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問二十一】信仰加班文化,公司就能做好麽?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5/146777.html
i黑馬註:侯小強曾經在微博上說:“我信仰加班文化。因為在成就的道路上,付出遠超於他人的努力是必要條件。人生不是買彩票,沒有那麽多運氣。”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不加班難道就真的不成了麽?
來源:黑問
答1:【黑問導師】楊子超--愛部落輕日記社區負責人
一個成功的團隊,必然是有加班的,然而加班這個詞是建立在大家把自己當員工的基礎上的,所以當你還沒有融入公司的整體里面時,這就是加班,你就會抱怨。
優秀的團隊必需加班,groupon就是一年只休息3天的那種,在初期的一年內,但是大家都很開心,因為他們熱愛他們的事業,所以在創業公司,大家老把加班當成事情,你盡量早點去正規的大公司吧,因為你壓根就沒有找到自己為什麽要加入這家公司的理由。
加班也許感覺你很虧,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比看場電影強多了,因為年輕的時候自己要多坑自己才能成長,過程是自己的財富,成長確是你和公司的共同財富。
首先學會不要抱怨,才是一個好的員工,融到公司里面,你才能夠成為公司的核心成員。
答2:【黑問用戶】武拾柒--嗨後創始人
加班不加班是看工作效率和工作安排。不一定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是天天加班,但是成功的創業公司一定會有加班(當然只是頻率高低問題)。為了趕產品進度(或者其他原因)加班是正常的,那如果加班沒有安排,那加班的意義何在?
答3:【黑問用戶】李政澤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講,能不加班一定不要加班(可以給員工選擇,在加班前告訴員工如果周五完成周六則休息)。並且加班一定要保證高效率。
你很難想象當你的一群員工非常清楚這些事正常工作時間內能搞定的,但非要弄到加班;或者明明1個小時就能搞定的事情,總有些人在聊天開玩笑最後弄了3個小時。這樣的事情對團隊士氣和企業文化的打擊是極其致命的。
從員工角度講,公司沒有完美的。你若還不打算走那就閉嘴吧。而且畢竟加班多少你能增長點經驗。不是有那麽一句話嗎——如果被人QJ卻無法解脫,那就試著享受它吧。
答4:【黑問用戶】李杭群
一個每天工作八小時的只是普通員工,八小時之外還能惦記工作的是中高層管理,時時刻刻都能想到工作的當然是公司的創始人合夥人。一家創業公司若以是否加班衡量要求自己註定會是一家平庸的公司,創業公司應以創業夢想為目標,在創業路上以一匹黑馬的姿勢狂奔才是優秀創業公司要做的。
答5:【黑問用戶】徐潭
應該加班。
1.趕時間。
2.磨合團隊。
3.踢掉邊緣人物。
4.磨合項目。
答6:【黑問導師】吳京川--客戶通創始人
加班不加班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是否做成了,做成了一切都很值得。況且創業是個玩命的行業,你不玩命別人玩命,那你還有信心和他pk麽。
更多精彩問答盡在【黑問】社區,歡迎各位導師及創業者加入我們的討論哦~~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question/1192
【第一爭議】應立法禁止自願加班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843
日前,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部長郭軍稱,富士康等一些企業長期違法安排勞動者長時間加班,致使部分勞動者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導致過勞死或自殺現象時有發生。對此,富士康給出了官方回應,認為郭軍“從未來過富士康的任何一個園區”,但將員工加班與“部分勞動者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導致過勞死或自殺現象”變成一種因果關系,未免草率。跳出全總與富士康的具體爭論,有一個一般性的問題值得一辯:應該立法禁止工人自願加班嗎?
