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開意念之門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776

人的意念可以被讀取,進而控制某種機器設備嗎?

這是在科幻小說和《星球大戰》電影中頻繁出現的場景。但美國神念科技公司等很多企業正在致力於將其變成現實。

2009年聖誕節,神念科技跟生產芭比娃娃的全球最大玩具商之一美泰玩具公司(Mattel)合作了一款玩具,名叫腦力球場(Mindflex)。 玩家戴上頭戴式的腦電波設備,集中注意力就可以用「意念力」控制模擬球場內一個浮游的小球,完成灌籃、鑽欄和入水管等動作。美國《時代》週刊將腦力球場列 入21世紀頭10年100個最偉大的玩具之一。

另一款產品是和擁有電影《星球大戰》各種版權的玩具商UncleMilton合作製造的玩具,名叫星球大戰原力訓練器(Star WarsForce Trainer)。玩具模擬星球大戰的場景,玩家集中注意力就能將玻璃管道里的小球抬升,像在電影裡跟武士大師「尤達」對決一樣,產品一推出就受到市場熱 烈追捧。

神念科技公司將腦波技術帶出實驗室的創造性舉動,激發了腦電波傳感商業市場的發展。IBM公司在2011年預測,有了這項技術,5年之內,消費者只需要動腦筋就能打電話和操作電腦。

其實,在過去十年中,這樣的嘗試並不鮮見。美國BrainGate公司就利用芯片植入技術,讓一位下半身癱瘓了15年的中年婦女用「意念力」控制連 接的機器人手臂,獨立喝到了一杯咖啡;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共同發佈一款用腦電波控制的輪椅,這台輪椅能讀懂駕駛者95%的指令。

但因為人腦機理複雜,腦電波讀取機器價格昂貴,所以這些產品還沒有投入大量生產。而最先商業化的則是那些原理簡單的玩具。2012年6月,台灣大寶科技有限公司就在「2012台北國際光電周」發佈了一種「情緒燈」,它是一種照明系統,可根據人的意念,改變燈的發光顏色。

這款「情緒燈」無需用手控制,只要用戶戴上配有腦電波感測芯片的頭套設備,燈光就會隨著腦袋的放鬆程度改變顏色。大紅色的燈光表示你頭腦相當緊張,藍色代表你很放鬆。

做終端消費者的生意

神念科技公司創立者兼CEO斯坦利·楊(Stanley Yang),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系,曾在全球領先的可編程邏輯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Xilinx(賽靈思)做了11年工程設計 師,1997年他自己成立了一個芯片製造公司Triscend,後來賣給了賽靈思。

2004年,斯坦利·楊感覺生物傳感技術是未來科技的大方向,於是在美國硅谷成立神念科技公司。他將醫療上監測人腦電波活動的腦電圖集成一塊長寬3 毫米的芯片,將腦電圖10到22個電極的感應器縮減為只有1個電極的頭套耳機。這樣,芯片就能採集如「集中度」、「放鬆度」等簡單的參數指標。

雖然這個傳感器頭套沒有實驗室裡的腦電圖機器專業,它還是能粗略地反映人腦的「意念」,配上接口技術,就能將這些數字化的指令輸入到手機、計算機、家用電器、機器人等設備,實現人腦意念直接控制。

斯坦利·楊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電話採訪時,回憶起當時拿著計劃書,上門找玩具製造商Uncle Mil-ton公司的情景:「我跟他們說,你們有《星球大戰》這麼多年了,但《星球大戰》的力量你們在現實世界裡還沒有,我們的技術能幫你的力量變為現 實,你要不要跟我們合作?結果他們馬上就被吸引了,相當積極地投入設計,甚至找了《星球大戰》的電影原聲幫玩具配音。」

跟兩家玩具商合作的產品大賣,給楊打了一針強心劑,他堅信生物傳感技術有利可圖。他最初設想根據客戶的需要走,給客戶做好了一個產品以後,更多的客戶會對這門技術有更多的創意和想法,靠客戶源源不斷的創意,蛋糕就能越做越大。

但斯坦利·楊發現,只有大的玩具公司會對硬件設計有要求,市場裡面還有很多其他軟件遊戲設計商能做很好的軟件遊戲。一開始就著眼於玩具和遊戲市場的神念科技,希望盡快擴大用戶群。

這家公司在2010年獲得了來自美國、日本、台灣地區、香港地區等的三輪風險投資,總共1860萬美元。2011年,神念公司改變路線,從做實體玩具生產者的生意,轉變為跟軟件開發者合作,做終端消費者的生意。

神念科技生產了統一的頭套傳感器腦立方(MindWave),同時搭建了軟件程序應用商店(AppStore),給各路開發者提供軟件開發包和硬件 接口技術支持,讓他們開發軟件放到應用商店裡銷售。神念科技收取硬件頭套100%的銷售收入,應用程序方面,神念科技拿兩成,開發商拿八成,跟蘋果、安卓 的應用市場的模式相像。

斯坦利·楊說:「目前軟硬件的收入各佔我們的一半。當用戶有一個耳機的時候,他們會買很多軟件。」南方週末記者問其盈利情況,斯坦利·楊以正在籌劃 2013年上市、核准資產為由,拒絕透露具體數字。他說,市場增長得很快,2012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已經跟2011年整年的銷售額持平。

進入中國

進入中國開放的平台給神念科技帶來了絡繹不絕的合作者,截至2012年7月,神念科技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800個合作者。每一個合作方都帶著不一樣的需求和開發創意找神念科技合作,讓神念的業務市場越來越廣。

2009年,在英國開電影公司的Tre Azam發現神念科技的腦電波技術後,決定生產有人機交互功能的意念電影(MyndPlay)。他設計了一款融入腦電波技術的多媒體播放器,觀眾用自己思維的力量來影響電影的結局。

公司做的第一部短片是恐怖電影《鬼影》,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神念科技的頭套能測量觀眾注意力是不是集中,越驚慌的人注意力越不集中,注意力數值越 低,電影就會出來更恐怖的場景懲罰害怕的人。TreAzam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電話採訪時說:「看這部電影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鎮定才能打敗恐怖的怪 物。」

意念電影公司跟包括華納兄弟、迪士尼等電影製造商合作,至今做了25個電影短片,每個短片時長5到9分鐘,有3到4個結局,每部電影在軟件商店的售 價從0.99英鎊到7.99英鎊不等。Tre Azam在電話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正在做一個可以有500人參與的殭屍對戰人類的電影。在電影院裡,觀眾被分為人和殭屍兩個組,電影到底是殭屍贏 還是人贏,取決於哪組觀眾的注意力更集中。」

日本東京女生Kana Nakano是一個特別害羞的人,她一直很想找一種辦法幫助自己不用說話就能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2011年,她的夥伴Tomonori Kagaya發現了神念科技的腦電波技術,感覺腦電波技術能幫她解決這個問題。To-monori Kagaya在神念科技的頭套上加了兩個貓耳朵形狀的裝飾物,編入算法程序,做出了能根據腦電波變換動作的貓耳朵頭套。當佩戴者精神放鬆的時候,貓耳朵會 自然下垂,當用戶注意力集中的時候,貓耳朵會馬上豎起。

2012年4月,這款名為「貓的秘密」(Necomoimi)的頭套在日本和美國銷售。Tomonori Kagaya團隊與神念科技合作的這款產品,成為神念科技至今最成功的產品,4個月內在日本和美國一共銷售了4萬個。斯坦利·楊說:「貓耳朵老是賣得斷 貨,有貨的時候,在日本每5秒鐘就能賣掉一個。」

腦傳感技術市場獨立市場調查機構SharpBrains的CEO阿爾瓦羅·費爾南德斯(Alvaro Fernan-dez)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視頻採訪時說:「我們看到的神念科技的發展模式是非常明智的,他們做生物傳感界的根目錄,生產芯片,讓眾多的其 他企業從他們的基礎技術裡面發展,這樣他們便自然而然地接到了很多對他們芯片的需求。」

兩年前,神念科技進入中國,落戶江蘇省無錫高新區傳感網科技產業園。對於神念科技來說,中國和美國是兩大最重要的市場。2011年,神念科技的硬件 設備在中國賣了1000萬件。神念科技大中華區總裁張彤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所有的人剛接觸腦電波技術的時候都會問:這是真的麼?這個技術能幹什麼?然後 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思考:我能用這個技術幹什麼?」

2012年2月,神念科技中國公司工程部開設了專為開發者提供各種技術支持的QQ群,現在已經有338人在群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79

【創業者說】面向B端的產品如何打開市場?拓言新辭鐘衛: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銷售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488.html

