生技新藥公司投入現況

在地台灣市場

公司名稱 主力藥品 進度中天 MS-20 (化療輔助藥) 目前已取得藥證健亞 Gra nPatch (化療止吐片) 一期臨床台灣浩鼎 OPT-822 (乳癌藥) 二期臨床台灣微脂體 藥物傳輸系統 已成功開發新藥德英 S-RT100 (皮膚癌藥) 三期臨床

泉盛 抗體新藥 研發中

進軍美國

中裕新藥 TMB-355 (愛滋病) 美國FDA二期臨床懷特 懷特血寶(癌末輔助藥) 美國FDA二期臨床合一 on101(糖尿病傷口癒合藥) 美國FDA二期臨床杏輝 STA2 (心絞痛藥) 美國FDA一期臨床因華 Gemcitabine HCI (癌症藥) 美國FDA一期臨床國鼎 牛璋芝 (肺癌) 美國FDA一期臨床

進軍中國

杏輝 天力再生(癡呆性血管阻塞) 中國上市基亞 PI-88 (肝癌藥) 兩岸三期臨床太景 奈諾沙星(肺炎) 兩岸三期臨床安成國際 AC-201 (糖尿病藥) 兩岸三期臨床

授權

醣聯 大腸癌新藥 授權日本藥廠智擎 PEP02 (癌症藥) 授權美國藥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0

大停滯時代 最好的一張牌

2012-01-23  TCW




二○一二年,你看到的是什麼?

多數人的答案可能是:

一、這是大停滯的年代;

二、「而且」,貧富不均日益惡化;

三、「所以」,機會越來越少,守住現狀已屬不易,夢想已是一種奢侈……。

這種對「現狀不滿、歸咎他人、害怕改變」的社會心理日益嚴重,在美國,這個新興的社會趨勢被稱為「美國病」。知名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等人,近日都不約而同的探討此現象:為什麼人們不再懷抱夢想?他們的志氣哪裡去了?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更進一步指出,「這不只是單純的美國病,而是一場蔓延全球的心病。」在台灣,社會評論家南方朔也指出:「台灣已走到一個空前沒有志氣 的時代。」

志氣,可以後天鍛鍊透過練習活化,提高自我效能感

然而什麼叫志氣?志氣有多重要?

美國神經科學家伯恩斯(Gregory Berns)經過反覆實驗發現,史上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人格特質:他們不信邪。而這種不信邪的特質,就是中國人所謂的志氣,他們會去做別 人認為不可能的事。

更重要的是,伯恩斯發現,有志氣者的腦神經長得跟一般人不同,他們大腦「恐懼反應」比較不活躍,不容易感到恐懼,也不會讓恐懼阻礙思考。

如同著名的幻覺實驗「卡尼薩三角形」中(見右圖),那些有志氣者不會被大腦欺騙,以為自己看到三種帶有缺口的圖案,而是看到單純的線條和元素,「他們特別 容易被新經驗吸引,這會強迫大腦經常跳脫經驗,做出新判斷。」伯恩斯說。

伯恩斯用核磁共振儀掃描這些人的大腦發現,他們的杏仁體(大腦釋放恐懼、緊張情緒的構造)反應並不活躍,因為遇到突發事件時,他們大腦另一處組織——前額 葉外皮,會同時啟動消除恐懼的機制。

前額葉外皮掌管著人們的高階認知功能,如勇於承諾、自我管理、規畫及執行能力。這個組織雖然人人具備,但它卻很懶惰,如果沒有受到刺激,就不會活化。而那 些有志氣的人,就是透過一些方法自我練習, 沒讓自己的前額葉外皮睡著。

伯恩斯的實驗證明:志氣並非全然天生,它是可以自我鍛鍊的。

史丹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也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論闡釋,有志氣的人,絕對可以透過後天的培養(詳另文見一百五十六頁)。「自我效能感」 是指一個人在組織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掌握預期情境需要的潛在信念。

志氣,今年最有意義的投資定下目標去做,成為三%成功者

一個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願意主動訂定較高目標,且會選擇更有挑戰性的任務,即使遇到挫折,也會堅持更長的時間,而且比較不會讓創傷摧毀對自己、他人和未來 的信念,在短暫消沉後,迅速復原。

相反的,自我效能感很低的人,在面對困難任務時無法堅持下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將事情做好。

