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近年大力推廣電動車,更買入近二百輛作為政府車輛,但電動車的電池壽命卻受到質疑。有讀者駕駛日產LEAF電動車兩年多後,發現電池急速老化,電池容量跌至原來的七成,叉滿電後只能行駛一百公里,代理商大昌行跟進近半年仍未知死因,並推搪日本廠方正研究解決辦法。 居於元朗的陳先生每天駕車到觀塘工作,之前駕駛汽油車輛,每月花近萬元入油。兩年前他得悉日產的純電動車LEAF甚獲好評,聲稱充電八小時便可行駛一百六十公里,遂到代理商大昌行查詢,當時職員大派定心丸,「Sales講到好到不得了,話個電池經佢哋測試,五年內容量一定不少於80%,所需電費又唔貴,好吸引。」陳見LEAF既可慳錢又環保,便花四十二萬元購買,代理並提供三年原廠保用。 豈料兩年來行駛五萬多公里後,陳發現電池容量急速下降,即使叉電一晚仍只有約七成電量,預測續行裡數更大跌至原來的六成,只有九十八公里,僅足夠來回觀塘至元朗,陳擔心愛驅中途無電「跪低」,便到大昌行檢查,惟店方一直找不到問題所在,又不肯更換全部電池,只不斷推搪須向原廠瞭解,由於坊間車行不懂維修電動車,苦無對策下遂向本刊投訴,「架車唔係平,我係信大昌行咁大間公司先買,但而家架車根本用唔到,揸咗出嚟都提心吊膽,剩番三個月保養都拖住我,嬲到而家只好放棄!」 跟進聲稱用十年剩七成容量 標榜「零油耗、零排放」的日產LEAF設有五座位,是全球首部大規模生產的電動車,一一年登陸本港。記者上週到九龍灣大昌行門市查詢LEAF,職員隨即以該車的電池特性作賣點,「電動車由四十八個模組組成,每個模組均有四塊電池,嚿電係有壽命嘅,五年剩八成度,十年就大概七成,電池你可以放心,邊個模組壞就換。」又強調三年保養期內,除了人為損耗外均可維修或更換。 代理找不出肇因 上週二記者相約陳先生在觀塘試車,當時車上顯示的續行裡數有七十六公里,陳由海濱道出發,經偉業街駛到啟祥道大昌行附近,雖然實際只行駛了約三公里,但續行裡數已跌至六十公里。當天記者與陳一同致電大昌行跟進事件,職員只解釋早前檢查電池均屬正常,因此不作更換,但當追問為何電池正常卻未能充足十成電,職員卻反口稱:「初初會跌得快啲,五年有80%呢個要係condition先得。」其後又把維修責任推卸給日產,「唔係我哋唔同你解決,係原廠嗰邊未有結果,我都答唔實幾時覆。」 專家話估計電池急速老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解釋,電動車起步或剎車會影響電流的穩定性,令鋰離子電池使用次數逐漸減少,但正常使用五至六年才須更換,陳先生的個案屬罕見。鄭又稱,電動車的電池分成多個模組放於車底,一般車房未必懂得維修及更換,須由原廠處理,而且花費不少,「電池佔一架車三至四成(成本),一換就要成箱換,好難一個cell咁換,都比較貴。」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理事長李耀培則估計,陳先生的汽車電池已老化,但廠方驗不到那部分模組出現問題,又不想整批電池更換,故一直膠著至今。他直言代理商有責任查出肇因,期間應為車主提供代用車,不可能一拖半年,「架車有咩頭暈身㷫都起碼有保養,車主要小心佢哋拖得耐就過咗保養。」 回應大昌繼續懶理 本刊介入事件後,大昌行依舊懶理陳先生的個案,只表示會繼續與日產保持緊密聯絡,但對於現時的調查進度和何時能作出決定,卻一概不作回應。(李詠珊) 壹判官 大昌行查唔到原因,無維修又唔更換,拖咗半年都唔解決,點樣叫其他車主有信心幫襯,咁嘅服務態度絕不要得!劣劣劣劣劣(五個劣為最嚴重) | ||||||
| ||||||
大企業最愛問的10個問題你答對了嗎?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讓你決定離開,最大挫折感是什麼? 提問理由:面試這麼多人,聽到挫折感,容易說出的多是抱怨的話,然後越講越多。抱怨沒有關係,但全是的話,這樣的人到哪裡都一樣,沒有建設性。 也聽過好答案,可以從這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看出Leadership(領導力)。好比說,有次我面試一位台大機械研究所畢業,曾在排名前幾名科技業上班的應徵者,他回答最大的挫折是,負責電子自動化專案搞不起來的過程。過程中,他光是打通跨部門關節就花去很多時間,那是一個沒有功勞,卻要先被嫌的新事業體,他可以選擇不去,可是老闆一聲令下,他去了、努力了,但最後失敗。 