2012年全球翻譯外包市場份額335億美元,年增長12.17%,北美市場份額34.85%。亞洲市場2012年同比增長84,8%,中國22.8億美金,同比增長100%。Ratonwork 所在的B2B市場(中英互譯類別,中國+北美市場)中,行業企業(專注於外企)翻譯外包市場份額為25億美金,中小企業(專注電子商務)市場份額為10 億美金。未來三年國內翻譯市場將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到2015年將達到5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如此大的市場自然催生了慕」名「而來的創業者。

不過,願意為翻譯付費的多數是中小企業,而面向B端的產品,初期獲取用戶會很難,成本也會非常高。創業公司資金,人力物力都有限,如何克服這個難題?今天,咱們聽聽拓言新辭的創始人鐘衛怎麼說。

以下,是鐘衛的自述:

精兵簡政

目前公司的員工基本上都是一人多職,一方面是因為公司處於初創期不需要招聘太多的人員,另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目前規模較小,業務量並不大。

每一個成員都是銷售

公司目前可以投入的資源還是比較有限,只能通過所承接的業務收入來進行投入,我們正在與投資公司進行融資洽談,如果以後拿到融資,公司的投入會進一步加大。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銷售(全民營銷),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人脈來宣傳公司並為公司帶來業務。同時我們的每一位譯員也是我們的銷售,有的譯員本身就是其所在公司的翻譯專員,通過譯員可以對公司的形象及業務進行推廣。

初期學會保持專注

我們目前支持的語種還只有英語,多語種是我們發展的方向。對於新興的翻譯需求,我們已經推出了視頻翻譯,其他的如APP翻譯、遊戲翻譯等,我們還處在研發與探索市場的階段。用戶體驗方面目前的反饋還是比較好的,我們的用戶界面設計都是經過了好幾輪的不斷修改完成的,以後我會進一步收集用戶體驗的數據,為下一次的改版做好準備。通過Ratonwork這個平台,我們掌握了大量的優秀譯者資源,這是我們一切產品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不斷豐富我們的產品線,提供更多的翻譯支持,無論是多語種還是多行業,以及新興的內容形式的翻譯需求,我們都可以推出相關的產品予以支持。

目前國內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傳神、元培、翻譯365、有道翻譯這些企業,傳神和元培更多的是承接線下業務,主要承接一些大公司的翻譯業務,他們是傳統翻譯行業的領軍企業,盈利狀況良好。翻譯365和有道翻譯是國內在線翻譯的代表企業,翻譯365主打的是價格優勢,有道翻譯是以強大的品牌為基礎,更多的是2C業務的發展,如論文翻譯等。他們都是我們學習和趕超的對象。我們核心的競爭力還是在於我們的Ratonwork這個翻譯平台,譯者資源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這是我們一切業務發展的基礎。隨著譯者資源的不斷擴展,我們承接的業務量的不斷加大,我們會建立自己的語料庫,為日後的人工翻譯和機器翻譯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33

打開天窗說量化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515.html

坐在圖書館就能估算出地球周長?

我們的第一位大師——古希臘人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6 —— 公元前194 年,希臘天文學家和地理學之父,曾任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譯者注)做了他同時代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首先測出了地球的周長。如果你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或許因為很多高中幾何學課本中都曾提到他。

埃拉托色尼沒有使用精確的測量設備,也沒有使用激光和衛星,更沒有環遊地球測量旅遊線路的周長,因為那可能要用一生的時間,而且可能花費他一生的積蓄。當他在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工作時,通過讀書他知道了在埃及南部的阿斯旺有一口深井,每年中都有一天的正午,太陽可以完全照到井底。

這意味著那個時刻的太陽完全在井底的正上方。但在同一時刻,幾乎在阿斯旺正北方的亞歷山大城的垂直物體在太陽下有陰影,這意味著亞歷山大城的陽光有一個小小的傾角。埃拉托色尼意識到,他可以運用此信息估算地球的周長。

他從書中瞭解到,那一天亞歷山大城正午時的陰影傾角,正好等於圓周長1/50 的圓弧相對的圓心角大小。因此,如果亞歷山大城和阿斯旺的距離也是一段圓弧的1/50,那麼地球周長就應該是這兩個城市距離的50 倍。

現代人如果重複埃拉托色尼的計算過程,會發現,無論是角度大小、計量單位大小還是古城之間的距離,得出的數據與埃拉托色尼的數據只有細微差別,而且他的計算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誤差在3% 以內。和之前的知識相比,埃拉托色尼的計算是一個巨大進步,而且他的誤差比現代科學家的誤差還要小。

顯然在他1 700 年後的哥倫布還不知道埃拉托色尼的計算結果,因為哥倫布的估值少了25%,這可能是哥倫布認為他到達了印度,而不是我居住的這個介於歐洲和印度之間的巨大大陸的原因。實際上,哥倫布之後又過了300 年,才出現了更精確的量化方法。當時,裝備了18世紀晚期法國最先進測量設備的兩個法國人,帶著大量隨從和特許令,才超過了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以簡單的觀測為基礎,只作了巧妙的數學運算,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量化。我在量化工作和風險分析研討班上詢問學員,在不使用現代工具的情況下該如何估算地球周長?他們經常會使用「困難的方法」,比如環球旅行,但是埃拉托色尼在圖書館就把這項工作完成了。

部分觀測者可能會說這是個量化難題,但埃拉托色尼採用了最簡單的方法。他以有限事實為基礎,就推算出了地球周長,而沒有像他人一樣認為困難的方法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用碎紙片竟能估算原子彈爆炸當量?

另一個不屬於商界,但對商業領域的量化或許有啟發的人是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他在1938 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費米在使用各種高明技巧方面很有天分,在量化工作方面也是如此。下面i黑馬舉兩個兩個廣為人知的例子。

1945 年7 月16 日特里尼蒂(Trinity,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特里尼蒂沙漠。——譯者注)第一枚原子彈爆炸試驗時,費米就展示了他的量化技巧。在其他科學家對量化爆炸當量的儀器進行最後校正時(爆炸當量,指爆炸所產生的能量與多少噸TNT 炸藥爆炸所產生的能量相等。——譯者注),作為基地觀測爆炸情況的原子彈科學家之一,費米正在把一張紙撕成碎片。當第一波衝擊波衝過營帳時,他把碎紙屑慢慢撒向空中,觀察它們在衝擊波的衝擊下能飄多遠,最遠的碎片承受的就是波的壓力峰值。費米據此得出結論,爆炸當量應該大於10 000 噸。這應該是一條新聞,因為其他觀測者還不知道這個下限。這次爆炸的當量會不會少於5 000 噸甚至2 000 噸?答案並不像初看時那麼顯而易見,因為這是原子彈的第一次爆炸,沒人瞭解。在人們根據儀器的讀數做了大量分析後,最終的計算結果為18 600噸。像埃拉托色尼一樣,費米知道一條簡單規則,那就是碎紙片在風力作用下的漂移和他想要量化的數據有關。

物理學家如何估算芝加哥的鋼琴調音師有多少?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費米深諳快速估算的價值,並以教授學生們估算一些奇妙的數值而著稱。學生們首次接觸這些問題時,對所要量化的東西簡直一無所知,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費米問題」。費米問他的學生該怎樣估計芝加哥的鋼琴調音師的人數,他們都是學科學和工程學的,開始時一般都會說他們對這個數據的相關知識知之甚少。

當然,也有一些解法是比較簡單的,例如通過查看廣告一個個統計鋼琴調音師的數量,或者通過發證機構來檢查某種執照的數量等。但是,費米要教給學生的是量化「無形之物」的方法,他希望學生們通過提問題並量化其數值,從而能真正瞭解並領悟到一些東西。

費米首先問學生們關於鋼琴和鋼琴調音師的其他問題,這些問題雖然也是不確定的,但相對容易一些,包括芝加哥當前人口數量(1930 —— 1950 年,略超過300 萬)、每家平均幾口人(2 或3)、家庭平均擁有的需要定期調音的鋼琴數量(10 家裡最多1 家,但30 家至少有1 家)、每部鋼琴需要調音的頻率(也許平均1 年1 次)、一個調音師平均每天能調多少部鋼琴(4 —— 5 部,包括交通時間)、一年工作多少天(約250 天)等。此時,就可以計算結果:

芝加哥調音師的數量 = 人口/ 每家人口

× 有鋼琴的家庭百分比

× 每年調音次數/

(調音師每天調音的鋼琴數× 年工作天數)

根據選擇的不同特定值,所得結果應該是20 —— 200,一般在50 左右。費米可能從電話號碼簿或行業協會弄到了真實值,當他把猜測值和真實值比較時,發現他總是比學生們猜測的更接近真實值。或許20 —— 200這個範圍看起來很大,但考慮到這是學生們最初從「我們怎麼猜得到」的態度開始一步步改進而得來的,就已經很不錯了。這種解決費米問題的方法,被稱為「費米分解法」或「費米解法」。這一方法不僅有助於估計不確定的數值,而且也給評估者提供了查看不確定性的來源。是每家平均擁有的鋼琴數量不確定?還是鋼琴每年需要

調音的平均次數不確定?又或者是調音師每天調音的鋼琴數量或者其他什麼因素?弄清楚不確定性的來源,可以幫助我們量化相關事物,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確定性。

從技術上說,費米分解法不完全是量化,因為它不是建立在一種新的觀測方式基礎上的,但它確實是一種讓你更加瞭解問題的評估方式。在商業領域,我們就是要避免陷入不確定性及無法分析的泥潭。為了避免被顯而易見的不確定性壓倒,我們應該從知道的事情開始提問。正如後面看到的,評測我們目前瞭解的事物的數量,是量化那些似乎根本不可量化的事物的重要步驟。

用新品牌在同一個市場上開設新的保險公司,獲利空間大嗎?

