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超日太陽老闆身處海外 逃債還是追債?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2/2373028.html
伏組件生產企業超日太陽(002506.SZ)董事長倪開祿的行蹤突然成了熱門話題。

截至昨日,超日太陽已停牌6個工作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留言稱,該公司老闆(即倪開祿)可能失蹤並攜帶巨款跑路。超日太陽多位管理層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稱,倪開祿本人沒有跑路,他在海外追債。不過,昨日從下午2點至記者發稿時,倪開祿的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年底要追債

12月27日上午9點多,微博實名認證為「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有限公司」某部門的人士稱:「超日(太陽能)老闆已失蹤,極可能已離開中國,留下數十億債務和超過1000名以上的員工,本地多家企業因借貸和擔保受到牽連。」

一位超日太陽的內部高層向記者表示,上述說法不屬實,倪開祿每年12月左右都會到海外催收賬款。「他知道哪些賬款在今年年底是可以準時收回的,他本人現在也在海外出差,這幾天都與我們有聯繫。」該高層說。

上述人士還說,倪開祿此次出去的地方包括意大利、保加利亞、美國等,原本預計是在聖誕節前回到上海,但因部分客戶要過聖誕,他要等一段時間再回國。所以,其在海外逗留的時間會比預想的長一些。倪開祿之所以要在此階段催債,與該公司準備出年度的業績數據有關,估計今年到期的賬款應在10億~20億元左右。

光伏行業的大部分客戶集中在海外。一位近日與倪開祿有過聯繫的人士透露,超日太陽的上億元大訂單基本由倪開祿親自談判,「該公司有市場營銷中心,30~40人左右,海外國家或地區市場也有銷售主管負責。但即便這些銷售主管去催賬,客戶也未必理睬,只有倪開祿本人到場才可能奏效。」

資金緊張

今年第三季度末,超日太陽的應收賬款餘額為33.42億元,比期初增長51.18%,佔總資產的42.3%。而同為光伏上市公司的向日葵、海潤光伏及陽光電源等公司的應收賬款,佔總資產比重約15%到20%之間。

此外,今年三季度末,超日太陽的貨幣資金大幅減少了57%,預付賬款同比也降低了33%,而且資產負債率達64%,2012年的帶息債務就有30億元左右,使應付利息也同比增加了479%。該企業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在今年第三季度末為-5.93億元,同比增長39%。

今年11月13日,超日太陽還公告稱,倪開祿及另一股東倪娜分別將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質押給山東省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申請貸款。質押後,倪開祿所持限售流通股的絕大部分、倪娜的所有限售流通股都處於質押狀態。目前,兩人持股數分別佔該公司股份數的37.38%和6.51%,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

貨款回收吃力

應收賬款加大、現金量趨緊,與超日太陽獨特的銷售模式有關。該公司相比其他同行都要更早地參與電站業務。

該公司的做法是,將產品從原先直接發貨給屋頂光伏系統(下稱「直銷模式」),轉到了一些電站項目或從事電站的中介方,轉變後超日太陽會獲得較高的毛利率。

該公司現於保加利亞並網了30.6兆瓦的電站,塞浦路斯、美國及意大利也有29兆瓦~36兆瓦不等的電站項目。

2011年,這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高達18.71%,預計2012年也有15%左右的毛利率,而截至今年三季度,國內一線光伏企業的毛利率分別在-22%到10%之間,顯然超日太陽的較高毛利率令人豔羨。

但可惜的是,這種做法的結果將是超日太陽在貨款回收上較「吃力」。

「超日太陽的部分電站項目想要收回貨款,可能要等1年多。海外電站的建設模式包括籌集相應的資質文件、土地購買或租賃、並網協調、電站建設,發電後3個月算正式運轉,再到下家(如基金等)接手,週期很長。而且如果下家不能找到相應的銀行作為貸款方,那麼其接手的時間將拖得更長。」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今年9月,超日太陽還與天華陽光、SKY base solar GmbH等公司簽訂了相關協議,仍會在中國、波蘭和羅馬尼亞進一步開發電站項目。這有可能讓資金已不足的超日太陽承擔更大的風險。不過,據熟悉超日太陽的有關人士表示,目前該公司正在計劃調整「電站、直銷」業務模式的比例,減少電站的銷售額佔比。getty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33

教皇:一代歐洲年輕人都身處險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715

教皇弗朗西斯一世本週首次接受家鄉阿根廷媒體採訪,他警告年輕人失業問題,稱今天的「一次性文化」已經使一代歐洲年輕人被遺棄。

弗朗西斯一世在TN TV頻道的採訪中指出,歐洲的年輕人失業問題與失去賺錢能力的老年人被忽視是共生的問題: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公正的國際體系中,它的核心就是「金錢國王」。

這是一種遺棄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一次性文化。

不具名舉例,比如在一些歐洲國家,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40%以上。

整整一代年輕人都失去了工作帶來的尊嚴。

與前任本篤十六世一樣,弗朗西斯一世也質疑自由市場,擔憂金融界缺少道德規範。

但路透評論認為,這位1300年來首位非歐洲裔教皇講話沒有拿腔拿調,不打官腔,所以顯得格外擲地有聲:

既不關心年輕人又不關懷老年人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

年輕人帶領這個社會邁向未來,年長的一代給社會留下他們的回憶和智慧。

目前歐盟25歲以下的年輕失業者人數將近600萬人,西班牙與希臘的年輕人失業率已接近或超過60%。

歐洲領導人本月初承諾會將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作為當務之急,可他們還沒拿出什麼新的方法。

以下可見根據截至今年10月歐洲統計局數據製作的歐洲年輕人失業形勢圖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92

互聯網公司巔峰期過後維穩問題:身處困境的Twitter如何自救?

http://www.iheima.com/thread-42947-1-1.html
以下是文章全文:

幾週之前,Twitter股價驟降,市值暴跌40億美元,而且其內部員工以及早期的投資人在6個月的禁售期過後開始紛紛拋售它們手中的股票。6月5日,Twitter財務副總裁盧卡·巴拉塔(Luca Baratta)以每股31.44美元的價格拋售了9285股Twitter股票,套現29.2萬美元。這是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因為最能看清公司前景的人卻出售了自己持有的公司的股票,這無疑給Twitter的未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去年12月份到現在,Twitter的市值已經蒸發了一半,總跌幅達到了驚人的180億美元。用戶們正在放棄使用Twitter的產品,Twitter的增長變得停滯不前,有社交媒體圈兒的權威專家表示,Twitter正在變得可有可無。

正如之前的AOL,在互聯網領域紅極一時之後又迅速步上了下坡路,最終彈盡糧絕倒在原來站起來的地方。故事的開頭是如此的雷同,當Twitter初入社交媒體領域便掀起了一陣浪潮,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但是故事的結局也在趨於一致,因為現在Twitter這艘巨艦已經進入減速道,除非來個華麗的轉身,或者在像印度這樣的潛在市場渠道巨大的成功,否則Twitter的光環將會褪去。

大起大落

根據研究,Twitter能夠變得流行起來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大型媒體上連續不斷的免費廣告推出。2008年,美國有線電視頻道CNN成為第一家在節目中整合Twitter的大型新聞傳播媒體,並且開始在電視屏幕上顯示相關推文動態。此舉大大提高了Twitter的曝光度,漸漸的開始流行開來。

尤其是在2008年11月份印度孟買發生恐怖襲擊時,用戶開始在Twitter上發佈事件的即時信息和傷亡細節,海量信息迅速充斥在了整個網站,讓人們第一時間能夠瞭解到事件的實時進展。就這樣,人們開始發現,Twitter上的信息報導要比主流媒體來得更及時。主流媒體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紛紛與Twitter展開合作。一時間,「請關注我們的Twitter」成為每一家主流媒體的口頭禪。再加上社會名流們的推波助瀾,Twitter流行起來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主流媒體的免費廣告以及社會名流們的推波助瀾也是一把雙刃劍,成為其目前危機的原因之一。到目前為止,幾乎每一家機構都會通過Twitter來向大眾發聲,這導致了大量不必要的垃圾信息充斥了整個網站。Facebook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但是Facebook卻能找到有效的辦法避免這樣的問題,比如說他們通過新聞流的方式為不同的人推送他們可能感興趣的信息。

Twitter沒能做到這一點,所以當我們登錄Twitter賬戶之後會發現,Twitter上的評論就像一鍋大雜燴,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些信息嗎?當然這要取決於你關注了誰。但是不管怎樣,Twitter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夠好,缺乏有效的搜索功能,讓用戶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推文。慢慢的,用戶開始厭倦了這些對自己毫無意義的推文,而且這些信息在其他網站上都能看到,所以用戶開始減少了來這裡的次數,直到淡忘它。

更糟糕的是,我們已經習慣性的變成了媒體和名人的推文的被動「接收器」,甚至忘了自己也能在Twitter上發佈自己的推文。而且,一想到當自己的推文一旦發佈出去之後整個世界都能看到時,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發不發一條不超過140個字符的推文這個問題上變得猶豫起來。慢慢的,我們就學會了在Twitter上沉默是金。

我蒐集到的一組數據可以證明Twitter的問題有多麼嚴重。推文的中值只有1個(比如說「大家好,我來了」),而且推文的發布者只是一少部分人:Twitter的10%的活躍用戶製造了90%的內容;相比之下,Facebook的10%的活躍用戶製造了40%的內容。所以,我們中的很多人會往返於Facebook,和他們的家人以及朋友來分享各自的圖片、生活的瞬間、觀點和看法,當然還有視頻。但是在Twitter上,我相信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不發聲的。即便有人試圖在Twitter上分享點什麼的話,他也會很快發現,自己剛剛發佈的推文瞬間已經被大量毫無相干的信息淹沒了。慢慢的,Twitter的用戶粘性也就沒了。

自救機會

所以現在,當我們想到Twitter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鳥Logo,而Twitter這個產品本身已經變得沒有什麼吸引力了。而且Twitter的主要流量來源——其他主流媒體——已經無法為Twitter帶來足夠的新用戶。那麼,Twitter能否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嗎?在我看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Twitter有兩個自救的辦法:第一,發現新的流量來源;第二,升級和優化產品。

