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茂波:放寬按揭要等適當時機 按證公司助上車完全「可探討和配合」

1 : GS(14)@2018-01-15 02:15:39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現時樓價處於超高水平,已超出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且加息是無可避免,但重申自己及政府對年輕人首置問題「好上心」,對於放寬按揭保險成數亦有關注及研究,又稱就按證公司協助置業人士降低首期負擔是完全可以探討和配合,但強調不希望被誤解為政府減辣。

明報記者 陳子凌、林可為、甘潔瑩

昨日財委會上,被多次問到年輕人有能力供樓但無能力應付首期,政府有何積極措施,陳茂波直言對此情况非常理解,亦非常上心,至於如何幫助年輕人減輕首期負擔和「上車」,他指會多從居屋及與市價有較大折讓的首置計劃着眼,另外,按證公司怎樣協助置業人士降低首期,政府是完全可以探討及配合。

去年稱絕不考慮 現鬆口風

但陳茂波也表示,不希望放寬按揭成數的舉動,被市場誤解或歪曲成減辣,給樓市推波助瀾,但政府一直有關注、監察及研究,在等適當時機。他直言之所以要等時機,是因為評估目前樓價已達「超高水平」,息口亦一定會上升並最終影響物業市場,如果政府向那些勉強有能力首置的人提供協助,萬一樓市調整,對這班人的打擊會較大,這是政府所顧慮的。

陳茂波在去年10月曾表示「絕對不會考慮」調整按揭政策,此時卻轉口風;稍早前,曾經表示無意放寬按揭限制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已放鬆態度,指會就市場情况轉變審視按揭政策,如有需要會作出修訂。

麥萃才﹕宜放寬予首置樓換樓人

事實上,據陳茂波昨日透露,去年11月的整體樓價較1997年高峰期已經高出近1倍。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放寬按揭成數的風險是一定存在,重點不應該是有沒有風險,而是如何控制風險,例如限制只有符合條件的置業人士才可享按揭成數放寬,包括首置及「樓換樓」自住人士;尤其後者,如果能以較低首期吸引他們換樓,就能釋放更多二手市場供應。

經絡按揭轉介市場總監劉圓圓表示,樓價持續飈升,適合上車客購買的400萬元以下、根據按保計劃最多可承做九成按揭的單位已不多,令市民上車存在難度。現行按保計劃,600萬元以上的物業完全不可申請按保,劉認為當局應考慮放寬,以樓價1000萬元為按保上限。

中原:去年400萬以下買賣減26%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亦認為,政府應放寬按保成數,因近年新盤普遍提供高成數按揭優惠及多款付款辦法,令上車客傾向入市一手盤。據中原研究部資料顯示,去年全港400萬元或以下一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錄11,622宗,屬歷史新低,較2016年減少26%。若政府放寬按保成數,相信將吸引不少上車客回流二手市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06&issue=20180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94

按證研分保安老按揭組合 承諾條款不變 學者:有助業務長期維持

1 : GS(14)@2018-02-12 07:09:16

【明報專訊】按證公司的逆按揭產品「安老按揭」自2011年推出後,去年申請宗數錄得歷來最大增長。按證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李令翔接受本報訪問時稱,該業務可望在兩至三年內實現盈利,而且由於規模持續擴大,按證公司有意把部分安老按揭資產,分保予再保險公司,以轉移風險。他強調,現有客戶不會受影響。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受惠擴大至未補地價資助房屋的措施,去年安老按揭錄得761宗新申請,是歷來最多(見圖),令累積申請宗數增至2317宗,涉及的物業價值總額已超過100億元。按證公司指,去年安老按揭的新申請者,有37%來自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業主。

物業市值逾百億 李令翔:洽談已成熟

有鑑規模增長可觀,李令翔稱,若未來的增長速度與去年相若,該業務有望在兩至三年內達到收支平衡,甚至有盈利,較原來預計最少10年後才有盈利為早。

他又透露,按證公司正與數家再保險公司洽談,把部分安老按揭資產分保予對方,部分洽談已達成熟階段。但他表示,難以估計會把現時2317宗累積申請中的多少宗分保,只表示希望愈多愈好,但亦要視乎對方的風險胃納。

