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寫在滬港通開通前夜:差價大的AH股你會換倉嗎?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19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16 23:13 編輯

寫在滬港通開通前夜:差價大的AH股你會換倉嗎?
作者:格隆匯  robinchenrong


很多朋友來信問我,滬港通開通後正在的機會在哪里?那麽我們先來看下,國家為何要開通滬港通。首先在宏觀上標誌著中央把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通過滬港通進一步進行確認,其次這也標誌著國內股市將進一步對外開放並和國際接軌。

眾所周知,在美股,港股中大盤股一直受到機構追捧,其理由一是估值低,二是流動性好。而縱觀國內,卻完全是小盤股的天下。滬港通開通後這些一直被低估流動性好的大盤股將逐步引來機會而僅僅依靠幾個概念而飛上天的小盤股將逐步價值回歸。

其次,滬港通開通前夕最大的機會其實是在AH股的差價縮窄,這一點我在今年四月份李總理宣布滬港將互通互聯時已經給出答案。原因是什麽呢?

試想,如果在天貓上有兩個Iphone 6的授權專賣店,賣的Iphone 6以及售後服務和保修期都一模一樣,都是行貨,但價格不同,一個是7000元人民幣,1個是4830元,您買哪個?答案肯定是買後者。

那如果您在前一家店已經買了7000元的Iphone-6,但現在突然發現另一家店所有規格都一樣的Iphone-6卻只賣4830元,您會怎麽辦?對,您說的對。答案是:如果能夠退貨立馬退貨,不能退貨的想盡辦法也要退,然後拿退貨的錢趕緊買入4830元的Iphone-6。除非您是不在乎錢的土豪,又或者無法退貨或者退貨成本過高,您才不會這樣做。當越來越多人發現這個差價後,這個差價就將逐漸被填平,而這個差價就是我們投資所說的看得見的價值窪地。

對於一個Iphone-6的價值窪地人們都會來填平,如果是對於價值幾十萬幾百萬乃至幾千萬幾個億的投資窪地呢?對,結論是也一定會被逐步填平。那我們來看看周一可以交易的滬港通標的600860京城機電A股和00187京城機電H股,前者價格7元,買1000股合7000元人民幣,後者價格4.83買1000股合4830元(而且是更便宜的港幣)。一模一樣的公司,ROE,PB,PS都一樣,連報表,公告公布日也在同一天,您會買哪個?如果您持有7元股價的前者鍵盤一按只須幾秒就可以用7元拋出,4.83元接回,您會動手嗎?答案肯定是會的,只有一種情況7元的京城機電A股您還要拿在手里,那就是股份還在鎖定期現在不允許拋,以及賬戶金額不到50萬元沒有開滬港通所以即使拋出了7元也買不回4.83元的價格。而這種情況就類似於我們前面講過的無法退貨或退貨成本實在太高的情況。

拿京城機電的例子,只是做個比方,AH股的差價大的標的,都有機會將差價逐漸縮窄。敲擊下鍵盤就可以換到便宜貨,而這種便宜可以是幾千萬甚至幾個億,何樂而不為呢?就是滬港通送給我們的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機會,您準備把它放口袋里了嗎?還是繼續讓它從眼前飄過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477

一線城市土地成交額創紀錄 樓市步入回暖前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21/877397.html

每經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在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的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成交金額卻已刷新歷史紀錄,目前已經突破3000億元大關,高於去年同期,全年更有希望達到3500億元。土地成交金額的連破紀錄,以及連日來宋衛平和孫宏斌就綠城股權一事的爭端,不禁讓業界揣測:房地產市場是否見底回暖?

一個證據是,龍湖地產集團品牌及營銷部總經理袁春曾表示,龍湖拿地的時間,往往是市場反彈之初。近日,龍湖地產成功以總價37.8億元,競得廣州市天河東奧體板塊的兩幅土地;本月初,龍湖還在成都拿地。另一個證據是,中國指數研究院11月17日發布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2014.11.10~11.16)》顯示,僅第46周重點監測房企就拿地20宗,投入金額194億元,除龍湖外,金地、華潤等巨頭也紛紛出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房企融資規模擴大以及各地出臺的救市政策,都是促成土地市場活躍的重要因素。但面粉漲價是否意味著面包一定會漲價,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沈寂許久的土地市場似乎又要“發燒”了。

11月19日,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外灘金融集聚帶核心位置的董家渡13、15號地塊以248.5億元,被中民投聯合外灘投資、佳渡置業拍走,刷新去年上海徐家匯中心地塊217.7億元的拍賣紀錄,是今年以來全國範圍內成交額最高的地塊。而就在同一天,備受關註的浦東新區惠南鎮地塊,也拍出了13092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溢價率高達105.11%,刷新了區域樓面價的最高值。

在央行“930新政”的刺激下,樓市刮起陣陣暖風,而土地市場翹尾的跡象也十分明顯。“隨著9月末央行房貸新政的出臺,樓市成交顯著回升,開發商年末的拿地意願亦大為增強,不理性拿地又有擡頭的傾向。”德佑地產分析師趙葆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全年有望突破3500億元/

董家渡地王的誕生將年末上海土地市場推至高潮。不單是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土地市場也在加速回暖。

根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的數據,截至11月18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的住宅土地成交價全面刷新歷史紀錄,不僅提前突破2013年創造的歷史記錄,也是有史以來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了3037.9億元,全年更有望突破3500億元。

從樓面價看,2014年截至11月18日,四大一線城市成交的188宗住宅土地平均樓面價高達11892元/平方米,較2013年的7571元/平方米上漲高達57%。

土地市場升溫的背後則是房企不斷加快的拿地腳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近期房企拿地情況發現,11月以來,20大標桿房企中,遠洋、華潤、保利、金地、中海、龍湖、綠城等企業都已出手拿地;從9月開始,包括萬科等標桿房企已經連續多次出手拿地。11月截至16日,20大標桿房企拿地額度已經超過262億元,全月有望再次突破300億元。

“標桿房企之前不拿地,主要是因為去庫存。但不拿地的舉動對土地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逐漸增大。最近部分城市的土地價格開始下調,加上地方政府救市政策的疊加,預計在土地市場降溫半年之後,部分企業可能又將開始抄底拿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但不同於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依然維持高熱度。

張大偉進一步指出,隨著各類救市政策的出現,加上部分企業的抄底行為,預計四季度部分熱點地塊的拍賣競價將比三季度更加激烈。

市場已現大規模回暖苗頭/

土地市場的升溫早已傳導至商品房銷售,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城房價數據,房價持續下跌的狀況出現好轉跡象:10月,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指數12個月以來首次出現回升,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指數也連續兩個月出現小幅上升。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個在售項目,明顯感覺到售樓處的“溫度”有所上升,看房的人以及來店咨詢的購房者數量都明顯增加。

“現在一天的來電訪問量趕上之前一個禮拜的量。”北京某在售項目的營銷負責人對記者說,伴隨著央行“930新政”、公積金貸款政策松動等疊加效應逐步釋放,購房者的消費信心上揚。與此同時,開發商整體的項目促銷和打折活動也比較豐富,使得現階段的房價處於相對低位。

不光是剛需項目,改善型需求的釋放同樣刺激了中高端市場。記者走訪了位於海澱區的多個高端項目,保利·海德公園、華潤萬橡府、五礦萬科如園、京投銀泰琨禦府等,盡管都屬於千萬級豪宅,但項目售樓處依然有不少前來看房咨詢的消費者。

“今年開盤的位於海澱的多個高端項目銷售額都將突破20億元大關。”上述某項目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包括萬柳書院在內的上述五大高端項目預期銷售額將突破100億元。

北京萬科副總經理肖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對於千萬元級別的豪宅來說,20億元的銷售總額意味著要銷售200套左右,況且,單價5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項目,很難像剛需盤一樣快速去庫存。

然而,央行“930新政”的出臺無疑加大了樓市去化的信心。

9月30日,央行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的支持力度大幅提升。《通知》對首套房再啟“認貸不認房”界定標準,貸款利率下限也重回2009年的水平。其中,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0.7倍;二套房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購買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在已取消或未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放開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家庭的多套房貸;同時放開非本地居民住房貸款限制。

“對於曾經貸過若幹次款的高端客戶來說,這個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需求釋放。”華潤萬橡府營銷負責人秦江向記者表示,首套房認定新規執行後,部分高端客戶賣一套房後就湊齊了首付款,然後再貸款購房,基本上不需要消耗其現有的存量資金就可以解決改善性購房需求,這無疑將刺激高端項目的成交速度和成交量。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對記者表示,央行“認貸不認房”的政策,受益最大的是“賣舊買新”的首次改善型購房者。據統計,10月份北京成交均價在300萬~800萬元的中端改善型樓盤累計成交936套,環比大漲32%。

“在經過幾個月的蓄客期後,中高端改善型樓盤於下半年集中入市,受樓市大環境影響,入市項目定價較為謹慎,高品質的產品、完善的配套,加之合理的價格,從供應層面為這類房源成交量的上升提供了源動力。”任啟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14

【專欄】陌陌上市前夜遭網易聲明三宗罪:求丁磊放過唐巖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0/148279.html

i黑馬註:今天淩晨,網易公司突然發布聲明稱,陌陌公司創始人、CEO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存在不法行為,喪失職業操守、利用職務之便為其妻子所在公司輸送利益。並且還因個人作風問題於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王冠雄


       就在廣大中國屌絲熟悉和羨慕的移動交友軟件陌陌即將赴美上市前一天,陌陌CEO老東家網易來了一記神補刀----這是直取首級的節奏!

