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他們不想只當 品種優秀的羊


2012-7-9  TCW




二十年後某天醒來,你或許會納悶:你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許多學生在畢業前的自我探索中說,他們感受到同伴的壓力,需要為創造性的生活或思想生活辯護。好像自己走火入魔了似的:拋棄確定無疑的東西,是瘋了;想像你有權嘗試,是瘋了。

美國最聰明的年輕人,竟認為聽從自己的好奇心行動是自我放任,這是美國社會思想、道德和精神貧困的症狀。

那其實是另外一種創新。不走現成的路,而是創造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它意味著不隨波逐流,不僅僅接受別人給你的生活、別人給你的選擇。而是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是父母、學校、或社會想要什麼。

要抗拒那些誘惑,來自社會中最好的獎勵、懦弱價值觀的誘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預測性……。最重要的是,抗拒失敗的恐懼。

是的,你可能犯錯,但它們是你的錯誤,不是別人的。

你將從錯誤中倖存下來,將會因為這些錯誤對自己有更好的認識。你將因此成為更完整和更強大的人。

這是一場引發美國學術界激辯的演講摘錄。二○一○年五月,美國史丹佛大學邀請耶魯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國家》(The Nation)、《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專欄作家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對新生發表演講,講題是「不要在平庸的路上追求卓越」。

這場演講引發學術界正反辯論。去年四月,史丹佛進一步舉辦對談,主題更尖銳:「史丹佛學生只是一群品種優秀的羊嗎?」

不想只當跟著牧羊人的羊,台灣菁英也對「現成的路」提出反思。

「至少是整個台大管院都在發生的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陳明賢觀察,過去財金系學生選擇好公司、安全的路,幾乎百分之百直接進金融圈,現在會問,「這難道是我自己要做的事嗎?」

筆者訪查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的台大財金系同學,這群二○○三年畢業的年輕人,三成已離開金融業,朝編劇、教育、藝術表演、農業發展。「他們(原本)的工 作薪水都很好、都很累,但如果都要累成那樣,還不如挑喜歡的事、接觸喜歡的人,」陳明賢解釋。抗壓不是問題,而是這家公司值不值得付出。

來自香港大學法律系,放棄月薪新台幣五十萬元,來台擔任以立國際服務執行董事周曦翎,也是一例。

走進位在捷運古亭站附近的老公寓,七人團隊圍著客廳的大桌子,會議室成堆文宣、捐助物資,以立是一家社會企業,將台灣人力、物資引進開發中國家,長期在緬甸、柬埔寨、越南進行社會工作。

她拒絕月薪五十萬因為要在被虛榮淹沒前,找回自我!

兩年前的周曦翎,是在香港國際貿易中心三十九樓工作的法律顧問。

當時,她在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出身的美商法律事務所Sidley Austin LLP工作,「那時候我覺得我好像在世界的中心……,虛榮的最高點!」那是香港承接最多公開發行案的法律事務所,而香港正是全球公開發行案最多的城市之 一。但被公司送去美國受訓的她,選擇了離開。

那是一趟飛往美國的班機,兩個美國同事一路抱怨帶錯了信用卡,不能升等頭等艙,「世界上難道沒有更重要的事嗎?」她不解。回到香港,同事為了誰能拿到海景辦公室競爭,到各地出差,都要最好待遇、高級轎車接送。

某日,周曦翎的秘書說,「這次出差預算不夠,只能坐經濟艙。」

「那,我不要去了!」她順口回答。

不敢相信自己直覺說出的答案,她嚇壞了。開始審視自己,三餐都在辦公桌解決,休假也在處理文件,「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我老闆在週末也是帶女兒來加班。」

用盡八年氣力拚來的位置,下場卻是離自己越來越遠。「你花那麼多精力去換取的人生是什麼樣子?」她心裡有了答案。

此時,公司卻給了她加入美國團隊的機會,月薪五十萬元起跳。「我如果拿了那個錢,我還會走嗎?」在自我和高薪之間,這一次,她選了前者。

他丟開鴻海工程師光環因為賣命做的產品,看不見自己!

場景回到台灣,吸納大多菁英的電子業。

鴻海前設計團隊成員的陸佑境,以及台積電前研發人員顏志坤,二十六歲年薪就百萬起跳,雖在指標企業擔任研發,但台灣廠商的代工體質,卻讓他們綁手綁腳。

「一天可做五件事搞成五天做一件事,而且做出來的,還不符合我自己的標準……,」顏志坤說。

陸佑境感覺更加強烈,被富士康派去參與蘋果iPhone 4S設計的他,看到蘋果的員工雖然每天工作超過十小時,「但他們覺得自己在開創未來,是自己的事,那種價值遠大過薪水。」

在富士康,日子卻像當兵,「我知道什麼時候退伍,但不知道明天要幹嘛。」每個人等著完成主管的目標、接收指令,「我就像行屍走肉一樣,看不到自己的價值。」

去年十月,iPhone 4S發表那天,陸佑境在蘋果的美國加州總部,看著自己參與設計的產品吸引全球目光,「iPhone的產品經理還跟我年紀一樣!」他思考,為什麼要將自己埋在生產鏈之後,為其他人獲利作嫁?

陸佑境和顏志坤決定離開,成立自有品牌「理想家」(Ideaplus),不到半年就擁有音場專利,設計出不用插電就能有音響效果的iPhone放置座,得到經濟部金點設計獎。隨著第一批貨售出,點子成金,「我終於感覺自己的價值!」陸佑境笑了。

他們離開大企業高位因為雙手做的事,要有社會意義!

離開第一的理由,除了從「自我」出發,最驚人的,還包括「利他」。

以立國際服務成立以來,有華碩產品經理、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分析師、台積電等上班族加入服務的行列,「有個台積電的工程師就這樣辭掉工作,要來當我們的領隊,」以立創辦人陳聖凱表示。

透過小小的動作,不論是種菜、翻土、蓋房,都對當地有了正面意義,「就算很小,但他們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自己為何而來,」陳聖凱說。

「其實,這樣的風氣今年特別明顯,已經到臨界點了,」四年前設立台大創意創業學程,現在是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陳良基說,當菁英對於傳統第一名感到不滿,「就應該去創造一些過去不存在的事情,才有創新。」

並且,這不只是個人,更是攸關企業、甚至國家競爭力的事。

陳良基認為,整個國家都應該鼓勵年輕人去試,「不只是因為他們承擔風險的能力最大,也是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台灣的競爭力。」

他以美國為例,「有六○%的工作機會是新創事業創造出來的。」而且,這些小型的新公司跑得快,比大企業容易創新,「它會刺激大公司繼續向前,或者直接就購併了。」韓國三星(Samsung),就是如此保持各領域的競爭力。

走不同的路,必定辛苦,但不必然孤獨;當狀元們開始冒險,人們給予多少支持,也決定了這社會還有多少的路可以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