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用好習慣對抗爛環境 做好十件事 有錢有自由 征服股海


2013-08-05  TWM  
 

 

你今年幾歲?你工作幾年了?你有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元了嗎?

《今周刊》「三十世代財力大調查」發現,平均工作至少已達六年時間的三十世代,卻僅有五成的人有第一個一百萬元。其實,不論你幾歲,只要做好十件事,也能坐享財富自由的好日子。

撰文‧施禔盈、楊寶楨

打開報紙,負面新聞天天上演,經濟成長率下修,一舉破三%;同時,受到景氣復甦力道疲弱影響,去年工業及服務業有調薪廠商為近三年新低……。

薪資十幾年來漲不動、物價下不來,又碰到爛環境,年輕人存錢速度肯定像烏龜漫步。

《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所進行的「三十世代財力大調查」發現,三十世代(三十~四十歲)有一半的人已經存下第一桶金(一百萬元),而且多半落在三十至三十三歲之間;但是同時卻有另一半的人,還在為他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元奮鬥。

值得注意的是,躋身「百萬富翁」的年輕人,竟有逾半數已晉升為「兩百萬俱樂部」會員,而花費的時間比第一個百萬快了近兩年;看來,三十世代財力已呈現M型化的趨勢。

至於還沒有第一桶金的「敗族」,對於未來要存上一百萬元這件事情,似乎頗沒有自信,一五.八%的人表示應該要到四十歲過後,第一桶金才會達陣;更有高達二一.六%的人,認為要存到第一桶金那可真是「遙遙無期」啊!

其實,財富自由之路,並不難走,只要多一點好習慣的養成、多一點知識的堆疊、再多一點態度的調整,你就能夠不為金錢煩惱。從花錢、存錢、投資三大面向,我們提供你一定要知道的十件事,做好、做對這十件事,環境再爛,你也可以脫穎而出!

花錢必知 不胡亂血拚 只買二手車第1 件事:不花大錢買不會增值的東西有一輛拉風的車,很棒!有一個名牌包,很讚!不過,這兩樣都是屬於「不會增值」的資產,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子江提到,新車一旦落地馬上就打八折,所以即使到現在已躋身財富自由階層,他都不曾買過新車,只買開過二、三年的「二手貨」。

「可能汽車是很多人覺得重要的東西,但新車對財務的減損很大,所以買二手車是最聰明的作法。」楊子江強調,倘若手上有一筆大錢,買股票、買房地產都可以,因為這些是屬於「會增值」的資產,「就是千萬別買新車。」《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一書也不斷提醒:想要有錢,就別做傻事,傻事之一就是買新車。書中一位身價百萬美元的單親爸爸魯斯.培瑞提到,只要看對方開什麼車,就知道他夠不夠聰明。這位富爸爸還指出,只要價錢買得好,甚至可以在開過一、兩年後,再用當初購買的價格轉手賣掉,達到「零」花錢的境界。

第2 件事:不因小錢、折扣而亂買大賣場發出的DM是許多婆婆媽媽的最愛,因為上面有好多折扣品項,「買到就賺到」。但想一想,為了省那幾塊錢,結果搬了一堆用不完,甚至不需要的東西回家,這是賺到嗎?

美麗多金的「理財女王」何麗玲提到,她絕對不隨便去大賣場,一旦進到大賣場,必定是有需求,而採購前也一定先列好清單,並且只買清單上的東西。

至於有致命吸引力的「百貨公司周年慶」,被大家視為一年一度血拼的「好時光」,但真的應該把握這樣的好時光嗎?周年慶最常祭出「滿五千元送五百元」的好康,於是為了拿到五百元禮券,可能本來只想買四千元的東西,結果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六千元,而為了不讓額外的一千元歸零,只好再另外多花個四千元!

計畫買四千元的東西,膨脹為一萬元,只為了拿一千元的禮券,而且是有使用期限、須在指定地點消費的禮券,大家似乎還心甘情願。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贈品或紅利的行銷手法,知名部落客楚狂人就提到,很多人都會因為贈品或紅利而多買了並不需要的東西,有些人會辯解說:「東西真的很便宜,不買很痛苦;而且這些其實都只是小錢而已,應該沒差吧!」「錯了,東西再貴,只要是必需的都不算浪費;東西再便宜,只要是沒必要的都算浪費;再說,東西再便宜,也不如不買來得便宜。」楚狂人強調,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十億元很大,一元很小,但是十億元也是由一元、一元組成的。「『財神爺不會眷顧不在乎小錢的人』,記得貼在螢幕上提醒自己。」第 3 件事:收入減掉儲蓄等於支出這是老生常談的理財準則,但到底該存多少呢?有標準答案嗎?怪老子蕭世斌認為,大家應該先了解自己的花用額度,方法是做出預算,可根據過去的收據或發票釐清每月的支出,進而算出每月可儲蓄的金額,然後一拿到薪水便把該儲蓄的錢存起來。如此,就不容易隨心所欲地花用,當然可以做出聰明消費的行為。

目前年薪兩百萬元的保險公司業務張嘉珉,人生經過一番折騰,從背債出發,如今算是苦盡甘來,不過,她儲蓄的態度從無動搖。而為了不挑戰人性,一領薪,她就把薪水轉到保險扣款及基金投資帳戶,日常花用的帳戶只留兩萬元,「因為領完就沒了,所以花錢時一定會收斂。」存錢必知 不論賺多少錢 存下來的才算第4件事:設定目標,才有動力「經營之神」王永慶曾經說過:「賺多少錢都不是你的錢,存下的每一塊錢才是你的錢。」但要怎麼存得住、存得有效率?「目標」存錢法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什麼是目標存錢法?就是要立下明確的「目標」,例如一直想去歐洲玩一趟,但需要十萬元大洋,那就把這個夢想轉換成「目標」,開始往十萬元的存摺數字邁進。

為什麼訂定存錢目標這麼重要?因為有目標就有存錢的理由。這就像一個人要去旅行一樣,總要先想好目的地,然後才會開始計畫如何到達目的地、要玩哪些景點。沒有目標的存錢計畫容易半途而廢,就像沒有目的地的旅遊規畫一樣,經常難以成行。

第 5 件事:養成記帳的習慣「基金定期定額教母」蕭碧燕小時候家裡很窮,每到晚上,她的母親都會坐在家裡唯一的一張桌子前,不停地撥打著算盤,反覆算來算去,後來她才知道媽媽是在斤斤計較花費的每一分錢。

「是這樣每天記帳、結算、控制,才能用爸爸微薄的薪水養活一家十口。」學習媽媽的記帳好習慣,蕭碧燕自一九七八年上台北念大學,就開始天天記帳,至今不間斷。她的作法是有系統地將收入及支出分門別類,如收入分為薪資、獎金、其他(因當時有兼家教及兼課);支出則分為食、衣、住、行、育、樂、其他;因此,她能充分掌握並分配家中所有開銷及儲蓄。