正方:在富士康流水線上工作的普工,一天到晚機械重複幾個動作,就像一部複雜機器上不斷運轉的零部件一樣。如果八個小時工作制外還要加班三四個小時甚至更多,那是不是很像持續運轉不得停歇的零部件一樣呢?人超負荷工作會帶來身心健康問題,就像零部件用久了會磨損與報廢一樣。應立法禁止長時間加班。
反方:工人自願加班有什麽問題呢?或者是為了多掙一些錢,或者是本人很上進、想提升自己。工人選擇加班,肯定是因為成本高過收益,加班對個人身心健康的影響屬於成本的一部分,已經納入考慮了。2014年10月,重慶富士康上千名員工聚集,不是抗議強制加班或加班過多,而是抗議加班時間減少,加班多才能掙錢多嘛。
正方:不就是因為富士康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收入太低,不足以維持體面的生活,才不得不加班的嗎?要是正常工作時間內收入夠,誰願意犧牲閑暇時間或放棄與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機會長時間加班呀?所以,富士康員工“自願長時間加班”,表面上是自願,但其實也是因為收入低被迫的。表面的自願掩蓋不了實質的強制與剝削。應立法提高工人工資並禁止長時間加班。
反方:工資水平是由市場決定的,要工人的所得超過其能力與貢獻,誰來出這個錢呢?中國工人的薪資水平目前是東南亞的兩倍左右,這幾年制造業在向東南亞加快轉移。再壓榨企業,就業機會將流失得更快。不過,提高工人工資,政府也可以有所作為:減稅尤其降低社保費率。中國低技術但月入輕松過萬的行業:建築裝潢、保姆月嫂與送遞業,共同特點是不用繳社保。
正方:加班成風是不良企業文化。一些人為了更多收入或在管理者要求下,選擇長時間加班,對另外一些不願意加班的人構成不正當競爭。後者如果堅持不加班,就會與企業加班氛圍格格不入,甚至會被管理者視為異類,個人職業發展會受影響;如果不得不加班,就會陷入比拼誰更努力、誰更願意加班的惡性競爭,從而進入加班越來越長的惡性循環,對工人都沒有好處。
反方:請問:在大學,別人努力學習對一般努力的你,是否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在小學中學,一些家長親自輔導孩子、給孩子請家教或讓孩子參加課外培訓拓展,對只學習校內課程的孩子是否構成了不正當競爭?有人願意在給公司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收入,那是專業精神與工作倫理的體現,不可否認會讓懶人在公司不好過,但並沒侵犯懶人的任何權利。
【點評者說】支持立法禁止“自願長時間加班”的,不外乎上述三個理由:加班損害工人身心健康,加班是因收入低而被迫的;加班的對不加班的構成不正當競爭。工人作為有自由意誌的人,選擇加不加班、加多長時間的班是成本收益權衡的結果。如果不是因為加班的收益高過對身心健康之害等成本,不會有人選擇加班。加班者即使比不加班者更有競爭力,也不侵犯不加班者的權利。工人希望加班,被許多人視為黑色幽默,可換成作者希望更多約稿、演員希望更多片約,卻被視為人之常情。看來,許多人骨子里還是認定工人是被剝削的。
幾十家環保企業加班“找錢” 融資難成小微企業“殺手”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2/935176.html
一位從事垃圾分類的企業創始人說:“我們企業已實現營收平衡,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想要融資150萬元,已經是非常少了,但是,投資人一聽我們是垃圾分類的企業都不願意投資。”
每經記者 李彪
周末的北京,陰雨朦朧,正在為辛勞一周的人們洗去疲勞,走在馬路上,擦肩而過的多是不緊不慢前行的路人,即便是工作日熙熙攘攘的中關村,此時也略顯冷清。
然而,與此形成對照的是,8月1日~2日,在中關村創業街的某俱樂部里,卻聚集著一群興奮卻又略帶焦慮的人,他們有著一個相似的身份——生態環保領域的小微企業創始人,“加班聚會”只是期望在此次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舉辦的“綠色創業匯”中,得到投資者的青睞。“綠色創業匯'在12年的磨礪中,為企業融資對接超過10億元。