       今天淩晨,網易公司突然發布聲明稱,陌陌公司創始人、CEO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存在不法行為,喪失職業操守、利用職務之便為其妻子所在公司輸送利益。並且還因個人作風問題於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

  本周一,陌陌剛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書增補文件(F-1/A),文件顯示:該公司已入選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陌陌的上市時間為12月11日。股票交易代碼為“MOMO”。

       我的觀點如下:

1、陌陌IPO或受影響,看投資人咋擺平。投資就是投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CEO顯然是企業最重要的精神領袖和代言人,矽谷有一個觀點就是“創始人對企業的價值無論怎麽高估都是合理的”。而且,這次網易可不是口水噴噴算了,而是一口氣拋出違反契約、涉嫌腐敗、刑責記錄三宗罪啊。茲事體大,將對陌陌IPO產生一定影響。當然也不是不能幕後搞定,租車公司一嗨上市就被對手舉報搞得延期,幾天後還是搞定正常IPO,其中漢理資本錢學峰等投資人發揮了很大作用。

2、緘默期,好報仇!按中國人傳統,平時甭管多大的仇,一般人家紅白喜事也不鬧騰。可是在中國互聯網江湖,可不是這樣。IPO前期的緘默期正是有仇報仇、有怨抱怨。當年奇虎360上市前期,不知被XX系下了多少黑手。世紀佳緣上市前期,也被各種舉報和網絡曝光。凡客更是被對手投資人舉報到IPO夢碎。陌陌公關水平其實很不錯,但是否就此做了危機預案?當然前提是老板得交底。

3、網易和唐巖有梁子,離職後請厚道。說一個未經證實的段子:網易在陌陌推出後也曾經做了一個移動社交產品,用戶量一直上不去,產品負責人一直一籌莫展去找丁磊求救,丁磊說你去問唐巖去。關鍵是這個產品負責人真去了問唐巖怎麽辦,唐巖把此人拉過來,在耳邊悄悄地說:“我他媽的告訴誰,也不告訴你。”未知真假,但是你可以發現當媒體熱捧陌陌是網易系創業成功的代表時,網易方面和高層從未正面說過。但如果是真的,說明唐巖性格太鮮明,如果會做人、低調一點不會發生這些。

4、讓法律的歸法律,讓情義的歸情義。首先,網易公司此舉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其實真的沒什麽可指責的。但放在中國文化環境中,大家同情弱者,一個是員工,一個是企業。一個是大公司,一個是創業公司。能否槍口擡高一寸,放人一馬,這樣更顯氣度。不過事已至此,已經撕破臉皮了,難。

       什麽仇,什麽怨,要IPO前夜突襲“突然死亡”?創業難,IPO更難。在職時老實工作,離開了厚道做人。這些道理都懂,但知易行難啊!

      求(唐巖以後)求低調,求(網易現在)放過,求(所有人)厚道。

  附:以下為網易聲明原文:

  網易公司對前員工唐巖(陌陌公司創始人、CEO)在網易工作期間不法行為做出正式聲明:

  1、唐巖自2003年12月至2011年9月期間在網易工作。2011年7月,唐巖擅自在外開設陌陌公司謀取私利。唐巖在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獲取網易提供的各種信息、技術資源,私創“陌陌”,從而竊取網易公司商業利益,喪失基本職業操守。其行為違反《勞動合同》及對公司做出的在職期間競業限制的承諾,嚴重違背職業道德。

  2、唐巖作為網易前總編輯,利用公司對其信任,向其妻(張思川)做創始人的四度(北京)廣告有限公司輸送上百萬元經濟利益。此行為涉嫌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腐敗,嚴重損害網易公司權益。

  3、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還因個人作風問題於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作為網易高級員工,唐巖未就此事向公司如實通報。目前,網易公司正在對此事件進行調查。

  陌陌創始人唐巖喪失職業操守、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利益輸送行為,對其工作8年的網易公司造成了名譽損失與商業損失。網易公司保留對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全部不當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特此聲明。

  網易公司

  2014年12月10日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王冠雄

那些在上市前夜突遭暗算的科技公司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0/148274.html

\陌陌赴美上市前夕,網易公司突然發布聲明稱,陌陌公司創始人、CEO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存在不法行為,利用職務之便為其妻子所在公司輸送利益,並且還因個人作風問題於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
目前,網易對陌陌創始人唐巖的聲明究竟會對陌陌上市產生何種影響目前還很難得出結論,不過我們整理了一些在上市前夜突遭暗算的科技公司,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上市前遭暗算後的表現吧。

 
土豆網上市前夜創始人王微 遭前妻起訴
 
2010年11月,土豆網作為內地的主流視頻網站的主要玩家,率先提交IPO申請。然而一樁離婚案卻攪亂了土豆網的上市步伐,2010年11月15日,土豆網創始人、CEO王微因離婚時的財產分割糾紛而被前妻楊蕾訴至法院。
 
這一公司創始人的離婚案件,直接導致了土豆網在2010年的上市計劃擱淺。這不僅讓中國視頻網站赴美IPO的第一單被優酷網搶了先,並且還使土豆網錯失了上市的最佳時機。
直到2011年6月,消除了離婚官司影響、準備重啟上市進程的王微,又遭遇了華爾街寒冬。王微在香港路演的第一天,全球股市暴跌5%;在美國路演第一天,美國政府債券遭受標準普爾70年來首次降級。
 
雖然土豆網在2011年8月17日晚22點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但上市首日開盤價為25.11美元,收盤價25.56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1.86%。
 
網秦上市前突遭央視3•15晚會曝光
 
2011年3月16日,網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申請,計劃在紐約交易所啟動IPO,計劃融資1億美元。然而,始料未及的是,恰在此之前幾小時,央視“3•15晚會”曝光稱,網秦通過其入股的飛流公司下載傳播病毒,再通過付費形式查殺,獲取收益。
 
雖然,網秦按照原計劃在2011年5月登錄紐交所,但上市即破發,股價上市首日即大跌19%。
 
迅雷上市前夜遭起訴索賠2050
 
2011年,迅雷原計劃於7月21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發行代碼為XNET,發行價區間在14~16美元。按照15美元的區間價中值計算,迅雷IPO此次將籌資1.125億美元,估值將達到9.12億美元。 
 
但是,就在迅雷上市前夜,遭到7家港臺音樂公司起訴,包括:SonyMusicEntertain-mentHongKongLimite(香港)、臺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臺北)、華納唱片有限公司(香港)、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臺北)、環球唱片有限公司(香港)、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及新藝寶唱片有限公司(香港)。 7家公司訴稱,迅雷公司在其“迅雷音樂網”上,以多種方式向用戶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音樂試聽和下載服務。同時,迅雷公司提供的用戶搜索、榜單分類、在線試聽、多資源下載等多種方式,為侵權錄音制品在互聯網上的傳播提供了渠道和便利條件,客觀上參與、幫助了侵權錄音制品的非法傳播。7家公司請求法院判令迅雷公司立即停止侵權,並公開賠禮道歉,賠償其經濟損失共計2050萬元,同時支付公證費、律師費等維權合理費用。 雖然這一案件最終以和解結束,但卻直接導致迅雷在2011年的上市計劃流產。
 
一嗨租車
 
一嗨租車原本計劃在2014年11月14日登陸紐交所,但是在沖刺上市的關鍵節點連遭意外。先是承銷商德意誌銀行中途退出,再是“基石投資者”Kunyu Capital(琨玉資本)退出,就在即將掛牌的前夜,一嗨租車又被舉報“財務數據造假”。在上市前夕突遭變故,上市時間一再推遲。
 
雖然一嗨租車最終在11月18日,以12美元的發行價正式登陸紐交所。可惜出師不利,公司上市首日即遭遇破發,一嗨租車開盤價報12美元,與發行價持平,報收於11.70美元,較發行價下跌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63

【專欄】開放前夜:二維碼支付叫停半年後卷土重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6/148401.html

i黑馬註:當下無論是微信、支付寶,還是銀行系、銀聯,各家都在積極布局二維碼支付,以防暫停令解開。一旦監管放開明確之後,大戰或許就要打響了。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董毅智律師


自上月開始,支付寶、微信均加大了對二維碼支付的線下商戶推廣,好德、可的、聯華等多家商戶都開通了支付寶掃碼支付,而本月11日,微信也與自動售貨機運營商友寶合作。由此可見,被央行叫停了半年的二維碼支付,在監管開放前夜,又將卷土重來,重新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叫停二維碼支付

今年3月11日,央行下發《關於手機支付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草案,並征求意見。

3月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以下簡稱《意見的函》),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央行要求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暫停。但實際上,二維碼支付在市場上從未銷聲匿跡。而二維碼支付被叫停原因有三點:

第一,央行以安全的名義叫停了二維碼支付。央行通知表示,線下二維碼支付突破了傳統的業務模式,其風險控制水平直接關系到客戶的信息安全與資金安全。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

第二,二維碼支付實際上就是一種第三方支付平臺,這個支付平臺的關鍵是繞開了銀聯,自成體系,攪亂了整個金融體系,從而成了被叫停的對象。

第三,二維碼支付有關技術終端的安全標準尚不明確。相關支付撮合驗證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風險隱患。消費者掃碼的過程,是實現二維碼從商戶到個人轉移的過程,如果手機木馬在信息轉移的同時給消費者手機發送二維碼,將會阻斷商戶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輕則可以讓手機中招誘發系統重啟,重則可以讓支付過程中斷甚至發生錯付情況。這就更加方便了黑客針對二維碼進行各種非法操作,用戶一旦掃描了嵌入病毒鏈接的二維碼,其個人信息、銀行賬號、密碼等就可能完全暴露在黑客面前。安全性薄弱是二維碼支付方式的短板。