從他的例子,我看見一個轉職者面對事情的態度、站在上位思考的高度,還有處理事情的能耐,重要的是過程,不是那個失敗的結果。因為新事業又是大專案,除非老闆從上而下,從企業DNA開始打造,否則很難成功,而他明知道很可能不成功,但還是想辦法全力以赴。 法藍瓷集團總裁陳立恆:今天如果身無分文,要從台北到台東,你會怎麼做? 提問理由:很多人回答找警察、或者直接叫部車的答案,我都不會用,理由是多是靠別人幫忙而抵達目的地;曾聽過創新的答案是:﹁我打電話給搬運公司,承諾以勞力換取旅程費用,然後到達目的地。﹂錄用理由是以力易物方式是經過思考的答案,有創新力,也可以看出整合協調力,開拓新市場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人才。 Line 台灣辦事處副總經理陶韻智:你已經被錄取了,打算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提問理由:從技術面,可以看出這個人的職能,才能提出新計畫;就心態面,可以看出熱情,因為有事前準備;產業知識面,則可從提案中看到差距與細膩度,決定放在哪個位階。 往往,好的回答很少。我就繼續問:那給你十五分鐘,在白板上畫出你認為可提升用戶功能的想法。回答大致可分成三類,一種是回答十五分鐘不夠,至少可看見他想努力的空間;第二種是急中生智,這種就是本質學能夠,但熱情不足;第三種則是想都不想,這種就不用提了。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你覺得公司欠缺什麼?你可以貢獻什麼? 提問理由:金融業,學經歷是叩門磚,但卻是「落後指標」,且專案成功有時涉及「參數設定」,不完全是個人因素。 但如果你能告訴我,現在我們欠缺的是什麼,那顯示三件事:前兩項是你已經瞭解,並且想要融入這個組織,一個無法融入組織的人,只能像項羽一樣,自刎於江邊,因為有個人才有組織,組織中的戰術、戰略會帶著個人往上走。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當一個空有一身武藝的跑單幫,那去創業;最後,如果能提出很Sexy(觸動人心)的答案,還沒進來就能提出公司不足之處,那表示他真的是個能看到未來的人才。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你的英文程度怎麼樣? 提問理由:這是未來台灣十年的重要發展,對國際化人才需求孔急。要往外走、佈局,或是每年國內增加約一百萬來台旅遊人次,每個場合都需要開口說英文。 對王品旗下品牌而言,從店長到外場,甚至洗碗大媽,最好也要能英文對話,才能進一步把服務品質表現出來。自行培養太慢了,只好往外找,如果是國際化人才,能馬上上線派駐到新加坡等各地合作國家,薪水馬上Double Pay(兩倍)。 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黃麗燕:截至目前,遇到的最大挫折是怎麼克服的? 提問理由:我會聽他的描述,看他解決事情的能耐,以及創傷復原的快速程度。一個遇到挫折就呼天搶地的人,自己不快樂也會影響別人。因為「多言取厭」。 若僅能問一句話,我重視的是應試者的創傷復原力;但我必須強調,看的是整體感覺,例如面試多是主管職,我會先約對方到咖啡廳,從準不準時到店員倒水有無抬頭望,都是觀察這個人的指標。可以從行為中判斷他言行是否合一。 聚陽實業人資副總周文津:這次轉職,屬於人生哪個階段? 提問理由:從回答中可以知道,是為了薪水,還是嘗新,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有一致性的生涯規畫。生涯規畫是一坎接著一坎,工作前三年是薪水在作怪,之後就是決勝點,對於Career Path(職涯規畫)的觀點。有人會為了某種職能,拼圖他的履歷,非一味因薪水、熱門產業轉戰,這種人比較有想法、計畫。 接下來,我會請他說一個從最大失敗中反省的例子,從中看出我們要的執行力、持續力和彈力。不是都要成功者,更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復原,才長得出彈性。 鼎泰豐人力資源部經理林梅英:上個工作做了×年,為什麼要離開?(編按:這也是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應徵林梅英所問的問題) 提問理由:會離開一定有拉力和推力。