  查克·麥凱(Chuck McKay)號稱廣告巫師,他鼓勵公司使用費米的方法,評估某種產品在給定區域的市場規模。有一次,一個保險機構請查克評估在得克薩斯州的威奇托福爾斯小鎮建立一個新公司的市場機會,因為它在當地沒有任何業務,不知這個市場是否還能容得下另一個保險公司。

為了評估商業可行性,查克利用互聯網上的搜索引擎回答了幾個費米問題。像費米一樣,查克從人口這個大問題開始,然後逐步推進。

City-Data.com 上的數據顯示,威奇托福爾斯一共有62 172 輛汽車;據美國保險信息研究所的信息,得克薩斯州每年每輛車的保險額是837.40 美元。查克假設幾乎所有汽車都有保險,這是強制性的,因此威奇托福爾斯一年的汽車保險總額就是52 062 833美元。

保險公司知道保費的平均佣金率是12%,因此每年的總佣金收入就是6 247 540 美元。根據Switchboard.com上的數據顯示,該鎮一共有38 家保險機構,這和Yellowbook.com上披露的數據十分接近。當總佣金被這38 家機構瓜分時,平均每家機構每年可得到164 409 美元。

City-Data.com 還顯示,該鎮的人口已經從2000 年的104 197人下降到2005 年的99 846 人,由此可見市場可能正在緊縮。而且幾家大公司可能會擴大規模,因此年收益估計比上文預計的還要少。而所有這些工作都是查克在辦公室裡完成的。

查克的結論:用新品牌在該鎮開設一家新保險公司,不太可能獲得良好的收益,因此保險機構應該放棄這個機會。

這裡顯示的所有數據都是精確數字,但不久我們將討論,當只有一個不太精確的數據範圍時,該如何作同樣的分析。

只花費10 美元,9 歲女孩就揭穿醫學謊言

另一個看起來有量化才能的人是艾米麗·羅莎(Emily Rosa)。雖然艾米麗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了一份量化成果,但她當時還沒有博士學位,甚至沒有高中畢業文憑。做實驗時,她只是9 歲的小學四年級學生,正忙於她的科學實驗項目。11 歲,她發表研究成果揭穿了「撫觸療法」能治療疾病的謊言。這讓她成為在聲譽卓著的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人,也讓她成為在尖端科學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人。

1996 年,艾米麗發現媽媽琳達在觀看一部錄像,講的是「撫觸療法」。這是一個正在不斷發展的產業,撫觸療法是一種通過操控患者的「能量場」來治療疾病的有爭議的方法。當患者一動不動地躺著時,臨床醫生會將他的手移到離患者身體幾英吋(1 英吋 = 2.54 釐米)的地方,然後檢測並去掉「不希望有的能量」,這種能量被認為是產生各種疾病

的原因。艾米麗對媽媽說,她可以根據這種方法做個實驗。作為護士和美國國家反健康欺詐委員會的長期成員,琳達給她女兒的實驗方法提了一些建議。

為了開展科學實驗項目,艾米麗雇了21 個掌握撫觸療法的臨床醫生。她坐在桌子旁,臨床醫生坐在她對面,兩人之間用一個紙板隔開,誰也看不見誰。紙板的下面剪了一些洞,艾米麗通過投擲硬幣的方式,決定把手放在醫生的左手還是右手處的洞裡。然後,她把掌心朝上,離醫生的手四五英吋遠,這個距離會標記在紙板上。艾米麗的手和醫生的手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而且醫生是看不到的。醫生通過感知艾米麗的能量場,確定她是把手伸到了他的左手處還是右手處。實驗結束後,艾米麗報告了她的統計結果,而且獲得了最高分。

琳達從國家反健康欺詐委員會認識了巴雷特,並把艾米麗的實驗告訴了他。巴雷特對該方法的簡單性和初步調查結果很有興趣,並將其介紹給了公共廣播《科學美國人前線》(Scientific American Frontiers)節目的製片人。1997 年,製片人給艾米麗的實驗拍了一個短片。為了拍片,艾米麗說服了當初21 個醫生中的7 個再次進行實驗。

一共有21 個人進行了280 個獨立測試以感覺艾米麗的能量場,其中的14 個人各測試了10 次,其他人各測試了7 次到20 次不等。在這些測試中,他們正確分辨艾米麗手的位置的概率是44%。如果純粹憑運氣,在95% 置信水平(指特定個體對待特定命題真實性相信的程度。——譯者注)上,出現正面的概率也會在50%±6% 的區間內。也就是說,如

果你擲280 次硬幣,正面出現的概率有95% 的置信區間為44% —— 56%。不過,這些醫生們的運氣實在差,因為他們的得分在該區間的下限,且仍在置信區間內。換句話說,採用「撫觸療法」的醫生是「未經認證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猜測進行治療,甚至比這些醫生做得更好。

根據這些結果,琳達和艾米麗認為這個實驗結果值得公佈。1998 年4 月,當時艾米麗11 歲,就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了她的實驗結果。這讓她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也讓她成為在核心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人。

詹姆斯·蘭迪(James Randi)是退休魔術師,也是著名懷疑論者。他建立詹姆斯·蘭迪教育基金會,基金會是為了探索號稱科學的超自然現象。他也給艾米麗的實驗提了幾條建議。蘭迪創建了100 萬美元的「蘭迪獎金」獎勵那些通過科學實驗證明超感官知覺、預知未來或用魔杖就可探測水底礦脈的人。蘭迪不喜歡別人給他貼上「揭穿超自然言論」的標籤,因為他只想用科學的客觀性來檢驗這些言論而已。由於不能僅通過簡單的科學測試就讓數百名申請人獲獎,因此「揭露真偽」就成了蘭迪獎金獨特的作用。在艾米麗的實驗結果發表之前,蘭迪也對撫觸療法感興趣,而且也想檢驗它。和艾米麗不同的是,他想僱傭一個臨床醫生來做此項試驗,而那個醫生失敗了。

艾米麗的實驗結果發表後,撫觸療法的支持者對其實驗方法提出異議,認為該實驗不能證明什麼。一些人聲稱,感知能量場的距離實際上只有1 —— 3 英吋,而不是艾米麗實驗中的4 —— 5 英吋。其他人則指出,能量場是流動而不是靜止的,而艾米麗的手保持不動,因此,這是個不公平的實驗。然而,他們沒有考慮到患者往往是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的。蘭迪對這些異議非常驚訝,他說:「人們總是事後找藉口,但在實驗之前,每個醫生被問及是否同意那些實驗條件時,他們不僅同意,而且還信心十足。」當然,對艾米麗實驗結果最好的反駁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設計一個嚴格控制的有效實驗,以證明撫觸療法確實起作用,但迄今為止,這種實驗還沒有出現。

這種事情蘭迪已經碰上很多次了,所以他對他的實驗增加了一個小小的條件在實驗之前,讓被試者者簽一份承諾書,證明他們同意測試的條件,以免日後反悔。事實上,被試者者都希望在現有實驗條件下達到實驗目標。當時蘭迪還給了他們一封密封的信件,測試之後,如果他們不想接受實驗結果,就可以打開信封。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你已經同意測試條件是最佳的,所以測試後你不能找任何藉口。」蘭迪看到他們對此十分惱怒。

艾米麗的例子為商界人士上了不止一堂課:

首先,即使是聽起來動人的東西,如員工授權、創造力、戰略整合等,如果確實很重要,肯定有可觀測的結果,而這些並非是「超自然」的東西。即使是超自然的東西,也是可以量化的。

其次,艾米麗的實驗顯示出在科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簡單方法的有效性,例如控制實驗、小樣本抽樣、隨機抽樣以及使用單盲或者雙盲實驗來避免被試者者或主試者的主觀偏向。實驗中,我們可以組合這些簡單的要素,以觀察和量化各種不同的現象。最後,艾米麗的實驗只花了10 美元就揭穿了「撫觸療法」的謊言。艾米麗本來可以利用這群測試人員,設計一項更精巧的臨床實驗,來檢驗撫觸治療師到底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多大益處,但她並不需要那麼做,因為她只問了一個簡單問題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艾米麗推論,如果醫生們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那他們至少可以感覺到能量場,因為這是撫觸治療師能給患者帶來益處的先決條件。如果他們連能量場都感覺不到,那麼關於撫觸療法的一切都值得懷疑了。

如果有足夠一個小診所從事醫學研究的錢,她可能會找一個花費更多的方法,但她只花費很少,就達到了一定的準確度。對比一下,你所使用的量化方法,到底有多少可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呢?