而對叫停的過程,筆者在年初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時就指出:“央行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叫停非長久之計。”而且所謂《意見的函》發文主體是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不是央行行長簽發。結算司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的內設機構,是否能夠作為對其下屬發送函件的主體存在一定的疑問。央行其實並未按程序辦事。而這種所謂“叫停”必將無法阻擋市場的洪流,形成監管的盲區。

二、二維碼反掃行動

面對監管,各家都有自己的高招,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反掃”活動。

銀行系潛伏蟄行,郵儲銀行近期將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二維碼的生成及掃碼的確認、支付等交易環節均在郵儲銀行手機銀行的防火墻之內閉環運作,只有郵儲手機銀行客戶端才能掃碼。目前多個銀行手機客戶端APP當中已經增加了 “掃一掃”功能,中行、民生、平安等多家銀行均支持二維碼轉賬,交行手機銀行推出了二維碼預約取現功能,中信銀行推出了異度支付。

不僅如此,監管層也在抓緊對二維碼支付業務的調研。自今年3月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業務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受央行委托,牽頭組織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等機構完成了針對二維碼支付的安全性分析報告初稿,並提出二維碼支付存在的安全風險及防範建議。但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監管部門暫時還未出臺行之有效的政策,因此只能允許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小規模試行。

微信“錢包”、支付寶低調推行,9月15日晚間,微信低調上線了“刷卡”功能,這意味著今後購物付款時,微信用戶只要向商戶出示微信“錢包”中的條碼或二維碼,商戶掃該條碼或者二維碼後就能收款,以代替刷銀行卡的過程。

據了解,微信支付和手機支付寶自今年6月開始布局線下二維碼反掃模式的商戶,微信“刷卡”功能兩個月前就已完成,但僅在騰訊內部試用,一直未對外開放。上月中旬,該功能進入試運營階段,隨後在最新的微信6.0版本中上線;而手機支付寶目前也已經上線二維碼支付反掃功能;同時,受央行“暫停令”影響的二維碼支付正掃模式,微信支付和手機支付寶仍在繼續布局。

三、倒逼監管

中國目前的機構性監管構架,只適合簡單的金融市場。當互聯網企業涉足各金融領域積極創新時,現有的監管往往跟不上,會出現監管漏洞。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則需進行監管改革。以阿里巴巴為例,在以支付寶為核心的各種業務相互打通後,已很難對之界定一個統一的監管。在現有監管構架下,阿里巴巴的支付業務歸央行監管,余額寶的貨幣基金歸證監會監管,其銀行功能則歸銀監會。這種割離的監管及信息收集,不利於對一個機構的整體風險進行把握,也不利於進行系統性風險的判定。

關於二維碼支付監管,其實早在今年的3月19日下午,央行就召集騰訊、阿里等互聯網金融巨頭公司開會。參會人士透露,就此前叫停的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業務,央行明確表示,待相關企業做好了風險識別和排查機制,並向央行報備,央行會再“開閘放行”。而今距離“開閘放行”不遠矣,對部門“倒逼監管”小乘果。互聯網金融正在倒逼監管創新。我國不妨以此為契機,借鑒發達國家基於目標的監管框架,以央行為核心,聯合各金融監管機構,嘗試進行以宏觀審慎、微觀審慎及商業行為監管為基礎的金融監管創新。這可為更長遠的金融監管改革打下基礎。

四、二維碼支付市場硝煙再起

當下無論是微信、支付寶,還是銀行系、銀聯,各家都在積極布局二維碼支付,以防暫停令解開。一旦監管放開明確之後,大戰或許就要打響了。

從互聯網收單交易規模來看,支付寶的優勢明顯。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互聯網收單的交易規模為19946億元,環比增長率為1.8%。其中,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分別以42.4%、19.05%和16.78%%占據市場前三位。

今年“雙十二購物節”期間,國內移動支付再一次爆發圈地運動。阿里宣布,線下近100個品牌,約2萬家門店將參與“雙十二”活動,活動當天使用支付寶錢包付款即可打五折,範圍覆蓋餐館、甜品、面包店、超市、便利店等多個日常場所。阿里宣布對使用支付寶錢包掃碼付款的顧客給予5折補貼,上限50元,引發罕見人潮,甚至有商店貨架被搬空。據估算,當天阿里發放補貼達到億元級別。

本次“雙十二”使支付寶錢包的安裝量急劇擴大,又為阿里的線下戰略鋪平了道路。掃碼支付的便利程度遠超現金和刷卡,也將促使各商戶增加對於相關設備的投入。

據媒體報道國內八大銀行正在測試Apple Pay,最快可能將於2015 年一季度上線,銀聯則在嘗試與Apple Pay 進行技術對接。Apple Pay可以吸引用戶的極大關註,但國內NFC 支付生態系統尚不完善,引入新的參與方同樣會涉及利益分配、技術對接等一系列需要雙方協商的問題,

在這監管即將“開閘放水”的前夜,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銀行系等傳統土豪面對一片荒蕪的市場,必將硝煙再起,風雲不定,但願那種種野蠻的開拓手段,簡單粗暴的營銷伎倆,同室抄戈的習慣動作,不要再昨日重現,中國的互聯網不缺乏大戰,缺乏的是真正的創新,中國的互聯網不缺乏巨頭,缺乏的真正為用戶服務的企業,但願二維碼支付這一新的支付方式,不要成為過眼雲煙,更不要成為圈地的工具,二維碼,掃一掃吧!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董毅智律師


$奇虎360(QIHU)$聖誕節前夜的戰鬥動員 許誌宏

來源: http://xueqiu.com/4174434749/34457215

$奇虎360(QIHU)$聖誕節前夜的戰鬥動員

令親愛的戰友們:

上周我們正式宣布進入智能手機領域,通過戰略合作成立全新的手機公司,外面有叫好的,有質疑的,當然也有背後使絆子的,都還在預期之內。進入手機領域,是公司經過深入思考後做出的戰略決策,市場怎麽看,對手怎麽看,無所謂也不重要。但大仗開打,戰友們必須要理解:我們為什麽做手機?

360作為中國甚至全球最大的安全公司,安全是我們的核心使命,也是每個用戶離不開的基本需求,我們必須要解決手機安全問題。

360做了這麽多年安全,無論是PC時代還是手機時代,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操作系統廠商更了解它們的安全問題,由此我們能夠保護數億臺手機和電腦的安全,能夠為119.3萬家中央部委、國家企業事業單位和大中型企業提供網絡安全服務。360是雲安全的推動者 ,是大數據的先鋒,我們建立了網絡攻防實驗室、移動安全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院、漏洞研究實驗室,匯聚了中國最頂尖的網絡安全研究人才。

手機是我們最親近的工具,基於360大數據的研究,隨著跟手機連接的硬件設備數量和種類急劇增多,手機操作系統上的網絡安全威脅將會越來越嚴峻。手機上的安全威脅是呈指數級別增長的,到了臨界點,一旦爆發,如果沒有強勁的安全保護,將有巨大的損失,哭都來不及。由於業務重心問題,中國大多數手機廠商相對缺少安全領域產品和技術的長期積累,確實很難抵禦大數據時代頻頻突發的安全威脅。

我們要在移動互聯網上把安全做到極致,就必須自己做手機,這樣才能深度介入操作系統底層,在此基礎上構築真正的手機安全,實現用戶需求的安全感。

有人說智能手機都紅海了,周鴻祎做手機太晚,沒機會了。中國互聯網有過藍海嗎?哪個不是在紅海里面打出來的?我從來不信邪,我只相信互聯網就是沖浪,誰都不可能永居潮頭。現在做手機就是打一場規模戰,只要你像硬件廠商一樣有成熟的產品設計和供應鏈,有可控的成本和穩定的品質,加上互聯網企業在用戶體驗上的不斷創新,為什麽不成功?

而且,我們堅定不移地去做手機,正是因為未來的移動互聯網的中心不一定是現在這樣的手機。互聯網飛速變化,快速叠代,創新在改變著人類生活和商業競爭。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它的中心可能是智能汽車,可能是智能手表,可能是你根本想不到的東西,但如果我們只是甘於做旁邊者,只是作為布道者,那麽我們永遠不可能有創新,永遠不可能搶占潮頭。

當然,還有一點:像我這麽倔強的人,總歸會回來的,呵呵。

這個郵件,與其說是一封內部信,不如說是一個戰鬥動員令。我們要做的是真正的互聯網手機,我們既歡迎能領兵打仗的將軍,也歡迎想當元帥的士兵,同樣也歡迎願意投入汗水和智慧的奇才怪傑,為此合資公司拿出相當大的比例作為股票期權池,在創業早期實現全員持股。今天,360已經擁有超過6000多位員工,其中藏龍臥虎,如果你能帶好裝備隨時開戰,如果你自認為牛逼,而且能拿出證明自己很牛逼的東西,那好----

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

帶上AK47,跟我到南方做手機去!

聖誕快樂 !