轉移業務風險 利接受更多新申請

李令翔表示,把安老按揭資產分保,可把業務風險轉移,目的是讓按證公司有更大的空間去接受更多的新申請,是業務長遠發展的關鍵。他並強調,現有客戶不會有影響,可繼續收取原定的年金。

所謂再保險,簡單而言是保險公司的保險,並不涉及出售資產,而是保險公司把風險分保出去,故一般而言,再保險公司不會直接面對個人客戶。

學者:「倒貼」業務 影響按證盈利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相信一旦分保,現有條款都不會更改,市民毋須擔憂。他認為,按證公司此舉,主要因為安老按揭有可能是「蝕本生意」,尤其若申請者選擇終身收取年金,按證公司「倒貼」的機會甚大,因此若不把風險轉移,此業務難以長期維持,對按證公司的盈利能力亦會有負面影響。

據按證公司最新截至2016年底的數據,安老按揭業務的承擔風險增至43億元。該業務於2011年推出,而按證公司的盈利亦由當年的12.56億元,減至2016年的6.04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72&issue=20180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68

按證公司澄清:擬分保部分安老按揭業務

1 : GS(14)@2018-02-12 07:13:39

【明報專訊】按證公司昨日澄清,正與再保險公司商討將部分安老按揭的保險業務分保,由再保險公司承擔部分風險。具體安排上,所有安老按揭貸款仍由按證公司提供保險,再保險公司的角色是在背後承擔按揭證券公司的部分風險。

屬風險管理 非出售資產

再保險亦即保險公司的保險,近年這概念在中港愈來愈盛行,當保險公司承保規模愈大,會把部分承擔的風險分予其他保險人。按證公司強調,分保是屬於風險管理措施,並不涉及出售資產,對安老按揭計劃的客戶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另外,按證公司自去年透露會推出終身年金計劃後,市場反應熱烈。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時,亦被問到會否加碼。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由於初步計劃的年金總額為100億元,每人保費上限100萬元,意味有可能只能讓1萬人參與,希望按證公司加碼。

陳德霖回應稱,年金計劃牽涉風險評估及管理,當局會視乎推出後的實際反應,如果超出100億元額度,只要不違反風險管理的原則,當局願意增加總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06&issue=20180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34

按證年金計劃料7月公布銷售安排

1 : GS(14)@2018-02-12 07:15:04

【明報專訊】按證公司去年宣布會推出終身年金計劃,並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年金有限公司,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劉應彬昨日透露,今年7月會正式公布銷售安排,而現時有多項籌備工作已經展開,包括掃除監管障礙、落實計劃細節,與銀行商討銷售安排及增聘人手。

由於年金公司尚未有保險牌照,劉應彬表示,首要任務是向保監局申請長期保險業務牌照,才能經營終身年金計劃,預計第二季可獲發牌。同時,由於香港保險業聯會的《保險代理管理守則》列明,保險代理最多只能代表兩家長期保險業務的公司銷售產品,年金公司希望對方作出寬免,因為現時很多銀行作為保險代理,已在銷售兩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劉應彬透露,雙方已原則上達成共識,一旦年金公司獲發保險牌照,便會豁免有關的配額限制,讓銀行在代理銷售終身年金計劃時,不計入有關配額。

另一方面,年金公司亦會在未來數月,陸續敲定計劃細節,包括若錄得超額認購,額度將如何分配。劉應彬表示,現時仍維持總額度100億元及每人保費上限100萬元的設定,總額度將視乎實際反應,決定是否可以加碼,但每人保費上限則沒打算變更。

未定會否加碼 每人保費上限料不變

銷售方面,他透露已邀請全港約20家零售銀行參與銷售工作,銷售過程將分兩階段,首次申請人遞交認購意向,列明申請額度及屬意在哪家銀行完成銷售工作,之後年金公司會分配客戶到指定銀行辦理投保手續。劉應彬稱,由於申請人均為長者,故會把銷售程序簡化及標準化,同時確保申請人的合適性及承擔能力。

他透露,將設立客戶服務中心,同時亦正籌備公眾教育及宣傳活動,因此要增聘30至40名員工,預計可在今年中就任,令年金公司的員工人數增至約70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00&issue=20180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159