但是,在美國市場尋找新的流量來源非常困難,美國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基本沒有增長的機會。如果我是Twitter的老闆,我會將印度作為目標市場,因為那裡有2.5億潛在用戶群體,但目前Twitter在那裡卻只有3000萬註冊用戶。

如果能夠在印度引起主流媒體的注意,Twitter將會獲得大量新用戶,但時不我待,如果Twitter要這麼做的話就需要抓緊時間了。因為在印度,WhatsApp將會是個強大競爭對手,它之前又剛剛被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用戶數量是Twitter兩倍。

還有一個方法是在產品本身上做文章。Twitter需要儘可能多的做產品改進和體驗優化。目前擁有2.5億用戶Twitter或多或少會出現自滿情緒,忽視了初期用戶是如何體驗「Twitter時刻」的——為彼此陌生的人建立溝通的橋樑,發佈一條推文並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這就是用戶喜歡上Twitter的原因。

但是就像AOL那樣,在走上巔峰之後安於現狀並最終走向沉淪,如果Twitter不能重新擁抱「Twitter時刻」的話,Twitter勢必也將步入AOL的後塵,被淹沒在浩瀚的互聯網大潮中。

也許重新抓住用戶的心,並獲得一大波新的用戶還為時不晚,但是請注意,機會的窗口正在快速關閉。

來源: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03

互聯網公司巔峰期過後維穩問題:身處困境的Twitter如何自救?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947
以下是文章全文:

幾週之前,Twitter股價驟降,市值暴跌40億美元,而且其內部員工以及早期的投資人在6個月的禁售期過後開始紛紛拋售它們手中的股票。6月5日,Twitter財務副總裁盧卡·巴拉塔(Luca Baratta)以每股31.44美元的價格拋售了9285股Twitter股票,套現29.2萬美元。這是個極其危險的信號,因為最能看清公司前景的人卻出售了自己持有的公司的股票,這無疑給Twitter的未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去年12月份到現在,Twitter的市值已經蒸發了一半,總跌幅達到了驚人的180億美元。用戶們正在放棄使用Twitter的產品,Twitter的增長變得停滯不前,有社交媒體圈兒的權威專家表示,Twitter正在變得可有可無。

正如之前的AOL,在互聯網領域紅極一時之後又迅速步上了下坡路,最終彈盡糧絕倒在原來站起來的地方。故事的開頭是如此的雷同,當Twitter初入社交媒體領域便掀起了一陣浪潮,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但是故事的結局也在趨於一致,因為現在Twitter這艘巨艦已經進入減速道,除非來個華麗的轉身,或者在像印度這樣的潛在市場渠道巨大的成功,否則Twitter的光環將會褪去。

大起大落

根據研究,Twitter能夠變得流行起來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大型媒體上連續不斷的免費廣告推出。2008年,美國有線電視頻道CNN成為第一家在節目中整合Twitter的大型新聞傳播媒體,並且開始在電視屏幕上顯示相關推文動態。此舉大大提高了Twitter的曝光度,漸漸的開始流行開來。

尤其是在2008年11月份印度孟買發生恐怖襲擊時,用戶開始在Twitter上發佈事件的即時信息和傷亡細節,海量信息迅速充斥在了整個網站,讓人們第一時間能夠瞭解到事件的實時進展。就這樣,人們開始發現,Twitter上的信息報導要比主流媒體來得更及時。主流媒體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紛紛與Twitter展開合作。一時間,「請關注我們的Twitter」成為每一家主流媒體的口頭禪。再加上社會名流們的推波助瀾,Twitter流行起來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主流媒體的免費廣告以及社會名流們的推波助瀾也是一把雙刃劍,成為其目前危機的原因之一。到目前為止,幾乎每一家機構都會通過Twitter來向大眾發聲,這導致了大量不必要的垃圾信息充斥了整個網站。Facebook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但是Facebook卻能找到有效的辦法避免這樣的問題,比如說他們通過新聞流的方式為不同的人推送他們可能感興趣的信息。

Twitter沒能做到這一點,所以當我們登錄Twitter賬戶之後會發現,Twitter上的評論就像一鍋大雜燴,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些信息嗎?當然這要取決於你關注了誰。但是不管怎樣,Twitter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夠好,缺乏有效的搜索功能,讓用戶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推文。慢慢的,用戶開始厭倦了這些對自己毫無意義的推文,而且這些信息在其他網站上都能看到,所以用戶開始減少了來這裡的次數,直到淡忘它。

更糟糕的是,我們已經習慣性的變成了媒體和名人的推文的被動「接收器」,甚至忘了自己也能在Twitter上發佈自己的推文。而且,一想到當自己的推文一旦發佈出去之後整個世界都能看到時,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發不發一條不超過140個字符的推文這個問題上變得猶豫起來。慢慢的,我們就學會了在Twitter上沉默是金。

我蒐集到的一組數據可以證明Twitter的問題有多麼嚴重。推文的中值只有1個(比如說「大家好,我來了」),而且推文的發布者只是一少部分人:Twitter的10%的活躍用戶製造了90%的內容;相比之下,Facebook的10%的活躍用戶製造了40%的內容。所以,我們中的很多人會往返於Facebook,和他們的家人以及朋友來分享各自的圖片、生活的瞬間、觀點和看法,當然還有視頻。但是在Twitter上,我相信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不發聲的。即便有人試圖在Twitter上分享點什麼的話,他也會很快發現,自己剛剛發佈的推文瞬間已經被大量毫無相干的信息淹沒了。慢慢的,Twitter的用戶粘性也就沒了。