老周

牛市狂想曲 寫在沖關3478點前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30

本文作者華泰策略徐彪、劉名斌、姚衛巍、劉晨明,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亦發表於微信號“fenxishixubiao

不知不覺,2014已經過去,這一年的所有回憶包括股市的故事都已成為相冊里的黑白照片。詩人或許會多愁善感地撰文留念。作為分析師,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回頭望,然後向前看。尤其是經歷了近期的過山車後,剛到3400點就迎來大幅調整,市場普遍迷茫。50ETF傳聞如期兌現,但大家對未來的看法卻史無前例地 分歧巨大。與其遊移在短期預測中,不如拿出點時間,考慮清楚這輪行情的本質。

要看清楚歷史行情背後的邏輯,回顧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1季 度,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影響下,經濟快速下滑。2季度,保增長壓力逐漸增加,股市持續下行,政策也開始轉向。5月下旬,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重刺激下, 股市見底,春天漸行漸近。6月份,申萬A股指數上漲2.34%;7月,申萬A股指數上漲7.42%。應該說,5月、6月和7月的行情恰好就是我們的菜,因為政策跟的緊嘛,很容易猜對。

從8月份開始,行情從大家能明白的狀態,忽然切換到絕大多數人瞧不明白的二次元狀態。( PS : 老牛出來裝嫩,我們寫這個咚咚,希望提出一套全新而且系統性的解釋,投資者看後能豎起大拇指誇獎說:哇塞,腦洞大開!)

導 火索源於經濟數據超預期下行。8月份,工業增速猛跌至6.9%,要知道,7月還在9%左右。更重要的是,按照歷史經驗,6.9%的工業增速,GDP增速已 經跌破7%,遠低於7.5%左右的目標區間。面對糟糕的經濟數據,我們連續撰寫《目標,上證2450!》和《一輪行情,兩個世界》等多篇文章,從產業資本 以及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對企業盈利的正面作用兩個視角切入,來解釋這輪行情。

四 個月後,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沒有找到應有的榮光,反而一臉尷尬。即便再不情願,也必須面對現實:我們只是猜對了結果,沒有猜對原因,最多只是部分猜對原 因(企業盈利複蘇的判斷錯誤,產業資本尤其是國家資本的判斷或許比較接近真相)。更離譜的是,幾乎所有猜對結果的人,論據都是錯的。無論持“企業盈利上行 說”,還是持“無風險利率下行”說,都是瞎說。

這種事情,狡辯沒有意義,直接上數據:

640223

企業盈利數據持續下行,股市漲了幾個月,同比增速就跌了幾個月。

流動性寬松遠不像大家說的那麽誇張,預期中的全面寬松始終只存在於YY世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也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整個三季度,表征企業部門融資成本的加權平均貸款利率不僅沒有下來,反而持續上行。

尤其是十月份以來,票據貼現利率和銀行對結構化理財產品進行優先資金配資的利率水平同步上行,而且上升曲線極其陡峭。

 

你看,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老中醫遇到了新問題。過去十年,有商業化賣方分析以來,基本上對市場的整個研究框架都建立在基本面的基礎上,後來高博橫空出世,創造性地引入資金面分析。不管哪個咚咚,都默認股市只是晴雨表。它永遠不會成為自變量,只能以應變量的身份出現在舞臺上。但是,看起來,過去半年,股市這只小狗距離主人越來越遠,甚至你會想到底是主人牽著狗狗走還是狗狗領著主人跑呢?更虐心的是,在對2015年經濟下行判斷趨於一致的前提下,在預期中 無風險利率下行遲遲未能兌現的現實面前,你到底看多2015年還是看空?看多意味著背叛已有框架和價值觀,看空意味著你至少需要階段性地和走勢對著幹。

交易型選手可以不用知其然,知所以然足矣。我們這些分析師就不同,必須想明白一套邏輯來,而且這套邏輯能言之成理,否則安生立命的東西就不存在咧。

搞出一套邏輯之前,首先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極度重要的問題:中國股市,到底誰話事?

股票是一個很大的類別,到2014年底為止,股票總市值37萬億,流通市值32萬億。這麽龐大的市場,無論上漲還是下跌,都對應著天量資金的進出。能夠坐上桌參與牌局的,也就三位選手:企業部門、住戶部門和政府部門。看起來,絕大多數時間里,政府部門充當裁判員的角色。從口袋里拿出真金白銀持續買賣造就牛市 熊市的,是住戶部門和企業部門。企業部門相比住戶部門而言,風險偏好更高,所以,它才是股票資產配置的主力機構。過去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部門對股 票的資產配置行為,在絕大多數時間里,引領著股市的漲跌。

2008年以後,產業資本話事的特征尤其顯著(下面這段話摘選自《一輪行情,兩個世界》)。

股權分置改革以後, 產業資本急行軍跑步進入流通市場。2010年是第一個里程碑,A股流通比例第一次系統性提升至70%以上,這意味著產業資本第一次成為A股流通池子中的大鱷。2013年後,流通比例進一步提升至80%以上,成為當之無愧的食物鏈頂端式存在。

全流通後,產業資本對股市的影響日漸顯著,有沒有證據呢?有的,就是下面這張圖:

 

你 看,2010年以來,產業資本增減持已經成為一個奇準無比的領先指標,沒有之一。他的準確度達到令人難以想象的100%!每一次該數據大幅飆升後,都能看 到資本市場出現一輪上級別的反彈(至少15%)。這一次,也不例外。2014年5月,產業資本增減持數據飆升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位!

一個問題,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為啥產業資本意願能夠影響資本市場的走勢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讓俺給大家講個去年講過的小故事。

14年 3季度,一個大型集團的朋友問我:出5-10個億想買個殼,問有沒有介紹。聽完後,筆者一肚子疑問:要殼幹嘛?眼瞅著明年500家公司等著上市,後年註冊 制放開。花這麽多錢買公司控制權,是錢多給燒的麽?疑問歸疑問,本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則,俺顛顛地跑投行問一圈,聽到答案的那一刻,俺眼鏡碎了一地 啊。這年頭,5-10個億的凈殼,已經很難找到了!

資本市場的錢,一點不傻,也從來沒有傻過。筆者發蒙的一刻,說明筆者OUT了。

咱們可以打個比方,有個公司叫土鱉公司,話說這公司是真土啊,主營業務爛的掉渣,搞不好明後年ST光榮退市也未可知。你說,這麽一個破公司,在註冊制前夜,憑啥值錢呢?

答案就在四個字:市值管理。

憑 借絕對的信息優勢(沒有誰比大股東更清楚未來的業績)、資金引導優勢(如果你是基金經理,肯定也願意相信上市公司董事長講的故事吧)、籌碼優勢(這個不用 解釋吧,人家是第一大股東),如果說你買股票只有百分之50%的勝率,人家至少也會有70%。逐利是資本的天性之一,獲勝概率優勢導致的一個顯然性結果便 是,資本被吸引進來,從而演化出可盈利的行為模式:

第一步,先知先覺的資本進入,與產業資本相結合;

第二步,資本與產業未來進行市值管理,尋找符合趨勢的投資方向,進入,企業經營被激活;

第三步,企業經營被激活引發資本市場關註,股價被激活;

第四步,被激活的股價帶來羊群效應,資本獲利,可盈利的行為模式形成;

第五步,市場自我學習、複制、演進,上述行為模式在資本市場中擴散;

第六步,社會流動性沒有出現普遍性寬松,資本市場所能獲得的流動性不足於同時擡升所有股票價格,上述行為模式不能同時擴散至市場的所有角落,一個時間段里只能在某些市場結構里發生。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2012年年底至今的市場運行過程中的投資者行為模式。

大家還記得去年的創業板麽?創業板指數從40倍PE才真正開啟上漲之旅,2013年前, 中小板塊的定增項目占比連續三年維持在20-30%之間,2013年猛增至近40%,2014年至今占比已經近50%。擁有如此彪悍的發動機,你說,創業 板能不漲麽?還記得去年年中,無數策略分析師(也包括我們哈)基於創業板整體業績增速的判斷,認為創業板已見頂。現在回頭看看,大家都錯了,而錯的離譜的 原因之一,就是低估了外延式擴張對創業板業績的影響(尤其是創業板指數只涵蓋前100家公司,外延式並購式擴張對這100家公司的業績影響巨大)。

如果說,市值管理的第一個受益者是創業板的話。向後看,未來幾年,市值管理模式可能擴散至全市場麽?

答案很確定,會的!

因為,未來幾年,國企改革必將拉開大幕。

我給大家算筆帳,三級國資凈資產不到50萬億,假設其中20%通過資本市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那就是9-10萬億!10萬億是什麽概念呢?截至2014年 8月底,資本市場總市值26.8萬億,流通市值22.4萬億。如果主要以定增的方式完成,就意味著創業板的故事將擴展至主板,你可以想象一下,股市要上漲多少?

你看,定增或者市值管理只是一個縮影,這背後隱現出一個完整的鏈條:通過環環相扣的利益鏈條、編織扣人心弦的資本故事,產業資本已經具備了將意願轉換成市場影響的能力。

請註意,在以往很長很長的時間里,大家眼里的產業資本只是狹義概念。但事實上,產業資本至少包括民間資本和國家資本兩大陣營。以往,大家都在關註民間資本的 訴求,因為他們的訴求造就了一輪創業板牛市。從2014年開始,誰也無法忽視國家資本的訴求。前面所說的國企改革只是一個方面,融資結構調整才是更急迫更 核心的訴求。

從1949年以來,到2012年為止,中國經濟始終維持很好的彈性。只要貨幣當局肯松貨幣閘門,經濟增速就一定會起來。直到2013年上半年,M2系統性上行,社會融資總量同比增速近50%,但經濟增速始終沒有大起色。

 

經濟學家就很奇怪,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維持債務滾動所需的資金,已經大到可以影響全社會融資總量的程度。這可是大姑娘 坐花轎,頭一回啊。搞研究的都感覺頭皮發麻後背發涼,從來沒有一刻,債務危機距離我們如此之近。所以呢,從2014年開始,化解債務風險成為國策寫進中央 經濟工作會議的決議里。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依然想維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7%左右,這是十八大交給本屆董事會的歷史任務),就必須體現在某幾個部門可持續加杠桿上,因為固定資產 投資需要維持在大約15%左右。但是看起來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地方政府債務泡沫、房地產泡沫以及部分制造業行業產能過剩泡沫共同構成了“債務三劍 客”,金融部門杠桿率看起來已經到了很難承受新一輪大幅上行的地步:180%!

