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家廚坊:坑口往昔

1 : GS(14)@2012-05-04 23:41:4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4/86022
由巿區開車走清水灣道向大澳門走,右邊有一條小路,叫做銀影路,沿斜路可以一直通到將軍澳坑口區,半山坡中有一間舊電影廠,叫做「清水灣電影製片廠」。五十年代開始,是電影公司長城、鳳凰、新聯的全盛時期,拍了很多電影,也擁有不少受歡迎的大明星,那時的清水灣片場,日夜燈光輝映,好不熱鬧。
我們那時很年輕,在電影公司受訓及工作,片場地方大,新鮮事物多,上班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好不容易等到黃昏收工,一班人拿着大光燈和水桶,由小路走到坑口灣去捉蟹,那時的銀影路只通到片場門口,去坑口就必須走小路。七十年代前的坑口,是個滿是石頭和泥濘的泥灣,對出的地方就是海,退潮時泥灘上可以拾到很多蟹,大小都有,一晚收穫有好幾桶。然後回到片場找個大鍋把蟹用水煮熟,就地解決。吃完之後已是午夜,大家迅速毀屍滅跡,乖乖地回宿舍睡覺,明天還有早班拍戲通告呢。
現在的清水灣片場還在,已經好久沒有再拍電影,幾座攝影廠靜靜地留在那裏,好像在等待着甚麼。山下另一邊,坑口是滄海桑田,海和泥灘都沒有了,代替的是高樓大廈,幾十萬人遷入將軍澳,坑口只是其中一個區。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方曉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131

陳家廚坊:胡同的故事

1 : GS(14)@2012-05-10 00:12:5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09/87732
九十年代,我家老陳調任中國IBM工作,於是就在北京有了個家,一住五年。在北京住的日子生活得很精采,京城深厚的文化氣息,時刻透露着古老、端莊和大氣,要選我最喜愛居住的城市,那一定是北京。我喜歡遊北京的胡同,「胡同」這個名稱,也只有在北京才用,據說來源是金人和元人的蒙古語系,稱城鎮為「浩特」,例如呼和浩特、二連浩特,而「胡同」就是「浩特」的變音。
北京城的胡同,名字十分精采,如翠花胡同、金魚胡同、櫻桃胡同、棉花胡同、雀兒胡同、手帕胡同、大盆胡同、口袋胡同、劈材胡同、屎蝌螂胡同、梯子胡同、石碑胡同、吉祥胡同、安福胡同、延壽胡同、鴉兒胡同、豬尾巴胡同等等。
人名、物名、動植物名,以及動作都齊備,彷彿在訴說着千絲萬縷的過去。其中有條東昌胡同,位置在東四路往南,它原來叫做東廠胡同,是明朝特務機構東廠的舊址,是一條有着恐怖歷史的胡同。東廠由明皇朱棣設立,手法殘忍至極,惡行史無前例,酷刑包括刺心、斷脊,還有甚麼紅繡鞋、銅喇叭,反正就是用各種變態刑罰,把人整得死去活來,後來很多電影和電視劇都有借用東廠這題材,不過,我相信內容的可怕程度,遠比不上真實的東廠故事。