按證研買基建貸款開拓新商機 兼助銀行增流動性

1 : GS(14)@2018-03-06 03:46:38

■按證公司李令翔認為基建貸款甚具潛質。

【本報訊】近年積極開拓新業務如公共年金的按揭證券公司,又正在發掘新商機。消息透露,因應未來本港及周邊地區新增基建項目貸款需求湧現,惟相關借貸年期甚長,故該公司正研究是否可向銀行購入這些長年期基建貸款,作為公司新增資產類別,藉此鬆綁銀行流動性盤活資金,亦可增強有關項目的信貸風險實力。記者:劉美儀


倘研究成熟,該公司會將建議提交董事會審批。按證公司以往只購買過按揭、小巴及的士貸款。銀行界及立法會議員均指構思可行,隨着未來數年一帶一路及港澳大灣區推進,將帶動不少項目競投及融資需要,該公司購入相關資產亦可拓闊收益。但亦有意見謂,基建貸款風險大及壞賬率遠較按揭高,年期可達20年,該公司要有足夠專才分析風險。


李令翔:不涉貸款擔保

按證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李令翔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環球基建融資市場蓬勃,該公司收到銀行查詢可否新增基建項目貸款,尤其是比較長期貸款作為購買資產類別,冀為銀行提供出售相關貸款以取得流動性機會,並促進銀行業穩定及基建融資發展。該公司認為有關業務甚具潛質,可開拓本港銀行業發展空間,正為此進行詳細研究,他重申該項業務不涉貸款擔保,是該公司傳統購買資產及證券化業務的可能性發展方向。對於新構思,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表示歡迎及認同,相信有利本港金融業參與更多基建融資,無論是一帶一路或周邊地區項目。因基建貸款年期甚長,按證公司若能購入部份資產,可盤活銀行資金支持更多新增項目,購買行動亦代表項目本身的信貸風險獲得認可。現時除外匯基金涉足部份長期項目投資外,政府其他部門甚少參與,新構思有利按證公司增闢長期固定資產收益來源。他估計該公司初期購入的貸款,會以本港較熟悉的廣東省及東盟地區基建項目為主,料未來兩年,本港牽涉相關融資的規模可達數百億美元。

迎一帶一路大灣區機遇

匯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亦說,新構思相當好,惟按揭貸款市場有現成大量資產可供購買,但基建貸款則要隨一帶一路及大灣區推進累積,相信該公司需要時間慢慢建立資產組合。截至去年6月底,按證公司資產總值為495億元(按年減3.7%),上半年度該公司僅購入1,900萬元貸款資產。


亞開行估計,由2010至2020年,單是亞洲新興國家基建發展,便需投入約8萬億美元資金,反映基建融資潛在龐大商機。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5/20322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20

按證﹕無意放寬按保樓價上限

1 : GS(14)@2018-03-19 04:24:39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不斷上升,不過通過按揭保險計劃借得九成按揭的樓價上限仍然只是400萬元,八成按揭的樓價上限亦只有600萬元,近年一直有意見希望可以放寬限制。不過按揭證券公司總裁李令翔表示,暫時無意放寬九成按揭保險,目前利率有機會上升,住宅供應正在增長,樓市風險比他多年前上任時更高。他表示,他們會不斷檢討按保成數,期望在可控的風險下才放寬。

李令翔表示,去年樓市暢旺,按揭證券申請金額按年上升30%,為6年來生意最好的一年。現時按揭保險每日申請達100宗,首兩個月申請按年上升20%。九成按揭的比例小於10%,其中40%的申請樓宇位於屯門、元朗和長沙灣。

年金7月登記 2個月後發售

政府年金計劃將推出,李令翔表示將會劃分兩階段認購,最快7月可通過銀行和網上登記,約1至2個月後正式發售,實際時間視乎保監局批出年金經營牌照時間而定。他估計認購反應將會熱烈,可能較發行額100億元超額數倍,屆時會積極考慮加推盡量滿足公眾需求。他又稱,按證公司計劃成立兩家子公司從事年金和一般保險業務,向保險業務子公司提供30億元註冊資本。