蕭碧燕提到,她人生的幾個重大目標,包括全家人完善的保險、買房子、存退休金等一個個達成,靠的不是薪水有多優,外快有多少,而是母親留給她的「記帳」好習慣。

第 6 件事:賺多要存更多成大會計系教授王明隆的老家,在基隆從事布店生意,從小看著父母勤儉持家,因此他早認定,賺錢就是要存下來。「從我幼稚園的時候,爸媽就一天給我兩毛錢,一周總共可領一.四元,但是如果每天都不領,周日就會一次給我兩元!」父母「別急著吃掉棉花糖」的策略,竟讓王明隆從小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王明隆一直到了讀大學,雖然家中依然會提供零用錢,但他還是習慣存起來,同時也去打工增加收入。「暑假我會去工讀,學期當中也會在學校的游泳池當救生員,為了要省點錢,還去學校餐廳洗碗,因為那邊除了有工資領,吃飯更不用錢!」只要有賺錢或省錢的機會,他早已習慣「不放過」。

美國理財大師大衛.巴哈(David Bach)曾指出,大部分收入大幅增加的人,會穿得越來越體面,開的車越來越名貴,用餐地點越來越高級,旅遊方式越來越花錢,但這些人卻不是越來越富有。為什麼?因為賺多、花多,是一般人的「習慣」,卻絕對不是好習慣,賺多也要存多,這樣才會越來越有錢。

磊山保經首席顧問李佳蓉就提到,存錢不能硬邦邦地以比率來做,舉例來說,月入三萬元可能可以存下二○%,但當月入六萬元時,不能只要求也存下二○%就好;也就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程度,不能跟著收入增加同比率拉高,「維持一般的生活品質,這樣賺的錢雖然只多三萬元、為原來的一倍,但存下來的錢卻可以多上好幾倍,例如原本存六千元,現在存三萬元,存錢的比率即為原來的五倍。」投資必知 做好功課 別不懂裝懂第 7件事:不懂的千萬不要碰電視名人于美人的理財經歷與轉折是這樣的,過去跟會、然後漫無目的地買股票,到現在只做定存,並開了一家經紀公司。為何過程會不斷調整?因為她體認到,「不懂不要碰」的硬道理。曾經投資基金失利的藝人曾國城,更是有感而發地表示:「不懂的事情真的不要隨便碰!」「不懂不要碰」是鐵的原則。不善打網球的人,會去找尋自己在行的運動;外出旅行,多半人會拿著旅遊書研究一番。但奇怪的是,碰上股票就不一樣,一般人不願下工夫,只想聽消息,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就曾說過:「天下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投資股票,卻不了解所買的上市公司。」問問自己,是不是經常在做這最糟糕的事情?

第 8 件事:投資,越簡單越好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智慧的人把複雜的事做簡單,愚蠢的人把簡單的事弄複雜。」「複雜局面,簡單投資」是投資人應該要把握的重點,而所謂的簡單,指的是投資工具簡單、投資策略簡單。凡事要求「抓重點」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就點出,現在市場資訊不是不足、而是太多;正因為如此,造成投資人面對市場的變動,經常處於太恐慌與太興奮的情緒中。「過度解讀」的結果,就容易犯了「簡單複雜化」的毛病。

看看全球首富巴菲特是怎麼賺錢的。窩在偏遠的故鄉小鎮奧馬哈,房間裡只有幾樣東西:年報、報紙資料,以及電話。而巴菲特買股票的操作策略也是再簡單不過了:買「便宜貨」,然後持有,等到變貴時再賣掉。簡單的三步驟,卻成為最大的力量。

第 9 件事:養出聰明投資腦除了錢財方面的投資很重要之外,自我投資也不可或缺,「不要吝嗇花錢去學習,唯有學習才能讓自己升級轉型,才有更多的人力資本,未來也才有辦法從事附加價值更大的事業,像我每個月的購書費用,至少都是兩三千塊錢起跳!」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認為,買書與看雜誌都是重要的知識來源,透過一本書反覆咀嚼字裡行間的弦外之音,才能增長功力。

而他認為,學習投資理財應該從經濟學開始,這樣才能讀得懂報章雜誌上的一些專業術語。「也許一般經濟學的教科書較難消化,那就找尋與自己對味的書籍,一定能找到,也一定要閱讀,有了經濟的底子之後,理財上自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實上,成功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質,那就是專注。《股市大贏家》作者陳進郎,從門外漢到身價數億元的過程,是天天睡前花三到四個小時做功課、累計超過兩萬個小時的巨大力量,比起暢銷書《異數》(Outliers : The Story of Success)所提出的「一萬小時法則」、可達「超凡」境界,還要更上一層樓。

一般人恐難像陳進郎一樣對股市「迷戀」,但起碼的「練功」一定需要,這樣才能養出判斷力,也才能讓投資能力與時俱進,越活越有錢。就如怪老子蕭世斌的經歷,四十歲才開始理財,但因為扎實地把投資學、財務管理等枯燥的原文教科書狠K一遍,因此在五十歲時提早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無壓力地辭去工作。如今他常很自豪地說:「當我退休在巴黎左岸喝咖啡時,我的錢還很努力地幫我賺錢!」這就是用錢賺錢的本事,怎麼達成?讓腦袋清楚,對投資理財的事情胸有成竹。

第10 件事:越早開始越能享受複利威力王明隆在美國攻讀博士時,同時兼職專任教師,年收入將近兩百萬元,而從領到第一份薪水開始,他就規畫存退休金,並且也投資美國的共同基金,至今已快三十年!當然退休金已經攢足,他強調,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現在,王明隆建議年輕人盡早學投資,指數型基金(ETF)是不錯的選擇,操作既方便,手續費又低。

林建甫也建議他的學生,從大一起就開始買一張股票,不為了賺錢,而是要讓自己比別人早一步了解資本市場的運作。「學投資不見得可以讓你賺大錢,但至少能讓你看清楚很多事,避免踏入陷阱。」至於股票怎麼選?林建甫表示,挑每年配股配息多、相對穩當的大型龍頭股就對了。

30世代財力M型化

50.1%沒有第一桶金,一旦擁有,存第二個百萬元速度更快說明:採線上調查,對象為30至40歲的波仕特會員,回收有效樣本1090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2.97% (調查期間:2013/07/09~07/15) 。

34.1%是月光族,56%每月存不到6000元Q1.每月薪水夠用嗎? 單位:%

入不敷出 15.7

打平 18.4

存3,000元及以下 11.0 存3,001-6,000元 10.9 存6,001-9,000元 7.4 存9,001-12,000元8.6 存12,001-15,000元 8.7 存15,001元以上 19.3 52.7%的人將獎金存起來,孝敬父母少Q2.額外獎金如何用?單位:%