自救機會

所以現在,當我們想到Twitter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鳥Logo,而Twitter這個產品本身已經變得沒有什麼吸引力了。而且Twitter的主要流量來源——其他主流媒體——已經無法為Twitter帶來足夠的新用戶。那麼,Twitter能否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嗎?在我看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Twitter有兩個自救的辦法:第一,發現新的流量來源;第二,升級和優化產品。

但是,在美國市場尋找新的流量來源非常困難,美國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基本沒有增長的機會。如果我是Twitter的老闆,我會將印度作為目標市場,因為那裡有2.5億潛在用戶群體,但目前Twitter在那裡卻只有3000萬註冊用戶。

如果能夠在印度引起主流媒體的注意,Twitter將會獲得大量新用戶,但時不我待,如果Twitter要這麼做的話就需要抓緊時間了。因為在印度,WhatsApp將會是個強大競爭對手,它之前又剛剛被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用戶數量是Twitter兩倍。

還有一個方法是在產品本身上做文章。Twitter需要儘可能多的做產品改進和體驗優化。目前擁有2.5億用戶Twitter或多或少會出現自滿情緒,忽視了初期用戶是如何體驗「Twitter時刻」的——為彼此陌生的人建立溝通的橋樑,發佈一條推文並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這就是用戶喜歡上Twitter的原因。

但是就像AOL那樣,在走上巔峰之後安於現狀並最終走向沉淪,如果Twitter不能重新擁抱「Twitter時刻」的話,Twitter勢必也將步入AOL的後塵,被淹沒在浩瀚的互聯網大潮中。

也許重新抓住用戶的心,並獲得一大波新的用戶還為時不晚,但是請注意,機會的窗口正在快速關閉。

來源: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291

六間房創始人劉巖:身處喝血的行業,從彈盡糧絕熬到26億被收購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8/149366.html

黑馬說:昨晚,停牌數月的宋城演藝公布重組預案,擬以26億元收購六間房,前者是國內線下演出第一名,而六間房是在線演藝的前三,這一對組合起來,日後恐將成為一個娛樂巨無霸。

 

不論結局如何,六間房終究不再缺錢了,它可以放開膀子幹一幹了:100%股權=26.02億元。而在曾經,六間房差點因為缺錢死掉,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創始人劉巖背負一身外債,發不出工資,融不到錢......

 

想起當年一幕,不知劉巖內心是否會有觸動,一切恍如隔世。2012年初,他接受《創業家》采訪,整個過程描述得詳詳細細。


文 | 盧旭成 本刊記者

 

六間房創始人劉巖

 

也是在2008年,當整個視頻網站行業都被認為沒前途時,彈盡糧絕的六間房CEO劉巖辦公室里坐滿了債主。劉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你們要錢,我能理解,我有錢我也給你們了……”

 

戴一頂鴨舌帽、一身休閑裝的六間房CEO劉巖,1月6日下午這樣跟《創業家》記者回憶他經歷過的最苦逼的日子。再過兩天(1月8日),六間房將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舉辦一場演唱會,主角都是六間房“秀場”上的小明星,主持人是何炅,出場費據說達到了60萬元。恍如隔世啊。

 

2008年11月,劉巖將六間房的員工從250人裁到約60人,每天一上班要處理的爛事就是跟債主“死磕”。債主在辦公室不走,他也照樣心安理得地辦公;債主告到法院,他苦口婆心地勸說,如果讓六間房死了,你們的錢大部分要不回來,因為裁員時六間房已把現金大部分補償給了員工,“所以你看我們裁員沒有人罵我”。

 

六間房最大的債主是帶寬和服務器供應商,比如藍汛。這些供應商在2007年視頻網站行業最火之時,給優酷、土豆這些視頻網站付款賬期是3~6個月,視頻網站可以先使用帶寬,費用延後再付。劉巖回憶,如果當時全部清算完這些費用,六間房馬上關門。

 

“那時候打折也融不到資,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個‘喝血’的行業。”劉巖這樣解釋:視頻網站當時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帶寬、服務器、版權等成本像個無底洞,所有的人都對這個行業沒有信心。

 

要命的是,劉巖和他的投資人一開始沒搞明白這一點。六間房是中國最早以分享視頻短片為概念的視頻網站之一,2006年因為手握有《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作者胡歌等草根作者,它曾一度是中國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劉巖和他的天使投資人都認為,視頻網站是一個拼創意的行業,只要投入幾百萬美元即可。

 