對三年前轉戰的我來說,認為過了四十五歲轉職可能就沒有競爭力,我有很強的推力,接著用過去服務業累積的經歷與人生規畫的強度,去說服我現在的老闆願意花費機會成本,讓我從飯店業轉到餐飲業。 現在我面試人時也會問這個問題。印象最深刻的應試者,做了一份PPT簡報檔,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交代職涯歷程、目標,離開理由是為了補足現場管理經驗,我可以清楚知道他對自己的規畫,另一部分分析產業生態,預先做功課可看出轉職積極度。他讓我清楚看到他可以為公司效勞之處,自然我們就願意花機會成本在他身上。 晶華飯店人資副總劉富美:到任後,如何製作一個休假公告? 提問理由:這是我最常問跨產業轉職者的問題。飯店內員工身份落差很大,有不識字的打掃媽媽、也有不收發e-Mail的廚師,如何做到利用一紙休假公告,傳達讓每個員工知道,這是有學問的。 來自科技業、金融業者的答案多是e-Mail,但其實只要印出來,貼在員工餐廳和更衣室,大概都可以看到。這可以看出轉職者是否深入瞭解產業習性,甚至部門職掌劃分,如果連公告貼在哪裡的小事都知道,那熱情不言而喻! 廣達電腦人資長李瑋:過去工作經驗裡,貢獻最大的事是什麼? 提問理由:回答前,我會請他先定義,對他來說什麼叫作「貢獻」,可以從中知道他的思維和視野,因為對你來說那是最大貢獻,但公司規模不同,貢獻定義也不一樣;接下來談貢獻事件,從細節中可聽見執行到結尾的過程。例如,開拓中國市場能提到與當地政府如何交涉,以及多快上手取得合約,越細節加分越大。能講出更多細節的人,也表示他是專案真正的Key person(關鍵人物),不是將「參數設定」的功勞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是年輕人,那麼僅能問一個問題,我會問:「曾做過最酷的事情是什麼?」也是請他先定義什麼是「酷」,接著舉例。曾聽過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一個很愛打電動的學生,因為沒有專注學業而被當掉,最後卻以榜首考回原系。在現實社會中,他可能被說不專注,但在網路電動世界他稱王,是能協調全世界電玩界的人。 為什麼問最酷的事情,因為廣達要的是三創(創新、創意、創業)人才,我不要只會讀書、拿書卷獎的書呆子。 | ||||||
| ||||||
我在旅館業有超過十年的工作經驗,我幫您辦理住房手續、退房、介紹住宿環境、端上飲料、代您泊車、在您來訪前或離開後可憐兮兮的體驗客房服務、打掃您的廁所、婉拒您要延後退房的要求、回應笑話,和收取您的金錢。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最前線服務,擔任高級旅館的櫃檯,所有一切我都曾經親眼目睹。 泊車,交鑰匙要客氣小心愛車被開著滿場競速 丹尼爾先生的預言在一個月後都一一靈驗。旅館的住房率上升,停車場停滿豪華轎車,我們的口袋也麥克麥克。紐奧良上流社會的聚會也有推波助瀾之效,旅館的社交廳舉辦了許多餐宴、舞會與慈善活動,往往在會前造成交通流量短暫激增,聚會結束時又會帶來一陣泊車券的混亂。 對於泊車工作,我瞭解到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實在是個很爛的工作。 想像一座十層的停車場,昏暗悶熱、通風不好,而且沒有電梯。在紐奧良的夏季,爬了十層樓之後,你就會發現,脖子上有熱呼呼的濕熱肥舌到處舔拭。來到十樓的你,現在必須將鑰匙高舉過頭,臂膀汗水淋漓,然後猛按汽車鑰匙鎖鈕,好讓車子出聲以便找到停放地點。找到車子後,汗流浹背的鑽進車內摸索一番,接著就發動車子,打開車燈,啟動冷氣,預備倒車,將濕漉漉的手臂靠放在乘客座位的皮製頭枕,此時的車內空調只朝著你流汗的臉頰吹送暖風。 正在迅速倒車的剎那,快踩那該死的煞車!不然就撞上基斯駕駛的保時捷,時速高達九十,輪胎聲嘎吱軋響,車裡播放著當地廣播電台的嬉哈音樂,聲音大到要掀了整個停車場。因為恐懼,現在你更是全身冒汗,畢竟兩輛價值七萬五千美元的轎車差點兒就撞個粉碎,幸好車內開始放送冷氣,快點將這輛賓士S500安全送到客人手中,天曉得,或許一切的汗水和虛驚都會是值得的。 現在換我駕駛的車輛輪胎嘎吱軋響,我像個瘋子一樣的開車,東轉西彎的在樓層坡道飛衝而下,速度快到我的胃部直墜,開在直行道時則猛踩油門,調高了韋瓦第音樂的音量,樂音似乎美化了我的橫衝直撞,開下坡道又刮傷了車子前端,不過在韋瓦第的激昂《四季》樂音中,我沒聽見刮痕聲,就只是感覺車子刮傷了,然後就他媽的趕緊煞車,差點就跟來車對撞,我的賓士差點就開到一輛巨大黑色凱迪拉克底下,對方的頭燈亮到我幾乎睜不開眼,我幾乎就像是要死在一條白色隧道的盡頭裡。 