存起來 52.7

投資(基金或股票) 33.0 犒賞自己(消費娛樂) 9.1

孝敬父母 5.2

50.1%的30世代還沒有第一個百萬元Q3.已經有第一個100萬元了嗎? 單位:%

有 49.9

沒有 50.1

46.3%的人純靠儲蓄存百萬Q4.如何存到第一個100萬元? 單位:%

儲蓄 46.3

儲蓄+投資股票 28.9

儲蓄+買基金 20.6

父母或長輩贈與 4.2 第一個百萬元平均花約6年時間達成Q5.存第一個100萬元花多久時間? 單位:%

1年左右 3.7

2年左右 7.9

3年左右 20.8

4年左右 13.4

5年左右 20.4

6年左右 7.0

7年左右 7.0

8年(含)以上 19.8 說明:若以月薪22K、平均月存1萬元計算,則約8年可存到第一個百萬元;若平均月存5,000元,則須16年,因此「8年(含)以上」的部分,計算時以12年[(8年+16年)/2]為基準,進而得出存第一個百萬元平均須花費5.67年。

有第一個百萬元的人,55.9%已有第二個百萬元Q6.第二個100萬元花多久達陣? 單位:%

1年左右 4.6

2年左右 9.7

3年左右 16.5

4年左右 8.1

5年左右 8.5

6年左右 3.9

7年左右 1.5

8年(含)以上 3.1

尚未有第二個100萬元 44.1 說明:同前計算方式,「8年(含)以上」以12年計,得出存第二個百萬元平均須花費3.93年。

逾兩成民眾認為存第一個百萬元遙遙無期Q7.尚未有第一個100萬元者,預期何時可存到? 單位:%

33歲以前 6.0

34-35歲 7.9

36-37歲 9.5

38-39歲 5.7

40歲過後 15.8

無法精準預估 33.5

遙遙無期 21.6

逾四成以縮衣節食拚百萬

Q8.尚未有第一個100萬元者,打算怎麼完成? 單位:%

減少開支 41.5

兼差 32.3

轉職高薪工作(包括到海外工作) 17.8

參加技能課程 3.4

到學校再進修 2.5

短期出國打工 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82

Hank Paulson,對抗金融危機的大英雄?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27

令全球金融系統一度瀕臨崩潰的危機過去五週年後,前財長Hank  Paulson似乎又被推到了金融危機救火隊長的位置上。

Hank  Paulson如英雄一般登上了彭博商業週刊的封面;Netflix宣佈與彭博聯合拍攝的紀錄片《Hank:離開懸崖之後5年》,將於9月16日在線播放。

參與拍攝的路透記者Felix Salmon評論,雖然所謂在危機救助中「沒人的作用能超過Hank Paulson」的看法顯然是錯的,不過這部90分鐘的紀錄片能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讓人們從危機對策制定者的角度,看到整場危機造成的影響。當然這部片子絕口不提,當Paulson離開高盛赴任財政部長時,他拋售高盛股票獲利超過5億美元,而且還是免稅。

而面對不斷加深的危機,Paulson有多套能夠影響危機走勢的應對方案。

首先是貝爾斯登,保爾森說,如果他不設法營救尋找潛在的買家摩根大通,危機將會開始連鎖反應。
 「如果任由貝爾斯登報銷,那麼雷曼兄弟將立即緊隨其後崩潰,我們也將無法修復房利美或房地美,這將讓我們不得不面對末日大決戰」,他說。

救助貝爾斯登買來了寶貴的數月時間,讓Paulson有時間處理兩房問題,讓伯南克能著手設立各種借款窗戶,和穩定整個金融系統的流動性救助方案。

Paulson還在紀錄片中透露了爆出前所未有的信息:

他說,如果當時讓美國銀行買下雷曼兄弟,那麼金融危機會變得更為恐怖。如果這件事情發生的話,那麼後來將沒人有能力買下美林證券,而美林崩潰的破壞力遠遠大於雷曼兄弟。

Paulson還在記錄片中說,在高盛中學到的本領,幫助他最終在國會中說服了分歧嚴重的國會。

他還相當自豪的說,自己僅僅用三張打印紙的Tarp草案,就換到了國會開出的7500億美元支票。

紀錄片中,Paulson還義正詞嚴的回覆了2008年6月,他在莫斯科與高盛董事會秘密會談的事件。

「你談到的事件完全,徹底符合規定」

「看到我多年未見的董事會成員,碰巧我們又住在同一間酒店,我出於社交性上去對那些老朋友說了聲hi。」

紀錄片中,你還能看到Hank Paulson「兇殘」的一面。(下圖)

Felix Salmon說儘管Hank Paulson是的功績不可否認,但是他當時揮向花旗的大斧,讓這位危機救助大英雄的面目顯得並不太慈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64

中國推奶粉國家隊 對抗「西洋牛」

2013-10-28  TCW
 
 

 

中國整頓奶粉業再出重手,從《反壟斷法》重罰聯合抬價的奶粉品牌後,破天荒建立國家代表隊,想養出中國「大奶牛」對抗「西洋牛」,下重手展開大企業吃小企業的大整併,夢想用政府直接介入奶粉市場的方式,提升國產奶粉品牌形象。

九月底,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正式發表由中國工信部欽點的國產奶粉品牌,分別是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與高原之寶等六大公司,這六家成了中國政府重點扶持的奶企,因此又被暱稱為中國「奶粉國家隊」。

為什麼要組國家隊,原來中國小孩不僅愛喝外國品牌奶粉、還付出比其他國家近兩倍的代價。自二○○八年三鹿毒奶粉事件重創中國國產奶粉形象,中國家長寧願多花比國產奶粉高出一.二倍至二倍的價格,選購進口奶粉,縱使昂貴,但超市的熱門品牌仍舊賣到斷貨。

為遏止「中國奶蝗」各國政府實施奶粉限購

後來,還演變成為出國旅遊買奶粉、甚至海外代購等業務,許多民眾化身成為﹁中國奶粉蝗蟲大隊﹂到海外搶購奶粉,所到之處皆搶購一空。最後竟遭各國政府畏懼,為確保當地民眾有充裕的奶粉供應,只好展開打「中國奶蝗」行動。

二○一二年開始,美國、紐西蘭、澳洲、德國、荷蘭與英國紛紛實施奶粉限購令,今年三月,向來主張自由貿易的香港政府也實施限購,規定每位香港遊客不得攜帶超過兩罐嬰幼兒奶粉出關,違者最高可開罰港幣五十萬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九十萬元)及監禁兩年,然而實施不到一週,就有八十七人被捕。