這段輝煌歷史很短。2007年,從六間房開始,所有視頻網站都通過“專輯”的形式,讓用戶以5分鐘左右的長度,將更長的電視劇、電影等上傳視頻網站,視頻網站流量一下剎不住――用戶看一集電視劇就是幾十分鐘,IP和PV跟新浪等以圖文為主的網站比又非常吃虧,“這個成本完全是荒誕的,所以我們怎麽辦呢?2007年我們說‘我們跟’,那時候土豆開始用其他方式大量做長片。”劉巖說,長片實際上就是短片的連續播放,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但它顛覆了整個行業,原來大家都是做視頻分享,後來都變成電影站了。到2008年,優酷、土豆等又開始比拼誰的長片做得更流暢,雖然有CDN加速等手段,但要想做得更流暢只有花更多的錢買更貴的帶寬,“你要讓北京的用戶覺得爽,只能買比偏遠地區貴好多倍的北京地區的帶寬”。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劉巖終於相信這是一個需要砸2億美元才有可能勝出的行業。“這在當年不可想象,一個細分市場2億美金砸下去,感覺花這錢太罪惡了。”古永鏘(微博)等投資出身的視頻網站玩家開始按照“冷冰冰的”資本玩法去融第二輪、第三輪,拿的全部是基金的錢,而劉巖和他的投資人則搖擺在跟還是不跟的中間,難受。

 

“有人去做電影,其實當時我們已經覺得挺慌的。”劉巖說,跟不是,不跟也不是,“這個東西也看不到未來。”

 

不過,2008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反而讓煎熬中的劉巖和投資人解脫了,只是有些殘酷。“投資人也沒壓力了,也不用再拿視頻網站的概念去融資了,因為根本就融不到。”劉巖說,雖然當時整個環境讓自己壓力很大,六間房終於可以去做之前不敢做的事情了。

 

 

劉巖跟所有的債主――包括投資人――拋出了一份生存計劃:把所有長視頻刪除,將最大的一塊帶寬成本剎住,同時找到能迅速帶來收入的業務。劉巖對技術部門的要求是,所有長視頻刪除後只需相當於原來10%的帶寬,卻要保證整個網站流量相當於原來的70%,“我要保證排名,我要賣廣告,流量不能跌得太多。”他解釋說。

 

接著,劉巖又要求廣告部員工冒著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拿著“作弊”的相當於原來70%的流量去賣出150%的廣告。劉巖瞄準了最有錢的遊戲行業,大量上傳遊戲短視頻,一家家拜訪客戶,“我們不說我們是視頻分享行業最大的網站,我們說我們是遊戲行業最大的視頻網站,找夥伴合作,然後狠砸一個廣告給它。”

 

最苦的時候,六間房的所有員工沒有三險一金,只拿70%的薪水。劉巖特意讓公司留出30萬元,作為員工的不時之需,誰家有婚喪嫁娶等用大錢的時候就從這筆錢里支。“用了十幾萬元吧。”劉巖說,2009年3月六間房用自己賺來的錢(而不是投資人的錢)發了第一次工資,後來慢慢開始能全額發薪,補“三險一金”。主打“在線表演”概念的六間房“秀場”業務也開始發展壯大,劉巖很得意於自己探索出的靠用戶買“飛機”等虛擬物品給在線明星的用戶付費模式,現在六間房的員工又漲到了近200人,並準備引入下一輪融資。

 

“中國視頻網站還有變局,現在沒有一家獨立的視頻網站主站流量超過10%,大約40%的流量來自百度。”劉巖談到中國視頻網站行業格局時,稱自己是“旁觀者”,“假設沒有視頻網站,可能我們下撥就做團購了,團購就會打得更加激烈,這幫人肯定要選這個題材創業。”

 

選上視頻網站行業是劉巖的宿命,他的命是不是比選上團購的那撥好一點?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盧旭成,由i黑馬編輯。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歡迎轉載,轉載前請聯系heimage0001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435

身處豐饒,卻飢餓至死

2016-02-22  TCW

我去年十一月底,用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弄來一本書。因為台灣沒有賣,我請我中國朋友上當地的網站去訂,書是限量獨賣的,第一批訂書的人,要花比後來高兩倍的價錢先睹為快。這本書是Kevin Kelly的《必然》(The Inevitable),連英文版都還沒出,就率先在中國上市,讀者趨之若鶩,預售兩小時賣了兩萬本。

我朋友買到後,就連夜搭飛機送書回來,他不明白,幹嘛搶限量書,也不過就早半年看到而已,價格還高兩倍!我說,真的有差,在資訊世界裡,提早知道最先進的觀念,就比別人提早布局。但是,拿到書的同時,我內心也非常黯然,因為台灣完全沒有這本書的消息。

現在的社會,資訊就是貨幣,我真心的憂慮,我們號稱資訊大國,但從這個資訊流來看,我們落後多少?

作者Kevin kelly出版過《失控》、《新經濟,新規則》,是《wirCd》雜誌創始主編,一九八四年舉辦過全球第一屆駭客大會,是重量級網路文化發言人和觀察者,我個人覺得,他是目前為止最能預測、了解科技生活帶來改變的作者,台灣卻什麼消息也沒有。

新書不是代表一切,卻是一個指標,台灣出版界要儆醒!

這本書有一句提到「很多新的狀況在形成,過程裡面我們扮演什麼角色?」這讓我自問:台灣還是科技展、電腦展的重鎮嗎?當科技產業變成生活產業時,電腦會扮演什麼角色?台灣又會扮演什麼角色?

我的組織要怎麼改變,與客戶的作業介面要如何更單純?