與激昂、自信地站在臺上自我推介相比,回到臺下,他們依然有難言之隱,其中,融資難,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一位從事垃圾分類的企業創始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企業已經實現了營收平衡,會有一定的成長空間,但是,投資人一聽說是做垃圾分類的企業,都不願意投資。
百萬融資難倒小微環保企業
十八大報告將生態環境建設納入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同等高度的“五位一體”總布局中,環保快速發展的市場“大門”已然開啟。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而《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已提交國務院審議,或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出臺。
對於依賴政策驅動的環保產業而言,三大行動計劃的出臺,或將帶來一場巨大的環保盛宴。
今年5月,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華林在第八屆中國環境產業大會上表示,在大氣、水、土壤三個“十條”以及PPP等新模式的推進下,“十三五”環保市場潛力巨大,總的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
被譽為未來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節能環保產業的“輝煌未來”是可期的。
然而,對於一些小微型環保企業而言,市場似乎正在將他們拒在環保盛宴門外。從此次來自全國各地的21家環保企業來看,融資難是這些企業創始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共同難題。
相對於一些大中型企業動則過億元的融資規模,百萬元左右的融資需求仍讓這些小微型環保企業感覺“遙不可及”。
上述從事垃圾分類的企業創始人說:“我們企業已實現營收平衡,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想要融資150萬元,已經是非常少了,但是,投資人一聽我們是垃圾分類的企業都不願意投資。”
“環保產業很多領域不是暴利行業,但有著長期穩定的回報,所以要帶動一些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社會資本進入市場。”對於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說的這段話,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機構主任葛勇認為,環保部部長的這段講話,恰恰反映了當前環保領域融資難的問題。
融資難讓中小企業“夭折”
今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考察,進一步強調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心和意義,並為創業者“打氣”。
但是,尤其是對於初創企業而言,融資難成為通病。
“綠色創業匯”導師王欣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因為資金鏈斷裂最終導致企業倒閉的案例很多,雖然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有很多種,但是,這都是企業在早期的通病。
實際上,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一直是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關心的焦點問題之一。記者粗略統計,僅去年,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等重大會議上直接提出或者要求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就有近十次。
然而,一位參會的環保企業創始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市場上的投資人更多青睞投資一些“短高快”的項目,幾乎沒有投資人能接受投入3年內不要求有收益回報的項目。