艾米麗的例子證明,簡單的方法也可以產生重要成果。她的實驗比絕大多數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簡單多了,但是簡單的實驗給她的發現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量。《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編輯喬治·倫德伯格說,該雜誌的統計學家「都被它實驗的簡單性、結果的清晰性迷住了。」

也許你會認為艾米麗是個神童,因為即使作為成年人,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很難想到這樣聰明的量化方法。但艾米麗堅決否認這一點。當我修訂本書第二版時,艾米麗正是心理學專業大四本科生,而且就快畢業了。她各科平均成績是3.2,相當平庸,所以她認為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而且她確實碰到過那些期望遇到「在11 歲就發表論文的天才」的人。她說:「這對我來說很艱難,因為這些人認為我應該是火箭般躥升的科學家,當發現我如此普通時,他們很失望。」在和她談過話之後,我認為她有點過于謙虛了。但她的例子雄辯地證明:如果絕大多數管理者試著進行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量化工作,將會取得巨大成果。

i黑馬曾多次聽過這樣的說法:應該避免使用諸如控制實驗這樣的高級量化方法,因為管理者不懂。卡通畫家斯科特·亞當斯半開玩笑地指出,只有最沒有競爭力的人才會被提升,而這似乎是在假定所有的管理者確實都被迪爾伯特法則(工作最沒效率的員工被自動推向他們能造成破壞最小的崗位。——譯者注)控制了。艾米麗,請把你的實驗解釋給他們聽吧。

從量化大師身上能學到什麼?

埃拉托色尼、費米和艾米麗給我們展示了和商界極為不同的東西。首席執行官經常會說:「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對某件事情猜測。」他們認為不確定性是永遠無法解決的。當和這些不確定性打交道時,他們寧願被震懾得一動不動,也不願意嘗試做一些量化工作。面對這種情況,費米或許會說:「是的,有很多事情你確實不知道,但是你知道什麼?」

其他管理者或許會反駁:「如果不花幾百萬美元,根本沒法對那種事情量化。」因此他們不願意進行一些小研究,因為這些小研究雖然花費很有限,但比大型調研工作更容易犯錯誤,可這種減少不確定的量化工作出的結果也許值幾百萬美元。埃拉托色尼和艾米麗也許會指出,有效量化可以告訴你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包括預算問題,如果你多一點點創造力、少一點點害怕的話。

埃拉托色尼、費米和艾米麗以不同的方式啟發著我們。埃拉托色尼無法估算誤差,因為估計不確定性的統計方法在2000 多年後才出現,但如果他有計算不確定性的方法的話,只需測出兩個城市的距離以及陰影的傾角是否存在不確定性,而這也很容易計算。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了可以減少誤差的工具。量化的概念是「減少不確定性」,而且沒有必要完全消除不確定性,這是本書的核心觀點。

我們從恩里科·費米那裡學到了與此相關但又不同的內容。費米獲得了諾貝爾獎金,是精通實驗和理論的物理學家。但是費米問題顯示了如何量化初看十分困難甚至無法估測的事物。對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金的人來說也是如此,雖然對各種高級實驗方法的掌握有助於解決問題,但我認為無形之物之所以看起來不可量化,絕不是因為缺乏複雜的量化手段。在商業領域,通常看起來不可量化的事物常常有非常簡單的

量化方法,只要我們學會怎樣看透迷霧即可。在這個意義上,費米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怎樣確定目前的知識狀態,然後以此為基礎展開進一步量化工作。

和費米的例子不同,艾米麗的例子基本上和初始判斷無關,因為她的實驗對撫觸療法的療效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假設。她的實驗也沒有使用精妙的算法來代替不可行的量化。她的計算僅僅基於標準抽樣方法,並不需要更進一步的、像埃拉托色尼的簡單幾何學計算那樣的知識。但是艾米麗確實展示了有用的、不算複雜而且也不昂貴的量化方法。而且,理解她的實驗絕對不會比理解諸如撫觸理論、戰略整合、員工授權、加強溝通等「短命概念」(Ephemeral Concepts)難。

以上內容來自《數據和決策》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出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92

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大門向外資法人銀行打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813

中國銀監會已明確外資法人銀行可以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CLO)的試點,這意味著自2005年CLO試點以來,監管層終於向在華設立的逾40家外資法人銀行打開了發行CLO試點產品的大門。

據路透社引述兩位消息人士證實,中國銀監會日前已明確外資法人銀行可參與CLO試點。不過市場人士預計,外資行CLO試點的範圍和額度初期會很有限:

「銀監會日前明確外資法人銀行可按照小規模、分批次原則,在現有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制度框架下開展試點工作,並可以選擇相關產品在銀行間或交易所市場上市發行和交易。」

消息人士還透露,監管層建議參與試點外資行於11月底前將業務初步方案報送銀監會。

據路透社引述一位外資銀行人士表示:

「監管層讓我們有意參與的銀行在11月底前把初步方案報送到監管三部,等確認後再正式上報申請,公司現在正準備一個融資租賃方面的方案。」

此外,銀監會表示,外資法人銀行發起CLO項目的申請,將由所在地銀監局受理和初審,銀監會再做審查和決定。

目前,中國銀監會未對上述消息進行回應。

銀監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42家外資法人銀行。

一位分析師預計,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外資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會全面提速。

此前,李克強總理在8月底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曾表示,將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

隨後,中國央行也表示,試點擴大後,將引導大盤優質CLO產品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跨市場發行。

中國央行的報告顯示,9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已突破70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基於「盤活存量」及「資產證券化常態化條件基本具備」的考慮,業內人士預計,此輪試點在規模上會有相對更大幅度的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金融機構在銀行間市場共發行了逾900億元人民幣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74

中國三大主力間接入市的通道打開 白雲之鄉

http://xueqiu.com/3558500669/26332251
中國股市走過了20多年的歷程了。但一直是一個以民間資本(個人或個人投資的基金)為主體參與者的市場。

隨著中國股市流通量的增加,超大盤或大盤股的估值步步下降。中國股市主板的估值第一次與國際股市接軌(或略低了)。一方面是以民間資本的資金,很難支撐相對而言的股市。另一方面,是中國養老基金非常低的投資收益率(約2%),社保和保險巨大的可投資資金的較低利用率。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中國股市的入場資金機構都面臨改變了。這次優先股的試點意見。為中國三大主力資本:社保,保險,養老等機構,打通了大規模間接入市的渠道。

其意義,在中國股市的歷史上,是不可低估的。最起碼,對於中國銀行股的看法,會發生轉變。因為這三大主力大規模介入銀行優先股,無疑如同巴菲特介入美國銀行和高盛。
----------------------------------------------------------------------------------

國務院關於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2013年11月30日 15:19  中國政府網


新浪財經客戶端:改革紅利有望催生牛市 三中全會受益股大起底  國發〔2013〕4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依照公司法、證券法相關規定,國務院決定開展優先股試點。開展優先股試點,有利於進一步深化企業股份制改革,為發行人提供靈活的直接融資工具,優化企業財務結構,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有利於豐富證券品種,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為穩妥有序開展優先股試點,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優先股股東的權利與義務

  (一)優先股的含義。優先股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一般規定的普通種類股份之外,另行規定的其他種類股份,其股份持有人優先於普通股股東分配公司利潤和剩餘財產,但參與公司決策管理等權利受到限制。

  除本指導意見另有規定以外,優先股股東的權利、義務以及優先股股份的管理應當符合公司法的規定。試點期間不允許發行在股息分配和剩餘財產分配上具有不同優先順序的優先股,但允許發行在其他條款上具有不同設置的優先股。

  (二)優先分配利潤。優先股股東按照約定的票面股息率,優先於普通股股東分配公司利潤。公司應當以現金的形式向優先股股東支付股息,在完全支付約定的股息之前,不得向普通股股東分配利潤。

  公司應當在公司章程中明確以下事項:(1)優先股股息率是採用固定股息率還是浮動股息率,並相應明確固定股息率水平或浮動股息率計算方法。(2)公司在有可分配稅後利潤的情況下是否必須分配利潤。(3)如果公司因本會計年度可分配利潤不足而未向優先股股東足額派發股息,差額部分是否累積到下一會計年度。(4)優先股股東按照約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後,是否有權同普通股股東一起參加剩餘利潤分配。(5)優先股利潤分配涉及的其他事項。