這本書另也提及,現在大家都覺得科技發展到這樣,算很極致了,但若時光倒流,你可能在三十年前也讚嘆「我處在多麼厲害的年代啊!」但三十年間,卻有這麼多的發明、網路的發展、手機的發達、電商的蓬勃......。我敢保證二0五0年,又會有九五%的東西是現在沒有發明出來的。

這讓我想到另一本Arthur C.

clarke的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第二章裡面,一群近乎滅種的猿人,只會嚼著各樣的樹葉、水果,卻想都沒想到的,周遭與他們爭奪同樣草料的干千萬萬多肉多汁的動物,就是他們潛在食物來源。「他們身處豐饒之中,卻逐漸飢餓至死。」所以,自以為處於豐饒之中的我們,請繼續前進,前方還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們發掘創造呢!

撰文者黃麗燕 整理者李盈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19

王功權:創業就像生二胎,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06/162415.shtml

王功權:創業就像生二胎,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
新浪科技路演中心新浪科技路演中心

王功權:創業就像生二胎,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

要在適合的年齡去創業,投資是需要經驗的。

“原本我以為我做了17年投資,天天指導別人創業,已經看得很清楚,但真正身處其中,我開始恐懼。打理青普就像生第二個孩子,每一塊尿布都省不下來,每一瓶奶都要餵下去。”

2015年5月創立青普旅遊,是王功權的回歸。“從哪兒來回哪兒去,還是回到商場老老實實賺錢。”

重回商場,投資是王功權堅決不做的了。在逐漸離開自己與同為“萬通六君子”的馮侖、潘石屹等創立的萬通實業集團後,王功權陸續加盟IDG資本和鼎暉投資,作為國內風險投資行業第一批從業者,投資,他做了17年。

創業倒是尚可。這些年來,工作以外的多數時間,王功權要麽自己看書,要麽和人文學者聊天,要麽和創業團隊打交道。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變成商品、服務,找到願意回到原初、並願意為之買單的那些人,王功權再稱心不過——於是,有了青普旅遊文化公司。

“不要以為我們是做酒店的,不要以為我們是搞旅遊的,說一句很狂的話,我們要讓青普的產品和青普倡導的人文度假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大陸上的時尚傳承。別人說你不一定能實現,這不重要。人活在世上總要找一個讓自己敬重自己的理由。

“你做點什麽,我們大家跟你一起做”

2015年,潘石屹萬通時期的得力幹將,後來成為王功權多年合作夥伴的楊雪山回國,見到了清閑許久的王功權,“你不能這麽呆著,你做點什麽事情,我們大家跟你一起做。”當時的楊雪山正經營著一家甘南有裕固族民族特色的酒店,度假產品與人文內容、情感的交融匯合,這在王功權看來會是未來市場的爆發點。

但王功權漸覺年紀大了,要有年輕人配合。此前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訪學期間認識了大紐約地區學聯總會主席邵偉誌,和楊雪山同樣,“王總不管你做什麽,我都跟著你做。”在當年,青普旅遊著手成立。

“創業不易,近日忒忙,看見一塊石頭都想問願不願意加盟合夥。”這是王功權去年4月在朋友圈發出的感慨,到如今,青普旅遊已有10位高級合夥人。在萬通時期,六個兄弟遵循的是“座有序,利無別”,在IDG資本和鼎暉,也是典型的投資機構合夥人制,這種習慣,也被王功權延續到了青普,在企業真正實行合夥人制。

一方面是不同領域的事務由在這一領域實力較強的人負責,給予相當大自主權;另一方面是,青普旅遊最大的股東並非是王功權,而是期權公司,這些期權是要發給中高層團隊的。“到目前為止沒有哪家創業公司最大股東是期權公司。”王功權說。

投資做久了,真正開始創業,王功權也逐漸感受到其中的不易。“要懷著膜拜的心情對待創業者,永遠向創業者學習。不要覺得自己就像雄雞一樣在高崗上,天天鳴叫,你不叫天就不亮。創業者每天遇到的事情不知道要比投資者紛繁複雜多少倍。

寧可在調性上被罵死,也不搞粗俗

但一位投資老將轉創業多少是帶些自信的。

按照官方說法,青普旅遊是一家人文度假生活方式的提供商,穿透文化、度假和線下精品酒店三個行業,其產品表現形式:

一是文化主題的度假路線,每一路線有文化導師帶隊,兼具遊學、度假和旅遊的特點,比如到騰沖,會複原生活狀態,像當地的納西人一樣,原汁原味地生活;

二是今年7月馬上上線,在雲南、福建等地建設的行館;

三是基於行館和酒店,品質和審美符合度假場景的文化類產品。

“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文化消費也在升級,會有非常大的空間,但市場上真正符合升級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太少了。”目前,青普的產品還未開始鋪開銷售,王功權說不會倉促拿出來證明模式,而是需要打磨產品。而青普,也從不討論價格問題。

在青普的官網上,以“回到民國”為主題的不包含往返交通費的五天蘇州行售價為雙人間19000元/人,單人間21000元/人,相比同目的地的傳統旅遊價格高了些,但在青普的旅行中,會有包括學習白話詩、參加民國太太的餐廳、學習餐桌禮儀等等包含眾多人文風情的環節。