對此,王欣暉認為,以TMT(科技、媒體、通信)為例,因是高增長領域,很多人的錢願意投進去,可能會成幾十倍地增長,而環保收益一般都是長線,對於投資人來說,會覺得周期長,風險有些大。
“一般,投資人的投資考慮關鍵是兩點,一個是事情本身今後是不是有成長性,還有一點是作為創業者和創業團隊,是不是足夠讓投資人認為你們能夠完成這個事情。”王欣暉說。
對於環保領域的小微企業而言,未來的“錢途”依然可期待。
王欣暉認為,現在可能是環保企業的窗口期,投資機會出現在綠色生活和綠色生產這兩個環節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節後遊“新玩法”:春節加班、節後出遊可省萬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559.html
節後遊“新玩法”:春節加班、節後出遊可省萬元
一財網 樂琰 2016-02-15 15:25:00
除了銀發族、學生族,現在一些上班族已成為錯峰出遊的“主力軍”。有些“上班族”選擇春節值班、節後調休,然後預訂節後出發的出境長線產品。這類人群的“加班費”加上節後的旅遊差價,人均最多能節省1萬~2萬元。
喜慶熱鬧的春節假期剛結束,旅遊市場便迎來今年第一個錯峰出遊季,旅遊產品價格隨之應聲而落。《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月15日采訪了解到,與春節期間相比,國內長線遊、出境遊產品報價降幅在20%左右,部分熱門線路價格則幾近“腰斬”,最多降幅可達六成。同時,隨著氣溫回升,踏青賞花遊逐漸升溫,催熱了淡季旅遊市場,國內賞油菜花、出境賞櫻最受寵。
頗有意思的是,部分“上班族”選擇春節加班,節後出遊,加班費加上旅遊“跳水”差價,人均最多能節省1萬~2萬元。
按照旅遊市場慣例,春節過後至清明小長假期間,旅遊市場進入短暫的淡季,機票、酒店等資源價格紛紛下調,帶動了旅遊產品價格的“大跳水”。
“跟團遊方面,國內長線遊從正月初五開始回歸至平時價格,出境遊報價在春節假期結束之後也大幅回落。相較於春節旺季,價格普遍下浮20%左右。” 途牛旅遊網高級市場總監李媛表示,3月可被視為一年中出遊“價格窪地”,比如,三亞是猴年春節國內遊最熱門目的地,3月團期報價為3000元左右,春節團期則在5000元左右;澳大利亞作為炙手可熱的出境遊目的地,3月團期8天行程產品報價一般為1萬元,比春節團期便宜近50%。
攜程方面透露,由於節後機票、酒店和人力成本下降加上線下線上旅行社大促,春節後出境遊產品的降幅約為20%~60%,吸引了不少追求性價比的市民錯峰出遊。例如以“韓國4日3晚自由行”產品為例,春節2月8日出發的價格處於峰值為3539元,而3月7日價格僅為1818元,相差近一半。不少長線產品最高降幅達萬元,如“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黃金海岸8日6晚跟團遊”,春節正價21500元,而3月出發價格最低,不到12000元。
與跟團遊相比,自助遊產品報價降幅更大,國內三亞、雲南、廈門以及出境遊方面的東南亞、韓國、巴厘島等目的地最為明顯。比如,廈門自助遊線路春節期間價格均在1900元左右,3月出行則降至1000元左右;韓國自助遊線路從5000多元回落至3000多元。
近期,一份數據報告《指尖上的新年》報告顯示,通過對支付寶4億實名制用戶在春節期間登錄和使用情況分析,得出“近一半打工族沒回老家過年”的結論。
不論上述數據是否精準,但反映出如今越來越多的上班族並非一定要在春節回鄉,他們可能將父母接到工作地,也可能留在工作地加班。
“我所在的企業是服務業,春節需要有員工留守。我今年就主動決定在春節期間加班,這樣可以翻倍工資,也不必要去擠春運。到了節後我可以用年假與家人一起出遊,景區的人流在節後會少很多,拍照方便,遊樂的體驗感比較好,而且價格便宜很多,也一樣和家人歡聚。”來自河南的吳先生這樣描述。
事實上,不少提前預訂錯峰產品的遊客已經嘗到了“錯峰價”的甜頭。
“我預訂了一條情人節出發的泰國蘇梅島入住五星酒店的行程,兩個人共花了14000元左右,比春節出發便宜了大約8000元,非常劃算,而且春節過後景區、公共設施遊人少,旅遊服務和體驗都更好。”上海市民梁小姐表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銀發族、學生族,現在一些上班族已成為錯峰出遊的“主力軍”。有些“上班族”就像吳先生那樣選擇春節值班、節後調休,然後預訂節後出發的出境長線產品。這類人群的“加班費”加上節後的旅遊差價,人均最多能節省1萬~2萬元。