中國不是沒有整頓奶粉市場,今年七月國家發改委以《反壟斷法》嚴懲聯合抬價的奶粉品牌,最後對六家企業重罰人民幣近六億七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億一千六百萬元),這也是《反壟斷法》實施以來所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雖然開罰後,多家外國品牌奶粉開始調降價格,降幅從五%到二○%不等,有些甚至比中國國產的中高價位奶粉還便宜,沒想到,此舉更壓縮到國產奶粉的生存空間,因為降價的大多是本來就相對便宜的商品,而許多高價奶粉反而以換包裝的方式變相漲價。

國產奶粉前五大廠市占率加總僅約三成

事實上,問題其實出在中國國產奶粉不爭氣:今年八月份,備受中國家長青睞的紐西蘭進口奶粉,接連被檢驗出含肉毒桿菌與硝酸鹽含量超標,中國緊急暫停從紐西蘭與澳洲進口奶粉,許多人認為這是國產奶粉翻身的大好機會,然而消費者反而大舉進攻歐洲市場;根據新華網報導,淘寶網上的代購生意翻倍成長,其中德國奶粉的七天成交指數上漲二三三.三%,荷蘭奶粉也漲了二二○%。

顯然是中國本土品牌不爭氣,根據AC尼爾森的(二○一二年全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報告),二○一二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額,達人民幣三百八十五億一千八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五十七億元),其中四大外國品牌奶粉:美贊臣(在台灣稱為美強生)、多美滋、惠氏與雅培的市占率高達近四三%,而中國國產奶粉前五大廠:貝因美、伊利、合生元、雅士利(今年已被蒙牛購併)與聖元的市占率加總為二九.五%。

所以中國工信部針對國產嬰幼兒奶粉企業調查,本土有一百二十七家企業,年產量約六十萬噸,但這些大多是市場占有率不高的中小型企業,真正年產量在三萬噸以上的企業不過三家,顯示出中國乳企生產素質參差不齊。

整併重組國產乳企冀望養出「大奶牛」企業

因此中國政府這次的計畫是,希望在二○一五年以前,透過企業整併重組,將國產乳企從一百二十七家減為八十家,到了二○一八年再整併至五十家,使行業集中度提高至七○%以上,而未來將重點培育形成三到五家年收入超過人民幣五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四十億元︶的大型乳企集團。

這批點名受扶持的國產乳企,預計將獲得中央財政專項基金、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等優惠,甚至還傳出將有人民幣三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四百四十億元)的兼併重組資金。雖然大陸官方否認有高價扶植津貼,但政府主導的集中培育計畫已開始執行。

中國毒奶粉事件至今已過了一千八百多個日子,國產奶粉仍無法取得消費者信任,這次政府直接出手,想透過推倒小型奶粉企業養出「大奶牛」企業的方式管好品質,但同時也將形同寡頭壟斷,使扭曲的奶粉市場更加不自由,企業若無法進步,那麼最終的受害者還是無辜的中國家長與喝奶兒童。

【延伸閱讀】奶粉企業瘦身,將從127家減至50家!——中國政府整頓奶粉業大事紀

六月 中國工信部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 影響:發布全面推動奶粉企業結構轉型與升級訊息。蒙牛乳業購併雅士利國際影響:為中國乳業揭開企業重組整併序幕。工信部在食品安全週上鼓勵乳企整併影響:工信部透露未來3到5年,中國奶粉企業將從127家整合為50家。九部委共同發布《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影響:提出嚴格管控乳粉生產,鼓勵自建自控奶源以及推行奶粉進藥店試售。

七月 針對奶粉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 影響:對美贊臣、合生元(國產品牌)、恆天然、多美滋、雅培與富仕蘭開出人民幣6億7千萬元罰單。

八月 北京與江蘇執行奶粉進藥局販售試點 影響:提供新的奶粉購買途徑,透過藥局販售增加民眾對奶粉安全檢測的信心。

九月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的新品發布會上,公布6家重點扶植的國產高價奶粉 影響:透過政策扶植與優惠稅率打造國產優質品牌,抗衡市占率高的外國奶粉品牌。

資料來源:中國國務院、工信部、財新網 整理:夏嘉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28

正德人壽何以對抗保監會

2014-06-23  NCW
 
 

 

保監會因正德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而暫停其多項業務 ;正德人壽強勢管理

層隔空反擊

◎ 財新記者 王申璐 文wangshenlu.blog.caixin.com 保險圈最近爆出怪事。正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德人壽)公然叫板保監會,表達對保監會監管要求的不滿。

保監會相關人士對此表示,如果一些公司對執行監管措施不配合,加以抵制,甚至發佈不符實信息誤導和污衊監管部門領導幹部的,保監會將通過法律手段依法維護監管部門的正當權利,以確保監管措施的有效執行。

肇事公司正德人壽在收到保監會下發的監管函十天內,連發三次公告,認為其償付能力充足率符合監管要求,並限期保監會放開對其不能召開董事會、股東會的監管限制,否則不能完成股東增資,影響改善償付能力充足率的進程。

6月19日下午,保監會大樓三層,保監會召集正德人壽股東、全體董監事及高管人員參加集體監管談話,個別股東請假未出席。

從會議內容看,正德人壽的擬增資方案離成型尚早,股東對增資並未形成共識。因為會上部分股東表示對增資計 劃不知情。

正德人壽成立於2006年,保費收入在業內屬於中下水平。2013年,正德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僅為1.16億元,但其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高達114.5億元。

2014年1月到4月,正德人壽保費繼續高速增長,實現規模保費59.2億元。

正德人壽的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張洪濤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原保險系主任。除了張洪濤,正德人壽的董事會成員陣容強大,包括曾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總經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的王憲章,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保監會副主席、中國人保總經理等職務的唐運祥等。

隔空喊話

保監會對正德人壽下發監管函並非一時興起,從2013年10月28日起,保監會即對正德人壽展開了現場檢查,至今仍未結束。調查涉及其股東糾紛、財務問題 等,尤其是在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計算方面,保監會已經發現了多項不合規之處。

保監會監管人士強調,此後保監會使用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監管手段加強對保險公司的監管,防範各類道德風險、操作風險等將成為常態。

和其他保險公司接到監管函的態度不一樣,正德人壽出人意外地沒在第一時間表示通過增資等方式來補充資本,反而堅持認為自己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符合監管要求。

6月6日,保監會發佈[2014]8號監管函,指出正德人壽2014年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注水」 ,實際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 -87.08%,屬於償付能力不足類公司,並依此對正德人壽做出嚴格的三項監管措施 :包括從6月9日起停止開展新業務,續期業務不受此限制;暫停增設分支機構;暫停新增股票、無擔保非金融企業(公司)債券、股權、不動產和金融產品投資。