王功權多年合作夥伴的楊雪山回國,見到了清閑許久的王功權,“你不能這麽呆著,你做點什麽事情,我們大家跟你一起做。”

我對我們的模式非常有信心,這麽大的度假市場,這樣規模的消費升級,我就不信人們不想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讓心靈回到原初。在中國沒有用戶群體,我一點都不相信,我拒絕一切市場調查。

雖然堅決不做市場調查,但王功權是有自己的用戶畫像的:

第一,有能力安排自己的度假時間的;

第二,有品位追求的;

第三,肯於開放和互動的;

第四,能夠解決支付能力的。

“蘋果手機出現前,你會知道人們需要這種產品嗎?你會想到收入不高的人也願意買蘋果嗎?”王功權反問道。

在現階段,他也不在乎是否能夠盈利。今年3月,青普宣布獲得2億人民幣A輪融資,此前它也曾獲得6800萬人民幣的天使融資,但看上去,這對於還未實現大規模銷售的青普而言並不足夠。王功權介紹說,在建的5家行館每家投入大抵在2000-3000萬左右,而同時為保證度假品質,青普行館客房與公共空間的比例達到了1:1,而一般的酒店幾乎不低於2:1。

“我們的行館投資了多少,一家行館多少房間,一間房一日單價多少,收入都明擺著,如果搞投資這麽多年,連這都不會算,我就白活了。”王功權說,顯然,青普在做另外的嘗試——將傳統的旅遊向度假轉,同時融合社群、互聯網與文化。

事實上,自建行館也並非青普完全自己投入,其采取了與其它公司合作開發的方式,共同入股,但在品位和品質控制上由青普負責。“想要提供高品位的服務,關鍵元素和環節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寧可在這樣的調性、這樣的品位、這樣的檔次上被別人罵死,絕不搞粗俗、低俗的東西。”

今年7月份,青普的行館要開業了,而青普近日宣布的戰略投資的花間堂也將作為青普對外產品基地,與行館進行業務的疊加。這也意味著,青普的主題度假之旅也要開始大規模銷售了,王功權說,青普在2018年下半年會實現規模化營收,2020年會達到符合上市要求的標準。

“害怕會賭輸嗎?”有人向王功權問道,“賭就有贏和輸。”

不會再重回投資界了

而為了賭贏,王功權已經把95%的時間都花在青普上,早9點到晚9點是王功權的工作時間,甚至連做夢都會夢到青普,夢到青普資金緊張。“你們以為我融資就很容易嗎?沒有這回事。”

那麽,如果有一天青普的資金緊張到需要王功權自己再投入資金,他還會堅持嗎?王功權說,至少現在還沒遇到這種情況,B輪融資也正在進行中,但如果公司資金真的緊張到那種程度,是會再投入的。

“不過,我是沒有多少錢的。”王功權笑說,“那些年說是管理著幾十億、上百億的資產,實際上都是給投資人賺錢,所以實質上我沒多少錢,就是因為錢不夠花、不夠捐的,所以我又來創業了。”

雖然大多數時間鋪在青普上,雖然他說投資幾乎無法再帶給他更多的更深層次的體驗,但在周末王功權有時還會抽出給創業者免費指導時間,對於投資界,他依舊有自己的關註。

2015年,王功權曾指出整個投資界已經亂了陣腳,到了今年,他則表示,投資界變得相對成熟和穩定,雖然在個別案例上還會有火熱的情況出現,畢竟機會太少了。

“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應該是有基本邏輯在的,個別有奇跡性的增長和奇跡性的回報的案例,往往都是出現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和應用變革,否則不會有爆炸性的增長。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產業平均回報實際上是有10%幾到20%及之間。”

在周末王功權有時還會抽出給創業者免費指導時間,對於投資界,他依舊有自己的關註。

他也建議年輕人不要輕易往投資界跑,要在適合的年齡去創業,投資是需要經驗的。“在該創業的年齡沒有創業實際上是損失,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但至少可以與團隊一起去體驗。”

同時,王功權認為,進入創業領域,如果你沒有非常強的技術門檻和技術實力,或者在商業模式上沒有非常創新的能力,就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指望自己的公司瞬間成功,而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適合引入風險投資。

從投資到創業,也讓王功權對過去的17年投資生涯有了些反思。他說,以前作為投資人,會告訴創業者,這個事情不可能,放棄吧,當時會想,創業者怎麽這麽固執,怎麽就不聽自己的話呢?但成為創業者,當你後面沒有退路時,有人來跟談退一步海闊天空,你真不知道他是什麽心情。“創業之後,我會有一些恐懼,自己體會到的恐懼和別人告訴你的恐懼,完全不同。

王功權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65

失蹤12年 疑身處北韓 美大學生被擄變金正恩教師

1 : GS(14)@2016-09-03 23:28:35

■斯內登在雲南失蹤前,曾到南韓傳教。



在中國雲南省失蹤12年的美國大學生斯內登(David Sneddon),雖然中國公安指他是登山時遇害,但一直未見其屍,其生死或去向一直存疑,最近重現曙光。精通英、韓雙語的斯內登,據報是被北韓「看中」,被綁架到平壤教授英語,更成為金正恩的「太傅」,專責指導他的英語學習,並早已在當地落地生根。