 

 

怎 麽辦?既然債權融資看起來路正越走越窄,至少在完成地方債務風險治理(大規模的債務置換,就是用長久期低利率地方債置換現在3-5年的短久期高利率債務) 前,必須大幅拓展股權融資。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是,債券融資必須還本還息,而股權融資則不必。不僅不用還,股權融資還在於能夠通過保持分子不變的情況下,做 大分母來達到降杠桿的目的。在全社會債務問題凸顯的時候,你又想維持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唯一出路就是大規模增加股權融資的比例。但是,這件事可不容易。 以2013年為例,股權融資募集總資金僅為4016億元,債券融資90274億元,貸款融資126292億元,股權融資占比僅為1.8%。說句不好聽的 話,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哪天資本市場完全喪失融資功能,至少大家日子照過不誤。

你看,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大幅提高股權融資比例,而股權融資大發展必須建立在資本市場繁榮的基礎上!第一次,資本市場開始具備全局重要性。換言之,國家資本擁有足夠的市值管理動力。

估計很多人會問,既然政府部門不是運動員,只能充當裁判員的角色,國家意誌如何能夠轉變為資本市場的上漲動力呢?或者說,我們如何去理解過去半年的上漲呢?

讓我們回顧下已經走過的兩個階段上漲:

第 一階段:產業資本主導的階段,2014年5月到9月,產業資本增減持比例數據大幅異動。次月開始,在政策寬松預期的引導下,股市開始上行,一直持續到大約 九月份。這輪行情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藍籌點火,小票唱戲。中證500指數的表現顯著優於中證100,市場還在講述各種外延式擴張的故事。九月發生了 一件標誌性的事情,消滅20億以下市值的公司。

第 二階段:住戶部門間接入市階段,2014年8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住戶部門資金通過杠桿工具(比如配資市場,比如兩融市場)大規模進入市場。(註:細心的 投資者會發現,兩個階段有重合,八月和九月是轉換和孕育的月份,這很正常,任何新事物的孕育,都發生在舊事物的晚期。)配資市場的總量數據暫時沒找到,但 是兩融業務的規模變化很清楚:8月份以後,進入兩位數快速增長期。到2014年末,融資余額接近一萬億,其中大約4000億資金來自銀行。

 

好 端端的,為何住戶部門開始各種渠道跑進各種配資市場呢?原因很簡單,就是43號文。最近幾個月,跑了至少四五家銀行,講課的時候我都會問一下他們的零售銀 行部員工。調研後發現中國的高凈值客戶很可愛,他們就喜歡追求穩定回報。反正不管你什麽市況,我就要大概8%左右的回報率。過去幾年,這個心願分分鐘就心 想事成咧。因為有非標資產,尤其是基於地方政府債務的非標資產。但是呢,43號文開始醞釀後,基於地方政府債務的新增非標資產大幅減少。由奢入儉難,尋找 新的穩定回報資產的述求史無前例般迫切。一不小心,配資市場成為尋求穩定回報的首選。這波資金進入配資市場後,進一步推升了資本市場,於是,正循環出現。 一輪加杠桿的牛市,正式成型。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做個初步總結:

第一階段為啥漲?因為政府5月份開始政策放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夫妻雙雙把水放。

第二階段為啥漲?因為政府治理非標資產,清理地方政府債務。導致存量金融資產從非標資產遷移到配資領域。

過去屬於死神,解釋過去再如何頭頭是道,無法預測未來都只是扯淡。向前看,我們可以做一個非常大膽的預測。

清理地方政府債務的進程剛剛開始,非標資產供給持續萎縮,住戶部門資金間接入市一如既往,融資融券余額持續上升,推動指數接近4000點附近(底部起來漲幅一倍),或者上漲狀態持續近一年。

為何要強調一年或者一倍呢?這是一個經驗數據,很靈。

2000年 和2007年,在經歷了大幅度(至少一倍)和長時間(至少一年)的上漲之後,住戶部門認為股市成了“提款機”,類似“搶劫不如炒股”的橫幅居然堂而皇之地 出現在大街旁,這種認知上的180°變化導致住戶部門對股票這類資產的風險屬性認知發生巨大漂移,居民儲蓄存款大規模流入股市,接棒企業部門資金推動市場 繼續上漲。

 

一旦達到1倍或者1年的極限,住戶部門的熱情將被徹底點燃,牛市下半場將旋即開啟。

這 是一場有別於以往所有經驗的牛市,屬於徹頭徹尾的人民戰爭。歷史上每一場牛市都可以分為點火吹哨、上半場以及下半場。以往,幾乎每一場牛市的上半場都是企 業部門在流動性或者企業盈利的推動下持續配置股票資產所引發的,只有下半場跟住戶部門資金大規模入市有關。而這一次,上半場和下半場的主力都是住戶部門, 只不過上半場以間接入市提供配資為主,下半場以直接入市卷袖子親自上場為主。

一定有人會很關心:有沒有可能,我們只看到上半場,而看不到下半場呢?

客 觀地講,完全有可能。如果從明天開始,政府清理整頓配資市場,或者設置某些門檻,導致住戶部門間接入市的道路不再通暢。那麽,市場將迅速進入持續下跌期, 說好的下半場,也會離我們而去。沒有什麽會比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更加令人扼腕痛惜,數據顯示,我們已經接近住戶部門存款搬家的臨界點:

 

一旦進入下半場,市場運行的邏輯將會變得簡單而且明了:住戶部門資金入市帶來市場上漲,上漲造就財富效應,財富效應引發住戶部門資金進一步滾雪球式入場。於是,自我循環和加強式的上行就此拉開序幕。

財 富效應只是短期的催化劑,當我們把視野拉長拉高後,你會發現,我們正身處在一個偉大的創業創富時代,周邊環境不遺余力地鼓勵國民通過創新創業來實現致富夢 想。創新創業的最大特點是需要承擔風險,這個特點決定了過去以銀行為絕對核心的金融體系走向終結,因為銀行資金本質上不能承擔風險,真正能夠承擔創新創業 風險的資本只能來自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當前的時代潮流已經讓國民看到了太多的創業創富,還有什麽比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創造出來的一大批千萬富翁更 加有說服力?這是一場全民教育,無論老一輩財富創造者如何想,至少年輕人的心靈已經真正記住了財富如何被創造。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經歷過那段貧窮不堪的 日子的那幾代國民構成來改革開放後三十年左右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經濟的弄潮主力已經開始逐漸轉移到了對改革開放之前動蕩年代 無甚記憶的新一代國民手里。年代記憶的斷裂帶來的一個顯著性影響是,老弄潮者與新弄潮者對財富積累的理解很可能出現本質性差異,老弄潮者對風險敬而遠之, 他們寧可把錢放在銀行做理財產品;新弄潮者相對而言,可能會更願意去承擔風險,博取高回報,他們相比老弄潮者,會更少把錢存在銀行,而更加關註創新創業、 股權投資等財富實現和管理方式。

一個偉大的時代,“住戶部門資金自銀行搬離向資本市場”本身就是這個時代的趨勢性特征之一!

住戶部門資金入市會有極限,住戶部門資產類別重新配置的空間到底有多大呢?讓我們看一組數據,各國住戶部門資產負債表中股票資產的占比:

無 論是跟自己過去比,還是跟別人現在比,中國居民股票資產的配比都屬於低位。樂觀點看,從3%出頭提升到5%甚至10%的過程,將帶來數萬億甚至十多萬億的 資金流入市場(能否實現姑且不論,取決於我們設想的下半場能否開啟)。資金流入規模和市場上漲規模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加法關系,而是乘法倍數關系。以 2014年以來的行情為例,市場從底部起來最大漲幅近70%,市值增加近13萬億。但融資業務余額增加僅僅6000億,保證金余額增加7000億左右,加 起來也不過區區1.3萬億。再流入幾萬億,股市會漲到多少點?