途牛旅遊網監測數據顯示,目前錯峰出遊產品預訂持續火熱,東南亞、澳大利亞、美國、歐洲等出境遊熱門方向3月團期產品預訂超過七成,國內遊開始升溫。從預訂情況來看,錯峰出遊群體以“銀發族”、休假時間自由靈活的白領等為主。
攜程度假平臺萬余家供應商幾十萬條出境產品平均賣價顯示,節後出境熱門目的地路線平均售價跳水千元到5000~6000多元不等,降幅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分別為印度、美國、泰國、馬來西亞、阿聯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柬埔寨和埃及,其中印度降幅最高跳水六成,美國直降3000多元降幅達到四成,熱門目的地泰國、日本、韓國等降幅也在三成以上。還有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由於匯率利好因素,團費購物成本降低,意味著預訂錯峰遊的消費者得到了“實打實”的優惠。
“現在旅遊消費已經成為剛性需求,什麽時候出行成為省錢的關鍵因素。”攜程旅遊事業部營銷總監戴宇表示:“2015年冬季全國平均月薪6070元,日薪275元。以一條‘日本北海道6日5晚跟團遊’來看,節前節後價格相差3000元,需要請4天假扣除薪資1103元,消費者可以變相理解為‘賺’了近2000元,還可以使用年假,何樂而不為。”
.png)
圖表來源:攜程
編輯:陳姍姍
你猜互聯網公司加班冠軍是誰?| 數據帝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5/154417.shtml
導讀 : 你知道嗎?83%的獨角獸公司來自北上廣;普通公司一般6點左右下班,但獨角獸公司的下班曲線,是那樣的……本文內容來自滴滴研究院50KM,i黑馬獲授權全宇宙首發。
美國矽谷投資人在2013年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做出分類,並將這些公司統一命名為“獨角獸”公司,今天,50KM選取了37家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獨角獸公司,通過對他們出行數據分析,從一個側面剖析下獨角獸的企業特征。

此次調查37家公司全部算是“互聯網+”,所涉及行業包括在O2O、金融、本地信息服務等領域的知名“獨角獸”企業。從地域分布上不難看出,中國的的獨角獸公司是高度集中的,大部分都聚集在了北上廣深杭這五個創業及融資火熱的一線城市。更有趣的是,這五個城市中有三個城市分別是BAT的所在地,可見一個航母級企業在當地的帶動作用是多麽顯著。
工作環境更寬松,熬夜加班更嚴重

獨角獸們的上班時間相對靈活。滴滴出行大數據透露,獨角獸公司的上班時間分布在8點-10點區間,並沒有傳統大公司“上班打卡”限制。互聯網時代,更寬松的辦公環境也許更適合有創意的頭腦。並且,一線城市的城市擁堵、加班嚴重以及員工素質的普遍提高,讓獨角獸的決策者給予了員工更自由的上班時間權限。

數據說明:下班時間是通過出發地為商務樓宇(或目標公司總部所在地)的分時段訂單量進行評估的。
看完上班看下班,眾所周知,互聯網公司加班是家常便飯了,但是獨角獸公司的加班更是嘆為觀止,從數據中不難看出,城市平均下班晚高峰出現在17:00-18:00前後,而獨角獸公司的下班時間與城市整體平均下班時間有一個明顯的錯峰,他們在20:30以後離開的員工占據了35%以上,在21:30—22:00才形成了真正的下班高峰。
大眾點評成獨角獸公司加班冠軍

獨角獸公司加班系數對比圖。註:圓形大小代表估值多少,今日頭條估值規模數據未知。
綜合各公司加班系數來看,作為中國生活服務業電子商務的領軍企業,大眾點評榮登加班冠軍寶座。餐館打折券、買電影票、訂酒店KTV……過去一年,立足本地生活服務的大眾點評整體業務快速發展、新業務全面開花。在各類互聯網公司中,電商所要面臨的問題最多,突發問題和時限要求最高,加班也就不算奇怪。
而作為大眾點評的電商同行,母嬰特賣代表的“蜜芽”、精選式手機購物平臺“口袋購物”、社交電商“蘑菇街”也殺入前十名。這些新生的小獨角獸已經找準自己的奮鬥方向,開疆擴土了。加班加班再加班,付出終將有回報的,未來垂直電商會為成為一種潮流嗎?