也就是說,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距,硬功夫只是一部分,更大的決定點在於「他們是否相信自己做得到」,這就是自我效能感。那麼,「自我效能感」從何而來?進 一步拆解發現,其構成要素就是中文的「志」與「氣」。如同勵志大師卡內基(Dale Carnegie)的定義:「志」,就是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氣」,則是一鼓作氣、中途絕不停止;兩者合起來就是志氣,人生的成就、事業的成敗,都取決於 此。

沒錯!如果你是個有志氣的人、自我效能感強,你手中的資源即便只有八十分,你卻能做到一百二十分的事情。相反的,你可能正在埋沒手上的籌碼,而不自知。

培養志氣,絕對是二○一二年最有意義的自我投資。哈佛大學曾發表「目標對人生有何影響」的追蹤調查,適切的說明人生立志的重要性。它追蹤一群智力、學歷、 環境等條件相當的年輕人長達二十五年,結果顯示:二七%的人沒有目標、六○%的人目標模糊、一○%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標,只有三%的人有清晰的長期目標。

前兩類人,若非講不出想要什麼,就是不敢說出渴望的程度,人生終究不太如意,因而常常抱怨;極少數的三%,最後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表現頂尖的人士。

四步驟啟動正向循環設合理目標,並比別人更堅持

那麼,要如何鍛鍊你的志氣呢?共可分成四大步驟,這四步驟需要天天練習,讓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第一步,設定大膽、但不是天馬行空的目標。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其實,人,生下來就有志氣,為什麼隨著光陰流逝而逐漸被消磨殆盡呢?這通常是目標設定不當。 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吳靜吉指出,目標設得太高、非自己能力所及,不僅養不出信心,還會生出焦慮、失去信心,自然無法堅持。最好的目標是,「只要再堅 持一口氣就能辦到」,而且「能夠用時間訂出階段」、「能夠用效益評估結果」的目標。

第二步,遇到挫折更要正面思考。邁向目標的過程,挫折難免,但一個正面思考的人,會將阻礙視為暫時困境,不會一味究責自身,把負面危機變成正面的轉機。如 同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曼(Martin Seligman)認為,六○%的成功都與正面心態有關,而這種心態是可以練習的。

第三步,比別人更堅持,一試再試。堅持的力量有多大?塞利曼實驗兩組不同情境的老鼠,第一組遭電擊後可以逃開,第二組則無法逃離。不到一週,第二組老鼠就 完全不打算掙脫,以至於在後續實驗中牠們遇到挫折時很快放棄,全遭滅頂。反觀第一組,因為堅持往上爬,而得以存活。

塞利曼坦言,這項為了證明「反覆受挫會使人逃避」的實驗,花了十五年,其間雖辛苦,但他們不放棄的關鍵是,總能在實驗中摸索出方向,有了掌控感以後就會帶 來安全感,開啟樂觀思考的良性循環。

第四步,不把失敗當作負資產,而當成最寶貴的資產。《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分析,多數經理人都希望從失敗中學習,但往往沒有促成任何實質改變,原因是他們對失敗的認知錯誤,潛意識中他們還是不由自主害怕失敗,自然 無法從中學習。

循著這四大步驟,時刻反覆練習,你的前額葉外皮將越來越活躍。 兩個迷思先認清

不能賭氣,憤怒時只會降低智商

鍛鍊志氣的同時,也須認清兩項迷思。

一、 志氣不等於賭氣。吳靜吉說,實現志氣的關鍵是要有掌控感,才能走到底,否則一味堅持、眼高手低,就是任性賭氣,只會帶來憤怒與偏執。掌控感會帶來信任與歸 屬感,是個人遭遇挫敗後最重要的復原元素,也是面對不確定、質疑時,站穩立場的條件。

在心理學實驗中,人的大腦若被憤怒、偏執的情緒占滿,智商是最低的時刻,此時做出的決定,高達九成不會成功。

二、 擁有高度自我效能,不等於萬事皆能。每個人都只具備某些特定領域的能力,而且事實上,每個人的短處多過長處,認清自己的能力才重要。例如,數學能力特別好 的人,立志當科學家、得諾貝爾獎,成功的機率可能遠大於當一個指揮家。

從現在開始,請相信「自己做得到」,並勇敢跨出第一步吧!