日本雅虎新聞近日報道,南韓關注綁架家庭團體代表崔成勇(音譯)指出,從北韓傳回的消息顯示斯內登是被擄到北韓,教授當時年約廿歲、仍未登上領導人之位的金正恩英語。崔成勇續指,斯內登目前居於平壤,已娶一名北韓女子為妻,育有兩名子女,以教導小孩英語為業。惟上述消息尚未經證實。



■斯內登的父親(右)與兄長(中)多次遠赴雲南尋人。互聯網

中方曾指於雲南墮斃

失蹤時才24歲的斯內登,是美國猶他州楊百翰大學學生,於2004年到北京進修普通話,同年8月到雲南省旅遊,其間曾透露計劃獨自到麗江虎跳峽遠足觀光。斯內登最後一次出現在人前,是同月14日於鄰近虎跳峽的香格里拉市一間韓式餐廳出現,直至8月26日未能到南韓首爾赴約,才驚動美國當局介入。中國方面隨即在虎跳峽範圍展開搜索行動,惟後來在未見屍首情況下,指相信斯內登在行山時失足墮下身亡。斯內登的父母並未因此絕望,一直堅信愛子仍然在世。斯內登父親指因虎跳峽是北韓至東南亞偷渡路線的其中一站,起初懷疑中國當局認為兒子涉助脫北者偷渡東南亞而捉了他,後來獲美國的北韓專家安排與曾被擄到北韓的日本受害人見面,始發現北韓綁架外國人士的行動並不罕見。


父母收電話稱子在生

他們後來又接到一個來自首爾附近地區的電話,對方報稱自己是脫北者的丈夫,指收到北韓傳回的消息指當地有人很可能就是斯內登,他正在教授英語。他們亦開始覺得,兒子會成為北韓綁架目標亦不無道理,因為他曾以摩門教徒身份在南韓傳教,深諳韓語。斯內登母親聞兒子新消息後說:「我們心知他仍在世,所以一直爭取。」斯內登家人多次在中國尋人,又設網站和facebook專頁講他的失蹤事件,最終爭取到多名國會議員支持徹查斯內登失蹤議案,目前呼籲公眾促請更多議員支持,以趕在今年秋季投票表決。而美國國務院周三亦宣佈,將積極找尋斯內登在北韓下落。日本雅虎新聞/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3/197586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96

鄰近寵物街 身處名校網

1 : GS(14)@2016-10-09 01:38:45

【明報專訊】加多利軒位處的何文田勝利道,為九龍區一條知名的寵物街,有各式各樣的寵物店及與寵物用品相關的商舖。街上亦有開設多間獸醫診所,及可以領養寵物的愛護動物協會領養中心,方便各區朋友到訪,亦是喜歡寵物的人必到之處。

此外,項目所屬的小學34校網,為本港四大小學校網之一,提供不少受歡迎的官立及資助小學,當中較著名小學包括陳瑞祺(喇沙)小學、協恩中學附屬小學、農圃道官立小學、馬頭涌官立小學等。中學方面,則屬九龍城區校網,該校網內設有約12所英文中學,當中包括不少傳統名校,如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協恩中學,亦有較受歡迎的中文中學,如香港培正中學、何文田官立中學,相信會吸引不少希望子女躋身名校的家長客進駐。

[睇樓手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96&issue=20161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83

利字當頭:身處虛幻太平盛世

1 : GS(14)@2017-06-10 13:07:52

近日,沽空機構在香港牽起波瀾壯闊。誰不知道香港有老千股?我感覺到不尋常的是,狙擊行為如此活躍,是否代表了在宏觀環境的層面,出現了某種狀況?畢竟,每當外圍環境出現了不尋常情況,狙擊者都是最早行動的一群人。說得再坦白一點,會不會是有人見到資金鏈斷裂,所以試圖衝擊港股,看看有沒有機會中「金多寶」。當然,可能是我想多了。不過,也有朋友提出,卡塔爾被圍堵,可能觸發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也有人說,早前大陸的主權債務評級被下調,其實也是一件被低估了的事件。另外,Cryto-currency的升幅,一樣令人感到有些異樣。現在的環境,確實令人有點九七年的感覺。我知,這種「狼來了」的警號,大家也聽得有點麻木。但是小心駛得萬年船,最多是賺少了,大不了是失去一次升幅。可是,像我這些經歷過九七和零八的人,會知道 I kill you later可以是 sooner or later。現金是「終極的 option」;當 option price越高,反映背後的潛在主觀風險越高。無錯,這種對未來的預測,絕對不是萬試萬靈,不過大家沒有懷疑過這種現象在傳遞着甚麼訊息嗎?其實大家都是在賭一鋪,賠率是公開透明的。回到老千股的問題,我想除了個別公司的微觀因素,宏觀經濟環境可以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九七和零八,我們面對的資訊環境跟現在很不一樣。今天的資訊生態環境,比當年複雜得多,有 Alternative Facts,也有 Fake News。一旦訊息環境變得混亂,那種恐慌可以是前所未見的,事態的發展也可以快過從前。當前那種虛幻的太平盛世,實在教人有種暴風雨前的平靜的感覺。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8/200479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