我隨後就加速離開,輪胎再次嘎吱軋響,等開到最後一個坡道時才將時速減至三十,再煞車減速,用時速五公里的牛速駛離漆黑的停車場。這樣小心翼翼的方式讓我有時間與客人的眼神交會,由於擔心車子,對方顯露著一股凝重的神色。 「先生,這是您的車子。祝您有個美好的夜晚。」 「嗯,」他哼了一聲後就推開我走了過去,絲毫不想給我小費,我則保持笑臉並且輕柔的為他關上車門。 我現在又要去開一輛賓士S500,該拔腿快跑了。 小費,給多不如給對人想升等,不該討好行李員 現在讓我們談論一下客房升等的方法。人們為了換取升等會願意做任何事、說任何話,可惜的是嘴上說說是不會見效的,在旅館業,金錢才是重點,廢話多說無益。 您說今天是您的生日?沒有人會鳥這件事!第一次到訪紐約?誰管您啊!週年紀念日、從其他地方轉來光顧我們這間旅館?我又不是旅館股東。試著要討好您的女朋友?我幹嘛那樣做。 您從來沒有被升等過?事出必有因,今天也不會有所不同。行李員有首讚美詩道盡了這種情況:「你不可能用一句感謝就能夠付房租。」有錢才行得通。要的是放些現金在櫃檯。 大多數的客人都把錢交錯了人,如果您真的希望改善自己的住房經驗,您認為應該要給誰小費呢?行李員?門衛?還是禮賓部人員呢?就算您給了這些人小費,我可以很確定的說,他們會直接到櫃檯來求我們幫忙。 我真的搞不懂,人們怎麼會想要給這些中間人小費,套句做生意的座右銘:可以的話,儘可能要避免透過中間人經手一切。 真懂得門道的客人會知道要給櫃檯小費:其他的就不須費心了。 事情就是這樣,當您無力招架的走入旅館,一個門衛狩獵到您後,就像您欠他似的要了美金五元,一位守在叢林裡的行李員則要了您一張十元美鈔。這些動物都是仰賴小費為生,丟點小費給他們是極為正常的事,所以除非是用百元大鈔讓人注意到您的存在,否則您換來的不過是一個微笑和一句感謝。但是只要給櫃檯人員一張二十元美鈔,一張小額的紙鈔就能夠讓事情有所不同。對我們來說,那意味著一種委託,我們等於欠了您一份人情。當我解開那張五十元鈔票,將它輕鬆的滑進我的口袋裡,這就是我學到的事情。 現在那五十元美鈔是我的了。我第一個反應是「最先是升起了一股興高采烈的感受,」請容我借用這句話來形容。第二個接著浮現的反應是一種有所義務的感覺。沒有一位櫃檯人員會收下小費後就只丟給您一句感謝,只要沒有出賣靈魂的人都不會這樣做(沒錯,我們是有靈魂的──值夜班的人員除外)。 我們必須為小費付出心力,我會竭盡所能讓顧客感到賓至如歸。 行李員甚至無法進入旅館管理系統,而我卻能控制您的信用卡的所有費用,我會讓您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就算我無法給您適切的客房升等,我一定會安排您住進所屬等級的最佳客房。 櫃檯人員最常對客人捏造的謊言就是:「先生,所有房間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狗屁。總是有位於角落的房間;有房間擁有較大的平面電視;因為建築物的格局緣故,有房間附有兩個洗手台的大衛浴間;有房間可以輕易容納兩張摺疊床;有房間列名為標準房間,其實只能看見部分哈德遜河的景緻。永遠都可以找到比較好的房間,當我感覺到二十元美鈔在口袋裡熱得發燙,我一定會幫您找到。 沒名牌的員工別得罪一閃神,你可能進不了房門 整天,整夜,電話就會那樣響個不停。早在我在旅館工作的第二年,我就發明了「門卡炸彈」的快速方案,是個像是行李員這樣的員工可以要求實施的手段。「嘿,小湯米,」小崔可能會拉我到櫃檯一旁說道:「我們給這位老兄來個門卡炸彈。」 讓我們說明「門卡炸彈」吧。 如果我有意圖,我大可真的動手,不要設定您的門卡,給您一張舊的,讓您自個兒與門鎖的紅色感應不斷奮戰,您屆時只得拖著行李回到櫃檯換新的門卡,可是我還是可以不要把它設定正確,我看起來好像做了設定,實際上我在設定時只讓門卡在使用運動俱樂部時有效。如此一來當然會招致火爆的局面,不過那正是「門卡炸彈」的奧妙所在。 我的做法是交付一張「開啟」門卡後,緊接著用同樣步驟設定第二張「開啟」門卡,任何一張都可以讓您開啟客房。插入其中一張,門鎖綠燈亮起,只要您一直使用首次插入的門卡就都不會出問題。但是總會有您在某個時候插入另一張門卡的情況,如此一來,那張首先使用的門卡將會被愚蠢的門鎖認定為失效的舊門卡。毫無疑問,這種情況發生後,您將在某個時刻被鎖在房門外,試圖插入使用第一張門卡,與那該死的紅色訊號奮鬥,或許可能會出現黃色訊號(誰管那黃色訊號代表著什麼意思,天曉得,反正您是一定進不了房間的了)。 