  (三)優先分配剩餘財產。公司因解散、破產等原因進行清算時,公司財產在按照公司法和破產法有關規定進行清償後的剩餘財產,應當優先向優先股股東支付未派發的股息和公司章程約定的清算金額,不足以支付的按照優先股股東持股比例分配。

  (四)優先股轉換和回購。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規定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發行人回購優先股的條件、價格和比例。轉換選擇權或回購選擇權可規定由發行人或優先股股東行使。發行人要求回購優先股的,必須完全支付所欠股息,但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資本的除外。優先股回購後相應減記發行在外的優先股股份總數。

  (五)表決權限制。除以下情況外,優先股股東不出席股東大會會議,所持股份沒有表決權:(1)修改公司章程中與優先股相關的內容;(2)一次或累計減少公司註冊資本超過百分之十;(3)公司合併、分立、解散或變更公司形式;(4)發行優先股;(5)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情形。上述事項的決議,除須經出席會議的普通股股東(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之外,還須經出席會議的優先股股東(不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六)表決權恢復。公司累計3個會計年度或連續2個會計年度未按約定支付優先股股息的,優先股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每股優先股股份享有公司章程規定的表決權。對於股息可累積到下一會計年度的優先股,表決權恢復直至公司全額支付所欠股息。對於股息不可累積的優先股,表決權恢復直至公司全額支付當年股息。公司章程可規定優先股表決權恢復的其他情形。

  (七)與股份種類相關的計算。以下事項計算持股比例時,僅計算普通股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1)根據公司法第一百零一條,請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2)根據公司法第一百零二條,召集和主持股東大會;(3)根據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條,提交股東大會臨時提案;(4)根據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認定控股股東。

  二、優先股發行與交易

  (八)發行人範圍。公開發行優先股的發行人限於證監會規定的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的發行人限於上市公司(含註冊地在境內的境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眾公司。

  (九)發行條件。公司已發行的優先股不得超過公司普通股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五十,且籌資金額不得超過發行前淨資產的百分之五十,已回購、轉換的優先股不納入計算。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以及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的其他條件適用證券法的規定。非上市公眾公司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的條件由證監會另行規定。

  (十)公開發行。公司公開發行優先股的,應當在公司章程中規定以下事項:(1)採取固定股息率;(2)在有可分配稅後利潤的情況下必須向優先股股東分配股息;(3)未向優先股股東足額派發股息的差額部分應當累積到下一會計年度;(4)優先股股東按照約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後,不再同普通股股東一起參加剩餘利潤分配。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資本的,可就第(2)項和第(3)項事項另行規定。

  (十一)交易轉讓及登記存管。優先股應當在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或者在國務院批准的其他證券交易場所交易或轉讓。優先股應當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集中登記存管。優先股交易或轉讓環節的投資者適當性標準應當與發行環節一致。

  (十二)信息披露。公司應當在發行文件中詳盡說明優先股股東的權利義務,充分揭示風險。同時,應按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或者提供信息,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十三)公司收購。優先股可以作為併購重組支付手段。上市公司收購要約適用於被收購公司的所有股東,但可以針對優先股股東和普通股股東提出不同的收購條件。根據證券法第八十六條計算收購人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比例,以及根據證券法第八十八條和第九十六條計算觸發要約收購義務時,表決權未恢復的優先股不計入持股數額和股本總額。

  (十四)與持股數額相關的計算。以下事項計算持股數額時,僅計算普通股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1)根據證券法第五十四條和第六十六條,認定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東的名單和持股數額;(2)根據證券法第四十七條、第六十七條和第七十四條,認定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

  三、組織管理和配套政策

  (十五)加強組織管理。證監會應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穩妥地組織開展優先股試點工作。證監會應當根據公司法、證券法和本指導意見,制定並發布優先股試點的具體規定,指導證券自律組織完善相關業務規則。

  證監會應當加強市場監管,督促公司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督促中介機構誠實守信、勤勉盡責,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十六)完善配套政策。優先股相關會計處理和財務報告,應當遵循財政部發佈的企業會計準則及其他相關會計標準。企業投資優先股獲得的股息、紅利等投資收益,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可以作為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投資優先股的比例不受現行證券品種投資比例的限制,具體政策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制定。外資行業准入管理中外資持股比例優先股與普通股合併計算。試點中需要配套制定的其他政策事項,由證監會根據試點進展情況提出,商有關部門辦理,重大事項報告國務院。

  國務院

  2013年11月30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55

小眾行業創業,怎樣通過推廣打開市場?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3/57631.html

小眾行業特點:創意、自由、有趣

小眾行業優點:用戶粘度大,細分市場潛力足

小眾行業難點:受眾面太小,營銷難度大

以下是一位高端旅遊定製行業創業者對師兄提出了自己的難題:高端旅遊定製行業如何進行推廣?「黑馬師兄」易游網創始人甄浩結合自己的行業經驗給出了細緻專業的解答,其他創業者也可以借鑑師兄的思考方式,進行創新哦!

【高端旅遊定製行業創業者 Julia】

問:

我們是一個專門策劃個人高端旅遊的工作室,以自由行為主。目前主要業務是日本線路和中東線路。為客戶量身打造個性化服務,在日本、中東等地提供全程一對一貼身服務。但是目前遇到的困難是宣傳不夠,也不知道如何擴大知名度,目前只是靠熟人口碑相傳。因為我們尚未有資格註冊正規旅行社(事實上我們並不想走旅行社的大眾業務線路),但正因此,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不夠,無法像一般旅行社那樣與客人簽訂正式旅遊合同,也無法承擔相應的風險。現在陷入一個僵局,到底該和旅行社合作,做一部分大眾低價路線呢,還是繼續堅持自己的特色,為高消費人群量身定做高端自由行套餐呢?

【易游網創始人 甄浩】

答:

第一個問題實際上如何去建立起他的客戶的市場問題。他做的這種高端定製這種產品,我認為明顯不適合大眾的推廣渠道,比如平面媒體或者淘寶、淘寶旅行。

我給提問者兩個參考:

1、國內做高端訂製比較不錯的攜程投資的太美,太美是做高端定製的會員,通過圈子來介紹,有一些門檻,比如資產、收入要到多少,這個門檻是來告訴我們這種服務的品質、我們能夠通過本身自身的客人的實力來篩出我們的目標。

2、像英國的Leaders,他們做的是特定群體,像律師、醫生、ceo這樣的一些客戶,我覺得這種也是很好的,可以和一些協會、社團去建立聯繫,這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提問者說現在有幾個產品線不錯,可以通過這些產品的優勢,去撬動這部分市場。

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就是兩個方式,第一做一些高端的會員,第二是做一些特殊的群體。

第二個問題,這是一個政策性問題。如果沒有旅行社牌照,你就無法跟客人真正的簽訂合同,也無法完成旅行預訂服務,所以無論如何先要有一個旅行社牌照,可以有一些變通的方法,可以租賃牌照或者找一個大的品牌合作,這個事情一定要做,不做的話從法律法規是違規的。即便你有了旅行社牌照,只要你做的特色、是和其他旅行社不一樣,這樣也是沒有問題的。並不是你有了旅行社的名義,就降低了服務的內容和品質,按提問者這種情況,可以選擇掛靠一個旅行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53

硬件創業如何打開海外市場?Golf Sense在美國年入2000萬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1/58508.html