數據說明:加班程度是通過工作日17:00-02:00打車離開公司的時間進行評估的,加班系數 = 21:00-02:00的出發地為各公司總部的訂單量/17:00-02:00出發地為各公司總部的累計訂單量。
“小米員工是怎麽做到自願加班到很晚的?”、“小米總裁曬加班混寢方案”、“小米員工上班從不打卡,但工作12小時”IT論壇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討論。此次50KM統計到的加班數據同樣印證了這些“恐怖”的描述,大眾點評與小米科技無疑是最拼的,並且這兩家公司的加班指數遙遙領先於其他小夥伴的。愛拼才會贏,小米450億美元估值少不了員工們辛勤的付出。
而在夜晚,坐落於北京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大廈通常也是燈火通明的。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企業,專註於P2P智能搜索“融360”,這次也闖入了前三。 互聯網+金融,兩個高大上的行業結合後,同樣少不了員工們艱辛的付出。
今日頭條問鼎2016春節“加班王”

當別人都休息時,他們還在工作,當別人都睡著時,他們還醒著。很多企業的成功,必然離不開員工超常規的付出與堅守。
以這個春節假期為例,獨角獸企業打車需求普遍旺盛。特別提醒一句,四大門戶的小夥伴,要小心了!50KM從各家公司數據對比來看,新一代信息分發平臺“今日頭條”春節加班情況獨占鰲頭,作為新一代技術驅動的公司,看來內容還是需要很多堅守的。
送餐新秀餓了麽與雷布斯的小米也是蠻辛苦的,他們的春節加班數據分列二三名。而整體來看,搜狗、螞蟻金服、大眾點評與滴滴出行,這排名靠前的七家公司,春節期間堅守程度遠高於獨角獸公司平均水平。
滴滴出行上班距離最遠,美圖上班距離最近

錢多、事少、離家近,已經成為“好工作”普遍標準。50KM在對37家獨角獸公司上下班通勤距離統計發現,廈門的美圖公司以平均4.8公里最短上班距離,成為 “離家最近”的獨角獸。而位於大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的滴滴出行,以平均19.8公里上班距離,成為“離家最遠”的獨角獸。19.8÷4.8=4.125,四倍多的差距,已讓滴滴很多小夥伴哭倒一片,多說一句,50KM的團隊里就有兩個從40公里外的“大通州”趕來上班的同學呢。
綜合此次分析可以看出,企業生存的壓力與個人的財富夢想,讓獨角獸公司已經成為互聯網“加班文化”的代表。當周圍公司都“快”了起來,整個行業也就跟隨了,這一塔羅牌效應,在獨角獸公司尤為明顯。未來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將湧入這里,未來的產品及業務叠代會更加頻繁,對於這些“落後就等於死亡”的獨角獸公司,除了快速奔跑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於50KM,i黑馬微信首發,如需轉載請聯系50KM。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視頻】被網絡神曲擊中的加班族,你的身體為什麽被掏空
上海彩虹合唱團推出的《感覺身體被掏空》成了最新的網絡神曲,雖然這首歌從曲調來說,沒有筷子兄弟的《小蘋果》那樣有魔性般朗朗上口,但是歌詞入木三分地刻畫了老板的無情和加班的無奈,一時被奉為工薪族的生存宣言,據說十個人看了九個轉。
我是十個中看了沒轉的那個,但想掰一掰為什麽我們身體被掏空。
加班不是狗,老板才是
在《感覺身體被掏空》中,歌曲唱到“有個老板叫大衛,下午六點出現眼神恰似黑背,手里拿著一壺咖啡,嘿嘿嘿嘿,我們要不要開個會”?MV中汪汪叫老板成了制造加班的元兇。