就像當年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立下幫助「貧窮中最窮的人」大願時,主教問她:「加爾各答就有好幾百萬赤貧的人,請問妳要怎麼做?」她說:「要數到一百萬,也是得從一開 始。」

二○一二年,你最需要的,絕對不是錢、房子,而是志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37

國壽50年 從青澀到壯熟 一張保單 見證一頁台灣經濟史

2012-10-08  TWM




1962年9月,全台灣第一張保單開賣,由國泰人壽售出一張10年期的養老保險,保戶是時任財政部長的嚴家淦。如今,國泰人壽在全台已有近800萬保戶, 每年保費收入也從一年不到新台幣1億元,攀升到去年的5000億元。國泰人壽對台灣人的意義,已經超越一家保險公司的單純角色,而是一個與台灣經濟共榮枯 的時代縮影。回顧國壽的50年,如同所有台灣人一起經歷過的年輕歲月一樣,從青澀到成熟。

因此,透過許多珍貴的國壽舊照重現,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這家台灣最老保險公司的歷久彌新,也看到台灣經濟歷經起飛到快速成長的黃金歲月,更看到台灣人走過困境與谷底的勇氣與希望。

第一張保單

1962年9月國壽第一張保單,由當時財政部長嚴家淦購買。

10周年

國壽創立10周年董監事合影,留下蔡萬霖(前排左4)、蔡萬春(前排左5)、蔡萬得(後排左4)及蔡萬才(前排右1)四兄弟難得的合影紀念。

兄弟齊心

國壽第一任董事長蔡萬春(左二)與蔡萬霖(左三)合力擦亮國壽招牌。

第一波宣傳品

國壽一開始以儲蓄險為主、養老險為輔的商品宣傳銷售,業績一枝獨秀。

種子部隊

就是這群婆婆媽媽,組成早期國壽的業務員團隊,奠定今天國壽的市場地位。

進入家族企業

1980年,剛在美國拿到法律博士學位的蔡宏圖返台擔任國壽常務董事,巡視總公司各部門。

父子聯手

國壽前董事長蔡萬霖(圖中)與蔡宏圖(左2)父子聯手,一起激勵員工士氣。

國壽起飛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國壽業績快速成長,蔡萬霖(摸彩者)父子也笑開懷。

業界首創

1983年成立保戶服務中心,是國內壽險業者首次跨入電話專人服務。

撰文.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55

一張圖看AIG是如何重生的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485
為AIG的CEO,羅伯特本默切(Robert Benmosche)到底做得如何?

上任以後,他在2009年秋天制止了AIG盲目的資產甩賣,這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在他的任期之內,政府成功從救助AIG的股份裡全身而退,並且錄得盈利,這也是一個值得稱讚的成就。

我們不可能具體知道多少成就應該歸功於本默切,而多少成就應該歸功於美聯儲。畢竟後者為信用市場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牛市,也在AIG可以為旗下耗資巨大的分支找到一個好價錢之前幫助持有了一部分。

不論歸功於誰,在上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AIG的表現。黑色線為AIG的股價,紅色部分是公眾持有股的價格,而綠色則是政府持有的AIG股份。在本默切開始執掌公司之時,根據不同的計算方法,AIG的價值分別是51億美元或者265億美元,當時紅色的部分就代表著51億美元,而綠色和紅色相加則為265億美元。

如今,AIG的市值約為600億美元,是2009年市值的兩倍還多。這是本默切的又一成就,但現在的股價和市值要比2009年10月的市值低一些,更比2011年2月的低許多。圖表顯示政府在AIG股權出售上做的不錯,但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沒有絕對英明的決策之說,畢竟標準普爾指數在同等時期內已經上漲了50%。

但事實是這樣:AIG現在的價值大約和2010年1月時的價格相同。但在當時,AIG的估值非常奇怪和虛幻,其股價代表的僅是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當時的估值幾近瘋狂,反對的聲音則很小。

而如今,事情則完全不一樣了。其股票每日的成交量使AIG成為一家實實在在的公司。一家曾經擁有人類歷史上最大資產負債表黑洞的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政府支持,從懸崖邊緣走了回來,現在成為了獨立可持續的公司。這對於那些決定要救助AIG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儘管他們可能別無選擇。這當然也是本默切的勝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80

一張圖告訴你Bridgewater憑什麼成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760

ZH:Ray Dalio的Bridgewater管理著1380億美元資產(包括Pure Alpha的760億美元和All Weather的630億美元),對於那些想要效仿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的人來說,要做的很簡單,那就是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重複下圖所顯示的業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