ZEPP是一家中國創新硬件公司,卻在美國獲得了極大成功,並且進入了蘋果零售店,推出了針對高爾夫的“Golf Sense”。僅僅2012年一年,這個傳感器就在歐美地區36個國家走進了4000家門店和四大網上渠道商,賣出4萬套,收入近2000萬人民幣。而在2013年公司的業務加入了針對網球和棒球的傳感器之後,年銷售額則翻了一倍。i黑馬認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創業者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整個地球都當做自己的市場。i黑馬曾經接觸過不少做移動互聯網的公司,他們的海外收入也比國內收入多很多。本文轉載自《第一財經周刊》“這些體驗原本應該來自於真實世界,但是ZEPP的運動傳感器能通過它監測到的數據告訴你更多。”技術雜誌《連線》在2014年最新的一篇文章中針對ZEPP的產品這樣寫道。早在2012年4月7日,ZEPP就在全美蘋果零售店上推出了針對高爾夫的“Golf Sense”,通過傳感器硬件以及手機移動端的軟件配合,對高爾夫球玩家的動作進行捕捉,進而實現語音分析、揮桿動作分析、揮桿穩定性統計、揮桿動作模仿、與專業球員對比等各種訓練的功能。ZEPP可以說是一家沒有中文網站、辦公地址在矽谷、主要市場也是美國的“美國公司”,但其實無論是創始人還是研發團隊,大多都是中國人,並且都在北京中關村工作。ZEPP的創始人韓錚出生於1983年,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讀直博生,主修移動系統和無線傳感器網絡,他原本的職業規劃是畢業後就進入微軟工作。而在當時,韓錚認為,無線傳感器只能為Windows Mobile提供技術類支持,很難轉化成產品。但在那一年,iPhone 3Gs進入了中國市場,這讓韓錚覺得,自己學的專業可能有商業機會。於是他“翹掉”微軟的直博生項目,決定去創業。韓錚賣了一個專利,湊了六七十萬塊錢。他的第一個創業方向是遊戲傳感器,主要為一些大型遊戲開發硬件傳感器設備。韓錚做出了幾個原型機,也跑遍了大型的遊戲公司試圖建立合作關系。但是他發現,為大公司已經成熟的遊戲內容提供硬件是不現實的,大公司只會選擇更成熟的開發平臺,不會考慮創業公司,玩家也不會為了一款遊戲專門買個新控制器,而兼容很多遊戲又沒辦法根據遊戲做相應的定制化。總而言之,追著遊戲公司的內容做硬件不是一個靠譜的生意。2010年年初,公司成員先後離開,這一次創業宣告結束。但是,作為一個硬件愛好者,韓錚還是看好這個創業方向。“只是,不能做遊戲了,因為軟件的內容不能靠第三方來配合,要獨立開發,才能控制住。”就在為遊戲設計硬件配件的過程中,韓錚發現了傳感器的另一個方向:他曾經做過網球、高爾夫的遊戲Demo,覺得真實的運動場景里對動作的捕捉應該也有需求。而相比局限在一個屋子里玩的主機遊戲,真實運動的應用場景更廣、更靈活;加上iPhone 4的推出,iOS系統也支持更多的硬件配件,所以第二次,他選擇的方向是做iOS手機端的配件。韓錚對技術並不擔心,在微軟研究院的時候,他就很了解國內外各大研究機構、學校、公司對傳感器的研究進行到了什麽地步,對高速的運動計算之中的固有數學問題和算法也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我估計在我們推出運動傳感器產品之前,其他初創公司是沒辦法做出來的。”而在具體門類的選擇上,平時愛打網球的韓錚選了高爾夫:一是因為高爾夫是一項對動作精確度要求很高的運動,本來對於視頻、雷達之類的硬件的需求就比其他運動成熟;二是高爾夫球玩家的經濟消費能力比較強,產品價格哪怕高一點也能賣出去。韓錚也曾經考慮過足球、網球之類的大眾運動,但是這些門類的消費能力相對比較弱,就算有,也被知名運動品牌這些“大鱷”握在手里。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有沒有市場。這不是韓錚熟悉的領域,他對受眾市場以及產業鏈環節都進行了詳盡的調查。跑了不少高爾夫球場、訪問了許多高爾夫教練之後,他發現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里高爾夫球的核心玩家總數量不超過30萬,而他們對於運動輔助型工具以及智能手機的使用習慣都不是很好。畢竟,在中國高爾夫球更多被附加了商務社交的功能,而不是一項純粹的運動。而與此同時,韓錚研究發現,高爾夫球的美國市場總量是中國的100倍左右,而很多高爾夫練習者都會自己購買輔助型工具,比如綁手、綁腰的工具,這意味著一個無需引導就已經存在的市場。“當時我們就覺得,做中國市場一定會死得很慘,不如一開始就主要做海外市場。”看到了機會,韓錚申請成為了Apple Store的硬件開發者,並和前一家公司唯一留下來的工程師在2011年初做出了第一款Golf Sense的原型機。而正是在2011年初,蘋果公司針對2010年的WWDC大會內容在全球選了6個城市做“Tech Talk”技術講座,韓錚看到,北京這一站里有一場跟硬件有關的講座。之後的故事稍微有點傳奇:韓錚來到了這場講座上,發現現場的翻譯出現了點問題,就主動幫蘋果WWDC開發者關系的負責人做了些翻譯。這位蘋果的老員工問起了韓錚在做些什麽,聽完了韓錚的Demo,他邀請韓錚到美國總部做個演示。2011年2月,韓錚在蘋果總部做了演示,“效果還不錯”,之後就開始和蘋果北美在線零售商店的iPhone分支洽談進店和下訂單的具體銷售問題,而這才是真正問題到來的時候―談判持續了14個月。蘋果的采購方對Golf Sense的工業設計、軟件設計和包裝不斷地提意見,韓錚則不斷地改進。面對商業問題,技術男韓錚並不是親自上陣,而是也在中國專門招了做商務的人去談判,但是還是覺得不得要領,不知道做到什麽程度對方才能下訂單。無論是文化差異還是信任問題,僵持的狀況都讓韓錚覺得,必須得在美國找商務團隊了。通過一位融資顧問的介紹,韓錚在Google和NASA合辦的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園區里見到了美國人Jason Fass。Jason的履歷對ZEPP的困境似乎很有幫助,他曾任蘋果公司、Jawbone公司產品經理多年,精通商務談判和市場拓展―但是,他提出了兩個比較苛刻的要求:一是要一筆比例不小的股份,二是要當ZEPP公司的CEO。這讓韓錚多少有點苦惱,他考慮了半天,告訴自己“公司的發展每個階段需要對應的人,創始人不一定要從頭到尾都當老大”。於是他提出一個提案,請Jason先兼職3個月,如果做得好,“這個數字我們可以給,這個Title我們也可以給”。Jason獨自一人在美國做起了全部商務工作:他把所有成品都堆在自家的小車庫里,找自己的妻子做兼職秘書和客服。一方面去和蘋果采購方談訂單問題,同時還利用ZEPP自己的網站做些直銷和渠道拓展的嘗試。結果是,和蘋果見過兩次面之後,對方就真正給ZEPP的Golf Sense產品下了訂單,定於2012年4月正式上市;而通過直銷的反饋,Jason也給出了關於產品穩定性的調整方案,還把產品推向了百思買、亞馬遜之類的大渠道上。韓錚正式把CEO的位子讓給美國人Jason,自己則擔任CTO,他在矽谷為ZEPP註冊了分公司,招了近十個美國人專門從事商務工作。這個經歷給了他很多關於“本地化“的啟示:“如果你想做好海外市場,就真的要找個當地的商務團隊。因為對於當地人來說,這樣你就不再是他們眼中由中國的研發人員‘拼湊’起來的團隊,而是有本地辦公室、有本地人的一家‘美國公司’,這多少會讓人更信任:你的貨可以發過來,不會出現質量問題,並且可以有持續的維護。”韓錚補充說,“如果可以,UI設計、包裝設計最好也都找美國當地公司或美國認可的公司,來彌合審美上可能存在的差異。”在想通了商業的玩法之後,韓錚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產品的研發之中。ZEPP的北京辦公室共有22名員工,其中研發設計就有18個人。韓錚為金牌產品Golf Sense和之後開發的網球、棒球產品先後註冊了幾項國際專利,內容主要集中在高速運動識別和球類運動的識別等等,其中美國專利有4項,加拿大專利2項,澳大利亞專利2項。在專利公開之後,韓錚也遇到過“Copycat”。2011年2月第一次在Tech Crunch和蘋果發布Golf Sense 8個月後,就有公司抄襲他們的構想。之後韓錚曾經計算過,有計劃模仿他們的公司有8家之多,其中有6家美國公司,1家日本公司和1家香港公司。韓錚也想過用法律維權,但是後來看看那些號稱要出產品的公司,都是一些高爾夫行業里的傳統公司,臨時找了一些技術人員來研發產品,韓錚又覺得不足為懼了:“我們的速度更快,專利也只能解釋一部分技術問題,更多的細節,比如識別率、無線傳輸的穩定性、制造的精細度和工業設計等等,他們也學不來。要知道,中國人對於開發的能力還是很強的。”所以,韓錚決定保持“專利防禦性”的策略,如果有人抄襲就當作大家一起預熱市場,埋頭研發,不搞法律問題。另一方面的威脅來自行業“大鱷”。包括Nike在內的大佬們都聯系過ZEPP,希望拿到專利的授權,來進行合作。被大公司“看上”本來讓韓錚還有點感興趣,幾次接觸了下來,韓錚覺得這種合作可能會被“框進一個框里”,ZEPP想要發展,還是要靠自己的品牌。這也讓韓錚開始籌劃對ZEPP品牌的重新宣傳,因為金牌產品Golf Sense太火,在推出網球、棒球的新產品之後大家都不知道它們隸屬同一個品牌。“等品牌強勢了,我們再轉往大眾品類,比如足球、籃球拓展也有可能了。”而品牌對ZEPP更為重要的意義是:社區。雖然ZEPP目前作為純粹的硬件公司,盈利模式相對比較清楚,產品也賣得不錯,但是用戶的基數還是太小。如果能把後續數據的使用價值發掘出來,提供一些線下的服務,甚至是組成ZEPP品牌自己的社區,這條運動傳感器的產業鏈才能真正跑起來。ZEPP在2013年2月拿到了君聯資本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B輪投資也即將引入,新的資金將會被用來研發新品類的產品以及擴張團隊。目前讓韓錚最為擔心的是,在這個獨立闖關、沒有任何參照公司的商業世界里,任何新的品類和新的商業模式能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他只能像最開始做Golf Sense一樣去“猜”用戶需求和市場,並且繼續快速地試錯。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婁曉晶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84