門卡炸彈就是這麼一回事。您能夠追溯出我就是始作俑者嗎?門都沒有。 就在此祝您一覺好眠囉。 凡事請要小心點,注意沒有別名牌的旅館員工,他們正想秘密進行某種勾當。(本文摘自第一章、第十一章,以及第十五章) 【延伸閱讀】 好顧客守則一:別對行李員說:我拿得很好。走進旅館時肩背行李,其實只要一點美元就能卸下重擔。若客人轉頭說道:「不用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說法會讓行李員抓狂。 好顧客守則二:辦入住手續時,切忌全程講電話。當有人正在努力同時處理數件事,如果你不能拿開電話、施捨百分之五的注意力,小心會收到「門卡炸彈」。 |
上月布倫特原油(布油)與美國WTI原油價格均創逾兩年來最大跌幅。與今年6月的巔峰期相比,截至上月底布油與WTI跌幅均超過20%,石油市場步入熊市。
提供中東地區報道及分析的網站Al-Monitor近日文章指出,最近國際油價大跌原因固然不少,但有兩大原因值得一提,一是全球經濟不景氣造成需求持續減少,二是供應面壓力加大。供應量占全球供應總量40%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至今仍未減產,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也未表態會減少產能。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年率僅7.3%,增速創近六年新低。亞洲市場受需求下滑影響可見一斑。而上述文章特別強調的油價影響因素還是,往年每逢油價下跌大多選擇減產的OPEC國家今年少見地采取了觀望態度,不再以減產應對,而是指望美國生產的頁巖油為油價穩定做貢獻。
上周末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彭博報道的觀點,稱油價大跌的幕後推手是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下調出口油價,而且OPEC成員至今抵制減少供應量。彭博統計發現,上月OPEC每日產油量增至3097.4萬桶,創14個月來最高紀錄。產量大增的同時,OPEC成員紛紛主動下調各自售價,打響了價格戰。
上月沙特、伊拉克與科威特均下調了出口原油價格。路透獲悉,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私下透露,一到兩年內能接受油價最低跌至80美元。伊拉克石油部長上周末表示:
“OPEC內部有價格戰。市場的基本面已經變了,在中國與印度經濟增長放緩時,每天還有300萬桶新增原油流入市場。”
“沙特上月將國內售價平均下調75%,這就是價格戰之一。伊朗已采取類似行動,我們把自己的(每桶)售價調低了60美分。”
上述Al-Monitor的分析文章指出,OPEC成員的一籃子原油售價跌至每桶80-90美元,過去四年為每桶100-115美元。最近這些產油國將制定明年的政府預算,並確定明年的原油均價。國際市場油價下跌將對他們的預算產生負面影響。
文章認為,OPEC面臨的問題是,並非所有成員都願意減產,比如近幾個月原油日產量減少約20萬桶的利比亞會增產,試圖讓國際社會取消石油禁運的伊朗也不會願意減產。伊朗的日產量已由禁運前的250萬桶降至不足100萬桶。
而且,即便不願減產的OPEC成員讓步,也需要美國的頁巖油生產商配合減少供應,OPEC的減產才可能有實效。高盛最近發布報告稱,美國的頁巖油創造了“石油新秩序”,預計美國產頁巖油的影響將超過OPEC。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估算,上上周美國原油日產量897萬桶,創最高紀錄。
過去OPEC能爭取成員達成一致減產,現在很難說服美國開采頁巖油的企業合作,因為那些企業要在頁巖油產能迅速下降以前進一步開采,加大投入。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美國頁巖油的先驅、Contiental Resources公司CEO Harold Hamm上周自稱不會減產,還說即使采取行動也不會限制油井生產,只會削減計劃新開采的鉆井。
Hamm認為,石油市場根本沒有供過於求,近期油價大跌主要源於沙特最近承諾會維持生產水平,明年石油市場也不會供應過剩。
分析人士對近來OPEC打響“價格戰”的真實目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是沙特與美國聯手打擊伊朗和俄羅斯經濟的行動。有人認為,OPEC是要以此制止北美頁巖油產量增長。