方曉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238

陳家廚坊:長壽麪

1 : GS(14)@2012-05-17 00:15:5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516/90281
老朋友六十歲生日,兒子媳婦為他搞個壽宴,世姪問我是否一定要上壽麪,我告訴他,壽麪就是延年益壽的意思,老爸甲子壽辰,當然應該有長壽麪,但不一定是在晚宴上。我告訴世姪,其實要盡孝道,按古代習俗,就應該是早上老人家起床後,由後輩親手煮一碗長壽麪給他吃,以示長壽的祝願。結果那天壽宴上,只見壽星公滿場飛,開心到笑不抿嘴,告訴我兒媳早上煮長壽麪孝敬他。世姪向我致謝多得方姨教路,原來想要哄父母開心,只是煮一碗麪那麼簡單,珍貴的是那份心思。
關於長壽麪還有一個故事,相傳漢武帝又迷信又怕死,有一天,他與大臣們聊天,議論到壽命的長短,有人說根據相書中所說,人的臉上人中位置生得越長,壽命也就越長,如果人中長一吋,此人就可以活到一百歲,漢武帝深信不疑,只恨自己人中生得不夠長。
東方朔聽到後大笑,說如果這樣算起來,那麼彭祖活了八百歲,他的臉豈不是很長了,大家聽了都大笑起來。
為了表達長壽的祝願,因為臉即面,而面與麪同音,麪的形態又長又軟(遠),於是就以吃麪來為人祝壽,後來漸成了生日要吃長壽麪的習俗了。

方曉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05

陳家廚坊:小樽八角魚

1 : GS(14)@2012-06-30 17:55:4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629/106923
我們日本為食自駕遊到了小樽市Otaru,來小樽除了指定動作到運河區一遊之外,我們主要為小樽的特產八角魚而來。這是真正稱得上「特產」,因為此魚只應小樽海域有,也只有在小樽才吃得到。我們的書《天天吃海魚》介紹了幾十種食用海魚,其中有一種角魚,香港每年四月左右就買得到,角魚味道鮮美,但樣子很醜陋。小樽的八角魚,比香港的角魚更「樣衰」,頭尖額窄,全身烏黑,還長着兩只無比大的鰭,像一隻濕水黑蝴蝶,全身處處起稜角,樣子非常邪惡。
我們本來計劃到小樽一間叫八角魚專門店的餐廳吃飯,打電話去訂位,才知道已關門大吉,火車站的旅遊資詢處知道我們為吃八角魚而來,便介紹我們去附近的三角巿場。三角巿場就在火車站旁邊,是一個規模不大的海鮮巿場,不過特別之處是每間海鮮店都附有簡單的餐館,以方便遊客。我們首先要了三條八角魚做刺身,去掉了尖頭尖尾和大魚鰭,能切出來的肉不多。八角魚是白肉魚,味道比較淡,口感像鯛魚,見識一次已足夠。我們還吃了一只三公斤的活雪場蟹,一半燒烤一半蒸熟,鮮味無比,果然名不虛傳,再加上美味的紫海膽,小樽之行滿足矣!
方曉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06

陳家廚坊:到元朗買雞吃雞

1 : GS(14)@2012-07-26 15:45:1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726/115681
住在巿區的香港人,買雞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到舊式街巿買活雞,一是到超巿買冰鮮雞,活雞價錢貴,選擇不多,供應量少。冰鮮雞的選擇,其實也是隨着不同的超市,買不同牌子的冰鮮雞。普通的冰鮮雞,一般重量是1公斤至1.2公斤重(淨光雞),屬於細隻的雞,雞味還未養出來,主婦嫌它「冇雞味」,而且肉質較「削」,優點是購買方便。
朋友發現元朗的同益街市附近的元朗新街,街邊冰鮮雞檔賣的都是大隻的雞,很新鮮又有雞味,肉滑而不「削」,我們在巿區很少見到,有個別超市有售類似大雞,但價錢比元朗貴50%或以上。朋友住在新界,來我家吃飯就特意開車去元朗新街買兩隻大雞,來我家讓老陳即做豉油雞,一隻趁熱吃掉,一隻打包回家。
不難發現,近年元朗以吃雞作招徠的餐館越開越旺,有傳統的雞粥店,有川式辣雞鍋,有吃雞專門店,以一個地區而雞餐館為數之多,應為港九之冠。
我們偶然發現有一家好吃的雞,在元朗建德街25號,叫做「過橋麵檔」,本來主打是車仔麪,但他們的霸王雞和鹹雞都做得不錯,結果多數食客都為吃雞而來。雞飯套餐份量很足,年輕人吃得滿足,我等不惑之年,就可兩人分食了。
方曉嵐
逢周三至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