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視頻】被網絡神曲擊中的加班族,你的身體為什麽被掏空

上海彩虹合唱團推出的《感覺身體被掏空》成了最新的網絡神曲,雖然這首歌從曲調來說,沒有筷子兄弟的《小蘋果》那樣有魔性般朗朗上口,但是歌詞入木三分地刻畫了老板的無情和加班的無奈,一時被奉為工薪族的生存宣言,據說十個人看了九個轉。

我是十個中看了沒轉的那個,但想掰一掰為什麽我們身體被掏空。

加班不是狗,老板才是

在《感覺身體被掏空》中,歌曲唱到“有個老板叫大衛,下午六點出現眼神恰似黑背,手里拿著一壺咖啡,嘿嘿嘿嘿,我們要不要開個會”?MV中汪汪叫老板成了制造加班的元兇。

“如果老板僅僅制造加班,也沒什麽。”李菲說,她最頭疼的是覺得自己工作沒有成就感。李菲在五百強公司工作,是個助理,老板朱文工作繁忙,北京和上海兩地飛行是家常便飯。作為職業女強人,朱文覺得自己在上升期,因此“從來不想浪費一分鐘時間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為了老板的生活“更有意義”,李菲的工作就是經常奔波在去機場的路上,在老板到達機場前之前,她要去代為辦理好登機手續,然後買好老板喜歡的三明治拎著旅行箱等她。這還不算,朱文出差多,換洗的衣服不夠,也會讓李菲來幫忙。經常是周末或者下班後,李菲接到老板電話就要放下一切去給她買打底衫或內衣褲。

諸如此類的事情讓李菲覺得自己工作非常低級。“試想有天我去面試,我怎麽描述我現在的工作呢?我的強項就是給老板送充好電的充電寶?還是知道晚上九點後還有哪些店開著可以買到老板喜歡的內衣?”李菲覺得每天被折騰得要死要活,精疲力盡還什麽都沒有學到,於是就辭了職重新去讀書了。

如果說李菲的老板是一個喜歡把下屬當打雜的類型,那麽張力的老板麗莎,就是老板中的另一個極端,她給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還喜歡把控做事的每個步驟。

張力工作的也是家大公司,部門眾多。麗莎作為新任經理,經常無視公司和行業的慣例,也聽不進下屬的建議,自作聰明地創造流程,然後讓張力按照她的流程來做事情,不管實際是不是那麽回事。

當張力按照老板的指示去公司各個部門協調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其他部門根本不認可麗莎經理自己立的這些流程。事辦不成,麗莎就會把張力狠狠罵一頓,說他沒能力。

但張力啼笑皆非的是,出了問題後,麗莎會自己改流程,否定此前自己說過的東西,然後再讓張力去按照新流程去其他部門協調。可以想象,這樣閉門造車能有什麽好結果。張力覺得自己每天被其他部門推來推去,遭受冷言冷語,身心俱疲。好多次,張力說:“下班一回家就能睡著,也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困。”作為公司的管理培訓生,張力在該部門要輪崗九個月,讓他咬牙堅持的動力,就是“到年底,這個輪崗就結束了”。

還有一些經理,讓人覺得非常冷血,只對工作關心。一家外企的員工跟我舉過一個例子,一次她團隊里一名孕婦羊水破了叫了120去醫院,老板在辦公室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打電話問問她什麽時候能交接工作”,一句話驚呆所有小夥伴。

說起奇葩的老板,幾乎每個跟我聊過的人都能吐出一堆苦水。有人覺得經理沒有誠信,說到辦不到;有人覺得老板不會鼓勵團隊只會罵人;有的說老板從來不溝通,什麽事情都是最後一刻才說。這些下屬眼中的“壞老板”們,犯的都是非常初級的管理錯誤,任何一本成功學的書籍都可以拿來寫反例。

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中國,很多公司的管理層太年輕。

我所在的企業,銷售上千,經理過百。每次年度培訓都發現,一線經理好年輕,80後、85後一大把。請註意,我不是說年輕不好,不是拿著有色眼鏡看人。年輕,有學習的欲望、有對自己的要求、有對事業的沖勁,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硬幣的另一面,就是缺乏經驗、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較差,很多人是第一次做經理,這樣自然問題就比較多,引起下屬的不滿、投訴、鬧翻乃至走人。

2015年底,興業全球基金對中美金融行業經理年齡做過一次對比。中國市場1200個經理樣本,平均年齡為39歲;而美國600個公開獲得的樣本,經理的平均年齡為55歲。