任白宮特別助理的美國能源專家Robert McNally就認為,價格戰是海灣地區OPEC成員國希望終結頁巖油競爭的嘗試,因為低油價將給頁巖油生產帶來壓力。
下圖灰色部分可見高盛上月26日公布的最新明後年布油與WTI油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月底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進一步貨幣寬松,不但擴大基礎貨幣規模,購買資產的規模也倍增。這些寬松舉措不但震動市場,也讓國內財政高官始料未及。因為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並未像以往那樣事先知會財務省的高官,連該央行的決策高官——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委員們也只是提前兩天才獲悉黑田的這一打算。
以上消息由路透社此後采訪日本政府人士得知。那些知情者透露,為了讓超級寬松加碼的決策盡量產生最震撼的效果,黑田和他的得力助手、負責起草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理事雨宮正佳僅讓少數幾位該央行高官參與此事。由於保密得當,日本央行上述大寬松決策公布當天,市場反應積極,日經股指升至七年來高位,日元對美元匯率創七年新低。下圖可見,10月31日日本央行公布超級寬松加碼後,當天美元對日元匯率和日經股指雙雙走高。
知情人士稱,市場表現固然令日本央行鼓舞,但黑田真正希望達到的效果是改變國內通脹預期。日本央行的目標是到明年4月通脹率升至2%,可今年9月日本的核心CPI通脹率僅有1%,許多人因此質疑日本央行過於樂觀。
在日本央行宣布上述決策兩天前,該央行對下一財年CPI通脹率的初期預測是1.5%左右,遠低於今年7月該央行預期值1.9%。由於價格預期是影響消費者行為、最終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假如當時公布1.5%的通脹預期,對預期的質疑可能成為現實,黑田將無望實現明年的通脹目標。
其實促使日本央行決定進一步寬松貨幣的因素不止一個,比如10月國際油價大跌、美聯儲決定本月徹底結束QE3。但知情者稱,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通脹預期。日本央行宣布加大寬松力度以後,該央行的貨幣政策委員不得不重新評估,將通脹預期上調至1.7%,達到明年的通脹目標也成為可能。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曾提到,上月日本央行以5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勉強通過了大力寬松的決策。如此緊張的投票局面顯示,該央行的決策委員越來越懷疑QE的效果。
明年3月和6月,兩位日本央行委員任期截止,其中一位反對超級寬松,一位支持。分析師認為,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的變更很可能決定該央行會不會繼續擴大QE規模。
日本央行能否如期最終逆轉日本二十年來的通縮趨勢還有待觀察。不過,正如華爾街見聞本周另一文章所說,這種孤註一擲的超級寬松和日本二戰期間偷襲珍珠港如出一轍,可能最終還是自取滅亡。畢竟,日本目前真正需要的是政治和金融等領域的結構性改革,不是一味寬松的貨幣政策。
事實上,日本已有前車之鑒。1989年國內信貸泡沫破滅之後,日本政府和央行一直維持零利率並不斷推出量化寬松措施,長達25年時間內國內經濟並未有任何增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歷史數據顯示,2006年至今美元指數的漲跌和美國CPI呈現明顯的負相關性。如果美元繼續延續今年的漲勢,那麽美國很有可能將面臨輸入型通縮的風險。
另外根據Gavekal Capital的 Factor Scoring Model顯示,過去一年中,和全球股市(MSCI全球指數)關聯度最高的品種是美元。兩者正相關性達到了驚人的0.98——1則意味著完全同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