在三次的公告中,正德人壽兩次強調,其償付能力充足率符合監管要求。

收到監管函後,正德人壽醞釀四天後發出第一份公告,首先指出其2014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2.7%,滿足保監會監管充足 II 類要求,並表示對保監會的監管措施「感到十分震驚、委屈和不解」 。

保監會認為,正德人壽在土地使用權的交易以及相應的會計處理中,通過「政府補貼資金」和「其他應收款」項目虛增實際資本。實際資本應扣除違規 認可的「政府補貼資金」和「其他應收款」 ,扣除後其2014年一季度末的實際資本為 -8.0844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87.08%。

6月17日,正德人壽將部分報送給保監會的數據進行披露。

根據正德人壽提供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將預付土地使用權款15.30億元計入其他應收款,實際資本為16.96億元,扣除其他應收款實際資本應為1.66 億元,當期政府補貼資金一項為0。

一位會計師告訴財新記者,一般情況下,預付部分土地使用權款計入「預付賬款」 ,意即正常情況下不再收回,而其他應收款項一般是用來核算將來要收回的款項。實質取得土地使用權後,再計入無形資產。

接近保監會的一位人士認為,正德人壽在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計算上屬於「公然造假」 。

上述會計師指出,新會計準則取消了「補貼收入」的科目,已經確認收到款項可計入收益相關科目,不應直接計入淨資產, 「政府補貼建設某個項目,項目還沒動工,正德人壽就計入收益了。 」對於會計處理上的問題,正德人壽在第三次公告中回應稱,在監管函之前,正德人壽採用這樣的會計處理方法長達三四年,保監會從無異議。保監會相關人士指出,對過往幾年償付能力充足率的錯誤計算要追溯重算。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指出,從2013年底到2014年一季度,正德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幅提高近30個百分點,雖無任何如增資、發行次級債等補充資本金的方式,認可資產卻大增,令人生疑。經分析,或許是對其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進行計算的認可資產增長過快。

2013年10月起,保監會開始了對正德人壽的現場檢查,至今仍然沒有結束。

保監會陸續於2014年上半年對外披露關於正德人壽現場檢查的結果。正德人壽人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現場檢查即將結束。

保監會監管人士指出,保監會派遣人員對正德人壽的現場檢查還將持續,直到各種糾紛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公司治理恢復正常。

正德人壽方面強調,保監會在現場 檢查期間,曾以股權糾紛為由兩次約談 張洪濤,但從未提及償付能力問題。

接近正德人壽的一位人士甚至直言,對保監會抓住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對其進行懲罰的不滿, 「到底誰是演員,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

緣起股東糾紛

財新記者瞭解到,在正德人壽接到監管函至今,一直與保監會隔空喊話,而沒有找保監會私下溝通。6月13日,正德人壽在公告中限期保監會按時給予回複,讓業界譁然。

從正德人壽幾次公告的措辭中能感受到其不滿, 「雖然我們感到十分震驚、委屈和不解,但對於行業監管機構的決定,我們不得不重視並貫徹執行。 」並稱,不管目前其償付能力充足率是182.7% 還是 -87%,只有通過擴充資本早日恢復正常經營,才能使保民和監管部門放心。

知情人士透露,正德人壽認為保監會是以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為表面理由,實質是對其多年的股權糾紛問題的處理不滿意,因為保監會對正德人壽的監管函中指出用於改善償付能力充足率的時間僅為15個有效工作日,而正德人壽稱其是於6月6日下午4點才接到該監 管函通知。

正德人壽稱,在保監會限期內通過股東增資等方式改善償付能力充足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到現在正德人壽仍受保監會監管限制,不被允許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

保監會人士指出,保監會並未限制正德人壽召開董事會或股東會,而是從2013年10月進行現場檢查後,現場檢查小組向正德人壽下發書面通知,要求其上報每次召開董事會、股東會的具體議程。但正德人壽多次提出召開股東會的需求,並不說明會議議程或內容。

知情人士透露,保監會對正德人壽採取監管措施,緣起其積怨已久的股東糾紛。有關糾紛不僅是眾所周知的正德人壽董事會與股東方之一杉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之間的糾紛,而是更早之前的一場股東糾紛。

2011年10月,正德人壽的發起股東之一浙江百歲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百歲堂)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指保監會對其所持股權被轉讓的「行政許可申請審查不嚴,存在重大審查過失與遺漏」 ,請求法院判決保監會撤銷該行政批覆。

此前的2010年4月,保監會批覆同意百歲堂所持有的正德人壽2億股股份轉讓給新股東福州天策,然而百歲堂對此並不知情。在正德人壽進行股權轉讓 的股東會議上,由「委託人」正德人壽時任總經理張洪濤代替百歲堂簽字,並提供相關委託書,上蓋百歲堂前身公司的公章。

百歲堂指出,委託、公章均系張洪濤偽造,其所持股權被偷轉。該項行政訴訟以保監會勝訴結束。

但從此案之後, 「保監會一方面覺得自己被正德人壽騙了,為了避免再出現百歲堂股權被偷轉事件,另一方面認為正德人壽的股東關係還沒有理清楚,在還沒有解決股東糾紛之前,需要審慎召開股東會和董事會做出公司經營決策等。 」知情人士指出。

正德人壽與前股東百歲堂之間的糾紛仍未得到妥善解決,情節又有變化。

2013年1月,杉杉投資的控股子公司寧波市鄞州鴻發實業有限公司受讓了浙江凌達實業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正德人壽20%的股份,成為正德人壽股東之一,其他四大股東各持股20%。

杉杉投資的董事局主席鄭永剛由此入駐正德人壽董事會,於2013年3月起出任正德人壽副董事長,4月出任首席運營官(COO)即總裁。

但好景不長,半年後,雙方即出現分歧,鄭永剛被正德人壽執委會免去其COO職務。

2014年2月,保監會相關領導約談 正德人壽董事長,提出「通過內部調解妥善處理好股權糾紛」的原則。

6月13日,正德人壽股東提出通過增資的方式擴充資本金30億元,計劃五家股東各增資6億元,使總股本增至50 億元。按照程序,需要正德人壽董事會、股東會通過,並將方案報請保監會批准後才能實施。