監管層發文要求補充資本 券商加槓桿空間打開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2980910

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13日向證券公司下發通知,要求券商在12月31日前向中證協報送未來三年資本補充規劃。

  有券商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此前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已經召開過內部會議,表達了對券商加杠桿的鼓勵態度,當時也透露稱將在近期要求券商上報資本擴充計劃。

  一家券商的非銀金融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資本擴充計劃本質上就是加杠桿計劃,需要考慮目前有多大的融資空間,以及未來通過何種方式去融資等。“加杠桿方式有很多,券商各有優勢。”該人士稱,加杠桿有風險,券商需要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各家券商工具創新能力不同,可以調配的資源有差異。他預計,在加杠桿的過程中,證券公司會出現較大分化。

  年底為限

  13日晚間,中證協發布《關於證券公司報送資本補充規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券商資本補充規劃的內容提出詳細要求。

  中證協要求,各證券公司對資本管理和補充給予重視,年內必須通過經董事會批準的三年資本補充規劃。根據《通知》,券商必須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向中證協報送切實可行的未來三年資本補充規劃

  具體而言,要求三年內要將資本至少補充一次,部分資本實力較弱或資本實力與業務規模不匹配的公司應在一年內補充資本一次。

  同時,要求證券公司資本補充規劃要與公司戰略定位相結合,與改善公司治理和股權激勵相結合,與創新業務發展相結合,與客戶結構相結合,與風險管理水平相適應。

  根據《通知》,證券公司需要提交的資本補充規劃至少需要包括:公司的資本政策、內部資本充足目標,規劃期內預計的資本占用和資本需求,資本補充觸發條件,資本補充工具和資本補充渠道的可行性分析,對資本充足性和資本質量可能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因素。

  另外,還中證協要求證券公司對內部資本充足進行科學評估並健全資本補充機制,確保業務規模與資本實力相適應。

  加杠桿有空間

  事實上,證監會此前已經通過多種方式傳達出希望券商補充資本、擴大杠桿。9月19日,證監會曾發布通知鼓勵證券公司進一步補充資本,並表示將清理取消有關證券公司股權融資的限制性規定。

  方式上,鼓勵證券公司通過IPO上市、增資擴股等方式補充資本,以確保業務規模與資本實力相適應,公司總體風險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為了鼓勵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IPO上市,證監會決定取消“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良好的成長性”兩項額外審慎性要求,並簡化有關程序,提高IPO上市監管意見書的出具效率。

  同時,證監會還表示將適當降低持股5%以上入股股東及信托公司、有限合夥企業入股證券公司的要求,並對入股股東長期投資規模不再做出要求。證監會也鼓勵證券公司通過利潤留存補充資本,並支持證券公司探索發行新型資本補充工具,如優先股、減計債、可轉債等。

  此外,對於資本實力不足、風險覆蓋率(凈資本比風險資本準備)低於200%或者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低於120%(2015年6月30日前低於100%)的證券公司,證監會要求其杠桿倍數(總資產比凈資產)不得超過5倍。

  “當時雖然是從‘反面’提到了一個5倍的概念,但這是證監會領導表態當中第一次提到券商的杠桿可以做到5倍。”前述分析師對本報表示,目前券商普遍杠桿倍數在1.5到2倍,如果將客戶保證金業務部分納入,目前券商最高的杠桿倍數也只有3倍,“加杠桿的空間還很大”。

  另外有業內人士告訴本報,從監管層目前的態度來看,大型優秀券商將杠桿倍數做到8倍也是可以允許的。

  不過也有證券業內人士表示券商擴充資本、提升杠桿是市場化行為,杠桿提升隨之也會產生風險的擴大。

  “市場風險小,券商自然敢放杠桿,現在讓做也不敢做。”一家券商風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擴充資本是必要的,但是太高的杠桿倍數預計短期也不會出現,證券公司內部控制程序會對風險和收益作出權衡。$中信證券(SH600030)$ $海通證券(SH600837)$ $華泰證券(SH601688)$ $光大證券(SH601788)$ $國元證券(SZ0007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87

【專欄】外匯占款減少打開了央行的“百寶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397

本文作者浦發銀行宏觀分析師曹陽,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年初以來,央行和整體金融機構口徑統計下的外匯占款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6月和9月央行口徑的減少金額分別達到867和134億元,8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了311億人民幣。市場觀點認為這意味熱錢的持續流出,並帶來國內流動性緊縮壓力。我們的看法與之不同,匯率雙邊波動帶來私人部門本外幣再配置、央行對外匯市場幹預形式的變化是更重要的原因,這也意味著央行政策調控工具使用將由數量型過渡到價格型。

我們對於外匯占款變化分析的結論大致如下:第一,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減少並不意味著資本外逃。從2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來看,證券投資當季的凈流入仍達146億美元,顯示國內風險資產對外資仍較有吸引力,國內非金融機構增持外匯的原因在於多元化資產配置、增加對外直接投資和股權投資等。第二,商業銀行開始分擔央行的外匯儲備壓力,這反映為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減少得更多。第三,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增減將不再有太多的指示意義。導致該指標作用下降的原因至少在以下三方面:人民幣在貿易、金融交易結算中使用增加、私人主體持有外匯意願提高,央行在外匯批發市場的主動幹預等。因此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將不再簡單等同於資本的跨境流動。

外匯占款的減少意味著流動性緊縮嗎?未必如此。我們認同大部分情況下,外匯占款減少會帶來流動性緊縮。第一,企業、個人增持外匯資產行為會減少M2;第二,商業銀行從央行購匯會減少超儲率。但是央行仍有能力在銀行間市場進行較多對沖,比如通過SLF、SLO和減少正回購來調節短期流動性,進而增加商業銀行的超儲率;也可以通過定向降準、PSL等來提高商業銀行的信貸擴張能力。因此僅將外匯占款回落理解為流動性收緊是片面的。

這也將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的改變。外匯占款減少可以增加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降低被動使用提高準備金率之類數量型工具控制流動性的必要。從新的貨幣政策框架來看,我們傾向於央行可以同時建立以利率、匯率為代表的合意的價格區間走廊。央行可以在外匯批發市場進行幹預,通過與商業銀行進行外幣交易影響匯率:當央行意圖使人民幣匯率走強,拋售外匯時,會引發銀行超儲率的下降,帶來貨幣市場流動性趨緊,這時通過公開市場的逆回購、SLF等形式的操作可以為銀行提供資金,對沖外匯市場幹預的影響。反之央行試圖引導人民幣匯率走弱,亦只需反向操作。

概而言之,各種從總量到結構的各種貨幣政策操作工具猶如哆啦a夢的百寶箱,央行將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短期本外幣市場的流動性變化,過度擔憂美聯儲升息帶來資本外流、基礎貨幣投放失速風險似乎是沒有必要的。

年初以來,央行和整體金融機構口徑統計下的外匯占款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6月和9月央行口徑的減少金額分別達到867和134億元,8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了311億人民幣,而9月份的增加亦僅有11.4億元。市場觀點認為這意味著熱錢的持續流出,並帶來國內流動性緊縮壓力。但筆者認為外匯占款新變化反映了匯率市場化的影響,也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框架可能正在發生改變。

從歷史情況來看,2001年中國加入WTO成為世界工廠後,貿易盈余大幅擴張;2005年後,人民幣匯率開始趨勢性升值帶來資本流入,以上兩個方面帶來外匯占款大幅增加。單邊升值預期下私人、商業銀行與央行進行單邊售匯,帶來境內基礎貨幣擴張和流動性增加。在此背景下央行更多通過上調準備金等數量化貨幣政策進行對沖。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國際資本流動更加複雜,美國QE、歐債問題加大了外匯占款的波動。其中11和12年下半年  “歐債危機”加劇引發外國投資者風險偏好回落,進而帶來中國的資本流出壓力,這反映為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環比大幅回落。

今年6月和8月,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環比減少金額再度高達882億和311億人民幣,市場擔心海外資金再度從中國大幅流出。但是今非昔比,筆者不認為這是由資本外流所致,匯率雙邊波動帶來私人部門本外幣再配置、央行對外匯市場幹預形式的變化才是較為重要的原因,這也意味著央行政策調控工具使用將由數量型過渡到價格型。