畫面太美,我不敢想象。

謹以此文,獻給3478攻堅戰前夜,所有曾經迷茫的投資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跨越二次元:牛市狂想曲--寫在沖關3478的前夜-- 分析師徐彪

來源: http://xueqiu.com/3940429450/35314426

 
跨越二次元:牛市狂想曲
--寫在沖關3478的前夜--
華泰策略徐彪、劉名斌、姚衛巍、劉晨明
不知不覺,2014已經過去,這一年的所有回憶包括股市的故事都已成為相冊里的黑白照片。詩人或許會多愁善感地撰文留念。作為分析師,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回頭望,然後向前看。尤其是經歷了近期的過山車後,剛到3400點就迎來大幅調整,市場普遍迷茫。50ETF傳聞如期兌現,但大家對未來的看法卻史無前例地分歧巨大。與其遊移在短期預測中,不如拿出點時間,考慮清楚這輪行情的本質。
要看清楚歷史行情背後的邏輯,回顧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1季度,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影響下,經濟快速下滑。2季度,保增長壓力逐漸增加,股市持續下行,政策也開始轉向。5月下旬,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重刺激下,股市見底,春天漸行漸近。6月份,申萬A股指數上漲2.34%;7月,申萬A股指數上漲7.42%。應該說,5月、6月和7月的行情恰好就是我們的菜,因為政策跟的緊嘛,很容易猜對。
從8月份開始,行情從大家能明白的狀態,忽然切換到絕大多數人瞧不明白的二次元狀態。( PS : 老牛出來裝嫩,我們寫這個咚咚,希望提出一套全新而且系統性的解釋,投資者看後能豎起大拇指誇獎說:哇塞,腦洞大開!)
導火索源於經濟數據超預期下行。8月份,工業增速猛跌至6.9%,要知道,7月還在9%左右。更重要的是,按照歷史經驗,6.9%的工業增速,GDP增速已經跌破7%,遠低於7.5%左右的目標區間。面對糟糕的經濟數據,我們連續撰寫《目標,上證2450!》和《一輪行情,兩個世界》等多篇文章,從產業資本以及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對企業盈利的正面作用兩個視角切入,來解釋這輪行情。
四個月後,回顧這段歷史時。我們沒有找到應有的榮光,反而一臉尷尬。即便再不情願,也必須面對現實:我們只是猜對了結果,沒有猜對原因,最多只是部分猜對原因(企業盈利複蘇的判斷錯誤,產業資本尤其是國家資本的判斷或許比較接近真相)。更離譜的是,幾乎所有猜對結果的人,論據都是錯的。無論持“企業盈利上行說”,還是持“無風險利率下行”說,都是瞎說。
這種事情,狡辯沒有意義,直接上數據:
企業盈利數據持續下行,股市漲了幾個月,同比增速就跌了幾個月。

流動性寬松遠不像大家說的那麽誇張,預期中的全面寬松始終只存在於YY世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也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整個三季度,表征企業部門融資成本的加權平均貸款利率不僅沒有下來,反而持續上行。

尤其是十月份以來,票據貼現利率和銀行對結構化理財產品進行優先資金配資的利率水平同步上行,而且上升曲線極其陡峭。

你看,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老中醫遇到了新問題。過去十年,有商業化賣方分析以來,基本上對市場的整個研究框架都建立在基本面的基礎上,後來高博橫空出世,創造性地引入資金面分析。不管哪個咚咚,都默認股市只是晴雨表。它永遠不會成為自變量,只能以應變量的身份出現在舞臺上。但是,看起來,過去半年,股市這只小狗距離主人越來越遠,甚至你會想到底是主人牽著狗狗走還是狗狗領著主人跑呢?更虐心的是,在對2015年經濟下行判斷趨於一致的前提下,在預期中無風險利率下行遲遲未能兌現的現實面前,你到底看多2015年還是看空?看多意味著背叛已有框架和價值觀,看空意味著你至少需要階段性地和走勢對著幹。
交易型選手可以不用知其然,知所以然足矣。我們這些分析師就不同,必須想明白一套邏輯來,而且這套邏輯能言之成理,否則安生立命的東西就不存在咧。
搞出一套邏輯之前,首先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極度重要的問題:中國股市,到底誰話事?
股票是一個很大的類別,到2014年底為止,股票總市值37萬億,流通市值32萬億。這麽龐大的市場,無論上漲還是下跌,都對應著天量資金的進出。能夠坐上桌參與牌局的,也就三位選手:企業部門、住戶部門和政府部門。看起來,絕大多數時間里,政府部門充當裁判員的角色。從口袋里拿出真金白銀持續買賣造就牛市熊市的,是住戶部門和企業部門。企業部門相比住戶部門而言,風險偏好更高,所以,它才是股票資產配置的主力機構。過去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部門對股票的資產配置行為,在絕大多數時間里,引領著股市的漲跌。
2008年以後,產業資本話事的特征尤其顯著(下面這段話摘選自《一輪行情,兩個世界》)。
股權分置改革以後, 產業資本急行軍跑步進入流通市場。2010年是第一個里程碑,A股流通比例第一次系統性提升至70%以上,這意味著產業資本第一次成為A股流通池子中的大鱷。2013年後,流通比例進一步提升至80%以上,成為當之無愧的食物鏈頂端式存在。

全流通後,產業資本對股市的影響日漸顯著,有沒有證據呢?有的,就是下面這張圖:

你看,2010年以來,產業資本增減持已經成為一個奇準無比的領先指標,沒有之一。他的準確度達到令人難以想象的100%!每一次該數據大幅飆升後,都能看到資本市場出現一輪上級別的反彈(至少15%)。這一次,也不例外。2014年5月,產業資本增減持數據飆升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位!
一個問題,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為啥產業資本意願能夠影響資本市場的走勢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讓俺給大家講個去年講過的小故事。 
14年3季度,一個大型集團的朋友問我:出5-10個億想買個殼,問有沒有介紹。聽完後,筆者一肚子疑問:要殼幹嘛?眼瞅著明年500家公司等著上市,後年註冊制放開。花這麽多錢買公司控制權,是錢多給燒的麽?疑問歸疑問,本著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則,俺顛顛地跑投行問一圈,聽到答案的那一刻,俺眼鏡碎了一地啊。這年頭,5-10個億的凈殼,已經很難找到了!
資本市場的錢,一點不傻,也從來沒有傻過。筆者發蒙的一刻,說明筆者OUT了。
咱們可以打個比方,有個公司叫土鱉公司,話說這公司是真土啊,主營業務爛的掉渣,搞不好明後年ST光榮退市也未可知。你說,這麽一個破公司,在註冊制前夜,憑啥值錢呢?
答案就在四個字:市值管理。
憑借絕對的信息優勢(沒有誰比大股東更清楚未來的業績)、資金引導優勢(如果你是基金經理,肯定也願意相信上市公司董事長講的故事吧)、籌碼優勢(這個不用解釋吧,人家是第一大股東),如果說你買股票只有百分之50%的勝率,人家至少也會有70%。逐利是資本的天性之一,獲勝概率優勢導致的一個顯然性結果便是,資本被吸引進來,從而演化出可盈利的行為模式:
第一步,先知先覺的資本進入,與產業資本相結合;
第二步,資本與產業未來進行市值管理,尋找符合趨勢的投資方向,進入,企業經營被激活;
第三步,企業經營被激活引發資本市場關註,股價被激活;
第四步,被激活的股價帶來羊群效應,資本獲利,可盈利的行為模式形成;
第五步,市場自我學習、複制、演進,上述行為模式在資本市場中擴散;
第六步,社會流動性沒有出現普遍性寬松,資本市場所能獲得的流動性不足於同時擡升所有股票價格,上述行為模式不能同時擴散至市場的所有角落,一個時間段里只能在某些市場結構里發生。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2012年年底至今的市場運行過程中的投資者行為模式。
大家還記得去年的創業板麽?創業板指數從40倍PE才真正開啟上漲之旅,2013年前,中小板塊的定增項目占比連續三年維持在20-30%之間,2013年猛增至近40%,2014年至今占比已經近50%。擁有如此彪悍的發動機,你說,創業板能不漲麽?還記得去年年中,無數策略分析師(也包括我們哈)基於創業板整體業績增速的判斷,認為創業板已見頂。現在回頭看看,大家都錯了,而錯的離譜的原因之一,就是低估了外延式擴張對創業板業績的影響(尤其是創業板指數只涵蓋前100家公司,外延式並購式擴張對這100家公司的業績影響巨大)。
如果說,市值管理的第一個受益者是創業板的話。向後看,未來幾年,市值管理模式可能擴散至全市場麽?
答案很確定,會的!
因為,未來幾年,國企改革必將拉開大幕。
我給大家算筆帳,三級國資凈資產不到50萬億,假設其中20%通過資本市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那就是9-10萬億!10萬億是什麽概念呢?截至2014年8月底,資本市場總市值26.8萬億,流通市值22.4萬億。如果主要以定增的方式完成,就意味著創業板的故事將擴展至主板,你可以想象一下,股市要上漲多少?
你看,定增或者市值管理只是一個縮影,這背後隱現出一個完整的鏈條:通過環環相扣的利益鏈條、編織扣人心弦的資本故事,產業資本已經具備了將意願轉換成市場影響的能力。
請註意,在以往很長很長的時間里,大家眼里的產業資本只是狹義概念。但事實上,產業資本至少包括民間資本和國家資本兩大陣營。以往,大家都在關註民間資本的訴求,因為他們的訴求造就了一輪創業板牛市。從2014年開始,誰也無法忽視國家資本的訴求。前面所說的國企改革只是一個方面,融資結構調整才是更急迫更核心的訴求。
從1949年以來,到2012年為止,中國經濟始終維持很好的彈性。只要貨幣當局肯松貨幣閘門,經濟增速就一定會起來。直到2013年上半年,M2系統性上行,社會融資總量同比增速近50%,但經濟增速始終沒有大起色。

經濟學家就很奇怪,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維持債務滾動所需的資金,已經大到可以影響全社會融資總量的程度。這可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啊。搞研究的都感覺頭皮發麻後背發涼,從來沒有一刻,債務危機距離我們如此之近。所以呢,從2014年開始,化解債務風險成為國策寫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議里。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依然想維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7%左右,這是十八大交給本屆董事會的歷史任務),就必須體現在某幾個部門可持續加杠桿上,因為固定資產投資需要維持在大約15%左右。但是看起來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地方政府債務泡沫、房地產泡沫以及部分制造業行業產能過剩泡沫共同構成了“債務三劍客”,金融部門杠桿率看起來已經到了很難承受新一輪大幅上行的地步:180%!