據接近正德人壽股東方的人士透露,有個別股東表示是「看見新聞才知道增資計劃的」 。

正德人壽稱,當天即向保監會通過電子文件傳輸系統發送了申請召開董事會、股東會,予以批准增資方案的報告。

保監會人士則指出,該份報告因格式問題已被退回。

張洪濤2010年轉讓原股東所持股權的矛盾尚未解決,與新進股東又產生了矛盾。 「從鄭永剛被幾次撤職的情況來看,應是新股東想要掌權但是沒有成功。 」上述人士分析。

重重矛盾下,正德人壽很難在監管要求的6月30日前有效改善償付能力。

內部人控制之疑

正德人壽和鄭永剛之間的矛盾,將正德人壽強勢的管理層暴露在外。

正德人壽註冊資本20億元,2007年到2010年,正德人壽分別實現保險保費收入3.09億元、18.56億元、29.71億元和51.32億元。2011年以新會計準則計 算保費,正德人壽保費變為3.61億元,2012年僅為1.84億元。正德人壽保費增長主要靠銀保渠道銷售一款萬能險。其2013年115.5億元的總保費中,這款名為龍盛兩全保險的萬能型規模保費為 114.4億元,佔比高達99.04%。

2012年下半年保險公司投資逐漸放開限制後,一些小型保險公司在負債端保費增長速度激增,投資端則大力加強對房地產的投資。正德人壽也不例外。

根據其2013年年報,投資性房地產期末餘額為20.16億元,佔總資產8.7%。

正德人壽採取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資產認可, 其2013年年報顯示,2013年期間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變動為8.96億元,較成本上漲了80%,而2014年一季度變動幅度更大。

6月5日,保監會公佈了《關於清理規範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評估增值有關事項的通知》 ,對不符合會計準則和償付能力監管規定的,將責令調整。保監會人士認為,正德人壽房地產公允價值增長速度過快。

上述資深業內人士認為,保監會批覆成立的第三批保險公司中,不少是抱著想做內部人控制或倒騰牌照的想法申請創立保險公司,正德人壽是其中之一。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近日在內部會議上措辭嚴厲:「一些保險公司儼然成為控股股東的融資平台,借助資管通道進行利益輸送、內幕操作等違法違規交易,甚至虛增資本金和償付能力,有些除了公司極少數實際控制人,其他人都不知道『錢去哪了』 ,且金額動輒幾億元甚至數十億元。 」「保險公司由極少數的內部人控制,把股東方架空,虛假注資,侵蝕資本金,錢都賺進自己腰包了,這往往是那麼多小保險公司始終不賺錢的原因之一。 」上述人士指出,內部人控制通常有三個思路 :第一步就是靠銷售費用來中飽私囊,實際控制人通過銷售費用把保費吸走,這是小型保險公司經常採取的方式;第二步是靠保險資金來賺錢,進行利益輸送,輸血到控制人掌握的其他企業,這是做大了的保險公司才可以,小公司現金流很有限,加上保監會管得嚴 ;第三步是上市套現。

正德人壽從2010年起開始盈利。數據表明,2010年到2013年淨利潤分別為 71.94萬元、384.83萬元、858.15萬元、5565.85萬元。

正德人壽6月17日表示,因為監管函的公開發佈已經引起保民的震盪,有了退保擠兌等群體事件發生的苗頭。

目前尚未有監管部門要對正德人壽管理層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徵兆,監管部門僅表示現場檢查要持續到問題化解,並指出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不會影響到消費者,會要求保險公司用資本金先行補充, 「壽險公司不允許破產」 。

財新記者劉冉對此文亦有貢獻強勢管理層架空股東,

導致了正德人壽

如今的困境,解決股權糾紛,

成為當下要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025

個推CEO方毅:我如何收穫6億終端 對抗微信競爭的?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6/144459.html
經歷了連環創業的方毅,在本次對話中,分享了他的創業經驗,與我們討論了推送的未來,也對大數據和精準營銷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最後,他說,自己是「偽裝成技術公司」,在互聯網創業,文科生也不可以忽視技術。
 
Part1:個推的前世今生
 
12樓君:方毅你好~能和大家簡單地介紹下自己嗎?
 
方毅:請大家百度「方毅」。最著名的一個就是我了。
 
12樓君 :好有個性的開場,那我們就直奔話題吧,個推項目最初是怎麼提出來的呢?
 
方毅:個推項目其實是被逼的,大家都知道2009年開始我們做個信,早於微信。我們把自己積累的1000萬和融資的近千萬美金都All in。2011年工信部找個信、微信、有你、米聊談話的時候我們是行業老大。到了年底我們1500w用戶,微信2億,過了年我們1700w,微信3億,我們就知道該怎麼辦了。後來,我們思考,個信積累的核心技術就是推送,這個耗費了我們一半的時間和資源。推送技術很多人應該都會用到,於是乎我們嘗試開放做成標準服務。
 
個推首先搞定了新浪微博,然後英明的董事會讓我們什麼事情都別幹,半年就伺候好一個客戶。所以當2012年我們開放服務的時候,用戶量飆升厲害。
 
12樓君:個推是怎麼搞定新浪這個大客戶的呢?
 
方毅:最開始是我們說服新浪嘗試用推送的,當時新浪是定時抓取,耗電耗流量,且私信根本就相當於站內留言,有了推送就變成了IM了。有人@、回覆你都可以看到,活躍從原來的每天3次變成了10次,在線時間也提升了3倍。所以,新浪開始就是嘗試,後來,就依賴了。
 
2012年底新浪佔據我們8成用戶,現在我們累計20億用戶,獨立覆蓋6億手機了。國內大的獨立應用90%用我們服務。畢竟2億的並發連接,不是小團隊能夠支撐的,這種大體量支撐的基礎是,做好各種參數的優化,把系統做到最好。
 
Part2:「跪式服務」才是核心競爭力
 
12樓君:個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方毅:「跪式服務」。這點是大平台放不下的姿態。當然基礎是個推在省電省流量上的極致要求和自律,以及這幾年運營下來的「超級穩定性和最好的到達率」形成的口碑。一方面是產品性能, 比如耗電量我們做到每天20來毫安, 耗流量0.8M每個月,當年某粗糧的IM服務每個月20-60M流量。另一方面是成本,我們每台機器32G內存的就能支撐200萬並發連接,成本很低,所以我們能對客戶說「只收你們自己做的硬件成本的10%的費用,人工費用不計算」,一句話攻心。很有意思的是當客戶有人員流動,老客戶不丟,新客戶我們就會又多一個。
 
另外我們每秒鐘能分發20w條消息,這個吞吐能力相當於中國移動集團的短信吞吐能力。
 
12樓君:這麼強大的項目,技術團隊有多少人呢?
 
方毅:開始時,核心的技術30來人,現在整個100來人了。偶們可是從135的個信團隊壓縮到40來人,重新長回來的。
 
Part3:推送的未來——「smartpush」
 
12樓君:在第三方推送市場,整體有多大的容量?
 
方毅:50%的應用都需要用到吧。也就是15*8億的app個次。但我們不認為每天都需要推送,現在我們每天10億條分發,其實是有問題的,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推送被濫用。以至於現在推送的消息的打開率只有15%,之前是40以上。所以,我們提出要做Smartpush。後來,某粗糧翻譯了一下叫做「智能推送」,也就是要智能判斷用戶的偏好和畫像,針對性推送消息。
 
12樓君:怎麼能實現智能推送呢?
 