此外,李令翔表示正研究購買基建融資資產的可行,他表示,未來20年30年基建融資需求數以萬億計,若有意發展業務,該行除向銀行購買資產外,亦或共同參與融資。資產亦可以證券化,打包發行零售債券。李令翔期望,相關事宜短期內可以決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01&issue=201803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68

首兩月按保增兩成按證:不宜放寬九成借貸限制

1 : GS(14)@2018-03-19 04:44:24

【本報訊】樓價升不停,市場原先寄望財政預算案能放寬按揭保險適用九成借貸的物業價格上限,惟最終未有改動。按揭證券公司總裁李令翔表示,今年頭兩個月按保提取額仍增兩成,並指現時樓市風險比他2013年上任時更大,考慮到未來數年樓宇供應量增加及利率趨升,故「暫時唔適合放寬按保業務」。記者:劉美儀


根據按保計劃,現時400萬元或以下價格物業,最多可借九成,400萬至600萬元物業則最多可借八成。按證公司旗下新成立的子公司香港按證保險總裁鮑克運謂,去年按保計劃新提取貸款金額按年升三成,今年首兩個月亦增兩成,證明按保業務並非如外界想像,因樓價飆升無從使用。另外,他透露按證保險公司會發掘更多退休理財產品,包括優化保單抵押及其他資產變現空間。

年金計劃或加碼

按保計劃自1999年初推出,李令翔稱,無疑此計劃由當初以九成借貸為主流,到去年計九成借貸佔比已降至低於一成,但不代表400萬元以下物業絕迹九成按保,在元朗、屯門及長沙灣區等二手樓,佔去年九成按保業務的四成,按保業務申請宗數亦由他就任總裁時每日30、40宗,增至目前每日100宗。他強調,在風險可控原則下「生意一定想做」,但助用家解決首期的同時,該公司亦要顧及營運風險,而樓市風險不止於價格高低,亦包括宏觀經濟及利率風險。財爺陳茂波在預算案指,今年中推出的終身年金計劃反應正面,故按證公司會研究加碼。李令翔表示,會有方案盡量滿足公眾需求,包括「預算公眾需求比我哋100億(首推額度)超出以倍數計」情況,屆時會積極加推。負責營運的按證公司旗下年金公司,在獲保監局發牌前,外匯基金亦會預留足夠資金經按證注入年金公司。他續指年金計劃推出約個多兩個月前,會展開不涉銷售及付款的第一步曲,即公眾認購登記意向,測試水溫,有興趣人士可透過分行或網上初步登記。年金公司總裁劉應彬補充指登記期間若公眾意向已很踴躍,會即時決定是否增加推出額度,毋須待下一次推出才加碼,本月底亦會就年金計劃開始公眾教育及推電視廣告,冀讓市民更清晰年金計劃性質,如產品並非存款及每月所收年金已含本息。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15/203323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14

按證去年年金5422宗 總保費28億

1 : GS(14)@2019-05-02 11:00:4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285&issue=20190501
【明報專訊】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昨日公佈2018年度全年業績,因為旗下香港年金公司為維持審慎法定儲備而引起會計虧損3.89億元,加上沒有一次性出售投資所得等因素影響下,稅後盈利按年跌84.24%至1.27億元,連續兩年不派息。香港年金計劃批出5422張保單,總保費28億元,平均每張保單保費約51.3萬元。

稅後盈利跌84%

該公司的損益表顯示,淨利息收入按年增加5.64%至5.36億元,已滿期保費淨額按年大增7.96倍至31.58億元,抵消申索產生淨額、利益支出及保單持有人負債33.21億元,加上推出年金計劃致經營支出增加35.57%至4.12億元,令盈利大減。該公司期內共購入2.88億元貸款資產,按年減少8.86%。

該公司經營的按揭保險新取用貸款325億元,按年增加0.62%,當中88%新貸款用於二手物業。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在特別優惠措施即八成信貸擔保產品下,共批出1714宗申請,涉總貸款73億元。安老按揭計劃則批出782宗申請,按年增加3.3%,平均物業價值580萬元,平均月年金1.59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6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