金融體系杠桿率



資料來源:Wind, 華泰證券研究所



怎麽辦?既然債權融資看起來路正越走越窄,至少在完成地方債務風險治理(大規模的債務置換,就是用長久期低利率地方債置換現在3-5年的短久期高利率債務)前,必須大幅拓展股權融資。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是,債券融資必須還本還息,而股權融資則不必。不僅不用還,股權融資還在於能夠通過保持分子不變的情況下,做大分母來達到降杠桿的目的。在全社會債務問題凸顯的時候,你又想維持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唯一出路就是大規模增加股權融資的比例。但是,這件事可不容易。以2013年為例,股權融資募集總資金僅為4016億元,債券融資90274億元,貸款融資126292億元,股權融資占比僅為1.8%。說句不好聽的話,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哪天資本市場完全喪失融資功能,至少大家日子照過不誤。
你看,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大幅提高股權融資比例,而股權融資大發展必須建立在資本市場繁榮的基礎上!第一次,資本市場開始具備全局重要性。換言之,國家資本擁有足夠的市值管理動力。
估計很多人會問,既然政府部門不是運動員,只能充當裁判員的角色,國家意誌如何能夠轉變為資本市場的上漲動力呢?或者說,我們如何去理解過去半年的上漲呢?
讓我們回顧下已經走過的兩個階段上漲:
第一階段:產業資本主導的階段,2014年5月到9月,產業資本增減持比例數據大幅異動。次月開始,在政策寬松預期的引導下,股市開始上行,一直持續到大約九月份。這輪行情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藍籌點火,小票唱戲。中證500指數的表現顯著優於中證100,市場還在講述各種外延式擴張的故事。九月發生了一件標誌性的事情,消滅20億以下市值的公司。
第二階段:住戶部門間接入市階段,2014年8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住戶部門資金通過杠桿工具(比如配資市場,比如兩融市場)大規模進入市場。(註: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兩個階段有重合,八月和九月是轉換和孕育的月份,這很正常,任何新事物的孕育,都發生在舊事物的晚期。)配資市場的總量數據暫時沒找到,但是兩融業務的規模變化很清楚:8月份以後,進入兩位數快速增長期。到2014年末,融資余額接近一萬億,其中大約4000億資金來自銀行。

好端端的,為何住戶部門開始各種渠道跑進各種配資市場呢?原因很簡單,就是43號文。最近幾個月,跑了至少四五家銀行,講課的時候我都會問一下他們的零售銀行部員工。調研後發現中國的高凈值客戶很可愛,他們就喜歡追求穩定回報。反正不管你什麽市況,我就要大概8%左右的回報率。過去幾年,這個心願分分鐘就心想事成咧。因為有非標資產,尤其是基於地方政府債務的非標資產。但是呢,43號文開始醞釀後,基於地方政府債務的新增非標資產大幅減少。由奢入儉難,尋找新的穩定回報資產的述求史無前例般迫切。一不小心,配資市場成為尋求穩定回報的首選。這波資金進入配資市場後,進一步推升了資本市場,於是,正循環出現。一輪加杠桿的牛市,正式成型。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做個初步總結:
第一階段為啥漲?因為政府5月份開始政策放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夫妻雙雙把水放。
第二階段為啥漲?因為政府治理非標資產,清理地方政府債務。導致存量金融資產從非標資產遷移到配資領域。
過去屬於死神,解釋過去再如何頭頭是道,無法預測未來都只是扯淡。向前看,我們可以做一個非常大膽的預測。
清理地方政府債務的進程剛剛開始,非標資產供給持續萎縮,住戶部門資金間接入市一如既往,融資融券余額持續上升,推動指數接近4000點附近(底部起來漲幅一倍),或者上漲狀態持續近一年。
為何要強調一年或者一倍呢?這是一個經驗數據,很靈。
2000年和2007年,在經歷了大幅度(至少一倍)和長時間(至少一年)的上漲之後,住戶部門認為股市成了“提款機”,類似“搶劫不如炒股”的橫幅居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大街旁,這種認知上的180°變化導致住戶部門對股票這類資產的風險屬性認知發生巨大漂移,居民儲蓄存款大規模流入股市,接棒企業部門資金推動市場繼續上漲。

一旦達到1倍或者1年的極限,住戶部門的熱情將被徹底點燃,牛市下半場將旋即開啟。
這是一場有別於以往所有經驗的牛市,屬於徹頭徹尾的人民戰爭。歷史上每一場牛市都可以分為點火吹哨、上半場以及下半場。以往,幾乎每一場牛市的上半場都是企業部門在流動性或者企業盈利的推動下持續配置股票資產所引發的,只有下半場跟住戶部門資金大規模入市有關。而這一次,上半場和下半場的主力都是住戶部門,只不過上半場以間接入市提供配資為主,下半場以直接入市卷袖子親自上場為主。
一定有人會很關心:有沒有可能,我們只看到上半場,而看不到下半場呢?
客觀地講,完全有可能。如果從明天開始,政府清理整頓配資市場,或者設置某些門檻,導致住戶部門間接入市的道路不再通暢。那麽,市場將迅速進入持續下跌期,說好的下半場,也會離我們而去。沒有什麽會比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更加令人扼腕痛惜,數據顯示,我們已經接近住戶部門存款搬家的臨界點:

一旦進入下半場,市場運行的邏輯將會變得簡單而且明了:住戶部門資金入市帶來市場上漲,上漲造就財富效應,財富效應引發住戶部門資金進一步滾雪球式入場。於是,自我循環和加強式的上行就此拉開序幕。
財富效應只是短期的催化劑,當我們把視野拉長拉高後,你會發現,我們正身處在一個偉大的創業創富時代,周邊環境不遺余力地鼓勵國民通過創新創業來實現致富夢想。創新創業的最大特點是需要承擔風險,這個特點決定了過去以銀行為絕對核心的金融體系走向終結,因為銀行資金本質上不能承擔風險,真正能夠承擔創新創業風險的資本只能來自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當前的時代潮流已經讓國民看到了太多的創業創富,還有什麽比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創造出來的一大批千萬富翁更加有說服力?這是一場全民教育,無論老一輩財富創造者如何想,至少年輕人的心靈已經真正記住了財富如何被創造。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經歷過那段貧窮不堪的日子的那幾代國民構成來改革開放後三十年左右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經濟的弄潮主力已經開始逐漸轉移到了對改革開放之前動蕩年代無甚記憶的新一代國民手里。年代記憶的斷裂帶來的一個顯著性影響是,老弄潮者與新弄潮者對財富積累的理解很可能出現本質性差異,老弄潮者對風險敬而遠之,他們寧可把錢放在銀行做理財產品;新弄潮者相對而言,可能會更願意去承擔風險,博取高回報,他們相比老弄潮者,會更少把錢存在銀行,而更加關註創新創業、股權投資等財富實現和管理方式。
一個偉大的時代,“住戶部門資金自銀行搬離向資本市場”本身就是這個時代的趨勢性特征之一!
住戶部門資金入市會有極限,住戶部門資產類別重新配置的空間到底有多大呢?讓我們看一組數據,各國住戶部門資產負債表中股票資產的占比:

無論是跟自己過去比,還是跟別人現在比,中國居民股票資產的配比都屬於低位。樂觀點看,從3%出頭提升到5%甚至10%的過程,將帶來數萬億甚至十多萬億的資金流入市場(能否實現姑且不論,取決於我們設想的下半場能否開啟)。資金流入規模和市場上漲規模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加法關系,而是乘法倍數關系。以2014年以來的行情為例,市場從底部起來最大漲幅近70%,市值增加近13萬億。但融資業務余額增加僅僅6000億,保證金余額增加7000億左右,加起來也不過區區1.3萬億。再流入幾萬億,股市會漲到多少點?
畫面太美,我不敢想象。
謹以此文,獻給3478攻堅戰前夜,所有曾經迷茫的投資者。


在滴滴快的合併前夜 - 和神州專車深喉司機的對話 云帆

http://xueqiu.com/1250695410/36681657
$神州租車(00699)$ 今天再次乘坐神州專車,體驗以及服務與上一次差不多,我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去我的公眾號查看「神州專車第一手體驗報告」。這次主要以八卦和爆料為主。

這次的司機師傅越聊越覺得是個知情人,所以索性開始探討深一些的話題 。師傅說:你不知道老柳的女兒在滴滴做老闆嗎,柳家看好的市場準沒錯。

北京是個專車的大市場,用師傅的話講,這麼大的市場一家肯定吃不下去,與其說競爭激烈還不如說大家都有的賺。而且適逢春節訂單明顯增加,所以這次我雖然訂的是經濟型轎車但是因為實在排不過來,所以給我安排了更加高檔的車型。

師傅說私家車在北京專車行業裡還是非常的普遍。其中又以滴滴和易到的私家車為多。比如說滴滴,在北京的私家車加盟的數量超過2萬輛(之前滴滴負責人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目前自己的專車車隊一共有22000輛,顯然是呵呵了)。而易到在北京的車隊裡只有800-1000輛是自己的車,其他也都是私家車加盟。不過師傅說這裡面很多車都不是每天全職做的,而是比如說下班以後掛上滴滴拉幾趟賺點兒零花錢。