方毅:我們提倡「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場景,給合適的人推送合適的內容」。每個應用自己也會打上120個最多的tag,利用用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另外我們會和很多大數據公司合作,進行數據挖掘,用大數據挖掘出來的小數據,做精細化運營。比如天天X聽,如果能夠精確記載用戶的聽歌習慣和經常城市,這個時候如果某宇春在杭州開演唱會了,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精準營銷了。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不做抓取、處理數據的工作,我們只是提供平台和工具,每個APP的用戶數據都是他們自己用。我們只是提供精準推送的工具、大數據挖掘引擎和數據自動處理平台給APP開發者。因此,智能推送的方向盤永遠掌握在app手中。
 
換句話說,我們幫助app開發者給他自己的用戶畫像,同時在他們需要的情況下幫助不同app交換畫像。
 
12樓君 :數據挖掘引擎和數據處理平台的開發是自己做的嗎?
 
方毅:都是偶們自己開發的,我們有伯克利的統計學博士。畢竟20億的用戶6億的覆蓋,每天10億條消息,大家可以想像我們的數據量。
 
另外智能推送也可以在O2O的應用場景中使用。其實我們會專注做好送水工作。此外,這裡可以提一下,我們剛剛推了兩個500w計劃。用戶數在500w以內的兄弟們都免費。
 
Part4:互動提問
 
黃蓓蕾:現在互聯網產品被替代,被顛覆的節奏很快,你們怎麼能保鮮?
 
方毅:首先是剛才說的:「跪式服務」。其實就是持續專注做最好,但別在巨頭的主進程上。當年我有一個比喻,大家問我和大象怎麼打,我說我是螞蟻大象腿踢過來,我用針扎ta。但是後來發現我處在大象群遷徙的道路上。
 
市場是一塊大蛋糕,有人豎著切一塊,我們橫著整個切一小片。至於如何面對巨頭,面對顛覆,其實現在什麼都不怕,反正都創業了。
 
徐宏淼 :江湖上傳說你又融到幾千萬美金?
 
方毅:江湖傳說是對的。
 
李靜輝:方總怎麼看商用Wi-Fi的發展?現在這塊猶如火山噴發。
 
方毅:智能WI-FI希望做的是:收集用戶mac-找出用戶是誰-想辦法觸達消息給他。現在整個鏈條他們做了第一步,後面的遞進很難。而我們,6億用戶,直接技術上實現這3步,這個能力我們會提供給開發者。
 
黃斌:Wi-Fi的主要功能是精準定位,而定位更精準的是藍牙,方總怎麼看?
 
方毅:其實定那麼準幹嘛?50米的人才是潛在用戶,都走到店舖了,你還推消息幹嘛。Wi-Fi指紋其實可以做好的,Wi-Fi還是要好好對待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99

法國總統奧朗德呼籲全球聯手對抗恐怖組織ISIL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739

奧朗德呼籲召開國際會議,討論對抗恐怖組織ISIL,稱不能再以傳統辯論方式幹預,若當初西方國家在敘利亞采取更強硬行動,ISIL就不會發展壯大。昨天,ISIl威脅稱若空襲擊中其激進分子,將血洗美國,並公布了一段殘忍殺害美國記者視頻。

奧朗德表示,需要商討出全球性戰略對抗ISIL,ISIL結構嚴密、資金充足、武器先進,威脅到了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占領了伊拉克和敘利亞許多領土。

奧朗德稱,不能再以傳統辯論方式幹預或是不幹預。對於敘利亞發生的事情,國際社會需承擔極大責任。如果當初西方國家在敘利亞采取更強硬的行動,對於使用化學武器有足夠的反應,那麽ISIL就不會發展壯大,無需面臨獨裁者和恐怖組織間的選擇。

奧朗德證實了法國向伊拉克庫爾德族提供了高端武器裝備,以及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歐美等西方國家表示適度支持敘利亞反對派。過去一年,敘利亞反對派遭到ISIL重擊。法國不僅僅向伊拉克庫爾德族和伊拉克政府軍提供武器,法國是為安全而行動,當前恐怖組織給全球帶來極大威脅。

昨天,ISIl威脅稱如果空襲擊中其激進分子,將襲擊美國人,在聲明中惡狠狠地稱“我們將用鮮血淹沒你們所有人”。此後,ISIL公布了一段將美國記者James Foley斬首的視頻,Foley在視頻中呼籲親友和愛他的人們以及美國政府行動起來,打擊真正的兇手。ISIL威脅稱會殺害另一名記者Steven Sotloff。

美國總統奧巴馬同日稱,美方將繼續對伊斯蘭國展開“有限”空襲,敵人已經找上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42

萬達聯手百度騰訊對抗阿裡巴巴

來源: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972

2014年08月29日 17:45 PM

萬達聯手百度騰訊對抗阿裡巴巴

背景
評論 打印 電郵 收藏
 

中國房地產集團萬達集團(Wanda)正聯手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企業,共同投資8.14億美元設立一家電子商務企業,希望藉此打破阿裡巴巴(Alibaba)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統領地位。

這個名為萬達電子商務公司(Wanda Ecommerce)的企業在香港註冊成立。百度(Baidu)和騰訊(Tencent)將分別持有該公司15%的股份,剩餘70%的股份則由萬達持有。百度是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而騰訊則是亞洲最大的高科技上市企業。

這家合資企業將在萬達107個商用物業設立電子商務服務網點。這些物業既包括購物中心萬達廣場(Wanda Plaza),也包括度假區。萬達稱這些物業為“中國最大的線下消費平臺”,預計今年訪客將達15億人次。

對於騰訊旗下的在線支付業務財付通(Tenpay)和微信支付(Weixin Payment)來說,這一同盟是一個利好,因為萬達電商將首選這兩種支付方式。

此外,用戶還將通過萬達電商享受到萬達集團娛樂部門的產品,其中包括該集團製作的電影、電視以及它擁有版權的線上劇集。

三家企業此次聯手,反映出中國互聯網產業激烈的競爭態勢。目前,百度和騰訊急於在中國電子商務和在線支付市場取得突破,而這兩個領域長期以來一直是阿裡巴巴的領地。阿裡巴巴正在緊張地籌備赴美上市。

相關文章

在線零售商追捧中國手機網購市場 2014-08-29
阿裡巴巴財報顯示營收激增 2014-08-28
亞馬遜將在上海自貿區建物流倉庫 2014-08-21
Lex專欄:阿裡巴巴的支付寶玄機 2014-08-14
阿裡巴巴剝離中小企業貸款業務 2014-08-13
萬達12億美元投資好萊塢地產項目 2014-08-08
阿裡巴巴IPO的三重不確定性 2014-07-23