“如果老板僅僅制造加班,也沒什麽。”李菲說,她最頭疼的是覺得自己工作沒有成就感。李菲在五百強公司工作,是個助理,老板朱文工作繁忙,北京和上海兩地飛行是家常便飯。作為職業女強人,朱文覺得自己在上升期,因此“從來不想浪費一分鐘時間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為了老板的生活“更有意義”,李菲的工作就是經常奔波在去機場的路上,在老板到達機場前之前,她要去代為辦理好登機手續,然後買好老板喜歡的三明治拎著旅行箱等她。這還不算,朱文出差多,換洗的衣服不夠,也會讓李菲來幫忙。經常是周末或者下班後,李菲接到老板電話就要放下一切去給她買打底衫或內衣褲。
諸如此類的事情讓李菲覺得自己工作非常低級。“試想有天我去面試,我怎麽描述我現在的工作呢?我的強項就是給老板送充好電的充電寶?還是知道晚上九點後還有哪些店開著可以買到老板喜歡的內衣?”李菲覺得每天被折騰得要死要活,精疲力盡還什麽都沒有學到,於是就辭了職重新去讀書了。

如果說李菲的老板是一個喜歡把下屬當打雜的類型,那麽張力的老板麗莎,就是老板中的另一個極端,她給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還喜歡把控做事的每個步驟。
張力工作的也是家大公司,部門眾多。麗莎作為新任經理,經常無視公司和行業的慣例,也聽不進下屬的建議,自作聰明地創造流程,然後讓張力按照她的流程來做事情,不管實際是不是那麽回事。
當張力按照老板的指示去公司各個部門協調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其他部門根本不認可麗莎經理自己立的這些流程。事辦不成,麗莎就會把張力狠狠罵一頓,說他沒能力。
但張力啼笑皆非的是,出了問題後,麗莎會自己改流程,否定此前自己說過的東西,然後再讓張力去按照新流程去其他部門協調。可以想象,這樣閉門造車能有什麽好結果。張力覺得自己每天被其他部門推來推去,遭受冷言冷語,身心俱疲。好多次,張力說:“下班一回家就能睡著,也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困。”作為公司的管理培訓生,張力在該部門要輪崗九個月,讓他咬牙堅持的動力,就是“到年底,這個輪崗就結束了”。
還有一些經理,讓人覺得非常冷血,只對工作關心。一家外企的員工跟我舉過一個例子,一次她團隊里一名孕婦羊水破了叫了120去醫院,老板在辦公室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打電話問問她什麽時候能交接工作”,一句話驚呆所有小夥伴。
說起奇葩的老板,幾乎每個跟我聊過的人都能吐出一堆苦水。有人覺得經理沒有誠信,說到辦不到;有人覺得老板不會鼓勵團隊只會罵人;有的說老板從來不溝通,什麽事情都是最後一刻才說。這些下屬眼中的“壞老板”們,犯的都是非常初級的管理錯誤,任何一本成功學的書籍都可以拿來寫反例。

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中國,很多公司的管理層太年輕。
我所在的企業,銷售上千,經理過百。每次年度培訓都發現,一線經理好年輕,80後、85後一大把。請註意,我不是說年輕不好,不是拿著有色眼鏡看人。年輕,有學習的欲望、有對自己的要求、有對事業的沖勁,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硬幣的另一面,就是缺乏經驗、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較差,很多人是第一次做經理,這樣自然問題就比較多,引起下屬的不滿、投訴、鬧翻乃至走人。
2015年底,興業全球基金對中美金融行業經理年齡做過一次對比。中國市場1200個經理樣本,平均年齡為39歲;而美國600個公開獲得的樣本,經理的平均年齡為55歲。
十幾年年齡差擺在那里,經年累月磨礪出的待人處事經驗可不是靠一兩次培訓或者翻翻書本就能解決的。
缺乏企業文化,缺失對員工的尊重
如果說沒人味的老板是加班和內心被掏空的表面原因,那麽根本原因,則是一個企業是否有尊重員工的文化基礎。