十幾年年齡差擺在那里,經年累月磨礪出的待人處事經驗可不是靠一兩次培訓或者翻翻書本就能解決的。

缺乏企業文化,缺失對員工的尊重

如果說沒人味的老板是加班和內心被掏空的表面原因,那麽根本原因,則是一個企業是否有尊重員工的文化基礎。

吳青在國內一家大企業工作,我給她電話聊這個話題,她坦言說自己前一天因為工作失眠了。吳小姐的公司最近一個部門很多人離職,為此她不得不臨時去該部門補缺。但她勤勤懇懇地工作,換來的不是認可,而是自己不知道這樣臨時補缺,一個人幹兩個人的工作什麽時候是個頭。吳的臨時老板,最開始說七月放她走,後來推到八月,最近一次則說是年底。讓吳青郁悶的是,她在原部門的升遷,也因此被耽擱了。“公司對我,缺乏基本的尊重。” 

據她說,她工作的企業,沒有優勝劣汰,也沒有多勞多得。因為公司認為背後資源得天獨厚,又是當地重點企業,應聘者眾,所以不在乎員工流失。結果就是領導只要有人繼續開工就好,對其他事情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別談對員工的尊重。

吳青說的,讓我想起很多企業人力資源部流傳著的一個無解之題。

題目很簡單,團隊中有五個人,必須裁一個,你來如何決定。

那麽五個人是誰呢?第一個是唐僧,領導,是項目負責人。第二個是孫悟空,能力超強,但是偶爾不聽指揮。第三個,是豬八戒,能力一般,懶且饞,但是性格圓滑,能夠協調關系。第四個,沙僧,忠厚老實,努力工作。第五個,白龍馬,只有一件工作,背唐僧,但是這個工作沒有可替代性。

討論的結果可想而知,唐僧不能走,因為走了隊伍就一盤散沙。悟空能力強,遇到大的問題,還是要靠他,雖然他不聽指揮,但是大多領導更不願意要一個聽指揮但是能力一般的。豬八戒這個人不幹活,但在唐僧和悟空鬧矛盾的時候,他的性格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可以處理團隊矛盾,所以他不能走。白龍馬,因為工作特殊,無人替代,也就不容易被裁。最後,只有老實、勤懇的沙和尚走人了。

是不是有點怪?為什麽幹活的反而走了?哪里有問題嗎?很多企業就是這樣的。

請再讀一遍這個故事,如果五個人沒有人離職,請問西天取經為什麽能成功?

答案可以很多,比如領導有方、各司其職、取長補短,但最核心的是團隊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取經——歷經磨難、終成正果。

這確實是很多公司,包括吳青的公司,沒有的。沒有統一的文化,沒有統一的目標。“公司和員工是赤裸裸的雇傭關系而已。”吳青說,“大家上班打卡、午飯消失兩個鐘頭、踩著鐘點下班。有的為了戶口,有的為了上班可以吹冷氣用電腦炒股,有的為了把企業當跳板。另一邊,工作越認真的越累,老板給活越多。”她感覺公司新來的人,都是來挑擔子的,但是挑到哪里都不知道,也無所謂。結果就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能者多勞不多得。

不僅大企業,很多小的企業也是。比如一些廣告公司、影片制作室、公關公司,把加班都當成是常態。員工都是早上10點11點才來公司,然後加班到深夜直至零晨,惡性循環。幾年前,我跟一個私營廣告業主聊天,我曾問,他的員工有沒有共同的目標。他不以為然,笑著說,我們的企業講的是奉獻,大家周末都奉獻,來公司加班就好了。

遇到這樣沒有文化基礎、不尊重人的企業,加上變態的老板,我們的身體真的就被掏空了。

說到底,我們的企業,畢竟生存時間還太短。九十年代初,中國才剛有公司法,雖然最近的《財富》五百強名單上有不少中國企業,但跟榜單上很多白手起家的外國百年企業相比,在企業文化打造上還是有差距。

哈佛大學的一位歷史學家跟我講過,德國在二戰的衰敗原因之一,就是因為Brain Strain——腦荒。有能力的人受不了納粹統治的氛圍,都跑去了和平寬容的國家,人才雲集造成了某些國家今天的強大。

歷經百年的企業,經理過戰爭的支離破碎,自然知道人才的可貴。蘋果、微軟這些科技企業,更是除了人的聰明才智什麽都沒有。這是為什麽這些企業重視文化,重視尊重員工,把員工視為最重要的資產。這是為什麽國外企業的會議室,會列有發明家的名字。而我們最著名的企業家,卻還在用金庸的小說里的大俠自稱。這樣的企業,是不是希望獲得武林秘籍,一統天下?這樣的武林盟主,是不是想練就吸星大法,再掏空員工?

(作者為五百強公司管理人士,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與作者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