具體來看,國內外匯占款的產生主要在兩個層面:其一是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和央行)的外匯占款,主要反映企業、私人等非金融機構在外匯零售市場的交易;其二是貨幣當局的外匯占款,主要反映國際儲備頭寸變動,交易大多發生在外匯批發市場。年初以來外匯占款數據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央行口徑外匯占款波動大幅增加,在1季度累計增加了7879億,占到金融機構總增量的104%,但6、7月份出現持續減少;第二,2季度後金融機構整體外匯占款環比增長下滑明顯,其中5月僅增加了375億元,在6和8月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負增長。以上現象並非獨立,而是相互關聯的,央行2月在批發外匯市場購入美元的幹預,使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大幅攀升,此後人民幣匯率在隨後3個月的貶值改變了投資者單邊升值預期,他們開始增持外幣資產,從而導致整體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回落。這一結論分別在私人外匯存款和商業銀行的儲備資產數據中得到體現:一方面,個人、企業等私人主體的持匯意願大幅提高,如外匯存款增速大幅攀升,余額同比增速從13年12月的7.9%大幅上升為14年8月的43.6%,同時用銀行代客結匯與涉外收入之比來的結匯率從1月的66%下降至5月最低的52%;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增加了外匯備付,資產負債表中海外資產在3到6月大幅增加了6390億人民幣,遠高於先前年份同期水平。

對年初以來外匯占款的數據分析,筆者有三點結論:第一,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減少並不意味著資本外逃。從2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來看,證券投資當季的凈流入仍達146億美元,顯示國內風險資產對外資仍較有吸引力,同時國內非金融機構增持外匯的原因在於多元化資產配置、增加對外直接投資和股權投資等。第二,商業銀行開始分擔央行的外匯儲備壓力,這反映為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減少得更多。根據筆者測算,商業銀行在2季度增加外幣資產850億美元,這緩沖了央行外儲的增加壓力。我們理解商業銀行增加“緩沖庫存”的原因在於外匯零售市場的管制進一步消除使得企業、個人的外匯交易更加頻繁、規模趨於增加,同時匯率的雙邊波動性降低了商業銀行持匯成本、減少了會計核算時的匯兌損失。第三,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

增減將不再有太多的指示意義。導致該指標作用下降的原因至少在以下三方面:人民幣在貿易、金融交易結算中使用增加、私人主體持有外匯意願提高,央行在外匯批發市場的主動幹預等。因此央行口徑的外匯占款將不再簡單等同於資本的跨境流動。

外匯占款的減少意味著流動性緊縮嗎?未必如此。筆者認同大部分情況下,外匯占款減少會帶來流動性緊縮。第一,企業、個人增持外匯資產行為會減少M2;第二,商業銀行從央行購匯會減少超儲率,帶來銀行間流動性趨緊。但是央行仍有能力在銀行間市場進行較多對沖,比如通過SLF、SLO和減少正回購來調節短期流動性,進而增加商業銀行的超儲率;也可以通過定向降準、PSL等來提高商業銀行的信貸擴張能力。因此僅將外匯占款回落理解為流動性收緊是片面的。

這也將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的改變。外匯占款減少可以增加央行貨幣政策獨立性,降低被動使用提高準備金率之類數量型工具控制流動性的必要。從新的貨幣政策框架來看,我們傾向於央行可以同時建立以利率、匯率為代表的合意的價格區間走廊。央行可以在外匯批發市場進行幹預,通過與商業銀行進行外幣交易影響匯率:當央行意圖使人民幣匯率走強,拋售外匯時,會引發銀行超儲率的下降,帶來貨幣市場流動性趨緊,這時通過公開市場的逆回購、SLF等形式的操作可以為銀行提供資金,對沖外匯市場幹預的影響。反之央行試圖引導人民幣匯率走弱,亦只需反向操作。

在分析框架加入外匯零售市場後可能略微複雜,我們認為銀行和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做市商職能,將成為匯率、利率價格波動的減震器。比如非金融企業增持外匯意願提高時,金融機構可以將自有外幣頭寸出售,並結合對未來匯率走勢判斷、自身外幣頭寸對沖能力來決定是否與央行進行購匯交易。目前以上的交易環境已經具備,如人民幣匯率波動增加,使金融機構持有外幣意願提高,外管局引入了券商、保險、信托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新的外匯交易主體,增加了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

近日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講話中表示,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貨幣政策要從數量型為主向價格型為主轉變的思想。在新的框架下,僅以數量型工具來判斷貨幣政策的松緊無疑將是失真的,比如未來需要結合央行在外匯批發市場操作來綜合考慮公開市場央行的正逆回購的行為、考慮外部流動性時,需要在貿易盈余基礎上加入資本流動,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本幣結算影響。某種意義上,我們理解央行在本外幣市場的操作構成了一個短期流動性管理的黑箱,利率、回購利率這些價格信號才反映央行最終的貨幣政策意圖。

概而言之,筆者認為各種從總量到結構的各種貨幣政策操作工具猶如哆啦a夢的百寶箱,央行將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短期本外幣市場的流動性變化,過度擔憂美聯儲升息帶來資本外流、基礎貨幣投放失速風險似乎是沒有必要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72

“金融新貴”安邦意外舉牌 民生銀行 “打開巨大想象空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40

金融業“新貴”——安邦集團繼去年天量大宗交易舉牌招商銀行後,再度舉牌上市銀行。

民生銀行12月1日晚間公告稱,截至11月28日,安邦保險集團及其下屬公司合計持有該行A股股票共計170203萬股,首次達到民生銀行總股本的5%,由民生銀行第六大股東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

按照港交所披露易數據,劉永好通過新希望集團等共持股近6.67%仍為第一大股東,但安邦在《簡式權益變動公告書》明確表示“擬於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

按11月28日民生銀行A股收盤價7.33元/股計,安邦共斥資近58.6億元進行增持。值得註意的是11月28日,民生銀行A股放量大漲,當日漲幅8.59%。但本周一民生銀行股價下跌1.91%,收於7.19元。

新財富銀行組第一名、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在報告中將民生銀行股票目標價上調至10.03 元,對應15 年1.2 倍PB,現價空間40%,給出增持評級

QQ圖片20141202091803

邱冠華指出安邦保險舉牌民生銀行完全超市場預期,打開巨大想象空間(業務空間和股權空間)。

業務方面:參照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對平安銀行的存款(直接和間接)拉動就不難理解,作為一家總資產達到7000 億元的保險集團,安邦保險亦有望對民生銀行貢獻相當可觀的存款。除此以外,業務聯動、業務創新亦有望產生良好示範效應。

國泰君安還指出,安邦和舉牌民生還帶來了巨大的股權想象空間,綜合有七方面:

①民生銀行是唯一一家沒有真正控股股東的上市銀行;

②新浪財經2014 年11 月12 日報道安邦保險擬於2015 年啟動香港上市;

③安邦保險正在加速完善金控集團拼圖;

④保險公司資金實力雄厚;

⑤安邦謀求招商銀行董事會席位未如願;

⑥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只有微弱優勢;

⑦中民投與民生銀行高管淵源深厚。產生巨大想象空間:安邦、老股東、潛在股東將如何應對?

但是國泰君安也提示了風險所在,例如安保保險舉牌民生銀行被監管層強制叫停。

安邦集團作為保險業的“土豪”近年來大動作頻繁,根據安邦近幾年的布局,其打造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團的目標恐怕是其大手筆購入銀行股的初衷

成立於2011年6月28日的安邦保險,在2012年底時總資產規模達到5100億元。另據其官網最新數據,安邦保險目前總資產規模已達7000億元。縱觀安邦保險目前的版圖架構,包括了產險、壽險、健康險、養老險、國內資產管理公司、香港資產管理公司、保險銷售、保險經紀、成都農商銀行、邦銀金租、世紀證券。

如果說去年安邦保險還只是保險圈的一匹“黑馬”,經過先後舉牌招商銀行、金地集團、收購華爾道夫酒店和比利時FIDEA公司,如今的安邦保險集團已聲名大噪,成為金融圈的一匹“黑馬”。

公開資料顯示,安邦集團目前擁有財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銀行等多種業務,是一家綜合性保險集團。集團網絡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3000多個網點、2000多萬客戶以及海外資產管理公司。除了對保險全牌照的布局,安邦保險對銀行、租賃、券商、信托的收購亦一城連著一城。

在大手筆收購的同時,安邦保險已在安排融資事宜。今年11月,有消息稱,安邦保險將最早於2015年啟動在香港的IPO(首次公開發行),融資規模在20億美元,這是繼2012年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之後,香港市場第二大保險公司的IPO。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