吳青在國內一家大企業工作,我給她電話聊這個話題,她坦言說自己前一天因為工作失眠了。吳小姐的公司最近一個部門很多人離職,為此她不得不臨時去該部門補缺。但她勤勤懇懇地工作,換來的不是認可,而是自己不知道這樣臨時補缺,一個人幹兩個人的工作什麽時候是個頭。吳的臨時老板,最開始說七月放她走,後來推到八月,最近一次則說是年底。讓吳青郁悶的是,她在原部門的升遷,也因此被耽擱了。“公司對我,缺乏基本的尊重。”
據她說,她工作的企業,沒有優勝劣汰,也沒有多勞多得。因為公司認為背後資源得天獨厚,又是當地重點企業,應聘者眾,所以不在乎員工流失。結果就是領導只要有人繼續開工就好,對其他事情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別談對員工的尊重。
吳青說的,讓我想起很多企業人力資源部流傳著的一個無解之題。
題目很簡單,團隊中有五個人,必須裁一個,你來如何決定。
那麽五個人是誰呢?第一個是唐僧,領導,是項目負責人。第二個是孫悟空,能力超強,但是偶爾不聽指揮。第三個,是豬八戒,能力一般,懶且饞,但是性格圓滑,能夠協調關系。第四個,沙僧,忠厚老實,努力工作。第五個,白龍馬,只有一件工作,背唐僧,但是這個工作沒有可替代性。
討論的結果可想而知,唐僧不能走,因為走了隊伍就一盤散沙。悟空能力強,遇到大的問題,還是要靠他,雖然他不聽指揮,但是大多領導更不願意要一個聽指揮但是能力一般的。豬八戒這個人不幹活,但在唐僧和悟空鬧矛盾的時候,他的性格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可以處理團隊矛盾,所以他不能走。白龍馬,因為工作特殊,無人替代,也就不容易被裁。最後,只有老實、勤懇的沙和尚走人了。
是不是有點怪?為什麽幹活的反而走了?哪里有問題嗎?很多企業就是這樣的。

請再讀一遍這個故事,如果五個人沒有人離職,請問西天取經為什麽能成功?
答案可以很多,比如領導有方、各司其職、取長補短,但最核心的是團隊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取經——歷經磨難、終成正果。
這確實是很多公司,包括吳青的公司,沒有的。沒有統一的文化,沒有統一的目標。“公司和員工是赤裸裸的雇傭關系而已。”吳青說,“大家上班打卡、午飯消失兩個鐘頭、踩著鐘點下班。有的為了戶口,有的為了上班可以吹冷氣用電腦炒股,有的為了把企業當跳板。另一邊,工作越認真的越累,老板給活越多。”她感覺公司新來的人,都是來挑擔子的,但是挑到哪里都不知道,也無所謂。結果就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能者多勞不多得。
不僅大企業,很多小的企業也是。比如一些廣告公司、影片制作室、公關公司,把加班都當成是常態。員工都是早上10點11點才來公司,然後加班到深夜直至零晨,惡性循環。幾年前,我跟一個私營廣告業主聊天,我曾問,他的員工有沒有共同的目標。他不以為然,笑著說,我們的企業講的是奉獻,大家周末都奉獻,來公司加班就好了。
遇到這樣沒有文化基礎、不尊重人的企業,加上變態的老板,我們的身體真的就被掏空了。
說到底,我們的企業,畢竟生存時間還太短。九十年代初,中國才剛有公司法,雖然最近的《財富》五百強名單上有不少中國企業,但跟榜單上很多白手起家的外國百年企業相比,在企業文化打造上還是有差距。
哈佛大學的一位歷史學家跟我講過,德國在二戰的衰敗原因之一,就是因為Brain Strain——腦荒。有能力的人受不了納粹統治的氛圍,都跑去了和平寬容的國家,人才雲集造成了某些國家今天的強大。
歷經百年的企業,經理過戰爭的支離破碎,自然知道人才的可貴。蘋果、微軟這些科技企業,更是除了人的聰明才智什麽都沒有。這是為什麽這些企業重視文化,重視尊重員工,把員工視為最重要的資產。這是為什麽國外企業的會議室,會列有發明家的名字。而我們最著名的企業家,卻還在用金庸的小說里的大俠自稱。這樣的企業,是不是希望獲得武林秘籍,一統天下?這樣的武林盟主,是不是想練就吸星大法,再掏空員工?
(作者為五百強公司管理人士,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與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