查爾斯•克洛弗上一篇文章

優酷土豆成立合一影業 2014-08-29

分享本文

排序: 評論總數
[查看評論]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85

美眾議院批準 美軍將助敘反對派對抗“伊斯蘭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55

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9月17日表決通過一項修正案,批準美軍為敘利亞反對派提供裝備和訓練支持,幫助敘反對派對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

眾議院當天通過一份臨時撥款議案,決定自10月1日起為聯邦機構提供運營資金至2014年12月11日,避免政府在新財年來臨之際被迫“關門”。

應總統奧巴馬要求,美國國會眾議院還表決通過了一份修正案,將授權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與國務卿克里采取協調行動,向經過美方嚴格審核的敘利亞反對派、敘利亞其他團體或個人提供軍事援助,包括提供裝備和訓練支持,幫助敘反對派對抗IS。

眾議院當天以273票贊成、15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這項修正案。

其中共和黨人的贊成票和反對票數為159:71;民主黨人的贊成票和反對票數為114:85。

雖然修正案在眾議院順利過關,但不少議員擔憂美國被拖入另一場戰爭。

周二,IS發放視頻,警告美國如果派出地面部隊清剿伊斯蘭國,將會受到重創。

BN-EO644_ISVIDE_G_20140917092808

這個視頻名為《戰爭的火焰》,里面穿插著坦克被摧毀、美軍人員受傷、美國總統奧巴馬講話等鏡頭。視頻長大約一分鐘,輿論認為,這是回應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建議美國派出地面部隊到伊拉克的講話。

鄧普西周二表示,如果美軍摧毀IS的行動宣告失敗,他將建議總統考慮派出地面部隊,鄧普西的表態加劇了外界擔憂情緒。

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17日表示,她絕不支持美軍在伊拉克參與地面戰鬥。

為平息外界疑慮,奧巴馬17日在訪問美軍中央司令部時表示,伊拉克境內的美方軍事人員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從事作戰任務。國務卿克里同日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稱,美軍不會參與地面戰鬥任務,只負責支持伊拉克安全部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57

德拉吉使用”新武器“對抗歐元區通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35

運動員用目標時間確定自己的速度,高爾夫球用擺幅確定揮桿,而德拉吉用金融市場形成的通脹預期,作為自己的技術指標。

但是問題在於,這個指標正顯示歐洲央行無法實現自己的通脹目標,而市場對歐元區通縮恐懼正迅速上升。

自8月份以來,投資者關註“5年/5年期歐元通脹互換率”,這個通脹互換產品預示了歐元區未來5年平均通脹水平。投資者購買通脹互換產品對沖通脹風險。

QQ截圖20140924201141

在8月22日的美聯儲Jackson Hole央行年會上,德拉吉特別指出,目前這個金融市場通脹預期指標正在走弱。

他說:“5年/5年期歐元通脹互換率下跌了15個基點,跌至2%以下。而這已經接近我們的中期通脹率目標。”

就在幾周之後,德拉吉宣布降息,並準備購買私人部門資產。盡管5年/5年期歐元通脹互換率在德拉吉講話後有所反彈,但是最近又開始下跌。上周該指標下跌至1.91%,創下2010年10月以來最低。

一些分析師認為德拉吉宣布關註這個金融指標可能犯下了策略上的錯誤。

巴克萊銀行策略師Khrishnamoorthy Sooben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現在每一個人,甚至是互換交易市場外的投資者,都對這個指標特別關註。”

但另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正是德拉吉想要的。

高盛歐洲經濟學家Huw Pill說:“德拉吉制造了推動他行動的能量。”

“他有可能縮到角落里,但是我們都知道這個時候他最有力量。”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如果通脹互換率繼續下滑,那麽要求歐洲央行實施包括購買大規模購買主權債的大規模量化寬松的呼聲將越發強大。

法國農業信貸經濟學家Frederik Ducrozet認為:“風險在於——我能肯定德拉吉也清楚——歐洲央行已經在廣而告知大家,如果市場還無法確定歐洲央行會在通脹曲線移動前行動,那麽從理論上講通脹互換急劇下降,將‘迫使’歐洲央行行動,把德拉吉推向購買主權債的全面QE。”

央行明白控制通脹預期對於控制實際通脹至關重要,因為預期決定未來的價格設定。從歐洲央行角度看,5年/5年期歐元通脹互換率急劇下跌,意味著通脹預期已面臨“失去錨定”的風險。

美國的通脹保持國債(Tips)反應了市場對美國的通脹預期。歐元區通脹綁定債券市場過小,不能反應市場實際狀況。

巴克萊策略師Sooben認為,供求關系將導致5年/5年期歐元通脹互換率波動,導致其釋放的通脹預期信號不準確,特別是在目前市場壓力巨大的情況下。

歐洲央行則表示,“這只是評估通脹預期一系列指標中的一項”。歐洲央行通過計算年度平均值平滑這個指標,避免受月度波動的影響。

但無論如何,“5年/5年期歐元通脹互換率”已經成為判斷德拉吉下一步行動的關鍵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79

公開對抗德國 德拉吉欲購買”垃圾級“希臘和塞浦路斯債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97

20141001ecb

德拉吉正致力於推動歐洲央行購買希臘和塞浦路斯的“垃圾級”銀行債券,這將導致央行與德國的關系進一步加劇。

根據計劃,德拉吉本周將宣布規模數千億的資產購買計劃的細節。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歐洲央行執委會正在計劃放寬ABS計劃的購買對象,比如希臘和塞浦路斯比較安全的銀行資產。

德拉吉正準備將ABS計劃的購買對象盡可能地擴大。如果該方案受到執委會大多數成員的支持,那麽歐洲央行將可以購買所有18個國家的銀行資產。

不過,該計劃可能會受到德國的強烈反對,激化歐洲央行與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之間的矛盾。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也是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他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ABS計劃,認為這會增加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風險敞口。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同樣持反對立場,他指出ABS計劃將會加深歐洲央行同時作為貨幣政策制定者和銀行監管者之間的利益沖突。

希臘和塞浦路斯的安全資產只占歐洲央行ABS計劃的很小一部分,但此舉將會為兩國疲弱的經濟註入數十億美元的流動性,並有可能刺激兩國中小企業的貸款。

目前,歐洲央行的ABS計劃只接受BBB以上評級的資產,BBB是投資評級中最低等級。如果按照這一標準,該計劃無法購買希臘和塞浦路斯的資產。

標普對兩國的評級都是B,惠譽對希臘和塞浦路斯的評級分別為B和B-,而穆迪分別為Caa1和Caa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