關於政策的影響是我這次收穫最大的地方。師傅說1月初交通部表態私家車不允許做專車後,政府的嚴打實際上只持續了十多天,但僅僅是這十多天,滴滴受到的影響就非常的大。交通部表態僅僅幾天後,這幾家專車的大佬們就被某部委叫去喝茶,沒人知道喝茶時候大家談了什麼。但是茶話會後,一方面查私家車的力度明顯緩和了,另一方面私家車的活動範圍也收斂了許多。目前私家車基本上只在高峰時段跑跑居民區和寫字樓區,而不會出現在機場和火車站了。所以很顯然專車公司和監管部門是在背後達成了某些協議。「不過私家車是絕對不會允許做專車的」師傅很肯定。談到這裡師傅說,你不知道老柳的女兒在滴滴嗎?我們神州也是聯想在背後。老柳家看好的市場肯定沒錯。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昨夜看到的一條新聞:神州租車早已做好滴滴和快的合併的準備。滴滴在這次合(shou)並(gou)裡是明顯強勢的一方,我不禁要想,滴滴和神州為什麼不合作?當然,陸老闆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聯想控股作為神州的大股東難道不會有什麼計劃嗎?而且就算滴滴和快的合併後還是邁不過北上廣深汽車牌照的門檻和私家車的風險。我想來想去,騰訊入股神州租車或者優車科技可能是比較合理的推測了。總之,我們永遠不能忽略在樹後躲著的那個人。

說回神州專車,師傅說目前北京在街上跑的專車已達2000多輛,節後馬上又要上一批。目前北京的車輛基本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司機師傅每天早晨6-9點及晚上5-10點必須在線,其他時間可有選擇在線。如果在線則必須要接受總台派的單。上篇文章提到,神州專車的司機師傅都是全職聘用。這回進一步瞭解到,神州專車雖然上線不久,但是在司機圈子內口碑很好,最主要的是穩定+正規。師傅特別和我說在這麼多專車公司裡神州是唯一一個給司機師傅上五險一金的公司。從收入層面來講,6500保底,加上分檔提成的制度。

總之,專車市場今年一定是精彩紛呈,序幕拉開,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賬號「云帆互聯網」

【聚焦】A股冲刺MSCl前夜:海外投资者激辩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310


作者:朱丽娜


A股冲刺MSCl

在 经历一年的咨询评估后,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即将再次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而在公布这一决定之前,市场意见分歧不小,富时集团以及领航 集团则用行动表达了其意见,纷纷将A股纳入其旗下指数或指数基金。在近一年来,A股开放程度加快,QFII额度限制松动,沪港通的推出以及即将实施的深港 通,都表现出A股国际化进程加快。然而,由于资本项目未开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未匹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融入国际投资市场仍有疑虑。

目前,QFII、RQFII以及沪港通等形式可投资A股海外总资金近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在1%左右。如果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短期内将有200亿美元资金被动投资A股,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其标杆效应更为突出,更多海外投资者将关注A股。




A股冲刺MSCl前夜:海外投资者激辩

导 读: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强坦言:“多年以来大部分国际投资者都是低配中国市场。即使A股成功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于主动管理型基 金而言,他们或许不会立即将资金配置于A股敞口,只会选择个别股份作出增持。但纳入A股将会加速一些指数追踪型被动基金投资A股市场。”

市场期盼许久的A股能否跻身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指数即将揭晓。

一直以来,A股市场与国际投资者的距离似近若远。自去年年中以来,A股牛气冲天,上证综合指数今年以来飙升52%,在全球市场中独领风骚,沪深两市的市值高达9万亿美元,每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对很多海外基金经理而言,A股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却又让人十分纠结的市场。

作为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标,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全球机构股票资产以MSCI指数作为基准,而MSCI新兴市场指数则被全球1.7万亿美元的基金所采纳。

MSCI亚太区研究主管谢征傧近日在香港出席某论坛表示:“目前而言,是否将A股纳入MSCI指数并非问题,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我们仍然需要评估国际投资者是否乐于使用现有的多个渠道参与A股市场。”

“对于A股纳入,MSCI方面将尽可能保持灵活度,不会被6月至6月年度周期死死绑住。”他透露。

市场人士预期,即使MSCI在6月未能如期纳入A股,但有可能今年年底作出特别评估安排。MSCI自2013年6月宣布将启动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谘询,作为2014年年度评估一部分,并于去年3月额外发布谘询报告,详细解释A股纳入路线图。

投资者意见仍分歧

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于是否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依然存在意见分歧。

“由于沪港通机制下的名义持有人问题,目前我们还不能通过沪港通购买A股。这是很多欧洲基金面对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我们将反对MSCI今年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标准人寿投资中国股票基金经理何嘉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香港惠理基金投资董事王焱东则表示:“今年A股加入该指数的机会应该不大,目前沪港通只包括了中国整个股票市场的不到一半,而且一些海外投资者要参与沪港通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性障碍。”

然而,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强却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沪港通开通以来,国际投资者基本上已经可以自由投资上海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我们支持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谢 征傧曾坦言,去年进行的年度评估显示,“有些投资者对纳入A股十分赞成,而部分投资者却由于额度分配的机制问题提出反对意见,有些大基金不能获得足够的额 度,而小型基金却能获得很多额度。同时,跨境资本自由出入一些国际投资者所担忧的,QFII、RQFII仍然存在一些不便利。”

同时,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预测,将于6月10日公布的MSCI指数检讨可能不会纳入A股,因为内地市场仍有多个问题仍有待解决,包括外资买A股配额、“沪港通”A股外资持股拥有权及司法权问题,但该行认为未来12个月MSCI指数纳入A股的几率更大。

谢征傧透露,基于2014年3月QFII及RQFII已批出的820亿美元额度,MSCI仍将初步纳入5%A股的比重,相对应在新兴市场指数中权重约1%。他指出,以1.7万亿美元资金追踪新兴市场指数计,有望为A股引入约200亿美元的国际增量资金。

富时率先抛出“橄榄枝”

面对A股市场不断国际化以及抢眼的投资回报,一些国际大型基金和指数机构早已按捺不住了。

5月26日,英国指数公司富时集团(FTSE)宣布启动“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基准”的过渡计划,并计划推出两个富时罗素指数(FTSE Russell)的新兴市场过渡性指数。A股在新指数中的初始权重约为5%,国际投资者可全面进入A股后,该比例将提高至32%。

富 时集团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白美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反映中国市场的积极变化以及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 国的股市市值为全球第二,但中国股市在全球指数中的比重却很小。随着中国不断开放资本市场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我们决定推出这两个过渡性指数以满足一些拥 有足够额度的市场先行者对于指数灵活性以及增加A股敞口的要求。”

白美兰透露,基于FTSE于去年9月的评估会议显示,A股市场尚未符合正式纳入旗下标准全球指数的条件,主要障碍在于市场准入程度、额度分配、托管清算以及资金流出限制等,“我们将于今年9月对于A股市场的最新情况以及符合程度进行新的评估。”

“目前来看,中国股票市场正在发生很多积极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来得特别迅速。我们预期A股将在未来两至三年间将最终符合我们的地区市场划分标准。”白美兰表示。

6 月3日,全球最大指数基金公司之一的领航集团(Vanguard Group)宣布将开始投资中国A股,领航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基金(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 Stock Index Fund, VEIEX)和领航富时新兴市场交易所买卖基金(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 VWO)都将纳入中国A股,并占前者的权重约5.6%。

截至今年4月底,领航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基金资产规模约为687亿美元,前十大持股名单中包括腾讯、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今年4月,领航投资澳洲有限公司获得100亿元的RQFII额度。

领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Bill McNabb表示:“作为首个纳入A股的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基金,该基金将变得更加多元化,更深度地面向新兴市场,并分享到中国股市的增长潜力,从而使投资者受益。”

瑞银证券A 股策略分析师杨灵修表示:“新设立的FTSE新兴市场过渡指数并不意味着全球基金必须将A股纳入其组合中,配置A股;但作为有益的尝试,预计一些全球基金将开始选用FTSE含A股的新兴市场过渡指数,其示范意义重大。”

海外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

一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与基本面的偏离持怀疑态度,但这种情况似乎已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野村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的一周内,专注中国市场的基金累计仍录得高达27亿美元的赎回。但这种状况已于上月底发生明显逆转,在5月21-27日的一周以内,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却创下了净申购46亿美元的单周历史纪录。

进 入6月,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依然高涨。野村数据显示,在5月28日-6月3日的一周内,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持续录得14亿美元的净申购,同时投资 香港市场的股票基金亦出现回暖,净申购额在5月28日-6月3日的一周内增至1.8亿美元,相比前一周的净申购额则为6600万美元。

“目前来看,海外投资者对A股牛市的逻辑由完全无法理解转为一定程度上理解。他们意识到股市可能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推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工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马上要参与这个市场,”摩根大通私人银行副总裁兼中国经济学家陈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 坦言,虽然目前A股市场已经出现“局部性泡沫”,但整体市场的估值仍然处于合理区间,政府需要发展资本市场来刺激经济转型以及宏观基本面的继续下滑仍然处 于可控范围,“这些都将继续支撑牛市格局至少在未来1-2个季度来延续,但由于散户主导的市场格局以及高达2万亿元的融资余额,未来市场的大幅震荡将会持 续。”

安联投资亚太区股票首席投资总监陈致 强坦言:“多年以来大部分国际投资者都是低配中国市场。即使A股成功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他们或许不会立即将资金配置于A 股敞口,只会选择个别股份作出增持。但纳入A股将会加速一些指数追踪型被动基金投资A股市场。”

此外,即使A股最终得以跻身进入MSCI指数,市场参与者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参与新市场的交易,谢征傧曾表示:“以卡塔尔、阿联酋等市场为例,这个准备阶段大约在一年。”

MSCI于每年6月宣布全球市场分类评审结果,包括决定是否将一个市场新纳入其指数体系,再于下年的6月正式生效。(21世纪经济报道 )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